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知识讲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料知识讲座
作者:日期:
肥料知识讲座
第一讲
什么叫做肥料
凡是为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提高土壤肥力而施入土壤的物质都叫肥料•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
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一类.而另一些主要是为了
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的肥料称为间接肥料,如石灰,石膏和细菌肥料等就属于这一类.然而,这两类肥料有时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如有机肥料既是直接肥料又是间接肥料
作物必需哪些营养元素
凡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叫做必需营养元素.现在在植物体中已发现了 70种以上的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根据研究,必需营养元素有16种,它们是:碳(C),氢(H),氧(0),氮(N),钾(K),磷(P),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硼(B),钼(Mo),铜 (Cu),氯(Cl)
哪些营养元素叫做大量元素哪些叫做微量元素什么叫做"肥料三要素
植物生长发育必需上述16种元素,但对其需要量有很大差别,习惯上把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称为大量元素;把需要量少的,含量在0.01%以下的其余7种元素称为微量元素.植物对氮,磷,钾需要较多, 而土壤又往往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经常要通过施肥来供应作物的需
要,故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
什么是有益元素和超微量元素
有些元素虽然是必需元素,但它们对植物有一定的营养作用,这些
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如钻(Co),它是非必需元素,但它是豆科作物根瘤
菌固氮时必需的元素,因此它对豆科的生长有良好的影响.钠(Na),硅(Si),碘⑴,硒(Se),锶(Sr)镍(Ni),钒(V)等也是有益元素.超微量元素是指那些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很少的(在十万分之几以下)非必需元素,其中有些是有益兀素,如硒,镉,汞等兀素
作物的必需营养元素从哪里来
植物所需的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氮素主要来自土壤,其余元素来自土壤•所以除了碳,氢,氧外,植物主要靠根系从土壤中吸收这些养
作物主要从土壤中吸收什么形态的养分
作物主要是吸收土壤中的无机态离子,如K+,NH+4,NO-3,Ca#等等;但也能吸收某些可溶性有机物,如尿素,氨基酸,酰胺,核酸和磷酸甘油酸等•化肥主要供给无机态离子养分,容易溶在水中的,肥效就快;有机肥既能供给离子态养分(分解后)又能供给部分有机态养分.
作物怎样吸收养分
作物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的,但首先根系与养分必须接触即养分在根表面才能被吸收进根中.养分怎样才能到达根表面呢一个途径是根系伸展直接接促养分.通常把这种方式叫截获.根系截获的养分是很少的;另一个途径是扩散,即养分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
的地方移动,当根系附近的养分浓度高于根表时,养分就向根表扩散;
再一个途径是质流,即质体流动,这是叶片蒸腾的作用引起的,由于蒸
腾而消耗了根表附近大量水分,促使周围水分向根表移动,水中的养分
也就随着移向根表.作物对根表养分的吸收有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个过程•被动吸收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化学物理过程,例如养分通过扩散或电荷平衡进入细胞中;主动吸收是一个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而且
有选择性.有人认为养分通过被动吸收进入自由空间,(指细胞壁与原生质膜之间)后,在质膜上遇上一种叫载体的物质,载体把离子养分载
入细胞质内,而载体是需要能量才能工作的.就象汽车是载体,汽车需要汽油才能走动一样.所以如果植株供给根部的能量少,或者某些条件影响根的呼吸作用,以及缺乏磷素,都将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
什么叫做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就是要求施肥能达到下列三方面的目的:①施肥能使植
物获得高产和优质:②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③改善土壤
条件为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基础,即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合理施肥主要依据是什么
施肥的对象主要是作物,因此,施肥首先要考虑作物的营养特性各种作物的营养是不同的,同一种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就是说,不同作物或作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营养元素的种类,数量及其比例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玉米要形成100公斤产量需要从土中吸取2.57公斤的氮(N),0.86公斤的磷(P205)214公斤的钾
(K20),而马铃薯产100公斤块薯只需要0.5公斤氮(N),0.2公斤磷
(P205)和1.06公斤钾(K20)即可.
谷类作物和叶菜类蔬菜需氮很多,但豆类作物则需氮较少.因为它们自身有根瘤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又如香蕉需钾很多,但需磷则较少.
所以作物营养特性是施肥最重要的依据
其次,施肥主要是通过土壤供给作物营养的,那么土壤性质必然影
响施肥的效果,所以施肥也必须根据土壤性质来进行,其中,着考虑的是土壤中各养分的含量,保肥供肥能力和是否存在障碍因子等情况
再次,就是考虑气候与施肥的关系,干旱工区或干季节,雨水多的地区和季节,低温和高温季节应如何施肥.总之气候影响施肥效果,施肥影响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与利用.
此外,施肥必须考虑与其他农业技术措施的配合.
什么叫做作物营养临界期,临界值和营养最大效率期
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最大效率期与施肥效果关系最密切
营养临界期是指作物在某一个生育时期对养分的要求虽然数量不多,但如果缺少或过多或营养元素间不平衡,对作物生长发育造成显著不良影响的那段时间.
对大多数作物来说,临界期一般出现在生长初期,磷的临界期出现较早,氮次之,钾较晚.所以在生产中常用磷肥作种肥以保证作物生长初期获得足够的磷素.氮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三叶期和幼穗分化期小麦,玉米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分化期.
钾的营养临界期,水稻在分蘖初期和幼穗形成期.据研究,水稻分蘖期钾含量在 1.0%以下时则分蘖停止;在幼穗形成期如含钾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