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模版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3a62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b.png)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使用的所有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管理。
第三条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管理是指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登记备案,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活动。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五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
第二章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备案第六条锅炉压力容器的建造、改造、维修、拆除等活动应当依法申请建设许可或者审批,同时进行登记备案。
第七条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备案应提供以下资料:(一)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单位的资质证书和产品合格证明;(二)锅炉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三)锅炉压力容器的安装、维护、检验等单位的资质证书和人员资质证明;(四)锅炉压力容器的布置图纸和使用说明书;(五)锅炉压力容器的检验、检测报告和安全评价报告;(六)锅炉压力容器的验收记录和验收报告;(七)其他法律、法规要求的相关资料。
第八条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备案应由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检查,核实相关资料。
第九条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备案审核通过后,应向申请单位出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书》。
第十条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备案证书应当加盖有关部门的公章,具备法律效力。
第三章锅炉压力容器的监督管理第十一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按照登记备案要求,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合格的运行、维修、检验、检测等人员,并对其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十三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参数和周期进行检验和维修,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
187关于印发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
![187关于印发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547a918b307e87101f696c6.png)
关于印发《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3〕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范使用登记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总局制定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应及时报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原劳动人事部(劳动部)《锅炉使用登记办法》(劳人锅[1986]2号)和《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劳部发[1993]442号)同时废止。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范使用登记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使用下列锅炉压力容器应当办理使用登记:(一)《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锅炉。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和氧舱。
第三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证,见附件1)。
未办理使用登记并领取使用登记证的锅炉压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期间内有效。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 负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质监部门和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是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机关。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29a349d4c1c708a1284a44cd.png)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文件国质检锅[2003]213号────────────────────────────关于印发《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各有关单位:为了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压力管道事故,提高压力管道使用管理水平,总局制定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报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附件: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二〇〇三年七月十七日附件: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压力管道使用安全监察工作,规范压力管道使用登记行为,提高压力管道安全管理水平,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以及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的职责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范围内的压力管道及其安全保护装臵和附属设施的使用登记管理。
第三条使用压力管道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办理压力管道使用登记。
压力管道使用登记分为登记注册和登记发证(证书格式见附件一)两种形式。
使用登记证有效期为6年。
第四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办理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长输管道的使用登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办理所辖行政区域内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长输管道的使用登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市(地级)级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负责办理所辖行政区域内公用管道和工业管道的使用登记。
使用登记部门内设的负责压力管道安全监察的机构(以下简称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的受理、注册和发证工作。
第二章使用登记对象的划分第五条压力管道均应进行使用登记,填写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汇总表(格式见附件二)。
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mm的GC1级管道、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和经安全评定或者风险评估应予监督使用的管道为重要压力管道,应当填写重要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表(格式见附件三),进行重点监督管理。
液氨储罐区安全检查标准
![液氨储罐区安全检查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33b78ae0912a216147929ea.png)
35.1
接卸前查验液氨出厂检验报告,确认液氨纯度符合要求。
国能安全[2014]328号
36.1
槽车卸车作业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票或操作卡),卸车过程应有专人监护。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条文
36.2
严格控制液氨储罐充装量,液氨储罐的储存体积不应大于50%~80%储罐容器。储罐压力和也为超过设定值时切断进料。
36.6
卸氨结束,应静置10min后方可拆除槽车与卸料区的静电接地线,并检测空气中氨浓度小于35ppm后,方可启动槽车。
36.7
37
安全管理
37.1
建立氨管理制度。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条文
37.2
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氨区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7.3
液氨厂外运输应加强安全措施。应按照国家《危险货物规则》的要求,对液氨运输单位的资质、运输槽车、槽车司机及押运员等资质提出明确要求,并签订运输协议。
液氨储罐区安全检查标准
(待审稿)
二O一七年十月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标准引自
不符合项描述
1
反事故措施
1.1
2
液氨储罐
2.1
液氨储罐属于压力容器,应按照《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2003]207号)注册登记,并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TSG R0004-2009)规定监督管理。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条文
32.1
严禁使用软管卸氨,应采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卸氨。
《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条文
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 现行 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目录 2013
![特种设备安全 监察 现行 法律法规及安全技术规范目录 2013](https://img.taocdn.com/s3/m/181c2e0b0740be1e650e9a23.png)
特种设备现行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及规范性文件目录一、法律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二、行政规章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373号],2009年1月24日修订 )2、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4、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三、地方性法规1、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8年5月29日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9号公布)四、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总局规范性文件综合管理1、特种设备目录(国质检锅[2004]31号)2、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质检特〔2010〕22号)3、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总局第13号令)4、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总局第115号令)5、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总局第116号令)6、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实施办法(试行)(国质检锅[2003]172号)7、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8、关于实施《特种设备行政处罚工作的意见》(国质检法[2004]40号)9、关于进一步做好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检办特函〔2007〕575 号)10、关于印发《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和《特种设备重点监控工作要求》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11、关于调整改革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的公告(2009年第67号)12、关于实施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调整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特〔2009〕478号)13、关于简化《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的通知(质检办特函〔2009〕1186 号)14、关于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质检特〔2010〕518号)15、关于改进和加强特种设备检验工作提升检验能力的指导意见国质检特〔2010〕593号16、关于注销新列入淘汰目录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通知 (国质检特函〔2011〕369 号)17、关于加强中小学校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意见 (国质检特联 [2012]213号)18、关于印发《特种设备安全发展战略纲要》的通知(国质检特 [2012]22号)锅炉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总局第2号令)2、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总局第11号令)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总局第14号令)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总局第22号令)5、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劳人锅[1988]2号)6、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劳人锅[1985]4号)7、锅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国质检 [2001]38号)8、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 [2003]207号)9、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质检 [2003]46号)10、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质检特函[2005]203号)11、关于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质检办特函 [2006]144号)12、关于进一步完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07〕402 号)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1、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2、关于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06]148号)3、关于加强临时进口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及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05191号)4、关于进一步加强尿素合成塔生产使用检验工作的通知 (国质检特函[2005] 689号)5、关于将石油天然气工业用焊接钢管等5类工业产品实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管理的通知( 国质检特[2006]162号)6、关于加强地下储气井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质检办特〔2008〕637号)电梯1、关于电梯安全监察工作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国质检特函〔2011〕370 号)2、国家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电梯安全工作的意见(国质检特〔2013〕14 号)3、关于加强电梯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和型式试验工作的通知 (质检特函〔2013〕2号)起重机械1、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总局第92号令)游乐设施1、游乐园管理规定(建设部、国家质检总局2001第85号)2、关于加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加强嘉年华等游乐活动中大型游乐设施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特设函[2004]116号)3、关于调整大型游乐设施分级并做好大型游乐设施检验和型式试验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特函〔2007〕373号) 客运索道1、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运索道安全监察工作的通知(国质检特 [2004]495号)作业人员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总局第140号令,2011年重新修订)2、关于公布《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目录的公告 (2011年总局第95号令)五、安全技术规范综合管理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1]202号3、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 国质检锅[2003]174 号4、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 (国质检锅[2003]251号)5、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国质检锅[2005]220号)6、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导则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8、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导则9、特种设备信息化工作管理规则10、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大纲11、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质量保证体系要求12、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许可鉴定评审细则13、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导则1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15、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规则16、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鉴定评审细则17、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8、燃油(气)燃烧器安全技术规则19、燃油(气)燃烧器型式试验规则20、锅炉压力容器专用钢板(带)制造许可规则21、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2、安全阀维修人员考核大纲锅炉1、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2、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3、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4、锅炉水处理检验规则5、锅炉化学清洗规则6、锅炉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7、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大纲8、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9、锅炉安全监察技术规程(TSG G0001-2012)压力容器1、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3、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车用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7、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8、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9、气瓶充装许可规则10、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11、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12、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考核大纲1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考核大纲14、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15、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含修改单)16、气瓶型式试验规则17、气瓶附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8、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规则20、气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TSG R7003-2011)压力管道1、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2、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3、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新)4、压力管道元件制造许可规则5、燃气用聚乙烯管道焊接技术规则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7、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埋弧焊)8、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细则电梯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2、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4、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5、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杂物电梯)6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液压电梯)起重机械1、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2、起重机械使用管理规则(新)3、起重机械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4、起重机械制造监督检验规则5、桥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6、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7、塔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8、流动式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9、铁路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10、门座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11、升降机型式试验细则12、缆索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13、桅杆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14、旋臂起重机型式试验细则15、轻小型起重设备型式试验细则16、机械式停车设备型式试验细则17、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型式试验细则1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19、起重机械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规则客运索道1、客运索道设计文件鉴定规则2、客运索道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3、客运托牵索道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4、客运缆车安装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5、客运索道型式试验规则6、客运拖牵索道型式试验细则7、客运索道部件型式试验细则大型游乐设施大型游游乐设施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
压力容器相关法规规定
![压力容器相关法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5c07e7610a6f524ccbf859d.png)
压力容器相关法规规定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001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令第2号发布)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锅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的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以及国务院关于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处理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的职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以及事故的统计、分析。
第三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发生事故后,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除按规定报告外,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
为防止事故的扩大、抢救人员或者疏通通道等,需要移动现场物件、设施时,必须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见证人签字,必要时应当对事故现场和伤亡情况录相或者拍照。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或者受伤(包括我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设备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许可工作标准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许可工作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29baaf084254b35eefd34b2.png)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许可工作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许可事项办理的依据、许可条件、申请要求、受理工作程序和要求、办理工作程序和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许可事项的申请、受理、决定、送达、归档、变更及补领证书的办理。
本事项由市局和区县局、分局分设备类别实施。
市局办理:独立发电公司和电力公司所属发电厂用于发电生产的锅炉(含压力容器)、客运索道、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许可;区县局、分局办理:其他设备使用登记许可。
2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第373号令发布,根据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修订《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2003年9月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锅[2003]207号发布《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2001年4月9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发布3许可条件经监督检验合格,申报资料完整、准确。
4申请要求4.1 申请人资格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4.2 申请人责任a)申请人应理解掌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令第373号发布根据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修订、《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的规定要求,并根据要求自查是否具备取证条件。
以上材料可在网站上可浏览或下载。
b)申请人可在网上填报申请事项,填报时应仔细阅读申请书填写要求和示范文本。
c)申请人应对其申请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因提供不真实材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七十八条行政许可申请人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行政许可申请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新质技监特函20118号
![新质技监特函20118号](https://img.taocdn.com/s3/m/a8650b4169eae009581bec75.png)
新质技监特函〔2011〕8号关于开展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使用证管理系统建设的通知各地、州、市及米东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自治区特检院,乌鲁木齐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各有关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含个体):根据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46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3]207号)等有关要求,为确保全区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汽车罐车、铁路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下同)动态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和监管,消除设备事故隐患,保证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运行和使用,我局决定从2011年3月起至10月全面开展我区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使用证管理系统建设。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基本数据库的概述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使用证管理系统由监察系统、检验系统、充装系统和IC卡(证)组成,其中发卡系统由自治区质监局安装、使用和维护管理,各地、州、市局安装监察系统软件、自治区特检院、乌鲁木齐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压力容器检测中心安装检验系统软件、各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以下简称充装单位)安装充装系统软件,各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IC卡(证)。
二、注册、检验、充装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负责移动式压力容器的审核、录入和注册发证,建立数据库。
2011年3月1日以后所有新增加的移动式压力容器凭相关资料可直接注册,2011年3月1日以前注册的移动式压力容器需携带相关资料办理换发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IC卡(证)。
各地、州、市局负责安装本单位的监察系统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做好与自治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数据对接工作。
自治区特检院、乌鲁木齐铁路局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压力容器检测中心负责本单位的检验系统软硬件安装、调试工作;移动式压力容器检验信息的录入;配合监察机构做好检验系统和监察系统的对接。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20XX)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20XX)](https://img.taocdn.com/s3/m/fa613e3158f5f61fb6366687.png)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20XX)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使用记下管理,规范使用记下行为,按照《特种设备平安监察条例》的规定,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使用下列锅炉压力容器应该办理使用记下:(一)《蒸汽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和《有机热载体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锅炉。
(二)《压力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平安技术监察规程》、《医用氧舱平安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和氧舱。
第三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该根据本方法的规定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记下,领取《特种设备使用记下证》(以下简称使用记下证,见附件1)。
未办理使用记下并领取使用记下证的锅炉压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不适用本方法。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记下证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期间内有效。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 负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使用记下的监督管理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使用记下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质监部门和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是锅炉压力容器使用记下机关。
移动式压力容器、国家大型发电公司所属电站锅炉的使用记下由省级质监部门办理,其他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记下由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负责办理。
地级州、盟以及未设区的地级市等同于设区的市,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记下工作。
直辖市质监部门可以托付下一级质监部门,以直辖市质监部门的名义办理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记下工作。
第二章使用记下第六条每台锅炉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该向所在地的记下机关申请办理使用记下,领取使用记下证。
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锅炉压力容器,除移动式压力容器外,均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记下机关办理使用记下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特检院监督检验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特检院监督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dcdeea520740be1e640e9a35.png)
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特检院监督检验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ISEI Supervision & Inspection onPressure Vessel & Pipeline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Shanghai Institute of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Technical Research (SISEI)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资深检验师:蒋建国先生Senior PV & PP Inspector: Mr. Jiang Jianguo2006–6–1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presentation is for reference only .本讲座的所包含的资料仅供参考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presentation is for reference only .本讲座的所包含的资料仅供参考何谓特种设备?What is Special Equipment•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2条的规定,特种设备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As per Article 2 of Regulations on Safety Supervision of Special Equipment, Special Equipment refers to boilers, pressure vessels (incld. gas cylinders), pressure pipelines, elevators, liftingappliances, passenger ropeways and large amusement devices of much concern to human life and safety or of high criticality.•根据第88条规定,特种设备还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锅炉使用安全管理规范-6.04版
![锅炉使用安全管理规范-6.04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6d645bb9f3f90f76c61bfe.png)
ICS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DB XX/ XXXXX—XXXX锅炉使用安全管理规范点击此处添加标准英文译名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工作组讨论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3.1 特种设备 (1)3.2 锅炉 (1)3.3 常压热水锅炉 (1)3.4 安全附件 (2)3.5 安全保护装置 (2)3.6 使用单位 (2)3.7 监督检验 (2)3.8 定期检验 (2)3.9 安全监察 (2)3.10 作业人员 (2)3.11 改造 (2)3.12 重大维修 (2)3.13 严重事故隐患 (2)3.14 报废 (3)4 安全监察和节能监管 (3)5 机构和人员 (3)5.1 责任主体与主要负责人 (3)5.2 安全管理机构 (3)5.3 安全管理人员 (3)5.4 作业人员 (3)5.5 人员的培训 (3)6 制度要求 (3)6.1 制定管理制度 (3)6.2 工作标准 (4)6.3 技术标准 (4)7 使用条件 (4)7.1 购置 (4)7.2 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和化学清洗 (4)7.3 使用登记 (5)7.4 报废 (5)7.5 安全使用 (5)7.6 定期自行检查 (6)7.7 维护保养 (6)7.8 定期检验 (6)8 节能减排 (6)8.1 节能措施 (6)8.2 减少排放 (6)9 应急处理 (6)9.1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 (6)9.2 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7)10 事故报告及处理 (7)10.1 事故报告 (7)10.2 调查处理 (7)参考文献 (8)前言本标准为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为规范我省锅炉使用安全和节能管理工作,提高使用安全和节能管理水平,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2019最新范文-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2019最新范文-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6aa61aabceb19e8b8f6baac.png)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范使用登记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使用下列锅炉压力容器应当办理使用登记:(一)《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锅炉。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和氧舱。
第三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证,见附1)。
未办理使用登记并领取使用登记证的锅炉压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期间内有效。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质监部门和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是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机关。
移动式压力容器、国家大型发电公司所属电站锅炉的使用登记由省级质监部门办理,其他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由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负责办理。
地级州、盟以及未设区的地级市等同于设区的市,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直辖市质监部门可以委托下一级质监部门,以直辖市质监部门的名义办理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第二章使用登记第六条每台锅炉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锅炉压力容器,除移动式压力容器外,均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须知及程序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须知及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599fa9bc312b3169a551a428.png)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须知及程序一、要求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防止和减少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场〕内机动车辆〕的使用单位必须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逐台向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全监察科〔以下简称安全科,联系:3883783〕申报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未办理使用登记手续的特种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二、依据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治理方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3、«压力管道使用登记治理规那么»〔国质检锅[2003]213号〕4、«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治理规那么»〔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三、申请单位提交资料1.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需提交的文件资料:【1】«锅炉登记卡»或«压力容器登记卡»(加盖使用单位公章,一式2份)。
【2】设计图样〔总图〕、产品质量合格书、安装使用说明书及监督检验证明书(原件一份);【3】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进口设备提供,原件一份);【4】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安装告知书、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原件一份);【5】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原件一份);【6】锅炉压力容器过户或异地移装证明书〔过户或移装提供,原件一份);【7】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治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原件一份);【8】«特种作业人员证»〔原件、复印件一份〕;【9】压力表、安全阀〔校〕检验报告〔一份〕。
2.压力管道使用登记需提交文件资料:【1】新建、扩建及改建压力管道需提交文件资料:①«压力管道注册登记汇总表»(加盖使用单位公章,一式2份);②«重要压力管道使用注册登记表»〔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mm的GC1级管道、安全状况等级为3级和经安全评定或者风险评估应予监督使用的重要压力管道填写,加盖使用单位公章,一式2份);③压力管道安装质量证明书、安装告知书(原件一份);④压力管道安装竣工图(原件一份);⑤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压力表、安全阀〔校〕检验报告(原件一份);⑥压力管道使用单位安全治理的有关规章制度、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原件一份);⑦特种设备治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名单(原件各一份)。
特种设备注册和变更登记办理的指南
![特种设备注册和变更登记办理的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1b80d5aed630b1c59eeb5cf.png)
特种设备办事指南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五条:特种设备在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一、注册登记锅炉注册登记1、使用者的合法身份证明复印件(单位代码证、营业执照或行政、事业法人证等);2、管理人员和足够数量司炉、水处理工证的原件(在聘用单位栏加盖聘用单位公章并经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3、锅炉出厂资料(含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全部图纸和锅炉制造厂所在地质监部门出具的监检证等)或进口检验报告;4、锅炉安装质量证明书;5、安装监督检验报告书;6、安全阀、压力表的校验报告;7、锅炉水质监测报告书;8、锅炉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9、锅炉验收的会议纪要10、锅炉登记卡(一式二份,加盖使用单位公章)压力容器注册登记1、使用者的合法身份证明复印件(单位代码证、营业执照或行政、事业法人证等);2、管理人员和足够数量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在聘用单位栏加盖聘用单位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3、压力容器出厂资料(含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全部图纸和压力容器制造厂所在地质监部门出具的监检证等)或进口检验报告;4、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5、安装监督检验报告书;6、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7、安全阀、压力表的校验报告;8、压力容器验收的会议纪要;9、压力容器登记卡(一式二份,加盖使用单位公章)机电类特种设备办理注册登记1、使用者的合法身份证明复印件(单位代码证、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证等);2、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原件(在聘用单位栏加盖聘用单位公章并经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和名录(加盖单位公章);3、设备出厂资料(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进口设备的型式试验合格证明)4、设备出厂监督检验证书(未实施监检的设备不要求此项)5、机电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9项);6、电梯维护保养合同(合同有效期应超过检验报告有效期);7、验收检验报告;8、机电类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一式二份,加盖使用单位公章)。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530aa279563c1ec4da7194.png)
重新启用应当经过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持定期检验报告向登记机关申请启用,领取使用登记证。
第十八条 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压力容器登记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
省级质监部门和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是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机关。移动式压力容器、国家大型发电公司所属电站锅炉的使用登记由省级质监部门办理,其他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由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负责办理。
地级州、盟以及未设区的地级市等同于设区的市,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直辖市质监部门可以委托下一级质监部门,以直辖市质监部门的名义办理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第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悬挂在锅炉房内或者固定在压力容器本体上(无法悬挂或者固定的除外),并在锅炉压力容器的明显部位喷涂使用登记证号码。
第十四条 使用单位使用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机关不得给予登记。
第三章 变更登记
第十五条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者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和氧舱。
第三条 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证,见附件1)。未办理使用登记并领取使用登记证的锅炉压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
特种设备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目录
![特种设备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0ad8f0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4.png)
特种设备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目录1、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劳人锅(1985)4号2、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鉴定评审管理与监督规则国质检特[2005]220号3、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4、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5、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6、锅炉定期检验规则7、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8、锅炉化学清洗规则9、锅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劳人锅[1988]2号 劳部发[1993]356号劳部发[1996]276号质技监局锅发[1999]202号 质技监局锅发[1999]217号 质技监局锅发[1999]215号国质检(2001)38号10,TSGG1O01∙2004锅炉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 11、TSGG3001-2004锅炉安装改造单位监督管理规则 12、TSGG7001-2004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 13、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 14、溶解乙块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劳锅字[1990]4号15、TSGRoOO2-2005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16、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劳部发[1994]539号 1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18、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 19、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20、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 国质检锅[2002]235号21、TSGRoOO1-2004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2]109号23、《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条件》、《锅炉压力容器制造许可工作程序》、《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3]194号24、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锅[2003]207号 25、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 质技监局锅发(1999)272号30、TSGD7001-2005压力管道元件制造监督检验规则31、TSGZFoO2-2005安全阀维修人员考核大纲 32、TSGR5001-2005气瓶使用登记管理规则26、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 27、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 28、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29、压力管道使用登记管理规则(试行)质技监局锅发[2000]99号 国质检锅[2002]83号 国质检锅[2003]108号国质检锅[2OO3]213号33、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号 35、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监督检验规程 36、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37、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174号38、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国质检锅[2003]251号 39、起重机械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296号 41、游乐设施监督检验规程(试行) 国质检锅[2002]124号 42、游乐设施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质检锅[2003]34号(试行)43、大型游乐设施设计文件鉴定规则(试行) 国质检锅[2003]321号44、蹦极安全技术要求(试行)国质检锅[2002]359号45、厂内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程(2002) 国质检锅[2002]16号46、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国质检锅[2003]249号47、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3]248号 48、TSGZOO03-2005特种设备鉴定评审人员考核大纲 49、TSGZ6001-200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 50、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质技监局锅发[2001]57号5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国质检锅[2001]202号 52、TSGG600I-2006锅炉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大纲 53、TSGG6002-2006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考核大纲 54、TSGG6003∙200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人员考核大纲 55、TSGG6004-2006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56、TSGD6001-2006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质检锅[2002]360号国质检锅[2003]33号。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范本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ffa7f6d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7.png)
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制度,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国内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及个人使用和管理锅炉压力容器。
第三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法严格执行。
第四条相关单位应建立健全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进行落实和执行。
第五条本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章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第六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按照分级管理制度进行,分为三级管理。
第七条一级锅炉压力容器,指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容积大于30m³、设计压力大于0.1MPa的锅炉压力容器。
第八条二级锅炉压力容器,指工业和民用建筑中容积小于30m³、但工作压力高于0.1MPa的锅炉压力容器。
第九条三级锅炉压力容器,指容积小于30L、工作压力小于0.1MPa,且设计压力小于0.15MPa的小型锅炉压力容器。
第十条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管理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办理:(一)登记申请:使用单位应向所在地市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办理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
(二)审核审批:市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要求,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进行现场审批。
(三)发放登记证书:审核通过后,市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发放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书。
第十一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使用单位名称、住所、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二)锅炉压力容器的名称、型号、厂家及出厂编号;(三)设计压力、工作压力;(四)容积、材质;(五)注册代码;(六)使用地点;(七)使用登记证书编号;(八)发证日期;(九)有效期。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书,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进行年度复查。
第三章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市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定期对锅炉压力容器进行安全监督检查,确保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质检锅[2003]2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为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范使用登记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总局制定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如遇问题,应及时报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
原劳动人事部(劳动部)《锅炉使用登记办法》(劳人锅[1986]2号)和《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劳部发[1993] 442号)同时废止。
二00三年七月十四日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范使用登记行为,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使用下列锅炉压力容器应当办理使用登记:(一)《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适用范围内的锅炉。
(二)《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内的固定式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铁路罐车、汽车罐车、罐式集装箱)和氧舱。
第三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统称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办理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以下简称使用登记证,见附件1)。
未办理使用登记并领取使用登记证的锅炉压力容器不得擅自使用。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使用的锅炉压力容器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在锅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合格期间内有效。
第五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县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以下简称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级质监部门和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是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机关。
移动式压力容器、国家大型发电公司所属电站锅炉的使用登记由省级质监部门办理,其他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由设区的市的质监部门负责办理。
地级州、盟以及未设区的地级市等同于设区的市,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域内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直辖市质监部门可以委托下一级质监部门,以直辖市质监部门的名义办理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登记工作。
第二章使用登记第六条每台锅炉压力容器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 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办理使用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使用单位使用租赁的锅炉压力容器,除移动式压力容器外,均由产权单位向使用地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交使用单位随设备使用。
第七条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逐台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阀、爆破片和紧急切断阀等安全附件的有关文件:(一)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制造、安装过程监督检验证明;(二)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监督检验报告;(三)锅炉压力容器安装质量证明书(附件4);(四)锅炉水处理方法及水质指标;(五)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走行部分和承压附件的质量证明书或者产品质量合格证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六)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
第八条办理下列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只需提交前条第(一)、(二)项文件:(一)水容量小于50L的蒸汽锅炉;(二)额定蒸汽压力不大于0.1Mpa的蒸汽锅炉;(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且额定热功率不大于2.8MW 的热水锅炉;(四)机器设备附属的且与机器设备为一体的压力容器。
锅炉房内的分汽(水)缸随锅炉一同办理使用登记,不单独领取使用登记证。
第九条使用单位申请办理使用登记,应当逐台填写《锅炉登记卡》或者《压力容器登记卡》(以下简称登记卡,见附件2、附件3)一式2份,交予登记机关。
第十条登记机关接到使用单位提交的文件和填写的登记卡(以下统称登记文件),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及时审核、办理使用登记:(一)能够当场审核的,应当当场审核。
登记文件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当场办理使用登记证;不符合规定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书面说明理由:(二)当场不能审核的,登记机关应当向使用单位出具登记文件受理凭证。
使用单位按照通知时间凭登记文件受理凭证领取使用登记证或者不予受理通知书:(三)对于1次申请登记数量在10台以下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对于1次申请登记数量在10台以上50台以下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1次申请登记数量超过50台的,应当自受理文件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发证工作,或者书面说明不予登记理由。
第十一条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应当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编制规定》(见附件5),编写注册代码和使用登记证号码。
办理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同时核发记录出厂信息和使用登记信息的“移动式压力容器IC卡”。
第十二条登记机关向使用单位发证时应当退还提交的文件和一份填写的登记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将使用登记证、登记文件妥善保存。
第十三条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悬挂在锅炉房内或者固定在压力容器本体上(无法悬挂或者固定的除外),并在锅炉压力容器的明显部位喷涂使用登记证号码。
第十四条使用单位使用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锅炉压力容器的,登记机关不得给予登记。
第三章变更登记第十五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发生变化、长期停用、移装或者过户的,使用单位应当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六条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状况发生下列变化的,使用单位应当在变化后30日内持有关文件向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一)锅炉压力容器经过重大修理改造或者压力容器改变用途、介质的,应当提交锅炉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资料、修理改造图纸和重大修理改造监督检验报告;(二)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发生变化的,应当提交压力容器登记卡、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资料和定期检验报告。
第十七条锅炉压力容器拟停用1年以上的,使用单位应当封存锅炉压力容器,在封存后30日内向登记机关申请报停,并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保存。
重新启用应当经过定期检验,经检验合格的持定期检验报告向登记机关申请启用,领取使用登记证。
第十八条在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应当在移装完成后投入使用前向登记机关提交锅炉压力容器登记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申请变更登记。
第十九条移装地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的,使用单位应当持原使用登记证和登记卡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
原登记机关应当在登记卡上做注销标记并向使用单位签发《锅炉压力容器过户或者异地移装证明》(见附件7)。
移装完成后,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 0日内持《锅炉压力容器过户或者异地移装证明》、标有注销标记的登记卡、锅炉压力容器登记文件以及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新的使用登记证。
第二十条锅炉压力容器需要过户的,原使用单位应当持使用登记证、登记卡和有效期内的定期检验报告到原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手续。
原登记机关应当注销使用登记证,并在登记卡上做注销标记,向原使用单位签发《锅炉压力容器过户或者异地移装证明》。
第二十一条原使用单位应当将《锅炉压力容器过户或者异地移装证明》、标有注销标志的登记卡、历次定期检验报告以及登记文件全部移交锅炉压力容器新使用单位。
第二十二条锅炉压力容器只过户不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原使用单位办理使用登记证注销和新使用单位办理变更登记可以同时在登记机关进行。
第二十三条锅炉压力容器过户并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内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原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第二十四条锅炉压力容器过户并跨原登记机关行政区域移装的,新使用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持全部移交文件和移装后的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向移装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领取使用登记证。
第二十五条变更登记,原有的注册代码保持不变。
第二十六条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工作时限同第十条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使用锅炉压力容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变更登记:(一)在原使用地未办理使用登记的;(二)在原使用地未进行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停止运行的;(三)在原使用地已经报废的;(四)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修理改造的;(五)无技术资料和铭牌的;(六)存在事故隐患的;(七)安全状况等级为4、5级的压力容器或者使用时间超过20年的压力容器。
第二十八条锅炉压力容器报废时,使用单位应当将使用登记证交回登记机关,予以注销。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二十九条登记机关应当采取在办公地点张贴悬挂登记程序流程图、提供免费文字介绍材料、网上公布等方式,公布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的办理程序、要求,便于使用单位查询、了解。
具备条件的登记机关可以采用电子申报,以方便使用单位、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十条登记机关应当在本办法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受理、审核、登记、变更工作,减少使用单位往返次数,不得刁难使用单位、无故拖延、缓办。
一次登记数量较大的,登记机关可以到使用单位现场办理登记、发证手续。
第三十一条登记机关应当建档保存登记卡,并及时将登记卡和注册代码、使用登记证号码等信息输入计算机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
第三十二条登记机关应当在发证后5个工作日内将登记信息传送使用地县级质监部门。
县级质监部门接到登记信息后,应当及时对新增锅炉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实施安全监察。
第三十三条上级登记机关每年应当组织对下一级登记机关的登记工作实施抽查。
第三十四条实施定期检验的检验机构应当在设备检验合格后,将定期检验合格标记和下次检验日期标注在使用登记证上。
对于不合格的设备,检验机构应当及时告知登记机关。
第三十五条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后,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划分及说明》(见附件6)的规定,确定压力容器安全状况等级。
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固定式压力容器,一般不得继续使用。
使用单位无法立即更换或者修理的,应当持定期检验报告、安全等级划分证明和使用登记证,向登记机关申请临时监控使用。
准予监控使用的,登记机关应当在使用登记证上注明“临时监控使用”字样和期限,限期更换或者修理。
安全状况等级为4、5级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固定式压力容器,应当予以注销,解体后报废。
第五章附则第三十六条使用登记卡、使用登记证样式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
移动式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由国家质检总局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制做,其他使用登记证和登记卡由登记机关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