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完整资料).doc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fb2ef56243323968001c9229.png)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动物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参数、统计数?二者有何关系?4.什么是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5.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6.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可分为哪三种形态?拉普拉斯、高斯、高尔顿、皮尔森、哥塞特、费舍尔对统计学有何重要贡献?第二章资料的整理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有哪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有何基本要求?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资料单位:g/100ml列于下表,将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表格1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g/100ml)13. 4 13.814.414.714.814.413.913.13.12.812.512.312.111.811.10.111. 1 10.111.612.12.12.712.613.413.513.514.15.15.114.113.513.513. 2 12.712.816.312.111.711.210.510.511.311.812.212.412.812.813.313. 6 14.114.515.215.314.614.213.713.412.912.912.412.311.911.110.710. 8 11.411.512.212.112.89.512.312.512.713.13.113.914.214.912.413. 1 12.512.712.12.411.611.510.911.111.612.613.213.814.114.715.67 7 0 95.1~9周龄大型肉鸭杂交组合GW和GY的料肉比列于下表,绘制线图。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讲解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48a656fe518964bcf847c8f.png)
二、填空1、生物统计分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分类、制表、图形以及计算概括性数据(平均数、标准差等)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各项活动。
分析性统计是进行数据观察、数据分析以及从中得出统计推断的各项活动。
2、统计分析的基本过程就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
该样本是该总体的一部分。
3、由样本获取总体的过程叫抽样。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顺序抽样、分等按比例抽样、整群抽样等。
4、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叫抽样误差。
常用 S/√N表示。
5、只有降低抽样误差才能提高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
6、试验误差按来源分为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和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7、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可以控制,可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降低或消除。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不可控制,可通过理论分布来研究其变异规律,或相对比较其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8、样本推断总体分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两大内容。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t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
9、置信区间指在一定概率保证下总体平均数的可能范围。
10、t检验是通过样本平均数差值的大小来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两样本平均数的差值代表了试验的表观效应,它可能由处理效应(真实效应)和误差效应引起,要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常采用反证法。
此法先建立无效假设:即假设处理效应不存在,样本平均数差值是由误差引起,根据差异在误差分布里出现的概率(即可能性大小的衡量)来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11、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的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即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
用来肯定和否定无效假设的小概率,我们称之为显著水平,通常记为α。
12、t检验通常适合两样本连续性(非间断性)随机变量资料的假设检验,当二项分布逼近正态分布时,百分数资料也可用t检验。
13、F检验也叫方差分析。
通常适合三个或三个以上样本连续性(非间断性)随机变量资料的假设检验。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0a18cb5b0b1c59eef8c7b468.png)
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动物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参数、统计数?二者有何关系?4.什么是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5.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6.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可分为哪三种形态?拉普拉斯、高斯、高尔顿、皮尔森、哥塞特、费舍尔对统计学有何重要贡献?第二章资料的整理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有哪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有何基本要求?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资料单位:g/100ml列于下表,将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表格1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g/100ml)13. 4 13.814.414.714.814.413.913.13.12.812.512.312.111.811.10.111. 1 10.111.612.12.12.712.613.413.513.514.15.15.114.113.513.513. 2 12.712.816.312.111.711.210.510.511.311.812.212.412.812.813.313. 6 14.114.515.215.314.614.213.713.412.912.912.412.311.911.110.710. 8 11.411.512.212.112.89.512.312.512.713.13.113.914.214.912.413. 1 12.512.712.12.411.611.510.911.111.612.613.213.814.114.715.615. 7 14.714.13.95.1~9周龄大型肉鸭杂交组合GW和GY的料肉比列于下表,绘制线图。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b3ddf5eb240c844769eaeef4.png)
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动物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参数、统计数?二者有何关系?4.什么是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5.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6.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可分为哪三种形态?拉普拉斯、高斯、高尔顿、皮尔森、哥塞特、费舍尔对统计学有何重要贡献?第二章资料的整理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有哪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有何基本要求?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资料单位:g/100ml列于下表,将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表格1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g/100ml)13. 4 13.814.414.714.814.413.913.13.12.812.512.312.111.811.10.111. 1 10.111.612.12.12.712.613.413.513.514.15.15.114.113.513.513. 2 12.712.816.312.111.711.210.510.511.311.812.212.412.812.813.313. 6 14.114.515.215.314.614.213.713.412.912.912.412.311.911.110.710. 8 11.411.512.212.112.89.512.312.512.713.13.113.914.214.912.413. 1 12.512.712.12.411.611.510.911.111.612.613.213.814.114.715.615. 7 14.714.13.95.1~9周龄大型肉鸭杂交组合GW和GY的料肉比列于下表,绘制线图。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教学文案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6f0fbb84ae45c3a358c80.png)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二、填空1、生物统计分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分类、制表、图形以及计算概括性数据(平均数、标准差等)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各项活动。
分析性统计是进行数据观察、数据分析以及从中得出统计推断的各项活动。
2、统计分析的基本过程就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
该样本是该总体的一部分。
3、由样本获取总体的过程叫抽样。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顺序抽样、分等按比例抽样、整群抽样等。
4、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叫抽样误差。
常用 S/√N表示。
5、只有降低抽样误差才能提高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
6、试验误差按来源分为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和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7、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可以控制,可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降低或消除。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不可控制,可通过理论分布来研究其变异规律,或相对比较其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8、样本推断总体分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两大内容。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t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
9、置信区间指在一定概率保证下总体平均数的可能范围。
10、t检验是通过样本平均数差值的大小来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两样本平均数的差值代表了试验的表观效应,它可能由处理效应(真实效应)和误差效应引起,要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常采用反证法。
此法先建立无效假设:即假设处理效应不存在,样本平均数差值是由误差引起,根据差异在误差分布里出现的概率(即可能性大小的衡量)来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11、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的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即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
用来肯定和否定无效假设的小概率,我们称之为显著水平,通常记为α。
12、t检验通常适合两样本连续性(非间断性)随机变量资料的假设检验,当二项分布逼近正态分布时,百分数资料也可用t检验。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d5bc1d076a20029bd642dd9.png)
第一章绪论1.生物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原理、统计方法和试验设计。
2.生物统计的作用:a.科学地整理分析数据;b.判断试验结果的可能性;c.确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d.提供试验设计的原理。
3.样本容量常记为n,通常把n≤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n.>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
4.名解:(重)①生物统计:生物统计是应用概率论和数据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②总体:是被研究对象的全体,据所含的个体的多少,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③样本:是指总体内随机抽取出来若干个体所组成的单位。
④随机误差:由于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内在如个体差异,外在如环境,它影响试验的精确性。
(了)①参数:从总体计算出来的数量特征值,它是一个真值,没有抽样变动的影响,一般用平均数u,标准差s。
②统计量:是从样本计算出来的数量特征值,它是参数的估计值,受样本变动的影响,一般用拉丁字母表示,如平均数。
③系统误差:主要是试验动物的初始条件不同,试验条件相差较大,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药品批次不同,药品用量与种类不符合试验计划要求,以及观察,记录抄案,计算中的错误所引起的误差,它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④准确性:指在试验或调查中某试验指标或形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⑤精确性:指试验或调查中一试验指标或形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第二章资料的整理1.统计资按性质分为:计量资料、次数资料和半定量资料。
2.计量资料是指用量测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即用度、量、衡等计量工具直接测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
计量资料整理的五步骤如下:(1)求全距,即资料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R=Max(x)—Min(x);(2)确定组数即按样本大小而定;样本含量与组数样本含量组数30~60 6~860~100 8~10100~200 10~12200~500 12~17500以上17~30(3)确定组距,每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记为i ,公式:组距(i)=全距(R)/组数k ;(4)确定组中值及组限,各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称为组限,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每组的中点值称为组中值,组中值=(下限+上限)/2=下限+组距/2=上限-组距/2;(5)归组划线计数,作次数分布表。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4d63ffdc941ea76e58fa04bb.png)
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动物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参数、统计数?二者有何关系?4.什么是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5.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6.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可分为哪三种形态?拉普拉斯、高斯、高尔顿、皮尔森、哥塞特、费舍尔对统计学有何重要贡献?第二章资料的整理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有哪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有何基本要求?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资料单位:g/100ml列于下表,将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表格1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g/100ml)13. 4 13.814.414.714.814.413.913.13.12.812.512.312.111.811.10.111. 1 10.111.612.12.12.712.613.413.513.514.15.15.114.113.513.513. 2 12.712.816.312.111.711.210.510.511.311.812.212.412.812.813.313. 6 14.114.515.215.314.614.213.713.412.912.912.412.311.911.110.710. 8 11.411.512.212.112.89.512.312.512.713.13.113.914.214.912.413. 1 12.512.712.12.411.611.510.911.111.612.613.213.814.114.715.615. 7 14.714.13.95.1~9周龄大型肉鸭杂交组合GW和GY的料肉比列于下表,绘制线图。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最新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第五版-课后习题(前六章)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17556409b6648d7c1c746cc.png)
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生物统计?它在动物科学研究中有何作用?2.什么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统计分析的两个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参数、统计数?二者有何关系?4.什么是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如何提高试验或调查的准确性与精确性?5.什么是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如何控制、降低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6.统计学发展的概貌可分为哪三种形态?拉普拉斯、高斯、高尔顿、皮尔森、哥塞特、费舍尔对统计学有何重要贡献?第二章资料的整理1.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2.为什么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对于计量资料,整理成次数分布表的基本步骤是什么?3.统计表与统计图有何用途?常用统计表、统计图有哪些?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有何基本要求?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资料单位:g/100ml列于下表,将其整理成次数分布表,并绘制次数分布直方图与折线图。
表格1 4某品种100头猪的血红蛋白含量(g/100ml)13. 4 13.814.414.714.814.413.913.13.12.812.512.312.111.811.10.111. 1 10.111.612.12.12.712.613.413.513.514.15.15.114.113.513.513. 2 12.712.816.312.111.711.210.510.511.311.812.212.412.812.813.313. 6 14.114.515.215.314.614.213.713.412.912.912.412.311.911.110.710. 8 11.411.512.212.112.89.512.312.512.713.13.113.914.214.912.413. 1 12.512.712.12.411.611.510.911.111.612.613.213.814.114.715.615. 7 14.714.13.95.1~9周龄大型肉鸭杂交组合GW和GY的料肉比列于下表,绘制线图。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ffd41f2e3f5727a4e96218.png)
二、填空1、生物统计分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分类、制表、图形以及计算概括性数据(平均数、标准差等)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各项活动。
分析性统计是进行数据观察、数据分析以及从中得出统计推断的各项活动。
2、统计分析的基本过程就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
该样本是该总体的一部分。
3、由样本获取总体的过程叫抽样。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顺序抽样、分等按比例抽样、整群抽样等。
4、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叫抽样误差。
常用 S/√N表示。
5、只有降低抽样误差才能提高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
6、试验误差按来源分为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和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7、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可以控制,可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降低或消除。
随机误差(偶然误差)不可控制,可通过理论分布来研究其变异规律,或相对比较其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8、样本推断总体分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两大内容。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t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
9、置信区间指在一定概率保证下总体平均数的可能范围。
10、t检验是通过样本平均数差值的大小来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两样本平均数的差值代表了试验的表观效应,它可能由处理效应(真实效应)和误差效应引起,要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常采用反证法。
此法先建立无效假设:即假设处理效应不存在,样本平均数差值是由误差引起,根据差异在误差分布里出现的概率(即可能性大小的衡量)来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11、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的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即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
用来肯定和否定无效假设的小概率,我们称之为显著水平,通常记为α。
12、t检验通常适合两样本连续性(非间断性)随机变量资料的假设检验,当二项分布逼近正态分布时,百分数资料也可用t检验。
13、F检验也叫方差分析。
通常适合三个或三个以上样本连续性(非间断性)随机变量资料的假设检验。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01f26e76eeaeaad0f330bc.png)
1 / 11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复习题(课程代码 222194)一、名词解释题1、样本与样本含量2、区间估计3、正态分布4、试验设计5、样本标准误6、Ⅱ类错误7、卡方的连续性矫正8、相关系数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1、从一个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其观察值为23、24、25、26、27、28、29,则样本方差为( )。
A 、28/5B 、4C 、14/3D 、28 2、样本方差S 2=( )。
A 、)1()(2--∑n x x B 、n x x ∑-2)( C 、N x /)(2∑-μ D 、)1/()(2--∑n x μ3、一元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的关系有r 2=( )。
A 、22xy yx b b B 、bxy byx . C 、xy yx b b D 、2b4、一元回归分析中,回归自由度为( )。
A 、n-1B 、n-2C 、n-3D 、1 5、若x ~N(10,4),P(x ≥12)等于( )。
A 、0.9545 B 、0.1587 C 、0.0938 D 、0.68276、某样本有n 个观察值,其乘积开n 次方根所得的值即为(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7、显著性检验中,否定或接受无效假设的依据是( )。
A 、中心极限定理B 、小概率原理C 、方差分析原理D 、数学模型8、若x ~B (5,0.7),则P (x =0)等于( )。
A 、0B 、0.3500C 、0.3000D 、0.002432 / 119、下列关于平均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平均数是资料的代表数B 、样本平均数服从或逼近正态分布C 、离均差的平方和为零D 、样本平均数是总体平均数的无偏估计值 10、t 检验中,若)(05.0df t t <,则表明样本实得差异由误差引起的概率( )。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3150a50e2524de4187eab.png)
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 第四版)最全资料--复习题、课后思考题、试卷及答案二、填空1、生物统计分描述性统计和分析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分类、制表、图形以及计算概括性_________ 数据(平均数、标准差等)来描述数据特征的各项活动。
分析性统计是进行数据观察、数据分____________ 以及从中得出统计推断的各项活动。
2、统计分析的基本过程就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的过程。
该样本是该总体的一部分。
3、由样本获取总体的过程叫抽样。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顺序抽样、分等按比例抽样、整群抽样等。
4、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差异叫抽样误差。
常用s/ V N表示。
5、只有降低抽样误差才能提高试验结果的正确性。
试验结果的正确性包括准确性和精确性。
6、试验误差按来源分为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和随机误差(偶然误差)。
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随机误差(偶然误差)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性。
7、系统误差(条件误差)可以控制,可通过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降低或消除。
随机误差(偶然—差)不可控制,可通过理论分布来研究其变异规律,或相对比较其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8、样本推断总体分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两大内容。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t检验、F检验和卡方检验。
9、置信区间指在一定概率保证下总体平均数的可能范围。
10、t检验是通过样本平均数差值的大小来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两样本平均数的差值代表了试验的表观效应,它可能由处理效应(真实效应)和误差效应引起,要检验处理效应是否存在,常采用反证法。
此法先建立无效假设:即假设处理效应不存在,样本平均数差值是由误差引起,根据差异在误差分布里出现的概率二即可能性大小的衡量)来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
11、判断无效假设是否成立的依据是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即假设检验的基本依据。
用来肯定和否定无效假设的小概率,我们称之为显著水平,通常记为a _ 。
12、t检验通常适合两样本连续性(非间断性)随机变量资料的假设检验,当二项分布逼近正态分布时,百分数资料也可用二检验。
生物统计复习考试思考题
![生物统计复习考试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4cfb939fad6195f312ba65a.png)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思考题名词解释 1. 生物统计 2. 变数3. 连续性变数4. 总体、样本5. 随机抽样6. 试验单元7. 试验因素8. 水平9. 主要效应(main effect) 10. 交互作用效应 11. 单因素试验 12. 多因素试验 13. 随机事件14.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15. 二项分布 16. 无偏估值 17. 统计推断18. 两尾测验、 一尾测验 19. 适合性测验 20. 独立性测验 21. 回归分析 22. 相关分析填空1. 若某植物群体中,出现青茎的概率为0.75,出现红茎的概率为0.25,若连续随机抽取2株,得青茎0株、1株、2株的概率是 、 、 。
2. 统计推断的内容,包括统计 和 。
3. 参数估计是指由样本结果对总体参数作出 和 。
4. 统计推断应注意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
5. 方差分析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假定的基础上,这些基本假定可归纳为三性,即: 、 、 。
6. 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指 、 、 。
7. 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是根据 、 两个原则进行的。
8. 应用拉丁方试验设计,就是在行和列两个方向都进行 ,使行、列两向皆成 。
9. 单个拉丁方试验的总变异可分解为 、 、 和 四个部分。
10. 统计关系和函数关系的区别在于统计关系变数存在 ,因而,统计关系的规律是 。
11. 设有一N =8的总体,平均数为3,方差为2。
以n =3抽取所有可能的样本,则样本平均数的总体平均为 ,方差为 。
12. 有一小总体有5个变量分别为10,11,12,13,14,当以n =2对该总体抽样时,所有可能的样本数有 个,样本平均数的总体平均为13. 在田间试验设计中,设置重复可以起到 和 的双重作用。
14. 有一双变数资料,Y 依X 的回归方程为x y3410ˆ-=,X 依Y 的回归方程为3/5ˆy x -=,则相关系数r = ,x = ,y = 。
15. 已知),(~2s m N Y ,则Y 在区间[s m s m 58.2,58.2+-]的概率为 。
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
![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59576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76.png)
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题1.中位数:将资料所有观测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的数.2.I型错误:是拒绝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叛为非真实差异.3.总体:是由研究目的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个体总与.4.参数:是指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5.有关分析:即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共同受到另外因素的影响.6.回归分析:即一个变量的变化受到一个或者几个变量的影响.7.精确性:是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8.显著水平:是检验无效假设的水准.但另一方面它也是进行检验时犯错误概率大小.9.随机单位组设计:它的原理与配对设计类似,抽每一头试验动物具有相等的机会,同意任一处理而不受人为影响.10.统计量: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11.准确性:是观察值与真实值间的接近程度.12.随机误差:是由试验中许多无法操纵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3.系统误差: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它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的偏差.14.样本:是在总体中进行抽样,从中抽取的部分个体.15.众数:资料中出现最多的观测值或者次数最多的一组中值.16.样本标准差:统计学中样本平方差S^2的平方根17.试验处理:在一项试验中,同一条件下所做的试验称之一个处理.18.几何平均数:几个观测值相乘之积开n次方所得的方根称之几何平均数.19.顺序抽样法:是将有限总体内所有个体编号,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每隔一定的数目,均匀抽出一个个体,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20.试验指标:用来平衡量试验效果的量.21.随机抽样法:是将总体内所有的个体编号,然后采取抽签,拈阄或者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部分个体取出而做为样本进行调查.22.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理.23.重复:在试验中,同一处理内设置的动物数量,称之重复.24.局部操纵:在试验设计时使用各类技术措施,操纵与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25.算术平均数: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与除以观测个数所得的商.26.变异系数:是标准差相对平均数的百分数,用CV表示.27.II型错误:在同意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判为非真实差异.28.因素水平:每个试验因素的不一致状态(处理的某种特定状态或者数量上的差别)称之因素水平.29.配对设计:是指将条件一致的两头动物酿成对子,然后采取随机的方法在同一对子内两头动物进行分配处理.30.试验处理:指对受试对象给予的某种外部干预或者措施,是试验中实施的因子水平的一个组合.31.调与平均数:资料中各观测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调与平均数.32.效应:是指因素对某试验指标所起的增进或者减退的作用.33.顺序抽样:它是按某种既定顺序从总体(有限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构成样本.34.独立性检验:推断二项,多项分部计数资料两类因子有关性或者独立性的显著性检验方法.35.适合性检验:是推断实际观察的属性分配是否符合已知属性分配的理论或者学说的一种检验方法.36.单因素试验:在试验中所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时,称之单因素试验.37.局部操纵: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者方法来操纵或者降低试验因在各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38.分等按比例随机抽样:先按某些特征或者变异原因将抽样总体分成基于等次在各等次内按其占总体的的比例随机投篮各等次的样本,然后将各等次抽取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即为整个调查样本.39、随机群组抽样:是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群组,然后以群组为单位随机抽样.40、完全随机设计:根据试验处理数将全部供试验动物随机的分成若干组然后再按组实施不一致处理的设计.二、单项选择题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是(1)。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9c637458fafab069dc0299.png)
目录1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版)复习题及答案2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A卷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A卷标准答案3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B卷)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B卷)标准答案4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水产专业)A卷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水产专业)A卷标准答案5(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标准答案6生物统计附实验设计(明道绪__第四版)复习题及答案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中的一个研究单位样本:实际研究中的一类假象总体样本含量: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或大小随机样本:一类从总体中随机抽得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统计量: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参数: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精确性:指在试验或调查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察值彼此接近的程度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叫做片面误差。
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偶然误差:一类由于偶然的或不确定的因素所造成的每一次测量值的无规则变化(涨落),叫做偶然误差,或随机误差。
连续性变数资料:指用量测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离散型变数资料:指用计数方式获得的数量性状资料算术平均数:指资料中的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值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或均数平均数:资料或代表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几何平均数及调和平均数标准差: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
方差:度量总体(或样本)各变量间变异程度的参数(总体)或统计量(样本)。
离均差平方和:样本各观测值变异程度大小的另一个统计数试验:在一定条件下对自然现象所进行的观察或试验统称为试验随机事件:随机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结果概率:事件本身所固有的数量指标,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人们称之为概率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看成是实际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原理正态分布:若连续性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密度函数,则X服从正态分布标准正态分布:我们把平均数u=0,σ2 =1时,称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为N(0,1)双侧概率:我们把随机变量X在平均数u加减不同倍数标准差σ区间(u-kσ,u+kσ)之外,取值的概率称为双侧概率单侧概率:对应于两尾概率可以求得随机变量x小于小于u-kσ或大于u+kσ的概率二项分布:设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取得的值为0或正整数,且有P(ξ=K)=Cn(k)P(k)q(n-k),k=0,1,2….n,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n和p的二项分布标准误:反映样本平均数的抽样误差的大小的一种指标t分布: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往往σ是未知的,常用s 作为σ的估计值,为了与u变换区别,称为t变换t=,统计量t 值的分布称为t分布。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期末复习)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c9fd8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9.png)
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期末复习)1、生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是一门应用数学。
2、作用:提供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提供试验设计的方法生物统计的两个特点:通过样本推断总体(基本特点);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
3、术语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
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
随机抽样: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取作为样本的抽样方式。
变量:存在变异的某种可描述或可度量的特征。
观测值:对变量的变现进行观察或测量所获得的数值。
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数。
由样本来推断,描述整体随机变量的特性;希腊字母;在群体内不变。
统计数:描述样本特征的量。
由样本估计出;描述样本随机变量的特性;不同样本结果不同;拉丁字母。
准确性:度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又叫准确度。
精确性:同一样品不同观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又称精确度。
随机误差: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引起的,也叫抽样误差。
影响精确性;由偶然因素引起,不可预测系统误差:试验条件引起,又称片面误差。
可重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试验因子:被固定的因子在全试验中保持一致,构成了相对一致的试验条件;被变动并设有待比较的一组处理的因子称为试验因素。
水平: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
4、数据的分类:离散型资料→计数资料分类资料:无序:公称尺度(毛色、性别)有序:等级尺度(难产、成绩、疗效)5、条形图——离散型、分类直方图——连续型饼图——分类(类别少)线形图——动态变化散点图——变量间的关系、变化趋势6、描述性统计量集中趋势:算术离散趋势:极差几何方差:离均差平方和/自由度调和标准差中位数变异系数众数离散趋势之间的比较:①全距:易计算,易受极端值影响,只利用2个值,随样本数增大而增大②方差:计算量,利用所有的观察值,随数据的离散程度变化而变化,但单位不直观③标准差:与观察值单位一致-称为平均离差④变异系数:可比较不同单位的数据之间的离散程度,但理论上其性质很复杂7、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不发生原理①随机事件的概率表示了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复习题(专升本)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复习题(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f963b9a8a58da0116c1749bb.png)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复习题(专升本)一、选择题1、配对t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一般可表示为。
()A.μ1=μ2 B.μ1≠μ2 C.μd=0 D.μd≠02、样本含量的确定下面哪种说法合理。
()A.样本越大越好 B.样本越小越好C.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增大样本含量D.保证一定检验效能条件下尽量减少样本含量3、T分布是对称分布,它与标准正态分布相比较。
()A.中心位置左移B.中心位置右移C.分布曲线陡峭一些 D.分布曲线平坦一些4、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
()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 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5、在假设检验时,本应是双侧检验的问题而误用了单侧检验水准,时,则()当拒绝HA.增大了第一类错误 B.减小了第一类错误C.增大了第二类错误 D.减小了第二类错误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A.α B.1-α C.β D.1-β7、实验设计的目的是。
()A.排除干扰 B.找出差异C.验证方法 D.减少误差8、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相比较()。
A.两种设计试验效率一样B. 随机区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C. 随机区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D.以上说法都不对9、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1.96 倍标准差到均数的面积为()。
A.95% B.45% C.97.5% D.47.5%10、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A.随机误差B.处理因素的作用C.抽样误差D.个体差异11、在统计某地区人员身高与体重的关系时,最适合用( )统计图展示该数据。
A. 散点图 B.条形图C.直方图D.饼图12、下列统计量不能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是( )。
A. 变异系数 B. 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 D. 中位数13、检验两个学院男女生比例是否相同可采用( )。
A. F 检验 B. 检验C. t 检验D. u 检验 14、一批种蛋的孵化率80%,同时用2枚种蛋进行孵化,则至少有一枚能孵化出小鸡的概率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题
1.中位数:将资料所有观测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的数.
2.I型错误:是拒绝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叛为非真实差异.
3.总体:是由研究目的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个体总和.
4.参数:是指由总体计算的特征数.
5.相关分析:即两个以上的变量之间共同受到另外因素的影响.
6.回归分析:即一个变量的变化受到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影响.
7.精确性:是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
8.显著水平:是检验无效假设的水准.但另一方面它也是进行检验时犯错误概
率大小.
9.随机单位组设计:它的原理与配对设计类似,抽每一头试验动物具有相等的
机会,接受任一处理而不受人为影响.
10.统计量:由样本计算的特征数.
11.准确性:是观察值与真实值间的接近程度.
12.随机误差:是由试验中许多无法控制的偶然因素所造成的试验结果与真实
结果之间产生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3.系统误差: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它条件明显不一致所产生的带有倾向性的偏差.
14.样本:是在总体中进行抽样,从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15.众数:资料中出现最多的观测值或次数最多的一组中值.
16.样本标准差:统计学中样本平方差S^2的平方根
17.试验处理:在一项试验中,同一条件下所做的试验称为一个处理.
18.几何平均数:几个观测值相乘之积开n次方所得的方根称为几何平均数.
19.顺序抽样法:是将有限总体内所有个体编号,然后按照一定顺序每隔一定的数目,均匀抽出一个个体,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20.试验指标:用来平衡量试验效果的量.
21.随机抽样法:是将总体内所有的个体编号,然后采取抽签,拈阄或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部分个体取出而做为样本进行调查.
22.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不可能发生的原理.
23.重复:在试验中,同一处理内设置的动物数量,称为重复.
24.局部控制:在试验设计时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非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
25.算术平均数:资料中各观测值的总和除以观测个数所得的商.
26.变异系数:是标准差相对平均数的百分数,用CV表示.
27.II型错误:在接受H0时犯下的错误,其错误是把真实差异错判为非真实差异.
28.因素水平:每个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处理的某种特定状态或数量上的差别)称为因素水平.
29.配对设计:是指将条件一致的两头动物酿成对子,然后采取随机的方法在同一对子内两头动物进行分配处理.
30.试验处理:指对受试对象给予的某种外部干预或措施,是试验中实施的因子水平的一个组合.
31.调和平均数:资料中各观测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称调和平均数.
32.效应:是指因素对某试验指标所起的增进或减退的作用.
33.顺序抽样:它是按某种既定顺序从总体(有限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
构成样本.
34.独立性检验:判断二项,多项分部计数资料两类因子相关性或独立性的显著性检验方法.
35.适合性检验:是判断实际观察的属性分配是否符合已知属性分配的理论或
学说的一种检验方法.
36.单因素试验:在试验中所考虑的因素只有一个时,称为单因素试验.
37.局部控制:在试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或方法来控制或降低试验因在各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38.分等按比例随机抽样:先按某些特征或变异原因将抽样总体分成基于等次在各等次内按其占总体的的比例随机投篮各等次的样本,然后将各等次抽取的样本合并在一起即为整个调查样本.
39、随机群组抽样:是把总体划分成若干个群组,然后以群组为单位随机抽样.
40、完全随机设计:根据试验处理数将全部供试验动物随机的分成若干组然后再按组实施不同处理的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
1、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是( 1)。
①xij =μ+αi+εij ②xij =μ+αi ③xi =μ+αi+βj
+εij ④xij =αi +εij
2、.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
①SST=SSt+SSe
②SSt〉SSe③SSt=SSe④SSt<SSe
3、一元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3)。
①只能用t检验②只能用F检验③两者均
可④两者均不可
4、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3 )
①dfT=dft+dfe②dfT≠dft+dfe
③dfT=dft ④dft=dfe
5、简单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2 )
① -1<r<+1 ②-
1≤r≤+1③0≤r≤+1④-1≤r≤0
6、相关系数( 2 )
①有单位②无单位③有时有单位有时无单位④可能有单位可能无单位
7、.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2 )
①MSt>MSe②MST≠MSt+MSe
③MST=MSt+MSe④MSt<MSe
8、生物统计学创始人的是( 4 )
①K.Pearson②W.S.Gosset
③R.A.Fisher④F.Galton
9、提出了F分布并创立了方差分析理论的是(3 )
①K.Pearson②W.S.Gosset
③R.A.Fisher④F.Galto n
10、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①dfe=N-k②dfe=k-1 ③dfe=N-1 ④dfe=N
11、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的检验中,回归平方和的计算式是( 2 )
①b2SSy②b2SSx③bSSx④SPxy
12、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15个观测值,则df=( 3 )
①14②29③28④30
13、离均差平方和为( 2 )
①大于0 ②最小③0④小于0
14、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n个观测值,则df=(4)
①n—1 ②2n—1
③n④2n—2
15、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减去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
( 1 )
①不变②扩大a倍
③缩小a倍④减去a
16、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加上一个常数a,则标准差
( 1 )
①不变②扩大a倍
③缩小a倍④加上a
17、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乘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则标准差(2 )。
①不变②扩大a倍③缩小a倍④加上a
18、在计算标准差时,在各变数上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常数a,则标准差( 3 )。
①不变②扩大a倍③缩小a倍④减去a
19、复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 2 )
①(-1,+1)②(0,+1)③(-1,0 )④任何实数
20、在随机单位组设计中一定有( 3 )
①处理数=重复数②处理数≠重复数③处理数=区组容量④处理数≠区组容量
21、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3 )
①dft=N-k②dft=N-1
③dft=k-1 ④dft=k
22、在适合性X2检验中,设质性分类数为k,样本含量为N,则df=
(1 )
①k-1 ②N-1
③(k-1)(n-1) ④k
23、在非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12个观测值,则df=( 1 )
①22②11③23④24
24、随机分组三样本均数的显著性检验方法是( 2)
①t检验②F检验③t检验或F检验④X2检验
25、样本回归系数b的总体参数是( 1 )
①β②μ③ρ④b
26、对同一样本,分别取以下显著水平,犯I型错误概率最小的是
( 3)
①α=0.05 ②α=0.01 ③α=0.001 ④α=
0.10
27、用最小二乘法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原则是(3 )
①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相等②距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③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④距直线的纵间距离的平方和最大
28、下列可取负值的是( 1 )
①SPxy ②SSx③SSy ④SSR
29、在适合性X2检验中,设质性分类数为k,样本含量为N,则df=
( 1 )
①k-1 ②N-1 ③(k-1)(n-1) ④k
30、表示抽样误差大小用( 2 )
①平均数②标准误③变异系数④标准差
31、在配对试验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中,设每组有n个观测值,则df=
( 1 )
①n—1②2n—1③n④2n—2
32、离均差之和为( 1 )
① 0②最小
③大于0 ④小于0
33、在两因素无重复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2 )
①MSA=MSB
②MST≠MSA+MSB+MSe
③MST=MSA+MSB+MSe④MSA≠MSB
34、下列恒取正值的是( 1 )
① SSx② b③
SPxy ④ r
35、观测值与()之间的接近程度,叫准确性。
( 2 )
①观测值②真值③算术平均数④标准差
36、在独立性x2检验中,设有R行C列,则df=()。
( 2 )
①(R-1)-(C-1)②(R-1)(C-1)
③(R-1)+(C-1)④(R-1)
37、下列可取负值的是( 2 )
①SSy ②SPxy
③SSx④SSR
38、在两因素无重复的方差分析中一定有( 1 )
①dfT=dfA+dfB+dfe② dfA=dfB③dfA〉dfB④dfA≠dfB
39、随机单位组设计要求( 1 )
①单位组内试验单位同质②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同质
③单位组内和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均同质④单位组内和单位组间试验单位均不同质
40、调和平均数H=( 2 )
①1/(1/x1+1/x2+…+1/xn)
②n/(1/x1+1/x2+…+1/xn)
③(1/x1+1/x2+…+1/x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