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重点简单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卷
1、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是研究一定组织体系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2、激励motivation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3、认知方式( cognitive style):又称认知风格、认知模式,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习惯化的方式, 即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
4、工作绩效(job performance):是指人们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对组织而言,绩效就是任务在数量、质量及效率等方面完成的情况;对员工个人来说,则是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状况的评价。
5、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是人们在进行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性格(character):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较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7、群体规范:是指由群体所确定的,对其成员起约束作用的行为准则
8、应激:个体在觉察(认知评价)到威胁或挑战时,必须做出适应或应对时的心身紧张状态。
9、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ment,OD):就是运用行为科学知识,对构成组织的各要素(人、技术、结构)进行系统的变革,目的是提高组织的自我更新能力和组织的效率,增进员工的幸福。
10、工作倦怠: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消耗殆尽的感觉,一种非正常的行为与心理表现。
11、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的区别
管理心理学: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侧重研究人的怎么样的行为而行为及其后效又会影响人们发生怎么样的心理。组织行为学:侧重人的行为,即研究行为发生的原因、过程、特点、效果等,行为和心理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
1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3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6对未来的预见性。
13、挫折的类型
1.严重挫折与一般挫折:按行为目标的重要程划分。
2.多重挫折与单一挫折:按遭受挫折的频度划分。
3.自然挫折与人为挫折:根据引发挫折的原因。
4.社会挫折与个人挫折:这是按照遭受挫折的对象划分的。
14、激励的特点 1)有被激励的人;2)需要是激励的基础3)激励是动态的4)激励效果的间接性
15、激励理论的分类 1)内容型激励理论2)过程型激励理论3)调整型激励理论4)综合型激励理论
16、组织变革的过程:组织变革一般需要经过解冻、变革、再冻结三个阶段,也叫作卢因的组织变革三阶段模型。
17、组织变革的阻力:
1.组织的惯性
2.组织的保守倾向
3.既得利益者的恐惧
4.变革的风险、
5.组织的“沉淀成本”
6.管理者的顾虑
18、群体的功能:1)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2)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3)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4)协调人际关系。
19、简述学习组织行为学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及意义
加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和应用,对改进管理工作和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培养和选拔各级卫生管理人才,改进领导作风和提高领导水平,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和改进干群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医疗卫生单位的活力和提高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有着重大意义。(1)有助于提高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2)有助于合理地使用人才(3)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4)提高领导水平
20、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艾克里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考虑到生物因素的影响,也考虑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人的一生每个阶段都有影响人格的发展主要因素,这些问题并非在某个阶段出现,在任何时期都会发生,从出生到死亡共划分婴儿期、儿童早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这八个阶段的顺序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社会环境。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个心理社会的“危机“顺利度过危机有助于增强自我力量,有利于适应环境,反之则会消减自我的力量,阻碍适应环境,并缩小下一阶段的危机积极解决的可能。
21、气质在组织管理中的意义
1.气质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塑性;
2.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3.气质不能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4.气质与工作的关系;
5.气质在心理健康中的意义。
2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技术方法
(一)观察法 1.自然观察法2.控制观察法(二)调查法1.会谈法2.电话调查法3.问卷调查法
(三)心理测验法(四)案例法(五)情景模拟法(六)系统法(七)实验法1.实验室实验法2.自然实验法
B卷
1、需要(need)是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客观刺激既包括身体外部,也包括身体内部的刺激。
2、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将人作为认知对象的认知过程。
3、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也称为组织归属感、组织忠诚。组织承诺一般是指个体认同并参与一个组织的强度。是一种“心理合同”,或“心理契约”。
4、工作倦怠:工作倦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由于压力过大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状态,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消耗殆尽的感觉,一种非正常的行为与心理表现。
5、个性(individuality)是指具有不同素质基础的人,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由表及里地表现出一个人独特的心理面貌。
6、组织变革(organizational change):是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7、团队:团队是以任务为导向、人数不多、技能互补、有共同奋斗目标、团结协作、相互承担责任、自觉能动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并产生一定价值成果的正式群体。
8、挫折(frustration)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受阻而导致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9、组织行为测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对组织内部的成员进行心理和行为变量的测量与评价。
10、群体决策的概述:组织整体或组织的某个部分对未来一定时期的活动所作的选择或调整。
11、组织文化内容:组织宗旨;共同的价值观;传统习惯;规章制度;物质载体
12、需要的特点1需要的指向性2需要的社会制约性3需要的连续性4需要的特殊性5需要的普遍性6需要的统一性
13、动机的功能包括哪些:(一)改正消极动机1.社会舆论2.个别教育。
(二)消除动机冲突1.正视现实,寻找机会。2.自我调节,有舍有取。3.积极引导,激发高尚情操。
(三)发展积极动机 1.提供充分理由,促成积极动机的形成。2.肯定行为结果,强化积极动机。3.强化理智力量,端正个人动机。4.运用“定步速作用”,维持积极动机。
14、影响挫折的因素
1抱负水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所规定的标准高低。
2个人容忍力:个人容忍力是指个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
3外部因素:主要指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15、个性的基本特点1.倾向性2.复杂性3.独特性4.稳定性5.整体性6.积极性。
16、个性的形成原因1生物因素;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3社会实践;4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