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河口概况(林炳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江河口基本情况
1 水系概况
1.1 概况
钱塘江,古称浙江。三国时,始见“钱唐江”之名,当时仅指流经钱唐县境内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为全江的统称。各段又有各自的名称。梅城以上北面一支为新安江;南面一支称兰江,两江汇合后称为富春江;闻家堰以下通称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干流从西到东,贯穿皖南、浙北,在杭州湾的湾口——上海芦潮港与我省镇海外游山的连线——汇入东海,流域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五省市。流域面积555582
km,86.5%在我省境内,占我省总面积47.2%。
发源地:历史习惯是唯长为源,但是,也有径流量大者为源之说。新安江比兰江长,但是流域面积远小于兰江。因此,现在采用“两源说”:北源:新安江;南源:兰江。两源在建德市梅城汇合。
从北源的源头起计量,一直到杭州湾的湾口,钱塘江河长668.1km
新安江/兰江 1.09 0.60
梅城下游309.2 24 416.2
钱塘江668.1 55 558
钱塘江水系图
1.2 干流分区
按照河床特性划分,钱塘江分成山地区河床、河口平原区河床两类。换言之,钱塘江没有平原冲积性河道。
钱塘江干流两类河床
2 钱塘江河口
2.1 河口分区
东海潮汐的影响一直波及到富春江电站,大潮期,电站下游不远的溜江滩水位还有变动,潮汐学中称为“潮区界”,一般,将富春江电站以下称为钱塘江河口区,长281km。
河口区分成近口段、河口段、河口湾3个区段,河口区之外为口外海滨。
钱塘江河口分区
涌潮。大潮期,涌潮在尖山下游形成,溯源推进中,逐渐壮大、衰减、湮灭,一直推进到闻家堰以上,全程90余km ,涌潮的各个发展阶段均处河口段内。
2.2 概况
东海潮波传入海湾后,潮差迅速增大,潮流速不断增加,澉浦实测最大潮差达9m ,是我国潮差最大的海域之一。每潮经过澉浦进入河口段的潮量在35~503810m ⨯间,平均涨潮流量195,000s m /3。
流域的径流经富春江电站下泄,进入河口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003810m ⨯,多年平均流量952s m /3。流域径流仅为涨潮流量的1/200。
通常,将反映水流输运泥沙的能力的流量称为“造床流量”,以富春江电站下游为代表的钱塘江上游的造床流量为1980s m /3。上游河流造床流量与下游涨潮平均流量的比值成为径流潮流比,这个参量反映了河口河床的特性。钱塘江河
口径流潮流比为0.01左右,因此造成澉浦以上河道系统的淤积。
钱塘江上游少沙,年输沙量仅6~8t6
⨯。河口泥沙主要是通过杭州湾进入
10
的海域来沙。每潮进出澉浦的泥沙在10t6
10
⨯上下,已大于上游一年的来沙量。
钱塘江河口三个特点
——下游河口湾,杭州湾平面呈漏斗状
——潮汐强径流弱
——泥沙来自海域
潮波在杭州湾溯源传播的过程中,涨潮流速不断增强,湾顶附近河床经受冲刷,泥沙被潮流输运到上游河段。上游流量较小,泥沙无法被落潮流尽数冲刷,因此,总体看来,河口段下冲上淤。这局面形成了钱塘江两种特殊的地貌。
从近代过程看,钱塘江沙坎已经处于平衡状态,但是,一天两次潮涨潮落,泥沙不断上下来回搬运。潮强流弱时,沙坎淤积,潮弱流时冲刷。随着潮汐、径流强弱变化,河口段成为演变剧烈频繁的地段,上游近口段、下游河口湾的河床相对比较稳定。
钱塘江河口两种地貌单元
2.3 流域径流
经富春江电站流入河口的流域年径流多年平均流量952s
m3,最大洪峰流量
m3(1934年8月),最大最小流量之比约29000m3(1955年6月),最小15s
1930:1。
钱塘江流域年平均流量逐年变化(1947~2005年)
m3,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幅度较大。1947~2005年的59年间,平均流量982s
均方差274s m 3,为平均值的27.9%。径流的变化存在约22年的周期。1947年至今,经历了3个丰水期,2个枯水期。丰水期持续时间较枯水期略短。
受季风气候影响,流域降水多集中于每年春季,尤其梅雨期间,因此径流在年内有明显的洪、枯之分。每年3~6月或4~7月为春汛期,这4个月之间,梅城上游的径流量占全年60~65%,下游占50~55%。钱塘江一次暴雨产生的洪水总量可达全年径流量的30~40%。从6、7月到次年2、3月为枯季。每年7~10月间,下游各支流易受台风暴雨影响。
建国以来,流域兴建大中型水库55座,小型水库2000余座,总库容2833810m ⨯。多年调节的新安江水库建成于1960年,总库容178.63810m ⨯,水库建成后,梅汛期径流减少20.6%,枯水期增加22.3%。
钱塘江各月平均流量
1.2 干流分区
2.4 河口潮汐特性
2.4.1 潮波
杭州湾的潮波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经琉球群岛,进入东海前进波系的2M 分潮,另外还受到黄海旋转潮波的1K 、1O 分潮影响。
东海M2分潮传播图
杭州湾口外,南部岛屿星罗棋布,北部岛屿稀少。以2M 分潮为主的东海前进波首先抵达舟山群岛的朱家尖。受岛屿阻碍,潮波传播速度减缓;潮波在北部传播较快,到达湾口时,2M 分潮同潮时线接近南北向。经湾口继续在湾内传播,同潮时线与北岸的岸线基本垂直,抵金山嘴附近,已接近直线。
黄海潮波的1K 、1O 分潮从东北方向进入口外海滨,其同潮时线呈西北-东南向,振幅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口外海滨绿华山最大涨、落潮流速出现在高、低潮时前后,最小流速出现在中潮时刻,呈前进波形态。进入杭州湾后,高潮位升高,低潮位下降,潮差渐大,澉浦潮差已增大近一倍。最大涨、落潮流速出现中潮位前后,最小流速出现在高、低潮时附近。湾顶的乍浦、澉浦两站潮位几乎同步涨落,潮波逐渐趋近驻波。
过澉浦以后,潮波以整个波形移动的形式向上游行进,同时,因潮差大,水深渐小,潮波涨潮历时迅速缩短,并在尖山下游形成涌潮,自此,潮波即以涌潮为前锋线溯源推进。大潮时,潮波的影响可达富春江电站。潮波从湾口行进到富春江电站约10h 。
涌潮行经某处,该处潮位骤然上涨,落潮流随即转为涨潮流,并在5~20min 内出现最大流速,在落潮过程中,涨潮流转为落潮流。
2.4.2 潮汐类型
口外海滨及杭州湾之中,以镇海为中心,包括舟山群岛在内的局部海域比较特殊。此海域全日、半日两分潮振幅比值(()211M K O H H H H R +=)大于5.0小于7.0,属不规则半日潮,全日、半日分潮的相位差(112O K M g g g g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