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及关系学习了这么长时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我简单的对马哲的唯物论有了一些浅显的了解,在意识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方面,我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小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
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主要分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其中自然规律是指不经人为干预,客观事物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必然联系。
其表现为:太阳的东升、四季的变化、生命的历程等。
而所谓社会规律,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动力。
其表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
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马克思说:“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选择建构,从而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能形成活动的目的、计划、方法等观念的东西,更能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吧“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
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现代科学和医学实验也证明: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的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正是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
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的例子告诉我们:态度决定高度,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
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
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两者的关系分层来说: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积极效果的程度。
另一方面,客观规律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恰好要求我们要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去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因而我们在把握二者关系的时候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强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揠苗助长的典故便是对这一问题的绝妙说明。
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
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
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
“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
”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
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
这说明了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唯物史观认为,客观规律性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本质上属于物质同精神的关系。
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唯物主义原则,也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物质和精神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这种统一表现在人和规律的关系上就是人的活动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人的活动是受动的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的活动又是能动的则是指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可以通过实践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统一,体现着(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问题上的基本观点。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懂得了小麦的生长规律不同于水
稻的生长规律,当然要按小麦的生长规律去种小麦,但还要注意小麦生长在各地域的差异,掌握小麦生长规律在当地的具体表现形态。
按规律办事,还要注意当事物由一种存在状态转化为另一种存在状态时,其中的规律也随之变化。
这就要求我们在事物运动变化中把握规律,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按变化了的客观规律办事。
所以要正确把握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