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4)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146b2d5bbfd0a7956738c.png)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
3、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4、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5、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6、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7、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难点:1、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2、、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新课引入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不少同学外出旅游,观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那么你们外出旅游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板书)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作用(讲)便利的交通运输能使一个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路、铁路、航空线的长度都有很大增长,运输工具从原来只能靠人力,逐渐发展为马车、船舶运输,进而发展为汽车、火车、飞机运输等,运输能力也有所增加。
(活动)活动练习题(探讨)以你的家乡为例子,说一说交通条件的改善由此带来的便利。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1a057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b.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业》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学会分析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利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树立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3.交通运输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实际应用。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交通运输案例,让学生分析、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
3.地图和图表教学法:利用地图和图表等资料,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布局和发展趋势。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地图、图表等教学资料。
2.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典型交通运输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知识。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第三节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5)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第三节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5)](https://img.taocdn.com/s3/m/0c9fe172fad6195f312ba6dd.png)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概况;2.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二)难点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目前我国以哪种运输方式为主?——铁路运输。
【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公路、水路、航空运输概况;2.掌握几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二)自学指导归纳以下几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完成表格内容。
铁路(三)检查自学效果1、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宜情况航空管道21根据下列要求选择最合适的运输方式:1、龙湖实验中学组织100名学生参观澄海大自然旅游区。
()2、城市轻工业品运到近郊农村。
()3、两箱急救药品从广州运往拉萨。
()4、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
()5、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6、从上海到大连最经济的路径。
()7、从乌鲁木齐去北京开会,第二天必须到。
()8、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最经济的方案。
()9、1万吨海盐从长芦盐场运往上海。
()10、2吨海鲜从汕头运往广州。
()11、70吨干海带从舟山渔场运往重庆。
()12、大庆的石油运到北京。
()2、完成课本活动题(五)当堂作业必做:《全优》P72-73选择题;选做:P73第11题四、板书设计第三节交通运输业四、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表格)。
湘教版八上地理 4.3交通运输业 教案设计
![湘教版八上地理 4.3交通运输业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44f9fe27284b73f24250f5.png)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教学目标1.结合体会,并通过列表比较,明确各类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结合生活实例和真实情境,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3、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沿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4、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我国和家乡的交通运输状况,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情感,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学会立足现状,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教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学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语导入)二、讲授新课(一)提问;什么是交通运输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观看视频)“中国超级工程”了解交通运输业发展成就(二)生自学课本105—108页,完成导学案相应练习(课前已下发),教师巡回指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自学教材p105-108及图4-36、图4-37,回答问题:1.铁路运输速度,运载量,运价,是一种适宜于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2.公路运输,速度,适应性,可以满足“”的服务要求,把客、货直接送达目的地,适宜于运输。
3.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和两大类。
其优点是、投资省、;缺点是,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适宜于、、的大宗货物的运输方式。
(1)中国河流众多,2010年底内河通航里程超过万千米,居世界第位,、、松花江、和京杭运河等都是重要的内河航线。
(2)中国海洋运输航线分为和两大类,沿海航线是联系中国南北的海运干线。
远洋航线以上海、、天津、秦皇岛、、广州、和香港等海港为枢纽,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运联系。
4.航空运输具有、、等优点,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国主要的航空港有、、、等。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课程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761ce4240c844769eaee4e.png)
《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创新整合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课件的制作,运用了电子白板的资源库功能、拖动、视频播放、双笔书写等功能,进行点拨、对比和拓展,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资料,分析和归纳资料,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的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了解了我国的政区、地形、气候、河流和我国农业、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交通运输业及其作用的认识水到渠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发展和主要的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洋、管道、航空等)的特点、主要干线,教材设计了各种活动,通过活动去体验、去感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科的学习魅力。
●学生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交通运输方式已有较多的了解,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学习能力,但是要在头脑中构建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网络空间格局,还有一定难度,在学习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相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解决好本节课的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举例说出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能运用资料和地图分析我国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能在图中找出主要铁路和公路干线,并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运用地图、资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培养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会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必要性;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自豪感。
●教学环境与准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多媒体教室,多幅中国交通图,学生课前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1.我观察,我交流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联系你身边的实例说说交通的重要性。
地理初二下湘教版第一章第4节交通运输业教案
![地理初二下湘教版第一章第4节交通运输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9a15c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65.png)
地理初二下湘教版第一章第4节交通运输业教案教学目标:(一)了解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把握几种要紧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二)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展的庞大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进展中的重要地位,明白得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进展的必要性。
(三)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要紧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要紧铁路枢纽。
(四)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要紧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五)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要紧的国际航空港。
(六)培养学生阅读交通图和统计图表的能力,并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教学建议交通运输业与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关系极为紧密。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当地实际,采纳启发式教学。
(2)运用比较法,如在评判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时,引导学生从运量、运速、运价等几个方面,比较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等的不同特点。
通过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还可列表进行比较。
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列出运价、运速、运量,让学生比较分析后填表格。
(3)充分运用图像进行教学,以增强直观性。
依照课本和地图册中的图像,指导学生读图,绘简易示意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引导学生从读图中猎取知识。
(4)边讲边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如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的活动题。
新课导人:方案①:每年寒、暑假或节庆日,许多同学外出旅行,观赏祖国的名山大J门,了解各地的民俗风情,既增长了知识,锤炼了躯体,又陶冶了情操。
实在是一件十分有益的情况。
同学们,你们外出旅行时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呢?(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的"交通运输业"。
方案②:教师在屏幕上展现下面一段材料:在我国西部山区有自然条件十分相似、位置相邻的两个县:A县和B县,两县面积和人口不相上下,自然资源相差无几,与省城距离也差不多。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 (新版)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f84c9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10.png)
【老师承转】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感受到它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在班内谈一谈对它的体会。
老师留意总结交通运输的定义及现代主要交通方式。
【老师引导】读图4.1思考:①现代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②三阶段的进展说明白什么?③三个阶段,哪个对环境的影响最大?这说明白什么?怎样解决?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2.主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 学 设 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新课: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村村通大路已在我们家乡建成,也给家乡人们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格外亲密,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老师引导】不同的交通运输线交织的地方就形成不同的交通枢纽。
【老师引导】1.对比图说出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
称)
【同学活动】略。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
【同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放争辩,各组选1~2名代表发言。(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而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较小)
【同学活动】对比图分析归纳交通枢纽应具备的特点。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板书设计:
分布格局:东部____,西部_____
主要铁路干线
交通运输网
教学反思: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
第一节 交通运输
时 间
2020年 11 月 日 第 周 第 课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8d0055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2e.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交通运输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业》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概念和地理现象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交通运输业的详细内容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业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实例,学生能够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我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
2.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3.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地图和实例,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
2.采用小组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情况,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分类、地位和作用,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4.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地图和实例,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我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湘教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 (6)
![湘教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4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 (6)](https://img.taocdn.com/s3/m/839e9e43011ca300a6c390dd.png)
第4章第3节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1.知道交通事业包含有运输业和邮电业两个方面2.知道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种类3.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4.学会利用比较方法比较各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得出长处与不足5.学会根据货物运输的性质、数量、距离、价格和时间效益等方面因素合理选择运输方式二、重点难点1.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2.现代运输方式的各自特点3.根据客货运输上不同要求,对现代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三、教学方法:图像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四、教学手段:几种交通运输工具时速比较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阅读教材“想一想”下面几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一)说明了煤炭运不出来工厂就开不了工,铁路运输是发展生产的重要的运输工具(二)说明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由步行到汽车再到飞机交通工具的改善,使时间效益提高。
(三)说明了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传递信息所需要时间越来越短,人们对距离概念也越来越淡漠了。
从以上三个例子可以得出的以下结论:①交通事业包含两大部门即运输业和邮电业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③各项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交通运输。
引出课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交通事业的重要性1.交通事业包含的两大部门:运输业:运送旅客和货物的部门邮电业:传递信息和物品的部门从图中得知:交通运输业包含的两大内容都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密不可分的,它的发展与否,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建设。
解放后,我国的交通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正是有了飞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业做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物质有了极大的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有了明显的提高。
2.交通运输事业是加强区际联系的必要手段和方式:通过看录像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交通运输业的作用是什么?促进地区间的联系、产品和物资的运送、给人们的出行提供极大的方便、安全快捷的传递信息、促进经济发展。
(2)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通过你的所见所闻来说明:学生举例回答(3)通过你身边发生的事,说一说交通运输给你带来的便利和给你带来的一些问题。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4)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4.3 交通运输业(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43517f8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79.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
2、能说出现代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能根据条件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和对一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比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说出现代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2、能根据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三、教学难点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四、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PK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板书设计交通运输业一、交通运输业的作用二、现代5种交通运输方式三、特点1、公路运量小、灵活、“门对门”2、铁路运量较大、运价适中、运速较快3、水路运量最大、运价最便宜、运速最慢4、航空运量最小、运价最贵、运速最快5、管道四、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六、教学反思1、本课学习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真正懂得比较5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采用从旅游景点对比到让学生成为外出旅游的乘客,使学生置于其中,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并为自己选择的交通运输工具说明理由进行教学。
如此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
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实现了“教学既要重结论,又要重形成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较好地体现了《纲要》关于“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改革目标和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新要求。
2、组织学生两组PK竞赛,在本课节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积极回答问题的竞争局面,效果非常好。
竞争又激发了组内合作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湘教初中地理八上《4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 (4)
![湘教初中地理八上《4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 (4)](https://img.taocdn.com/s3/m/ea2b63327cd184254b35357d.png)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3.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二)难点学会运用铁路分布图说明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具体线路。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揭阳潮汕机场的落成——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有哪几种?【揭示课题】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提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概况;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3.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二)自学指导阅读P101~104、《地图册》P43-44,回答问题(7分钟):1.交通运输业有什么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体现在哪里?2.阅读课本的“铁路分布图”,描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并认识这些铁路线的名称和起止点。
找出有两条或以上铁路线路交汇的城市。
(三)检查自学效果,解决疑难学生依次回答以上问题,教师指正、补充。
1、“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2、教师板图,学生回答出铁路线的名称和起止城市。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五纵三横五纵:1.京哈-京沪线:哈尔滨-北京-上海2.京九线:北京-九龙3.京广线:北京-广州4.焦柳线:焦作-柳州5.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三横:1.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2.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3.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杭州-株洲-昆明(四)当堂检测1、教师说出铁路线名称,学生回答起止点;2、教师说出起止城市,学生回答该铁路线的名称;3、在“铁路分布图”中找出重要的铁路枢纽。
京广线与陇海线:郑州京沪线与陇海线:徐州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北京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州宝成线与成昆线:成都浙赣线与湘黔线:株洲4、完成课本活动题;校对答案,简介如何看列车时刻表。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2024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https://img.taocdn.com/s3/m/2102657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66.png)
交通运输业设计说明本节课我们以读图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学生自学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掌握交通运输业的地位、概念,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成就;学生通过读图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学生自主学习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根据运输任务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和工具;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业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中国运输业的发展成就。
3.据图了解中国主要铁路线和铁路枢纽,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4.结合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重点难点重点:1.据图了解中国主要铁路线和铁路枢纽。
2.结合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难点:结合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读图分析法、概括归纳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一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朴素话语,既是对修路致富实践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脱贫致富靠发展,发展先行是交通。
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用俗语导入,引起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交通运输业的地位教师:交通运输业具有先行发展的特征。
阅读教材第101、102页,读图4-30、图4-31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图4-32中国铁路营运里程的增长、图4-33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回答下列问题。
(1)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2)交通运输业的作用。
(3)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按时间顺序)。
学生1: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生产部门。
学生2:交通运输业起着联结产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纽带作用。
湘教版地理八下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下交通运输业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8db31011ca300a6c39081.png)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掌握几种主要交通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
3、了解公路运输的特点。
4、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5、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6、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学习重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与交通路线的选择,主要铁路线。
【教具准备】多媒体地图册【教学方法】自主导学法、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目标是:1、了解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作用,掌握几种主要交通方式的特点,学会按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要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通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巨大成就,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我国大力加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性。
3、了解公路运输的特点。
4、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5、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6、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二、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P20,完成下列问题1、交通运输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联结_____与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与_____的纽带作用。
3、交通运输的成就:4、交通运输的问题:交通运输业是经济发展中一个较为突出的_____。
5、发展方向: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已经把交通运输业作为_____的重点。
6、、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要根据货运货量的性质、时间、路程、目的地、数量、价格等因素。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交通运输业》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5cba970508763230121241.png)
《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
举例说出交通运输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运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图,分析铁路网东西分布疏密的原因。
3.在中国的铁路运输网上指出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的名称,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重要作用。
(难点)
4.列表说出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比较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优势和不足。
5.能根据客运、货运的性质和需求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
(难点)
◆教学重难点
1.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2.了解我国运输现况
3.交通方式的选择
◆课前准备
课件准备
教学过程
(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技术应用等)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师:同学们,今天就放假了,
你们做什么车回家?这属于什
么运输方式?今天我们一起来
学习交通运输业。
生:自行车,出租车
生:公路
导入环节,通
过生活的例
子让学生直
观感受交通
运输业对我
们日常生活
的影响,让学
生对于进一
步学习交通
运输业产生
浓厚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开展概况;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3.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二〕难点学会运用铁路分布图说明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具体线路。
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引入新课】揭阳潮汕机场的落成——现代化的运输方式有哪几种?【揭示课题】第三节交通运输业【提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开展概况;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起止点和重要的铁路枢纽;3.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二〕自学指导阅读P101~104、?地图册?P43-44,答复以下问题〔7分钟〕:1.交通运输业有什么作用?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开展表达在哪里?2.阅读课本的“铁路分布图〞,描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并认识这些铁路线的名称和起止点。
找出有两条或以上铁路线路交汇的城市。
〔三〕检查自学效果,解决疑难学生依次答复以上问题,教师指正、补充。
1、“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开展经济的“先行官〞。
2、教师板图,学生答复出铁路线的名称和起止城市。
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五纵三横五纵:1.京哈-京沪线:哈尔滨-北京-上海2.京九线:北京-九龙3.京广线:北京-广州4.焦柳线:焦作-柳州5.宝成-成昆线:宝鸡-成都-昆明三横:1.京包-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2.陇海-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浙赣-湘黔-贵昆线:上海-杭州-株洲-昆明〔四〕当堂检测1、教师说出铁路线名称,学生答复起止点;2、教师说出起止城市,学生答复该铁路线的名称;3、在“铁路分布图〞中找出重要的铁路枢纽。
京广线与陇海线:郑州京沪线与陇海线:徐州京哈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京包线:北京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州宝成线与成昆线:成都浙赣线与湘黔线:株洲4、完成课本活动题;校对答案,简介如何看列车时刻表。
〔五〕当堂作业必做:?全优?P69~70选择题;选做:P71第12四、板书设计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一、作用:经济开展的“先行官〞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开展概况三、铁路运输海陆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球外表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根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学案导学。
【教学方法】演示观察法、合作探究、问题导学、阅读分析等方法。
【教具准备】熟鸡蛋、剪刀、透明纸、学生课前收集的海陆变迁的实例、简单PPT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利用实物展台,投影展示海洋生物化石。
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那他们生活在哪?可是,人们却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4800米处的岩石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追问:这些海洋生物怎么会“游上〞高山的呢?学生观察,思考并答复以下问题。
鱼、海螺、海藻等。
生活在海洋。
产生疑问,并思考、试着答复: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隆起成为陆地。
产生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便于组织和开展进一步的教学。
学案导学教师要求学生以?地理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为依据,先自学本课知识,并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1〕在书上标注知识点;〔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3〕标记疑难问题。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自学教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做到:〔1〕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在课本上标出;〔2〕完成助学上“学习过程〞栏目;〔3〕对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做标记,以待解决。
通过自学从总体上把握本课的知识脉络,对于比拟抽象的两种学说,那么有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心理准备。
重难点突破一、海陆变迁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山脉是海变陆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其它由海洋变成陆地的例子吗?点拨:日本、香港均是人多地少,寸土寸金,为扩展生存空间进行填海造陆。
荷兰那么由于地势低洼,进行填海造陆。
追问:由陆地变成海洋的例子有哪些呢?这种海陆变迁现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你知道是哪个成语吗?——沧海桑田。
播放视频:“沧海桑田〞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海陆变迁的实例,如:香港填海造陆、荷兰围海造田、日本填海造陆等。
学生倾听,了解。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的遗迹;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了古水井。
少数同学会答复:“沧海桑田〞。
看视频,领会“沧海桑田〞的含义。
海陆变迁的实例很多,由学生自己课前查阅收集,感悟“地球表层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海陆变迁的另外一种描述是“沧海桑田〞。
的故事。
追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海陆的变迁呢?补充:除上述原因外,某些外力作用也会引起海陆变迁。
比方:黄河三角洲的“生长〞,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的。
二、大陆漂移本卷须知:①描出大致轮廓②相互合作,一起参与③剪时注意平安。
教师进行评价。
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此外,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海陆的变化。
听讲。
活动1:体验魏格纳的发现①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②用透明纸描出两个大陆的轮廓,标上洲名;③沿线剪下来,变换位置拼一拼,说出你的发现。
各小组通过观察、拼合发现:非洲西海岸与南美洲东海岸轮廓可以拼合起来。
了解海陆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
承转正是有了这一发现,才使人类开始关注海陆的变迁,并最终揭开了海陆变迁的神秘面纱。
那么,是谁最早发现了这个现象呢?要求学生读课本第50页文字和图,以导学问题为索引,自主学习。
设置问题导学:①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谁,哪个国家的科学家?②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是什么?③大陆漂移学说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引导学生阅读“大陆漂移示意图〞。
④阅读与感悟:想一想:从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受到哪些启示?学生读书自主学习。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南美洲东海岸与非洲西海岸大陆轮廓线惊人的吻合,甚至能拼合在一起。
大约2亿年前,大陆只有一块;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经过漫长岁月,形成今天的海陆分布格局;至今,还在及其缓慢地进行着。
感悟大陆漂移学说的根本观点。
发现问题——思考假设——寻找证据——科学论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交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大胆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⑤魏格纳为个人的假说寻找哪些证据?点拨提问:大西洋两岸有相同的动物,海牛会游泳吗?鸵鸟会飞吗?教师指导学生先撕纸,然后拼合。
说一说,在游戏中,你依据什么把报纸拼合完整的?点拨:其实陆地如同一本书,这本书的文字就是它的古老地层。
观察课本插图3—2—4,你有什么发现?讲述:随着现代科学的开展,人造卫星测量证实,大陆确实在漂移着,平均每年移动1—2cm。
大西洋两岸古生物相似;古老地层相似。
海牛不会游泳、鸵鸟不会飞,合理的解释是非洲和南美洲原来是一个整体。
活动2:撕纸游戏,为大陆漂移学说寻找证据。
过程:①把两张大小相同,内容不同的报纸重叠在一起,撕两下;②同桌互换撕碎了的小块报纸;③把撕坏了的两张报纸拼合完整。
学生讨论后答复:不仅要根据他们的轮廓相吻合,还有纸上的文字也要一一对应。
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相似。
从总体上把握地球外表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活动2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加强科学观念的教育。
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的科学观念。
设疑过渡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魏格纳未能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
因此一段时间后,大陆漂移学说便销声匿迹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大陆漂移呢?——板块运动是大陆漂移的重要原因。
三、板块运动展示熟鸡蛋,用鸡蛋表示地球。
讲述:蛋壳就是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同的是地球表层不像蛋壳一样是一个整体。
此时,教师敲碎蛋壳。
有裂纹的蛋壳表示大大小小的板块。
如果把一个蛋壳有裂纹的鸡蛋放到锅里煮熟,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你遇到过吗?提问:板块构造学说的根学生听讲,思考,想象。
蛋壳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好比板块内部比拟稳定,而沿着有裂纹的地方挤出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好比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拟活泼。
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七大板块和假设干小板块拼合而成。
用鸡蛋类比地球,用鸡蛋壳类比地壳,想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板块构造学说。
联系生活现象,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能力。
本观点是什么?要求学生读课本第52页3—2—5,思考问题:①说出七大板块的名称并观察各板块的大致范围。
②中国位于哪一板块?观察七大板块中哪个板块以海洋为主,它被哪些板块包围着。
?③图中A、B两地,哪地方的地壳比拟稳定,哪个地方的地壳比拟活泼,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导学生演示。
各板块处在不断运动之中。
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出现漂移现象。
一般地说,板块内部地壳比拟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拟活泼。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周围被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包围。
A地活泼,因为位于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地稳定,因为位于南美板块内部。
活动3:演示板块运动形式第一步:用两本书表示两大板块,将两本书作相对运动,书本会相互碰撞,一本书会升高,学生得出结论:碰撞运动会形成地球上的高大山脉。
第二步:将黑板表示海洋,两本书表示两大板块,一个学生在讲台上演示,其余学生在下面观察,得出结论:张裂运动会形成新的海洋与裂谷。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根本观点。
通过让学生读图,到达反复练图和记图的目的。
学以致用,深刻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根本观点。
把抽象的运动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动手操作,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转运用板块运动学说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读课本53页图3—2—7,出示问题: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解释:①喜马拉雅山的成因②阿尔卑斯山脉的成因③落基山的成因④地中海不断缩小⑤红海不断扩张⑥全球有哪两大山系,分学生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①喜马拉雅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②阿尔卑斯山脉: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③落基山: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④非洲板块和欧亚板块作挤压运动;⑤非洲板块和小板块〔阿拉伯板块〕张裂运动;⑥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学以致用,反复练习,让学生不仅掌握了七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还让学生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表达了地理知识的价值。
【当堂达标】1、海陆变迁的原因有、、。
2、在大陆漂移学说的根底上,形成了学说。
3、一般地说,板块内陆地壳比拟。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拟。
4、七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是。
5、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的,另一条是有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等组成的。
6、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集中分布区,大都位于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