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率
周转率怎么算

周转率怎么算周转率是一个用来评估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财务指标,它可以衡量公司在一定时间内利用其资产完成营业额的能力。
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即公司能够更高效地将资产转化为营业收入。
下面将详细介绍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意义以及影响因素。
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营业收入是指公司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平均资产是指在计算周期内公司拥有的所有资产的平均值,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计算周转率时,通常会选择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计算,比如年度或季度。
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周转率,可以评估公司的资产管理效率是否有提升。
周转率是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对于公司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先,周转率可以帮助公司发现资产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如果公司的周转率较低,说明公司资产的利用率较低,可能存在问题,比如过多的库存、资产闲置等。
通过关注周转率,公司可以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其次,周转率可以帮助公司评估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如果公司的周转率较高,说明公司能够更快地将资产转化为营业收入,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周转率可以帮助公司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不同公司的周转率,可以评估自身在同行业中的位置,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影响周转率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列举其中几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库存管理是影响周转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多的库存会降低资产的周转率,因为公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将库存转化为销售收入。
其次,供应链管理也对周转率有重要影响。
完善的供应链管理能够更好地控制资产的流动,提高周转率。
此外,公司的营销策略和销售能力也会对周转率产生影响。
一个高效率的销售团队能够更快地推动销售和收款流程,提高周转率。
此外,公司的资产结构和资金管理策略也会对周转率产生影响。
不同类型的资产对周转率的贡献是不同的,公司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周转率。
总之,周转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公司了解自身的竞争力,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期、周转天数傻傻分不清?

大家都知道,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
然俄,究竟分子是谁分母是谁,究竟哪个是时期数哪个是时点数,对于脑袋不太灵光的小南也甚是苦恼。
那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期=周转天数,考试的时候这些概念总是会换着模样地出现,所以大家还是要把概念分清。
在此就以应收账款周转率为例,一个企业卖出去商品往往只能收到一部分现款,剩余部分就以应收账款的形式趴在账面上。
那企业为什么会选择赊销呢,因为赊销作为一种免费的商业信用能够扩大销量啊。
所以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就是一种对销售收入的投资,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说明1元应收账款投资所带来的销售收入,即:在这个公式中分母作为资产负债表的一份子,显然是时点数,所以分母的应收账款=(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另注意,考题中可能会给营业收入的数字即等于赊销收入。
例题:昱行教育2019年度营业收入15010元,2019年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年末数为2050元,年初数为1070元,假设年初、年末坏账准备均为0。
则昱行教育2019年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计算如下:既然一年中应收账款平均收回的次数是9.62次,那平均收回天数就是用360天÷9.62=37(天)。
财务管理的辅导教材很多,各种考试对这些公式的名称使用骚气不一,我们以为自己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然而冷不丁来一个我天,这又是什么鬼东西?先来字面理解,今年又赊了一大笔账,每天就收入那一点钱,什么时候才够我的应收啊。
再来公式推导:另注意,考题中应收账款周转期还有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等说法。
周转率指标中有两个特殊的公式,即存货周转率和应付账款周转率,其余指标都是用营业收入(赊销收入)作分子,只有这两个公式与众不同。
在做分录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企业在卖出去存货的时候相应地应该结转成本,所以跟存货有关的就是营业成本。
企业的应付账款就是由于采购商品所产生,采购商品成为企业的购货成本,所以分子是购货成本。
周转率指标

周转率指标周转率是公司财务指标中的重要一项,它是指企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销售额与存货成本之比,也就是某种资源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和销售的频率,常用于评估企业生产效率、库存管理和资金利用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周转率的计算、作用及应用。
一、周转率的计算方法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和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
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收入÷存货平均余额其中,销售收入为营业收入减去销售退货等;存货平均余额为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之和除以2。
存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存货的使用效率,它越高,说明企业用存货创造的销售收入越多,库存压力也越小。
但存货周转率过高也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可能会导致库存不足,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2.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
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期初应收账款和期末应收账款之和除以2。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收款能力和信用风险。
它越高,说明企业能够及时收回账款,资金流动性越好,信用风险也越小。
但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可能也反映出企业的销售政策过于严苛,客户信用评级过低,会影响企业市场的拓展。
3.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
公式为: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其中,总资产平均余额为期初总资产和期末总资产之和除以2。
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它越高,说明企业对资产的利用越充分,能够实现更高的销售收入。
但资产周转率过高也表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机会成本,因为企业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容易忽略其他发展机会的扩张。
二、周转率的作用周转率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以下作用:1.评估库存管理效率企业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是维护顺畅运营所必需的。
利用存货周转率来评估库存管理效率,可以帮助企业判断库存水平是否适当。
周转率计算公式

周转率计算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X100% 公式中: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当期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驻澳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减去折扣与折让后的数额。
数值取自企业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平均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资产总额年初数与年末数的平均值。
数值取自资产负债表,其计算公式为: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财管上周转率,一般是周转的的项目/营业收入,简单来说,周转率就是资产周转的速度,粗俗地理解就是资产赚钱的速度。
周转率越高,对应资产赚钱的速度就越快,或者说变成现金流的速度就越快。
平均周转率计算公式

平均周转率计算公式平均周转率是一个用来衡量企业经营效率的指标,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销售的情况以及资产的利用状况。
平均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周转率 = 销售额 / 总资产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其经营活动的效果,以及资产的利用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平均周转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我们来看一下公式中的销售额。
销售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
销售额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
因此,销售额的增加可以提高企业的平均周转率,从而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活跃。
而公式中的总资产则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资产的总和,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以及其他长期投资等。
总资产的增加可以提高企业的平均周转率,说明企业更好地利用了其拥有的资产。
然而,如果企业的资产过大,而销售额相对较小,那么企业的平均周转率就会降低。
这时,企业可能需要考虑调整资产结构,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平均周转率的计算结果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效率。
如果平均周转率较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较为活跃,资产利用效率较高。
这通常是企业经营良好的表现。
相反,如果平均周转率较低,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较为低迷,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这时,企业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经营效率,如改进销售策略、优化资产配置等。
需要注意的是,平均周转率并不是越高越好。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平均周转率的合理范围是有所差异的。
因此,在使用平均周转率作为经营指标时,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比如,制造业通常具有较高的资产投入和较长的生产周期,因此其平均周转率可能相对较低。
而零售业则通常具有较高的销售额和较低的总资产,因此其平均周转率可能相对较高。
除了帮助企业了解经营效率和资产利用状况外,平均周转率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企业之间的经营情况。
通过比较不同企业的平均周转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资产利用效率的差异,并从中找到优化经营的方法和借鉴经验。
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公式

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周转率是描述公司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一个指标,通常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三个指标来衡量。
周转率越高,说明公司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运营效益也能够得到提升。
下面是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解析:1.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资产周转率是计算公司销售收入与总资产之间的比率,反映企业经营资产的使用效率。
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能够高效利用资产来获得更多的收益,反之,则表示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较低。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库存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反映企业对存货的拿捏与管理程度。
存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存货周转的次数越频繁,存货资金占用时间越短,运营效率越高。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率表示企业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回收多少应收账款,反映企业经营风险和资金回收情况。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说明企业能够更加高效地收回账款,降低坏账率,提高经营效率。
周转天数则是应用周转率计算出来的指标,用于衡量资金在某项业务中的周转周期。
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资金周转效率越高,反之则表示资金周转效率较低。
下面是周转天数的计算公式及相关解析:1.资产周转天数=365÷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天数表示企业在完成一次资产周转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用多长时间可以将全部资产转化为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越高,经营效益也能够得到提升。
2.存货周转天数=365÷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表示企业完成一次销售所需的平均时间,也就是用多长时间可以将全部存货转化为销售收入。
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存货管理和拿捏能力越强,经营效益也能够得到提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表示企业从销售产生的应收账款增加到收回的平均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的财务风险降低,资金周转效率越高。
季度周转率计算公式

季度周转率计算公式及其应用一、什么是季度周转率?季度周转率(Quarterly Turnover Rate,QTR)是一种衡量企业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在一个季度内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占用的资产的使用效率。
季度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同等资产规模下实现了更高的销售收入,表明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活跃和有效。
二、季度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季度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有多种,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型和行业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季度周转率的计算公式:(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Total Asset Turnover Rate,TATR)是指企业在一个季度内实现的销售收入与其平均总资产之间的比率。
它反映了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效率,也就是每一元总资产所创造的销售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TATR=SalesAverageTotalAssets其中,Sales表示企业在一个季度内实现的销售收入,Average Total Assets表示企业在一个季度内平均总资产,通常取该季度初和该季度末两个时间点的总资产平均值。
(2)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Current Asset Turnover Rate,CATR)是指企业在一个季度内实现的销售收入与其平均流动资产之间的比率。
它反映了企业利用流动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的效率,也就是每一元流动资产所创造的销售收入。
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CATR=Sales AverageCurrentAssets其中,Sales表示企业在一个季度内实现的销售收入,Average Current Assets表示企业在一个季度内平均流动资产,通常取该季度初和该季度末两个时间点的流动资产平均值。
(3)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Rate,ITR)是指企业在一个季度内实现的销售成本与其平均存货之间的比率。
它反映了企业利用存货进行经营活动的效率,也就是每一元存货所消耗的成本。
总资产周转率 的正常范围

总资产周转率的正常范围
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总资产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销售能力越强。
总资产周转率数值的范围一般在1.5~4之间。
如果总资产周转率低于1.5,这可能表明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不足,资金利用不恰当,效率低,且可能面临经营上的困境。
而如果总资产周转率高于4,则可能表明公司的资金流动性较弱,资金被过度流动。
以上只是总资产周转率的正常范围的一般理解,具体的正常范围可能会因行业、企业规模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周转率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周转率最简单的计算方法
周转率是一个用于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不同领域的周转率计算方式略有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周转率的计算方法。
1.存货周转率:这是衡量企业销售能力及存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销售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的商品或产品的成本,平均存货则是指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存货平均值。
2.应收账款周转率:这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赊销收入净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减去现销收入后的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则是指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应收账款平均值。
3.固定资产周转率:这是衡量企业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指标。
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则是指企业在同一时期内的固定资产净值的平均值。
以上周转率计算方式都比较简单,只需要将相应的数据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周转率指标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具体使用时应结合实际
情况进行选择。
周转率的通俗理解

周转率的通俗理解一、什么是周转率?周转率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在单位时间内,资金或资源的流动速度和效率。
它反映了企业或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所投入资金或资源的多少次周转情况,也可以用来衡量企业或个人经营效益的好坏。
二、周转率的计算方法1.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存货流转的次数,用来衡量企业存货管理的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平均库存额2. 资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利用总资产的效率,衡量企业的资产运营情况。
计算公式如下: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总资产3.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收回应收账款的能力,用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应收账款周转率 = 信用销售额 / 平均应收账款4. 应付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支付应付账款的能力,用来衡量企业应付账款管理的效率。
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账款周转率 = 信用购买额 / 平均应付账款三、影响周转率的因素1. 资金流动性资金流动性是指企业现金和其他有价证券的可流动性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周转率。
当企业的资金流动性较高时,资金周转速度会相应提高,周转率也会增加。
2.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
一个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加快资金和物资的流动,提高周转率。
3. 生产过程效率生产过程效率指的是生产环节中的生产速度、设备利用率等因素。
如果企业的生产过程效率高,能够及时生产并及时出库,可以提高存货周转率。
4. 销售市场发展销售市场发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销售额和收入。
如果企业销售市场发展迅速,销售额增加,可以提高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
四、提高周转率的方法和策略1. 加强资金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资金配置、降低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时间来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2. 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加强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环节的合作和协调,优化物资和信息的流动,提高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周转率。
备件周转率计算公式

备件周转率计算公式备件周转率是企业在管理备件库存时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够反映出备件的利用效率和库存管理的水平。
那备件周转率到底怎么算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咱先来说说啥是备件周转率。
简单来讲,它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备件的使用数量与平均库存数量的比值。
比如说,一个月内,用掉了 100 个备件,而这个月平均的库存数量是 50 个,那这个月的备件周转率就是 2 次。
计算公式呢,通常是这样:备件周转率 = 一定时期内的备件使用数量 / 同期平均备件库存数量。
这里的“一定时期”,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一年,具体看企业的管理需求。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有个工厂,专门生产各种机械零件。
在过去的半年里,他们详细记录了每个月的备件使用情况和库存数量。
1 月份,用掉了 80 个备件,月初库存是 100 个,月末库存是 120 个。
那 1 月份的平均库存怎么算呢?就是(100 + 120)÷2 = 110 个。
所以1 月份的备件周转率就是80÷110 ≈ 0.73 次。
2 月份,用掉了 100 个备件,月初库存是 120 个,月末库存是 100 个。
2 月份的平均库存就是(120 + 100)÷ 2 = 110 个,备件周转率就是100÷110 ≈ 0.91 次。
3 月份,用掉了 90 个备件,月初库存是 100 个,月末库存是 80 个。
3 月份的平均库存是(100 + 80)÷ 2 = 90 个,备件周转率就是 90÷90 = 1 次。
4 月份,用掉了 110 个备件,月初库存是 80 个,月末库存是 70 个。
4 月份的平均库存是(80 + 70)÷ 2 = 75 个,备件周转率就是110÷75 ≈ 1.47 次。
5 月份,用掉了 120 个备件,月初库存是 70 个,月末库存是 60 个。
5 月份的平均库存是(70 + 60)÷ 2 = 65 个,备件周转率就是120÷65 ≈ 1.85 次。
各种周转率计算公式

各种周转率计算公式周转率是一个在经济、财务和运营管理中经常用到的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资产、资金等要素的利用效率。
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各种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等于销售成本除以平均存货余额。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小超市,你得关注你的货卖得快不快。
比如说,在一个月里,你卖货的成本是 5 万块,月初你的存货价值 2 万,月末存货价值 1 万,那平均存货就是 1.5 万。
用 5 万除以 1.5 万,得到的就是这个月的存货周转率。
这个数字越大,说明你的货卖得越溜,积压得越少。
我曾经观察过一家街边的水果店。
老板每天都早早地去进货,水果种类丰富,品质也不错。
但他一开始没太注意存货的管理,进的水果有时候太多,有些不太新鲜了还没卖出去。
后来他开始记录每天的进货和销售情况,计算存货周转率。
发现像香蕉这种容易坏的水果,周转率就得高一些,每次不能进太多。
而像苹果这种能放几天的,周转率可以稍微低一点,但也不能积压太多。
这样调整之后,他店里的水果损耗减少了,利润也提高了。
再说说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等于赊销收入净额除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这就好像你是个供应商,把货卖给了别人,人家没马上给钱,打了个欠条。
你得算算这些欠条多久能变成真金白银回到你兜里。
我认识一个做建材生意的朋友,他给一家大工地供货。
一开始,工地那边总是拖着货款不给,他的资金周转就很困难。
后来他学会了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发现跟这个工地合作的周转率太低了。
于是他跟工地那边重新谈了付款条件,加强了催收,同时也减少了对这种低周转率客户的供货量。
慢慢地,他的资金回笼快了,生意也越做越顺。
还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它等于销售收入除以平均流动资产余额。
这个就像是你的资金在流动资产里转得快不快。
如果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你的钱用得有效率,能更快地为你赚钱。
比如有一家服装加工厂,老板很精明。
他会合理安排原材料的采购,不让资金长时间压在原材料上。
同时,他也能快速把生产出来的衣服卖出去,资金回笼后又投入到下一轮生产和销售中。
总资产周转率最简单三个公式

总资产周转率最简单三个公式总资产周转率是一个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财务指标,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
接下来,我给您讲讲总资产周转率最简单的三个公式。
咱们先来说说第一个公式: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平均资产总额。
这就好比一个大商场,营业收入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卖出去的商品总价,平均资产总额呢,就是商场里所有的货架、货物、设备等等资产的平均值。
如果这个比值高,就说明商场用同样多的资产能卖出更多的东西,运营得不错;要是比值低,那可能就得找找原因,看看是不是资产没利用好。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比如说有个小工厂,专门生产文具。
这一年,工厂的营业收入是 500 万元,年初资产总额是 400 万元,年末资产总额是 600 万元。
那平均资产总额就是(400 + 600)÷ 2 = 500 万元。
用营业收入 500 万元除以平均资产总额 500 万元,总资产周转率就是 1 次。
这意味着工厂的资产在这一年里刚好周转了一次。
再来看第二个公式:总资产周转天数 = 计算期天数 / 总资产周转率。
这个公式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资产周转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还是说那个小工厂,如果一年按 360 天算,总资产周转率是 1 次,那总资产周转天数就是 360 天。
要是总资产周转率提高到 2 次,那周转天数就变成 180 天啦,说明资产利用得更高效,资金回笼更快。
第三个公式是:总资产与收入比 = 平均资产总额 / 营业收入。
这个比值反映了每一元营业收入需要多少资产投入。
比如说,还是那个文具厂,平均资产总额 500 万元,营业收入 500 万元,那总资产与收入比就是 1。
比值越低,说明企业用较少的资产就能创造出同样多的收入,运营效率越高。
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总资产周转率的这三个公式可是大有用处。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经营一家小公司,一开始没太在意这个指标。
结果呢,公司的运营出现了问题,资金周转不灵。
后来请了专业的财务顾问,仔细分析了总资产周转率,发现是库存积压太多,占用了大量资金。
周转率_精品文档

周转率周转率是一个用来衡量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资产的流动能力和利用效率。
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下面将从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周转率。
一、理论周转率是企业运营效率的指标之一,它表示了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将资产转化为销售收入的能力。
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效率越高,运营效果越好。
相反,周转率越低,则意味着企业的资产利用率较低,运营效果较差。
因此,通过合理提高周转率,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资产、提高经营效益。
二、计算方法1. 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对总资产的利用,实现销售收入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总资产2. 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将存货转化为销售收入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 = 销售收入 / 平均存货三、影响因素周转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 行业特性不同行业的周转率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般来说,生产周期较短、需求波动较大的行业,其周转率相对较高;而生产周期较长、需求波动较小的行业,其周转率相对较低。
2. 产品特性产品的价格、季节性需求等特性也会影响周转率。
价格较高的产品一般销售量相对较低,周转率较低;而价格较低、需求波动较大的产品,其周转率相对较高。
3. 资金流动性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直接影响着周转率。
如果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将导致采购成本上升、存货积压,进而降低周转率;相反,若企业流动资金充裕,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提高周转率。
4. 经营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周转率也有很大的影响。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准确的市场预测以及及时的库存控制等管理措施,都能提高企业的周转率。
总结:周转率是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合理计算和分析周转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身运营效果,找出改进的空间。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供应链管理、提高资金流动性等方式,提高周转率,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
周转率名词解释

周转率名词解释周转率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的效率,主要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用于衡量企业的经营能力。
周转率主要由总资产周转率(TUR)、应收账款周转率(ART)、存货周转率(ITR)等构成。
总资产周转率(TUR),也叫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总资产相对于营业总收入(收入)的比重,反映了资产结构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TUR是由营业总收入和总资产构成,TUR =营业总收入/总资产)×100%。
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和营业收入的计算是一致的,即每转一次总资产即产生一次营业收入,反映企业资金的转动程度,用于反映企业资产结构管理的效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ART)是企业生产经营概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状况。
它是由企业应收账款或销售收入占年度营业总收入的比重组成,ART =(应收账款/销售收入)×100%。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是反映企业管理账款的效率,可以及时发现账款出现问题的指标。
存货周转率(ITR)是指企业的存货在相同的一段时间内的购买数量和销售数量的比率,它主要反映企业管理库存的有效性,是企业评价库存管理状况重要指标。
存货周转率由存货成本(或存货余额)除以年度销售额之和得到,即ITR =存货成本/年度销售额)×100%。
简单的说,就是企业的存货在同一时间内的购买数量和销售数量的比率,而ITR的越高,表明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管理水平越好。
周转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质量,直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所以管理者和投资者都会关注其中的变化。
一般来说,用投资者,管理者和投资者更关注TUR,用于衡量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而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指标是ART;用于衡量企业库存管理状况的指标是ITR。
管理者和投资者在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时,要全面地考虑周转率,考虑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的综合情况,以上三者之间的比例。
周转率怎么算

周转率怎么算
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完成一次使用、出售、回收再利用的次数。
通过计算周转率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益和经营活动的效率。
周转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存货周转率、应收
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第一种,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存货的销售
次数。
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营业成本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所用于生产和销售
的成本,平均存货余额是指该时期内存货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平均值。
第二种,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
款的收回次数。
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营业收入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收入,平均
应收账款余额是指该时期内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平均值。
第三种,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资
产的使用次数。
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营业收入是该时期内的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净值是指该时期内固定资产净值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平均值。
第四种,总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总资产的使用次数。
计算公式为: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平均总资产。
其中,营业收入是该时期内的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是指该时期内总资产的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的平均值。
以上是常用的周转率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周转率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资产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决策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指某时间段的出库总金额(总数量)与该时间段库存平均金额(或数量)的比。
由于库存周转率往往是研究所有库存的物料而这些物料的计量单位往往不一致,因此更多的计算方法不是用数量而是统一折算成金额进行统计分析。
库存周转率反映了物料的周转程度,它代表着企业对物料的使用效率,当然也代表了企业对资金的利用率。
库存周转率越高,企业对资金的利用效率也越高。
但是库存周转率也不是越高越好,为了规避生产中突发的缺料(临时插单,物料损坏、维修等)的风险,需要确定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
对于不同的企业,同一企业的不同产品结构阶段,对库存周转率的考核指标是不同的,因此库存周转率只是企业在一定时期考核其自身管理效率的手段之一。
原材料库月库存周转率的计算:月库存周转率=月有效出库金额/月平均库存金额(1)这个月平均库存金额应该是从当月1号起直至当月末每天的库存金额的总和与当月天数的商。
这里的“有效出库”指的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用于生产和维修的出库,不包含报废出库和转移出库等。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月有效出库金额越多,月平均库存金额越少,库存周转率就越高。
在传统的计算中为了减少计算次数,就取月初库存金额与月末库存金额的平均值即:(月初库存金额+月末库存金额)/2。
这样计算出来的平均值往往会造成很大偏差。
因为这只是两天的库存平均值,这两天的平均值很可能与全月的库存平均值相差较大。
当有了计算机进行自动计算时,这个平均值就可以每天计算一次了,它是这样计算的:月初至计算日前一天的库存金额和+当日库存金额/月初至计算当日的天数(2)以上计算可以用递归法实现。
数据的提取和计算建议在当日23时与24时之间自动进行。
计算出来的值每月保存一次。
这样,我们不但可以查询以往每月的库存周转率,还可以查询当月任何一天至当月初这段时间的库存可以把这种计算和查询嵌入ERP系统中。
在ERP系统中,由于原材料库存物料往往包含采购员及仓管员属性,这样,可以按采购员或仓管员来计算他们所管辖的物料的库存周转率。
同样,还有在制品库存周转率和成品库存周转率:在制品库存周转率=月内入库在制品成本/在制品平均库存成本;(3)成品库存周转率= 月销售产品成本/月平均库存成本(4)在计算(3)、(4)两式得在制品或产品成本时,往往只考虑物料成本即可。
再谈存货周转率文章类别: 会计审计本文已经被阅读了 197 次!转载于: 财会通讯作者: 刘桂英时间: 09-06-05首页> 热点文章> 详细内容《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 年第10 期刊登了吴富中《内部控制财务比率分析及改进对策》一文,笔者对文中有关存货周转率的内容有不同观点,并于2007 年在贵刊的第一期以《也谈存货周转率》为题对存货周转率及其改进公式进行了探讨。
但对存货周转率改进公式只指出了分类的存货周转率之和并不等于存货周转率,并没有构建分类的存货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的关系式,对存货周转率指标在内部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也未阐述。
现就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
一、存货周转率与分类存货周转率的关系存货周转率指标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周转次数,指存货在一定期间内从支付材料货款开始,到产成品销售为止循环周转的次数,通常可以将周转次数直接称为周转率;另一种是周转天数,指存货从支付材料货款开始,到产成品销售为止这一过程需要的天数。
其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1)存货周转天数= 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计算期天数(2)在工业企业存货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
这三类存货代表了供产销三个环节存货在一定期间内占用资金的数额。
为了加强内部控制,这三类存货的管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需要分别对供应部门、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进行预算和考核,所以,往往将存货周转率指标分解为材料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
计算公式分别为:材料周转率= 产品生产成本/平均材料(3)在产品周转率= 产品生产成本/平均在产品(4)产成品周转率= 产品销售成本/平均产成品(5)材料周转天数= 平均材料/材料耗用额*计算期天数(6)在产品周转天数= (平均在产品/产品生产成本)*计算期天数(7)在产品周转天数= (平均在产品/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期天数(8)由以上公式(1)~(8),可以看出存货周转率是供产销大循环,而材料存货周转率、在产品周转率和产成品周转率分别是供产销三个环节的小循环。
大循环必须依赖小循环,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由各类存货周转速度来决定。
但是不论是周转次数还是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决不是三个分类存货周转率的简单相加。
关于这一点,在《也谈存货周转率》一文中已经阐明。
下面采用存货周转天数的形式分析存货周转率与分类存货周转率的关系:由公式(2)可得:存货周转天数=(平均材料+ 平均在产品+平均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期天数= (平均材料/材料耗用额)*(材料耗用额/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期天数= (平均在产品/产品生产成本)*(产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期天数+(平均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计算期天数=材料周转天数*(材料耗用额/产品销售成本)+ 在产品周转天数*(产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成本)+产成品周转天数(9)[例]某企业在某年度有关存货占用资金(余额)如表1 所示:该企业在同一年度存货周转额如表2 所示:为简化,一年按360 天计算。
根据以上数据,按(2)式计算存货周转天数为146.67 天;按(6)式计算材料周转天数为46.15 天;按(7)式计算在产品周转天数为62.31 天;按(8)式计算产成品周转天数为60 天;由此,验证公式(9):公式(9)表明,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分类存货周转天数。
加速分类存货周转速度,就会使存货周转速度加快;反之,则会使存货周转速度减慢。
二是各类存货占全部存货周转额,即产品销售成本的比重。
由于材料周转额、在产品周转额、全部存货周转额孰高孰低要通过供产销的平衡关系才能确定。
所以比重这一因素对存货周转率影响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来定。
第一种情况,产品畅销时,产品销售成本一般会高于材料耗用额和产品生产成本,这时材料的比重和产成品的比重小于1,可以使存货周转天数缩短,加速存货的周转速度。
第二种情况,产品滞销时,产品销售成本可能会低于材料销售额和产品生产成本,这时材料的比重和产成品的比重大于1,就会使存货周转天数加长,减慢了存货周转速度。
通过公式(9)可以对存货周转率进行因素分析,找出存货周转率的变化原因。
公式(9)还提示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时,应关注构成存货的原材料、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之间的比例关系。
在正常的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某种比例关系。
如果产成品大量增加,其他项目减少,很可能是产品销售不畅,放慢了生产节奏。
此时,总的存货金额可能并没有显著变动,甚至尚未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显著变化。
而这样隐藏的问题通过公式(9)可以很清晰的揭示出来。
因此,在分析存货周转率时,既要重视变化大的项目,也不能忽视变化小的项目,其内部可能隐藏着重要问题。
二、业绩考评要正确评价存货周转率由于企业存货资产的投资主要是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的经营需要,所以,存货不足不能满足经营需要,存货过多又会浪费资金,在特定的生产经营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佳的存货水平,所以存货不是越少越好。
存货的控制指标应综合考虑企业内部的经营规模、管理水平以及企业外部的供应条件,协作关系等因素来确定。
一个适度的存货周转速度除了存货内部各项目的比例关系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应收账款、应付款项等项目的影响。
一般来说,销售增加会使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的余额增加,并不会引起存货周转率的明显变化。
但是,由于存货完成一次循环周转,需要从材料存货形态转化为在产品存货形态,在产品存货形态完成加工之后转换为产成品存货形态,通过销售产成品存货转化为当期销售成本。
这个过程是依次进行的,在时间上有先后的顺序,就会出现存货周转率与企业生产经营在时间上不能同步变化的问题。
当企业生产任务增加时,先要增加采购,然后依次引起存货和应付账款的增加,最后才引起收入上升,因此,在企业生产任务急剧上升,但销售尚未上升时,先表现为存货周转天数增加。
与此相反,当企业生产任务急剧下降时,先行减少采购,依次引起存货周转天数下降,而这并非资产管理的改善。
因此,在采用存货周转率评价管理业绩时,不能直接根据数据高低作简单结论。
三、存货周转额的探讨存货完成从货币支付到产成品实现销售这一循环过程,表明存货周转了一次,是以产成品实现销售为标志的。
表示销售实现的指标有两个,即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销售成本。
计算存货周转率时,使用产品销售收入还是使用产品销售成本,要看分析的目的。
一般来说,使用产品销售成本作为周转额是用来说明垫支的存货资金周转速度,反映了存货资产的纯粹周转速度。
如果为了评估存货管理的业绩,应当使用产品销售成本计算存货周转率,使分子和分母保持口径一致。
而产品销售收入中不但包括垫支的资金,还包括垫支资金以外的部分,如不计入销售成本的期间成本、税金和利润等,因此,如果采用产品销售收入来计算存货周转率是一种扩大形式的周转速度,即反映了存货资产的纯粹周转速度,又反映了垫支资金的利用效果。
在实务中,为了评估资产的变现能力需要计量存货转换为资金的数量和时间,应采用产品销售收入计算。
另外,如果在分解总资产周转率或分解流动资产周转率时,为系统分析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并识别主要的影响因素,也应统一使用产品销售收入计算存货周转率。
实际上,两种周转额的差额是毛利润引起的,究竟使用哪一个计算,应视分析的具体目的而定。
参考文献:[1]吴富中:《内部控制财务比率分析及改进对策》,《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 年第10期。
[2]刘桂英:《也谈存货周转率》,《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第1期。
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内部经营者:对三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与改进对策2009-3-2 11:32 deliwfz 【大中小】【打印】比率分析是指利用报表中有内在联系的各个项目之间的比率关系,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揭示的企业财务状况某些方面的具体数值,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进行局部或整体分析与评价。
运用财务比率的主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以投资者人、政府、债权人等为主体外部使用者;二是以经理人、财务主管为主体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
由于外部使用者对掌握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其在使用财务比率时,往往采用简化的方式进行,而且各类大专院校财务管理类教材在阐述相关财务比率时,也往往倾向外部使者所采用的方法,并未深究各项指标的深层含义,导致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经常采用与外部使用者类似的方法,结果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下笔者以内部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就应收账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三个指标进行分析及改进做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