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要千方百计地给予保护与激励。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特殊功能,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推动联想,最终实现创新。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

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善思、多疑、好问,喜欢尝试,对识记汉字、阅读课文、背诵古诗等都很有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要千方百计地给予保护与激励。

1.运用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材中描写了古今中外人们在实践中发明创造的各种创新性的“物”,这些“物”有世界最古老的拱桥“赵州桥”,有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有令世人惊

叹的“万里长城”,有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有适应社会和自然变化的各种“新型玻璃”,有现代化办公用具“电脑管家”等;记叙了大量创新性的“事”,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怀丙和尚捞铁牛,伽俐略在比萨斜塔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等;歌颂了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如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药物学家李时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地动仪的发明人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的伟大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詹天佑等。这些人、物、事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品质必将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强烈的震撼,必将在学生的灵魂深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创新意识是要靠激发的。因为激励可以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人有了自信,就会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因此,作为教师,对学生的“异想天开”不能泼冷水,而应多鼓励赞扬,引导他们敢于想他人之未想,做他人之未做,这样他们的创造欲望就会激发起来。

2.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的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情节出

现跳跃,叙述有所省略,这就给学生的想象活动留下了驰骋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凭借文章中提供的线索和生活中积累的有关表象,去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加以补充、衔接。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省略了扬科在“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的推动下,悄悄地去食具间看看摸摸小提琴的情节。为了领会小扬科对小提琴对音乐的无比深情的爱,就可启发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进行合理的补充:扬科是怎样站起来终于摸到了小提琴?此时他会有什么感觉?他是在什么情况下不小心使

琴弦发出“轻微而凄惨的响声”的?这样学生会以自己的经验和情感来想象小扬科在酷爱音乐的力量驱使下,来到使他十分恐惧的食具间的生动画面。这样的补充想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会更丰富更深刻。有些课文引导从人物的外表描写中去想象他的内心世界,或从人物的语言描写去想象他的动作、神态。通过这样的填补,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停留在字面上,而注意挖掘深层次的内容,并从中深刻体会有所发现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一种主动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在理解和表达问题时,要求有独到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不说大话、空话、套话、假话,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思考问题时,要求思路开阔,敢于突破传统定势,善于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方面的特殊功能,凭借课文、紧扣语言、展开想象、推动联想,最终实现创新。

1.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文学科在发展学生思维中的特殊作用,有的地方体现的比较明显,如《司马光》中的逆向思维,《称象》中的求异思维,《思忌赛马》中的变异性思维等;有的地方则体现的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如《小山羊》一课,看似很平常,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完全文之后,可以通过启迪:“小山羊还可以和谁交朋友?请大家都来当个小作家、小画家,给课文和插图续几个片断怎么样?”再如,《比尾巴》一课,教师也可以启迪学生,依据自己熟悉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对课文进行改编。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续编故事、改写课文中得到训练。

2.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具体方法有下述几种:一是鼓励观察,促进联想。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观察能力是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始发因素,我

们必须高度重视。要使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通过观察产生联想,通过联想实现创新。如《秋天》这一课,完全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去亲身观察、体验秋天的美景,然后教师再启示:“同学们能不能想象出冬天和春天又会是怎样的呢?”这时学生就会依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积极联想。二是增强直观、展开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是人类社会的希望,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就会失去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儿童时代最易幻想、最具想象力,善于形象思维。因此,我们必须依据儿童的特点,结合课文中的一些神话、童话及科学幻想故事,充分运用幻灯、投影、图片、音像设备、电子计算机等各种教学媒体,进行直观形象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想象的基础和丰富的想象素材,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三是减少统一,鼓励求异。古人云:学则生疑、有疑才有思,有思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统一”的东西太多,字词理解,要以字典为准:提练中心,要以教参为准;回答问题,要以教师的教案为准等。实际上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独立感受、独立创新的自由,对学生有百害而无利。因此,我们要允许求异,鼓励质疑。四是突破定势,实现灵活。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讲授式、问答式为主,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完全局限在教师设计的琐碎的问题之中,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为改变这种状况,可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如自读提问方式、分组讨论方式等,甚至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到社会中,去感悟、去寻找灵性。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思维是认识的工具,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语言与思维是相互的。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语言学习,又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