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讲稿_11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平面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1.1 点源在各向异性介质中产生的波前面。
波前面法向
射线方向
偏振方向 第11章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平面波 介质中一点的物理性质如果与方向有关, 该介质被称为各向异性介质. 微观晶体的物性一般是各向异性的. 如果晶体的排列杂乱无章, 宏观上就会表现出各向同性. 地球介质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地壳与上地幔, 以及地球的内核. 孔隙及微破裂的定向排列, 结晶体的优势方向排列都会表现出地震波速宏观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地震波传播理论比各向同性的要复杂的多, 描述介质弹性性质的参数也多. 但是,地球介质的宏观各向异性给地震波传播造成的影响比较微弱, 大多数观测结果缺乏有力的各向异性证据. 随着地震观测仪器精度与动态范围、观测手段的提高,各向异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内核相对于地幔差速转动的发现就依赖于内核的各向异性模型。 首先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以此认识各向异性介质中波的复杂性。假设介质是均匀各向异性的。设地震波由一点发出,由于波向不同方向传播的相速度是不相同的,在特定的时间后形成的波前面(等相位面)不再是一个圆球,而是一个曲面。如图(11.1)所示,射线的方向是能量传播的方向,能量传播的速度叫群速度。波前面法向是相位传播的方向,也是波幔度方向,整个波前面是平面波等相位面的包络。从图中可以看出,射线与波前面并不垂直,能量传播的方向、相位传播的方向以及波的偏振方向不在同一个方向,即使是P 波也可能如此。
11.1 相速度、群速度、偏振 我们用简谐平面波来演示上述特征。设简谐平面波的位移形式为
())(exp ),(x s g u ⋅--=t i t x ω,
或写成分量形式
())(exp ),(x s ⋅--=t i g t x u i i ω (11.1)
其中波幔度矢量c
s
s ˆ=
,c 为相速度,s
ˆ为幔度单位矢量(等相位面传播的方向),是给定的已知量。相速度c 是与幔度单位
矢量s
ˆ有关的待定量。 g 为位移偏振矢量,与坐标无关,是与幔度单位矢量s ˆ有关的待定矢量。 弹性动力学方程为
j
ij i x t t u
∂∂=),(),(x x τρ . (11.2)
广义胡克定律
k
l
ijkl
ij x u C ∂∂=τ (11.3) 将(11.3)带入(11.2)得
k
j l
ijkl i x x u C t u
∂∂∂=2),(x ρ。 (11.4) 将(11.1)带入(11.4)得
l j k ijkl i g s s C g =ρ
或写成
0)(=-l il j k ijkl g s s C ρδ。 (11.5)
由幔度矢量的定义,可把(11.5)写成
0)ˆˆ(2=-l il j k ijkl g c s s
C ρδ。 (11.6) 令j k ijkl
il s s C M ˆˆρ
=
,(11.6)可写成
g g M 2c =⋅ (11.7)
由(11.7)可知, 只要给定幔度矢量的方向s
ˆ, 相速度c 以及偏振矢量g 就是满足方程(11.7)的解。 方程(11.7)是求矩阵M 的本征值及本征矢量问题。 由于M 是实对称矩阵, 它一定存在三个相互正交的本征矢量, 而且相应的本征值为正的实数。 满足(11.7) g 的非零解条件是
()0det 2=-I M c , (11.8)
上式(11.8)即为本征值2c 所满足的方程。 为了表达(11.8)的涵义, 假设介质是各向同性的, 即
)(jl ik jk il kl ij ijkl C δδδδμδλδ++=. (11.9)
由此得 []il l
i il s s
M μδμλρ
++=
ˆˆ)(1
, 代入(11.8)得到
[]0ˆˆ)(1det 2=⎥⎦
⎤
⎢⎣⎡-++il il l i c s s
δμδμλρ. (11.10.) 由于本征值与本征矢量与坐标的选取没有关系(也就是坐标变换不会改变本征值与本征向量的解), 又由于介质是各向同性的, 坐标的旋转也不会改变介质参数的表达形式。我们选取
1x ˆ与给定的幔度单位矢量s ˆ重合, 即s x ˆˆ1=, 则 1ˆi i s δ=, 代入(11.10)得 00
00022
2
2
=---+c c c ρ
μρ
μρ
μλ. (11.11)
即
02222=⎪⎪⎭
⎫ ⎝⎛-⎪⎪⎭⎫ ⎝⎛-⎪⎪⎭⎫ ⎝⎛-+c c c ρμρμρμλ 由此推得相速度c 的一个解为
ρ
μ
λ2+=
c , P 波的速度. 另外两个解相同
ρ
μ
=
c , S 波的速度。 对于P 波, 设g 为归一化的单位矢量, 即12
32221=++g g g , 由(11.7)得到0,0,1321===g g g 。
即 s
g ˆ=, 偏振方向与相位传播方向相同,这与已知的结果一致。 同样可以证明, 两个S 波的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而且它们也与P 的偏振方向垂直。 对于一般的各向异性介质, 给定一个单位幔度矢量,本征值方程(11.8)有三个实根。它们分别代表准P 波(qP )和两个准S 波(qS )的相位在此方向的传播速度。 由(11.7)能解出与本征值对应的三个相互垂直的本征矢量, 它们分别代表三种波的偏振方向。 射线传播的速度与方向就是能量传播的速度及方向,由群速度矢量f 来描述。 由能量密度及能流密度矢量的定义可以得到
u
τf ⋅-=E . (11.12) 其中E 为地震波能量密度, u τ ⋅-为能流密度矢量, 记为u τJ ⋅-=.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得
J f =E . (11.13)
在讨论能量时, 平面波应由(11.1)的实部来描述(请思考:为什么?), 即
[])(cos ),(x s x ⋅-=t g t u i i ω (11.14)
能量密度w k E E E +=, k E 为地震波的动能密度, w E 为势能密度。 容易证明,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动能密度与势能密度相等, 即w k E E =。 由此得 k E E 2=. 由(11.14)可计算出平均动能密度
220
214
1
1
i T
i k g dt u
T
E ρωρ==
⎰
. (11.15) 2
2222
121g ρωρω==
i g E 。 (11.16) 由(11.14)可计算出能流密度矢量
j l k ijkl j ij i u u C u
J ,-=-=τ ))((sin 22m m j l k ijkl x s t g s g C -=ωω. (11.17)
一个周期内能流密度的平均值为
l k j ijkl j l k ijkl T
i i g s g C g s g C dt J T J 2202
1
211ωω===⎰。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