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论文
语言与文化 论文(英文)
![语言与文化 论文(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a48ff07c1cfad6195fa757.png)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bstrac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lso different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hat is culture conditioning. Know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can help our communication. Instead, it will cause many communicative barrier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example to explain it’s impact o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摘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
了解语言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的交际。
相反地,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必然会导致交际障碍。
本文列举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这种关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s, relationship, communication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交际1. IntroductionAs we all know tha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lso different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On the other hand, culture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hat is culture conditioning.Languag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ll human activity. It’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social life of human. You can not imagine the world would be without language. Nevertheless, the phenomenon of human language is so mystical that people do not acquaint it entirely so far.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life and national spirit. In other words, culture is the genetic code of difference among the various nation, country and region.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culture formation and individuality. This special 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affinity and cohesion of a country. For this reason, we must protect and develop the culture of the various nation, country and region, keep variety of our global culture.2.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1).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Like other cultural phenomenon, language is also a social phenomenon, it occurr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society, and develop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language is with nationality,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often have different languages; Language is also human creation.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piritual wealth of human society .We can say that language has all the attributes of culture, so language is also a kind of culture, one of the many cultural phenomenons. The human language is not only an integral part of culture, and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part.(2).Language is the main carrier of culture. Although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other cultural phenomenon generally can't exist being independent from language. Only through language, culture can be preserved, extended and spread.(3).Languag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When we said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it's poin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n the original basis which is preserved and spread by languag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cannot do without thinking, and thinking activity cannot do without the languag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must rely on the collective of creation of social members. Only by using language which is a good communication tool, can social members communicate and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Different culture should learn from each other through language. Above all, culture must use language as tools to develop. So, the language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Above all, we can conclude that language and culture not only in close relationship, but also the special relationship.3. Culture and language in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Because language is part of culture, also the carrier of culture and foundation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t can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o a maximum extent. From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languages, we can find the evidence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y's values, is or not standard, customs, and religious beliefs, social system, and so on. These cultural factors have restriction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But his own people are not always easy to detect that. Only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y's language a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t can be revealed. The so-calle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ulture", is a special cultural factor implied in the language system which reflects a nation's mental state, values, life style, moral standards, non standard, aesthetic taste, and the customs and habits etc .This cultural factors mainly reflects in the words system , grammar system and pragmatic system of language.We will illustrate some examples of culture in the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rough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3.1 greeting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radition and customs, the way of greeting is, of course, not the same. Because China is a long period of farming community, there’s lot of ‘food’ in t he daily expression. When people meet with each other, they will say ‘have you eaten? ’ for greeting. This way of greeting is just the same as ‘hi’ or ‘hello’ in western country. In China, it is a common way to say ‘hello’, but the western people don’t thi nk so. They may think this greeting seems to be saying: ‘I have nothing to eat. Come on. Let’s go to eat something.’ Or ‘ I was going to ask you to go to my house for a dinner.’ All in all, this means that say ‘hello’ invitation to dinner sometimes. Anothe r way of greeting in china is ‘where are you going?’ or ‘where have you been?’. In china, this greeting is just polite formula. But if you use these sentences to greet to western people, they will feel unhappy. Their reaction is likely to be: 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Western people always talk about the weather when they meet. Such as’ the weather is fine. They respect the privacy of others, and will not ask others privacy issues.In short, when people make a greeting,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on different cultures. They should consider the time, place, object, cultural background, social customs andother factors. The use of appropriate greetings can make communication more smooth and natural.3.2 farewellsBetwee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y are different, the farewells are different, too. For instance, Chinese people go to other people’s homes. When it is the time to say goodbye, they often say: I’d better be going now. You must be very tired or you will have to go to work tomorrow, I should go now. But the American people, by contrast, most of them will find out their reasons to say good-bye. For example, I must say good-bye, my wife is waiting for me or I think I’d better to leave now. Chinese people are always more politely, while westerners are always somewhat straightforward.3.3 taboos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aboo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pic. Cultural taboos research therefore become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so-ca lled taboos are the words that people can’t say in daily life or their work. Taboo is almost everywhere, from daily life to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spects. We here just talk some about common taboos. In the conversation, western people are unwilling to say their age, income, marriage, love, property, fat, and so on. But in china, it is very normal to talk about marriage, income, love, age and so on. In addition, western people should not talk loud in public places, they always speak in quiet. But Chinese people always talk loud in public places. There are lot of this kind of taboos, taboos language reflects different countries’ culture.4. ConclusionIn short,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 and culture has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in conditioning. They both cannot survive with each other.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may arouse inconvenience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refore, learning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es betwee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very important. Realizing the difference of cultures between different nations is good for us to communicate with different languages.(1312words)5 bibliography[1]胡文仲著.英美文化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2]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3]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J].中国学术期刊网。
2023年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
![2023年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d772f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f.png)
2023年关于方言的议论文7篇关于方言的议论文1文化与语言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通过语言把文明成果,知识,技能巩固保存下来并传播开去,同时语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我们通过语言研究来揭示积淀的文化,特别是没有被言语作品记录下来的文化,这也即是我们所说的文化中有语言,语言中也文化。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有着广泛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因此语言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语言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各民族间是通过语言系统相互联系在一起的。
对一种语言的调查我们一般都是通过此语言在各个地方的使用来分析它的文化现象。
以方言文化为例,近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广普通话,方言文化似乎渐渐的被人们忽视了;也随着人们交际的日益广泛,方言确实存在逐渐消亡的趋势。
虽然方言只是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其本身也是一种完整的系统。
它们都具有语音结构系统,词汇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
方言作为语言文化的一部分,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意义。
方言文化因地域等各种因素不同,各地域方言大放光彩,犹如满汉全席“各味俱全”。
方言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并成为区域文化的密码,它是人文沉淀的产物,是文化认同和身份确认的重要标签。
它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文化的发展,所以对方言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各地的文化。
当然,方言在学校也是一种促进同学间相互交流的工具,在大学里,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就有着不同的方言。
对方言进行调查,可以了解方言在当前大学中的使用以及它所揭示的文化现象。
此次调查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备受大家喜爱的东北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校中四川方言学生占有绝对优势,此外山东话、吴方言等在学校中所占比例也相对较大。
这些现象说明了方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已经成为了人与人间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同时这也反映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不同的文化现象。
方言不仅是区分每个地区的一种标志,更是作为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也是含义最深刻的语态。
语言与文化 论文
![语言与文化 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8e236f84d0d233d4b14e69c1.png)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发展。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具有一定历史延续性和群体特征的行为习惯的书面规范具体化。
包括读写、行为、生活、运动、做工等一切文明化的事物。
语言的出现必定会引起文化的交流,而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能说会道的人如此的普通可见,然而,人类的语言现象又很神秘,是人类迄今尚未完全了解透切的东西。
自古以来,语言学家们都试图从多方面对语言进行探讨,形成了许多语言学流派,而这些语言学家在探讨的过程中不得不先研究当时的文化,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的社会属性,认为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也就是文化的交流程度)是分不开的,因此语言学家必须把语言学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语言置于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中研究,这样才能把语言研究得更加深刻。
而人类语言学的研究传统也诱发了文化学的出现和兴起,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就引发了文化的不断交流和传播,语言的改进也就促进了文化的进步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首先,文化可以说是一种精神财富。
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文化和语言都是人们后天学习所得的。
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种另类产物。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揭示该民族文化底蕴。
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古代人对男家长称爹,而现代人称爸,这就说明生活的时代不同了。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精神文化是思维的直接产物,物质文化是思维的间接产物)。
语言文化论文:文学与自我
![语言文化论文:文学与自我](https://img.taocdn.com/s3/m/d5cc7bf9d15abe23482f4d68.png)
文学与自我五四新文学运动发生时,创造社提出两个著名的口号,一个是“为自我而艺术”,一个是“为艺术而艺术”,但几年之后,这个口号便销声匿迹了。
八十年代,“自我”在文学中又再次被强调。
我讲“文学主体性”,也包括呼唤“自我”的回归。
无论如何,“自我”包括自我的内涵、自我的态度、自我在文学中的位置等等,这些都是必须探讨的。
一、所谓“自我”通常所说的“自我”,便是生命个体,英文表述为individual。
但个体本身又是很复杂的。
至少可分为生物性个体与社会性个性,也就是说,自我首先是个生物体,然后又是社会体。
人处于婴儿阶段,还不会说话,还没有进入社会,此时的“自我”很简单,基本上是个自然生命。
但是,婴儿长大成人之后就进入学校(小社会),之后又进入大社会。
此时的“自我”就变成“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个个体,不可能是与社会隔绝的“原子个人”,而是处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人。
此时的“自我”就复杂了。
仅仅使用语言这一项,就意味着“自我”被社会所制约。
法国大哲学家勒内·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是“我思故我不在”。
因为你思考时必须使用语言,而语言是社会制造的,你一旦使用,便落入社会(他人)的掌握之中,“自我”也就不存在了。
我出国之后给自己规定的使命之一是“放下概念”。
因为我和我的同一代人是在概念(语言)的包围中迷失的一代,“阶级斗争”、“继续革命”、“全面专政”等话语体系使我们的“自我”完全迷失、消失了。
只有放下概念才可能重新拥有自我。
我读存在主义哲学,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一点,所谓存在,最重要的是“亲在”,这就是“自我”。
存在主义的哲学便是教你如何成为自己的哲学,即自我成为自我的哲学。
八十年代,我发现没有自我便没有文学。
作家自我如果完全生活在概念中,生活在党派等群体中,那就谈不上文学的自性与个性,所以必须强调自我,肯定自我。
但是,“自我”又是一种极为丰富、极为复杂的存在。
社会的复杂、纷繁、动荡,人性的混乱、幽深、无序等,都会影响自我、改变自我。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e3ac8b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7.png)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语言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些关键方面。
首先,汉字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形态。
这种文字的独特性使得中国人能够通过文字传递丰富的信息和思想。
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书法和艺术形式。
其次,中国语言的多样性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拥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方言。
这种多样性反映了中国的地理和文化差异,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包容和和谐的价值观。
尽管普通话是现代中国的官方语言,但仍然有许多方言在不同地区广泛使用。
第三,中国语言中的成语和谚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语是一种固定的短语,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成语经常被用于表达感情、理解人生和传递道德观念。
谚语则是一种简洁而有智慧的句子,它们经常用于教育和引导人们的行为。
成语和谚语不仅是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
第四,中国语言中的礼貌用语和尊称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
在中国,人们注重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使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在交流中使用尊称是常见的,例如对年长者使用“先生”、“女士”等称呼。
这种文化价值观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关系和社会和谐的重视。
最后,中国语言中的音乐和韵律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音乐作品,如《小放牛》和《走进新时代》,它们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优美。
音乐的韵律也与中国诗歌和散文紧密相连,通过音调和节奏传达情感和思想。
总之,中国语言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汉字、多样性、成语和谚语、礼貌用语和尊称以及音乐和韵律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了解和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和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体验中国的独特文化,并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c9f40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0.png)
中国语言文化论文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化传统。
中国语言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了数千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汉字成为了中国语言的核心,而丰富多样的方言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
首先,汉字是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标志。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刻画符号。
在漫长的历史中,汉字不断演化,形成了独特的书写体系。
汉字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意义,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汉字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个汉字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义。
例如,汉字中的一些字形与中华文化密切相关,如“山”字的形状表现了山的轮廓,体现了中国人对山的崇拜和景观的欣赏。
汉字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象征,其独特的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也备受瞩目。
其次,中国语言文化还包括丰富多样的方言。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方言。
方言是指地区特有的语言变体,它们通常具有不同的发音、词汇和语法规则。
方言的存在丰富了中国语言文化,使得中国拥有着多样性的语言表达。
方言不仅反映了地区文化的特点,还代表了中国不同地区的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例如,广东话在粤港澳地区被广泛使用,反映了该地区人们开放、豪爽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民俗风情。
此外,中国的语言文化还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诗歌和成语等。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独树一帜。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诸多经典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这些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艺术和深刻的思想表达,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诗歌也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诗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而被广泛赞赏。
成语则是汉语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它们通常由四个汉字组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现象。
总之,中国语言文化是一个多元且独特的传统。
汉字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标志,具有独特的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 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7930f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3.png)
中文系专业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汉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和文化形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的关注。
汉语言文化的教育对于促进中文系专业学生的学术成长、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推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汉语言文化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教育实践等方面对汉语言文化价值教育进行研究。
一、汉语言文化的定义和内涵汉语言文化是指以汉语为载体,表达汉族和中国文化的方式和形式。
它包括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汉语言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创造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汉语言文化作为一门研究对象,其内涵十分丰富。
在语言方面,汉语有着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文字方面,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文学方面,古代的诗词和文学作品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此外,中国的历史、哲学和艺术等方面也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汉语言文化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汉语言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从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文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了解中国文化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中国人合作,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问题。
2. 推广中华文化汉语是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通过汉语言文化的教育,可以推广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学生通过汉语学习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帮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国。
3. 促进学术成长汉语言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加深对中国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理解。
通过学习中国的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以扩大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三、汉语言文化教育的实践策略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汉语言文化的教育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学到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论文
![学到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f5265c84028915f804dc276.png)
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和记录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英语晚会;贺卡;圣诞文化;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50-001自我决定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和ryan richard m(1985)提出,该理论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心理需求:自主需求、能力需求、情感归依需求。
到目前为止,国内的研究者对于这一理论在中国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和运用还不够充分。
本文构想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一次外语学习活动展示其价值。
面临高考压力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学校生活相对单调枯燥,而老师也常用一些外在控制手段,这种受控制的学习环境,学生难以体验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快乐、热情和兴趣等积极情趣。
所以积极安排和组织给学生更多选择、更多愉悦的活动,从而走向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迫在眉睫。
笔者所带的这个班级是高二才组建的,同学们彼此并不太熟悉,班级的认同感不够。
针对这种状况,笔者设计组织一次圣诞文化活动,具体做法为:1.写一篇文章“耶稣的诞生”,回答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过圣诞节?2.设计一个圣诞晚会海报。
3.给自己的亲人或老师朋友写一个圣诞贺卡。
4.组织一次晚会。
5.写一个参加后的感想。
一、写故事和回答问题完成第一个任务时,笔者充分利用在澳洲读教育硕士时所下载的视频故事(the first christmas)和四首围绕耶稣诞生的歌曲及网络文章和圣经的故事一书,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后,再思考写出一篇文章,应该说铺垫很充分,结果也很理想。
很多同学还把中国的春节和圣诞作比较,回答了第二个问题:向亲爱的人表达爱意和祝福。
二、设计海报设计海报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要实际动手了解海报的格式,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打动观众,这种具体直观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培养动手能力,相比较那些繁琐的阅读题目中的海报,同学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种设计要归功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指导。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7篇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608a2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a.png)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1谈起语言的魅力,我相信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一种自豪感,语言是一种工具,沟通的工具。
语言可能产生误解,也可能通过语言,成就没事,成为沟通的桥梁。
语言离不开智慧,一旦缺少了智慧,便如同大地少了阳光,多了些许暗色,少了些许明媚,就像佳肴少放了盐,枯燥无味,人们便失去了欣赏的乐趣。
只有智慧的语言,才耐人回味。
往往失去了智慧,便会闹出笑话。
记得,小升初时,要全方面复习,古诗句也是主要的一项。
老师发了一张补全诗句的卷子。
我们第二天上课讲时,便闹出了笑话。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应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望庐山瀑布》和这首诗是同一课的,所以同学们都向他投去嘲笑的目光。
但是我们换一角度想一想,中国文化博学精深,古诗句都讲究押韵和其韵含的情感。
最主要的是意思得搭配,如果把句子错乱搭配,上句不接下句,闹出的笑话可不仅仅是笑一笑了。
常言道:“良言一语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很朴实的话却很经典地再现了语言的魅力。
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会用很温暖的语言去抚慰寒冷的人们;一个人心存感激的人会珍惜他身边给予他鼓励的人们,一个热情的人会用激昂欢畅的语言感染身边的人们;一个幸福温顺的人会用蜜意的心杯甜润的语言去关爱身边的人。
那一句句朴实的话一旦赋予了美好情感色彩就会有了魅力。
中华汉字的传统源远流长,语言中也能发现乐趣汉字的魅力无处不在。
语言的魅力就在我们生活中,就看我们怎么去利用它,同学们,你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了吗?关于语言的议论文作文2“人人都说语言是一门艺术,可不是,今天呀,我们班也举行了一场语言的艺术展示会。
”随着我们主持人的一声报幕,今天的展示会也拉开帷幕。
/第一个节目《加了一句话》真可算是同学们关注的焦点,温东欣扮演的是巴黎的一名著名诗人,而郝敬翔扮演的是一位可怜的盲人,还有一些同学则扮演的是青年妇女。
语言的力量议论文
![语言的力量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c9be5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4.png)
语言的力量议论文语言的力量议论文1语言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可以被用来传达信息、表达情感、建立联系和影响他人。
在现代社会中,语言的影响力变得越来越显著。
语言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它可以用来推动社会进步,也可以被用来削弱他人的尊严。
本文将讨论语言的力量,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它。
首先,语言的力量来自于它的信息传递能力。
语言是人类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它可以用来传递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政治领域,政治家可以使用语言来传达他们的立场和政策,从而影响选民的决策。
在商业领域,品牌营销人员可以使用语言来传达他们产品或服务的优势,从而吸引消费者。
在科学领域,研究人员可以使用语言来描述他们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科学的进步。
除了信息传递能力外,语言的力量还来自于它的表达情感的能力。
语言可以被用来表达各种情感,包括喜悦、愤怒、悲伤和恐惧。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我们的语言可以传达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当我们向别人表达感激之情时,我们可以使用赞美的语言和积极的措辞,从而加强我们的感激之情。
同样,当我们生气时,我们的语言可以变得尖锐和侮辱性,从而攻击和贬低对方。
最后,语言的力量还表现在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上。
语言反映了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它可以用来推动社会进步,也可以被用来削弱他人的尊严。
例如,在各种群体之间,语言是建立联系和沟通的关键因素。
如果我们使用同样的语言,我们可以互相理解并交流。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使用贬低和打击性的语言,我们会破坏彼此的尊严和建立联系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语言呢?首先,我们应该学习如何使用句式和措辞来传达我们的信息。
好的.措辞和文笔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其次,我们应该开发并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例如倾听和表达。
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对方的观点,并尊重他们的意见。
最后,我们应该遵守道德规范,并尊重他人的尊严。
我们不应该使用攻击性的语言来贬低别人,而应该尊重他们的感觉和看法。
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
![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4151a1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6.png)
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是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对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交流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语言变异、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等几个方面,论述语言与文化的研究在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中的意义和应用。
一、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跨文化交际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在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误解和意义传递的差异,从语用学、互文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二、语言变异的研究语言变异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会对语言产生影响,导致语言在不同地区、不同社群之间出现变异。
在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可以选择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或方言,分析其变异规律和演变历程,并探讨背后的文化因素。
这种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语言变异的原因和机制,以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三、语言习得的研究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对语言习得的研究,可以揭示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影响和文化差异。
在跨文化语言习得中,学习者需要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同时也需要理解并运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规范和语用准则。
在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可以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得进行比较研究,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跨文化语言习得的效果。
四、语言使用的研究语言使用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语言学专业毕业论文中,可以通过对语境、语用和交际策略的研究,探讨不同文化中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规范,以及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81191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0.png)
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认知工具,文化的载体、信息(知识、情报、资料)的载体。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语语言文化论文篇1浅谈英语语言中姓氏的文化内涵摘要: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众多因素。
对于接触语言、文化的研究者,探析英文姓氏来源的工作十分必要。
本文尝试探索英语姓氏的演变历程,从而揭开现代英文姓氏与其本源的关系。
这必将对英文教学以及加深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语姓氏来源文化英语语言自从有了文明,人类为了便于繁衍生息、交流沟通,就发明了姓氏。
随着历史进程和社会的发展,姓名的构成和习用逐步形成。
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它作为一种符号,构成了文化载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现象,英语姓氏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和来源,其中可能埋藏着历史、经济、文化、地理等诸多的因素。
对于学习英语语言的人来说,探析英文中的姓氏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英国在经历了多次外族入侵,才得以形成英语民族及其语言。
这是以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为主的世界上众多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到了近代,英语民族的活动舞台随着大英帝国不断向海外的扩张而进一步扩展,也就更大范围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血统和语言。
其中,尤以美利坚民族和美国英语的形成最为典型。
这自然也就让英语姓名系统变的更加复杂化。
尤其是在现、当代,英语民族血统进一步多元化,英语语言体系进一步扩大化,这当归功于大批涌入英语国家或地区的移民。
尽管外来移民的姓名不断被英语同化,但多多少少都会保持原民族的某些特征。
据英美姓名学家统计,如今英语姓名的语源就与三十多个大小语种相关。
下面,我们着重来看英语姓名在其本土的演化发展过程。
在英伦三岛被诺曼底人入侵以前,即公元1006年的诺曼征服前,英国人没有姓,只有名。
语言与文化论文范文
![语言与文化论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5bab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0.png)
语言与文化论文范文首先,语言在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通过语言,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意图。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特定社群的价值观、传统习俗和思维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中重视尊重他人,他们的语言通常会有相应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一些文化中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他们的语言可能会有更多与家庭相关的词汇。
因此,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特征的载体。
其次,语言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维的工具,还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对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例如,一些语言中存在更多的时态和语气变化,这反映了这些文化对时间和情绪的不同关注。
因此,通过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因素会塑造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许多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涌现出来,以适应现代社会中不断变化的需求。
因此,文化的变迁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此外,语言与文化之间还存在着互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语言不仅仅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者。
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传承和保留自己文化的传统、故事和价值观。
同时,文化也通过语言来塑造和传递自己的认知和价值体系。
因此,语言和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启发的关系。
总之,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特征的载体。
语言不仅仅是表达思维的工具,还对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文化对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研究和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对于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言与文化论文
![语言与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c3ca89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a.png)
语言与文化论文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在不同学科领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语言是人类交流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或人群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体系以及行为规范的总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分析它们对彼此的影响。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每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都反映了当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
通过语言,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观念。
例如,英语中的一些特定词汇反映了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价值观。
同样,中文中的一些成语和谚语传递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
因此,学习一门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了解并尊重它的背景和习俗。
其次,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
通过语言,一代人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统的延续。
例如,口头传统故事、神话和传说等文化遗产通过语言代代相传。
在某些地区,方言和口音也被视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当地人民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感。
因此,保护和传承语言也就是保护和传承文化。
此外,语言也可以塑造和改变文化。
语言是社交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通过语言使用的方式和习惯,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文化的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和社交行为。
例如,某些文化偏重于尊重长辈和保持社交距离,因此在他们的语言中存在相应的敬语和礼貌用语。
而在另一些文化中,人们更加倾向于直接和坦率的交流方式,因此他们的语言会更加直接和坦率。
语言的习惯方式也会对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
另一个有趣的角度是,语言可以反映出文化的演变和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文化会经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变迁。
这些变迁会对文化价值观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在语言中。
例如,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许多传统的文化元素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改变。
这种文化融合的现象也会反映在语言中,例如新词汇和短语的出现,以及外来语词汇的渗入。
因此,语言可以作为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指示器。
最后,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也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a98a76a45177232f60a2a7.png)
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英语教育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目标等等。
文化意识(文化教学)问题在我国外语教学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下面就想就上述问题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语言与文化1、文化。
要想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化之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
何谓“文化”?文化是个涵义极广的概念,对其定义可谓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文化的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r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格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我国《辞海》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总之通俗地说,文化是指目的语所在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2、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第一,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的、颇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载体,亦是该社会整个文化的基础,正是通过语言,文化才能保持下来,并传递给同时代人或后人,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的内涵;第二,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来看,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
因此,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必须要了解使用该语言的那个民族的社会文化,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统一不仅影响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在交际过程中还常常造成语言的误用。
二、文化教学的意义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个跨国公司若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创造高效益,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
现代社会中一个企业的成功不仅是经济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语言与文化论文
![语言与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b4c250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e.png)
语言与文化论文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历史。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我们需要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习俗。
例如,英语中的“individualism”和“freedom”反映了西方文化中对个人自由和独立的重视。
而中文中的“和谐”和“孝顺”则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视。
因此,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它传递了文化的信息和价值观。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语言对思维的影响上。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这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例如,一些语言中有明确的性别区分,这可能导致人们对性别角色的认知和期望有所不同。
另外,一些语言中有丰富的颜色词汇,这可能使人们对颜色的感知和分类更加精细。
因此,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塑造思维的方式。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语言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上。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行为的规范。
例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貌用语和称呼方式,这反映了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和人际关系。
另外,语言还用于表达情感和态度,这影响了人们的情感交流和人际关系。
因此,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社会行为的规范。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了文化的特点、价值观和历史。
同时,语言对思维和行为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与文化论文语言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化是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共同遗产,它包括价值观、信仰、习俗、艺术和传统等。
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工具,它通过口头传统、文学、历史记录等方式传递文化知识和智慧。
例如,民间故事、诗歌和歌曲等口头传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它们通过语言传递了民族的历史、价值观和传统。
语言与文化关系论文集锦9篇
![语言与文化关系论文集锦9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95d5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1.png)
语言与文化关系论文集锦9篇摘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词汇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与民族的社会文化息息相关。
词汇不仅具有语言意义,还具有文化意义。
本文拟从探讨词汇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入手,指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并阐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一、词语的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这里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词的语言意义,是指词的以概念义为核心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所形成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是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所获得的意义。
词语的语言意义与文化意义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有些词语只有语言意义,没有文化意义,属非文化词语。
例如人,山,湖泊,科学,物理,等等二是语言中的大量词语,是既有语言意义、又有文化意义的。
这些词语,大多是开始仅有语言意义,而后来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逐渐获得文化意义的,称之为具有文化附加意义的词汇,也有学者直接称之为“文化词语”。
例如“后门”,字面意思浅显易懂,即“房间的背后的可以自由出入的门”,然而这个词却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词语,意为“靠关系、金钱、权力等方式进行违法操作的渠道”。
二、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进行这一研究的重要性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在目的语与学习者的母语之间大致可以概括出以下不同的几种情况: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一书中阐述了三种情况,分别以A、B代表两种不同的语言,这里的概念意义也称语言意义,如下:1)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者大致相同2)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3)A、B概念意义相同,A有内涵意义,B无内涵意义第二种情况,例如,颜色词“红”,按中国的风俗习惯“红”色表示喜庆,一对新人结为百年之好时,穿红色服装表示大吉大利。
而英语中的red却用来表示愤怒、气愤。
如like a red rag to a bull指“能激起愤怒或强烈感之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页
《语言与文化》论文
(1)你就是我的 0,除了你,我什么都没有; (2)1 对 0 说:我除了你,一切都没有意义(
1 是没有意义的) ; 0
(3)8 对 0 说:你说不爱丰满,难道视而不见,我所做的改变; (4)0 对 8 说:如果可以忘记,和你加在一起,我将失去自己; (5)后来 3 跟着 8 走了,因为她发现无论站在 8 的左边还是右边,都更有夫妻 相;
(e x )' e x ) (6)e 抱着 x 说,不论积分微分,我们永远在一起( e x dx e x, ;
(7)9 对 3 说,我除了你还是你。 (9 3 3) 。 六、数学语言的特点: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理论的基本构成成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 性、应用的广泛性” 。简单地讲,数学语言科学、简洁、通用。 数学语言简它直观、简洁、易懂。数学逻辑思维强,重视前因后果,没有 根据的事情不回去相信。数学语言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声胜有声,这才 是语言最大的魅力所在。 七、结论 数学作为一门语言,不仅只有在高考题和买菜的时候有用,其实认真体会, 仔细研读,数学也可以用来交流沟通、表达以及传情说爱,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 的社会,用数学给自己心爱之人写一封情书,感受不一样的情调,会让彼此的爱 升华。数学不只有枯燥,数学也可以浪漫,数学也可以是个柔情汉子。
第3页
《语言与文化》论文
二、歌曲《悲伤的双曲线》 如果我是双曲线 你就是那渐近线 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 你就是那坐标轴 虽然我们有缘 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 然而我们又无缘 漫漫长路无交点 为何看不见 等式成立要条件 难到正如书上说的 无限接近不能达到 如果我是双曲线 你就是那渐近线 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 你就是那坐标轴 虽然我们有缘 能够生在同一个平面 然而我们又无缘 漫漫长路无交点 为何看不见 等式成立要条件 难到正如书上说的 无限接近不能达到 为何看不见 明月也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千里共婵娟
第4页
《语言与文化》论文
歌曲赏析:这是一首悲伤的爱情歌曲,歌中巧妙地运用数学语言描述了一个人苦 苦相恋另一方却最终无果。现在描述爱情的歌很多,但大多无病呻吟,这首歌仅 仅提到双曲线、渐近线、反比例函数,但是学过的人都知道,反比例函数和双曲 线的图像可以无限趋近于坐标轴,但永远到达不了, 用数学语言描述尽管没有明 白说出但是大家都懂,正体现了一个苦恋之人的苦痛之情。 三、名词解释 (1)有且仅有:存在且唯一。 有且仅有是一个数学专有名词,往往出现在证明题中,但是如果用来形容爱情, 将会是一个曼妙的词语, 是很多人在爱情里所追求却求而不得的,这个词语需要 人们用心体会。 (2)同心圆:圆心相同的圆。 用来解释爱情就是两个人的心在一起。 (3)交集:设 A,B 是两个集合,若有元素既属于 A 又属于 B ,则称集合 A 和 B 有交集。 本词可以以两个人代表集合 A、B ,当两个人的生活出现交集,那么就是缘分到 来的时刻。 四、爱情习题 习题 1:现在请你心里想一个数字,加上 52.8,再乘以 5。然后减去 3.9343。再 除以 0.5,最后减去你想的那个数字的 10 倍,得到的数即是我要对你说的话。 答案:520.1314。 习题 2:一个数加上 53 之后,乘以 5 倍,再减去 5 之后,除以 0.5,再减去 10 倍的这个数。求这个数。 答案:520。 习题 3:我爱你的逆否命题。 【错解】你不爱我。 【正解】如果一个人不爱你,那么这个人不是我。 五、数字趣味爱:
典故:1649 年,斯德哥尔摩的街头,52 岁的笛卡尔邂逅了 18 岁的瑞典公主
第2页
《语言与文化》论文
克里斯汀。几天后,他意外的接到通知,国王聘请他做小公主的数学老师。跟随 前来通知的侍卫一起来到皇宫,他见到了在街头偶遇的女孩子。从此,他当上了 小公主的数学老师。 小公主的数学在笛卡尔的悉心指导下突飞猛进,笛卡尔向她 介绍了自己研究的新领域--直角坐标系。每天形影不离的相处使他们彼此产生爱 慕之心,公主的父亲国王知道了后勃然大怒,下令将笛卡尔处死,小公主克里斯 汀苦苦哀求后,国王将其流放回法国,克里斯汀公主也被父亲软禁起来。 笛卡尔回法国后不久便染上重病,他日日给公主写信,因被国王拦截,克里 斯汀一直没收到笛卡尔的信。 笛卡尔在给克里斯汀寄出第十三封信后就气绝身亡 了,这第十三封信内容只有短短的一个公式: r a(1 sin ) 。国王看不懂,觉 得他们俩之间并不是总是说情话的,将全城的数学家召集到皇宫,但没有一个人 能解开, 他不忍心看着心爱的女儿整日闷闷不乐,就把这封信交给一直闷闷不乐 的克里斯汀。 公主看到后,立即明了恋人的意图,她马上着手把方程的图形画出来,看到 图形,她开心极了,她知道恋人仍然爱着她,原来方程的图形是一颗心的形状。 这也就是著名的“心形线” 。 国王死后, 克里斯汀登基, 立即派人在欧洲四处寻找心上人, 无奈斯人已故, 先她一步走了,徒留她孤零零在人间... 以下我将图形画出来:数学中的浪漫不比诗词逊色。
第6页
另一种语言说爱你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语言与文化》论文
摘要
语言是人类之间沟通的重要载体,文学中的诗词语言为我们所熟悉,我们都 被它的优美情怀所感动。而数学作为一门语言,却一直被人们视为困难学科,面 对数学,大家都选择逃避。数学语言经常会使人感到晦涩难懂,束手无策。本文 用数学语言来解释爱情,从数学角度看世界看罗曼史,并总结数学语言的特点。 给读者带来一个不一样的数学,让人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语言;爱情;浪漫 ——“数学是最浪漫的。 ” ——“你是说一加一很浪漫?” ——“一加一当然浪漫,因为一加一等于二,不会有第二个答案,而且可以 反复地验证。 只有数学的世界可以这么绝对和平衡, 它比世上任何东西都要完美, 它从不说谎,也不会背叛。 ” 大多数人提起数学就会头疼,看到数字就头昏眼花,看到字母脑子里就一片 空白。除了专业研究数学方面的人,绝大多数人对数学的印象还停留在计算上, 以为数学就是不停的数字计算、方程解答。其实不然,数学本身就是一门语言, 计算只是它的一个工具。 数学语言可分为抽象性数学语言和直观性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概念、术语、 符号、 式子、 图形等。 数学语言又可归结为文字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三类。 各种形态的数学语言各有其优越性,如概念定义严密,揭示本质属性;术语引入 科学、自然,体系完整规范;符号指意简明,书写方便,且集中表达数学内容; 式子将关系溶于形式之中,有助运算,便于思考;图形表现直观,有助记忆,有 助思维,有益于问题解决。 数学语言不止于文字,图形图像、方程不等式、几何原理、数字字母等都是 它表达的方式。以下论述中,我将用不同的方式展现数学语言中的爱情表达,让 读者体会柔情似水、虚怀若谷的数学。 一、 笛卡尔心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