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普遍不足!而这易引发卒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普遍不足!而这易引发卒中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的Ying Xian博士等人发现,对于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卒中前的抗凝治疗普遍不够,治疗性抗凝治疗与发生中度或重度卒中以及院内死亡的可能性降低有关。
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共纳入94474名既往AF 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79.9 岁,女性比例为57.0%。
15466人卒中前接受治疗性抗凝治疗,其中7176人接受治疗性华法林抗凝[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2],8290名患者卒中前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
79008人卒中前未接受抗凝治疗,其中12751人在卒中时接受未达治疗剂量的华法林治疗(INR<2),37674例(39.9%)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28583例(30.3%)未接受任何抗血栓治疗。
研究发现,接受治疗性华法林(15.8%)和NOACs(17.5%)的患者的中度或重度卒中率(未调整)低于未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27.1%)、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24.8%)或未达治疗剂量的华法林治疗的患者(25.8%)。
接受治疗性华法林(6.4%)和NOACs(6.3%)的患者的院内死亡率也低于未接受抗血栓治疗的患者(9.3%)、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8.1%)或未达治疗剂量的华法林的患者(8.8%)。
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无抗血栓治疗相比,在使用治疗性华法林、NOACs或抗血小板治疗后,患者发生中度或重度卒中的可能性(OR=0.56、0.65和0.88)和院内死亡的可能性(OR=0.75、0.79和0.83)均较低。
抗血栓治疗可以预防患有房颤的患者发生卒中,但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上述研究旨在确定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在卒中前未接受指南推荐的抗血栓治疗而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病率,并确定卒中前进行抗血栓治疗与卒中严重程度和住院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提示,卒中前的抗凝治疗普遍不够充分,治疗性抗凝治疗与发生中度或重度卒中及院内死亡的可能性降低有关。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17; 317:1057-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