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边边边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954555300022221782598333158

学校:战神市白虎镇禳灾村小学*

教师:战虎禳*

班级:战神参班*

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课时边边边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

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条件.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1.复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归纳得出: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提出问题:两个三角形全等,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吗?如果只满足其中部分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否也能全等呢?

指导学生探究下列两个问题:

探究1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C与△A′B′C′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一个(一边或一角分别相等)或两个(两边、一边一角或两角分别相等).你画出的△A′B′C′与△ABC一定全等吗?

通过画图可以发现,满足六个条件中的一个或两个,△ABC与△A′B′C′不一定全等.

探究2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好的△A′B′C′剪下来,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在充分的观察、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边边边”公理,或写成“SSS”.

【教学说明】利用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发现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观察发现的结论,无论对与错,多给予肯定与鼓励,并引导学生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教师操作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的框架,大小和形状固定不变,由此归纳出:(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例1 如图,△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由学生思考后表述思路,教师指导并展示证题过程.)

证明:∵D是BC中点,∴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SSS).

例2如图,已知AC=FE,BC=DE,点A\,D,B\,F在一条直线上,AD=FB.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外,还应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答:还需要AB=FD,这个条件可由AD=FB得到.

证明:∵AD=FB,∴AD+BD=BD+FB,

即AB=FD.

在△ABC和△FDE中,

∴△ABC≌△FDE(SSS)

【教学说明】由以上两例,应让学生掌握:

1.证明题的基本格式,做到每一步推理有根有据,并正确用几何语言表述出来.

2.积累分析问题的经验,逐步学会怎样探寻未知条件,为证题提供足够的依据.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如图,E是AC上一点,AB=AD,BE=DE,可应用“SSS”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是()

A.△ABC≌△ADC

B.△ABE≌△ADE

C.△CBE≌△CDE

D.以上选项都对

2.如图,△ABC中,AD=DE,AB=BE,∠A=100°,则∠DEC= 度.

3.如图,AB=AC,AD=AE,BE=CD.求证:△ABD≌△ACE.

证明:在△ABD和△ACE中,

∴△ABD≌△ACE(SSS)

上述的证明过程正确吗?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推理过程.

4.如图,已知A,F,C,D在同一直线上,AB=DE,BC=EF,AF=DC,求证:BC∥EF.

【教学说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上述习题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

1.善于利用题中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如题3的公共线段DE后),联想“SSS”证得三角形全等.

2.要灵活地结合三角形全等性质,以证出线段相等或角相等,进而推得两线平行、或互相垂直等位置关系.

3.熟悉证题格式.

完成上述题目后,引导学生做本课时创优作业“课堂自主演练”中的题.

【答案】1.B 2.80

3.不正确.其证明过程如下:∵BE=CD,∴BE-DE=CD-DE,即BD=CE.在△ABD和△ACE中,

∴△ABD≌△ACE(SSS).

4.先证△ABC≌△DEF(SSS),∴∠BCA=∠EFD,∴BC∥EF.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指导要点】回顾反思本节课重要知识,探究过程,并归纳方法和结论,并领悟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与规律.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

2.2”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课时教学时应抓住以下重点:

1.分类问题:教师让学生从实践入手,给定三角形三边,学生在薄纸上画,然后小组的同学看所画三角形是否重合,探索归纳、形成结论.

2.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桥梁、铁塔、自行车的三角架等,从中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认识“边边边”可作为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依据.

3.强调思路分析和书写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