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瘾的调查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瘾现象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一、网瘾概况
近年来,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 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 亿,61.5%的网民是30 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学生已成为我国网络用户中的主要群体。据统计,约有9.9%的上网大学生明知过度上网的危害,仍无法停止手中的鼠标,该种迹象已被定义为一种新的心理疾病——网络成瘾综合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在给人们带来获取丰富资讯的同时,也使得一些沉迷于网络的人染上的“网瘾”,导致为数不少的人特别是学生很少学习或者不再学习,在缺乏上网费用之时甚至会去犯罪,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秩序,引起人们的重视。要想消除至少是减少此类问题,首先需要研究清楚网瘾问题的成因,才可能对之提出有效的对策,谓之“对症下药”。要想研究清楚网瘾,则要有适当的调查方法。
(一)网瘾的现状
大学生网瘾的原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上网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尽管上网成瘾者在大学生网民中的比例不一定很高,但一些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确实令人忧虑。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调查显示,80%中断学业(包括退学、休学)的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还有百余名在读学生因为网瘾出现成绩下降、学分不达标的情况,其中一些学生被降级、试读,濒临退学边缘。这一切提示我们,大学生网瘾人群正逐步扩大,研究大学生网瘾问题显得日益迫切。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网瘾问题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大型城市都成立了网瘾治疗中心,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各种网络心理讲座、开设戒网瘾网站、成立戒网瘾学校或网瘾家长培训学校、出版戒网瘾书籍等等。但是,就有效戒除网瘾的方式上来看,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某些网戒中心采用“电休克”的治疗仪电击被送来戒网的青少年,这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作为高校教师,开展网瘾现象研究,有助于干预大学生网瘾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一方面尽可能减少网络对个体心理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使网络真正成为提高个体活动效率、丰富个体精神生活的有益媒介,在理论上和教学实践上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沟通的机会少。当他们想与家长沟通时,而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使他们与子女的情感沟通很少。这样,子女会寻求一种好的方式来沟通,而又好又方便的方式就是在家里上网,通过上网可以诉说自己内心的情感。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也会将这种习惯带到大学的寝室中,形成上网成瘾的恶性循环。
(二)问卷调查的方法
有针对性地把握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是开展网瘾分析及制定教育对策的前提,需要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中开展调查,应采取个人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总体参与网络休闲的时间、人数等基本概况;同时,通过质化研究的深入访谈,收集第一手资料,了解他们对网络的看法和其参与其中的感受,明确每个人参与网络的差异性,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访谈调查:访谈主要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参与网络的时间、原因、过程、结果、影响,重点访谈有网瘾倾向者,通过他们对自身成长的回忆以及他们对父母、同学和朋友的态度来判断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处世方式。
2、问卷调查:不仅采取质化的研究,为了保证研究的普遍性,还采取量化的研究,问卷涉及以下内容:个人的基本情况、大学生参与网络的原因和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朋友观等方面的影响。
二、网瘾成因及其负面影响
以专业、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结构、人格特征等作为自变量,上网行为、网络成瘾状况作为因变量,分析不同群体和不同人格特征大学生的网络使用行为和成瘾状况的差异,重点分析网络成瘾和当前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出网络成瘾的原因。
1、客观因素:网络作为高科技的产物,其本身的变化性和新异性对大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于染上网瘾的学生来说,他们如花、学校如花,倒是都开的很灿烂,但是却开在了网络世界里,而没有开在他们现实的世界上。
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于包括电脑在内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他们也正处性格、品秩塑造的关键时期,自制能力不强,容易被诱惑且难以自动脱身。绚丽多彩且花费也不高的电脑游戏,成为了为数不少的学生的宠儿,自愿沉迷其中。
2、社会因素:网络的普及带来的大众化效应容易使大学生随波逐流。网上信息充裕,电影、电视剧、音乐、时装、购物等应有尽有,而且现在的学生生活水平一般都不差,出手阔绰者也不在少数。相互模仿、攀比的氛围,致使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不思进取。
3、教育因素:初入高校时的失控感、学业上遇到困难时的挫折感、斥学情绪等。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而且上网问题往往牵扯到学生的生活问题,老师也不好多加干涉,除非特别严重之时。而且老师也很难盯得住每一个学生在任何时候都不不迷恋网络,老师也只是时常去转转而已,难以有效的监督学生使其不玩电脑。
4、家庭因素:代际冲突导致的我行我素、控制力缺失等。自从八十年代起,由于家里孩子少,所以父母都娇惯孩子,随着孩子的性子来。不过八十年代还一些,那时经济条件比较拮据,比较自强、自尊的孩子还不少,所以一些孩子也能
珍惜时间和金钱,认真学习。九十年代的经济条件较之好了许多,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很好吃苦,唯一的记忆便是享福了,上学之后经济条件也好了,在父母的溺爱之中长大,自强之心淡薄,很多孩子只会享福,不思进取。
5、个人因素:迷茫问题、群体交往问题、自卑问题等。就个人而言,染上网瘾是因为这些孩子之中的绝大部分毫无自尊、自强、自立、自爱之心,即使一些大学生也是如此。成天除了打游戏、睡觉、旷课什么都不会,课本新的让别人都认为那是刚印出来的。老师到了宿舍,也是戴着耳机噼里啪啦的打游戏。即使在老师的要求下摘了耳机,也是不看老师,毫无尊师重道,继续打他的游戏。也许,染上网瘾的学生,好像是电脑控制了他,他从未控制过电脑。
三、防范措施及对策
对于染上网瘾的学生,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班级集体都应该及时予以纠正,使这些被电脑“奴役”的孩子重获自由,回归原先的本真,使其苏醒过来,能够有心思看看窗外边美丽的阳光。
1、父母要及时调教。染上网瘾,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能以孩子送到学校便置之不理,出什么事都是学校和老师的错误。若是如此的话,那孩子不生出来,应该是最清净的,连孩子都不存在了,更遑论网瘾了。父母有义务尝到学校看看孩子,并适当控制孩子的生活费,增加其上网的难度。
同时父母也应该及时、主动和辅导员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不要指望着辅导员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汇报孩子的情况。不要以为送到学校了,就是老师的事情了,活着时从不管理,孩子一出事,要抚恤金时却跑的飞快。将自己的孩子丢弃到学校,踢给辅导员,完全不过问,父母应该比辅导员更应心孩子。
2、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染上网瘾的学生,进入游戏之时,他是那个世界的国王,至高无上,称雄于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出了游戏,他什么都不是,连奴隶都算不上,因为奴隶是在给人做奴隶,而染上网瘾的学生,则是在给电脑游戏做奴隶,卑微的连卑微的资格都没有。
3、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多见见阳光,会趋走心里的空虚。喜欢过现实的生活,自然就会离虚拟的生活远一点。孩子在家时,父母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学生在学校时,班级集体或者老师多组织学生出去转转。不同的人之间交往的多了,聊得多了,生活的充实一点,忙于有意义的事情,就会主动离虚拟的网络和游戏远一点。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多组织一些活动,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性格内向或者有缺陷的孩子,最容易染上网瘾。
4、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更多的是一项好的发明,使居于不同处所的人们,可以更便捷的联系,增强了信息的交换频率和传播速度。包括学生在内的网络使用者应该多使用网络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学点知识,多充实一点自己。娱乐不要过度,否则那不是在娱乐网络,而是被网络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