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葡萄园优秀药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葡萄园优秀药剂
(1)50%保倍水分散粒剂保倍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高效杀菌剂,靠抑制病菌的呼吸起作用,尤其对抑制孢子的萌发效果好(孢子萌发时,需要呼吸产生能量,因孢子本身储存的能量很有限,所以极低浓度的保倍就能抑制孢子的萌发),所有的真菌都要靠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来完成生命活动,所以,保倍杀菌谱极广,几乎对所有的真菌有效。
因极低浓度即对孢子有效,所以持效长,达20~30天。
保倍来源于天然产物,连续施用2次或2次以上,能较大幅度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果品口感好,上色早,外观干净漂亮,提高商品性。
对于雨水较多的地区的露地栽培的葡萄,雨季副梢生长快,副梢上的霜霉病是个难题,可以在雨季霜霉病发生前或控制后,施用50%保倍3000倍液单喷副梢或新梢,过一段时间后,再用一次,只喷新长出的部分,其它部分按照正常用药即可很好控制霜霉病。
一般施用3000~4000倍液,套袋前,处理果穗时,也可以施用1000倍液。
(2)78%科博可湿性粉剂科博被称为葡萄首选杀菌剂。
优点:对葡萄的叶片、果实、枝蔓均有优异的保护效果;杀菌谱广且药效优异,可同时防治多种病害;不产生抗性;具有营养作用,能够促进营养积累和提高抗病性,具有促进枝条老化作用;粘着性好;药效好、持效长。
花序分离期、花后、雨季是葡萄病害防治最为重要的时期,雨季用药1~2次。
施用科博能充分体现高效、广谱、营养等优势。
其它时期也能施用。
(3)70%甲基硫菌灵和50%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是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对大多数子囊菌和半知菌有效,可防治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褐斑病等病害,但对卵菌(如霜霉病)无效。
它们杀菌谱比较广,但药效一般,且应注意与其它内吸性杀菌剂的交替施用,避免抗性产生和发展。
纯的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对葡萄安全,但市场上有很多混配制剂,有些对葡萄不安全,请仔细阅读有关资料后再选择。
推荐施用纯的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不要施用混配制剂。
(注:甲托可能是纯的甲基硫菌灵,也可能是复配的甲基硫菌灵,什么托可能是甲基硫菌灵,也可能不含甲基硫菌灵。
请选择农药时不要望文生义!)
(4)80%喷克①喷克是发芽后到开花前首选杀菌剂因为:喷克对葡萄前期病害(如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能杀灭锈壁虱防治毛毡病(防治毛毡病是葡萄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对葡萄安全性好,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对葡萄产生伤害,适合葡萄幼嫩组织、花期用药。
②喷克是葡萄着色期(尤其是鲜食葡萄)的优秀杀菌剂因为:喷克对葡萄后期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霜霉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促进葡萄着色和使葡萄果皮光洁的作用;混配性好,与很多杀虫杀菌剂可以混合施用,有增效作用,有利于后期病害的综合控制;有营养作用,有利于提高葡萄品质;喷克通过欧洲ISO14001环境
保护认证,适合生产优质、安全的果品,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合后期施用。
③喷克是混配性很好的杀菌剂。
喷克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混合施用,并且很多时候有增效作用,所以需要混合施用农药时,例如,病害发生时用治疗性杀菌剂可与喷克混合施用、发生虫害时杀虫剂可与喷克混合施用、需要增加树体营养时施用叶面肥时可与喷克混合施用等。
单独施用时用600~800倍液,混合施用时用800倍液。
(5)42%喷富露悬浮剂是喷克的悬浮剂,属于EBDC类,为高效广谱性保护剂;对葡萄各时期非常安全;含有一种特殊的油(Banole100),提高药效20%以上;细度和悬浮率极好,能更均匀周到的覆盖在作物的表面;展着性、粘附性、抗雨水冲刷性非常优秀,很多施用者反映下2次雨淋不掉;SC剂型,对果面没有药斑污染;能促进果实上色、果面光洁;欧盟ISO14001环保认证,是环保产品。
非常适合后期施用。
在葡萄上一般施用600~800倍液。
超强的耐雨性,是雨季预防霜霉病的首选保护剂。
可以作为套袋葡萄摘袋后施用的药剂,也可以作为不套袋葡萄的成熟期的药剂。
(6)波尔多液葡萄病害防治离不开铜制剂,铜制剂对很多葡萄病害有效,如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细菌性病害等。
波尔多液是最常见的铜制剂;对霜霉病、黑痘病有效,是不错的葡萄园药剂,是套袋后、果实采收后的主要药剂。
;但药效不稳定;混配性差;污染叶片和果面,影响光合作用。
目前,有一种错误观点或看法,认为铜在酒中的残留与铜制剂的施用有关,主张酒葡萄要尽量少施用或不施用铜制剂。
这种观点可能非常片面或错误,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介绍,葡萄酒中的铜离子的含量与铜制剂的施用无关。
(如需要有关资料,可以与作者联系)。
(7)必备必备是目前最好的“铜离子释放系统”的杀菌剂,所以不但药效优异,而且安全性好;必备是可以混配的铜制剂;必备是目前唯一防治酸腐病的药剂;必备有优异的营养和边际效应。
必备是波尔多液的单一的高效体,活性高,中性的,可以和一般的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施用。
必备是优秀的铜制剂,触杀性,对霜霉病的霉层(白毛)有效,是霜霉病发生后与内吸性药剂配合施用的首选药剂。
所以,幼芽、幼梢、幼果需要铜制剂时,可以施用必备;需要铜制剂和其它药剂混合施用时,应施用必备;防治酸腐病时,亦应施用必备。
可施用600~800倍液。
套袋葡萄摘袋后或不套袋葡萄成熟期施用1000~小1200倍液。
请避开雨后大雾天施用。
(8)2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高效内吸性杀菌剂,杀菌彻底,对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黑腐病等有优异防效,能兼治穗轴褐枯病。
对葡萄安全,不会抑制生长,前期综合防治时,与保护剂配合施用3000~5000倍液;后期对炭疽病治疗处理穗部时施用1000~1500倍液;最好不要和铜制剂混用,如需混用,要增加10%用药量。
对藤稔,夏黑,高妻这3个葡萄品种,连续阴天时不要施用,有药害。
(9)50%金科克高悬浮率可湿性粉剂金科克是烯酰吗啉类霜霉病的内吸性治疗剂,是目前霜霉病类最优秀药剂之一。
吸收传导好,活性高,与保护剂配合施用4000~4500倍液。
混配性好,可以和喷克、必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氟硅唑等混合施用,和波尔多液可以混用或先后施用。
在霜霉病的大发生点,例如南方多雨地区的6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北方地区的7月中旬左右,金科克与保护性杀菌剂混合施用;霜霉病发生后,金科克是治疗、控制霜霉病危害的最优秀杀菌剂之一。
具体应用情况请参考霜霉病部分的内容。
烯酰吗啉内吸性好,但非常容易产生抗性,连续施用不能超过2次,且用药后遇上连续阴天时效果不好。
金科克内含其它高效治疗剂和高效助剂,克服了烯酰吗啉弊病(药后遇上连续阴天时效果不理想,连续施用较易产生抗性),不易产生抗性,是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剂之一,且性价比高。
(10)10%美铵水剂美铵是季铵盐类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性,能杀灭多种真菌、细菌、病毒,广泛用于医疗、工业、畜牧、农田中。
在葡萄上施用,对白粉病、炭疽病防治效果优异,兼治霜霉病、白腐病等,且对多种腐生杂菌防效优异。
对葡萄安全性好,从发芽到落叶,都可以施用;混配性好,可以与很多农药混合施用;是水剂,对果面没有污染,特别适合结果时期施用,不套袋葡萄后期或套袋葡萄脱袋后施用,更显出不污染果面和几乎不影响果粉的优点。
幼果期一般施用800~1000倍液,后期施用600~800倍液。
用于种苗、田间操作或修剪工具消毒时,稀释200倍液。
200倍液也可以用于家庭或鸡舍、猪圈等的消毒。
(11)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霜脲氰是具有渗透性的霜霉病治疗剂,在药剂喷洒到的地方,能进入葡萄植株内部,杀菌和抑菌。
目前由于大量应用,抗药性比较重。
常见的品种是由72%或36%与代森锰锌混配的药剂,因霜脲氰含量低,建议按照保护性杀菌剂施用。
在葡萄园施用霜脲氰,建议施用纯的霜脲氰制剂,例如80%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施用2000~3000倍液,也可以3000~4000倍液与保护性杀菌剂(如喷克、喷富露等)混合施用。
(12)25%精甲霜灵可湿性粉剂甲霜灵是霜霉病的内吸治疗性药剂,是防治霜霉病的特效药剂,目前,甲霜灵在许多地方抗药性发展严重,而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个因为抗药性的严重发展被取消(单剂)登记的杀菌剂。
精甲霜灵是甲霜灵的高效体,活性是甲霜灵的2倍以上。
25%精甲霜灵2000~2500倍液与喷克或喷富露等保护性杀菌剂混合施用,可减缓抗性产生、增加药效。
可以作为防治霜霉病时交替施用农药的措施。
(13)22.2%戴挫霉乳油(或97%抑霉唑原药)戴挫霉是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主要是向上传导,由根系吸收向上传导,或由枝蔓、叶片吸收,向上运输到果穗、新梢;向下运输的戴挫霉量很少,叶片施用戴挫霉也可以到达根部,但量很少。
戴挫霉对白粉病、炭疽病特效,对曲霉、青霉、镰刀菌造成的果实、穗轴的腐烂特效,对白腐病、灰霉病、穗轴褐
枯病防效优异。
施用浓度:150~250 ppm(22.2%戴挫霉1000~1500倍液,97%抑霉唑4000~5000倍液)。
施用方法:1、套袋前喷果穗或涮果穗;2、摘袋前喷果穗基部、果实、穗轴;3、摘袋后采收前:涮果穗,或喷果穗及果穗下部枝条;4、采收后:1500倍液(97%抑霉唑6000倍液)浸泡3秒左右,捞出后风干、凉干后储藏。
(14)25%凯润(吡唑醚菌酯)乳油或60%百泰(6%吡唑醚菌酯和54%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吡唑醚菌酯是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之一,是在醚菌酯基础上改进后的高效线粒体呼吸抑制剂,杀菌谱广,对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等都有较好防效。
且持效时间长,安全性好,对作物有刺激生长作用,可用于葡萄各个生长期,25%凯润施用2000~4000倍液,60%百泰施用800~1500倍液。
(15)50%凯泽(烟酰胺)水分散粒剂凯泽是最新型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之一,有效成分是烟酰胺,对灰霉病有较好防效,兼治其它一些真菌病害,与常见的其它灰霉病药剂无交互抗性,持效时间长,安全性好,一般施用1500~2500倍液。
(16)12.5%氟环唑悬浮剂是三唑类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吸收传导好,活性高,杀菌彻底,对炭疽病、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黑腐病等有优异防效。
幼果期施用4000倍液,后期治疗炭疽病处理穗部时可用1500倍液。
对个别品种有药害,要慎重施用。
(17)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戊唑醇是高效内吸性杀菌剂,对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黑腐病等有优异防效,能兼治炭疽病和灰霉病。
前期预防施用8000~10000倍液,作治疗时施用6000倍液,成熟期治疗炭疽病处理穗部时施用3000倍液。
有轻微抑制生长作用,小幼果期慎用。
(18)40%氟硅唑(稳歼菌)氟硅唑是三唑类内吸性杀菌剂,对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黑腐病等有优异防效,能兼治炭疽病。
施用8000~10000倍液。
注意,浓度大会有副作用,所以不能低于8000倍液。
2~3叶期、花前、花后施用,也可以作为黑痘病发生后的治疗、控制的杀菌剂。
氟硅唑虽然活性高,效果好,但是是以抑菌作用为主,发病后,最好是和杀菌比较彻底的药剂交替或轮换施用,套袋前处理果穗时,最好不要用这个药剂。
可以和保护性杀菌剂如喷克、喷富露以及铜制剂等混合施用。
(19)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爱苗)乳油本品是三唑类复配制剂,对白腐病、白粉病、炭疽病、黑痘病等防效优异,但有轻微抑制生长作用,封穗前后施用,不能低于3000倍液,后期施用时,对果粉有一定的伤害,可以用在套袋葡萄套袋后或酿酒品种上。
(20)10%世高水分散粒剂世高是苯醚甲环唑的水分散粒剂,剂型先进,用于防治葡萄的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白粉病等,对葡萄相对安全,不会抑制生长,预防时施用2000~2500倍液,治疗时施用1000~1500倍液。
(21)25%阿米西达悬浮剂阿米西达是最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的杀菌剂之一,有效成分是嘧菌酯,来源于天然产物,杀菌谱广,几乎对所有真菌有效,持效时间长,安全性好,可用于葡萄各个生长期,一般施用1000~2000倍液。
(22)30%王铜悬浮剂王铜是含氯的无机铜制剂,因含氯活性高,用量少,所以成本低,是目前成本比较低的铜制剂,一般施用600~800倍液,高温时期施用1000~1200倍液。
王铜悬浮剂药斑轻微,不污染叶片和果面,可在成熟期施用。
请避开雨后大雾天施用。
(23)硫制剂杀菌原理:利用硫原子或硫化氢杀菌。
最先应用的硫制剂是石硫合剂,1821年开始施用,1851年基本定型,在20世纪得到广泛应用。
最著名的硫制剂有:石硫合剂,硫胶悬剂,硫超微可湿性粉剂,硫水分散粒剂等在葡萄上,硫制剂用于防治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对锈璧虱(毛毡病)、短须螨、蚧壳虫等虫害有效。
在发芽前施用石硫合剂是优秀的防治措施,但葡萄的生长期施用硫制剂要注意施用浓度和对葡萄的安全性问题。
低于18℃效果不好,高于30℃易产生药害。
有水或潮湿时施用无效。
(24)EBDC类产品国产EBDC类:代森锰锌,代森锌:是葡萄的有效杀菌剂,对霜霉病、黑痘病、褐斑病、炭疽病等有效,但应注意安全性问题。
据作者2001年调查,发现有多起落花落果、果实伤害与施用此药有关,还易造成叶片或果面伤害(2003年6月份,河北某地和北京某葡萄园)。
(或许经过发展,此类产品会大大改善和提高,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解决安全性问题)。
福美双,福美锌,炭疽福美:对葡萄果穗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尤其是对白腐病和炭疽病,对霜霉病也有一定药效。
是不错的葡萄园杀菌剂。
但希望注意这类产品造成的污染,注意食品的安全性,后期应谨慎或禁止施用。
幼果期对敏感品种的药害和对果面的灼伤较重,一旦幼果期果面受伤,容易引起后期裂果。
(25)12.5%烯唑醇和25%咪鲜胺烯唑醇:是防治葡萄白腐病、白粉病、黑痘病的有效药剂,对炭疽病也有效。
施用3500~4000倍液。
价格便宜,但抑制生长作用较强,可以在后期施用。
咪鲜胺:是治疗炭疽病的特效药剂,但要注意残留问题(酒葡萄采收前45天内、鲜食葡萄采收前30天内禁止施用),施用1500倍液。
鲜食葡萄要注意对果粉的伤害和果面外观的影响,果面上开始生果粉后禁止施用。
(26)复配制剂目前,因葡萄效益较好,农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号称防治葡萄各种病害的复配制剂。
作者希望葡萄种植者在施用这类农药时一定要了解:复配制剂是用什么配制的(含有哪类有效成分)?这种复配的优势在那里?否则,在施用这类药剂时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注:与硫磺、低质量代森锰锌、退菌特、百菌清的复配制剂或这些药的单制剂,不能在无公害葡萄生产中施用。
(27)3.8%赤霉酸A4,A7•苄氨基嘌呤(3.6%保美灵)乳油GA4+7•6-BA是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复配产物,在农业中应用广泛。
在葡萄上可以用于发芽后促进发芽整
齐,减轻冻害,花后主要用于防落保果,果实膨大等。
比单一的细胞分裂素(如氯吡脲)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一般用7500倍液。
(28)朵美滋(52%单氰胺水剂)属于石灰氮(氰胺化钙)类,(石灰氮溶于水后生成单氰胺水溶液),是南方葡萄打破休眠的药剂。
近年来发现,对花序分化和形成有促进作用。
冬季低温量少(休眠不够)的地区,可以施用朵美滋10~20倍液,在发芽前用毛笔涂抹芽,发芽整齐、花序好。
对于花芽分化不好的葡萄,可以施用促进花序形成。
(29)禾丰硼硼肥,混配性好,可以与其它措施一起施用,例如在花序分离期可以和科博、必备混合施用,花前可以与甲基硫菌灵、多菌灵混合施用,套袋前可以和戴挫霉、嘧霉胺混合施用等;溶解性、速溶性、吸收率等比较高;硼的含量高、利用率高。
施用剂量为1500~3000倍液。
(30)锌钙氨基酸和高钾氨基酸锌钙氨基酸和高钾氨基酸是全国葡萄病虫害防治协作网为网员量身定做的叶面肥,不含任何激素,对葡萄安全,所含氨基酸量超过相关标准。
而目前市场上的氨基酸,鱼龙混杂,质量差异较大,有一些厂家和经销商,为了追求利润,用激素取代氨基酸,降低成本,这种含激素的氨基酸(甚至不含氨基酸),直观效果来得快,施用倍数高(一千多倍液,甚至两三千倍液),表面看起来,很经济,实际上对葡萄百害而无益。
真正的氨基酸液肥,最多用到300~400倍液,而且用一两遍根本看不出什么直观效果,只有连续施用4遍以上,才能观察到变化,这样的葡萄叶片变厚,叶色深绿,植株健壮而不会疯长,果粉好,上色早,糖度高,口感明显比没有用过的好。
锌钙氨基酸是协作网为网员量身定做的叶面肥,在氨基酸的基础上,加锌加钙,用于葡萄的花前花后,连用2~3次,补锌补钙。
高钾氨基酸是协作网为网员量身定做的叶面肥,在氨基酸的基础上,加入钾肥,用于葡萄的封穗后,连用3~6次,起增糖早熟作用,还可减轻水罐子病和后期生理性果粒失水、落果。
(31)果蔬钙肥果蔬钙肥是甘露糖醇螯合钙肥,吸收好,能在作物体内传导,可用于套袋后叶面喷施,能传导到果实上。
多用于后期钙肥无法补进果实上时施用,一般施用1500~2000倍液注意:1、目前,作者在市场上见到很多防治葡萄病害的药剂,有很好听的名字,并且标明能防治葡萄上的多种病害。
据查证,这些药剂大部分是多菌灵、福美双、炭疽福美等药剂或它们的复配制剂,但价格成倍增长。
请大家在选择新名称的农药时,一定要谨慎,查明白后再决定是否施用。
2、百菌清是优秀保护性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有效,对霜霉病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据各地果农反映:某些葡萄品种或时期施用易引起药害,并且据有关资料介绍,百菌清对大白鼠有致癌、致突变作用(来源于原药生产过程中的杂质—六六六),所以不推荐在葡萄上施用。
盆栽葡萄的修剪
盆栽葡萄的修剪,和大田葡萄差不多,只是更为精细一些,次数也多些。
主要包括:抹芽定梢、摘心、疏粒疏穗、摘除卷须和绑缚新梢等。
因为盆栽(或其他容器栽培)葡萄,所容纳的土壤有限,肥水都不能太多,所以,上述修剪项目,更应及时和仔细,以调节盆栽葡萄的正常生长和结果,获得优质、美观的葡萄和较高的观赏价值。
(1)抹芽和定梢盆栽葡萄抹芽的时间越早越好,以减少营养消耗,经济有效地利用盆内有限的养分和水分。
在芽眼萌动以后,就可进行第1次抹芽,但是,由于芽眼萌动的时间并不一致,所以要多次抹芽。
由主蔓上的不定芽所萌发的芽,除用于老龄葡萄的更新复壮外,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应及时抹除,需要利用时,要及早摘心促壮,然后加以利用。
结果母枝上萌发的双芽或3芽中的弱芽,也要及早抹去,在每节上只留1个壮芽,畸形芽以及可能影响树形的芽,也应及早抹去。
盆栽葡萄如果是嫁接苗,由砧木上萌发的芽,更要及早抹去,以免影响品种芽的萌发和生长。
第1次抹芽以后,还需及时观察芽眼的萌发和生长情况,在能够判断有无花序时,就可结合第2次抹芽进行定梢。
定梢时,除选留一定数量的结果枝外,多余的芽和弱枝,应及时抹掉或疏除。
盆栽葡萄,因盆土有限,水分和养分的贮备也不多。
因此,留枝不宜过多。
一般2年生的盆栽葡萄,每株留3~4个新梢;3年生及3年生以上的盆栽葡萄,每株选留4~6个新梢,培养为结果枝后,轮流结果即可;如果栽植葡萄的容器特别大时,也可适当多留几个枝蔓。
在进行2次抹芽并定梢以后,如果仍有多余的芽眼萌发,还要及时抹除。
(2)摘心可以调节葡萄新梢的营养分配,缓和营养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将有限的水分和营养用于开花结果。
花前摘心,还可提高葡萄坐果率,但花序以上所留叶片少于5片时,虽可提高坐果率,但因叶面积较小,积累营养不多,对后期浆果膨大有不利影响。
摘心,还可迫使有些葡萄品种萌发夏芽或冬芽,获得一年多次结果。
露地栽培的葡萄,因其生长时间有限,三次果往往不能正常成熟,而盆栽葡萄则可移至室内,保证多次果的正常成熟。
盆栽葡萄的摘心,又可分为:新梢摘心、结果枝摘心和副梢摘心。
新梢摘心,是指主蔓新梢的摘心。
就是在葡萄定植的当年,当主蔓伸长到所要求的长度时进行摘心,以利于加速成形,促进新梢的加粗生长,增加营养积累,促进花芽分化,为第2年结果创造条件。
结果枝摘心,是在葡萄开花以前,在花序以上留6~7片叶摘心,改变营养物质的输导方向,改善葡萄果穗的营养状况,提高坐果率。
如是,如果在花序以上只留4片叶或4片叶以下进行摘心,虽然可以提高坐果率,但因所留叶片面积太小,不利于有机营养的积累,所以,会影响果粒的后期发育。
因此,在花序以上摘心时,所留叶片不宜少于6片。
副梢摘心。
主蔓摘心以后,夏芽副梢便会萌发。
盆栽葡萄的龄期不同,副梢的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在定植当年培养树形时,顶端新梢可留4~5片叶摘心,如再萌发二次副梢,则再留顶端1~2个新梢,每个新梢留4~5片叶摘心,下部的副梢,都留1~2片叶摘心,这样,有利于扩大叶面积,增加营养积累,促进主蔓的加粗生长和花芽分化。
栽植当年的葡萄,可以多保留一些叶片,但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影响当年的正常生长和第2年结果。
葡萄定植后第2年,一般便可结果。
结果以后,一般只保留顶端的1~2个副梢,留4~5片叶摘心,以利于扩大叶面积,增加营养积累,促进果穗膨大;其余的副梢,则需及早抹去,减少营养消耗,利于通风透光。
有的盆栽葡萄,枝蔓长势很旺,甚至长达2~3米,但就是不结果,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摘心,致使大量营养消耗在枝蔓的营养生长上,不能成花结果。
(3)整修果穗和疏粒这是提高盆栽葡萄质量和观赏价值的有效措施。
盆栽葡萄所留果穗的多少,要根据容器大小、管理技术和不同的品种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藤稔、巨峰系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