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与腹地经济相关性分析【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港口与腹地经济相关性分析

港口与腹地经济相关性分析

中国储运网H t t p ://w w w .c h i n a c h u y u n .c o m物流站点都要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参加操作。

另外,为了减少风险,建议采取预售的形式,以了解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防止出现产能过剩,在执行的时候,将订单交给物流公司,待农产品成熟了,再将订单送到农民手中,以此将农村电子商务与共享物流融合在一起。

3.3电子商务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创新。

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电子商务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创新。

在农村电子商务中,仓储是最基础的环节,所以,构建一个完整的仓储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农村电子商务与共享物流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整个电子商务物流共享信息平台功能包含了商品的出库、财务、保管等,财务方面包括进出仓库的货物装卸、日常仓储的费用等;而仓库的日常管理,就是清点库存。

同时,为了保证以上过程的顺畅,必须将现代科技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中心相结合,对每个商品进行统一的编码。

定期对信息平台更新和优化,为消费者、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沟通和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条件,以此提升商品信息、物流信息的透明化,使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到配送信息,并与商品配送人员及时沟通,满足用户需求,以此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与共享物流的协同发展。

4.结束语此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个人经验,对共享物流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及创新进行了探究,此次研究丰富了该方面的研究理论,为共享物流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C(作者单位: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引用出处[1]马震.农村电子商务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来自我国村镇层面的证据[J ].商业经济研究,2022,(22):94-98.[2]王辉,王金杰,周云波.电子商务是否改变农村居民社会资本的构成———基于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2,42(08):54-69.[3]刘振滨,刘蕾.社会网络视角下河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机制与对策建议———基于河北省清河县的实例分析[J ].南方农机,2022,53(22):29-32.[4]汤飞飞,段辉军.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融媒体建设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研究———以衡阳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3):238-240+244.[5]卫龙宝,许王芳,方露.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联合国粮农组织首份数字农业报告解读[J ].大数据时代,2022,(10):6-15.[6]孔陇,赵福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以河南汝阳县为例[J ].武汉商学院学报,2022,36(05):28-34.[7]孙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评《农村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J ].商业经济研究,2022,(20):2.[8]谢阳越.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需求协调路径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9):260-262.[9]许明玉,庄道元,张浩.“数商兴农”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以安徽霍山县为例[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4):58-60.[10]谭词,杨军,孙嘉泽.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J ].世界农业,2022,(08):77-89.1.引言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良好的资源调配,在与世界交流的过程中更是如此,而在国际经济交流中,由于海运运输量较大且运费便宜的巨大优势,使得港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水路贸易更是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必然选择。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负面影响
港口拥堵问题
随着腹地经济的增长,港口吞吐量可 能会超过其设计能力,导致港口拥堵 问题。
成本上升问题
随着腹地经济的增长,港口运营成本 可能会上升,包括能会带来更多的货 运量,从而增加港口的污染排放,对 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04
案例分析
港口的重要性
国际贸易的重要节 点
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 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连接着国内外市场,促进 国际贸易的发展。
运输枢纽
港口是水陆交通的枢纽,连接 着海洋、内陆和空中运输网络 。它为货物和旅客提供了便捷 的运输方式,促进了地区经济 的发展。
经济增长的引擎
港口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 要影响。它为当地创造了就业 机会,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物流、仓储、加工等。同 时,港口的发展也吸引了投资 ,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03
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正面影响
促进港口贸易繁荣
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 常会带来更多的贸易机会 ,从而促进港口贸易的繁 荣。
提升港口吞吐量
腹地经济的增长通常会带 来更多的货物和商品需求 ,从而提升港口的吞吐量 。
增强港口竞争力
腹地经济的发达程度通常 会影响港口的竞争力,经 济发达的腹地通常会带来 更多的优质客户和业务。
深圳港腹地经济发展对其港口发展的影响
腹地经济结构与港口功能
城市规划与港口布局
深圳市的城市规划为深圳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港口布局合理,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
深圳港的腹地经济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这使得深圳港在港口功能上更加注重高附 加值货物的运输。
创新驱动与港口竞争力
深圳市的创新驱动战略为深圳港提供了强大 的技术支持,提高了港口的竞争力和可持续 发展能力。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滨州港口位于山东省东北部,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作为港口城市,滨州港口连接着大量的内陆腹地,其经济发展与腹地经济关联度密切。

本文将对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深化港口与腹地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一、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概况滨州港口位于渤海湾之滨,是渤海湾沿岸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

该地区属于渤海经济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域之一。

滨州港口的主要港口设施有渤海湾临淄口港、渤海湾临淄码头、滨州港等。

这些港口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滨州港口在地理位置上与山东省的腹地地区相连。

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滨州港口与山东省的腹地经济联系非常密切。

腹地地区对滨州港口的沿海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市场需求,而滨州港口则为腹地地区提供了便捷的出口通道和物流服务。

1. 货物运输2. 港口服务滨州港口提供了多种港口服务,如货物装卸、船舶维修、集装箱运输等。

这些港口服务为腹地地区的企业提供了便捷的出口通道和物流保障,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3. 区域合作滨州港口与腹地地区之间还存在着良好的区域合作关系。

在港口区域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滨州港口与腹地地区的政府和企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这种区域合作为滨州港口和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为了深入了解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统计分析滨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可以了解滨州港口对腹地地区货物运输的贡献程度。

我们可以分析滨州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在总体货物吞吐量中的占比,了解滨州港口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整理研究滨州港口与腹地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项目和合作成果,可以了解滨州港口与腹地地区在经济、贸易、物流等方面的合作程度和水平。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以上海港为例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以上海港为例

上 海 海 洋 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题 目: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以上海港为例英文题目:Research on the InteractionDevelopment between Port Economyand Hinterland Economy-A CaseStudy in Shanghai专 业:农村与区域发展 研究方向: 港口经济姓 名: 李娜指导老师: 温艳萍二O 一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学校代码: 10264 研究生学号: M150450658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我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及成果的内容。

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我对所写的内容负责,并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

本人授权上海海洋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上海海洋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上海港为例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其战略地位日益突出,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港口是地区与外界贸易之间的联系,港口的发展会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也会为腹地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

同时腹地经济交通运输网络系统的完善,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条件也为港口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完善交通,充足资金和科学技术支持,从而带动了港口经济的发展。

港口经济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港口经济影响研究文献综述

港口经济影响研究文献综述内容摘要:港口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交通运输、发展贸易和商业活动、吸引港口工业的功能。

本文在回顾港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国际上有关港口经济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其研究的思路和动态。

以期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估计我国港口经济影响提供借鉴。

关键词:港口经济影响文献综述水运,尤其是远洋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有着运量大、运程远、运费低的特点。

远洋水运是目前最主要的外贸物资运输方式,世界贸易85%以上的货物都是依靠海运完成。

腹地的物资通过水运、公路、铁路等方式向港口集中,带动了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物流仓储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港口是水运的起点和终点、连接内陆和海外的节点、水运与水运、公路、铁路、管道等运输方式的换装点,具有综合运输枢纽的功能。

现代港口的功能不断扩展,港口的功能已经不局限于货物的运输、连接内陆与海域,港口影响着港口周边的产业和工业布局,港口具有开展贸易和商业活动、货物仓储、发展港口工业的功能,港口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港口经济影响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对港口经济影响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界对港口经济影响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经济学家很早就已经意识到交通、航海、港口、仓库、公共事业与公共工程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一部港口经济影响文献是1953年美国特拉华河港口局发表的《每一吨货对地区经济价值》,文章对港口的直接经济影响进行了衡量。

此后,港口经济影响的研究文献不断出现,根据笔者统计,从本世纪中叶到2000年,在美国至少有60篇港口贡献的研究报告公布;2000年后,从欧洲的鹿特丹港到美洲的休斯敦港、温哥华港,全世界共有数十篇港口经济贡献报告发布。

仅2006年就有休斯敦港、奥克兰港、西雅图港、波特兰港等港口发布港口贡献报告。

但相对其他学术问题,港口经济贡献的文献数量偏少,且多以研究报告形式公布,这是由港口经济影响的特点决定的。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滨州港口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黄河入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山东省的大型港口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与腹地地区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本文将对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滨州港口的基本情况滨州港口是山东省境内重要的港口之一,地处北纬37°07′,东经118°03′。

港口区域面积180平方公里,是国家级综合性港口,具备大型船舶、大吨位货物和散货的全天候装卸能力。

港口通达能力较强,是黄河河口的重要出海通道。

二、腹地经济情况滨州港口的腹地地区包括滨州市及周边地区,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快速的地区。

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煤炭、铝土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同时还是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农业发达,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产量较大。

三、实证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滨州港口近几年的货运量、船舶进出港情况、港口吞吐量等相关数据,同时收集滨州市及周边地区的GDP、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量等数据。

2. 关联系数分析:通过建立滨州港口与腹地地区的关联系数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程度。

3. 相关性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滨州港口的吞吐量、货物进出口量与腹地地区的GDP、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四、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收集的数据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高。

滨州港口作为腹地地区的出海口,其货物进出口量与腹地地区的GDP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这表明滨州港口与腹地地区的经济联系紧密,对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 滨州港口的吞吐量与腹地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密切关系。

大宗商品的进出口往往需要通过港口进行运输,而滨州港口的吞吐量与腹地地区的产业结构密切相关。

特别是对于资源类产品、大宗商品的出口,滨州港口是腹地地区的重要出海通道。

3. 滨州港口的发展对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滨州港口的不断扩大和升级,为腹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港口作为全球贸易和物流的重要节点,其发展与腹地经济紧密相连。

腹地经济是港口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腹地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原材料和产品,这些货物需要通过港口进行进出口贸易。

因此,腹地经济的繁荣为港口提供了稳定的货源供应。

例如,我国的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由于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货源供应,成为全球重要的港口之一。

腹地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物流网络的建设,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

这些物流网络的建设为港口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集疏运通道,缩短了货物从腹地到港口的运输时间,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

腹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港口提供了多元化的货源,同时也促进了港口的转型升级。

例如,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港口可以提供更为专业的仓储、装卸等服务,提高港口的竞争力。

腹地经济的发展往往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些政策包括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

这些政策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促进港口的发展。

腹地经济对港口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更好地促进港口的发展,需要加强腹地经济的建设,包括提高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提高港口的竞争力。

天津是中国的重要港口城市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交通条件使其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对外贸易窗口。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天津港口贸易与腹地外向型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然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天津港口贸易与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天津港口贸易与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有所放缓;二是贸易结构得到优化,但仍有待进一步调整;三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但仍有提升空间;四是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但政策效应有待进一步提高。

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经f济{论J坛科耥港口与腹地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安红恩1郭杏莉2(1、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622、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62)摘要:在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下,港口与城市及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越加紧密。

港口不仅在其所处的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有力地推动着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港口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沿海港口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港口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大连港;腹地经济;互动l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口的发展也会吸收大量的人才、科技等其他产腹地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此地区1.1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业发展也需要的基础力量。

如果资源总量一定,进行着不同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问重新1.1.1港口促进腹地城市经济发展增长极那么,港13与有相同基础需求的企业之间在土组合,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的形成地、资金方面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

合和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发展经济学认为,在腹地经济发展的过程1.2.2破坏环境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资金流、中,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发展从城市的观点看,港口工作所带来的污染、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合作伙是不平衡的。

近几年,我国沿海地区港1:3经济发噪声、交通拥挤是被经常提到的伤脑筋的敏感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的相关企业的竞争力,展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以问题,且不说港口作业还有碍城市观瞻和工业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东北亚地区为例,世界上的生产与资金力量的港的安全问题。

港口管理部门渴望获得新的运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

实质性的再分配,越来越向着有利于亚太地区营土地,为此不是损害城市,就是在海上消费巨2.4政府经济政策在港口发展中发挥作用和东北亚地区国家的方向发展。

文献综述和开题模板

文献综述和开题模板
[2]穆东吴窑. UPS国际化拓展策略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3]倪明孙潜.快递业运营模式研究[J].物流管理, 2013(09).
[4]周晓利.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背景下快递业发展探讨[J].企业经济, 2012(05).
[5]樊柯宏刘雯.民营快递运营现状调查[J].物流技术与应用, 2013(08).
吕娟娟则以顺丰速递为例,对国内快递公司进行研究,文章应用管理学和企业战略管理及物流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以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分析方法对顺丰速递目前的竞争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并针对公司目前集中化竞争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樊柯宏、刘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镇江地区的快递公司进行研究,以调查资料为分析镇江地区快递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快递企业除了要加强地区合作、完善自身管理制度以外,还要更加关注校园市场。现在的大学生,也就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已经成为了网购的主力军,所以未来他们必将成为快递公司的主要客户。
宁波舟山港所处的宁波市和舟山市同属于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作为中国经济热点的地区,其面对的不仅仅是长三角以内的港口的竞争,特别是上海港的竞争,还面临着长三角以外或者说国外的一些港口的竞争,面对其他地区集装箱港口日益加剧的竞争,如何用合理的量化的方法来评估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的综合竞争力,是现在的主要问题。本论文主要做的将是确定宁波舟山港和其他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从而发现宁波舟山港的薄弱环节,提升港口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并且可以了解宁波舟山港在这些比较的港口之间处于什么类别,可以用来明确主要的竞争对手。
宁波舟山港是长三角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沿海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是长三角及长江周边地区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和国家战略物资的存放的基地,是长三角以内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宁波舟山港6000多米长的集装箱专用泊位配有70多台,是国内最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能够满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的靠泊作业要求。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运输为宁波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世界航运中心从大西洋转向了太平洋,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的核心区域。随着长三角地区各集装箱港口的发展,各地区港口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宁波舟山港作为我国的大陆沿岸重要港口及主要枢纽港,在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日益明显的作用,港口建设及规模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12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44亿吨,首次突破7亿吨,超过上海港800余万吨,增速快速领先上海港,达到7.2%,远超上海港的1.1%,从而将上海港从雄踞多年的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的位置上挑落下马。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运输为宁波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现在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到底怎么样,集装箱运输的竞争力将决定以后的经济发展的趋向。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论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促进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上海港腹地经济的发 展也促进了港口物流的 发展,使得上海港能够 更好地服务于腹地内的 企业和产业,提高了港 口的竞争力。
深圳港腹地经济发展对其港口发展的影响
01
02
03
04
05
深圳港腹地经济发展概 述:深圳港腹地经济以 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主, 涵盖了广东、*、*等地 区。
深圳港腹地经济发展对 港口发展的影响
战略协同
腹地经济与港口发展应实现战 略协同,通过优化资源配置、 协同发展策略等手段实现共赢

基础设施建设
腹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与港口 的发展相匹配,如公路、铁路 、管道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应与
港口的物流需求相适应。
03
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的促 进作用
腹地经济为港口提供稳定货源
腹地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丰富 多样,为港口提供了丰富的货源, 如煤炭、石油、粮食、矿产等。这 些货物通过港口进行运输,为港口 提供了持续、稳定的货源。
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深 圳港腹地经济的快速发 展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 货源,促进了深圳港的 繁荣发展。
推动了港口基础设施建 设:随着腹地经济的不 断发展,深圳港的基础 设施建设也不断得到完 善,包括航道、码头、 仓储等设施的建设,提 高了深圳港的吞吐能力 和服务水平。
促进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深圳港腹地经济的发 展也促进了港口物流的 发展,使得深圳港能够 更好地服务于腹地内的 企业和产业,提高了港 口的竞争力。
VS
腹地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贸易量的 增加,从而增加了港口的吞吐量。 由于经济活动的增加,原材料、零 部件和产成品的运输需求也相应增 加,进一步为港口提供了更多的货 源。
腹地经济为港口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腹地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港口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政府为了支持经济发展,往往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 土地使用优惠等,这些政策也惠及到了港口发展。

研究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

研究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

研究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摘要: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港口与腹地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港口与腹地的相互关系日益密切。

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港口与腹地的相互关系,并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实现两个方面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结果显示,我国的港口与腹地经济有着紧密的关联与相互作用,二者能够在互补发展中取得双赢,但是也出现了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关的政策与对策,才能使港口与腹地经济形成良性互动。

关键词:港口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引言港口与腹地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可以相互促进,达到双赢。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口岸与腹地的相互作用日益增强,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地区间的协调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章通过对港口与腹地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港口与腹地区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两地的协同发展,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互动关系也越来越明显。

它既是一个城市自身发展的强有力的后盾,又是一个带动周围区域工业发展的强有力的龙头。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内陆地区的发展为各口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然而,目前各口岸间的互动关系还不够完善。

在发展中,应注重发展与发展的协调,力求达到“共赢”的目的。

一、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一)港口经济概况港口经济是以口岸的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临港为中心,向其他口岸及周边地区扩展,形成的一种多元化、互动性强的区域经济模式。

这不仅可以解决临港自身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二)我国发展港口经济的状况1.区位与自然环境是港口建设的基本条件,既有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水域面积等诸多要素,又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港口建设的价值与范围,进而决定着其建设的成败。

2.经济和社会的基本状况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子,不容忽略。

口岸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其周围区域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尤其是其资源优势、产业基础以及对外贸易环境等。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

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滨州港口作为山东省重要的港口之一,位于渤海湾沿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滨州港口逐渐成为连接内陆腹地与海外的重要枢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沿海城市经济不断发展,滨州港口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周边腹地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显现。

关于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空白。

尽管一些学者曾对港口经济发展、港口对腹地的影响进行了部分研究,但对滨州港口与其周边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匮乏。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深入探讨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联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深化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将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实证研究,探讨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滨州港口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了解其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联度,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影响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关联度的因素,揭示其内在机制;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关联程度,并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总结研究结果,提出具体结论,归纳研究意义,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促进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旨在深入了解滨州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2. 正文2.1 滨州港口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滨州港位于山东省滨州市黄河三角洲南岸,是华北地区著名的港口之一。

滨州港地处河流入海口,交通便利,是黄河下游河运的重要枢纽港口之一。

滨州港的发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古代的沿海贸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化,滨州港逐渐成为了华北地区重要的货运港口。

浅析港口对腹地经济的影响——以宁波港为例

浅析港口对腹地经济的影响——以宁波港为例

浅析港口对腹地经济的影响——以宁波港为例摘要:全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开展频繁,国际航运业也随之兴起。

港口与腹地经济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港口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造成港口城市资源密集,非港口城市资源匮乏;腹地经济也影响着港口发展方向。

宁波港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对作为海洋经济大省的浙江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以宁波港为例,港口和腹地经济的复杂互动体现得淋漓尽致。

近年来,宁波港的发展建设具有了很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港口腹地宁波港1港口港口是指位于江边、河岸、湖滨、海湾或水库沿岸,具有一定实际面积的水域与陆域,提供一定的设备和条件,供船舶航行、停泊、修理、补给淡水和燃物料,提供货物包装、装卸、堆存、转运、加工以及旅客上下和办理其他业务活动的场所或基地。

海运港口字的是位于海岸(河口、海湾),以装卸货物以及货物增值为主要目的的谁、陆区域,是构成海运空间系统的重要因素。

目前世界上有4600多个货运港口,受说出地理环境的影响个,在世界航运中的地位各不相同。

港口一般都处在交通要冲,腹地广阔,有河道(包括运河)、铁路、公路和管道等现代化运输网与之相连,因此,港口是铁路、公路、内河和海运的转运枢纽及集散中心,港口所在城市和靠近港口的地区经济都比较发达[1]。

2 港口腹地港口腹地也称港口经济腹地、港口吸引范围,指的是港口集散旅客、货物所及的范围[1]。

港口腹地的发展状况和大小受经济、自然、文化等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受港口的影响。

港口腹地与港口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港口的腹地为港口提供客源。

我们用下图1来表示港口和腹地的关系:对于港口A 的附近区域,它的作用是垄断性的,可以确定为A 的腹地,超过A 的腹地区域可能存在其他与之竞争的港口,该区域的客户可能选择A 港口也可能选择B 港口[2]。

图一港口腹地确定3 港口与经济腹地的关系在经济一体化和产业集群效益的影响下,港口与港口腹地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

港口对其经济腹地的贡献度分析--以深圳港为例

港口对其经济腹地的贡献度分析--以深圳港为例

港口对其经济腹地的贡献度分析--以深圳港为例深圳港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海运港口之一,对于其经济腹地的贡献度是不可忽略的。

本文将尝试通过分析深圳港的发展历程、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及海陆空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来评估深圳港对经济腹地的贡献度。

一、深圳港的发展历程深圳港兴建于1980年代初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开发和发展的一座现代化海港。

在当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码头,主要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轻工业和纺织业。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圳港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港之一,并在2019年首次成为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第三的港口。

二、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圳港的发展得益于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港口集团不断投入巨额资金,在港区内建设航道、码头、堤防、工厂、运输设施等相关设施,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提高港口的出口质量和效率。

航道是港口枢纽的一项关键基础设施,深圳港引入了增压泵、沉积泥船等设备,保持航道畅通;同时,深圳港的码头设施配备了非常齐全的自动化作业系统,以及透明、智能、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了码头的作业效率。

对于堤防、工厂和运输设施等设施的建设,深圳港是一步步逐渐完成的。

它的出口货物量已经暴增,仓储容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深圳港不断地向该区域内不同的城市、乡村扩展,扩大货物的运输层面和区域的遍及面。

同时,深圳港的仓储设施、加工设施、架桥设施等相关设施也都落实到位,完全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

三、产业布局深圳港的产业布局也是其发展的有力保障。

该港口以出口贸易为主要领域,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深圳作为城市经济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深圳港也逐渐加深了其涉足多个领域的布局。

目前,深圳港已实现了从港口经营到产业布局的战略转变,建立了以农业、食品、饮料、数码产品、智能制造等为主的新兴产业链。

同时,深圳港也在港口周边设立了各类产业园区,赋能于产业创业企业,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四、海陆空一体化发展航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方式发展的空前迅猛提高了深圳港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极大地提高了深圳港的货物流通。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综述作者:邹家斌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5期一、港口对腹地经济产生的影响(一)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良好作用1.港口对经济有全方位的影响。

临河的港口城市,除了可以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外,货运物流也能推动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

举个例子,南京、上海、昆山、江阴、合肥、南昌等地方,大力发展河港经济,其货物运输能力也非常强。

如今,这些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港口运输纽带。

也因此,港口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全方位的影响,除了能影响城市的交通,也能够开放城市,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带动其他城市发展,推进我国经济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2.港口带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发展。

一个城市如果拥有河港,那么就会带动其他产业和领域的发展。

第一,港口会促进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比如交通道路的修建,机场和港口的设施建设等。

也因此,腹地经济发展可以促使公共基础设施得到建设和维护。

第二,港口还可以促使其他相关行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因为港口的发展需要运输、物流、保险、工业、仓储、货运等领域的支持,所以也会互相促进、互相影响。

3.港口可以促使腹地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

在经济学当中有这样一个观点:港口的腹地经济在发展的时候,各个时期、各个领域以及各个区域,都是完全不同的。

如今,我国很多临河地区都在发展港口行业,从而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举个例子,我国最大的河内港口南京港,从1980年到2015年期间,万吨级码头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47个,货物吞吐量由过去的280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2亿吨,每年的增长率超过了12%。

此外,河港依靠产业聚集,促进了商贸业、交通业、运输业、信息业、物流业的大力发展,给该城市带来了经济的增长。

4.港口使得腹地产业层次得到了提高。

一个产业在不断运行的过程中,容易行成不平衡的现象。

而这种不平衡来自于各个方面,其可以对经济产生促进作用。

港口的发展,促使腹地产业的层次得到了提高。

过去的产业是由传统农业朝着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再转化为资本密集型产业,最后演变为知识技术密集产业,为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港口与其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天津港为例

港口与其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天津港为例

财经论坛Һ㊀港口与其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天津港为例沈佳延摘㊀要:从发展的角度来讲ꎬ港口与城市之间是彼此促进㊁相互补充的关系ꎮ一方面来说ꎬ港口的发展需要借助于城市的不断进阶ꎻ另一方面来说ꎬ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依赖港口的贸易ꎮ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ꎬ经济活动的扩张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港口的发展拥有了充足的动力ꎬ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物质支持和利好的政策ꎮ可以说港口和城市之间的发展是互动性的ꎬ这就决定了港口和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保持协调的步调ꎬ彼此依存㊁相互促进ꎬ共同致力于更广阔的天地ꎮ在我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当中ꎬ天津港是一个重要的存在ꎬ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天津港和其腹地经济的协同性发展展开了讨论ꎮ关键词:天津港ꎻ经济发展ꎻ腹地ꎻ一带一路中图分类号:F127+F552.7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76-0097-03㊀㊀进入21世纪之后ꎬ全球经济正在面临着大融合的趋势ꎬ这也使得国际贸易中跨国合作变得越来越频繁ꎮ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之下ꎬ港口作为海洋和陆地货物运输的枢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越来越突出ꎮ对于港口城市来说ꎬ港口的建设和发展给其经济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量ꎬ有力地推动了其区域经济的进阶ꎮ与此同时ꎬ借助于港口城市和港口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ꎬ港口在运输方面也表现出更大的吞吐规模ꎮ当前我国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进程当中ꎬ正在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ꎬ港口在这一发展战略当中所担当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ꎮ借助于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可以优化我国自身的港口经济规划ꎬ比如说鹿特丹㊁新加坡㊁釜山等都是世界上比较出名的港口ꎬ从他们的发展历程当中不难总结出来:想要不断地突破和扩张ꎬ港口必须要和其腹地产业进行协同性发展ꎬ并形成友好型的发展格局ꎮ只有拥有较好的经济产业ꎬ才能够为港口的吞吐规模带来较好的促进效果ꎬ进而提升港口运输的竞争力ꎮ基于这些经验便可以总结出ꎬ区域经济的协调化发展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ꎮ从一些世界上比较著名的港口发展历程当中可以看出ꎬ在区域发展的进程当中港口经济所担当的是牵引作用ꎮ只有港口得到了较好的发展ꎬ腹地产业才能够拥有更多发展的机遇ꎮ反过来讲ꎬ腹地产业的不断优化和重组又为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支撑ꎮ一㊁天津港介绍早在中国古代的隋朝时期ꎬ就有了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ꎬ比如说当时的河北诸郡其实就可以代表当前的京津冀联合轮廓ꎮ发展到元明清时期的时候ꎬ天津作为对外通商的重要口岸承接了与海外交流和传输货物的重要作用ꎮ彼时天津港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人工海港ꎬ且其地理位置十分的优越ꎬ不仅是北京和天津两座一线城市的海上门户ꎬ而且还占据着亚欧大陆桥东部起点港口的重要位置ꎮ从地理位置上来说ꎬ京津冀港口的分布在我国的渤海西岸地区ꎬ这一地区的特点就是港口比较密集ꎮ京津冀港口共分为4个港口ꎬ即天津港㊁秦皇岛港㊁唐山港㊁黄骅港ꎮ在针对我国沿海港口的吞吐量所做的一项调研当中ꎬ天津港名列第三名ꎬ唐海港紧随其后排名第四ꎬ秦皇岛港居于第九位ꎮ如果从集装箱吞吐量上来进行排名的话ꎬ天津港则名列第五ꎮ在我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活动过程当中ꎬ天津港担当着重要的口岸作用ꎮ在货物运输方面ꎬ天津港主要从事金属矿石㊁煤炭以及天然气等业务的运输ꎬ多元化的业务经营使得它成为诸多对外贸易活动主体的选择ꎮ在2013年的一项调查数据当中显示ꎬ当年去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超过了5亿吨ꎬ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ꎮ到2015年的时候ꎬ天津港的货物吞吐量达到了5.4亿吨ꎬ近些年来一直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ꎮ在这样大的货物吞吐量的支持下ꎬ天津自2015年4月正式成立了自贸区ꎮ就当前的情况来看ꎬ在京津冀港口群的腹地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ꎬ其货源存在着较大的重合现象ꎮ纵向对比ꎬ天津港在区位条件上有着天然的优势ꎬ担当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枢纽作用ꎮ就业务覆盖范围来说ꎬ天津港和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多个地区都在进行着贸易往来ꎬ其外贸出口量在中国国内港口群当中名列前茅ꎮ从中国的唐朝以来天津港就担当着北京对外贸易的重要职责ꎬ北京地区超过九成的货物都从天津港进出ꎬ河北地区超过一半的货物也是有这港口向外输送ꎮ二㊁天津港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一)天津港的发展对其腹地经济的影响在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ꎬ港口之所以能够对其产生较为突出的促进影响ꎬ主要是由于港口能够直接创造国民生79产总值ꎬ而且在税收方面也会为国家财政作出贡献ꎮ同时港口经济贸易的发展会带动大批的人才就业ꎬ并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ꎮ针对港口所做的投资ꎬ能够为物流产业带来更多的突破ꎬ并且进一步的拓展金融行业的业务范围ꎮ对港口来说ꎬ针对矿石㊁煤炭等货物的不断开发ꎬ为城市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带来了极大提升ꎮ在一项经济学的分析当中显示ꎬ每对天津港投资1亿元就可以产生1亿元的附加值ꎬ同时带动近1万人的就业ꎮ未来天津港会在港口建设上进一步地加大投资ꎬ这一举措将为天津市的国民生产总值带来超过1亿元的创收ꎬ同时为上万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ꎮ在天津港的腹地辐射范围中ꎬ除了天津这一主要占地之外ꎬ还有北京㊁河北㊁山西等区域ꎬ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对天津港的发展产生着影响ꎮ当前ꎬ天津港主要以煤炭㊁冶金㊁建材等行业作为其基础产业ꎬ同时在机械纺织㊁食品以及电子产品等轻工业上面进行着不断的探索ꎮ除了以上地区之外ꎬ天津港间接辐射的腹地是非常辽阔的ꎬ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来看能够将其物流网延伸至内蒙古㊁甘肃㊁宁夏等省份ꎮ在天津港的西部地区ꎬ比如说陕西新疆等都拥有着较为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ꎮ这为天津港的货物输出提供了天然条件ꎬ这些地区超过七成以上的货物运输量都需要从天津港口出发ꎮ表1㊀2000~2009年天津港吞吐量和天津市城市经济指标年份吞吐量(万吨)生产总值亿元税收收入(亿元)就业总人数万人200095661701.88149.38410.52001113691919.09174.89403.12002129062150.76259.19489.292003161822578.03310.42510.92004206193110.97395.34530.22005240693697.62568.325382006257604359.15710.12562.922007309465050.40887.36613.93200835593.26354.381128.96647.32200938111.37500.801208.68677.13㊀㊀从上表当中不难发现ꎬ港口给城市经济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ꎮ在宏观经济学的角度ꎬ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在不断增长的过程当中ꎬ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ꎬ也给城市的财政带来了税收收入ꎮ在图表当中能够看出ꎬ天津市所反映出来的各项城市经济指标ꎬ比如说税收㊁就业以及生产总值等等ꎮ(二)天津港对滨海新区的贡献正是因为悠久的发展历史ꎬ使得天津成了我国老工业的生产基地ꎬ这为其临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优势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ꎬ天津地区的重工业开始逐渐地向东迁移ꎬ并且针对自身的产业布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ꎬ这些举措为滨海新区的港口经济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ꎮ对于滨海新区来说ꎬ它不仅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ꎬ而且还吸引了诸多跨国公司的进驻ꎬ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群㊁化工产业群㊁重工业产业群以及制造业产业群ꎮ正是由于国内乃至国际上诸多知名企业的进驻ꎬ使得滨海新区在高新技术的发展方面拥有着天然的优势ꎬ并且在内部资源的整合方面能够进一步地优化结构㊁节约成本ꎬ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优沃的条件ꎮ当前ꎬ滨海地区已经有上千家一线品牌在这里建设了生产基地或者是分公司ꎬ这样的集群式产业发展不仅让滨海地区成了世界瞩目的经济新城ꎬ而且也吸引了更多跨国资本的投入ꎮ在这样的天然优势下ꎬ滨海地区为环渤海以及北方的产业传递带来了新的希望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产业互补格局ꎮ在港口经济不断突破和创新的同时ꎬ滨海地区在保持自身原有优势的基础之上ꎬ仍然需要在区位㊁设施㊁人才以及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的优化ꎮ正是因为滨海地区在自然资源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ꎬ所以能够成为承接国际资本转移重任的经济新区ꎮ未来更多的国际资本会不断地进入ꎬ为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更为强劲的推动力ꎮ近十年以来ꎬ港口的不断发展和进阶ꎬ使得其相关产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ꎮ在许多专家的预言当中ꎬ天津港口的发展将会为其他相关产业带来更多的利好消息ꎬ这不仅体现在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ꎬ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选择ꎮ港口对于城市有着最直接的国民生产总值和税收贡献ꎬ而城市的发展和扩大对于港口的吞吐量进一步增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ꎮ由此可见ꎬ天津港和天津市在发展方面是协调同步的ꎮ三㊁天津及其腹地经济对天津港的影响(一)天津自贸区对港口发展的有利影响2015年天津正式成立了自贸区ꎬ在相关的制度方面有着示范性的创新ꎬ对于京津冀地区体内制度的完善来说具有重要意义ꎮ在自贸区内ꎬ其核心任务就是在制度上进行不断地创新ꎬ这是我国中央领导人非常重视的地方ꎬ并且对自贸区的制度创新进行了特别的强调ꎮ天津港是自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ꎬ港口建设上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变革ꎬ这过程也可以为河北港口提供诸多借鉴ꎬ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当中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ꎮ(二)新丝绸之路下天津港的经济发展所谓的丝绸之路经济带ꎬ首先要强调的是经济带的概念ꎮ经济带的概念应当从地理学的角度来分析ꎬ属于经济地理学的范畴ꎮ那么如何来定义经济带呢?它其实应当是基于某一个交通运输干线ꎬ这个交通运输干线向两边辐射ꎬ并以其作为主体的发展轴ꎬ以大城市作为发展核心带动周围弱小城市的经济发展ꎮ在经济带战略的规划之下ꎬ未来的经济格局将会变成点状密集的㊁线状延伸的经济一体化区域形态ꎮ在理解了经济带之后ꎬ我们再来看丝绸之路经济带ꎬ它所体现出来的应当是以中国传统的古丝绸之路为主轴ꎬ进一步的向东带动亚太经济圈的发展ꎬ向西辐射欧洲经济圈的进步ꎮ在中国境内连接了西北五省以及西南四省ꎬ是当前世界上最长且具有最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ꎮ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ꎬ主要体现了我国对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的有效应对ꎮ面对全球金融大融合的发展态势ꎬ为了89财经论坛Һ㊀给我国中西部地区带来长久的发展动力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ꎮ在这一战略构想当中ꎬ将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定位为重点的发展区域ꎬ其中天津港ꎬ无论是在战略资源方面ꎬ还是在地理位置方面ꎬ都有着明显的优势ꎬ它是 一带一路 倡议规划当中海洋和陆地衔接的黄金交汇点ꎮ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ꎬ天津港在集装箱海铁联运的运输量方面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增长ꎬ不管是从规模来说还是从总量上来讲都处于国内港口的前列水平ꎮ在2009年天津港的海铁联运量约为13.7万ꎬ到2010年的时候ꎬ这一数据已经发展为20.2万ꎬ同比的增长47%以上ꎮ到2011年这一数据进一步的扩张到30万ꎬ在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当中占比为2.5%ꎮ虽然整体占比并不十分突出ꎬ但是全国海铁联运基本上保持在1%左右ꎬ相比而言天津港的海铁联运量已经是国内前茅ꎮ表2 天津港海铁联运量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集装箱吞吐量870.351008.621158.761230.311301.02海铁联运量13.7020.2029.80 17.00海铁联运所占比例0.020.020.03 0.01㊀㊀数据来源:根据历年«天津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ꎮ(三)滨海新区对天津港经济发展的影响从选址的角度来说ꎬ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区域ꎬ其组成部分包括了天津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ꎬ同时还囊括了塘沽㊁汉沽以及大港三个行政区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ꎬ滨海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ꎬ大量的国外资金不断地涌入这一区域ꎬ许多国际上的知名企业也开始进驻ꎬ这些都促使了这一地区成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ꎮ近十年以来ꎬ滨海新区在改革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ꎬ从以往的闭塞到如今的与国际主动进行经济接轨ꎬ吸引了大批量的国外投资资金进驻ꎮ滨海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较为快速的发展状态ꎬ其地区生产总值也在稳步的增长ꎬ十年之内不仅是在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ꎬ而且获得了相对应的经济增长ꎮ在滨海新区内ꎬ各式各样的产业群已经形成ꎬ为其后续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ꎬ未来滨海新区将成为我国经济的重点拓展区域ꎬ为其他港口城市做出表率ꎮ不管是滨海新区还是天津港都是天津市的重要支柱ꎬ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ꎬ二者都对天津的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ꎮ在近些年的产业优化当中ꎬ天津对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升级ꎬ已经逐步形成了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ꎮ在天津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ꎬ滨海新区所发挥的带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ꎬ在十一五期间滨海新区的生产总值实现了年增长率19.6%的高值ꎬ在全市的总生产总值当中占据了43%以上ꎮ可以说ꎬ滨海新区已经成为天津经济的重要增长支撑点ꎬ并且逐步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ꎮ2010年ꎬ滨海新区的整体工业总值突破了7000亿的大关ꎬ其中外贸出口总值达到了350亿美元ꎮ根据港城互动原理可知ꎬ如果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失衡ꎬ对于天津港的发展也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ꎮ四㊁结论在京津冀的诸多港口当中ꎬ天津港是起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ꎬ它的发展对于其相关经济腹地有着较好的促进效果ꎬ同时经济腹地的发展也能够给天津港的发展带来诸多支持ꎮ综上所述可知ꎬ港口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是相互关联㊁相互作用的ꎬ城市的繁荣又需要依赖港口的发展ꎮ一方面ꎬ城市在经济活动方面的不断扩张ꎬ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升级以及在生产力方面的提升ꎬ都会给港口的发展带来优势ꎬ为港口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ꎮ另一方面ꎬ港口的发展不仅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益ꎬ而且还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ꎬ为城市的整体发展带去了利好效果ꎮ在港口和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ꎬ两者之间互为因果ꎬ只有更多的彼此促进ꎬ才能够实现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ꎮ从港口和城市的关系上来讲ꎬ必须要确保协调性和一体化ꎬ充分发挥其依存性和支持性作用ꎬ不断激发各自的经济发展潜力ꎮ参考文献:[1]古龙高ꎬ古璇.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方桥头堡发展方略[J].大陆视野ꎬ2014(5):30-34.[2]赵毅.物流一体化下的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ꎬ2011.[3]徐鹏.加快发展天津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港口ꎬ2007(12):19-21.[4]周励.解读 丝绸之路经济带 [J].西部大开发ꎬ2014. [5]郑木龙.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现状及发巧路径研巧[J].北方经贸ꎬ2015.作者简介:沈佳延ꎬ女ꎬ宁夏银川人ꎬ武警士官学校基层后勤管理系ꎬ研究方向:后勤保障与管理ꎮ99。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研究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港口与腹地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双方的互动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探讨了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分析了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促进双方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互动,双方可以通过互补性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匹配等,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促进双方互动发展。

关键词:港口经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合作共赢一、引言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双方通过互动发展可以实现合作共赢。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港口经济和腹地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港口经济和腹地经济的互动发展研究,分析双方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促进双方合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港口和内陆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两者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的相互影响日益突出。

港口不仅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而且还为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引领。

随着全球化的加快,腹地经济的发展给港口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是,它们之间的互动性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的协调性,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二、港口经济与腹地经济2.1港口经济的概述港口经济是一种基于港口区位优势的区域性经济结构,它不仅涵盖临港区,而且还延伸至其他港口城市和经济腹地,构建出一种多元化的、互动性强的经济格局。

它既能够满足港口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临港区的发展,同时也能够推动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

2.2港口经济发展条件第一,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是港口发展的基础,它们不仅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水域面积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还会影响港口开发的价值和规模,从而对港口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社会经济基础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港口经济的发展水平受到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特别是在资源、工业基础和外贸条件方面。

青岛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青岛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District economy| 区域经济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8青岛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李东晓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锦州 121013摘要:在国家“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山东青岛港港口借助倡议的“东风”,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文以青岛港为例,选取合适的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探寻青岛港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青岛港港口货物与腹地经济中的农林牧渔业相关性最高,与邮政储蓄仓储业的关联度最低。

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给出青岛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港口物流;灰色关联度;腹地经济发展中图分类号:F5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11-0069-03一、引言“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规律,港口物流的发展会促进其腹地范围内城市经济的发展,而腹地经济的发展又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保障。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与实证分析来看,Bottasso等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以13个欧洲国家1998年~2009年港口活动与经济指标的相关数据为例,研究了港口对当地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港口对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

王景敏主要以广西北部湾港为例,通过研究2008年~2010年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港口物流与腹地进出口贸易关联性,通过提升广西北部湾港对区内外腹地货源的吸引力,为广西北部港湾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借鉴意义[2]。

郭真等分析了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区内腹地经济发展现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探寻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腹地经济的关系,发现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与其腹地经济具有相关性显著,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协调的情况,提出以促进广西北部湾港区港口物流与区内腹地经济的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3]。

吕青等利用灰色综合关联度模型和GM(1,N)模型对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两者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以促进港口物流的协同发展[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港口与腹地经济相关性分析一、引言世界上几乎所有港口城市在兴起与发展过程中都有一条共同的发展规律即“以港兴城,港城共兴”。

港口不仅在其所处的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且还有力地推动着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腹地经济的发展为港口的生产和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沿海港口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港口的发展水平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外国学者的主要观点1934年,德国学者发表了《海港区位论》,创立了以海港和腹地之间关系为基础的海港区位理论。

高兹应用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思想和方法,把港口和腹地联系起来分析,以总体费用最小原则求出海港选址的最优区位,认为海港区位主要由腹地的发展所决定。

腹地是海港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海港建设的最优区位由总体费用最小原则决定,由此而受腹地指向、海洋指向、劳动指向和资本指向的共同制约,强调腹地因素对海港区位的主要决定作用;腹地范围、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的活力是港口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同时也对港口与腹地相结合在整体区域中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0世纪50年代,PATTON[1]对腹地在港口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研究;60年代以后,MAYER[2]和WELGEND[3]开始从区域和整体角度出发,对相关港口之间陆向腹地和海向腹地的相互竞争进行研究,并对水—港—陆综合费用优势进行分析;70年代以后,KENYON[4]把相关港口之间腹地竞争的研究扩展到劳动力费用、铁路连通性、港口可达性和土地可得性等因素;80年代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传统腹地也发生很大变化 1995年,在港口与城市第5次国际会议(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ities and Ports,1995,Daker)上,港口与腹地关系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港口腹地与城市空间关系的研究最早是伯德提出“任意港”模型。

1987年,GILBERT和VINOD就港口对城市经济的贡献进行研究。

1988年,HOYLE,PINDER和HUSAIN[5]13人主编了《滨水区复兴》一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地理学家、经济学家和规划师对全球性滨水区复兴的思考与主张。

此外,第4次(1993年)、第5次(1995年)港口与城市国际会议也将港口城市关系作为主要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与国外众多研究相比,我国对港口与腹地之间的关系研究旦旦从时间上看,就完全没有跟上国外研究者的脚步,而且因为研究时间相对比较短,我国的港口与腹地的研究成果还不够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航运界和学术界才开始对港口进行专门研究,基本上是以对港口史、港口所在城市及相关区域经济史的探讨为主线展开。

很多时候,学术界只是对港口腹地范围历史变化和影响港口腹地变化因素进行定性研究。

进入21世纪以后,学术界才开始对港口经济腹地进行定量研究。

随着全国各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形成,尤其是沿海3大经济圈的形成,拓展港口经济腹地问题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研究新热点。

据文献资料显示,我国对港口经济腹地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黎鹏[6]、郎宇[7]等对港口与腹地经济地域系统的客观存在性及其形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港口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认为港口与腹地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特定空间范围,港口与腹地的统一体是客观存在着的经济地域系统,其空间范围由港口的经济吸引半径所决定。

港口和腹地区域经济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港口与腹地内在的必然联系、区域整体开放发展是外向型经济建设的综合需求,并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等外部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向前发展;自然、区位、人口与科技、经济、社会和综合因素是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刘秉镰[8]对港城机理关系进行研究,认为港口作为一个商业实体,对促进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港口在性质上又属于服务业,有着与其它服务业共同的特点,即它也需要依附于生产制造业和商贸业而存在。

因此如果腹地经济规模越大,生产和商贸越繁荣,港口可发挥的空间就越大,其规模就有可能越大。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几个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比如,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经济区,这些临港区域的港口规模都比较大。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临港腹地经济越发达,制造业及商贸业越活跃,港口就有越良好的客户群和市场基础,就有大规模发展的可能。

徐质斌[9]对港城经济一体化进行研究,认为港口与城市具有互补共生关系,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城市是港口发展的支撑和载体,港城联动的核心是发展临港产业。

李增军[10]通过对港口及所在城市和腹地经济进行研究,认为港口不仅对城市产生直接作用,而且还对城市所辐射的内陆腹地产生间接作用。

易志云[11]对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结构和发展走势进行研究。

李玉鸣[12]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港口城市国际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港城关系、港城界面的复兴、港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几方面探讨港口与城市关系的发展趋势和变化特征。

从城市的观点看,港口工作所带来的污染、噪声、交通拥挤是被经常提到的伤脑筋的敏感问题,且不说港口作业还有碍城市观瞻和工业港的安全问题。

港口管理部门渴望获得新的运营土地,为此不是损害城市,就是在海上消费巨大;城市出于环境原因,一般反对港口扩张,强调港口要更合理地利用现有设施。

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港口关心的仍然是重新进入沿岸地区,接受不适应现代化装卸技术而遗弃的港域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区域,将其变化成为物流园区或多式联运中心。

刘魏巍、董洁霜等[13]运用空间经济学的区位商模式与方法,通过对温州港集疏运货物生成及流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对温州港经济腹地结构及其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

赵鹏军、吕斌[14]通过分析荷兰鹿特丹港的经济发展,研究港口产业对于港口地区的社会经济带动作用、港口产业的时间演替规律和在港口产业带动下的港口地区地域空间扩展规律。

蔡加福[15]从莆田港口腹地建设现状出发,分析影响港口腹地建设的相关因素,并围绕如何拓展莆田港口腹地进行深入研究。

四、结论国外研究不仅针对港口腹地方面,还涉及港口与区位、港口与城市、港口与区域发展和国际贸易等方面。

国内的研究进展,在研究内容上不仅有理论,还有实证。

在研究方法上,不仅有定性分析,还有定量分析。

在研究学科上,不仅有经济学、交通运输学、地理学等,还有工程学、管理学等学科。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今后对港口与腹地及其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还对世界各国的港口发展具有普遍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许多新问题不断产生,由于人们对未来问题判断前瞻性有限,有些研究难免跟不上发展需要,论述不及之处也在所难免。

在掌握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后,对区域内的港口基础建设和投资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监管,对全局有科学的总体把握,促进港口与区域经济之间发挥最优的相互影响作用,实现两者的有效发展。

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比如港口促进腹地经济发展增长极的形成;港口促进腹地产业层次的提高;港口关联性强,带动腹地经济快速发展;港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的效应等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存在如下负面影响,如对腹地内非港口城市的负面影响;环境破坏;资源争夺等。

腹地经济对港口发展存在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腹地经济结构变化影响港口的发展方向;腹地经济发展规模决定港口发展规模;腹地经济一体化促进了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政府经济政策在港口发展中发挥作用等。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互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1]PATTON D J.General cargo hinterland of New York,Philadelphia,Baltimore and New Orleans[Z].Annals of the AAG,1958:21-24.[2]MAYER H M.The port of Chicago and the St.Lawrence seaway[C]∥University of Chicago.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research paper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1957(49):30-34.[3]WELGEND G.Some elements in me study of port geography[J].Geographical Review,1958(48):185-200.[4]KENYON J.Elements in interport compet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Economic Geography,1970(46):1-24.[5]HOYLE B S,PINDER D A,HUSAIN M S.Revitalizing the waterfront: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dockland development[M].London:Belhaven,1988:121-130.[6]黎鹏,张洪波.港口—腹地经济地域系统的客观存在性及其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79-83.[7]郎宇,黎鹏.论港口与腹地经济一体化的几个理论问题[J].经济地理,2005,25(6):767-770.[8]刘秉镰.港城机理关系分析[J].港口经济,2002(3):12-14.[9]徐质斌.关于港城经济一体化的战略理论思考[J].港口经济,2004(6):30-31.[10]李增军.港口对所在城市及腹地经济发展促进作用分析[J].港口经济,2002(2):38-39.[11]易志云.我国沿海港口城市的结构分析及发展走势[J].中国软科学,2000(7):105-108.[12]李玉鸣.港口城市国际研究主题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0,20(2):14-17.[13]刘魏巍,董洁霜,夏晓梅.港口腹地分析的定量模式及实证研究[J].水运工程,2005(11):25-28.[14]赵鹏军,吕斌.港口经济及其地域空间作用:对鹿特丹港的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2005(5):108-111.[15]蔡加福.关于莆田港口腹地建设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1):8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