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慎独在大学中庸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0713
课程名称:《学庸》研读
学习中心北师大继教院校本部
姓名牛宗汇
学号162175355003
专业传统文化
年级1609级
论慎独在《大学》、《中庸》以及现今社会的意义
摘要:《大学》、《中庸》里所强调的“慎独”二字,被后世的学子解释了千百次,但是究其根本,它的本意依然没有改变,依旧是强调内心的敏锐、修养。
观古今世事,“慎独”不但适用于古代社会,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适用。
故此浅论“慎独”在《大学》、《中庸》的原本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我对“慎独”的观点。
关键字:慎独意诚自省忧患现实意义各家思想
“慎独”源于《大学》篇和《中庸》篇。
《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舍其不善,而着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东汉郑玄的解说中最早提出“慎独”一词,他说:“小人闲居而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犹戒惧恐怖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也。
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
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必肆尽其情也,若有觇听之者,是以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
”由此可见,郑玄注释的“慎独”是讲独处时要慎所为,同时还讲出了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庶民与士大夫,另一种简言之是品行不端的人与进退有度常思己过的人。
郑玄注释当中提到的应当是第二种的区别。
南宋朱熹也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郑玄的说法,但他的解读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慎独”的传统理解。
朱熹除了沿袭自郑玄以来的传统看法,即认为“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更要谨慎戒惧,在人所不知不闻之地加紧个人道德养成,不可自欺,要在个人修养上用力之外,还将“独”的内涵扩大了。
朱熹的解读较之郑玄的进步之处在于使“独”包含了精神性与内在性的意义。
在郑玄看来,“慎独”之“独”只是空间上的独处,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地方。
而朱熹理解的“慎独”之“独”除了上述之义外,还指一种内心意念刚刚萌发而众人不知我独知的“独”。
由此可以说,朱熹把“独”从个人独居的空间推致到了一个虽在众人中但缺乏外界舆论监督与压力的空间。
这是对于“独”的理解上的深化。
王阳明也对“慎独”思想作了发挥,在他看来,即便是在“人所不知,一人独处”的情景之下,人的行为及意识也应该为良知所察识、所监视。
在此意义上,良知又可称为“独知”。
所谓“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
明代刘宗周对此进行了引申和阐发,创立了自成体系的“慎独”论。
刘宗周本人将“慎独”的地位看得很高,他说:“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
慎独之外,别无学也。
”主张“以德润身,诚意慎独”。
其实历来各家虽然对“慎独”二字都各有较不同的看法,但是都围绕着“诚”字来讲的,再看礼记“如无恶羞如好好色”,它告诉我们,人要意念真诚,不可以自欺。
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和喜好漂亮的东西一样,路上遇有恶臭的地方一定会掩鼻而过,就是以此简单的话来说明一切都要发自内心的真诚,这样才能使自己意念真诚、心安理得。
在这过程中,“意”
偏离本质心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一人闲居独处时,这时候因没有其他人同在一室,最易任情恣纵,做出违背诚心的不善的举动,所以“独处”是真正考验一个人品行的时候。
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心不要被欲望所蒙蔽,而偏离了善的本性。
所以“慎独”更主要讲的是独自时的“自觉”。
再通过下文:“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然,则何意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可以看出人内心的真实总是要表现在外面的,是伪装不了的,内心没有诚,平时的意念、思想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别人一看就能看出来,隐藏不了。
这就叫“诚于中,形于外。
”
中庸亦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从表面看同样说君子会有自己看不见的地方而更加注意,会因有自己听不到的声音而更加谨慎,所以做好独处时的细节之处尤为重要。
慎独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历史继承性,礼记里的慎独思想虽是古人所提倡的,但是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依然适用,并且同样具有生命力。
“慎独”二字历来解释基本一致,那么为什么先人在大学和中庸上用“慎独”两个字来作为君子为人的规范。
《荀子·不苟》篇:“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惟仁之为守,惟义之为变化代兴,谓之天德。
天不言而人推其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其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
……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
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荀子·不苟》篇中所强调的是诚,言诚是“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也。
”所以荀子将诚作为独的根本,对自己要诚,即使身旁无人亦慎其身。
这是在战国末期,到了明代,刘宗周说:“圣贤千言万语说本体说工夫,总不离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
”
总言一上所述,诸家对“慎独”二字的训释,一贯坚持的是君子人格秉性的培养,是发掘出的,而非要求人们去顺从,或是坚守。
就如同大学里讲的“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样,处事当用诚,以使自己感到心安理得。
真正的慎独是什么?刘备所说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即是慎独自意诚而达到自觉的体现。
曾国藩总结自己一生的处事经验,写下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这四条,慎独是其根本,后三条是由慎独而发的枝叶,是“用”。
刘少奇对慎独做了更通俗的解释,一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
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以及在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尺。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的方法,在《大学》里亦是全书的精神。
而反过来再看慎独就是
像前人说的诚字,在本质上是基于“生而有之”,只是需要由自己觉察,使得当人们面对利益的时候,能够依据诚达到约束自己的行为的目的。
当今社会物质条件高度发达,各项技术亦迅速发展。
在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时,有些人却失去了对自身诚意的约束,慢慢失去心灵的绿洲。
人们开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有的人却一不小心踩进罪恶泥潭,经不住诱惑,从此抛弃了自己的道德操守,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因为不能谨守诚意而造成的后果,应该引以为戒。
可见,“慎独”就是在心头的警言,往大看是阻止陷入罪恶泥坛的一堵屏障,于小处,是提升修养的一个好方法。
那么怎样能做到“慎独”呢?当今时代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自我省察的意识,要有对恶念的自主忧患意识。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
”而时常自省是我们必修的功课。
因而能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及时做出调整,防患于未然,是很必要的。
何为忧患意识?《中庸》讲“戒慎恐惧”,《尚书》有“怵惕若厉”,《诗经》有“战战兢兢”,《周易》有“终日乾乾”都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反映,这种忧患意识是古圣先贤十分高超的智慧,是给后人一个能够自觉反省的门径,通过这里,就能够更好的应对一切。
自省和忧患能够积极促成慎独的达成,这两种意识的根本就是意诚。
诚意是这二者的根本,自省和忧患是其枝叶。
培养“慎独”能力,实践慎独的修养方法,可以锻炼和加强一个人在道德修养方面的自我控制力,使道德修养成为自我的内在要求,从而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
此外,在有无人监督时都同样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绝不因为无人知晓而肆意妄为,也不能因为有人知晓而做表面文章,要时刻专注于内心信念。
由此,可以说在当代大背景下更需要慎独之道,古为今用,来了解慎独在现今的重要地位,实现对人们的道德修养的规劝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83.
[2] 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华书局.
[3]《礼记》
[4]《尚书》
[5]《诗经》
[6]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