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C汽油深度脱硫技术对比
OCT_M系列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简介

量饱和,而烯烃、芳烃饱和反应放热量较大,因此, 加大了反应温升,又进一步加剧了饱和反应的进 行,最终导致辛烷值的损失加剧。
考察了循环氢中硫化氢含量对加氢脱硫反应 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低于 260 ℃ 时,加氢脱硫过程形成的硫化氢容易与反应物中 烯烃反应生成硫醇,使得加氢汽油产品中硫醇硫 含量超 标,因 此,应 控 制 循 环 氢 中 硫 化 氢 的 含 量[7]。国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硫化氢在抑制加氢 脱硫反应的同时,还会加剧加氢饱和反应,对选择 性加氢脱硫 反 应 过 程 是 极 其 不 利 的[8]。 工 业 装 置上通常设置循环氢脱硫化氢系统,循环氢经脱 硫化氢处理后,一般控制硫化氢质量分数在 100 μg / g 以下。除了硫化氢外,循环氢中的 CO 对于 FCC 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也有不利的影响, 研究表明[9],采用 Mo-Co / Al2 O3 催化剂处理 FCC 汽油重组分,循环氢中 CO 质量分数依次为 11 000, 232,58,2 μg / g 时,加 氢 脱 硫 率 依 次 为 57. 3% , 76. 3% ,90. 7% ,98. 3% ,这 说 明 循 环 氢 中 的 CO 严重地抑制了加氢脱硫反应的进行。工业应用 中,CO 除了表现出抑制加氢脱硫反应外,由于 CO 甲烷化反应还会释放出大量的反应热,引起反应 床层温升过大,不利于反应控制,并增加了烯烃饱 和量及辛烷值损失,因此,也需要严格控制循环氢 中的 CO 含量。
用结果表明,用 OCT-M 技术处理国内不同性质的 FCC 汽油生产国Ⅲ标准汽油时,RON 损失不大于 1. 5 个单位,能够满足国Ⅲ标准清洁汽油的生产 需求。 2. 2 OCT-MD 技术
国Ⅳ、国Ⅴ标准清洁汽油对于汽油中的硫质 量分 数 要 求 更 严 格,分 别 为 小 于 50 和 小 于 10 μg / g。国内炼油厂 FCC 汽油轻馏分硫含量明显 高于这一指标,OCT-M 技术对轻汽油只进行无碱 脱臭处理。无碱脱臭只是将轻汽油中的硫醇硫转 化为二硫化物,无法降低轻汽油的总硫含量,加大 了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部分的负担。试验结果 表明,相比国Ⅲ汽油生产,OCT-M 技术生产国Ⅳ 标准汽油时辛烷值损失增加 1 个单位以上,且不 能生产国Ⅴ标准清洁汽油。FRIPP 针对这一问题 开发了 OCT-MD 技术,OCT-MD 技术对 FCC 汽油 全馏分先进行无碱脱臭处理,然后再分馏出轻、重 汽油馏分,这样无碱脱臭过程全汽油中的硫醇被 转化 为 沸 点 更 高 的 二 硫 化 物,然 后,经 分 馏 进 入 FCC 汽油重馏分中[10],有效地降低了轻汽油的硫 含量,根据需要一般可将轻汽油馏分中的硫质量 分数降低至 50 μg / g 甚至 10 μg / g 以下,有效地 降低了轻汽油中的硫含量。此外,FRIPP 配套开 发的 FCC 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 硫 催 化 剂 FGH21 / FGH-31 具有更好的加氢脱 硫 选 择 性。OCTMD 技术自 2005 年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家庄分公司应用以来,已在多家炼油厂应用, 取得了 较 好 的 效 果。工 业 应 用 结 果 表 明,采 用 OCT-MD 技术加工 FCC 汽油生产国 Ⅳ 标准汽油 时,辛烷值损失与 OCT-M 技术生产国Ⅲ标准汽油 的辛烷值损失相当或略微增加。 2. 3 OCT-ME 技术
汽油脱硫技术

汽油脱硫技术摘要: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
本文主要综述了FCC汽油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前言据统计,我国车用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裂化。
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形式以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其中噻吩类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而硫醚硫和噻吩硫的含量占总硫的85%以上。
因此,催化汽油脱硫过程中如何促进噻吩类和硫醚类化合物的转化是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围绕低硫和超低硫油品的生产,开发出了许多相关的脱硫技术,目前相关的脱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
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以及添加剂技术等。
1. 加氢脱硫技术1.1 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是通过对FCC原料油加氢处理来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可将FCC原料硫含量降至0.2%以下,从而使FCC汽油硫含量降到200μg/g。
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同时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和馏分油的硫含量,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品的产率和质量。
但投资高(FCC原料加氢预处理所需投资为其他方法的4~5倍),要消耗氢气,操作费用高,且难以满足硫含量小于30μg/g的要求。
1.2 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该技术是在FCC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硫含量的催化剂和助剂以及其他工艺新技术,从而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直接达到降硫的目的。
该类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不需增加投资和操作费用,缺点是脱硫效果差。
1.3 FCC汽油加氢处理①催化裂化汽油全馏分加氢精制,可以将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含量降到50μg/g,但是由于轻汽油馏分中的烯烃得以饱和,汽油辛烷值RON要损失较多;②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加氢精制,只对催化裂化汽油重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可避免轻汽油馏分中烯烃得以饱和,使辛烷值损失较少;③两段反应工艺,为了克服FCC汽油加氢的缺点,采用两段反应器工艺,第一段为加氢处理,第二段为异构化,但它同时也增加了投资和操作的费用。
催化裂化、催化裂解、热裂解技术对比

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催化重整.加氢精制与裂解.芳桂抽提技术总结DCC (催化裂解)DCC的操作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最大量生产丙烯(工型)以及最大量生产异构DCC-I510-5S0 'C伟创石油化工设计有限公司,如有问题请加qql503261405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达到60%目前国内已经开匚生产的MCC有两套,还有一套装置年内也要开匸。
上海河图石化丄程有限公司的技术•简单地说多产烯烧并不准确•汽油提升管主要功能是将催化汽油中的r⅛碳烯烧转换成低碳烯烧•提r⅛液化气产址和碳三、碳四烯烧收率。
另一个功能是汽油沉降湍的待生催化剂循环至重油提升管降低催化剂温度从而提r⅛重油提升管的剂油比。
山东齐旺达集团海仲石化有一套60万吨的HCC.生产液化气.干气、轻芳烧、中芳烧联产芳烧的催化裂化技术(MCC)以重油加石脑油进料,联产丙稀.芳烧(苯、甲苯和二甲苯)和溶剂油~~DCC工艺是常规FeC操作与蒸汽裂解的组合。
其工艺条件比FCC苛刻,深度催化装化(DCC)匚艺又称催化裂解工艺,它可看作是常规FCC操作与蒸汽裂解的组合。
DCC装宜在538-582Γx 10%-30%蒸汽条件下操作,而FCC装宜在 493~549<∖ 1%~3%蒸汽条件下操作。
DCC操作采用分子筛催化剂选择性地生产丙烯、乙烯和富芳烧石脑油。
该技术最大址生产丙烯(工型)使用RlPP开发的专利沸石催化剂QCC(匸型)丄艺可生产20%丙烯,而FCC匸艺的丙烯产率为5%左右.MGG J:艺也是RIPP研究开发的一项藝产液化气和汽汕的催化转化工艺,采用具有特殊反应性能的RMG催化剂,在反应温度DCC-I 510-580、C DCe-II500-530 'C反应压力0.15 - 0.35MPA的条件下,丙烯产率可达9%(质).RIPP在DCC和MGG丄艺的基础上开发f MlO工艺,该匸艺可最大量生产界构烯烧和商辛烷值汽油,兰炼釆用MK)工艺后,丙烯产率达Iwo(质),异丁烯和异戊烯的产率可达10%(质)∙RIP],与长炼合作开发了以一 1助气剂,以一 1助气剂具有强度高,适应性强,产气量大,气体烯炷度和异构化程度高及汽油辛烷值增加的特点,长炼两套頊油催多)•但前者不产汽油.重油加石脑油重油(减压馆分油.焦化抽油.常圧渣油.以及减压饰分油掺减压渣油)■也可加I •轻油(石脑汕、柴油以及C4、CS轻烧)因产乙烯较少,基本改为CPP工艺,这样同时产乙烯和丙烯1、丙烯(产率20%)为主的气体烯矩(含乙烯较少八2.兼产∣⅛辛烷值优质汽油?芳烧多少?4、液化气?5、焦炭?丙烯20. 5%乙烯6・1丁烯11. 3%,其中另一•种为非质子酸中心•(即L酸中心)。
新型汽油脱硫技术的对比

新型汽油脱硫技术的对比摘要:文章针对两种汽油脱硫新技术:RSDS-U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S-Zorb 吸附脱硫技术,从反应机理、技术特点、设备特点各方面逐一对比,为炼油企业选择更适合生产实际的汽油质量升级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油脱硫对比1、前言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
各国对发动机燃料的组成进行了日趋严格的限制,以降低有害物质的排放。
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将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2017年10月执行的国V汽油标准要求成品汽油中的硫含量须小于10卩g/g。
我国汽油组分将长期以催化裂化汽油为主,其份额占到80%左右。
汽油质量升级主要是提高催化裂化汽油的质量,控制汽油中的硫、烯烃、芳烃含量和辛烷值等主要指标,与相应的国际标准接轨。
而且我国绝大多数的催化裂化装置为重油和渣油催化裂化,和普通催化裂化相比,汽油中的硫含量更高,汽油脱硫难度更大,开发清洁燃料技术成为当前炼油行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中国炼油企业多年来狠抓科技创新,积极推进以生产清洁燃料为主要目标,针对催化汽油脱硫技术引进和开发了两种新型工艺:( 1 )一次性买断引进美国康菲公司开发的S-sorb 汽油吸附脱硫技术,2007 年在燕山分公司建成国内第一套120 万吨/年工业化装置;(2)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洛阳石化工程公司、长岭分公司合作开发的RSDS J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2008年在长岭分公司30 万吨/年选择性加氢装置成功进行工业化试验。
本文对这两种新工艺的反应机理、技术特点进行介绍、对比,为炼油企业选择更适合生产实际的汽油质量升级技术提供参考。
2、反应机理为了了解RSDS召加氢脱硫和S- Zorb吸附脱硫这两类催化汽油脱硫工艺的区别,首先从脱硫机理比较。
大部分FCC汽油中的硫主要以四种方式存在,即:硫醇、硫化物(包括线性和立体)、噻吩和苯噻吩;硫醇和硫化物的加氢反应很快,通常在直接脱硫的条件下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噻吩和苯噻吩的加氢脱硫与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速率相似,但一般噻吩和苯噻吩的加氢脱硫速度比烯烃饱和速度快,因此能够通过加氢的方式使FCC汽油的烯烃在没有完全饱和之前,噻吩和苯噻吩完成加氢脱硫反应。
FCC汽油加氢脱硫降烯烃技术进展

2. 1 工艺改进 当前工艺改进主要围绕着如何降低硫和烯烃
含量, 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体现在增置预加氢
反应器和采用双催化剂体系, 汽油中的二烯烃和 烯烃含量高, 在分馏塔底或加氢条件下容易缩合
生成焦碳, 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 床层压降增 加。
预加氢的 目的: ¹ 二烯烃选择 性加氢; º 活泼烯烃双键异构饱和; » 将硫醇转化为重硫 化物。Prime- G+ 工艺增置了全馏分选择性加氢 脱二烯烃的预处理反应器, 抑制分馏塔底的结焦, 将低炭硫醇转化为大分子二硫化物从而生产无硫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 世界各 国对汽油中硫和烯烃含量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 制。2005 年前后, 欧、美等国将汽油中硫的质量 分数降低至 30~ 50 Lg/ g, 甚至提出生产硫质量分 数为 5~ 10 Lg/ g 的无硫汽油, 烯烃体积分数降至 18. 0 % 左右。我国自 2005 年起 供应京、沪的汽 油执行标准相当于欧 Ó排放标准的汽油规格, 即 w ( 硫) [ 150 Lg/ g, U ( 烯烃) [ 18. 0 % , U ( 芳 烃) [ 35 % 。目前我国 F CC 汽油约占成品汽油 的 80 % 以上, 重整汽油约 6 % , 烷基化、异构化、 醚类汽油比例很少, 而且从国内石油加工业的工 艺流程和装置特点看, 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难 以从根 本上改变高辛 烷值组分较少 的现状。而 F CC 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高达 45 % ~ 65 % , 成 品汽油中质量分数为 90 % ~ 95 % 的硫来自 F CC 汽油, 造成我国成品汽油中 硫和烯烃含量较高。 因此生产清洁汽油的关键是降低 F CC 汽油中硫 和烯烃含量。通过调整 FCC 操作, 应用脱硫降烯 烃催化剂或助剂的 FCC 工艺等手段都可以降低 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和烯烃体积分数, 但幅度较 小, 一般为 5 % ~ 10 % , 与以上技术相比, 加氢处 理尤其是选择性加氢不但能脱除汽油中硫醇硫和 其他高沸程硫, 还能: 综述了国内外 F CC 汽油加氢脱硫 降烯烃 技术, 并对各 种工艺 的技术特 点进行 了分析 比
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23卷 第3期2006年9月河 北 省 科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the Hebei Acade my of SciencesVol.23No.3Sep.2006文章编号:1001-9383(2006)03-0037-04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董 芝1,王 茹2,张剑波3(1.石家庄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2.石家庄冀鸿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000;3.河北政法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汽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降低汽油硫含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
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
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流体催化裂化)汽油,因此FCC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减少FCC汽油硫含量的技术主要有:催化裂化脱硫;催化加氢脱硫;生物脱硫;溶剂萃取脱硫;光、等离子体脱硫;氧化脱硫和吸附脱硫等。
笔者综述了国内外FCC汽油脱硫技术进展。
关键词:清洁燃料;催化裂化;汽油;脱硫中图分类号:X784 文献标识码:AAdvances i n FCC ga soli n e desulfur i za ti on technolog i esDON G Zh i1,WAN G R u2,ZHAN G J ian2bo3(1.Shijiazhuang Science Infor m 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hijiazhuang Hebei050000,China;2.Shijiazhuang J iHong Certified Public Acountants,Shijiazhuang Hebei050000,China;3.Hebei P rofess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s and L aw,Shijiazhuang Hebei050000,China)Abstract:W ith the gradually strictly of the envir onmental disci p lines,the require ment for the quality of gas o2 line is getting higher.The method of reducing gas oline sulfur is considered t o be an effective means f or i m p r o2 ving air quality.The desulfurizati on technol ogy has beco me a key technol ogy in vari ous oil refinery enter p rises. Sulfur co mpounds in gas oline come mainly fr om FCC(Fluid Catalytic Cracking),researching and devel op ing of FCC gas oline desulfurizati on technol ogy is very i m portant.A t p resent,technol ogies of reducing sulfur content of FCC gas oline including catalytic cracking desulfurizati on,FCC gas oline hydr odesulfurizati on,bi odesulfuriza2 ti on,s olvent extracti on desulfurizati on,p las m and phot oche m ical desulfurizati on,ads or p ti on desulfurizati on and oxidative desulfurizati on.FCC gas oline desulfurizati on technol ogies at home and abr oad were revie wed in this paper.Keywords:Clean fuel;Catalytic cracking;Gas oline;Desulfurizati on1 汽油低硫化的必要性汽油中的硫在高温燃烧时生成硫的氧化物,不仅可以转变成酸腐蚀、损坏发动机部件,而且燃烧后生成的S Ox排出机外散逸在空气中还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1],破坏生态平衡。
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第11期 收稿日期:2018-04-09作者简介:程光南(1986—),男,山东东营人,助教,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加氢催化研究。
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研究进展程光南,魏麟骄(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摘要:为满足清洁汽油的新标准,国内外研究了各种各样的脱硫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以及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加氢脱硫工艺技术,对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中图分类号:TQ624.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11-0073-04ResearchDevelopmentofHydro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ofFCCGasolineChengGuangnan,WeiLinjiao(SchoolofChemicalEngineering,ShengliCollege,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Dongying 257061,China)Abstract:Tomeetnewstandardsforcleangasoline,variouskindsofdesulfurizationtechniqueshavebeenstudiedathomeandabroad,selectivehydro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andnon-selectivehydro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arethemaintechnologies.Thispaperintroducesthetypicaltechnologyofhydrodesulfurizationathomeandabroad,thefuturedevelopmentofFCCgasolinehydro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isputforward.Keywords:FCCgasoline;hydrodesulfurization;technology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越来越重视,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的破坏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国家积极研发清洁能源汽车,同时也出台种种措施控制汽油中有害物质的含量,汽油的新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国家最新发布的汽油国家标准规定了最新的国六阶段车用汽油的主要指标,与第五阶段标准相比主要表现在硫、烯烃、芳烃含量越来越低,硫含量与上一阶段相同。
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研究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师: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研究摘要:介绍了FCC汽油脱硫主要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及助剂脱硫.FCC汽油加氢异构化和吸附脱硫等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
指出同时具有芳构化和异构化功能的加氢脱硫和LADS固定床吸附脱硫)技术是解决我国成品汽油硫含量超标和辛烷值不富裕的有前途的技术。
关键词:FCC汽油;硫含量;脱硫;技术目录目录 (1)第一章汽油中硫化物的种类和分布 (2)1.1FCC汽油中类型硫含量分布 (2)第二章FCC脱硫技术 (4)2.1FCC汽油脱硫技术 (4)2.1.1原料脱硫技术 (4)2.1.2在FCC过程中脱硫 (4)2.1.3 FCC汽油加氢脱硫 (5)2.1.4 FCC汽油吸附脱硫 (6)2.2 FCC汽油脱硫技术各部分特点 (6)第三章加氢脱硫的现状 (8)3.1国外低硫清洁汽油生产技术现状 (8)3.1.1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8)3.2以下便是对国内外的几家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的简要介绍。
(10)3.2.1Prime G+ 技术: (10)3.1.2CDTECH技术 (10)3.2.3.RIDOS技术 (11)3.2.4.OCT-M技术 (11)3.2.5.DSO-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 (12)3.2.6.S-Zorb技术 (13)第四章氢脱硫特点及发展前景 (18)4.1选择性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特点分类简介 (18)4.1.1 SCANfining技术 (18)4.1.2 Prime-G技术 (18)4.1.3 加氢异构降烯烃脱硫 (18)4.1.4OCTGAIN技术 (18)4.1.5 ISAL技术 (18)4.2选择性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发展前景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汽油中硫化物的种类和分布汽油主要由Cs^C11的链烷烃、环烷烃、烯烃、芳烃和少量的含S, N, O杂原子化合物组成。
FCC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近年来 , 随着人们对于化石燃料的需求和环保 法 规 的 日益 严 格 , 对 于油品 , 特别 是 汽 油 中硫 含 量
提 出 了越来 越严 格 的 限制 。美 国 T i e r I I 规 范要 求从 2 0 0 6年起 汽 油 中硫含 量要 小 于 3 0 g ・ g - ; 多数 欧 洲 国 家 2 0 0 5年 就 执 行 了 欧 I V 排 放 标 准 ( E N 2 2 8 — 2 o o 4 ) , 要求汽油硫含量小于 5 0 g ・ g - X , 欧 盟 要求 2 0 0 9年 汽油 硫含 量小 于 1 O g ・ 。 在我国,
辛烷值损失小的 F C C汽油选择性 深度加氢脱硫新 工艺 , 如: O C T — M 系列 、 R S D S系 列 、 F R S工 艺 、 C D O S 工艺 、 C D T E C H系 列 、 P r i m e — G系列 以及 S C A N i f n i n g
系 列等 。
t e r i s t i c s a n d印p l i c a t i o n s we r e a l s o p o i n t e d o u t . Ke y wo r d s : F CC n a p h t h a; s e l e c t i v e d e e p h y d r o d e s u i f u r i z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 p og r r e s s
1 O g ‘ g - ) [ 1 1 。
烃集 中在轻馏分 ( L C N) 的分布特点 , 以9 0 ℃为切割 点, 将F C C汽油 分 馏 为 HC N和 L C N, 其 中: H C N加 氢脱 硫 , 然后 再与 L C N混 合后 进行 脱 硫 醇处 理 的一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制及性能评价

国 Ⅲ标 准 ( 1 0g / ) 仅 少数 城 市 执 行 国 Ⅳ标 < 5 gg , 准( 5 gg 。可 见 我 国的 汽 油 硫 含量 指 标 与 < 0g/ ) 欧、 美等 国相 比还 有 很大 差 距 。
我 国汽 油 中 绝 大 部 分 的 硫 来 自催 化 裂 化 汽 油 , 品 汽油 的调 合 组 分约 8 % 来 自催化 裂 化 装 成 0
物 化 性 质进 行表 征 , 并评 价 其对 F C汽 油 的选 择 C 性 加氢 脱硫活性 。 2 材料 与仪器
3 试 验部 分 31 载体 材料 的选择 .
载 体 的 性 能 影 响 催 化 剂 的 特性 , 中最直 接 其
21 试 剂 与仪 器 .
氧 化铝 , 工业 级 , 化 铝 含量 6% ~ 7%, 氧 5 0 中
1 前
言
为 6 % ~ 6 %, 尔滨 新达化 工 厂 ; 5 8 哈 柠檬 酸 , 食品
级 , 度 大 于 9 .%, 汉 精 诚化 工有 限 公司 ;硅 纯 99 武
溶胶 , 工业 级 , i 含量 ( 0 1 %, 江宇达 化 工 SO, 2± ) 浙 有限 公 司 ;田菁 粉 , 工业 级 , 糖 含量 8 .%, 总 59 江苏
射 线 荧 光 光谱 仪 , 十 测 定 催 化 剂 的 组 成 :美 国 用
AN E 公 司荧 光法 A E 9 0 T K NT K 0 0硫 氮分 析仪 , 用
于 测定 原料 及产物 的硫 、 氮含量 。 22 原料 油 . 试验 原 料油 采用 大 港石 化 公司炼 油 厂的 F C C
近 几 年 来 , 着 对 环 保 法 规 的 日益 严 格 , 随 各 国纷 纷 出 台政 策 限 制运 输 燃 料 ( 油 、 油 、 气 汽 柴 喷 燃料 ) 中硫 的 含 量 。例 如 日本 2 0 0 5年 要 求 汽 油 硫 含量 低 于 5 gg 欧 盟 2 0 年 要 求 汽油 硫 含 0g/; 05
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fcc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fcc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燃油质量的提高,对汽油中微量有机硫化物(TOS)浓度的控制也日益受到关注。
由于TOS浓度低且分散,因此在汽油中去除TOS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目前,化学氧化已成为降低汽油中TOS的最有效的技术,其中以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法(DFOO)为主。
DFOO可以对汽油中TOS进行有效的去除,当温度低于200℃时,其氧化条件比传统的氧化技术更安全,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为了进一步探究DFOO技术的发展,本研究旨在研究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法脱除FCC汽油中TOS的机理。
首先,研究采用一种特定的双亲催化剂,并运用半实验室规模的实验装置对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汽油中TOS的机理进行研究。
研究表明,当TOS浓度为0.04 mg/ml 时,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法将TOS的去除率提高到95%以上。
此外,在此温度和反应条件下,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的机理可以被分解为双氧水分解和H2O2解离的反应。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法脱除FCC汽油中TOS的机理,本研究采用实验装置进行反应模拟实验,并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到150℃或以上时,TOS的去除率显著提高,同时催化剂的活性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实验还发现,碱金属是一种有效的活性添加剂,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和效率。
此外,反应的pH值也会影响TOS的去除率,当pH>7.0时,去除率会随着pH值的升高而降低。
为了进一步提高反应的效率,研究人员采用不同反应体系进行反应,结果发现结合硫酸铵/碳酸氢钠混合体系可以有效脱硫,提高TOS 的去除率,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降解,而且不会削减汽油中其他有用添加剂,能够达到洗涤有机硫。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双亲催化剂催化氧化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去除FCC汽油中的TOS,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反应体系,以期在更低的温度和更有效的催化剂浓度下实现高效的脱硫效果。
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的研究

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的研究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 FCC)是一种用于去除汽油中硫化物的技术。
FCC是一种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的催化作用,可以将原油中的高分子烃分解为低碳烃。
这种分解作用有助于提取更多的汽油,但它也会产生一些硫化物,这些硫化物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
这种脱硫剂是一种在催化剂中添加的物质,可以吸附硫化物,将其从汽油中去除。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的应用可以在不影响汽油产量和质量的情况下,有效地减少硫化物的含量。
研究表明,添加FCC脱硫剂可以使硫化物的含量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下,从而满足环保法规对汽油中硫含量的要求。
FCC脱硫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吸附硫化物分子来去除它们。
硫化物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形成硫化物-催化剂复合物。
这个复合物会随着载气的作用从催化剂上解吸。
通过周期性地进行吸附和解吸的步骤,可以实现对硫化物的去除。
研究人员还对FCC脱硫剂进行了改进,以提高其吸附能力和稳定性。
他们通过调节催化剂中添加的成分,优化吸附剂的孔径大小和分布,改善脱硫剂的性能。
这些改进使FCC脱硫剂能够在更宽的操作条件下工作,提高硫化物的去除率。
除了硫化物之外,FCC脱硫剂还可以去除其他有害物质,如氮化合物和重金属。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汽油质量和车辆尾气排放产生负面影响。
FCC脱硫剂的应用还可以改善汽车尾气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可以去除汽油中的硫化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它通过吸附和解吸的方式实现硫化物的去除,同时也能提高汽油的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FCC脱硫剂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FCC汽油吸附法脱硫技术基础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论文第2章文献综述
图2-3S-Zorb脱硫技术中苯并噻吩的脱硫反应式
(2)S-Zorb工艺流程
Phillips公司的S-Zorb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和传统的HDS装置相似,只是用流化床反应器代替了固定床反应器,并增加了一个吸附剂再生系统,属于稳态操作。
以汽油的脱硫过程来介绍整个流程。
流程图见图2-4。
图2-4S-Zorb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过滤催化汽油原料除去其中的小颗粒,使氢气和少量的补充氢气与液体原料一起循环,然后通过一个热交换器来回收整个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在液体被导入反应器之前,用一个燃气进料加热器将通入反应器之前的物料加热到预定温度。
原料和氢气通过条件缓和的吸附剂沸腾床,
再经过过滤器脱除被夹带的吸附剂后流出。
冷凝的汽油和循环氢气在产。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

几乎不消耗氢气等优点 , 是解决 当代能源、 资源和环 境 问题 的重要 技 术 。
第3 7卷第 6期
21 0 2年 6月
环境科学 与管理
ENVI R0NM ENTAL CI S ENCE AND ANAGEM 咆NT M
V0J 7 I 3 No 6 .
J n 01 u e2 2
文章 编 号 :6 4- 1 9 2 1 )6- 0 1一o 17 6 3 (02 0 07 5
K e r s: CC g sl e;a sr t e d s l r ain;rve e y wo d F aoie iw d
目前 中 国国 内的 F C汽 油脱 硫 工 艺 主 要 还 是 C
刖 菁
传 统 的催化 加 氢 , F C汽油 深 度 加氢 脱 硫 工 艺存 但 C
c n u t n a d oh ra v na e .I i n i o tn e h oo o s lete p o lm fe eg o re ,rs uc n n io - o s mpi n te d a tg s t sa mp ra ttc n lg t ov h rbe o n r su c s e o r ea d e vrn o y y
断增 长 , 世界 范 围 内对运 输 燃 料 的质 量 要 求 越 来越 苛 刻 , 中控 制燃 料油 中的硫含 量 是一个 重 要 方 面 。 其
含 硫 汽油 的危 害主要 表 现在 : 增加 S H C N O 、 C、 O、 O
FCC汽油深度脱硫技术研发现状概述

硫醇 的转 化和 萃取 。
12 催化 蒸馏 脱硫 技术 .
对 F C汽 油 硫 含 量 分 布 的研 究 发 现 轻 馏 分 C
消 了 F C石脑油分馏塔 , C 在降低 了辛烷值损失 的 同时 , 比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规 加 氢 脱 硫 技 术 减 少 氢 耗 约 3 % , 0 节
省 了部 分 设 备 投 资 和 操 作 成 本 。S A Fnn C N ii g
纪9 0年代 以来 , 已成功应 用 于北美 、 欧洲 、 洲 等 亚 地 区 5套 工 业装 置 中 , 有 良好 的经 济 效益 。此 具 外 ,C N iig 艺 还可 以与 E xn bl 司 开 S A Fnn 工 xoMoi公
发 的 Z R ME E O R工艺 和 E O R工 艺结 合 , 现 X ME 实
反 应就 是硫 醚化 , 醇 与双 烯 形 成 烯 属硫 化 物 及 硫
效益 , 弹性调 节产 品辛烷值 , 并保持 9 % 以上的 9
脱硫 率 。
双 烯选 择性 加氢 , 而处 理 后 的塔 顶 产物 硫 醇 质 因
量分数一般低于 1I/ , gg 既可与处理过的重催化 x 汽油 混合 出装 置 , 也可 直接送 去 醚化 装置 做原 料 。
中硫含量相对较少 , 最重 的 1%馏分 中含硫量 占 0 总硫 的 13 。美 国 C T C / J D E H公 司据 此开 发 了两
段 催化 蒸馏 加氢 脱硫 工艺 技术 。F C汽油脱 硫率 C
大于 9 % , 品硫质 量 分数低 于 1 g g 同时维 9 产 0I / , x
F g 2 P o e sf w fS ANF n n i. r c s o o C l iig
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的研究

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油化工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领域,在石油加工过程中,脱硫技术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硫化物是石油产品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不仅会降低燃料的品质,还会对环境产生危害。
研究和开发高效的脱硫技术对于提高石油产品质量、保护环境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对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及其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研究方法、性能、优化设计以及在工业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为进一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汽油是炼油厂生产的重要产品之一,广泛用于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燃料。
而汽油中的硫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硫会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硫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对于环境保护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的研究方法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两个方面。
在实验室研究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吸附剂,通常是以氧化铝或硅胶为载体,并通过改性或负载不同的活性组分来提高吸附剂的脱硫效果。
需要建立合适的脱硫反应装置,包括反应釜、冷凝器和气相分析仪等,以模拟真实工业生产环境。
然后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实验,包括温度、压力、流速等参数的优化研究,以找出最佳的脱硫工艺条件。
在工业试验中,需要在实际的FCC装置中进行试验,通过调整操作参数来验证实验室研究的结果。
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试验来评估脱硫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还需要进行催化剂再生和废料处理等工作,以确保整个脱硫过程的连续性和经济性。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的研究方法需要综合运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两种手段,并不断优化工艺条件,以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成本。
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才能不断推动脱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2 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的性能与应用FCC汽油化学吸附脱硫剂是一种用于去除FCC汽油中硫化物的重要技术手段。
FCC汽油加氢脱硫工艺研究进展

( r . + S A iig C y r/ DH n T M/ TMD. DSa o ) P i G , C NFn n . DH doC DSa d me 0C . 0C _ RS t me. h
Ke r s FCC g s l e S l rc n e t Hy r d s l rz t n T c n l g y wo d : a o i ; u f o t n ; d o e u f i ai ; e h o o y n u u o
L UX a , AOJn -e L O Hu I io G i j ,U g i i
( ol e f hmir dC e cl n ier g C ia iesyo Pt l m, h n o gQn do2 6 5 , hn ) C lg C e sya h mi gn e n , hn vri f e oe S ad n ig a 6 5 5 C ia e o t n aE i Un t r u
e vrn n rsue . n y r d s lu iaini emo t r cia n fetv yt era ec ne t f u fr t n io me t e srs a dh do e ufrz t t s pa t l de cieWa d ce s o tn l p o Sh c a o o s u a
传统的加氢精制虽然 能有 效的脱 除汽油 中的
为 HD S反应 区 , 机硫 化物 在此 转化 为 HS和对 应 有 :
硫化物 , 由于 F C轻汽油中支链化程度低 的烯烃 但 C
极易被加氢饱和成低辛烷值 的烷烃 ,因而势必导致 加氢后汽油辛烷值急剧下降。 F C汽油中烯烃由 如 C 4 -%降低到 0时辛烷值将损失高达 2 .个单位。 9 3 3 5 为避 免辛 烷值 的大 量损 失 , 有 的 F C汽 油加 氢脱 现 C 硫工艺主要采用两条技术路线 : 一是深度加氢脱硫 后再通过烷烃 的异构化来恢 复辛 烷值 ;二是根据
FCC汽油的膜分离法脱硫

FCC汽油的膜分离法脱硫车用燃料所含的有机硫是主要污染源之一,燃烧后产生的SO,易导致酸雨,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人类健康。
除此之外,燃用含硫汽油会增加Sq、HC、CO、NQ排放量,毒化尾气催化转化器,损害氧化传感器和车载诊断系统的性能。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生产低硫及超低硫汽油正逐渐为人们所关注【1】近年来,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石油化学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膜分离汽油脱硫技术在炼油和膜分离领域均是崭新的技术,与传统的汽油脱硫技术相比,膜分离汽油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和操作费用低、可深度脱硫、不损失辛烷值、可进行模块化设计、易于放大扩容和建造等优点。
目前,国内外有关膜分离汽油脱硫技术方面的研究主要仍集中于开发具有优良性能的分离膜,而利用膜分离技术进行实际汽油脱硫的研究很少。
去除汽油的含硫化合物,已吸引了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渗透蒸发过程中的溶液扩散机制,可以优先除去硫成分从汽油进料,由于其较高的亲和力,和更快的扩散系数的操作参数包括操作温度(T),渗透压力(P),硫含量,和进料流率等,显着影响膜的性能。
事实上,它是难以评估的,只需检查渗透通量或单独的硫富集因子,而不考虑相关的操作参数的方法.显示的温度依赖性的通量和选择性为聚乙烯乙二醇(PEG)的模型化合物和流化催化裂解(FCC)汽油进料的膜。
研究的温度范围为42-142°C.当温度增加时,总磁通量增加,但硫物种的选择性先上升,然后下降。
[2]用于流化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制备的交联的聚乙二醇(PEG)的膜。
硫富集系数为4.75和3.51,为典型的FCC汽油原料硫含量为238.28和1227.24,可运行500小时,这表明交联PEG 膜耐污染的属性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的膜的渗透蒸发性能。
[3]对膜性能的影响的流体催化裂化(FCC)汽油组分的详细调查,已经很少进行。
汽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数百个组件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3年以上,平均产品硫含量
29µg/g ,RON 损失0.5 ~0.6 个单 位。
99.99
0.15 13.87 44
单耗/(kg标油 /吨)
加工费/(元/吨)
13
1 3 2 3 4
FCC汽油脱硫技术开发背景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S-Zorb)
RSDS与S-Zorb技术对比分析
辛烷值下降
烯烃饱和率上升
4
1 3 2 3 4
FCC汽油脱硫技术开发背景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S-Zorb)
RSDS与S-Zorb技术对比分析
5
5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1、FCC汽油选择性加氢技术开发背景
辛烷值损失
选择性
工艺优化: 1、脱硫方式优化 2、HCN加氢条件优化 催化剂开发: 1、提高HDS选择性 2、抑制烯烃加氢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辛烷值增强功能
催化裂化 ~33%
烷基化+异构化+醚化 ~34% ~33% 重整 其它 ~20%
中国
催化裂化
~80%
世界平均
国内外汽油组成对比
3
FCC汽油脱硫技术开发背景
我国的催化裂化汽油基本呈现两高两低的特点(高硫高烯烃,低芳烃低辛烷值) ,由于烯烃是辛烷值比较高的组分,因此如何在脱硫的同时尽量保持烯烃不被饱 和,就成了催化汽油脱硫的研究重点。
项目
反应器入口压力 /MPa
S Zorb 精制汽油
3.1
RSDS 精制汽油
1.6
反应器入口温度
空速/h-1 氢油比 化学氢耗,% C5+液体收率,% 吸附剂装填量 催化剂装填量 吸附剂年补充量
345
4.0~6.0 0.29 0.18 99.1 50
250
4.0 350 0.17 100 27
45
19
16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
2、S-Zorb技术工艺流程
17
1 3 2 3 4
FCC汽油脱硫技术开发背景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S-Zorb)
RSDS与S-Zorb技术对比分析
18
18
RSDS与S –Zorb技术对比分析
操作条件对比
20
RSDS与S –Zorb技术对比分析
技术经济行对比
RSDS-II 装置投资 能耗 操作费用 催化剂寿命 低(基准) 高(13~14kg标油/t) 相当(~44元/t) 长(5~8年) S -Zorb 高(基准+30%) 低(7~9kg标油/t) 相当(41~46元/t) 短(连续补剂)
汽油收率
FCC汽油深度脱硫技术对比
2013年10月
1 3 2 3 4
FCC汽油脱硫技术开发背景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S-Zorb)
RSDS与S-Zorb技术对比分析
2
2
FCC汽油脱硫技术开发背景
汽油低硫化是一种发展趋势,限制硫含量是生产清洁燃料和控制汽油排放污染最 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成品汽油的主要调和组分有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 汽油、烷基化汽油、异构化汽油等,其中的催化裂化汽油占我国成品汽油的80% 以上,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催化汽油的硫含量是控制成品汽油硫含量的关键。
操作简便性 操作稳定性 生产 10ppm汽 油时辛烷 值损失 低硫或低 烯烃汽油 高硫、高 烯烃汽油
高(基准)
简单 较好(单程~3年) 相当 高
低(基准-0.5~1.0%)
复杂 一般(单程~1年) 相当 低
21
22
m%
馏分,℃ FCC汽油中烯烃分布
9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烯烃主要集中在沸点较低的轻馏分中,硫化物主要集中在重硫分中。因此选择不 同的切割温度,对轻重硫分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
轻汽油(LCN)组分采用碱洗脱硫醇,以免烯烃被加氢饱和而导致辛烷值损失, 而重汽油(HCN)部分采用选择性较好的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使得既能很好 地脱硫,又能使大部分的烯烃保存下来,减少辛烷值的损失。
10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2、RSDS技术特点
采用专有催化剂,低压(1.2~2.0MPa)、高空速(3~6h-1)、反
应温度250~330℃。
较好的脱硫能力,
HDS 80~99% 0~2.0
较小的辛烷值损失,Δ RON 化学氢耗低,<0.25
%
液收高,无裂化,理论收率100%C5+
) g/g RSDS-II产品硫含量/(µ
项目
汽油原料
RSDS-II 汽油产品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运转时间/d
上海石化 RSDS-Ⅱ 装置运行周期
C1+C2
C3+C4 RSDS-II汽油 化学氢耗
降低硫化氢对加 氢脱硫选择性的 副作用
延长装置操作周 期
减少重汽油中烯 烃加氢饱和
12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4、RSDS技术工业应用
硫含量/(µg/g) 硫醇硫/(µg/g) 烯烃体积分数/% RON RON损失 项目,%
470 51 40.8 93.6
34 <3 39.7 93.0 0.6 标定结果 <0.1 <0.1
6
6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烯烃主要集中在沸点较低的轻馏分中,硫化物主要集中在重硫分中。因此选择不 同的切割温度,对轻重硫分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
轻汽油(LCN)组分采用碱洗脱硫醇,以免烯烃被加氢饱和而导致辛烷值损失, 而重汽油(HCN)部分采用选择性较好的催化剂,进行加氢脱硫,使得既能很好 地脱硫,又能使大部分的烯烃保存下来,减少辛烷值的损失。
14
14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S-Zorb技术)
S-Zorb技术是由Philips公司开发的汽油脱硫工艺,目前该技术已被中石化买断, SEI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同时,对S-Zorb工艺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圆满解决了 装置再生烟气处理及长周期运行问题。
S-Zorb技术基于吸附作用的原理,采用专有的吸附剂,在吸附剂和氢气的作用下 ,将气态烃类中的碳、硫键(C-S)断裂,硫原子从含硫化合物中除去转移到吸附 剂上,并留在吸附剂上,而烃分子则返回到烃气流中。该工艺不产生 H2S,从而 避免了硫化氢与产品中的烯烃反应生产硫醇而造成产品硫含量的增加。
RSDS与S –Zorb技术对比分析
精制汽油产品性质对比
项目 密度/kg·m-3 RON MON 抗爆指数损失 硫含量 /mg·kg-1 烯烃体积分数, % 芳烃体积分数, % 600 35 19 FCC汽油 717.4 92 81 0.5 <10 22 17 0.7~1.0 <10 25 18 S Zorb 精制汽油 768.9 RSDS 精制汽油 772.5
11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
3、RSDS技术工艺流程
保证产品硫醇指 标合格
减少轻汽油中硫含量,降低重汽 油加氢脱硫苛刻度
轻馏分汽油 LCN 预碱洗 全馏分 FCC稳定汽油 分馏 碱液再生 碱液抽提
固定床氧化 脱 硫醇
全馏分脱硫精 制汽油
避免轻汽油中烯 烃加氢饱和
重馏分汽油 HCN
循环氢脱 硫化氢 选择性 脱双烯 固定床选择 性加氢脱硫 高分
15
FCC汽油吸附脱硫技术
1、S-Zorb技术特点 反应器采用流化床,反应物料自反应器下部进入,技术新颖 吸附剂连续再生,再生器采用流化反应,再生空气一次通过 反应部分为高压临氢环境,再生部分为低压含氧环境,通过闭锁料斗步序控制实 现氢氧环境的隔离和吸附剂的输送 再生器内通过旋风分离器实现气固分离;反应器、闭锁料斗、吸附剂储罐等设备 则设置精密过滤器 吸附反应器操作压力(2.3~3.1MPa),温度高(419℃) 系统无H2S气体生成 吸附剂年补充量大致同初装量一致,废吸附剂需要集中处理 辛烷值损失小(RON损失小于0.7)。
7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3500
3000
2500
硫 ︐
2000
1500
µ g/g
1000
500
0
<60
60~ 70
70~ 80
80~ 90
90~ 100 100~ 110
>110
馏分,℃
FCC汽油中硫分布
8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RSDS)
70 60 50
烯 烃 ︐
40 30 20 10 0 <60 60~ 70 70~ 80 80~ 90 90~ 100 100~ 110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