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学(绪论、第一章)
学前心理学选择题知识汇总
选择题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儿童期(0-18岁)广义的学前期(0-6岁)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
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实验法: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自然实验法: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
测验法只做量的分析,缺乏质的分析。
调查访问法,是研究者通过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儿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儿童的心理表现。
问卷法的优点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
如“绘人测验”。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并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然适用于当代儿童。
这说明的是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
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会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现在的儿童通过各种传媒手段,从小获得比过去儿童多得不可比拟的知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过去生活在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相比,是会有所差异的。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在城市长大的儿童,与在偏僻农村长大的同龄儿童相比,其心理特征也有明显区别。
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说明儿童发展特征的可变性。
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婴儿期(或称乳儿期)0-1岁,其中新生儿期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先学前期(或称幼儿早期)1-3岁,学前期(或称幼儿期)3-6岁,其中又可分为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发展和感知觉方面。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成人的心理或者学前儿童心理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包括三层意思:(一)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二)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一指人周围存在的一切自然的或社会的事物,也包括人自身内部的生理状态。
(三)学前儿童心理具有能动性的反映能动性一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积极的,主动的,有选择的反映,并作用于现实。
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发展一一儿童心理机能的变化,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儿童语言发展中,总是先会发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例如:孩子学走路,有段时间要扶着走,从扶着走到放开手独立迈几步,再发展到跌跌撞撞地走,最后才到完全独立自如地走路(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谈到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涉及儿童心理学中两个常见概念:关键期和危险期。
1.关键期(也称敏感期、临界期)反应或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或习得,如果错过这个“大好时机” ,这种反应或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往往事倍功半,甚至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
2.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行为,如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的要求等。
例如,感知觉在新生儿期已开始出现,到10 来岁时已达到比较成熟的水平,而抽象逻辑思维则要到五六岁才开始萌芽。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1.发展速度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2 岁就能背儿歌了,有的才刚刚学会说话。
2.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例如,有的孩子很小就显示出惊人的数学才能,有的则在音乐方面一枝独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1章 绪论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指一切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都必须符合 教育的要求, 不允许进行可能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 日记法 2. 传记法
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 验项目和量表, 来了解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法。
谈话法也是研究学 前儿童心理的常用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二、 我国古代的儿童观
我国古代就有了一些朴素的学前儿童心理学思想, 根据正式文字记载, 在2 5 0 0多 年以前, 我国就已经开始有了丰富的儿童心理学思想。如在对人性的看法上, 有《 三字 经》 中“ 人之初, 性本善。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三、 近现代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四)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第三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
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1. 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 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 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也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中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 则。
(1) 新的需要。 (2) 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第五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受古希腊先哲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西方人多半把儿童看成是“ 小大人” , 即 成人的雏形, 认为他们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 因此, 也就没有必要和可能来研究儿童。人 们甚至从未想过,腊、 古罗马社会, 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 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
念
(二)幼 儿的概
念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_第一章_绪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_第一章_绪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发展过程和特点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过程,涉及到身体、智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
学前儿童阶段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形成儿童个性和发展潜能的关键期。
本章主要介绍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0-6岁的儿童,这个阶段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儿童在这个阶段经历了身体、智力、社交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对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和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和问卷调查等。
观察是最直接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和表现,可以了解他们的动作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特点。
实验研究可以控制变量,通过设计特定的任务和情境,了解儿童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问卷调查则可以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可以通过面对面或者书面访谈的形式进行。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儿童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可以为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二是促进家庭教育。
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教育孩子,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三是促进学校教育。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四是促进社会保护。
通过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可以提供帮助和支持给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前儿童。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将对学前教育的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环节,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和教育孩子,提高他们的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价值1.2 儿童发展概述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和观点1.3 研究方法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儿童行为和发展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和注意力理解儿童感知觉和注意力的发展过程学习如何促进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力发展2.2 记忆和语言掌握儿童记忆和语言的发展特点探索如何促进儿童记忆和语言能力的提升2.3 思维和问题解决了解儿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成长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第三章:儿童情感和社会发展3.1 情感和情绪发展掌握儿童情感和情绪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理解和管理儿童的情感和情绪3.2 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理解儿童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巧和合作能力3.3 道德和价值观探索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习如何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四章:儿童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4.1 个性特征和人格发展掌握儿童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培养儿童的积极个性和健康人格4.2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理解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4.3 自尊和自信探索儿童自尊和自信的培养方法学习如何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心第五章: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和干预策略5.1 常见发展问题了解儿童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5.2 干预策略和方法掌握儿童发展中的干预策略和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和支持促进儿童的发展5.3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理解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发展中的合作重要性第六章:儿童发展中的心理健康6.1 心理健康概述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学习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和识别方法6.2 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掌握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常见类型探索针对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6.3 心理创伤和逆境了解儿童心理创伤和逆境的影响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应对心理创伤和逆境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发展7.1 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特殊儿童的需求7.2 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掌握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挑战探索如何适应和支持特殊儿童的发展7.3 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了解特殊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学习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第八章: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1 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差异学习如何尊重和促进儿童的文化多样性8.2 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掌握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3 社会公正和平等了解社会公正和平等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九章: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9.1 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性理解观察和评估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习有效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的方法和技巧9.2 发展适宜的评估工具掌握常用的评估工具和量表探索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估工具9.3 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了解评估结果对儿童教育和干预的意义学习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改进和家长支持第十章:未来趋势和研究前沿10.1 技术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理解科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机会学习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10.2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掌握跨学科研究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儿童发展研究10.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了解儿童发展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学习如何为儿童发展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重点关注儿童感知觉、记忆、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学.pdf
学前儿童心理学辅导安徽省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王结才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和实验法。
学前儿童指从出生到上小学之前的婴幼儿,即0-6岁的儿童。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以个体发展为研究重点的发展心理学,可以细分为儿童心理学(以0-17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不同分支学科。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第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化的发生与发展,对一个人最终形成成熟后的个性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第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心理发展是个体在活动中整个反映结构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
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保进心理学的发展。
第二,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个体的心理发展(一)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前提,遗传信息既是人类千百万年来进化的结晶,又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先天基础。
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我们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是在人的活动中得到统一的,心理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先天程序的展开,也不能机械地归结为后天环境的复写。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又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三)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个客观过程,任何一个个体的心理发展都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学科,它关注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发展过程和特征,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需求,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0-6岁的学前儿童。
在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发展迅速,他们逐渐掌握语言、思维和情感表达的能力,并开始培养社会交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前儿童期是儿童人格形成和特殊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
因此,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提高儿童教育质量、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和性格发展等方面。
儿童的生理发展涉及身体的生长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成熟,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认知发展是指儿童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分类、组织和处理能力的提高,从简单的感觉发展到复杂的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语言发展是儿童逐渐掌握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语言思维和交流的基础。
情感发展是指儿童对情感的感受、表达和管理能力的逐渐成熟,包括情绪的产生、表达和调节,以及对他人的情感理解和关怀。
社会发展是指儿童与他人的交往和合作能力的发展,包括幼儿园生活适应和社交技巧的培养。
性格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儿童性格形成过程的反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测量法等。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
实验法是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儿童对其中一种刺激或任务的反应,来推测他们的特定能力、学习和记忆能力等。
访谈法是通过与儿童和家长交谈,了解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和情感态度。
测量法是通过量表或测试工具来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于家庭、社区和社会对儿童的关注和支持起到重要作用。
学前心理学绪论和第一章试题答案
学前心理学绪论和第一章试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卜列属于新生儿(出生至1个月)条件发射的是( C )A. 抓握反射B. 惊跳反射C. 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D. 游泳反射2、视觉中枢位于脑( A )机能结构。
A.枕叶B. 顶叶C. 颞叶D. 额叶3、心理过程包括(A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 、能力、气质和性格C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D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4、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A )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
A.遗传和生理成熟B. 环境C. 教育D. 环境和教育5、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B.生理成熟C.自然环境D .社会环境和教育二、填空题1、社会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2、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3、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4、幼儿的活动主要有:游戏、学习、劳动 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释概念学前儿童心理学答: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列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答:(1 )社会环境可以是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过程;(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五、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
(2)有利于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3)为今后更好的进行幼教工作和开展幼教研究打好基础。
2、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答:(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
(2)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条件。
(3)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需要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动力六、案例分析题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
第一章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绪论
12-18岁
18-24岁 25-65岁 65-
忠诚
爱 关心
不确定感
孤僻和疏离 自私
明智和完美无憾 绝望与悲观沮丧
二、行为主义观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 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刺激 反应 联结
• 经典行为主义 • 代表人物:John B. Watson(18781958) • 主要观点:摒弃“意识、动机、思 维”等主观性强的概念,而推崇 “对行为的观察研究” • 关于发展的机制:经典条件反射 • 评价:推动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忽视了高级心理机能的研究,将人 与动物等同起来。
性器期 (3-6岁)
• 力比多集中投放在生殖器部分, 表现为这个时期的儿童喜欢抚 摸生殖器、显露生殖器以及性 欲幻想。
•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 而且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 • 这时的儿童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并对同 性父母产生嫉恨: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 • 性器性格:在男性,表现为好炫耀自己的男 子气概和能力,自夸、好胜、好表现;在女 性,可能会过分认同母亲和女性形象,一方 面以引诱或挑逗的表现吸引男性,另一方面 又否认自己有性意图并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样 子。
• 重要概念: 观察学习; 替代性强化和惩罚; 自我效能; 模塑作用(modeling)/榜样作用;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适应、平衡、动作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 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成熟、经 验、社会环境和平衡 发生认识论
催眠情境
用作催眠的图片
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1章绪论
医疗服务机构
传统
社区活动场所所 祖辈及亲朋
外层系统统
宏观系统
微观系统,孩子即时(直接接触)环境中的作用系统
中间系统:即时环境(直接与孩子相互 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外层系统:非即时环境,间接影响孩子
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中间系统“蒸发 ”出的文化氛围 动态系统:以上四个系统的状态属性
小艾尔伯特实验
斯金纳区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 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行为就是刺激——反应联结
心理发展的机制:条件反射
外界刺激的强化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
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认为人的行为的变化既不是 由个人的内在因素,也不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而是两者相 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儿 童可以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2、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重难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 (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的世界 靠感觉和动作(口尝、手抓) 等去认识周围世界的,经由感 觉与动作,婴儿认识到自己与 别人(特别是母亲)、自己与 物体是分别存在的。
万能养育机到底缺乏了什么?违背了什么?
缺少的是父母之爱、同伴之爱和社会 之爱。没有爱生命便不能成长。
违背了个体成长的规律。语言的发展规 律、社会性发展的规律、道德发展的规律等 等
。
启示: 从事儿童教育要先要有颗爱心(最重 要的),然后学习好儿童发展的基本理 论知识,并会应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幼 儿教育中的问题。
学前心理学绪论、第一章
情感过程是指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 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 验的心理活动。
喜、怒、哀、乐、爱、憎、 惧
意志过程是指人在有 目的活动中自觉地调 节自身的行为和情感,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基础
调控
情感过程
动力
意志过程
一、反映人的态度和活动积极性的个性倾向性。
环境决定论:主要代表人物,洛克和华生
洛克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社会组织、文化发 展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是 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简称环境决定论。其意义在儿童教 育和心理学领域也有不同的具体的延展。
心理学家华生[约翰.布鲁德斯.华生John.Broadus.Watson 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等认为,个体 的心理发展是环境影响或塑造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 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
关系。 ⑤小脑:调节肌肉紧张,维持身体姿势。 ⑥大脑: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器官。
人的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构成,表面覆盖着 大脑皮层。皮层表面凹凸不平,约由150亿个 脑细胞分六层组成。
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很多褶皱, 凹陷部分称为沟或裂,隆起部分 称为回。
大脑皮层分为四个部分:额 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 脑 皮 层 ——高级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二)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表现在:1.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受到个人的态度和经 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观点。
2. 人的心理能够支配调节人的行动,能动地反作用于
客观现实,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满足人们的各 种需要。
人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可以改造世界.例如:三峡大坝的 修建、旅游景点的建设,还有为了得到玩具的小朋友吃自己不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四)谈话法 例如,某班老师想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识,在提问时应该特别注
意孩子的表情,尽可能保护孩子幼小的内心,引导孩子正确认识,避免伤 害、吓唬儿童。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作品进行分
析来了解儿童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最常见的是 对儿童的日记、绘画作品、工艺制品等作品进行 分析。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思考: 你认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
究意义有哪些?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有助于丰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2.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儿童观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一章 绪 论
本课重点: 1.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 3.研究意义 4.研究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一)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发展心理学
是基础心理学的分支之一。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作品分析法 【案例分析】
受虐女童笔下的《幸福的家》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教育性原则
(三)特殊性原则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类型
(一)横断研究设计
(二)纵向研究设计
(三)混合研究设计
例如:瑞文测验
学前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学前心理学——同步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儿童心理学家中的“儿童”一般是指()A.0~6岁B.0~12岁C.0~15岁D.0~18岁【答案】D【解析】广义的学前时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2.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A.0~6岁B.3~6岁C.0~12岁D.0~18岁【答案】A【解析】广义的学前期,指人从出生到进入小学之前(0~6岁)这段时期。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3.下列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A.个体心理的发生B.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C.种系心理的发生D.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答案】C【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有:①个体心理的发生;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③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4.下列哪个原则不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A.客观性B.活动性C.发展性D.高效性【答案】D【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为:①客观性原则;②活动性原则;③发展性原则。
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A.投射法B.观察法C.测验法D.问卷法【答案】B【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其中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6.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答案】B【解析】对学前儿童进行实验,就是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7.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正常活动中,创设或改变某种条件,来引起并研究儿童心理的变化,这种方法称为()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访问法【答案】B【解析】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常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学前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第周 学前儿童发展基本理论
导航
26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只能对当前感知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进行思维
靠感知和动作(口尝、手抓) 等去认识周围世界的,经由感 觉与动作,婴儿认识到自己与 别人(特别是母亲)、自己与 物体是分别存在的。
前运算阶段:2-6、7岁
• 什么是运算? 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可逆的,守恒的。
• 什么是前运算? 运算阶段发展的前期。
0.35
6.同胞兄弟姐妹在同一环境长大者
0.50
7.不同性别的异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中长大者
0.50
8.同性别的异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中长大者
0.60
9.同卵双生子在不同环境中长大者
0.75
10.同卵双生子在同一环境中长大者
0.88
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
• 一对出生48周的孪生女婴,都没见过楼梯 • 48周:对T进行每天10分钟的爬楼梯训练
导航 15
• (二)社会因素 • 案例分析 • 1.双生子家庭变故 • 2.印度狼孩的例子
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
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理发展水平
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导航 16
•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 1.遗传决定论 • 2.环境决定论 • 3.二因素论 • 4.相互作用论 • 5.科学的观点
前运算阶段:2-6、7岁 局限3:不可逆的
2+3=5 5-3=2
右 左
右
左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什么是运算? 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是可逆的,守恒的。
学前儿童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中所涉及的“儿童”,其年龄跨度是从 0 — 18 岁。
学前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前期等同于幼儿期,指的是 3 — 6 岁这一时期,而广义的学前期则指的是 0 — 6 岁这一时期。
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殊说明,本课程所指的学前期,指的是广义的学前期。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一)阐明学前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二)解释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变化三、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辩证唯物论、普通心理学等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根据。
其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实、丰富了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只有对学前儿童心理做深入和科学的了解,发展心理学才是完整的。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源于实践的,同时它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首先,学前儿童心理学对于早期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家长如果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了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才能使家庭教育向着科学化方向迈进。
另一方面,掌握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贯彻教育方针,确定适当的教育内容、方法,正确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更好地开发幼儿智力,有肋于科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因材施教,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
其次,学前儿童心理学为一切与学前儿童有关的工作领域服务。
学前儿童心理学不仅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其他与学前教育有关的工作,如儿童卫生保健工作,儿童文艺工作,儿童玩具和服装设计工作等,都需要融入一定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更有生命力。
第一章 绪论
人文主义思想在17世纪至18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要尊重 儿童,对儿童进行教育,就要依据儿童的天性。
社会发展
大工业想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近代自然科学
请同学们阅读第9-10页,回答以下问题: 1.近代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社会发展与儿童观产生有何关系? 3.近代自然科学与儿童观产生有何关系?
(一)社会的发展和新儿童观的产生
欧洲中世纪时,宗教统治着一切,教育被教会垄断,儿童通常 被看作是小大人,人们并不把儿童作为生命中的一个独立阶段来看待。
称号: “美国心理学之父”———开创了美国儿童心理学的研究 “青少年心理学之父”——使用科学方法对青少年心理研究的第一人 “心理学界的达尔文”
运用当时的生物进化论和生物复演说的观点来说明个 体心理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
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你所认为的“学前儿童”指的是多大年龄的儿童?
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正式接受小学教育之前
学
(一般为六七岁)的儿童
前
儿
童
3-6岁的儿童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 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需要描述学前儿童在身体动作、认知、语言、
实验
情境中不常出现 应与自然情况下
“点红测验” 的行为;
可能不一致。
3.保证情境相同。
皮亚杰在观察儿童 玩游戏。
视觉悬崖实验
点红测验
自然观察当中,如何减小 观察误差? 1.把摄像机放在一个隐蔽 的地方拍摄观察对象 2.在正式观察之前,先让 观察对象在这个情景当中 待一段时间,让观察对象 习惯观察者的存在。
中职职高幼儿教师专业必修课《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一章绪论》教案教学设计
(三)学前教育学:研究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问题;
(四)儿童解剖生理学:研究儿童生理解剖特征的科学;
(五)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研究人的世界观、方法论的科学,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研究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研究世界的本源问题,研究怎样客观辩证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等。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心理发展过程从简单、具体、被动、零乱较复杂、抽象、和成体系发展;
2.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教育、儿童自身和实践活动等诸因素的影响;
3.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或矛盾问题;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三.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一)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出生到衰老死亡整个人生心理的发生与发展问题。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心理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内容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学前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生的时期,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包括知觉、注意、记忆、表象和想象、思维和语言、情感和意志以及个性心理特征,都是在儿童出生以后这个早期阶段发生的。所以,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1、普通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都是学好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基础,所以在学习儿童心理学这一课程的同时,要关注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的相关知识。比如,普通心理学中讲过心理活动、个性心理的有关基本概念、心理发生的机制,在儿童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不放太多时间和精力去讲解,需要同学们自己根据情况来学习;再比如,讲到每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规律,都与生理特点有一定联系,同学们可以根据学过的生理学和卫生学的知识理解相应的心理现象和特点,为儿童表现出的特点找到生理和心理学的依据。
第1章儿童心理学-绪论
• When:这些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表
• Why:对这些变化进行解释,分析其影响因素,揭 示儿童发展的内在机制
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
• 一、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 中世纪 “小型成人”
• 罗马时代 父母有权杀死残废、非婚生的婴儿 • 文艺复兴 态度发生转变
•
↗优点
• 评价
•
↘缺点
• 〔四〕个案研究法 • 〔五〕跨文化研究
二、发展的研究设计
• 〔一〕横向研究 • 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
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 • 〔二〕纵向研究 •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对同 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 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 〔三〕时序研究
• 连续与非连续之争的焦点,在于发展的本质是量变的过程还 是质变的过程。
• 连续性与阶段论的另一个争论,是关于早期经验与后期发展 的关系问题。
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一、资料收集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临 床法、个案研究法和跨文化研究等〕
•
↗自然观察法
• 〔一〕观察法
•
↘ 结构性观察
• 评价
• 二、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
• 夸美纽斯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 洛克 白板说 • 卢梭 浪漫主义教育 • 达尔文 进化理论
三、儿童心理学的产生
•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 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的《儿童心理》一 书的出版为标志。普莱尔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儿童心 理学的奠基人。
儿童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形成 •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千斤的教 育。”
25
• 一、先天因素
• (一)遗传因素 • (二)先天环境因素
• 二、后天环境因素
• (一)家庭因素 • 结构、氛围、教养方式 • (二)幼儿园教育 • 教师教育理念、期望、学习内容、同伴交往 • (三)社会文化因素 • 民族、地域、习俗、时尚 ;大众传媒
31
三、学前儿童注意分散原因及防止
(一)注意分散的原因 1、无关刺激过多 2、疲劳 3、目的要求不明确 4、注意不善于转移 5、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并用 6、缺乏兴趣和情感支持 (二)防止措施 1、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 2、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3、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4、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和图书的数量 5、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 6、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7、把握住幼儿兴趣和情感需求组织活动
二、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三、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四、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一)心理的各个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二)个体整个心理面貌变化是非等速的
20
不平衡性常涉及到两个概念: 1.关键期(敏感期、临界期) 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 他研究发现,小鸭子在破壳 后会把见到的第一个活动对象 当成是自己的妈妈一样追随, 这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印刻现 象。
32
四、幼儿多动与“儿童多动症”
(一)何谓“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医学名称为轻微脑损伤综合症(MBD), 也叫学习技能障碍症.多动症主要分两类型即注意 障碍及注意障碍伴有多动都称多动症。 (二)多动症的表现 (三)多动症的危害 (四)多动症的原因 (五)“好动”与“多动”的区别 (六)多动症的治疗
33
年
1
课程要求 Course requirements
COURSE REQUIREMENTS
a. Class Participation / Attendance 课 堂参与/出勤
b. Assignment1作业1
c. Assignment2作业2
d. Assignment3作业3
e. Final Exam 期末考试 (essay 小论 文) Total
17
• 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人的心理的实质 • 第二节 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 第三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18
第一节 人的心理的实质
到底什么是心理? 心理的实质是怎样的?
19
第二节 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发展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再伟大的诗人,他出生后的第一声呼喊也只能是啼哭,而不 可能是一首诗”——鲁迅
% OF GRAD
E 10
20 20 20 30
100
绪论
•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 二、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1
这种现象只发生在小动物出生后的一个短时期 内,劳伦兹称这个时期为“关键期”,关键期的 时间非常有限。例如,小鸡“印刻”的关键期是 出生后10~16小时,小狗的关键期是出生后3~7周。 小野鼠在睁开眼和会听之后的1周至10天内,如果 有规律地被人捉拿,以后就会让人捉拿。否则, 对人的捉拿要作出反抗。如果小猫在睁开眼后的 一个短时期内和鼠一起生活,那么它成年后即使 在饥饿状态也不会吃鼠。小羊生后10天内由人抚 养,以后会永远不合羊群。
• 三、个体实践活动
26
• 1岁前的儿童对电视广告的关注胜过动 画片等节目,这是为什么?
• 幼儿中期开始,孩子开始越来越关注自 己的着装、情绪等,在此之前却并不注 重,为什么?
• 小班幼儿在用餐过程中不能一边听歌一 边吃饭,是什么原因?
27
第二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无意注意发生的与早期发展的特
10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 自然条件下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 行系统观察、记录并分析其心理规律的方法。
• 优点:直接性、自然性和客观性 • 缺点:
– 易受观察对象的限制(难以重复验证) – 易受观察者本人的限制 – 易受无关变量的影响,缺乏控制
3
•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心理学及学前儿童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 主要内容,认识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和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 【重点难点】 •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9
➢ 儿童医务工作方面 ➢ 儿童文艺工作方面
想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应该估计到读者年龄 的一切特征。不然,他写的书会成为儿童和成 年人都不需要的无着落的东西。
——高尔基《论主题》 ➢ 儿童社会工作方面 ➢ 如儿童广播电视工作、儿童期刊报纸工作、儿
童玩具设计工作、儿童服装设计工作、儿童食 品制作工作、动画制作工作、儿童游戏软件设 计者等。
22Leabharlann “印刻效应”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 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比如,婴儿对电视就能产 生一种负面的印刻效应。一个婴儿在耳朵基本上 能听到声音,眼睛也能看见东西这种情形下,如 果每天给婴儿看五六个小时的电视,那么到了两 三岁的时候,孩子通常会有以下的表现:喜欢电 视中的音乐、对母亲声音的反应迟钝,不能专心 注视母亲的视线、无法安静、对事物不敏感等等。 即使母亲给孩子耐心地讲或唱,孩子也会兴致索 然,无动于衷。这些表现,说明孩子已经对电视 产生了“印刻效应”。如果不加以及时地纠正, 就很容易出现更加严重的心理障碍。
了一只小猴子,另外做了两个假母亲,让小猴 对于两个人造母亲作出选择,一个是有裸露的 金属丝网做成,但是能够机械性地给小猴吃奶, 另外一个裹着长毛绒布,但是不提供食物。最 后,小猴宁愿选择裹长毛绒布的假母所给予他 的接触上的愉快。为了找东西吃也去裸露金属 网母亲,但当家的仍然是长毛绒母亲所在的地 点,特别是当小猴在笼中受到惊吓时往往把长 毛绒母亲当作庇护者。 • 研究还表明,增加假母猴的母性特征能够 增加她的吸引力:会摇动的比静止的、较温暖 的比较冷的更加受到猴子的依恋,那些年龄很 小的猴子尤其如此。
学前儿童心理学
参考书目:
• 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版
• 林崇德,婴儿心理学,湖北教育出版社 • 丁祖荫,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 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年 • 高月梅、张弘,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14
三、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 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 基本要求: – 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 – 效度:测验的有效性
• 优点: –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 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15
四、个案法(case method)
• 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 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 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和行为,心 理现象主要包括:
• 心理过程 • 个性心理
5
二、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儿童心理的发展是指从初生到成熟时期(一般 指0—18岁)心理的发展。
• 从初生到进入小学之前是广义的学前儿童时期 (0—6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这 个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
8
二、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一) 有利于建立科学的儿童观、发展观;
(二)有利于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幼儿 教育的效果;
(三)对从事其他与儿童相关的工作有积极 意义。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有史以来,儿童多半被认为是
成人的雏形,“只是比较小、 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随着 年龄的增长,变得强壮聪明起 来,显露出身上确实始终存在 的成人特征。” 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 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接受成 人式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从 未想过,作为儿童,他们有自 己的天性。
点;有意注意萌芽的时间及形成的阶段;1-3岁儿童 注意发展的特点;幼儿注意发展的总体特点。掌握学 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正确认识和理解 儿童多动症。 • 【重点难点】 • 学前注意分散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 正确认识和理解儿童多动症
28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定义:指向性、集中性 (二)注意的种类:
6
三、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 (一)个体心理的发生 • (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 (三)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以及社会
性的发展
7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 任务和意义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 第一个任务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 第二个任务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的机制。
30
(二)1-3岁儿童注意的发展 1.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发展缓慢 2.外部注意为主,内部注意尚未发生 3.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特点 1.总体特点: 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迅速发展; 外部注意为主,内部注意形成并发展; 注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稳定性增强、分
配和转移能力形成并初步发展。 2.注意发展的年龄特点
• 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 • 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五、其它
• 调查法 • 作品分析法
16
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概述
【教学目的】 • 通过本章学习再次复习巩固人的心理的实质,
了解心理产生的条件、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等相关理论;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重点难点】 • 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