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改)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5574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33.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手卫生是指在医疗机构和其他公共场所中,通过正确的方法和频率洗手、消毒手,以预防疾病传播的一种行为。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的建立和遵守,对于保护公众健康、预防疾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规范。
1.制定手卫生政策:医疗机构应明确手卫生的重要性,制定相关政策,明确手卫生的目标和要求,并明确责任人。
2.人员培训和教育: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关培训计划,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和教育,包括正确的手卫生方法、频率和注意事项,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指导。
3.手卫生设施和设备:医疗机构应提供充足的手卫生设施和洗手消毒设备,如洗手盆、肥皂、洗手液、手消毒剂等,并定期检查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4.规范手卫生操作: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手卫生操作流程,包括洗手和消毒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手卫生操作,并记录相关数据。
5.监测和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手卫生监测和评估机制,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操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实施手卫生管理制度的规范如下:1.频率:医务人员应在以下情况下进行手卫生操作:接触病人前后、执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后、执行排泄、分泌物或血液等操作后、接触垃圾前后等。
2.洗手方法:医务人员应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流动水湿润双手、取适量肥皂搓揉至起泡、双手掌心互搓、手指相互交叉搓洗、清洗指缝、用流动水冲洗干净、用纸巾擦干或吹干等。
3.消毒方法:医务人员应在必要时进行手消毒,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手消毒剂,取适量涂抹在双手各个部位,摩擦揉搓至干燥。
4.注意事项: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勿用过热水和过多肥皂洗手,避免反复用一次性手套,使用应针对单次操作,不跨患者重复使用;避免用手触摸已消毒的表面,应使用无菌手套等。
5.监督和纠正: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监督和纠正,定期进行手卫生操作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记录和汇总,以不断提高手卫生水平。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2023版)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755e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e.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⒈引言手卫生是一种有效预防传染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为了保障员工及公众的健康,本公司制定了本手卫生管理制度,用于指导员工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正确执行手卫生操作。
⒉目的本手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员工正确执行手卫生,并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将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
⒊适用范围本手卫生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临时工和合作伙伴。
每个角色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
⒋手卫生的定义与原则⑴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手部清洁行为,包括手洗、手消毒,以及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方法,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手部或传播给他人。
⑵手卫生的原则:●在特定情况下,应使用肥皂和清水进行手洗。
●在无法使用肥皂和清水的情况下,应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应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程序和技术,包括正确搓手和洗手的方法。
●应随时注意手卫生,并根据需要进行手卫生。
⒌手洗操作规范⑴选择合适的肥皂和清洁剂。
⑵手洗前的准备工作。
⑶湿润双手,涂抹适量肥皂,并揉搓至产生泡沫。
⑷按照正确的手洗方法进行洗手。
⑸冲洗和清洁手部和指甲间的污垢。
⑹用干净的纸巾擦干双手。
⑺关注手指间、指甲周围和手腕等易被忽视的部位。
⒍手消毒操作规范⑴选择合适的手消毒剂。
⑵手消毒前的准备工作。
⑶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手心。
⑷按照正确的手消毒方法进行手消毒。
⑸注意手指间、指甲周围和手腕等易被忽视的部位。
⑹等待手消毒剂干燥。
⒎当特殊情况下的手卫生操作⑴当接触污染物后。
⑵在处理食物前。
⑶在接触伤口或受伤部位前。
⑷在进入清洁场所前。
⑸在操作敏感设备前。
⒏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规范⑴穿戴适当的手套。
⑵使用面罩和护目镜。
⑶使用防护服和隔离衣。
⑷正确佩戴口罩。
⒐培训和教育⑴手卫生操作培训⑵定期培训和复习⑶员工教育计划⒑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手卫生操作流程图●示例手洗程序和方法图表1⒈法律名词及注释1⑴手卫生法律名词●传染病: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可以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2023修正版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1]
![2023修正版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1]](https://img.taocdn.com/s3/m/3ab683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3.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1. 引言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程序,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手部卫生措施。
良好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的相关内容。
2. 重要性手是人体最常用的工具,也是最容易接触到病原体的部位。
不良的手卫生习惯会导致病原体的传播,进而引发传染病的流行。
良好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率,保障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
3. 手卫生管理制度3.1 洗手设施和用品为了提高手卫生的管理水平,需要配置适量、便捷的洗手设施和用品。
包括但不限于洗手盆、皂液、纸巾和干手设备等。
这些设施和用品应当定期维护、更换,并放置在易于接触的位置,方便人们进行洗手。
3.2 洗手程序洗手程序应当符合卫生部门制定的标准,以保证洗手的彻底和有效。
洗手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湿润双手,并取适量的皂液。
2. 搓手腕、手指、手背、手心和指缝等各个部位,至少持续20秒。
3. 冲洗双手,确保沥干所有皂液。
4. 使用纸巾或干手设备进行擦干双手。
3.3 学习和培训为了促进员工、学生或公众的手卫生习惯,需要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工作。
通过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理解正确的洗手程序,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4. 手卫生实施规范4.1 个人洗手要求每个人都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在以下情况下,人们应当洗手:- 接触到污染物后;- 粪便、尿液、血液等体液后;- 接触到动物或动物环境后;- 咳嗽、打喷嚏后;- 接触到垃圾、垃圾桶或垃圾袋后;- 在饭前、便后等特定时刻。
4.2 食品加工行业手卫生规范在食品加工行业,手卫生尤为重要。
员工应严格遵守以下规范:- 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手卫生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
- 在工作前、工作过程中以及上厕所后必须洗手。
- 使用指定的洗手设施和用品,并按照规定的洗手程序进行操作。
4.3 医疗机构手卫生规范在医疗机构,手卫生对于控制医院感染非常关键。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4篇)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f3959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b6.png)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保障工作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工作人员。
第三条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第四条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包括手部清洁、佩戴手套、手部消毒等措施,涉及到所有与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环境卫生等相关的岗位。
第五条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由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具体实施由每个岗位的负责人组织执行。
第二章手部清洁第六条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应接受手部清洁知识和技巧的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第七条工作人员应保持双手清洁,包括指甲、皮肤、手背等,避免有异物和污垢。
第八条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应将双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净,洗手过程应包括:用流动水打湿双手,涂抹适量洗手液搓揉至起泡,反复搓揉并确保每个手指及手背彻底清洁,冲洗干净,用干净的纸巾或烘手机吹干。
第九条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不得带有有色指甲油、假指甲等物品,指甲应保持整洁、修剪,不得过长过短,一般长度不能超过指尖。
第十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特别是接触到污物、粘稠物质、体液等后应及时洗手;在用完卫生间后、休息用餐前后、咳嗽、打喷嚏后等情况后也应及时洗手。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不得将工作手套作为替代洗手的手段,应在佩戴工作手套前洗手,并在需要更换手套之前重新洗手。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离职前应进行手部清洁,清洁完成后向卫生管理人员进行检查。
第三章佩戴手套第十三条需要接触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工作人员应佩戴干净、无损、符合卫生要求的手套。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应确保手部清洁,然后戴上手套。
第十五条工作人员在佩戴手套前应检查手套是否有损坏,如发现有损坏应立即更换。
第十六条工作人员在佩戴手套后应注意触碰其他物体的情况,避免污染手套。
第十七条工作人员应合理控制手套的使用时间,避免反复使用过久的手套。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四篇)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fcb92f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a.png)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医院感染重点部门手卫生及预防措施一、手卫生时机1. 离开及进入病房、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2. 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3. 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诊疗、护理或处理其污物后。
4. 需要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二、医务人员手消毒方法1. 取适量速干手消毒剂置于掌心。
2. 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确保手消毒剂全面覆盖手部皮肤。
3. 持续揉搓直至手部干燥,以达到消毒效果。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根据工作环境不同,手卫生标准如下:1. Ⅰ类和Ⅱ类区域(如普通手术室、产房等):手卫生要求≤5cfu/cm²。
2. Ⅲ类区域(如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等):手卫生要求≤10cfu/cm²。
3. Ⅳ类区域(如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等):手卫生要求≤15cfu/cm²。
4. 所有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手部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四、手卫生设施与用品配备1. 处置室、换药室、病房等应设流动洗手设施,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
2. 提倡使用洗手液。
3. 干手物品或设施应避免二次污染,建议使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的小毛巾,后者应一用一消毒。
五、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 健全管理体系:在院长领导下,完善院内感染管理体系,制定控制计划、制度,加强监测、评估与改进措施。
2. 强化教育培训与监测: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升无菌意识与感染控制能力。
3. 改善医院环境: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治疗环境,严格处理污水、废物等污染源。
4. 规范操作:加强医疗操作规程训练,培养医务人员良好的无菌操作习惯,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
5. 合理用药:医生应严格掌握抗菌素、激素使用原则,避免无选择预防用药,防止药源感染。
6. 加强卫生宣传:积极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医患合作。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二)手卫生是防范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的最基本、最核心、最经济且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策略以强化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习惯,以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
手卫生管理制度模版(4篇)
![手卫生管理制度模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912d9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9.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维护员工健康,防止交叉感染,并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性,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以规范员工的手卫生行为。
本制度依据相关卫生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要求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三、操作规程1.洗手1.1 洗手时,应使用洗手剂和流动的清水。
1.2 洗手的时间应不少于20秒。
1.3 洗手前应去除手上的饰品。
1.4 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
1.5 洗手后应避免手接触污染物。
2.消毒2.1 非洗手场所,如厕所、垃圾堆放区等,应设置消毒设备,并保持常规消毒。
2.2 必要时,应配备手消毒剂,并摆放在便于员工使用的地方。
2.3 员工应在进入生产区域前,使用消毒剂对双手进行消毒。
2.4 员工接触易感染病原体的工作环境或设备时,应经常进行手消毒。
3.穿戴手套3.1 对于需要直接接触易感染病原体的工作环境和操作,员工应佩戴适当的手套,并按规定更换。
3.2 手套不可替代洗手,穿戴手套前后应进行洗手。
4.培训和宣传4.1 公司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手卫生意识。
4.2 公司应定期宣传手卫生知识,通过海报、公告栏等形式传达相关知识。
四、监督和处罚对于违反手卫生制度的行为,公司将按照公司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相应的监督。
五、附则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手卫生管理制度模版(2)1. 前言手卫生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感染控制手段,对于预防疾病传播和保护个人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手卫生管理,确保员工和患者的健康安全,制定本手卫生管理制度。
2. 目的本手卫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内的手卫生行为,提高员工的手卫生意识和技能,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员工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3. 适用范围本手卫生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内所有人员,包括医务人员、护理人员、管理人员等。
4. 措施和要求4.1 员工培训4.1.1 所有员工在入职时必须接受手卫生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完整版)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
![完整版)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86e95c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e.png)
完整版)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规范为了保障医疗机构的安全和卫生,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实施规范非常重要。
以下是相关制度和规范的详细说明:手部卫生管理制度:1.手卫生包括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所有医疗机构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使用流动水,提倡使用洗手液洗手。
3.重点部门,如ICU、血液病病房、血透室、手术室、产房、急诊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以及内镜室,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4.洗手液的必须定期清洁和消毒,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须在清洁、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
5.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6.每个月必须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义务人员手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7.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8.医务人员必须正确掌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
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10.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手部卫生实施规范: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后。
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卫生的规范管理制度
![手卫生的规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26e51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7.png)
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特制定本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工作人员及实习生。
三、手卫生基本原则1.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2.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是医务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
3. 手卫生应贯穿于医疗、护理、检验、药剂等各个环节。
四、手卫生规范要求1. 手卫生时机(1)接触患者前后;(2)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4)接触患者同部位或不同部位时;(5)穿脱隔离衣前后;(6)接触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7)接触高度危险性物品后;(8)从清洁区进入污染区;(9)脱手套后;(10)进行无菌操作前。
2. 手卫生方法(1)洗手:用流动水冲洗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按照“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洗双手,包括指甲、指缝等部位,时间不少于30秒。
(2)手消毒:当洗手不便时,可使用免洗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按产品说明操作。
3. 手卫生注意事项(1)洗手时,避免用手触摸水龙头、门把手等物品;(2)手部皮肤破损或感染时,应戴手套或使用手消毒剂;(3)手套使用后,应立即更换,避免重复使用;(4)手卫生用品应定期更换,确保卫生;(5)加强手卫生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对手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2. 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和考核;3. 对违反手卫生规范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2. 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本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的实施,旨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四篇)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e0e3e371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0.png)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是为了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自身,防止交叉感染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以下是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的详细内容,共____字:一、总则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规定,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旨在规范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促进医疗卫生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提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的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三、原则1. 依法依规:医务人员应遵守卫生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规定。
2. 安全优先: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应以患者和自身的安全为首要考虑。
3. 严谨细致:医务人员在执行手卫生程序时应认真细致,不得马虎敷衍。
四、手卫生的定义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操作、触摸环境表面等活动前后,实施一系列的手部清洁和消毒,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五、手卫生的程序1. 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清洁环境、准备和给予患者食物、饮水等非无菌操作前,应进行洗手。
洗手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保洗手设施齐全,包括肥皂、流动自来水、一次性纸巾、垃圾桶等。
(2)打开水龙头,让水温达到舒适温度。
(3)双手伸入流动水下,先洗手腕部,再洗手掌部,然后双手交替搓揉,每个手部要搓揉20秒以上。
(4)清洗完毕后,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冲洗干净。
(5)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手部。
(6)用一次性纸巾关闭水龙头。
2. 消毒: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或接触可疑感染源时,应进行手消毒。
手消毒的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适合的手消毒剂,确保手消毒剂容器干净。
(2)取适量手消毒剂于掌心,用一只手掌摩擦另一只手背,再换手反复摩擦。
(3)交叉握住手指,使消毒剂能充分接触每一个手指。
(4)保持手指并拇指固定,用旋转方式搓洗。
(5)继续搓洗手掌、指缝等地方,直到手消毒剂干燥。
(6)在手消毒期间,避免接触其他物品。
六、手卫生的时机1. 接触患者前: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必须进行手卫生。
接触患者前可以选择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时间不少于40秒,手消毒时间不少于20秒。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ce483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6.png)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一、引言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和消毒等措施,以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手部卫生行为。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健康,防止疾病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二、目的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正确、规范地进行手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播,保障员工和公众的健康。
通过制定和执行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提高工作环境的卫生水平。
三、适用范围本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室人员、生产工人、服务人员等。
四、基本要求1. 员工应定期参加手卫生培训,了解正确的手卫生方法和操作流程。
2. 所有员工在进入工作区域前,应先洗手,并按照要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3. 员工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手部卫生设施,确保其正常运作。
4. 所有员工应遵守手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肥皂、消毒剂等,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洗手和消毒。
5. 员工应遵守手卫生操作规程,包括正确使用洗手液、肥皂、消毒剂等,并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洗手和消毒。
6.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应避免触摸面部、口鼻等易受污染的部位,以防止病菌传播。
7. 员工应遵守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遮挡。
8. 员工应定期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五、操作流程1. 洗手操作流程:a. 打开水龙头,调节水温适宜,湿润双手。
b. 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指甲缝等部位,至少持续20秒。
c.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洗净所有洗手液或肥皂。
d. 用干净的纸巾或烘干器将双手擦干。
2. 消毒操作流程:a. 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b. 取适量消毒剂,涂抹双手,包括手背、手指、指甲缝等部位。
c. 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保持双手湿润一定时间。
d. 手部自然干燥,不要用纸巾或其他物品擦干。
六、监督与检查1. 监督部门应定期对员工的手卫生操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五篇)
![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41f5b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f.png)
手部卫生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手部卫生管理制度:1、手卫生为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2、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必须用流动水,提倡用洗手液洗手3、重点部门如icu、血液病病房、血透室、手术室、产房、急诊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以及内镜室,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4、洗手液的容器定期清洁和消毒,禁止将洗手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出液器中,必须在清洁,消毒取液器后再添加洗手液5、手消毒剂的包装和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毛巾)或设施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6、每个月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爆发与义务人员手有管时,及时进行监测7、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8、医务人员正确掌握洗手及手消毒指征9、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10、医务人员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先用流动水冲净,然后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手部卫生实施规范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6、进入或离开病房前后二)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a.1。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a.2。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见图a.3。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四篇)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2d5a3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0.png)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工作人员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播疾病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1. 洗手要求:工作人员应定期洗手,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手部消毒。
洗手应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特别是指甲和指缝。
洗手时间应控制在20秒以上。
2. 消毒设施:工作场所应配备充足的洗手池和消毒液,以供工作人员使用。
消毒液应符合卫生标准,并定期更换。
3. 消毒操作:工作人员在接触食物、药品、器具等前应先洗手,并进行必要的手部消毒。
在操作过程中,如手套破损或沾染污物,应立即更换。
4. 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特别是对于食品加工业、医疗机构等具有重要性的岗位,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和疾病防控相关的健康检查。
5. 培训宣传: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加强员工对手卫生的重视和意识。
6. 管理检查:定期进行手卫生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对不符合要求的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纠正和教育指导。
7. 紧急处理:对于工作人员出现手部伤口或感染病情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紧急处理,避免传染。
通过制定和执行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意识,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保障工作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二)是一个机构或组织为确保工作环境卫生和防控疾病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行为,防止病菌传播和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1. 手部卫生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洗手且洗手方法正确,也可以酌情使用洗手液、消毒液等清洁产品。
洗手时间包括但不限于:进入工作岗位前、处理食物前、使用厕所后、接触污物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
2. 手部卫生设施:工作场所必须配备充足的洗手池、皂液、纸巾、手消毒液等设施,以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部卫生。
3. 培训:工作人员应接受手部卫生的相关培训,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步骤、洗手频率等,并且参与员工健康教育和培训活动。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范文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ffe45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3.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范文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卫生,我公司制定了以下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一、手卫生管理制度1. 手卫生责任分工:公司将指定专人负责手卫生管理工作,包括制定手卫生方案、开展培训、监督实施等。
2. 手卫生培训:公司将定期进行手卫生培训,包括手卫生知识、正确洗手流程、使用洗手液等相关内容的培训,并要求员工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
3. 手卫生设施建设:公司将在办公区域、厕所、饮水区等场所设置足够的洗手设施,包括洗手池、洗手液、纸巾或风干器等,保证员工随时能够进行洗手。
4. 手卫生监督检查:公司将定期进行手卫生监督检查,包括检查洗手设施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员工的手卫生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等,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5. 手卫生宣传和告示:公司将通过宣传海报、电子屏幕、公司内部通知等方式,加强员工对手卫生的重视,提高大家的手卫生意识。
二、手卫生实施规范1. 洗手流程:正确的洗手流程包括用流水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搓揉至少20秒,包括手心、手背、指缝、指尖等部位,清洗干净后用纸巾擦干双手。
2. 使用洗手液:洗手液应选用具有抗菌作用的产品,并按照产品说明正确使用。
3. 避免接触污染物:在工作中,尤其是接触污物、垃圾、动物或病人的情况下,应当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口腔、食物、饮水等,直接接触后应及时洗手。
4. 咳嗽和打喷嚏时的手卫生: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捂住,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洗手。
5. 用餐前后的手卫生:用餐前要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食物,用餐后要及时洗手。
6. 外出后的手卫生:外出返回公司后,应当立即用洗手液洗手。
以上为我公司的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范文,希望员工能够严格遵守,共同为创造一个健康、清洁的工作环境而努力。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范文(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疗机构的感染防控能力,促进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本月修正版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本月修正版](https://img.taocdn.com/s3/m/050619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2.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本月修正版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消毒等操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的修订版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度背景与目的1.1制度背景:介绍手卫生的重要性以及制定本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2制度目的:明确手卫生管理制度的目标,即确保所有人员正确、规范地执行手卫生操作,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二、适用范围2.1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作人员、访客和病患等。
2.2手卫生操作适用于所有可能接触病原体的工作环境,如医院、学校、餐厅等。
三、手卫生管理责任3.1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并监督各单位的执行情况。
3.2单位主管:负责组织实施手卫生管理制度,指导培训并监督员工的手卫生操作。
3.3员工和个人:应遵守手卫生管理制度,执行规范的手卫生操作,并参加相关培训。
四、手卫生操作规范4.1洗手操作:详细描述洗手的步骤、时间和要求,包括使用合适的洗手剂和温水,彻底擦干双手等。
4.2消毒操作:明确消毒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正确的浸泡时间和浓度等。
4.3手套使用:规定手套的使用场景、更换频率和注意事项,以避免交叉感染。
4.4个人卫生:建议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定期修剪指甲、避免戴手饰等。
五、培训和监督5.1培训:规定单位在入职培训、定期培训等环节对员工进行手卫生操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5.2监督:明确单位对员工执行手卫生操作的监督方式,如现场检查、巡回检查等,并规定不合格情况的处理措施。
六、制度宣传和评估6.1宣传:要求单位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在单位网站发布相关信息等方式,提高员工和个人对手卫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6.2评估:规定单位按照一定频率对手卫生操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及时整改和改进。
七、附则7.1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上级主管部门所有。
7.2对违反本制度的个人和单位,将按照相应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规范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手卫生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手卫生管理规定新
![手卫生管理规定新](https://img.taocdn.com/s3/m/59bc7ea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8.png)
手卫生管理规定新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
手卫生管理制度1医院必须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重点部门必须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
2严格执行手卫生指正,掌握正确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及外科手消毒方法,达到手卫生效果.
3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必须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后必须洗手.
4当手部有血迹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5手部皮肤无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6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必须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7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的原则,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术中更换手术衣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8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可使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9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必须每周清洁与消毒一次.皂液有浑浊与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
10科室每季度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流行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管事,及时进行监测.。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46189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3.png)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标题: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引言概述:手卫生是指通过正确的洗手、消毒等措施,预防病原微生物在手部传播的过程。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是指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规范员工的手卫生行为,确保在医疗、食品、生产等场所的卫生安全。
本文将从制度建立、培训教育、监督检查、奖惩措施、持续改进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
一、制度建立1.1 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文件,明确管理目标和要求。
1.2 设立手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度的实施和监督。
1.3 制定手卫生操作规程,明确员工的手卫生操作流程和标准。
二、培训教育2.1 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手卫生意识。
2.2 制定手卫生操作技能培训计划,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操作方法。
2.3 进行手卫生操作技能考核,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操作。
三、监督检查3.1 设立手卫生监督检查小组,定期对员工的手卫生行为进行检查。
3.2 制定手卫生检查标准和评估指标,评估员工的手卫生水平。
3.3 对于违反手卫生规定的员工,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罚。
四、奖惩措施4.1 建立奖励制度,对手卫生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
4.2 设立惩罚机制,对违反手卫生规定的员工进行惩罚。
4.3 公开奖惩结果,形成激励机制,促使员工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组织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的评估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5.2 建立反馈机制,接受员工和监督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手卫生管理制度。
5.3 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不断提升手卫生管理水平。
结语: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是保障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才能有效预防疾病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希望各行各业都能重视手卫生管理,切实落实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共同维护健康环境。
手卫生管理制度(3篇)
![手卫生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6dcb173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d.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护人员的健康,预防交叉感染,确保工作环境的卫生洁净,制定手卫生管理制度。
通过培训和督导,提高员工的手卫生意识,规范手卫生操作,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内的员工,包括办公区域、生产车间、实验室等工作场所。
三、管理人员职责:1. 负责制定手卫生操作规程,并将其通知到各岗位员工;2. 定期组织手卫生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正确操作;3. 监督并检查手卫生操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4. 定期进行手卫生设备的检测和维护。
四、员工职责:1. 按要求正确洗手,特别是在进餐前后、上厕所后、接触垃圾和污物后等情况下;2. 使用洗手设备和消毒洗手液进行手卫生;3. 保持手部卫生,不留长指甲,及时修剪指甲;4. 支持和配合手卫生管理制度,及时向上级汇报问题或困难。
五、手卫生操作规程:1. 洗手前应先将手上的手表、戒指、手环等首饰摘掉;2. 打开自来水,调整到适宜的温度,湿润双手;3. 取适量的洗手液涂抹双手,用双手互相揉搓,搓至起泡,不停搓搓双手和指十五个细节,以保证彻底清洁;4. 用清水冲洗双手,确保洗净;5. 使用无纺布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6. 若触碰了垃圾、污物等容易污染双手的物品,需使用肥皂清洗;7. 在没有手洗设备的时候,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液进行手卫生。
六、手卫生设施配置:1. 配置充足的洗手间;2. 洗手间内配置清洁、易于清洁的手洗设备;3. 配置足够的肥皂、洗手液和一次性纸巾;4. 定期维护手洗设备,确保正常工作;5. 按照要求配置含有酒精的消毒液。
七、培训与宣传:1.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相关手卫生知识的培训;2. 定期组织手卫生操作技能培训,确保技能的掌握;3. 在员工活动区域张贴手卫生宣传海报,提醒员工正确洗手;4. 定期组织手卫生知识竞赛和宣讲会,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
八、督导与检查:1. 配备专门的督导人员,负责对手卫生操作进行检查和督导;2. 定期进行手卫生设备的检测,确保设备正常工作;3.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记录整改情况。
手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
![手卫生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d77dd8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e.png)
手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健康和环境的卫生,保障工作场所的卫生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本单位工作的员工。
三、手卫生的基本要求1. 在进入工作场所之前,员工应先洗净双手;2. 在操作前和操作后,员工应进行手卫生,包括使用洗手液或洗手香皂洗净双手;3. 在不能使用洗手液或洗手香皂的情况下,可使用手部消毒剂进行手卫生;4. 使用洗手液或洗手香皂时,应充分搓揉双手,包括手背、手指、手腕等,并用流水洗净。
四、员工的责任与义务1. 每位员工应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双手的清洁;2. 每位员工应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手卫生,严禁不洗手或不进行手卫生;3. 如发现手部有伤口或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员工,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请假治疗;4. 每位员工应积极参与手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自身的卫生意识。
五、管理措施1. 公司将定期组织手卫生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2. 配备洗手液、洗手香皂和手部消毒剂,确保员工能够进行手卫生;3. 设置卫生检查制度,经常检查员工的手部卫生情况,并及时纠正不合格行为;4. 建立员工手卫生档案,记录员工的手卫生情况,作为考核和奖惩的依据。
六、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采取相应的纪律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严重罚款、停职、辞退等处理措施。
七、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所有;3. 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事项,须经本单位的批准和备案。
手卫生管理制度范文(2)一、目的及适用范围为了保护员工的健康和避免交叉感染,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全日制办公人员、外勤人员等。
二、手卫生要求1.员工在以下情况下应洗手:(1)进入办公室及离开办公室后;(2)上厕所后;(3)用餐前及吃完食物后;(4)接触垃圾、废纸或其他脏物后;(5)接触身体分泌物或血液后;(6)咳嗽、打喷嚏、清鼻涕后;(7)接触宠物、动物或其分泌物后;(8)接触公共场所后。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二篇)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e0df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c.png)
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因此,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以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
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2.对医院职工开展全员性培训,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i类和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
i类和ii类区域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病房等。
2)i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
iii类区域包括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3)iv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
iv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手卫生方法。
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
在频繁接触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当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接触传染病人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5.洗手后应使用一次性干手纸或无菌巾擦手,一用一消毒。
6.每季、每月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重点部门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怀疑流行或爆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
____年____月修订982024年手卫生管理制度及实施(二)一、制度背景在当前全球范围内,手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新兴传染病的爆发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人们更加意识到有效的手卫生管理对于预防传染病扩散和保护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于2024年制定了新的手卫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手卫生行为,提高手卫生意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3篇)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e19c8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2.png)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是指为了防止和控制疾病传播,在工作场所规范和管理工作人员的手卫生行为的一套制度。
下面是一份常见的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1.工作人员手卫生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手卫生知识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2.手卫生操作规范:明确规定工作人员在特定情况下需要洗手或者使用消毒剂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何时洗手、何时使用手消毒剂、洗手的步骤和消毒剂的使用方法等。
3.手卫生设施和用品配备:确保工作场所设有洗手池、洗手液、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和用品,保证工作人员随时可以清洁和消毒双手。
4.手卫生监督和检查: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对员工手卫生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规范的手卫生行为。
5.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对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的工作人员,应及时远离工作场所,并提供相关医疗指导和就医建议,以防止疾病传播。
6.应急处理措施:建立应急处理措施,包括工作人员手部受伤、不慎接触污染物等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和程序。
7.隔离和控制措施:针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较高的场所和岗位,对工作人员进行隔离和控制措施,保证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
8.违反手卫生行为的处罚制度:对于故意或重复违反手卫生规定的工作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警告、罚款和停职等处理。
以上是一份较为常见的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可根据不同工作场所和行业进行调整和完善。
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2)是一个机构或组织为确保工作环境卫生和防控疾病传播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工作人员的手部卫生行为,防止病菌传播和感染的发生。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内容:1. 手部卫生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洗手且洗手方法正确,也可以酌情使用洗手液、消毒液等清洁产品。
洗手时间包括但不限于:进入工作岗位前、处理食物前、使用厕所后、接触污物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等。
2. 手部卫生设施:工作场所必须配备充足的洗手池、皂液、纸巾、手消毒液等设施,以方便工作人员随时进行手部卫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培植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
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
为加全院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
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二、洗手设施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设置流动水洗设施。
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部门采用非
手触式水龙头。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置于洁净的容器内,皂液不应灌装,使用的固体皂应保持干燥。
3、配备干手物品,避免二次污染。
注:手卫生用品放置要求:治疗室、医生办公室洗手池备皂液与擦手纸;病历车、治疗车备速干手消毒剂,特殊感染患者床边配速干手消毒剂。
(二)外科手消毒的洗手设置
1、外科洗手池应设置在手术间附近,大小适度,易于清洁。
2、外科洗手池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台的台数设置,不应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未非手触式。
3、外科洗手建议使用无菌皂液并使用一次性包装。
4、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及指甲剪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5、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局门卫生许可批件,并于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
并采用一次性包装。
6、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干手斤一人一用一灭菌;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该干燥,每次清洁、灭菌。
7、洗手区域备洗手流程。
三、洗手指征
(一)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
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二)速干手消毒剂使用
1、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进行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层流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染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四.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卫生洗手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⑦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七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腕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二)、外科手消毒方法:
1、洗手之前应当先摘除手部饰物,并按要求修剪指甲;
2、取适量的肥皂或者皂液刷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清洁双手时,应清洁指甲下的污垢。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使用清洁毛巾彻底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5、取适量的手消毒剂认真揉搓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充分揉搓2-6分钟,用洁净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用无菌巾彻底擦干;如果使用免手消毒剂,则充分揉搓至消毒剂干燥,即完成外科手消毒。
五.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②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一、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一次。
二、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将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三、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在经灭菌处理后方可再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四、无菌包应注明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使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五、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无菌空罐打开后4小时更换一次。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六、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七、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八、无菌物品存放柜保持清洁,定期清理,不可有积灰。
九、各种消毒灭菌剂根据其性能及产品说明与要求配置,并按要求定时测试浓度,保证消毒灭菌效果。
十、所有消毒灭菌物品必须及时标明打开时间,并在规定时限内使用。
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医院废弃物的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环保总局联合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特制定本条例。
一、医疗废弃物的分类:
(一)感染性垃圾: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二)病理性垃圾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三)损伤性垃圾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四)药物性垃圾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
4、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五)化学性废物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负责医院废物分类管理的责任人为临床科室护士长或医技科室主任。
二、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运送
1、医疗废物和生活废物应严格分类收集,各病区和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分类收集、运送。
2、生活废物装入黑色废物袋内,感染性垃圾放入黄色垃圾袋中,损伤性垃圾放入指定的锐器盒中。
3、医疗废物按指定的暂存处存放,运送工具和容器专用,每次用后必须消毒和清洁,用1000mg/1有效的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半小时后清洗。
4、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贮存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废物处置。
三、医疗废物的处置
1、院感管科负责业务指导和监督。
2、医疗废物由专人管理,并送指定的暂存点交予医疗废物收集公司统一集中处理。
4、医疗废物存放在专用房内,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禁止医疗废物露天存放。
5、严禁任何个人和单位转让买卖医疗废弃物。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实行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登记内容应包括数量、时间、种类、处置方法,并由经手人签名。
8、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及时报告院感科,并要采取减少污染扩散的紧急措施。
四、加强自身防护
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置的人员要加强防护,工作时应戴帽子、口罩,穿工作衣裤和手套。
五、检查监督
院感科定期对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运送、处置进行全程监管,相关科室和病区要高度重视予以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