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拉深复合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DOC)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拉深模具设计图纸:目录前言 (1)1冲裁件工艺性分析 (2)1.1材料选择 (2)1.2工件结构形状 (2)1.3尺寸精度 (2)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3)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4)4.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4)4.1模具类型的选择 (4)4.2操作与定位方式 (4)4.3部分零部件的设计 (4)4.3.1凸凹模的设计 (4)4.3.2卸料部分的设计 (6)4.3.3推件装置的设计 (7)4.3.4模架的设计 (8)4.3.5模架的选用 (8)4.3.6上、下模座的选用 (8)4.4工作零件材料的选用 (9)5模具工艺参数确定 (9)5.1排样设计与计算 (9)5.2搭边值的确定 (9)5.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0)5.4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1)5.4.1刃口尺寸计算的基本原则 (11)5.4.2刃口尺寸的计算 (9)6计算冲压力与压力机的初选 (12)7 模具压力中心的确定 (14)8冲压设备的选择 (15)9模具零件图 (16)10模具总装图 (18)总结 (17)参考文献 (19)1. 冲裁件工艺性分析工件名称:开关盖工件简图:如图1-1所示生产批量:中批量材料:Q235工件厚度:1.2mm工件精度:IT12级图1-1 工件图1.1材料选择本工件选用Q235碳素结构钢,冷变形塑性低,无回火脆性,用于制造耐磨性高,动载荷及冲击作用不大的机械加工件。

适合冲裁拉深加工。

1.2工件结构形状工件结构形状相对简单,属对称结构,轮廓线为直线和圆弧组合的简单,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可以冲裁。

1.3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注公差为IT12级,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制件的冲裁工序包括落料和冲孔,其冲裁加工方式选择冲孔—落料复合冲压。

复合模生产。

表2-1各类模具结构及特点比较根据表2-1可知。

复合模只需一副模具,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较高,且工件最小壁厚大于凸凹模许用最小壁厚,模具强度也能满足要求。

拉深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拉深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前言 (2)二冲压件进行工艺分析 (7)三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7)四模具压力中心确实定 (10)五模具主要零件尺寸确实定 (10)六模具凸凹模的校核 (14)1.凹模高度的校核 (14)2.凸模的长度校核 (15)七选择冲压设备 (15)八冲压工艺单 (17)九设计小节 (18)十参考资料 (19)摘要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开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针对筒形零件的拉深工艺性,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和拉深的工序过程。

介绍了筒形零件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筒形零件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确实定。

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局部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

同时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拉深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

关键词:拉深、正装、冲压1.前言1.1模具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根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

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本钱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底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上下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上下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振兴和开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早在1989年3月中国政府公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将模具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局部,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

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当了这些工业领域中60%~90%的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作者:————————————————————————————————日期: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系:车辆工程系班级:车辆11姓名:范凯学号:2110105005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不锈钢饭盒是一种简单的生活用品,生产批量为大批次,材料采用10钢板,料厚2mm。

图1图22 冲压零件图及工艺此工件为无凸缘盒型拉深件,要求外形尺寸,没有厚度不变的要求但是壁厚不可低于0.5mm。

此工件的形状满足拉深工艺要求,可以用拉深工序加工。

2.1冲压件工艺性分析及冲裁方案的确定2.1.1材料分析采用430不锈钢板,包含铁+12%以上的铬,可以防止自然因素所造成的氧化,称之为不锈钢,在jis的代号为430号,因此又称为430不锈钢。

满足使用要求。

抗拉强度。

2.1.2冲裁件的结构工艺性工件底部圆角半径为r=14mm,大于拉深凸模圆角半径,满足首次拉深对圆角半径的要求。

相对高度 ,属于低盒型件,可以一次拉深而成。

总之,该工件的拉深工艺性较好。

2.1.3 冲裁件经济性分析材料利用率较高,经济性良好。

2.1.4冲裁方案的确定本工件首先需要落料,然后以落料件为毛坯进行拉深。

本次做拉深工序所需的拉深模。

2.2 排样图的设计及材料利用率的计算2.2.1排样毛坯尺寸计算对于尺寸为的矩形盒拉深件,可以看做由两个宽度为b的半正方形和中间为的直边组成。

展开图(图3)如下:图3长圆形毛坯的圆弧半径为:式中,——毛坯的圆弧半径;D——尺寸为的假象方形盒的毛坯直径。

长圆形毛坯的长度为:长圆形毛坯的宽度为:计算得:D248,,,毛坯面积:A=688402.2.2 排样的方式图42.2.3 材料利用率计算2.3 拉深工艺力的计算2.3.1拉深力的计算拉深力:和——盒型件的长和宽();——盒型件的角部圆角半径();——材料厚度();——材料抗拉强度(MPa);——拉深系数;由毛坯相对厚度 ,盒型件相对高度根据一次拉深成的低矩形件的系数相关表得:,;388029N压边力:不采用压边。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日期:目录一、工艺性分析 (2)二、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2)三、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7)四、零件尺寸设计选取 (9)五、压力机的校核 (13)六、设计总结 (14)参考文献 (15)一、 工艺性分析材料为Ly12M ,料厚为0.8mm ,大批量生产。

该零件为中等高度锥形件,其相对高度0.6hd= ,锥度37α=︒ ,板料相对厚度100 6.154 1.5tD⨯=≥ 则可以采用一次拉深成形。

拉深系数/5/130.3846m d D === 。

根据公式(1)tk m D≥- 判断其在拉深过程中是否起皱。

70.06154(1)(10.3846)0.0538580t k m D =≥-=⨯-=则该工件在拉深过程不会起皱。

根据制件的材料,料厚形状及尺寸在进行冲压工艺过程中设计和模具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该工件为锥形拉深冲孔件,设计时应保证工件内尺寸的准确。

2、 冲裁间隙拉深凸凹模间隙的确定应符合制件的要求。

各工序凸凹模动作的行程应保证各工序动作的稳妥连贯。

二、 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一)、工艺方案的分析根据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其基本工序有落料,拉深,冲孔。

按其先后顺序组合可得到以下几种方案:1、 落料——拉深——冲孔2、 落料——冲孔——拉深3、 落料拉深——冲孔4、 落料拉深冲孔方案1、2属于单工序冲压,由于改件生产批量大且尺寸小,因此生产效率低。

方案3、4均属于复合工序,减少了工序数量。

方案4改成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更减少了工序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故拟采用方案4.(二)、主要工艺参数计算 1.毛坯尺寸计算根据等面积原则计算该零件的毛坯尺寸。

首先将该零件分成圆、圆锥台两个简单几何体。

它们的面积分别如下:222211 3.14519.62544d A mm mm π⨯=== 212tan 37523tan 379.52d d h mm ︒︒=+=+⨯⨯≈ 2122359.52() 3.14()85.632cos372d d A l mm π︒++==⨯⨯≈毛坯展开尺寸11.6D mm ==≈ 查得拉深的修边余量1h mm ∆= 。

冲压工艺落料拉伸复合模说明书资料

冲压工艺落料拉伸复合模说明书资料

冲压工艺及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成员:指导教师:目录1.零件图及工艺方案的拟订 (4)1.1 冲压件工艺分析 (4)1.2 工艺方案分析 (4)2.工艺设计 (5)2.1 毛坯尺寸计算 (5)2.2 确定是否需要压边圈 (5)2.3 拉深系数和拉深次数 (5)2.4 拉深件直径的计算 (6)2.5 拉深工序尺寸的计算 (6)2.6 确定排样方式 (6)2.7 计算工序压力 (7)2.8 冲压设备的初步选择 (7)3.模具结构设计 (8)3.1 工作零件 (8)3.2 定位零件 (10)3.3 卸料,推件,压边零件 (10)3.4 模架及其零件 (12)3.5 其他支撑零件 (13)4.落料拉伸复合模装配二维图 (15)4.1 二维图 (15)4.2 模具工作过程分析 (15)5.复合模三维建模 (16)6.拉深工件 CAE分析 (16)6.1 成形工件 (16)6.2 成形极限图 (17)6.3 Thickness图 (18)参考文献 (19)前言随着中国工业不断地发展,模具行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针对筒形零件的落料工艺性和拉深工艺性,确定用一幅复合模完成落料和拉深的工序过程。

介绍了筒形零件冷冲压成形过程,经过对筒形零件的批量生产、零件质量、零件结构以及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按照不降低使用性能为前提,将其确定为冲压件,用冲压方法完成零件的加工,且简要分析了坯料形状、尺寸,排样、裁板方案,拉深次数,冲压工序性质、数目和顺序的确定。

进行了工艺力、压力中心、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并设计出模具。

同时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如凸凹模、卸料装置、拉深凸模、凸模固定板等)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凸凹模间隙调整和编制一个重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

31.零件图及工艺方案的拟订1.1 冲压件工艺分析冲压件的工艺性是指冲压件对冲压工艺的适应性,即设计的冲压件在材料、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及公差和尺寸基准等各方面是否符合冲压加工的工艺要求。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复合模

冲压模具设计说明书复合模

工件名称:传动片 工件见图:如图(1)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料:A3 厚度:2mm1. 此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工序。

材料为Q235—A 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

抗剪强度为310~380 t/MPa ,抗拉强度为380~470 бb /MPa ,屈服强度为240 бb /MPa 。

工件结构相对简单,有2个Φ10的孔,孔与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7MM ,工件除了12 0-0.11 为IT11级外,其余都是IT14级。

尺寸精度较低,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模。

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模。

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高生产效率低,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方案二只需要一副模具,工件精度及生产效率都教高,工件最小壁厚为7MM 模具强度较好。

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操作方便,但是制造精度不如复合模。

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声场采用方案二为佳,即复合模。

3. 主要设计计算(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传动片的形状为左右对称,下端水平,采用直对排效率较高。

如图(2)所示的排样方法。

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2.5.2 )所得,工件间a1=2MM ,沿边a2=2.2MM ,条料宽度为70MM ,步距S=32MM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为56%。

计算部分见表(1)。

图(2)(2)冲压力的计算图(1)该模具采用复合模,拟选用弹性卸料,结构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冲压力的相关计算见表(1)表(1)。

项目分类项目公式结果排样冲裁件面积A A=37/360×π30²+(14.5+32.5)×24-2×π5²1253.6条料宽度B B=65+2x2.2+0.6 70 步距S 32 一个步距的材料利用率ηη=A/BSx100%=1253.6/(70x32)x100%56%冲压力冲裁力F F=KLtτb=1.3x(37/360x2π30+65+2x14.5+ 2x24+2π5x2)x2x350203512.4 卸料力Fx Fx=KxF=0.05x203512.4 10180.17 顶件力FD FD=KDF=0.06203512.4 12210.74 冲压工艺总力FZFZ= F+ Fx +FD=203512.4+10180.17+12210.74225902公称压力:250KN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极点距离:6MM滑块周边行程80MM调节行程10MM标准行程均数:100次/MIN最大闭合高度最低360MM,最高160MM闭合高度调节是70MM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190MM工作台左右尺寸560MM前后尺寸300MM工作台孔尺寸左右260 M M(3)压力中心工件为几何对称形状,则复合模的压力中心定位工件的几何中心。

止动件冲裁复合模说明书

止动件冲裁复合模说明书

止动件冲裁复合模说明书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销售大厅服务岗: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流程行为规范迎接指引递阅资料上饮品(糕点)添加茶水工作要求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注意事项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待;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中工作程序工作要求注意事项饮料(糕点服务)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托盘;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子;下班程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1.3.3.3吧台服务岗1.3.3.3.1吧台服务岗岗位职责1)为来访的客人提供全程的休息及饮品服务;2)保持吧台区域的整洁;3)饮品使用的器皿必须消毒;4)及时补充吧台物资;5)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问题点;1.3.3.3.2吧台服务岗工作及流程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说明书

落料拉深冲孔复合模说明书
1分析零件的工艺性
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2.1计算工艺力9
(1)落料力9
(2)冲孔力10
(3)推件力10
(4)拉深力10
(5)压边力11
3.2.2拉深功的计算11
3.2.3初选压力机12
3.2.4计算压力中心12
3.2.5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12
4模具的结构设计13
4.1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13
4.1.1模架的选用13
4.1.2模具的闭合高度13
凹模:
凸模:
②拉深时,拉深模直径尺寸的确定的原则,与冲裁模刃口尺寸的确定基本相同,只是具体内容不同,这里不在复述。
拉深凸模和凹模的单边间隙 计算凸凹模制造公差,按IT9级精度选取,由附录表4查得,对于拉深尺寸 , 。
因拉深件注内形尺寸,按凸模进行配作:
…………………………………3.19
式中 d—拉深件内形尺寸:
根据这些基本工序,可以拟出如下几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
先进行落料,再拉深,修边,最后冲孔、弯曲,以上工序过程都采用单工序模加工。用此方案,模具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制造很容易,但由于结构简单定位误差很大,其次,需要多个模配合所以制造成本打,而且单工序模一般无导向装置,安装和调整不方便,费时间,生产效率低。
方案二
2 确定工艺方案

落料拉深翻边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落料拉深翻边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四.毕业设计附图 名称:冲件图 1.材料技术要求: (1)厚度 =1.5mm 材料:08 钢 (2)表面质量:平整 2.大批量生产
摘 要
通过对零件进行了工艺分析,设计一副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四道工序的复合模, 该模具结构复杂但生产效率高,介绍了工艺方案,工艺计算,模具结构。 关键词:复合模;工艺分析;工艺计算
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1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许发樾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2冲模设计手册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063实用冲压技术手册王孝培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034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5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廖念创等计量出版社1998026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上海工大史美堂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077冲模图册李天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10三
II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落料拉深冲侧孔复合模具设计计算说明书

落料拉深冲侧孔复合模具设计计算说明书

1绪论1.1本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本课题来源于指导教师的毕业设计题目,目的是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很好的掌握设计的一般流程,设计思路,为适应近年来冲压加工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形势,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还能让学生了解冲压成形的基本原理;熟悉冲压用材料、模具用材料以及冲压用设备等;掌握各种冲压工艺的成形方法,并具有初步解决生产中常出现的工艺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意义显著,内容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和实践相联系,有利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内容丰富,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将来在企业当中能够积极应对。

1.2 设计任务侧壁带一小孔的落料拉深件的工艺设计,材料为08钢,厚度1.5mm,年产量100万件,设计工序及模具结构成果要求:1,开题报告一份(约3000字);2,绘制模具草图3,完成模具装配图一张和零件图二张(A0);4,本体图一张5,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6,译文一份1.3 冷冲压的概况冲压成形是一个涉及领域及其广泛的行业,深入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在国外,冲压被称为板料成形。

冲压成形加工是通过冲压模具来实现的。

冲压模具是大批量生产同形产品的工具,是冲压成形的主要工艺装备。

采用冷冲压模具生产零件,具有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等一系列优点,其生产的制件所具备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它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

而整个模具工业已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工业品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模具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模具技术取得了很多重大成果:冲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铸压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锻造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模具表面处理技术、模具材料、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模具标准件、模具加工关键设备、模具寿命研究等方面。

冷冲压技术随着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革新将会愈来愈向前发展,深受用户的青睐!2冲压模具的工艺分析2.1 概况该工件是一个典型的侧壁带一小孔无凸缘一次拉深件,显然小孔的尺寸是要保证的重点,另外该零件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

冲压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冲压拉深模具设计说明书

课程编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人:XXX专业班级:XXXX学号:XXXXX指导教师:XXX日期:X年X月X日目录一、序言 (3)二、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 (4)三、拉深模设计的前期准备 (5)四、拉深工艺计算 (7)五、拉深模零件的设计计算 (9)六、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的选择 (13)七、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式 (15)八、参考文献 (17)一、序言模具是制造业的基础工业设备,被广泛用于制造业的各个领域。

其中拉深模更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拉深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几乎都有拉深加工产品。

它不仅与整个机械行业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由于它具有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适合大批量生产等优点,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套拉深模具,即就老师所给的零件、生产要求以及精度要求,设计出一套符合要求的拉深模。

由于时间紧迫、经验不足,在设计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犯了不少错误。

总之,在设计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谅解。

也相信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一步一步弥补以上不足。

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对拉深模具有有了深一步的了解,获得了一定的设计经验,为将要到来的毕业设计打下了基础。

在这中间得到了XXX老师的和广大同学的热心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二、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已知:(1) 产品名称:支座(2)产品零件图:(3)生产批量:大批量。

(4)零件材料:10钢。

(5)材料厚度:。

求作:(1)进行拉深工艺性分析(从材料、零件结构、尺寸精度几个方面进行)。

(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

(3)进行相关工艺计算,包括:拉深工艺计算;拉深模零件的设计计算;设备选择等。

(4)绘制模具总装配图(5)绘制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零件图(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根据所设计工件的尺寸、形状、批量等原始数据和要求,每人独立设计、绘制完成一套拉深模具。

包括:(1)模具装配图1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2)模具工作零件图2-3张(按照1:1比例,或适当比例);(3)设计说明书1份;三、拉深模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分析零件拉深工艺性制件为无凸缘圆筒形零件,要求外形尺寸,对厚度变化没有要求。

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端盖冲孔落料模具设计目录前言 (4)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5)2 冲压件工艺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6)2.1 冲压件工艺方案分析与比较 (6)2.2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7)2.3冲裁件的排样 (7)3 相关数据计算 (9)3.1 计算冲压件毛坯面积 (9)3.2 冲压力的计算 (10)3.2.1 落料力 (10)3.2.2 冲孔力 (10)3.2.3 落料时的卸料力 (10)3.2.4 冲孔时的推卸力 (10)3.3 确定模具中心 (10)3.4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11)3.5 凸模、凹模、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3)3.5.1 凸模的结构设计 (13)3.5.2凹模的结构设计 (14)3.5.2.1凹模洞口的类型 (14)3.5.2.2 凹模的外形尺寸 (15)3.5.2.3 凹模的固定方法和主要技术要求 (15)3.5.3凸、凹模的结构设计 (15)4 结构设计 (16)4.1 模架选择 (16)4.2模具制造 (17)4.2.1 凸模 (17)4.2.2 凹模 (17)4.2.3 凸、凹模 (17)4.2.4 垫板、凸模固定板,推件块,卸料 (18)4.2.5上下模座 (18)5 冲压设备的选择 (18)6 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19)6.1 定位零件的设计 (19)6.1.1挡料销 (19)6.1.2定位板和定位钉 (20)6.1.3送进方向的控制 (20)6.2 卸料和推料零件的设计 (20)6.2.1歩距和定距方式 (20)6.2.2卸料零件 (20)6.2.3推料和顶件装置 (21)6.3模具的固定零件 (21)7 模具的总装图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一工艺卡片 (24)附录二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 (25)前言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出生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一个全面的毕业设计是一个合格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总结和灵活运用。

它是学生结合自身能力在单位实实习之后的情况下,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一次飞跃。

拉深挤边复合模具设计说明

拉深挤边复合模具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拉深挤边复合模具设计系部:材料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及应达到的目的:此设计是经过指导老师老师精心挑选的。

本设计题目为拉深件,但对做毕业设计的毕业生有一定的设计意义,它概括了冲压件零件的设计要求、容及方向。

通过对该零件模具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我的冲压模设计的基础,为设计更复杂的冲压模具做好了铺垫和积累一定的设计经验。

题目:拉深挤边复合模具设计原始资料:设计题目:拉深挤边复合模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1拉深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进行工艺与模具设计。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进形工各艺力计算。

3拉深挤边复合模具设计,绘制模具总装图一及主要的模具零件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绘制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卡2份。

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拉深—挤边复合模容:(1)拉深前的准备(2)冲压工艺性分析(3)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4)计算各工序压力、选用压力机(5)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6)模具总体设计(7)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原始资料:如下图拉深挤边复合模摘要我所学习的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这次的毕业设计拉深—挤边复合模的设计是我结合大学三年来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所设计的一套冲压模具。

本文首先简要的概述了冲压模具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作用及其以后的发展方向,点明了模具设计的重要意义。

然后依据工件图进行了工艺性分析,进而确定了设计方案,计算出了模具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出工作零部件,然后依据设计要求选择出各个标准零部件,最后设计出了模具的总装配图。

在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方案确定,坯料的计算和工作零部件的设计,这是设计的关键,这些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成本的高低及设计的模具能否正常工作;在设计的最后,总结了自己在设计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并对我的指导老师进行致。

为了使我的设计更加简明易懂,在设计过程中,我用CAD制图软件画出了十几零件图,安插在设计任务书中。

最后画出拉深—挤边模具的装配图一和工作零部件的零件图九。

126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DOC

126 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具设计(含全套说明书和CAD图纸)DOC

学校代码:10410序号:20055015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学院:工学院姓名:黄学亮学号:20055015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机制051指导教师:吴彦红二OO九年五月冲孔落料拉深复合模目录前言.1.设计课题 (1)1.1设计任务书 (2)2.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 (3)2.1件的工艺分析 (3)2.2工艺方案的确定 (4)2.3冲压件坯料尺寸的确定 (4)2.4拉深次数的确定 (4)2.5排样的确定 (5)3.工艺设计与计算 (7)3.1冲裁的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3.1.1、冲裁方式与冲压力的计算 (7)3.1.2.力的计算 (7)3.1.3、卸料力、推料力和顶件力的计算 (8)3.1.4、压力中心的计算 (9)3.2计算各主要零件的尺寸 (9)3.2.1、计算落料凸、凹模的工作部分的尺寸 (10)3.2.2、计算拉深凸、凹模的刃口尺寸的确定 (11)3.2.4、凸凹模选材,热处理及加工工艺过程 (11)3.2.5、条料宽度的设计 (12)3.2.6、导料板的导料尺寸为 (14)3.2.7、推杆的选材,热处理工艺方案 (15)3.2.8、工艺方案如下 (15)3.2.9、模柄的确定 (15)3.2.10、冲压设备的选用 (16)3.2.11、模具的闭合高度的计算 (16)3.2.12、冲模模架的选用 (16)3.2.13导向零件的选择 (17)3.2.14、定位零件的设计 (18)3.2.15、推杆与推板的设计 (18)3.2.16、压边圈的设计 (24)3.2.17、固定方式的确定 (24)3.2.18、凸模的固定 (24)3.2.19、凹模的固定 (24)3.2.20、凸凹模的紧固 (24)3.2.21、确定装配基准 (24)结束语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模具已成为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模具设计是机械专业一个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过程有个基本上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及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模具毕业设计8冲裁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模具毕业设计8冲裁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冲裁冲孔复合模学校:班级:组别: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冲压工艺设计复合模具如图1所示零件:钢板生产批量:中小批量材料:08F 料厚t=1.2mm公差按IT14级制造本零件为落料冲孔模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

图1 钢板设计该零件的冲压工艺与模具(一)冲压工艺分析设计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从冲压工艺方面来衡量设计是否合理。

一般的讲,在满足工件使用要求的条件下,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将工件冲制出来,就说明该件的冲压工艺性好,否则,该件的工艺性就差。

当然工艺性的好坏是相对的,它直接受到工厂的冲压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以上要求是确定冲压件的结构,形状,尺寸等对冲裁件工艺的实应性的主要因素。

根据这一要求对该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零件尺寸部分公差已经给出,其余未标注公差,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500-0.62、24.70-0.52、70-0.36、6.50-0.36、10±0.18、150+0.43以根据图纸要求进行设计并画图,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图样要求。

材料为08F钢板是优质碳素结构钢,具有良好的可冲压性能。

材料的厚度为1.2mm。

由于该件外形简单,形状规则,适于落料冲孔加工。

(二)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形式确定方案就是确定冲压件的工艺路线,主要包括冲压工序数,工序的组合和顺序等。

确定合理的冲裁工艺方案应在不同的工艺分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比较其综合的经济技术效果,选择一个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

经分析,该零件属于中小批量生产,工艺性较好,冲压件尺寸精度不高,形状简单。

根据现有冲模制造条件与冲压设备,采用冲裁冲孔复合模,模具制造周期短,价格低廉,工人操作安全,方便可靠。

(三)模具设计计算1.排样因为矩形边长L=50mm 查表1可知两工件间按矩形取搭边值a=1.8,工件与边缘搭边值a1=1.5.条料宽度按相应的公式计算:B=(D+2a+δ)-δ查表2 ⊿=0.5 C=0.2B=(50+2×2+0.5)0-0.5B=54.50-0.5 mm表1 搭边值和侧边值的数值材料厚度t (mm)圆件及r>2t圆角矩形边长l≤50 矩形边长l>50或圆角r≤2 工件间a1 侧边a 工件间a 侧边a1 工件间a1侧边a0.25以下 1.8 2.0 2.2 2.5 2.8 3.0 0.25~0.5 1.2 1.5 1.8 2.0 2.2 2.5 0.5~0.8 1.0 1.2 1.5 1.8 1.8 2.00.8~1.2 0.8 1.0 1.2 1.5 1.5 1.81.2~1.5 1.0 1.2 1.5 1.8 1.92.0 1.6~2.0 1.2 1.5 2.0 2.2 2.0 2.2表2 剪裁下的下偏差△(mm)条料宽度b(mm)条料厚度t(mm)≤50>50~100 >100~200 >200 ≤10.5 0.5 0.7 1.0 >1~30.5 1.0 1.0 1.0 >3~4 1.0 1.0 1.0 1.5 >4~6 1.0 1.0 1.0 2.0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图形搭边值和条料宽度,如图2可示:图2 排样图2.计算冲裁力若采用平刃冲裁模,其冲裁力P p按下式计算:P—冲裁力;L—冲裁周边长度;t—材料厚度;τ—材料抗剪强度;K—系数;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原因的影响而给出修正系数,一般取K=1.3。

复合模说明书

复合模说明书

复合模说明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零件设计零件简图:如图所示成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钢材料厚度:2mm零件简图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结构分析该零件形状简单、对称,由两段Φ20圆弧、两个Φ10的圆和直线组成t=(t 为材料厚度)。

、材料分析材料为Q235普通碳素结构钢,由于含碳适中,综合性能较好,强度、塑性和焊接等性能得到较好配合,抗拉强度(σb/MPa):375-500。

、精度分析由于图中没明确标出公差尺寸,所以冲裁件内外形的经济精度为IT14,可以根据GB1800—79标准公差数值表查得。

标注如下图:三、确定冲裁工艺方案该冲裁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因此,工艺上可采用的工艺冲裁方案有五种:方案一:单工序模生产,先落料,后冲孔,需要两副模具。

方案二:级进模生产,一模两件,如图(A)。

方案三:复合模生产,一模两件如图(B)。

方案四:级进模生产,一模一件,如图(C)。

方案五:复合模生产,一模一件,如图(D)。

以上五种工艺方案,从生产率方面看,第一、四、五方案较低,与大批量生产不相符,因此应予淘汰。

现比较二、三方案,级进模生产时,导料板导料便于送进操作,但搭边需略增大,料耗增加;若以挡料销和始用挡料销定距,对生产率略有影响,若以侧刃定距,料耗更为增加。

而且在级进模中,零件的中心距不好保证。

而由于零件的结构简单,复合模的结构并不比级进模复杂,中心距能够更好保证,材料利用率更高。

因此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案,用复合模生产,一模两件。

A BC D四、工艺计算(1)排样图及坯料尺寸由于条料送进采用有侧刃导料板送进,搭边按正常情况选取。

完整排样图如图所示。

根据常用钢板规格表,选择650mm X1300mm的板材余料最少,每张板可以裁成64mmX1300mm的条料十条,每个条料可生产零件59件。

A≈2xπx102+(40-16)x12-2xπx52=759mm2则材料总利用率为:η=Na/BL=59x759/(64x1300)x100%≈54%(2)冲压力计算与压力中心落料力:根据零件图可算得一个零件的落料轮廓线长为L1=,F1=2KL1tτb =(K是修正系数取;τb是材料抗剪切强度根据常用冲压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表查得在304~373间取350τ/MPa)冲孔力:单个零件内孔周长L2=,则冲孔力为:F2=2KL2tτb =卸料力:根据课本表3—17查得K X=,K T=,F D=,则:F X=K X F1==推件力:F T=K T F1== N顶件力:F D=K D F1= x219492=总冲压力:F∑= F1+ F2 +F X +F T=219492+85722++=压力中心(3)刃口尺寸及公差表1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1)将零件图尺寸全部按入体原则标注,未注公差按IT14,可以根据GB1800—79标准公差数值表查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冲载拉深复合模班级 G09911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学生姓名夏瑜晨
目录
一、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4)
1.材料分析 (4)
2.结构分析 (4)
3.尺寸精度分析 (4)
二、模具的结构设计 (5)
三、拉深工艺计算 (6)
1.毛坯尺寸的计算 (6)
2.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 (6)
3.最少拉深次数的计算 (6)
四、拉深凸、凹模直径尺寸计算 (7)
五、排样与搭边的确定 (8)
六、冲载凸、凹模刃口的计算 (9)
七、压力机的选择 (10)
1.力的计算 (10)
2.压力机的选定 (10)
八、模架的选定 (11)
1.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11)
2.模架的选取 (11)
3.闭合高度的确定 (11)
九、各板厚度的确定 (12)
十、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零件的冲压工艺性分析
1.材料分析
制件的材料为08钢,查表得其强度σs=200MPa,抗拉强度极限σb=330~450MPa;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冲载性能,同时它的屈强比为0.44~0.61,也具有优秀的拉深性能。

2.结构分析
该零件结构为圆筒拉深件,形状简单,底部转角处有圆角过渡;毛坯的展开尺寸值易于计算,而有良好的冲压工艺性能。

3.尺寸精度分析
根据所示的标注尺寸,制件为IT13级精度要求,适合采用冲压的方法生产。

∴该产品适合冲压生产。

二、模具的结构设计
该零件由“落料”、“拉深”两道工序加工而成,考虑到加工精度要求以及工作效率,为减少模具数量,设计为落料拉深复合模。

采用正装结构,不采用卸料装置,使用打件装置将凹凸模内产品打出。

三、拉深工艺的计算
1.毛坯尺寸的计算
查表,得切边量Δh=1.2
D =229.556.02.229.572.11.142.2242.22⨯-⨯⨯-⨯⨯+=38.732 取Φ39
2.判断是否采用压边圈
D
t
×100=732.388.1×100=4.65
∴不采用压边圈 3.最少拉深次数的计算 总拉深系数M =
D
d
=392.22=0.569>0.50
∴可以采用一次拉深
四、拉深凸、凹模直径尺寸的计算如图,尺寸在外,优先计算凹模尺寸为基准
代入公式,D凹=(24-0.33×0.75)+08.0
0=23.753+08.0
d凸=(23.753-2×2.2)
-0
05
.0
=19.353
-
05
.0
五、排样与搭边的确定
考虑到卸料方便,将制件搭边取为0。

板料宽度:B =D +2a 1=39+2×3=45 步距:S =39
材料利用率:η=39
459.192⨯π
⋅×100%=70.89%
六、冲载凸、凹模刃口的计算
查表,得 Z min=0.220
Z max=0.320
得制造公差δ=
2z
z min
max-=
2220 .0
320
.0-=0.05
A凹=A+δ
0=39+05.0
A凸=(A凹-Z min)0
δ
-
=(39-0.22)0
05
.0
-
=38.780
05
.0
-
七、压力机的选择
1.力的计算
F冲载=KLtτ=1.3×39π×1.8×324=92.891KN
F顶=0.06×92.891=5.573KN
F拉深=KLt b=0.75×24π×1.8×410=41.733KN
2.压力机的选定
根据曲柄压力机特性,以冲载时所需力乘以1.5倍系数作为选取压力机依据。

F=1.5×(92.891+5.573)=147.696KN
∴选用J23-16型压力机
公称压力160KN
滑块行程55
连杆调节量45
装模高度范围135~180
模柄孔Φ40×60
八、模架的选定
1.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
最小壁厚C=34
得,凹模外形直径D1=39+34×2=107≈110 2.模架的选取
根据凹模Φ110,需选用#13以上型号,
现选用#14两侧导柱导套模架。

3.闭合高度的确定
模架允许闭合高度范围:159~185
压力机允许闭合高度范围:135~180
∴闭合高度取180mm
九、各板厚度的确定
十、参考文献
《冷冲模设计及制造》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模具制造工艺学》李云程主编《板料冲压与冲模设计》佳木斯农机学院主编《Press Tools and Presswork》 John A.Waller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陈炎嗣,郭景仪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