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2018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438357亿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2018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438357亿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2018年第3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438357亿元人民币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38357.3亿元人民币,环比升高11.52%。

其中,支付宝以53.71%的市场份额继续夺得移动支付头名,腾讯金融第三季度市场份额达到38.82%,位列市场第二位。

易观分析: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3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438357.3亿元人民币,环比升高11.52%。

易观分析认为,三季度虽然互联网金融行业出现短期猛烈波动,但由于波动过后整体行业集中度更高,主要支付机构受到影响较小,部分机构甚至保持逆势上扬态势。

电商、餐饮、航旅、出行等移动支付覆盖行业主要厂商整体交易规模均保持平稳增加。

此外,在聚合支付厂商以及合作银行的同步推动下,移动支付地域下沉效果开始显现,场景固化进一步松动。

移动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在三季度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第三季度面向C端的主流支付机构均保持了活动和促销力度,用户争夺特别是线下场景的争夺进一步加剧,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停车场、物流等业务场景上保持开拓,也进一步保证了移动支付行业交易规模的增长。

2018年第三季度,移动支付市场前三甲的位次保持不变,但份额继续发生变化。

支付宝第三季度继续推进区域下沉和长尾用户拓展,利用大力推广的人传人红包等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周卡红包等方式培养用户粘性,带动用户活跃度增长。

加之其对个人类商户转账提款等业务继续免费政策,以及信用卡还款业务的免费政策,进一步令其个人类交易规模保持稳定。

支付宝金融类业务继续摆脱对于余额宝的依赖,在余额宝交易规模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依靠开放性金融平台带动理财类业务保持交易规模高速增长。

2018年中国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专题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专题分析报告目录CONTENTS01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发展背景02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发展现状03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典型企业04 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发展趋势PART 1第三方跨境支付市场发展背景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PEST 分析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1.22 亿人次,旅游花费达7600亿元人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万亿,同比增长24%。

:电商、出境游规模增加贸易规模均维持在币规模左右,保持高位稳定态势。

其中进口规模保持在能否保证小额B2B 跨境电商行业持续稳定增长,保证跨境支付阳光下发展,海关清关便捷性不断增加,连续推出9610、1039等多种模式T :海关清关便捷性增加PEST台多项政策,推出跨境支付试点企业,发布跨境支付牌照。

同时一带一路的建设,债券市场放开也促进了行业增长。

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 带动跨境购物“买买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

从2012年的14551元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23821元人民币。

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消费规模也持续增长,也为跨境进口零售电商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易观统计数据显示,跨境进口电商5年内增长迅猛,预计2017年将达到4090亿元人民币规模。

© Analysys 易观806.21289.92063.83054.74089.575.20%60.00% 60.00% 48.01%33.88% 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20122013201420152016交易规模(亿元 人民币)环比增长率说明:以上数据根据厂商访谈、易观自有监测数据和易观研究模型估算获得,易观将根据掌握的最新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微调 。

© Analysys 易观145511831120167 219662382110.30%25.84% 10.14%8.92%8.44%0%6%12%18%24%3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20122013201420152016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人民币)环比增长率说明:以上数据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所得,易观整理。

2018年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8年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6Q4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其他
支付企业
壹钱包 联动优势 连连支付 京东钱包 பைடு நூலகம்钱 易宝支付 苏宁支付
交易规模(亿元)
4963.37 1694.03 1647.43 1621.50 1315.28 1184.30 710.60 财付通 37.0%
8.0%
支付宝 55.0%
注释:1.因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实际业务具有多元化、集团化、跨行业的特征,核算数据仅代表艾瑞针对支付交易规模这一业务维度的观点;2. 交易规模统计口径为C端用户在 移动端主动发起的C2C、B2C、B2B2C单边交易规模,不包括资金归集等B2B业务;3. 交易规模核算范围为移动消费(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二 维码扫码)、移动金融(货币基金、P2P、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至虚拟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生活缴 费、手机充值、其他口径内交易);4. 艾瑞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5. 部分企业处于缄默期,经与企业协商,艾瑞在发布企业交易规模时不对其业务情 况进行单独披露。 来源:综合市场公开信息、企业及专家访谈,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
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现状 移动支付成为线下生态连接点 移动支付促进互联网红利扁平化传播 围绕移动支付的生态建设 移动支付发展趋势
1
2
3 4 5
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大观
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16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58.8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增长 381.9%。艾瑞分析认为,这可以归因为以下三点:首先,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提升为第三方移动支付提 供了必要的发展环境;其次,现象级产品的出现使得移动支付用户数大幅提升;第三,移动支付对用户生活场景的覆盖度 大幅提升使得用户使用频率增加。但随着移动设备渗透率和生活场景覆盖率的日趋饱和,行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从新 的发力点进行推动。

2018-2019年中国支付行业研究报告(Payment+Industry+Research)

2018-2019年中国支付行业研究报告(Payment+Industry+Research)

电报汇款 诞生
20世纪中叶
20世纪
私营信用的商 业票据(纸基)
国家信用的 纸币(纸基)
网上银行诞生 (虚拟账户)
20世纪 80年代
一般等价物 产生(实物)
贵金属等充当 货币(实物)
古代
手机银行诞生 (虚拟账户)
1996年
第三方支付诞 生(虚拟账户) 1998年
未来
实物支付时代
资金流和物流逐渐分 离,但便携性普及性 不足。
收益形式 银行卡收单分润(1/10)、网络服务费、品牌服务费等; 发卡行(7/10)收单行(2/10)分润等;转账等电子银行业务手续费; 接入费、交易手续费;技术服务费、沉淀资金利息等;
致交易缺乏通畅,效率低下。电子支付的出现,使得支付方式的信息流动更为通畅,从而大大增加了支付的效率,使得货物流动和资金流动能同时
运转起来。
银行卡组织 诞生(卡 1970年基)
ATM取款机 诞生(卡基)
1967年
POS机诞 生(卡基)
1973年
偶然个别的 物物交换 (实物)
很久以前 long long ago
19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20 《关于完善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的通知》
第三方支付三类账户确 立
规范刷卡费率定价
21 《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 规范聚合支付
22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 集中存管备付金 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23
收单代理商
客户银行A 客户
客户银行 A账户-
客户银行卡间跨行支付业务示意图
银联
商户银 行B
支付交易 第三方支付
商户 第四方支付

2018-2019年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2018-2019年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7.4%
台进行机票酒店等的预定,在线旅游
市场成为旅游业的一个风口。 经济增长是出境旅游的主要推动 因素,出境游客对体验当地人生活方 式的需求逐渐增长。尽管购物仍然为 花费最高的项目,但购物比重收缩, 购物内容向日常用品变化等趋势,反 映出其消费行为向理性转变。
6.0%
4.0% 2.0%
出境旅游人数(亿)
2018-2019年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分析范围及定义
跨境支付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因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及其他方面所发生的国际 间债权债务借助一定的结算工具和支付系统,实现资金跨国和跨地区转移的行为。
第三方跨境支付
即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银行为电子 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所涉及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 及相关结算服务。
图1:2011-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中国与全球贸易额比重
29.0% 28.0%
27.2% 27.8% 26.9% 28.0%
27.0%
26.0%
25.2% 25.2% 25.0% 24.7% 24.2% 25.8% 26.1%
26.6%
25.7% 25.3% 24.9%
25.0%
注:预测数据为根据未来行业趋势和过去N年的年复合增长率综合得出,以下同
6
旅游、留学、电商等带动跨境消费快速增长(2/3)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 出国留学人数达60.84万人,持续保持 世界最大留学生生源国地位。其中, 自费留学共54.13万人,占出国留学总 人数的88.97%。预计2020年我国留 学市场规模预计超过7000亿元。
人民银行发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 境业务政策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通 知》,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人民 币跨境业务政策,服务“一带一路” 建设,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25703亿元人民币

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25703亿元人民币

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25703亿元人民币根据易观《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1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512420.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2%。

根据易观《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1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达525703.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9%。

根据易观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综合支付市场交易份额占比统计,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4.43%、31.25%和11.53%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

三者市场份额总和达到87.21%。

易观分析认为,第一季度支付宝和腾讯金融等第三方支付巨头持续开展红包等多种拓展活动,活动力度不断加大,用户粘性和活跃度均稳定增加,体现在用户交易规模和交易笔数都有较大幅度上涨,也进一步带动了个人类转账支付和信用卡还款等类目交易规模上升。

加之本季度社交、公共出行等场景交易规模也呈现较大幅度上升,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高速发展为第三方支付整体交易规模的规模性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季度,理财行业的平稳发展以及由于假期带来的商旅、出行、教育等行业热潮,为互联网在线支付交易规模环比增幅继续扩大奠定了基础。

本季度线下收单机构交易规模保持良好增速,在巩固中小商户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大中型客户,信用卡发卡量持续增长也带动了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上涨。

加之大额市场交易对整体交易规模的强力支撑,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收单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

本季度,快钱以定制化支付综合解决方案持续开拓toB市场,在保险、航空等传统优势行业继续领跑。

如针对航空行业特性,快钱向航空公司提供深度的金融科技能力输出服务,针对春节销售旺季联合进行促销活动以及智能POS被大量的应用等;在保险行业,为解决保险公司的实际需求,在提供实名验证等服务的基础上,继而推出了更适配保险业态的解决方案,为提升交易规模做出了支撑。

2018年H1中国第三方支付数据发布报告

2018年H1中国第三方支付数据发布报告

2017Q2-2018Q2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2.0% 11.7% 18.7% 2.0% 13.0% 17.9% 3.0% 11.0% 13.5%
100% 80% 60%
3.0% 9.6% 17.2%
2.8% 13.2% 12.3%
40% 70.2% 20% 67.6% 67.1% 72.5% 71.7%
2018H1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
快钱 易宝支付 和包支付 银联商务
0.5% 京东支付 0.7% 0.5% 0.4% 苏宁支付 0.2% 其他 0.8%
.7% 0 联动优势 .9% 0 壹钱包 .8% 1
支付宝&财付通 93.5%
注释:1. 因目前第三方支付企业实际业务具有多元化、集团化、跨行业的特征,核算数据仅代表针对支付交易规模这一业务维度的观点;2. 交易规模统计口径为C端用户在移动端 主动发起的C2C、B2C、B2B2C单边交易规模,不包括资金归集等B2B业务;3. 交易规模核算范围为移动消费(移动电商、移动游戏、移动团购、网约车、移动航旅、二维码扫码)、 移动金融(货币基金、P2P、其他口径内移动金融产品)、个人应用(信用卡还款、银行卡间转账、银行卡至虚拟账户转账、虚拟账户间转账)、其他(生活缴费、手机充值、其他口 径内交易);4. 根据最新掌握的市场情况,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5. 部分企业处于缄默期,经与企业协商,在发布企业交易规模时不对其业务情况进行单独披露。
2018H1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
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2017年是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爆发式增长的一年,而2018H1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2018Q1和Q2 季度环比增速均超过了15%。2018Q2,线下扫码支付的交易规模占2018Q2移动支付总交易规模的6.9%,同比2017Q2 的占比4.6%增长明显。认为,2018年线下扫码支付市场仍是移动支付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2018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393078亿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2018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393078亿

移动支付行业数字化进程分析—易观:2018年第2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393078亿元人民币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393078.3亿元人民币,环比降低2.62%。

易观分析:根据Analysys易观发布的《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393078.3亿元人民币,环比降低2.62%。

易观分析认为,移动支付行业交易规模在2018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速出现负增长,由于金融类交易受到监管严控等原因规模出现较大幅度降低,同时整体交易量级已经达到较高规模,移动支付对小额高频场景渗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区域下沉并未出现突破性进展,在场景固化等因素的影响下,行业整体规模首次出现环比降低的现象。

第二季度进入了传统的电商销售旺季,传统电商在这一时期加大了活动和促销力度,虽然理财和消费金融等行业增速呈现回落态势,加之移动支付在公共交通等业务场景上继续下沉,支撑了第二季度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的平稳过度。

2018年第二季度,移动支付市场前三甲的位次保持不变,但份额继续发生变化。

支付宝第二季度再次开展人传人红包等活动,继续带动其转账等个人类业务增长。

加之其对个人类商户转账提款等业务继续免费政策,也进一步令其个人类交易规模保持稳定。

本季度支付宝信用卡还款业务继续免费,令其信用卡还款业务继续呈现规模性增长,同时在电商等传统强势行业的支撑下,支付宝商业类交易规模保持稳定。

虽然二季度余额宝交易规模继续大幅度下跌,导致支付宝理财类业务交易规模继续呈现下降趋势,不过,支付宝仍以53.62%的市场份额占据移动支付头名。

腾讯金融第二季度受益于金融类交易规模较大幅度增长,加之线下商业类支付交易规模在二季度有较大幅度提升,微信流量入口作用继续显现,进一步带动其交易规模保持稳定。

中国第三方支付年度数据发布

中国第三方支付年度数据发布

如何更轻更友好地支付? 如何围绕保险覆盖全支付场景? ……
行业覆盖广 实体+互联网 金融科技应用
• 快钱作为14年的老牌第三方支付厂商, 提供健全的行业解决方案,并一直深耕保 险、航旅、零售、电商等多个行业,目前 已覆盖近20个行业。
• 与万达达成战略控股协议后,发展再次 提速,借助万达海量自有场景,快钱发展 成为“实体商业+互联网”企业。
的稳步提升。
2018Q1-2018Q4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100% 80% 60%
3.1% 13.7%
16.3%
2.6% 17.0%
17.2%
2.6% 18.6%
17.1%
2.3% 20.8%
16.9%
40% 20%
66.9%
63.3%
61.7%
60.0%
0% 2018Q1
个人应用
2018Q2 移动金融
©2019.4 iResearch Inc.

5
2018年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
保持稳步增长,占移动支付整体市场比例逐渐提高
2018年,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从Q1的3.5万亿增长至Q4的7.2万亿,各季度环比增速大幅高于第三方移动支付整体市场, 线下扫码支付交易规模占移动支付整体交易规模比例从2017年的5.2%逐渐提高至2018年的11.2%。艾瑞认为,由于扫码 支付技术相对成熟,基础设施普及率不断提高,短期内线下扫码支付的发展仍然会是移动支付规模的主要增长点。而对于 行业参与者来说,在基础支付服务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情况下,基于支付向商户提供信贷、营销等增值服务将成为利 润的主要增长点。

3
2018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技术、财务等企业经营辅助服务
提供的软硬件服务从支付工具拓展到会 员管理、积分管理等营销服务、财务管 理等商户经营管理服务
5
第三方支付产业链
2018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产业链
监管方
监管
商业银行
交易验证、资金清结算
交易信息传送、资金清结算
清算机构
消费者
签约授权,提 供支付服务
第三方支付机构
(C端支付)
个人用户
第三方支付分类及业务流程示意图
线上支付
个人
个人转账、充值缴费、还款等
线下支付
资金流转
第三方支付机构
收款方
资金流转
根据服务 对象分类
企业用户
线上收单 线下收单
付款方
收款
资金流转

第三方支付机构
企业
资金流转
4
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模式
第三方支付机构从基本业务逐渐探索出各种增值业务
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收款方及付款方之间的支付桥梁,主要通过搭建支付平台,为收付款双方提供资金划转、资金清结算 以及技术、安全保障服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三方支付业务包括网络支付、 银行卡收单、预付卡发行及受理以及其他。前三者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基本业务,在该业务中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向收付款 双方收取手续费盈利。随着第三方支付机构服务丰富度的增加,第三方支付机构逐渐探索出其他业务模式,如利用数据资 源开发大数据产品,提供精准营销等增值服务,以实现多样、灵活的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类型
基本 业务
付款方 (个人用户)
支付工具 手续费
• 网络支付 以开发APP、设置二维码或直接输入账户 信息的方式,依 托于虚拟账户进行资金的转移,直接服 务于C端用户
第三方支付 机构
支付解决方案
手续费、支付通道费、接 入费等
收款方 (企业用户)
• 银行卡收单
通过POS终端为B端商户代收资金,并在账期内清结算。政策 规定,依托于线上交易方式为B端商户服务(线上收单)的第 三方支付机构同样需要具有银行卡收单业务资格
2
第三方支付行业宏观现状
1
第三方支付行业主要细分领域情况盘点
2
第三方支付行业优秀企业案例分析
3
行业未来趋势分析&企业经营建议
4
3
定义及分类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指的是独立于商户和银行并且具有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交易支付平台的网络 支付模式。按照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服务对象,我们可以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分为面向企业用户服务(收单业务)及面向个人 用户提供服务(支付业务)两类。
支付渠道、交易信息 传送、资金清结算
第三方支付机构
(收单机构)
……
软硬件支 持及其他
商户拓展代 理商
服务商
资质审核服务 机构
……
软硬件支 持及其他 硬件生产商
签约授权,提供 收款服务
商户
6
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
大规模增长时代告一段落,市场进入有序发展阶段
2013年以前,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逐渐培养了人们线上支付的习惯,第三方网络支付市场兴起。2013年开始,第三方支 付 机构上线金融、航旅等领域的在线支付功能,网络支付交易规模大幅提升,2013-2016年间第三方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复 合增 长率达到110.9%。在这一阶段,面向C端用户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品牌渗透率占绝对优势地位,并顺势推出信用消费产 品; 其他支付机构大多针对行业内大客户提供支付解决方案,并建立个人账户体系发展自有的“电子钱包”。到2017年止, 网 络支付已经渗入了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民生领域线上支付环节也逐步打通。现阶段,随着监管趋严,市场将进入有序发 展阶 段,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增长速度也将初步稳定下来。
监管趋严,新挑战来临 2017年底,“断直连”及备付金交存相关政策正式出台。在政策要求下,第三方支付机 构统一以间联银联/网联模 式运行,备付金利息收入及金融投资收入消失,对现有收入可能会有3-30%的负面影响 ;支付机构通道成本升高, 原有通道营收模式难以继续。接下来,建立自有客户基础、发力垂直领域市场、拓展 收入来源成为重中之重。
• 预付卡发行及受理 采取磁条、芯片等技术,以卡片、密码 等形式发行商户预付卡, 以供用户购买并享受商品或服务的预 付价值
用户沉淀 + 数据积累
增值 业务
• 金融增值服务
自营或合作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 提供信贷、理财、即时到账等金融 服务
• 大数据产品
依托于支付服务中产生的交易数据、用 户数据沉淀,开发大数据应用产品,切 入征信营销等领域的商业化
细分领域情况
银行卡收单市场:以线下收单为主,线下消费增长、信用卡市场发展、线上金融发展是主要推动因素 目前,第 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规模超70万亿元,线下收单占比约80%。未来,线下消费规模增长、扫码支付 渗透率 提高、信用卡市场及线上金融业务发展会推动支付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发展。
线下支付市场:以扫码支付为主,支付机构已探索出多种增值服务营收方式 线下支付有扫码支付和NFC支付两 种方式,从规模上来看仍以扫码支付为主。其中,扫码支付规模主要由餐饮、商 超领域的扫码支付贡献。目前, 面向C端提供线下支付服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探索出多项增值服务营收方式。
2018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 究报告
摘要
行业宏观概况
大规模增长时代告一段落,市场进入有序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线上支付、线下扫码支付习惯的养成,第三方支付渗透 率已足够高。2017年起第三方支付规模成倍增长的时 代结束,市场逐步进入有序发展阶段。在此阶段,移动支付成 为规模占比(55.0%)最高的业务。
跨境支付市场:2013年监管层正式放开支付机构进入,市场潜力巨大 2013年监管层正式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 业务实行牌照监管,正式放开支付机构进入市场。未来,跨境电商交易规 模增长、出境游花费增加、非现金支付 渗透率提高将会推动市场发展。
趋势&建议
趋势:产业链重构;“价格战”继续,业务层基本服务价格走低 第一,随着“断直连”政策明确,国内第三方支 付机构上游关系将非常明确——统一通过银联/网联连接各发卡行及 支付宝、财付通;下游在商户拓展上也会更加清 晰——直接连接商户或发展商户拓展服务商。第二,支付机构在发展 增值服务初期或将会在基础支付服务上让利, 从而持续一段时间的“价格战”。
企业经营建议:建立产业链优势及业务优势,发展增值服务 接下来,企业可通过外延式并购建立商户基础、确保市 场份额,同时要注意设置商户转移壁垒,建立产业链优势。另 外,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及优势选择不同的发力点 ,建立业务优势。对于所有支付机构来说,可从大数据、金融、 技术解决方案三方面开发增值服务,拓展盈利点,提升 商户留存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