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探讨

合集下载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杏鲍菇的种植量逐渐增加,成为了食用菌产业中的一大亮点。

为了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 菌种筛选液体菌种生产的第一步是菌种筛选,通过培养基筛选出优良的菌株。

优良的菌株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和抗病能力,能够保证后期的高产和品质。

2. 液体培养基配方液体培养基的配方直接影响着菌种的生长和繁殖。

在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中,通常选用高品质的蔗糖、酵母提取物、蛋白酶水解物等作为主要原料,通过科学配比和适当控制PH值和温度,制备出适合杏鲍菇生长繁殖的液体培养基。

3. 发酵槽和发酵条件通过发酵槽进行液体培养,同时需要控制好发酵条件,包括温度、通气量、搅拌速度等,以保证菌种高效、快速的生长和繁殖。

还需要控制好发酵时间,及时停止发酵以保证菌种的活力。

4. 菌种提取和保存在液体培养达到一定浓度后,需要进行菌种的提取和保存。

通常采用离心机或纤维滤布等方法进行提取,然后进行冻干或低温冷冻保存。

这样可以保证菌种的长期保存和再次利用。

二、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培养基配方和基质配置培养基配方和基质配置直接关系到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合理的配方和配置可以提供杏鲍菇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促进其生长和繁殖,达到高产的目的。

2. 控制温湿度杏鲍菇的生长和繁殖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一般在15-25摄氏度的温度和80%-90%的相对湿度下,杏鲍菇可以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3. 合理的通风和氧气供应通风和氧气供应是杏鲍菇生长的关键。

合理的通风可以保持基质的适宜湿度和供氧量,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促进杏鲍菇生长。

4. 病虫害的防治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如炭疽病、褐腐病、虫害等。

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如合理的施肥、喷洒生物农药、定期清洁等,以保证杏鲍菇的健康生长。

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

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

基装罐前, 将 发 酵 罐 在 压 力 0.13~0.15 MPa, 温度
121ħ条件下空消 2 h, 装入液体培养基后, 在相同条 以下, 打开培养室内紫外线等照射 40 min 进行空间 发酵罐接种口, 将培养后的摇瓶菌种 (300 mL) 扩接 到发酵罐内。关闭接种口, 同时打开空气阀门, 通
供试杏鲍菇菌株产量比较
从表 2 可以看出,
++++
34
17 (6)
育 种 驯 化
dible fungi
双孢蘑菇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奚惠民 1 贾明 1* 顾介明 1 朱龙弟 2
(1 上海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海浦东新区 201201; 2 上海志磊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上海浦东新区 201322)
件下实消 40 min。待发酵罐液体内部温度冷却 28ħ 消毒, 消毒结束后, 在酒精火焰圈无菌条件下打开
杏鲍菇菌种一般采用固体发酵法生产, 存在生 产周期长、 菌龄不一致、 操作不方便等缺点。液体 菌种以其发酵均匀、 菌丝萌发早、 发菌速度快、 菌丝 老化慢、 菌龄一致、 出菇整齐等优势成为发展方 向。为了筛选出适宜液体菌种生产杏鲍菇菌株, 进 行了不同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菌种及应用试验, 现 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育 种 驯 化
dible fungi
2017 (6)
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
金卫群 1 陈黛丽 1 蒋丽娜 1 邹丹蓉 2
(1 上海市奉贤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上海奉贤 201499; 2 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上海嘉定 201800)


以杏鲍菇液体菌种进行栽培为出发点, 进行了
供试杏鲍菇菌株液体菌种接种后菌丝长势比较 满袋时间/d 24 24 23 污染率/% 0 0 0 菌丝长势 +++ ++

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

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
胨 0 0 、 V l 0 .5 B 0mg・ L ;适 宜摇 瓶 的 培 养 条 件 为 :装 量 1 0mL,培 养 温 度 2 ℃ , 摇 床 转 速 2 0r 1 0 6 1 ・mi一 , n 接 种 量 1 。使 用 液 体 菌种 做 中间 种 能 缩 短 原 种 和 栽 培 种 制 种 周 期 , 也 能 缩 短 杏 鲍 菇 栽 培 周 期 ,并 能 提 高 杏 鲍 菇 5

Ab ta t Cu t e m e um s a d c lurn on to o i i pa fpl ur t se yngi we e c src : lur di n u t i g c diins f rlqu d s wn o e o u r i r hos n n e e r he e a d r s a c d,
JS . HANXIAGRI UNI C. V.( t r ce c Na u alS in eEdiin) to
岛目— 幽 —匿 圈
学 (然 学 )O 22 报 自 科 版 2 99 O .(
04 09 29
杏 鲍菇液体菌 种的制备 条件及应 用研究
孟 丽 君 , 王 芳 ,张 玉 萍
KH2 Q . ,Mg 04 . 5 ,p po e0 0 ,VBl 0 P 01 S 0 0 e tn . 5 0mg・L ;t eo t m iigl e,c l r gtmp rtr,rtt n 1 一 h pi mu fl v l ut i e eaue oai ln e un o
ME G iu ,W A G a g,Z NG Yu pn N L— n j N Fn HA — ig
( oo ia n ttt f S a xiPr v n e Bilg c lI siueo h n o ic ,Ta y a h n 3 0 6,Ch n ) i u nS a xi0 0 0 ia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优质食用菇,其菇体细嫩鲜美、营养丰富,且有硫化葱蒜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对健康、营养、绿色食品的追求,杏鲍菇的种植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

液体菌种技术是一种高效、方便、重复性好且能够促进放大培养的菌株生长速度的技术。

本文旨在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原料准备:在无菌条件下,将适量的玉米粉(或米粉、面粉)加入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后,加入0.3%的琼脂。

煮沸使琼脂充分溶解,然后加入适量的蔗糖和牛肉膏粉,再次充分搅拌均匀。

2、液体培养基接种:将培养菌株在无菌条件下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转移到恒温摇床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一般为5-7天。

3、菌体分离:使用高速离心将菌体和培养基分离,用0.45 μm的滤膜过滤,获得纯化后的液体菌种。

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1、基质选择:在基质上进行栽培是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的一个重要步骤。

杏鲍菇最适合生长的基质包括秸秆、木屑、锯末、玉米芯等,也可以使用优质蘑菇渣、菜籽饼等废弃物质或菌袋底废料作为基质。

2、驯化和预处理:在进行杏鲍菇栽培前,需要对基质进行驯化和预处理。

驯化是通过加热、蒸汽灭菌等方式消毒基质,预处理则是在驯化基质的基础上对基质进行水分调节、调整基质pH值等操作。

3、接种:在基质中均匀撒上杏鲍菇液体菌种,然后进行松压、覆盖保湿等操作,使其能够迅速生长。

4、环境控制:在杏鲍菇的生长过程中,需要控制环境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

一般来说,最适合杏鲍菇生长的环境温度在20-25°C之间,湿度控制在80-90%之间,光照不宜过强。

5、收获和加工:杏鲍菇一般生长周期在20-30天左右,当杏鲍菇黑色孢子盖完全展开时,即可进行收获。

杏鲍菇采摘后应及时清理残留的残渣和污垢,最好在当天进行加工和包装,以保证杏鲍菇的品质和口感。

总之,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是一种高效、科学化的种植模式,其关键技术包括液体菌种生产、驯化与预处理、基质选择和环境控制等。

杏鲍菇菌种液体培养研究初报

杏鲍菇菌种液体培养研究初报

杏鲍菇菌种液体培养研究初报马立芝1马浩2吴薇2高振江21 廊坊师范学院生物系 河北廊坊 065000;2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100088zjgao@摘要:本文以菌球的干重、密度、直径为检验指标,对杏鲍菇菌种液体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培养条件及培养期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对杏鲍姑菌种进行液体培养宜选用黄豆粉6%,葡萄糖3%, 蛋白胨0.2%, KH2PO40.05%, MgSO40.05%, VB110mg/L作为培养基,采用装液量100ml、转速210 r/min,培养温度25℃,接种量10%的培养条件,最佳培养期为4天。

关键词:杏鲍菇 液体菌种 培养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

菌肉肥厚,质地脆嫩,有杏仁香味,口感极佳,是味道很好的一种平菇,有“平菇王”之称[2] 。

药用价值可提高免疫功能,具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美容的效,其氨基酸、矿质元素、寡糖含量都相当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3]。

因此,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是很有推广价值的一种珍稀食用菌。

然而,由于食用菌传统的固体生产模式存在周期长、产量低等局限性,因此利用液体菌种生产势在必行。

液体菌种生产工艺简单,材料易得,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生产成本可大幅度下降[4]。

鉴于此,本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进行研究,为杏鲍菇液体菌种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实验材料1.1.1 菌种杏鲍菇母种由廊坊市绿丰食用菌公司提供。

1.1.2 仪器设备电热鼓风干燥箱(500×500×500), 霉菌培养箱(MJ-160B型), 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LDZX-40Ⅱ), 双数显汽浴恒温振荡器(TH2-82A),80目筛网。

1.1.3 培养基及其制备○1 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 马铃薯20% ,蔗糖2% ,琼脂2% 。

○2 一级摇瓶培养基:葡萄糖3%,蛋白胨0.2%, KH2PO40.05% ,MgSO40.05% ,VB110mg/L,酵母浸粉0.5%,琼脂0.4%。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美味可口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

而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升,对于杏鲍菇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为相关从业者和科研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选择合适的菌株:杏鲍菇的菌种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

在选择菌株时,应该注重其菌丝生长速度、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

常用的菌种有E、G两种,其中G菌株生长速度较快,产量也较高。

2、培养基的配方:杏鲍菇菌种的培养基应当具有营养丰富、适宜的pH值和水活性。

优质的碳源和氮源是培养基的关键。

通常的培养基配方包括葡萄糖、酵母提取物、玉米浆等物质。

3、发酵条件的控制:在液体培养过程中,温度、pH值、通气量和搅拌速度等条件的控制对于菌种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根据不同菌株的特点灵活调整发酵条件,以提高菌种的生产效率。

4、提取和保存菌种:液体菌种生产完毕后,需要进行菌种的提取和保存。

典型的提取方式包括真空浓缩、贴壁滤除等方法。

而保存方面,通常采用低温冷冻或冻干保存的方法。

二、杏鲍菇绿色高产栽培技术1、菌种接种和保存:在杏鲍菇的大棚栽培中,菌种接种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步。

常用的接种方式包括菌丝扩展、菌丝孢子接种等方法。

在接种完毕后,要注意对菌种进行良好保存以备后续的使用。

2、培养基的配比:培养基的配比对杏鲍菇的生长和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般来说,培养基的配比要侧重于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保持合适的水分和通气条件。

3、环境条件的控制:在杏鲍菇的大棚栽培过程中,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

通常来说,杏鲍菇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80%-90%。

4、病虫害的防治:杏鲍菇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一般可以采取合理的轮作栽培、清洁培养基和使用生物农药等方式来保护杏鲍菇的生长。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美味营养的食用菌,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种植业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1. 液体培养基的制备:液体培养基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基础,通常选用麦芽汁、玉米糖浆等为基础,加入氮源、磷酸盐、微量元素等成分,pH值控制在6.0-6.5之间。

2. 菌种接种:将杏鲍菇的子实体细胞分离出来,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中,在30℃下静置培养。

3. 摇床培养:将培养基置于摇床上,以120rpm的速度摇动,加大菌丝生长速度。

通常在20天左右,液体中就会出现白色菌丝。

4. 分离纯化:将杂质去除,分离出纯净的杏鲍菇液体菌种。

5. 储存:以冰箱冷冻或冰点冷冻的方式将菌种储存起来,保证菌株的保存和多次使用。

1. 基质选择:选择新鲜的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秸余作为基质,将其蒸煮灭菌,作为杏鲍菇栽培的基质。

2. 棚室建设:搭建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合适的棚室,有利于杏鲍菇的快速生长和高效产量。

3. 原生菌种接种:选择优质的液体菌种,采用原生菌种接种法,均匀混合培养原料。

4. 控制温湿度:采用低温(15℃-20℃)高湿(85%-90%)的环境条件,使杏鲍菇菌丝生长。

5. 底面覆盖物:在基质表面覆盖透明塑料膜,保持适宜的湿度,增强透气性。

6. 喷雾浇水:喷雾浇水可保持适宜的湿度,也有利于芽菇的生长。

7. 日光照射:杏鲍菇需要一定的日光照射,有利于其发育和成长。

8. 控制菌体生长速度:控制杏鲍菇的生长速度,保证杏鲍菇的形态和口感。

总之,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种植业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产量和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杏鲍菇栽培技术菌种培养与温湿度调控的关键

杏鲍菇栽培技术菌种培养与温湿度调控的关键

杏鲍菇栽培技术菌种培养与温湿度调控的关键杏鲍菇 (Pleurotus eryngii)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且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因其香味和口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获得优质的杏鲍菇产量,正确的菌种培养和温湿度调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杏鲍菇栽培技术中菌种培养和温湿度调控的关键要点。

一、菌种培养1. 选购优质菌种:选择优质的杏鲍菇菌种是成功栽培的第一步。

优质菌种的特点包括产量高、耐逆性强、成菌周期短等。

建议购买来自可靠来源并得到认证的菌种。

2. 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要求严格,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供菌丝生长。

常用的菌种培养基包括玉米粉、蔗糖、蛋白胨等。

根据杏鲍菇的特性,培养基应具有一定的碳氮比和pH值。

3. 培养器具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培养器具和条件也是成功培养菌种的关键。

通常,菌种培养可采用培养瓶、培养皿等。

培养温度一般控制在25-30摄氏度,培养时间根据菌种和培养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温湿度调控1. 培养基温湿度:在杏鲍菇菌种培养的早期,温度和湿度的调控对菌丝的生长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温度控制在25-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

2. 菌丝生长期温湿度:菌种培养后进入菌丝生长期,温湿度的调控仍然至关重要。

菌丝在适宜的温湿度下可以迅速生长,从而形成紧密的菌丝网络,为后续的子实体生长提供充分的营养。

3. 子实体生长期温湿度:当菌丝网络形成后,进入子实体生长期,此时的温湿度调控可以影响到杏鲍菇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一般情况下,温度控制在15-20摄氏度,湿度降低至70-80%。

4. 采收阶段温湿度:在采收阶段,降低温度有助于控制菌体继续生长并增加产量。

此时,温度控制在10-15摄氏度,湿度保持在60-70%左右,具体温湿度的调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

综上所述,杏鲍菇栽培技术中的菌种培养和温湿度调控是确保成功种植和获得高品质产量的关键要点。

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

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

用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用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3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1/10。

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可接17×33厘米的栽培袋4000袋-5000袋,成本仅为0.04元,是使用固体菌种的1/32。

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

接种后6小时左右即可看到菌种萌发变白,24小时就可吃料生长,使杂菌没有浸染机会。

在25℃的条件下,养菌18天-20天即可长满袋,生长期是使用固体菌种的50%。

配方: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

配方是:木屑65%、棉籽壳10%、麦麸23%、石膏1%、石灰1%。

水分:在栽培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要求相对湿度在85%-90%。

子实体发育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极为重要。

初期菇房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这样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保质期。

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容易使子实体发黄,严惩时还会感染杂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

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25℃左右,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0-15℃。

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不同菌种而异,一般适温为15-21℃。

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通风: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菌丝生长阶段,瓶(袋)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随着菌丝的生长,培养料中的菌丝排出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使培养料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

雨天时,子实体生长阶段还要求加大通风量。

当气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增加喷水降低温度的同时必须增加通风,避免高温高湿,造成子实体腐烂。

用液体菌种生产杏鲍菇生物学效益可达80%-100%,头潮菇产量可提高17%,总产量提高4.25%,由于产菇集中,利于市场销售。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

传统的杏鲍菇菌种生产及栽培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菌袋易感染等。

研究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非常重要。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是指将菌丝体系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液体发酵繁殖大量菌丝体,以获取足够的菌种。

液体菌种生产具有菌丝生长快、菌种洁净、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液体培养基的配方对杏鲍菇菌种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液体培养基主要包括枸杞液、木耳液和番茄液等,枸杞液具有菌丝生长快、生成菌种多、菌体完整等优点。

搅拌以及通气对菌种生产也具有重要影响。

搅拌可以提高培养液中氧气的溶解度,为菌丝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

通气可以有效地控制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热量以及排除产生的二氧化碳,保证菌种的生长环境。

菌种选取也是关键。

一般来说,菌种的选取应具有快速生长、产量高、菌体完整等特点。

杏鲍菇绿色高产栽培是指通过优化培养环境和管理措施,提高杏鲍菇产量的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环境的安全。

基质的选择对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基质包括木屑、稻草和玉米秸秆等,以木屑为基质栽培的杏鲍菇产量高、质量好,是绿色高产栽培的首选。

温湿度的控制也是关键。

杏鲍菇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75-85%。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

光照也对子实体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合理的光照条件可以提高杏鲍菇的品质和产量。

病虫害的防治是绿色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保证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在杏鲍菇的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控制搅拌和通气条件以及选取优良的菌种,可以获得大量的高质量菌种。

通过选择适宜的基质、控制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以及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可以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品质。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口感爽滑的食用菌,市场需求量大。

液体菌
种生产是实现杏鲍菇高效、规模化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杏鲍菇液体菌种
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1. 菌株选择和保种
选择高产、优良的菌株进行繁育,如:黄色杏鲍菇、白色杏鲍菇、红菇、黑菇等。


种时,选用适宜的保存方法,如:深冻或液氮保存。

2. 培养基配方的制备
通常采用玉米粉、麦芽粉、蛋白胨等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以及酵母或绵羊血液等为
增殖因子。

适量添加糖和氨基酸等有机氮源,加入碳源和磷源等微量元素,以提供菌株繁
殖所需的营养物质。

3. 液体菌种生产过程
将适量的培养基加入发酵罐中,进行无菌预处理后,接种杏鲍菇菌丝,控制温度、pH、通气等因素,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生长;待菌种生长至一定密度时,进行采收后进行分装、保存。

1. 培养土的选用
可采用玉米秸秆、树皮、蘑菇渣等为基础,加入适量的有机肥,调整好培养土的pH值和水分,使之适于杏鲍菇生长。

2. 栽培管理
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合理施肥、喷洒水、翻料,确保杏鲍菇菌盖完整、菌柄粗壮、菌质鲜嫩,达到高产。

3. 病虫害防治
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轮作等方法,降低防治成本,提高杏鲍
菇的品质和产量。

综上所述,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杏鲍菇高效、规模化生产
的重要手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是一种食用菌类,因其质地细嫩、口感鲜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极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到该菌种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探讨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
液体菌种生产是杏鲍菇菌种培育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过程包括菌种筛选、菌种预处理、接种与发酵等。

首先,需要从原始菌株中筛选出良好的菌株。

在菌株预处理中,最好选择使用新鲜的基质进行预培养,以保证菌株的活力和产量。

然后,将预处理后的菌株接种进入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

对于液体培养基的选择,应考虑其含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繁殖。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酵后,杏鲍菇的菌丝体积会达到一定的产量和活力,可以作为后续栽培的母菌。

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绿色高产的栽培技术,主要有种质筛选、优化栽培环境和调控菌丝生长等方面。

种质筛选是选出适合本地区气候和土壤环境的菌株,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要考虑培养基质的应用,以保证其营养含量足够,有利于菌株的生长发育。

此外,要注意调节菌丝在不同养殖阶段的生长速度,以保证菌丝在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

这样可以保证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稳定。

为了推广绿色高产栽培技术,还需做好标准化生产、质量管理、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人们科学食用食用菌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增加民众对食用菌消费的信心和兴趣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是一项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保证杏鲍菇的优质产量和消费者的健康饮食。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在市场上备受青睐的食用菌种。

杏鲍菇不仅味道美味,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对人体健康有益。

杏鲍菇的生产和栽培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在杏鲍菇种植业中,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液体菌种生产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种菌液体培养基对杏鲍菇真菌进行培养,以获得高质量、大量的活性菌种的生产过程。

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对于杏鲍菇的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选材与发酵培养基的配置在液体菌种生产中,首先需要选用优质的杏鲍菇菌株。

通过筛选和培育,选取出具有良好生长性能和产量的杏鲍菇菌株,保证后续菌种生产的质量。

其次是发酵培养基的配置。

杏鲍菇是一种木质腐生真菌,对于培养基的需求较为特殊。

传统的培养基主要包括玉米粉、大米粉、葡萄糖等,但这些培养基存在成本高、发酵时间长、产量低等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调整培养基的配方,利用廉价的农副产品,如玉米秸秆、稻壳、木屑等,研制出了更适合杏鲍菇生长的发酵培养基。

这种培养基具有成本低、发酵速度快、产量高等优点,值得在液体菌种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2. 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过程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环节,其控制对于菌种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是控制发酵温度,杏鲍菇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摄氏度,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确保菌丝的正常生长。

其次是氧气的供应。

杏鲍菇属于需氧性真菌,对氧气的需求较大。

在液体培养过程中,需要通过空气或纯氧气的通入,保证培养液中氧气的充分溶解,促进菌丝的生长。

发酵过程中还需要对pH值、搅拌速度、培养液的营养成分等进行精细化调控,以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和产量。

3. 菌种的保存和复壮菌种的保存及复壮是液体菌种生产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干细胞等技术,有效地延长了菌种的保存期限,保证了菌种的长期稳定性。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深受消费者喜爱。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杏鲍菇通常是在野外生长的菌类,但实际上,现代农业技术已经实现了杏鲍菇的规模化栽培,其中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关键。

一、液体菌种生产技术1. 选用适宜的母菌株液体菌种生产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宜的母菌株。

母菌株的选择对后续的培养和产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中,通常选择生长迅速、生物学特性稳定的优良母菌株,如“杏鲍菇1号”等。

2. 制备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的配制直接关系到菌种生产的效果,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包括葡萄糖、酵母提取物、蛋白胨等。

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各种成分,保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均衡充足。

3. 发酵条件控制发酵条件的控制是液体菌种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给等方面的控制。

在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中,通常需要对发酵罐内的温度、PH值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保证菌种的生长发育。

4. 分离和纯化在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菌,需要进行分离和纯化,以保证培养出的菌种干净纯正。

这个环节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对菌种进行分离和筛选,确保后续的菌种使用的纯度。

5. 菌种贮存菌种贮存是液体菌种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将菌种贮存好,才能确保后续的使用。

常见的菌种贮存方法包括低温冷冻、液氮冷冻等。

二、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1. 培养基的选择在杏鲍菇的绿色高产栽培中,培养基的选择至关重要。

通常会选用玉米秸秆、稻草、麸皮等作为培养基,这些原料可以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氮源,为杏鲍菇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2. 生长环境的控制绿色高产栽培中,需要严格控制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方面。

杏鲍菇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湿度为85-90%。

适宜的生长环境可以促进杏鲍菇菌丝的扩展和产菇。

3. 病虫害防治在杏鲍菇的栽培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学名Pleurotus eryngii)又名茨菇、牛肝菌,是食用菌中的一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杏鲍菇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杏鲍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和液体菌种生产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一、液体菌种生产关键技术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是杏鲍菇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技术包括菌种培养和发酵过程的控制。

在液体培养的菌种中添加适量的营养液和微量元素,提供养分使菌丝生长繁殖。

在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液的温度、pH值、通气和搅拌速度等参数的稳定,促进菌丝的生长。

还需要注意菌种的筛选和保存,以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针对以上关键技术,科研人员在生产中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筛选出高产菌种和抗逆菌种,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控制培养条件等手段,提高菌种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液体菌种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为杏鲍菇的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保障杏鲍菇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关键技术包括基质制备、菌种接种、栽培环境的控制等方面。

基质的制备是绿色高产栽培的基础,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废弃物质,如稻草、玉米芯、苏芦等,制备适合杏鲍菇生长的基质。

合理的菌种接种量和接种方法也是保证高产的关键,研究表明,适量的菌种接种可以有效提高杏鲍菇的产量。

栽培环境的控制也是影响杏鲍菇产量的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这些因素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

总结一下,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实现杏鲍菇绿色高产的关键,科研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相信随着这些关键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应用,杏鲍菇生产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
6 O g / L , 磷酸二氢钾 0 . 5 g / L, 硫酸镁 O . 5 g / L , 维生素 B 1 0 . 0 1 g / I , 该配方中菌丝量 大、 密度高、 回 接平板 萌发时间短 , 且 茵球直径适 当。 关键词 : 杏鲍菇 ; 液体菌种 ; 培养基 ; 筛选 ; 优化 中图分类号 : S 6 4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4 ) O 6 一O 1 5 0 一O 3
0 . 5 g / I 、 硫酸镁 0 . 5 g / L 、 维生 素 B l 0 . 0 1 g / L 、 蛋 白胨
3 g / L; E黄豆饼粉 6 0 g / L 、 葡 萄糖 2 0 g / L 、 磷 酸二氢钾
0 . 5 g / L 、 硫 酸镁 0 . 5 g / L 、 维生素 B l 0 . 0 1 g / L 、 蛋 白胨
1 . 2 试验方法
1 . 2 . 1 菌种制备
斜面菌种活化 : 将保存 的杏鲍菇菌种
l 材料 与方 法
1 . 1 试验材料 供试杏鲍菇引 自韩国 , 由天津农 学院生物技 术教研 室保存 。 平板培养基 : 马铃薯 2 0 0 g / I 、 葡萄糖 2 O g / L 、 磷 酸 二氢钾 3 g / L 、 硫 酸镁 1 . 5 g / L 、 琼脂 2 0 g / I 、 维 生素 B l 0 . L 。种 子培养 基 : 葡萄糖 3 O L 、

要: 以杏鲍菇为试材 , 采用摇 瓶液体 培养 法, 以茵丝 干重 、 茵球 密度 、 茵 丝球 回接 平板 萌
发 时间和茵球 直径为指标 , 对杏鲍菇液体 菌种培养基进行 筛选和优化 , 以期 筛选 一种适合杏鲍菇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其菌肉质细嫩,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杏鲍菇的液体菌种生产和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液体菌种生产是指将杏鲍菇的菌丝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繁殖的过程。

相比传统的固体菌种生产,液体菌种生产具有快速、高产、方便操作等优点。

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菌种选育、液体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控制。

菌种选育是液体菌种生产的第一步。

选用优良的杏鲍菇菌株进行培养,可以提高菌种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进行无菌的传代培养,筛选出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的菌株,可以获得优质的菌种。

液体培养基的配方是影响菌种生产的重要因素。

杏鲍菇对培养基的要求较高,常用的液体培养基包括玉米浆培养基、马铃薯糖浆培养基和淀粉葡萄糖培养基等。

合理选择培养基成分和浓度,可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养分,并促进菌种的繁殖和产量的提高。

培养条件的控制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环节。

温度、pH值和培养时间是影响菌种生产的主要因素。

杏鲍菇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8摄氏度,适宜的pH值为5.5-7.0。

合理控制温度和pH值,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菌丝的生长和菌种的繁殖。

绿色高产栽培是指在杏鲍菇的生产中应用环保、低能耗的栽培方式,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种植基质的选择和配方、环境控制和病虫害防治等。

种植基质的选择和配方是影响杏鲍菇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种植基质包括木屑、秸秆和菰米等。

合理选择和配比基质,可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并改善菌体的质地和口感。

环境控制是绿色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可以提供菌丝生长所需的适宜环境,并促进菌体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还可以调控菌体的品质和口感,提高商品化的价值。

病虫害防治是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杏鲍菇易受到某些病菌和虫害的侵害,通过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绿色高效的栽培。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杏鲍菇不同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上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6和配方4,而且长势良好,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配方1(麦粒培养基),但是麦粒菌种成本高,老化快,不耐贮放,而配方7和配方8上的菌丝不仅生长速度快,同时菌种成本低,老化慢,较耐贮放,在生产上更为实用。

关键词: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培养基配方筛选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1]。

其子实体菌肉肥厚,质地脆嫩,风味极佳,口感独特,而且药用能提高免疫力,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美容的效果[2],早已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从国外引种栽培,商业化栽培规模尚小,技术仍不完善,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对杏鲍菇的研究主要限于其生物学特性,菌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方面[2-6],对生产上杏鲍菇各级菌种配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而目前生产上杏鲍菇菌种的制备过程中明显存在菌丝生长速度慢、长势弱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杏鲍菇各级菌种不同培养基配方的比较研究来探讨生产上适用的杏鲍菇菌种培养基优良配方,从而推动杏鲍菇栽培业的发展。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杏鲍菇3号。

1.2 试验设计1.2.1母种培养基配方本试验初步选择8种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比较研究,筛选适合杏鲍菇母种生长的培养基。

其中配方1(PDA培养基)为生产上常用的一种通用培养基,作为对照。

各培养基配方组成见表1。

表1母种培养基配方的组成Table 1 The formula compositions of mother culture media (g/1000mL)培养基编号No. ofmedium土豆Potato棉籽皮Cottonseed hull木屑Sawdust杏鲍菇出菇料Full-mycelia substrateof P. eryngii麸皮Wheat bran葡萄糖Glucose琼脂Agar蛋白胨Peptone1 200 20 202 200 20 20 53 100 100 50 20 20 24 100 100 50 20 20 85 100 100 50 20 20 156 100 100 50 20 20 87 200 20 20 58 200 20 20 15注:除配方1外其它各处理中均要加入KH2PO4 3g,MgSO4 1.5g,维生素B1 2片。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

杏鲍菇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杏鲍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一种具有主要食用和药用价值的食用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杏鲍菇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

液体菌种的生产是杏鲍菇高效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提高产量和减少资源消耗。

本文将介绍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液体菌种生产是通过高密度液体发酵培养杏鲍菇基质菌种,以获得大量高质量的菌种。

以下是液体菌种生产的关键技术。

选择优良菌株。

要选择生长快、产菌多的菌株,以保证后续产量的高效。

制备菌种培养基。

菌种培养基一般由含有营养物质的物质组成,如葡萄糖、大豆粉、玉米粉等。

制备菌种培养基时,需要注意不同菌株可能需要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控制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等。

一般来说,温度在25-28摄氏度为宜,湿度保持在80-90%左右,pH值维持在6-7之间,可以使用pH调节器进行调节。

控制发酵时间。

根据不同菌株和培养条件,发酵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发酵时间在10-20天左右。

绿色高产栽培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最大化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以下是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

选择适宜的基质。

基质对杏鲍菇的生长和产量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基质有木屑、秸秆等。

选择适宜的基质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合理施肥。

在栽培过程中,可以适量添加有机肥料或者复合肥料,以满足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需要,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控制栽培环境。

栽培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

要在不同生长阶段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

加强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是杏鲍菇栽培中的常见问题,会对产量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液体菌种生产及绿色高产栽培是杏鲍菇栽培的关键技术。

通过优化培养条件、选择适宜基质和施肥等措施,可以提高杏鲍菇的产量和质量,实现绿色高效的栽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探讨
作者:马瑞霞, 刘慧, Ma Ruixia, Liu Hui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刊名:
中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11,27(7)
1.阮晓东;张晓黎;张惠文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发展与应用[期刊论文]-辽宁农业科学 2008(01)
2.吕莉应用液体菌种生产食用菌是发展方向[期刊论文]-北京农业 2003(8)
3.陈娟;朱忠贵;李萍萍食用菌液体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 2006(05)
4.胡贵权食用菌液体菌种的制作及应用 1998(01)
5.汪维云;朱金华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1997(02)
6.秦艳梅;王娟萍;冀宏杏鲍菇液体菌种的生产工艺优化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食用菌 2008(04)
7.陈福禄;谢宝贵;郑金贵药用菌多糖的药用功能与展望[期刊论文]-中国药学杂志 2005(04)
8.颜明娟;江枝和;蔡顺香杏鲍菇营养成分的分析[期刊论文]-食用菌 2002(02)
9.刘冠卉;屠洁;张久成杏鲍菇液休菌种的制备研究[期刊论文]-北方园艺 2009(11)
10.姜宁;刘晓鹏;钟霞杏鲍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期刊论文]-中国酿造 2008(9)
11.周海燕;鹿桂花;陈恒雷杏鲍菇液体培养基优化及发酵终点的简便检测方法[期刊论文]-种子 2008(03)
12.黄春燕;单洪涛;万鲁长鸡腿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 2004(03)
13.孟丽君;王芳;张玉萍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条件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14.刘传富;皇传华;黄春燕鸡腿蘑液体菌种培养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食用菌学报 2004(02)
15.刘振样;张胜食用菌栽培学 2007
1.班立桐.黄亮.张春雷.BAN Li-tong.HUANG Liang.ZHANG Chun-lei杏鲍菇工厂化栽培配方的筛选[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2011,50(7)
2.张坤朋.蔡敏.ZHANG Kun-peng.CAI Min杏鲍菇最佳出菇方式的探讨[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
3.李正鹏.潘辉.李玉.于海龙.王瑞娟.周峰.谭琦.郭倩.LI Zheng-peng.PAN Hui.LI Yu.YU Hai-long.WANG Rui-juan.ZHOU Feng.TAN Qi.GUO Qian玉米芯颗粒度对杏鲍菇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期刊论文]-上海农业学报2011,27(1)
4.孟德龙.戴虹.李冠喜姬菇液体菌种发酵技术优化[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2011,39(6)
5.张剑刚.龚光禄.朱国胜.ZHANG Jian-gang.GONG Guang-lu.ZHU Guo-sheng杏鲍菇的生长发育特性[期刊论文]-贵州农业科学2011,39(2)
6.廖志敏.郭倩.尚晓冬.谭琦.潘迎捷.LIAO Zhi-min.GUO Qian.SHANG Xiao-dong.TAN Qi.PAN Ying-jie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基质的研究[期刊论文]-上海农业学报2009,25(2)
7.沈敏.李文生.周雷杏鲍菇液体菌种研制与工厂化栽培应用[期刊论文]-中国农技推广2011,27(6)
8.袁建平.张国凤.马立芝.YUAN Jian-ping.ZHANG Guo-feng.MA Li-zhi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期刊论文]-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6,22(4)
9.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研究[期刊论文]-北方园艺2009(1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nxtb20110709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