两种不同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临床效果观察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不同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两种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在分娩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在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间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实施单纯硬膜外麻醉4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当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二组均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厘米时注药,宫口开全后停止注药,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疼痛程度。结果:通过临床对80例产妇给予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和腰-硬联合麻醉进行分无痛分娩,两种麻醉方法在分娩中都具有良好的阵痛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阵痛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阵痛效果,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腰-硬联合麻醉阵痛效果比较满意可作为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分娩镇痛;腰-硬联合麻醉;单纯硬膜外麻醉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560-02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它能使产妇对分娩产生恐惧,并对其身心健康造成重大影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围产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希望保证母儿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减轻分娩时的疼痛。近年来分娩镇痛的方法很多,我院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纯硬膜外麻醉两种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经自控镇痛泵技术进行分娩镇痛,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在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间主动要求行分娩镇痛、健康、单胎、足月临产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实施单纯硬膜外麻醉40例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当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无产科合并症,无阴道分娩禁忌证以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年龄、体重、孕周基本相同。

1.2方法 2组产妇实施镇痛的时间产妇出现规律宫缩,在宫口开3cm时,产妇取左侧卧位,由麻醉医师选择l3~4或l3~4椎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入1.5%罗哌卡因2ml加0.01mg芬太尼,取出腰麻针后硬膜外腔置管,恢复患者平卧位后连接镇痛泵,30分钟后继续泵入0.1%罗哌卡因12-15毫升/小时,等到产妇宫口完全开全后停止硬膜外腔给药。

1.3 观察指标

对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反应进行密切观察,每间隔l5mint记录下产妇的血压、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在分娩过程对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和效果等数据详细记录。

1.4 麻醉剂镇痛效果的评定

对2组产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对产妇的临床分娩镇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产妇在用药后5、10、30、60min后的麻醉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进行计算比较。每30min评定1次,直至宫口全开,以0~10分计

vas评分(x±s)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 结果

镇痛效果两组产妇镇痛前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镇痛后两组产妇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正常,胎心监护胎儿心率正常,宫缩无影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慢于对照组且用药相同时间内的镇痛效果低

于对照组。

3 讨论

分娩疼痛是分娩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疼痛主要来源于强烈子宫收缩、宫颈扩张、先露部下降压迫等,疼痛的冲动自脊神经传递入脑,引起强烈的疼痛感觉,使产妇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从而导致产程异常,也使部分产妇丧失对自然分娩的信心,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分娩镇痛的最终目的是在减轻产痛的基础上顺利分娩,为产妇创造一个安全无痛的分娩环境。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在实施两种镇痛方法后均达到了明显的镇痛效果,且最大限度的满足以下要求:①对母婴无不良影响;②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安全可靠,能达到全产程的镇痛;③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分娩过程;

④产妇清醒能配合分娩。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腰-硬联合麻醉阵痛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阵痛效果,综上所述,腰-硬联合麻醉阵痛效果比较满意可作为分娩镇痛的首选方法。参考文献:

[1] 范永利,赵砚丽.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产妇自控硬膜分娩镇痛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 1(11):659. [2] 陈会平,石光红.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07,23(4):574576.

[3] 徐铭军,吴新民.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7):5485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