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精神障碍护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精神障碍护理学的概念:精神障碍护理学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专科护理学。它以精神障碍患者为服务对象,为精神障碍患者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最终使精神障碍患者达到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2.精神障碍护理学的特点(1)更加注重对患者的心理体验和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2)更加强调护患沟通以及沟通技巧的运用。(3)更加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背景。(4)更加突出对患者躯体、攻击、自伤(杀)等风险因素的评估。
3.精神障碍患者的饮食护理、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饮食护理:(1)进餐前护理(2)进餐中护理安全护理包括患者的安全护理和物品安全管理。患者的安全护理:(1)床位安置(2)定时清点患者数目(3)做到重点患者心中有数(4)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5)加强巡视(6)评估患者服药的依从性(7)执行诊疗护理常规及各种制度物品安全管理:(1)禁止携带危险物品(2)统一保管物品(3)安全检查(4)定时清点危险物品(5)钥匙使用制度(6)禁止携带贵重物品心理护理:概念:指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能)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佳的身心状态。心理护理目标(1)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2)提高患者适应能力,帮助其正确地认识疾病。(3)为患者提供负性情绪的排解方法,减轻其不良情绪,积极接受治疗。心理护理特点(1)将心理治疗运用于护理领域,有别于一般的心理治疗。(2)心理护理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包括言语与非言语行为。(3)心理护理的效用随时体现在护理活动中。方法A、一般性心理护理:尊重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用爱心、耐心及良好的沟通技巧最大化地与患者相处;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尽量主动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B、支持性心理护理:使用共情的技巧,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感受患者的思维、情感、行为和需求;给予积极的倾听,恰当的解释,适当的保证,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陪伴患者。C、干预性心理护理:判断患者心理问题的特点;运用尊重、信任、共情、积极关注的方法,帮助患者接受治疗;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改变不良应对方式。
第二章护患沟通的作用
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有研究表明,通过护患沟通,可以使患者的依从性从90%提高到
98.7%。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护士运用积极而谨慎的沟通向患者传达有利于康复的正面信息,可以纠正患者对疾病的负面认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更积极地配合护理和医疗。减少和避免护患纠纷:在避免纠纷方面,沟通的作用要远远大于护理技术。许多研究证实护患纠纷是医疗纠纷的重要根源,而且80%以上的护理纠纷源自沟通问题,真正由于护理差错或事故的纠纷微乎其微。2.共情的概念、作用共情也称“同理心”,指的是深入到别人的内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认识其思想,体验其情感,并产生共鸣。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这是护士的基本职业素质。共情在护患关系中发挥作用:①护士换位思考和体验,感受和理解患者的情感和需求;②护士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对患者的感受和理解;③患者感受到护士的理解,并产生积极的反馈;④护患双方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表现为行为上的密切配合和默契。3.护患沟通的5个技巧:①共情②非言语沟通:包括表情、眼神、身体姿势、手势、语音语调语速、手的接触。③观察:观察是沟通的开始,也是判断护理风险的开始。观察的内容包括:A、患者的非言语信息:表情、眼神、姿势、说话与交流方式、穿着服饰、意识和一般躯体、精神状态等。B、另外还要注意对于家属和陪护者的观察,善于发现家庭-社会-心理因素,这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预防护理风险具有很大意义。④倾听:希望他人倾听是人性的需求,耐心的倾听是建立信任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也是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的最直接途径。提示:倾听应与观察相结合,即所谓“察言观色”。倾听还要与非言语交流相结合,恰当地反应和反馈,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等。
⑤说话:首先在语音、语调上要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语言内容应简洁易懂,尽量不用专业术语,就像日常生活中心情舒畅地与朋友聊天一样。切忌生冷硬的伤人语言。 4.应对冲突危机沟通的5个原则:①采取保证安全的一切措施: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能激惹患者。观察是保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冷静是第二道防线。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有情绪是正常的,但是放任情绪是有害的。此时一定要相信冷静、倾听、沉默是最好的反击武器,而且要相信“后发制人”的力量,即稍后肯定有机会来适度表达情绪感受。③让患者消气: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
④合理的示弱:谨慎的礼节性让步、沉默中委屈的眼泪、谨慎而真诚的道歉等,实际上都是极为有力的反击武器。⑤围绕解决问题的目标来进行沟通。
第三章精神障碍与分类
一、掌握精神障碍的概念精神障碍的概念:是指在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影响下,人体出现的各种精神活动紊乱,表现为具有临床诊断意义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二、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精神疾病不是由单一的致病因素导致的,而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与环境因素(2)感染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1)应激与精神障碍(2)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三、熟悉常用精神障碍诊断分类系统(一)世界卫生组织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1992年出版的第10版(ICD-10),它涉及各科疾病,其第5章是关于精神与行为障碍的分类,主要类别如下: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含痴呆);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含酒、药依赖);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含焦虑、强迫和分离性障碍等);
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含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F60~F69 成人的人格与行为障碍;F70~F79 精神发育迟缓(智力障碍);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弥漫性发育障碍(含孤独症)、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学习技能障碍等];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多动性障碍、品行障碍、抽动障碍等);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二)美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1994年出版了第4版(DSM-IV)。DSM- IV系统将精神障碍分为17大类: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
4.与成瘾物质使用有关的障碍;
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6.心境障碍;
7.焦虑障碍
8.躯体形式障碍;
9.做作性障碍(factitious disorder);10.分离性障碍(dissociative disorder);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2001年出版了第3版(CCMD-3)。CCMD-3的主要类别如下: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4.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目前,较多的精神病专科医院已经采用ICD-10作为临床诊断标准,部分医院仍然使用CCMD-3,而DSM-IV一般用于研究用。四、DSM-Ⅳ5轴诊断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DSM-IV采用的是多轴诊断系统,是指采用不同层面或维度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诊断方式。目前使用的共有5个轴,分别为:轴Ⅰ:临床障碍;轴Ⅱ:个性障碍;轴Ⅲ:躯体情况;轴Ⅳ:社会心理和环境问题;轴Ⅴ:全面功能评估。轴Ⅰ用于记录除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以外的各种障碍,也包括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轴Ⅱ主要记录是否具有人格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轴Ⅲ记录目前的躯体情况,它与认识和处理患者的精神障碍可能有关。轴Ⅳ用于报告心理社会和环境问题,它可能影响精神障碍(轴Ⅰ和轴Ⅱ)的诊断、处理和预后。轴Ⅴ用于医生对患者的整个功能水平的判断。轴Ⅳ和轴Ⅴ为特殊的临床科研所设置,便于制定治疗计划和预测转归。
第四章精神障碍症状学
1.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①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志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2.感觉障碍:多见于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和分离(转换)性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
3.知觉障碍:错觉:将地上的一条绳索看成一条蛇。幻觉: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患者体验到自己的思想同时变成了言语声,自己和他人均能听到:思维化声。
4.感知综合障碍:视物变形、视物显大或视物显小,似曾相识或旧事如新,对周围事物缺乏真实感,感到自己整个躯体或一部分发生变化。
5.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思维逻辑障碍、异己体验和语言障碍:A.联想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散漫、思维破裂、病理性赘述。B.思维逻辑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