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法、 12.9 德合计 美国 1.8
资料来源:麦肯迪,1997
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
(三)现代 ○ 大城市的高速膨胀
单位:百万人
2015(预测) 城市 东京 墨西哥城 孟买 圣保罗 纽约 拉各斯 洛杉矶 加尔各答 上海 布宜洛斯艾利斯 人口 排 序 26.4 1 18.1 2 18.1 3 17.8 4 16.6 5 13.4 6 13.1 7 12.9 8 12.9 9 12.6 10 城市 东京 孟买 拉各斯 达卡 圣保罗 卡拉奇 墨西哥城 纽约 雅加达 加尔各答 人口 26.4 26.1 23.2 21.1 20.4 19.2 18.5 17.4 17.3 17.3
国际上划分城乡人口的原则: ○ 行政区 ○ 人口规模 ○ 建制 ○ 城市特色 ○ 占优势的经济活动
城乡人口统计口径问题
各国城乡人口统计口径 ○ 单纯以聚落人口规模划分 ○ 规定某级行政中心所在地为城镇 ○ 以具有城镇特征为城镇的标准 ○ 以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相结合为划分标准 ○ 以人口规模与从业结构相结合为划分标准 ○ 只考虑建制因素 ○ 其他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
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 经济变化的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 向城镇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 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的变 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 革在城镇地记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 甚至包含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 过程。 ——周一星,1995
剩余劳动和 私有财产出 现:早期城 镇形成
阶级社会: 城镇开始具 备政治和宗 教统治功能
产业革命后: 大规模城市 化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 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 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 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 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 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马克思、恩格斯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华夏第一村”兴隆洼遗址
贵州黔东南州千江苗寨
纽约
聚落
聚落是人群居住、生活和从事多种社会经济
活动的地方。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 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城乡人口差异的形成过程
远古时代: 采集渔猎为 生,没有固 定聚落
1万年前: 原始农业出 现,向定居 转变
资料来源:联合国人居署,2005
解决贫困城市化的策略
3. 地区发展:通过采用适当的国 家和地区投资政策、中央权力下 放推动地方发展、在城市中心建 立基础广泛的体系使开发服务得 到有效地分配、促进城乡的互惠 关系,使城市化的积极影响最大 化,并降低城市化的消极影响 (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对自然 资源的过度压力等)。
冰岛雷克雅未克
中国城乡人口统计口径的演变
1955年,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 ① 市、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 ② 常住人口超过2000且半数为非农业人口
③ 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
学校、科研机关的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常住人口虽 不足2000人,但在1000人以上,且非农业人口超过75%; ④ 具有源自文库养条件,且每年疗养人员超过当地常住人口50% 的地区。 以上四类常住人口超过2万的县以上政府所在地可列为城 市,其余为集镇。城镇人口指市镇辖区内的全部人口。
中国城乡人口统计口径的演变
1963年,国务院调整市镇建制 ① 人口超过30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70%以 上,或人口超过2500,不足3000人,其中非 农业人口占85%以上的地区,可以设镇; ② 人口超过1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70%以 上的可以设市;不足10万人者必须是重要工 矿业基地、港口或较大的物资集散地,或边 远地区重要城镇而又确有必要者可以设市。 城镇人口是市镇辖区内的非农业人口
应对世界城市化的挑战
贫困的城市化
1950年,世界上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就在50年以后,城市人 口的比例已经增至1/2,并将继续增长。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60 亿,占全球人口的2/3。
在当今日益全球化的世界,城 市化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城市贫困 加剧,贫民窟增多。目前,全球 贫民窟人口将近10亿。
城镇是人口和非农业社会经济活动高度 集中的聚落类型,其人口规模或人口密度 达到一定的标准,在所在地区不同程度地 起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一般 情况下,城镇都具有由行政机构实施的建 制,或者是城市,或者是镇,前者的人口 和社会经济活动的集中度较大,后者则较 小,并具有一定的城乡过渡性。
城乡人口统计口径问题
城市内部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递减
杜国明,于凤荣,张树文.城市人口空 间分布模拟与格局分析.地理信息与科 学,2010.
乡村人口和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分布规律
汤国安,赵牡丹.基于GIS 的乡村聚落空间 分布规律研究.经济地理,2000.
乡村人口和乡村聚落
乡村整治:撤村并点
农村垃圾“围村”
乌尔
罗马
底比斯
巴格达
年份
公元前 1360 650 430 100 公元 360 800 1200 1400 1600 1800 1850 1925 1950 1975 1995
人口规模
10——20————50———100———200——500—1000—2000
世界最大城市
底比斯(埃及) 尼尼微(伊拉克)
城镇人口变动的途径
新城镇的建立,或某些老城镇撤销建制 城镇辖区范围变动 城镇人口自然增长 乡村人口通过迁移转化为城镇人口
城镇人口变动的途径
初期
• 低速度 • 自然增 长为主
中期
• 加速 • 迁移增 长为主
后期
• 停滞 • 自然增 长为主
日本东京、大阪两大都市圈的人口变动(年均%0) 年份 东京 自然增长 迁移增长 1950 13.2 21.3 1960 11.2 19.4 1965 14.0 20.0 1970 16.1 12.7 1975 16.4 7.3 1980 8.3 1.8 1991 4.1 2.4
开罗等
东京 (亚洲)
伦敦 (西欧) 北京 (中国)
纽约 (北美)
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
(三)现代 ○ 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 城市化增长极从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各地占世界生产总值的变化 国家 中国 1820 28.7 1870 16.6 18.7 8.7 1900 13.2 19.8 15.8 1950 6.2 14.5 27.1 1992 12.9 11.4 19.7
中国城乡人口统计口径的演变
1982年,把市、镇范围内的农业人口统计为
城镇人口。 1984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 凡县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均应设镇,乡政府驻地
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也可设镇。
1986年,放宽建市标准中对人口规模和非农
业人口比重的要求。
中国城乡人口统计口径的演变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
新农村建设
20
30
40
50
60
10
0 1949 1951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1989
中国城镇化率
如何突破“胡焕庸线”?
1991
1993 1995 1997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 市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
市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市所 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 人口。 ○ 新口径从不设区的市中扣除了乡,从不设区的 市所辖的镇以及县辖镇中扣除了村。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Urbanization)
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沿着两 个方向演进:集中场所的增多和多个场所规 模的扩大。 ——霍普· 蒂斯达尔,1980 所谓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指变农村人 口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或是指变农业人口为 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吴友仁,1980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
指标: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以及第二、第三
产业占经济活动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1790~2007年美国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
(一)古代
○ 城市是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中国四大
古文明的共同特征。 ○ 乌尔: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城 ○ 底比斯:埃及古都 ○ 罗马:
1. 贫民窟改造:对住房、基础 设施和环境进行实体改造;通 过完善教育、健康和保障居住 权进行社会制度改造;通过参 与性的过程、社区领导和赋权 进行治理改造;
2. 城市发展:通过在全市开展 预先的土地使用规划、开发和 管理税收基础、改善基础设施、 提供设施建设、进行城市管理 和城市治理、赋予社区权力、 减低脆弱性、提高安全保障来 创造就业机会;
城市内部人口密度
建成区: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
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它包括 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 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 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 通讯电台等)。 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包含着居住、休憩、教 育养育、交往、健身、甚至工作的等活动的,也 需要有生活服务等设施的支持。居住区是具有一 定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并集中布置居住建筑、公 共建筑、绿地道路以及其他各种工程设施,为城 市街道或自然界限所包围的相对独立地区。
巴比伦(伊拉克) 罗马(意大利) 君士坦丁堡(土耳其) 长安(中国) 杭州(中国) 南京(中国) 北京(中国) 北京(中国) 伦敦(英国) 纽约(美国) 纽约(美国) 东京(日本) 东京(日本)
1067 338
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
(二)近代 ○ 西欧北美国家快速城市化
○ 亚非拉国家殖民城市发展:香港、上海、孟买、
被低估还是被高估的中国城镇化率?(农民进城)
1949-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
个人作业推荐参考文献
李莎, 刘卫东. 俄罗斯人口分布及其空间格局演化[J]. 经济地理, 2014, 34(2): 42. 游珍, 王露, 封志明, 等. 珠三角地区人口分布时空格局及其变化特征 [J]. 热带地理, 2013, 33(2): 156-163. 王露, 封志明, 杨艳昭, 等. 2000-2010 年中国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变化 及其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 2014, 12: 006. 刘艳华, 徐勇, 刘毅. 2000 年来黄土高原地区的人口增长及时空分异 [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2): 156-166. 胡鞍钢, 刘生龙, 马振国. 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来自 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J]. 人口研究, 2012, 36(3): 14-26. 王桂新, 黄祖宇. 中国城市人口增长来源构成及其对城市化的贡献: 1991 2010$[J]. 中国人口科学, 2014, 2: 002.
1 3 12 16 12 14 24 23 37 65 110 450 453 909 1560 2 6 6 6 5 9 15 24 44 213 280 657 3 6 11 91 105 212 1 3 31 51 99 191 1 10 24 58 96 3 7 18 23 1 4 14 1 2 2
美国人口减少统计1950-2000年 城市 底特律 人口减少比例(%) 49
波士顿 芝加哥 克里弗兰 费城 圣路易斯
26 20 48 51 54
逆城市化的原因
生产力高度发展,城乡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
活没有实质性差别; 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产生发展对人口集中 的需求度大大减少; 信息产业和高速交通明显缩小了时空距离, 特殊地理区位的集聚效应降低; 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 老龄化社会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大阪
自然增长 迁移增长
11.5 13.1
9.8 13.8
12.5 15.5
14.4 7.5
14.9 0.04
7.5 -3.4
3.2 -2.0
城市人口规模分布
城市人口的序位-规模律
○ 城市首位度 ○ 四城市指数 ○ 十一城市指数
潘鑫, 宁越敏.长江三 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 规模结构演变研究.人 文地理,2008
1950 排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城市 纽约 伦敦 东京 巴黎 莫斯科 上海 埃森 布宜洛斯艾利斯 芝加哥 加尔各答
2000 人口 排 序 12.3 1 8.7 6.9 5.4 5.4 5.3 5.3 5.0 4.9 4.4 2 3 4 5 6 7 8 9 10
(三)现代 最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