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河口概况(林炳尧)

钱塘江河口概况(林炳尧)
钱塘江河口概况(林炳尧)

钱塘江河口基本情况

1 水系概况

1.1 概况

钱塘江,古称浙江。三国时,始见“钱唐江”之名,当时仅指流经钱唐县境内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为全江的统称。各段又有各自的名称。梅城以上北面一支为新安江;南面一支称兰江,两江汇合后称为富春江;闻家堰以下通称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干流从西到东,贯穿皖南、浙北,在杭州湾的湾口——上海芦潮港与我省镇海外游山的连线——汇入东海,流域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五省市。流域面积555582

km,86.5%在我省境内,占我省总面积47.2%。

发源地:历史习惯是唯长为源,但是,也有径流量大者为源之说。新安江比兰江长,但是流域面积远小于兰江。因此,现在采用“两源说”:

北源:新安江;南源:兰江。两源在建德市梅城汇合。

从北源的源头起计量,一直到杭州湾的湾口,钱塘江河长668.1km

钱塘江水系图

1.2 干流分区

按照河床特性划分,钱塘江分成山地区河床、河口平原区河床两类。换言之,钱塘江没有平原冲积性河道。

钱塘江干流两类河床

2 钱塘江河口

2.1 河口分区

东海潮汐的影响一直波及到富春江电站,大潮期,电站下游不远的溜江滩水位还有变动,潮汐学中称为“潮区界”,一般,将富春江电站以下称为钱塘江河口区,长281km。

河口区分成近口段、河口段、河口湾3个区段,河口区之外为口外海滨。

钱塘江河口分区

涌潮。大潮期,涌潮在尖山下游形成,溯源推进中,逐渐壮大、衰减、湮灭,一直推进到闻家堰以上,全程90余km ,涌潮的各个发展阶段均处河口段内。

2.2 概况

东海潮波传入海湾后,潮差迅速增大,潮流速不断增加,澉浦实测最大潮差达9m ,是我国潮差最大的海域之一。每潮经过澉浦进入河口段的潮量在35~503810m ?间,平均涨潮流量195,000s m /3。

流域的径流经富春江电站下泄,进入河口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003810m ?,多年平均流量952s m /3。流域径流仅为涨潮流量的1/200。

通常,将反映水流输运泥沙的能力的流量称为“造床流量”,以富春江电站下游为代表的钱塘江上游的造床流量为1980s m /3。上游河流造床流量与下游涨潮平均流量的比值成为径流潮流比,这个参量反映了河口河床的特性。钱塘江河口

径流潮流比为0.01左右,因此造成澉浦以上河道系统的淤积。

钱塘江上游少沙,年输沙量仅6~8t6

?。河口泥沙主要是通过杭州湾进入

10

的海域来沙。每潮进出澉浦的泥沙在10t6

10

?上下,已大于上游一年的来沙量。

钱塘江河口三个特点

——下游河口湾,杭州湾平面呈漏斗状

——潮汐强径流弱

——泥沙来自海域

潮波在杭州湾溯源传播的过程中,涨潮流速不断增强,湾顶附近河床经受冲刷,泥沙被潮流输运到上游河段。上游流量较小,泥沙无法被落潮流尽数冲刷,因此,总体看来,河口段下冲上淤。这局面形成了钱塘江两种特殊的地貌。

从近代过程看,钱塘江沙坎已经处于平衡状态,但是,一天两次潮涨潮落,泥沙不断上下来回搬运。潮强流弱时,沙坎淤积,潮弱流时冲刷。随着潮汐、径流强弱变化,河口段成为演变剧烈频繁的地段,上游近口段、下游河口湾的河床相对比较稳定。

钱塘江河口两种地貌单元

2.3 流域径流

m3,最大洪峰流量经富春江电站流入河口的流域年径流多年平均流量952s

29000m3(1955年6月),最小15s

m3(1934年8月),最大最小流量之比约1930:1。

钱塘江流域年平均流量逐年变化(1947~2005年)

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幅度较大。1947~2005年的59年间,平均流量982s m 3,均方差274s m 3,为平均值的27.9%。径流的变化存在约22年的周期。1947年至今,经历了3个丰水期,2个枯水期。丰水期持续时间较枯水期略短。

受季风气候影响,流域降水多集中于每年春季,尤其梅雨期间,因此径流在年内有明显的洪、枯之分。每年3~6月或4~7月为春汛期,这4个月之间,梅城上游的径流量占全年60~65%,下游占50~55%。钱塘江一次暴雨产生的洪水总量可达全年径流量的30~40%。从6、7月到次年2、3月为枯季。每年7~10月间,下游各支流易受台风暴雨影响。

建国以来,流域兴建大中型水库55座,小型水库2000余座,总库容2833810m ?。多年调节的新安江水库建成于1960年,总库容178.63810m ?,水库建成后,梅汛期径流减少20.6%,枯水期增加22.3%。

钱塘江各月平均流量

1.2 干流分区

2.4 河口潮汐特性

2.4.1 潮波

杭州湾的潮波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经琉球群岛,进入东海前进波系的2M 分潮,另外还受到黄海旋转潮波的1K 、1O 分潮影响。

东海M2分潮传播图

杭州湾口外,南部岛屿星罗棋布,北部岛屿稀少。以2M 分潮为主的东海前进波首先抵达舟山群岛的朱家尖。受岛屿阻碍,潮波传播速度减缓;潮波在北部传播较快,到达湾口时,2M 分潮同潮时线接近南北向。经湾口继续在湾内传播,同潮时线与北岸的岸线基本垂直,抵金山嘴附近,已接近直线。

黄海潮波的1K 、1O 分潮从东北方向进入口外海滨,其同潮时线呈西北-东南向,振幅由北向南逐渐增大。

口外海滨绿华山最大涨、落潮流速出现在高、低潮时前后,最小流速出现在中潮时刻,呈前进波形态。进入杭州湾后,高潮位升高,低潮位下降,潮差渐大,澉浦潮差已增大近一倍。最大涨、落潮流速出现中潮位前后,最小流速出现在高、低潮时附近。湾顶的乍浦、澉浦两站潮位几乎同步涨落,潮波逐渐趋近驻波。

过澉浦以后,潮波以整个波形移动的形式向上游行进,同时,因潮差大,水深渐小,潮波涨潮历时迅速缩短,并在尖山下游形成涌潮,自此,潮波即以涌潮为前锋线溯源推进。大潮时,潮波的影响可达富春江电站。潮波从湾口行进到富春江电站约10h 。

涌潮行经某处,该处潮位骤然上涨,落潮流随即转为涨潮流,并在5~20min 内出现最大流速,在落潮过程中,涨潮流转为落潮流。

2.4.2 潮汐类型

口外海滨及杭州湾之中,以镇海为中心,包括舟山群岛在内的局部海域比较特殊。此海域全日、半日两分潮振幅比值(()211M K O H H H H R +=)大于5.0小于7.0,属不规则半日潮,全日、半日分潮的相位差(112O K M g g g g --=?)接近0270,因此高、低潮均不等。除以镇海附近的海域之外,整个口外海滨及杭州湾海域,H R 值均小于5.0,属规则半日潮,g ?接近00,高潮不等现象显著。

H R 分布图

杭州湾及口外海滨各处主要半日潮2M 、全日潮(1K 、1O )及浅海分潮海4

M 振幅的分布见图。

图3-5 杭州湾M4、K1+O1、M4分潮柱状分布

口外海滨潮汐特征统计

(单位:潮位:m;历时:h:min)

杭州湾沿岸潮汐特征统计

(单位:潮位:m;日期:年.月.日;历时:h:min)

在杭州湾海域,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傍北岸海域的涨落潮历时比值普遍比傍南岸海域小。

2.4.3 潮位和潮差的平面分布

杭州湾潮差分布

钱塘江河口各处潮差的差异显著。

——从湾口到湾顶,南、北两岸的高潮位逐渐增高,低潮位逐渐降低,潮差迅速增大;

——湾口附近,从北到南,潮差急剧减小。南岸以镇海为中心的海域,是整个东海沿线唯一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的区域,同时,此处也是浙江省沿海潮差最小的海域。随潮波上溯,南北的差异逐渐减小。澉浦断面,南北海域的潮位特征值已十分接近。

2.4.4 潮差年内的变化

杭州湾潮汐,一个朔望月内有朔、望大潮和两弦小潮。大潮出现在每个月朔、望后的1~3天,即农历初二到初四和十七到十九这6天。小潮出现在上、下弦后的1~3天,即初九到十一和二十四到二十六这6天。大潮期,高潮位高,低潮位低,潮差大(见表3-3)。

一年内有春、秋大潮和夏至、冬至小潮。每年春分、秋分附近的大潮比通常大潮的潮差大;夏至、冬至前后的朔、望潮则比较小(见图3-7)。

乍浦年内潮位过程(1989年)

有两个形象的说法:

——“潮既怕冷又怕热”,就是说冬天日潮比夜潮大;夏天夜潮比日潮大。

——夏天“晒死潮”,冬天“冻死潮”,夏至和冬至附近,潮都很小。

很能反映钱塘江潮汐的特点。

乍浦、澉浦潮位和潮差单位:m

注:据1955年资料统计

2.4.5 杭州湾的潮流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杭州湾内最大流速等值线绘于图。南汇嘴与海黄山连线以东,等值线主要为东北-西南向,该海域北部流速比较大,南汇嘴芦潮港附近存在一强流区。杭州湾北部的最大可能流速等值线基本平行于海岸,且有较大的横向梯度。乍浦附近,等值线呈西北-东南向,表明该海域南部流速较大。

最大流速由东向西递增。湾口、金山断面的表层最大可能流速分别为2.16、m。

2.56s

杭州湾最大潮流速分布

钱塘江潮差大,河道宽,感潮河道长,每潮进出湾口的水量约1893610m ?,为钱塘江流域年径流量的45%以上。澉浦平均涨潮量32.23610m ?,亦为年径流量的7.4%。

澉浦断面涨潮的潮量与涨潮的潮差关系良好。平均大潮,潮差6.44m ,相应涨潮潮量393610m ?,平均小潮,潮差3.87m ,潮量12.83610m ?,为大潮的1/3。

澉浦的潮位-潮量关系

2.4.6 台风暴潮的影响

除天文潮以外,从外海传入河口区的还有台风暴潮。1949~1995年间对浙江省有所影响的热带风暴共156个,平均一年3.3个,其中影响比较大的52个,平均每年1.3个。每年的5~11月均可能遭遇台风,但是多发生在7~9月台风期,此3个月遭遇的热带风暴占总数87%。在浙江省中部登陆的热带风暴对杭州湾影响尤其显著。与天文潮类似,台风增水值也是从湾口向湾顶逐渐增加,到澉浦达到最大(见表3-4)。

台风暴潮使沿江水位抬高,如恰遭遇天文大潮,每每形成非常高潮位。1956年“81”台风期间,澉浦高潮增水值最达3.33m,以至高潮位达6.59m。近五、六十年,杭州湾和河口段沿线最高潮位均因台风暴潮遭遇天文大潮所造成的。

杭州湾台风暴潮增水单位:cm

2.4.7 与长江口的比较

钱塘江与长江两个相邻河口水沙情况比较

2.5河口段河床的特性

钱塘江从闻家堰到澉浦称为“钱塘江河口段”。

闻家堰以上的近口段,以及乍浦下游的河口湾,河床的变化相对都很缓慢,唯处于沙坎之上的河口段冲淤频繁剧烈。因为变化大,这一段的演变需要特别关注。

2.5.1 河口段的4个部分

闻家堰到乍浦,长130km的沙坎,纵向上大致分成后坡段、顶部、前坡上段,以及前坡下段4个部分(表)。大规模围涂工程实施前,沙坎顶部在七堡上下,随陆续围涂,渐移到七堡至仓前,继而移到仓前以下。

河口段各部分特点

随着潮汐、径流强弱变化,沙坎、涨潮冲刷槽不断变动。沙坎前坡大体是在杭州湾上部形成后延伸到河口段的涨潮冲刷槽。顶部则由涨潮流从下游冲刷槽携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大规模围涂前,从上到下,河道逐渐展宽。围涂工程实施后,河口段64%的河道两岸海塘距离缩小了60%,最大缩小81.4%。1986年八六丘建成后,海宁八堡的上游已全线缩窄,在此处,河道突然展宽,1998年,海宁围垦工程实施,尖山河段受到一定控制。

根据纵向起伏和宽窄变化,目前,河口段大致以盐官为界,划分成两段。上段包括沙坎后坡、顶部,河道已经缩窄规整,下段为尖山河段,处沙坎前坡,河道仍然宽浅。

随潮汐的涨落,泥沙上、下搬运。涨潮,泥沙从河口湾及涨潮冲刷槽搬运到上游;落潮,泥沙复又从上游搬回涨潮冲刷槽及河口湾。一日两潮,长期分选,河床组成均匀。河床除深处存在黏土组成的透镜体外,均由细粉沙组成,中值粒径0.02~0.04mm间。此种泥沙流速增加,易被冲刷;流速降低,又极易淤积。

2.5.2 沙坎顶部的变化

径流潮流比值左右了一段时间内钱塘江沙坎的位置和形态。潮强流枯,径流潮流比值减小,河口段上淤下冲,沙坎顶部抬升、位置上移;潮弱流丰,径流

钱塘江河口概况解读

钱塘江河口概况 1 水系概况 1.1 概况 钱塘江,古称浙江。三国时,始见“钱唐江”之名,当时仅指流经钱唐县境内的河段。民国时期方作为全江的统称。各段又有各自的名称。梅城以上北面一支为新安江;南面一支称兰江,两江汇合后称为富春江;闻家堰以下通称钱塘江。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干流从西到东,贯穿皖南、浙北,在杭州湾的湾口——上海芦潮港与我省镇海外游山的连线——汇入东海,流域跨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五省市。流域面积555582 km,86.5%在我省境内,占我省总面积47.2%。 发源地:历史习惯是唯长为源,但是,也有径流量大者为源之说。新安江比兰江长,但是流域面积远小于兰江。因此,现在采用“两源说”: 北源:新安江;南源:兰江。两源在建德市梅城汇合。 从北源的源头起计量,一直到杭州湾的湾口,钱塘江河长668.1km

钱塘江水系图 1.2 干流分区 按照河床特性划分,钱塘江分成山地区河床、河口平原区河床两类。换言之,钱塘江没有平原冲积性河道。

钱塘江干流两类河床 2 钱塘江河口 2.1 河口分区 东海潮汐的影响一直波及到富春江电站,大潮期,电站下游不远的溜江滩水位还有变动,潮汐学中称为“潮区界”,一般,将富春江电站以下称为钱塘江河口区,长281km。 河口区分成近口段、河口段、河口湾3个区段,河口区之外为口外海滨。 钱塘江河口分区

涌潮。大潮期,涌潮在尖山下游形成,溯源推进中,逐渐壮大、衰减、湮灭,一直推进到闻家堰以上,全程90余km ,涌潮的各个发展阶段均处河口段内。 2.2 概况 东海潮波传入海湾后,潮差迅速增大,潮流速不断增加,澉浦实测最大潮差达9m ,是我国潮差最大的海域之一。每潮经过澉浦进入河口段的潮量在35~503810m ?间,平均涨潮流量195,000s m /3。 流域的径流经富春江电站下泄,进入河口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003810m ?,多年平均流量952s m /3。流域径流仅为涨潮流量的1/200。 通常,将反映水流输运泥沙的能力的流量称为“造床流量”,以富春江电站下游为代表的钱塘江上游的造床流量为1980s m /3。上游河流造床流量与下游涨潮平均流量的比值成为径流潮流比,这个参量反映了河口河床的特性。钱塘江河口

钱塘江海塘

钱塘江海塘 钱塘江海塘在唐代以前的修塘费用,已无可考。唐及北宋时期修筑北岸海塘,据明代严宽在《海宁水利图志·序》载:“皆以数郡财力,始克有济。”南宋嘉定六 年(1213),修葺山 阴县溃塘,是由朝 廷调拨钱米。后即 购买没收的园、田 设庄,按年收租息 作为海塘的岁修 经费。临安府龙山 一带海塘的岁修 经费,是按户按年 摊派石、草若干。 嘉熙年间 (1237~1240),将临安府沿江淤复耕地的税额拨作修塘经费。咸淳年间(1265~1274),修筑海盐海塘需费较多,除发县仓米粮外,并有知县、县民捐款。元泰定年间(1324~1327),抢修北岸海塘盐官州一段,除征工外,还用钞79.4万余锭,粮4.63万余石,系奏报朝廷支拨。南岸修筑百沥海塘,劝民捐输粮米。明初,北岸海塘海盐、平湖一带兴办大工程,都动用苏、松等9府财力,及至成化年间(1465~1487),北岸海塘的修筑经费,有用杭州竹木税、各项罚款、赎罪款等。以后专设海盐海塘岁修款,每年在嘉兴府属7县摊派银3500~7000两,当年如若支用有余,则结转至下一年。万历年间(1573~1619),海宁、平湖亦按例分别筹集银300两与600两。但万历三年风潮毁塘,历年积储不敷工用,于是将“藩司兵饷”、“驿传嬴金”及“他郡赎谷款”等拨充海塘工费。明末由于财政支绌,北岸海塘的修筑,竟至预征钱、粮和依靠各级官吏的捐款。南岸海塘的修筑工费,多向受益田亩派征,亦有府、县拨发仓粮。萧绍海塘还有动用赎罪款、罚金和由知县、县民的捐款。嘉靖十五年(1536),兴建三江闸时,萧山县曾帮工帮费,以后萧山辖境内西江、北海两塘的修筑,凡需费较多时,山阴、会稽两县均予协济,但承担份额,各时期不尽相同。此制直到清代亦承袭不改。清初,修筑北岸海塘,除“额编塘工银”外,还有官、绅捐款,按亩捐米,并将各项罚款、追缴虚报款等作为筑塘工费。康熙五十四年(1724),因“存留公银既废”,各府协

钱塘江介绍

钱塘江介绍 钱塘江位于杭州东北45公里海宁盐官镇。古时杭州观潮,以凤凰山、江干一带为最佳处。因地理位置的变迁,从明代起以海宁盐官为观潮第一胜地,故亦称“海宁观潮”。“钱江秋涛”闻名国内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观潮之日,尤在农历八月十八日前后几天,路上车如水流,人如潮涌。远眺钱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汹涌的浪涛,犹如万马奔腾,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达九至十米,确有“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势。不同的地段,可赏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观“一线潮”,八堡看“汇合潮”,老盐仓可赏“回头潮”。如此壮丽景观,世上只有二处,一是南美洲巴西的亚马逊河,一是钱塘江。为古今中外观潮者所倾倒,称为“天下奇观”。 钱塘江是一条很有个性的河道。并不很长,但是,在660多公里中,变化多端。这种变化可以概括成“小变大、清变浊、静变动”。 大概所有的大江大河都发源于涓涓溪流,钱塘江也是如此,在安徽江西两省交界的绵绵大山中,有一座海1350米的山峰,四周山峦起伏,峡谷陡峭,有许多瀑布急流,千里钱塘江水的主源头就在这里敲响第一个音符,它就是从安徽省休宁县怀玉山脉的六峰六股尖流下的滴滴清泉。这里溪流纵横,很难分出哪一条是钱塘江的正源。 钱塘江干流被分为几段,屯溪以上,属于源头部分,从屯溪到浙江的梅城,叫新安江,这一段江域中,坐落着风景如画的新安江水库,杭州、南京、上海的电力动脉新安江水电站,岛屿星罗棋布的千岛湖。从梅城到浙江的一座小镇闻家堰之间,钱塘江的这一段叫做富春江。进入富春江,江面越来越开阔,最宽的地方达到800米左右,连成一字形的拖轮船队和排滩流放的木筏,相继往来江上,如果伫立船头,远眺两岸,只见远山幽蓝,近山翠绿,水光山色,像一首诗中描述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从高处鸟瞰,杭州的西湖就在“之”字形江道的一点上,和滔滔钱塘水交相辉映,恰似天工刻意安排。经过杭州,钱塘江跋涉了600多公里以后,在喇叭形的杭州湾流入东海,完成它从一滴水到一片海的生长历程。大概很少有河流,在六百公里内有如此大的变化。长江从源头奔腾六百公里,只走了它奔向大海的十分之一路程。 有一首描写钱塘江最美的河段富春江的乐曲,很多人都熟悉,就是《春江花月夜》,富春江水就像这支婉转轻柔的乐曲一样,恬静而安详,与澎湃的钱江大潮相比,完全是两种迥然不同的风格。很难相信,如此娴静的富春江水,向东流淌200公里以后到达河口处,却会呈现出另一种姿态,江水急流,大潮汹涌,浪花翻腾,一泄千里,那正是我们已经期待了很 久的钱江大潮。静与动诞生于同一母体之中,自然的景观就是这样千变万化,神奇莫测。 钱塘江水无法保持洁身自好,跟污染关系并不大,使钱塘江水变混的,也是成就了它一世盛名的东西,那就是潮汐。钱塘江水涨潮时,方向是从入海口向上回溯,那些堆积在入海

海塘维护

浙江省堤防和海塘维护加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堤防和海塘维护加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浙江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实施办法》(浙财农字[2004]107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堤防和海塘维护加固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专项资金适用于:钱塘江维护、重要堤防和海塘维护、重要海塘和水闸加固、主要堤防加固。 钱塘江维护是指钱塘江西湖区社井、应沙与萧山鼠尾闸连线至平湖金丝娘桥与慈溪庵东连线之间河段、临浦镇高田陈以下浦阳江河段的维护。 重要堤防和海塘维护是指已验收的20年一遇以上(含20年一遇,下同)浙东(舟山、台州、温州)标准海塘与沿塘水闸维修养护、已验收的50年一遇以上(含50年一遇,下同)堤防与沿堤水闸维修养护。 重要海塘和水闸加固是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确需加固的20年一遇以上标准海塘及上款所指重要堤防(海塘)上安全类别为三类到四类的重要水闸除险加固。 主要堤防加固是指中小流域保护人居集聚区、重要乡镇、大片农田、重要基础设施的堤防加固。 第三条浙江省堤防和海塘维护加固专项资金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专款专用原则。省堤防和海塘维护加固专项资金必须按规定用于已验收的钱塘江海塘、重要堤防和海塘维护及经批准的重要海塘和水闸、主要堤防加固工程,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 (二)统筹使用原则。省堤防和海塘维护加固专项资金必须与所补助项目的其他投资统筹使用,同步到位。 (三)效益原则。省堤防和海塘维护加固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必须厉行节约,降低工程成本,防止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章申报和审核 第四条重要堤防和海塘维护实行分级管理与负责,钱塘江省管海塘由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负责,钱塘江地方海塘由地方人民政府以及有关水利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二级以上堤防(海塘)和保护重要目标的三级海塘由县级或设区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水利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三级、四级海塘由镇(乡)人民政府负责。保护特定目标的专用海塘由专用单位负责,城市堤防由所在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各地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或者专门管理人员,负责重要堤防(海塘)的日常维护工作,管理单位定岗定员按照《浙江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行)执行。 第五条申请钱塘江维护、重要堤防和海塘维护专项资金必须由工程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于当年8月底前向省水利厅、财政厅申报下一年度的专项资金,并提供申报材料如下: 1、市、县(市、区)水利部门、财政部门联合申请资金的文件,包含重要堤防和海塘维护计划表(附件1); 2、重要堤防和海塘验收鉴定书; 3、上年度堤防和海塘维护工作总结(包括工程检查观测、维修养护、水事处理、资金到位情况、存在问题等方面内容)。 钱塘江维护专项资金省级使用部分由省钱塘江管理局负责申报,列入部门预算管理。钱塘江地方海塘维护资金需由省钱塘江管理局提出初审意见。 第六条申请重要海塘和水闸及主要堤防加固专项资金,必须由项目所在地的市、县(市、区)水利部门和财政部门于当年8月底前向省水利厅、财政厅申报下一年度项目,并提供申报材料如下: 1、市、县(市、区)水利部门、财政部门联合申请资金的文件; 2、重要水闸安全鉴定或技术认定报告,重要海塘安全复核分析论证报告; 3、《浙江省水利专项资金申报标准文本》及年度实施计划表(附件2); 4、初步设计报告及批复文件。 第七条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对各地上报的重要堤防和海塘维护计划审核后,根据省级年度预算落实和上年度维护工作情况,确定年度维护补助方案,并联合下达年度维修养护计划,省财政厅根据年度维修养护计划拨付专项资金。 第八条省水利厅、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各地上报的重要海

钱塘江介绍讲解学习

钱塘江介绍

钱塘江介绍 钱塘江是中国五大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中地理位置最南的河流。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主要流域流经浙江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流经杭州注入杭州湾并经杭州湾注入东海。 钱塘江有一种著名的现象叫“钱塘江大潮”,也叫“钱塘潮”。钱塘潮指发生在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因此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同时,由于钱塘江江口呈喇叭状,向内逐渐变浅变狭窄,海潮波的传播受到约束,海潮倒灌,形成了著名的“钱塘潮”。 钱塘潮是我国最壮观的海潮。全世界只有巴西亚马逊河的涌潮可与之媲美。钱塘潮也叫“海宁潮”,钱塘潮最佳观潮地点在海宁县的盐官镇,观潮的最佳时间是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到八月十八日在距杭州50公里的海宁盐官镇所见到的海潮最为壮观。潮汐的作用,加之这里独特的地理地貌特征,构成了钱塘江大潮形成的自然条件,自钱塘江口逆流而上,依次可见交叉潮(十字潮)、回头潮、一线潮等景观,潮来之时,惊涛拍岸,蔚为壮观。

(交叉潮、十字潮) (一线潮)

(回头潮) (丁字潮) 钱江潮为什么特别大? 世界上有涌潮的河流很多,如南美的亚马逊河、北美的科罗拉多河、法国的塞纳河、英国的塞汶河等,但钱塘江涌潮的强度和壮观现象,除亚马逊河外,其它河流均无法与之媲美。亚马逊河的涌潮强度与钱塘江虽可一比,

钱塘江志——大事记

钱塘江志——大事记 大事记 ●史前时代-春秋-秦代-东汉-西晋-东晋-南朝 史前时代 距今4000万至1200万年前 地质年代的第三纪中新世,今闽、浙滨海山地下沉,汇聚在向斜盆地中的湖水,依地质构造上的向斜带及断层带向东北流注入海,钱塘江有了出海口。 距今约10万年前 据在今建德县乌龟洞发现的古人类牙齿考证,新安江支流寿昌江畔已有人类活动踪迹,定名为\"建德人\"。 公元前22世纪 传说,虞舜遣禹治水,最后至剡地,疏凿了溪;禹崩,葬会稽山。 春秋 周敬王十年至二十八年(前510~前492)间 越国大夫范蠡在今钱塘江河口南岸西兴附近筑固陵城。这是钱塘江上最早的港口和水军基地。 《越绝书》载今绍兴平原有山阴故水道。 周敬王三十年至贞定王元年(前490~前468)间 句践在今绍兴治富中大塘和吴塘。 秦代 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21~前210)间 治陵水道到钱唐越地,通浙江。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

十一月,始皇南游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向西120里,从狭处渡,上会稽,祭大禹,刻石颂功。 东汉 东汉初 《水经注》引刘道真《钱唐记》载:会稽郡议曹华信募土筑钱唐防海大塘。这是我国最早见诸文献记载的海塘。也有人认为事在王莽时或东汉末。 建武三年(27) 卢文台率部退隐婺南,后在白沙溪上筑堰引水垦田。这是钱塘江水系现存文字记载的最早堰坝;后乡民进而筑成三十六堰,灌溉今金华、兰溪大片农田。 建武至延康(25~220)年间 在今东阳江上建洲义堰,灌溉今东阳市八都溪北一带农田3万(一作3000)余亩。 建初至章和(76~88)年间 王充在《论衡·书虚篇》中阐述涌潮形成的天文和地形条件。这是全世界关于涌潮成因的最早物理解释。 永建四年(129) 依阳羡(今江苏宜兴)县令周嘉议,分会稽郡浙江以西为吴郡。是为首次以浙江作为郡级行政区界。 永和五年(140) 会稽太守马臻主持筑堤成镜湖,潴三十六源之水灌溉农田9000顷。这是钱塘江水系最早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南宋时,逐渐湮废。 西晋 永熙至光熙(290~306)年间 贺循凿山阴运河,是为浙东运河前身的一段。 东晋 咸和二年(327)

钱塘江大潮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

钱塘江大潮导游词范文介绍大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钱塘江大潮导游词1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今天,我们就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见识一下雄伟的钱塘江大潮。 现在,潮还没有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钱塘江大潮的成因。每年秋天,农历八月中旬,由于月球、太阳的引力作用,形成海水大回流。在钱塘江入海口,以海为起点,面向江的上游,河道越来越窄,海水回流时会因河道变窄而形成大潮。钱塘江大潮有两个看点:1、潮头。2、潮头相撞。我们现在站在观赏潮头的最佳地点。 现在是下午一点,江上还是一片平静,大潮还没有出现在人们眼前。但远处隐隐约约传来隆隆的巨响,江潮即将开始。过了一会儿,巨响声越来越大,由远而近。这时,在远处,海天相接的江面上,出现了一道白线,这应该就是大潮的“潮头”。潮头一刻不停地向上游奔来,并不断拉长、变粗。 你看,江潮已经形成第一波高峰。白色的浪潮像一群奔腾的野马,发动全体力量,向海塘大堤冲来。在这里,我们感到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响声震耳欲聋,大地在震动。潮水溅起的高度至少有三层楼高。白色的潮头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向上游奔腾而去。正如杨万里诗中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第一波高峰过后,江水上涨了许多,江心中有一个丁字坝,现在,潮月正努力翻越它。潮水一个“背跃”就翻上了丁字坝。又是一浪!这

个丁字坝的坡度不大,因此只溅起一层楼高的浪花。 现在,潮水已经进入第二波高峰区。十米、五米、三米、两米、一米,一潮离海塘大堤越来越近。潮水象第一波那样快速地向海塘大堤涌来,激起了滔天巨浪,令人触目惊心。我们不能不为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叫绝。正如文学家周密所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的确,这钱塘江大潮实在壮观,令人惊叹不已,教人不可思议。 现在,潮头已过,可余波还漫天卷地地涌来,潮水已上涨了六米多高。看完大自然的神奇,相信大家还意犹未尽。今年的潮水已经过去,请大家明年继续关注。 钱塘江大潮导游词2 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钱塘江,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段。今天我将带领你们一起去看钱塘江大潮。 钱塘江的入海处是杭州湾,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奇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尊敬的游客,今天是八月十八,是观潮最好的时间,因为今天太阳、月亮、地球在一条线上,引力最大,所以八月十八是观潮最好的一天。下面,我们将登上海塘大堤观潮。大家看,现在江面很平静。 游客们,现在时午后1点了,大家听到远处隆隆的`响声了吗,好像闷雷滚动,这说明潮快来了,虽然潮还没有出现。大家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家小心,潮马上就要来了,别被冲去

钱塘江标准海塘除险加固方案研究

钱塘江标准海塘除险加固方案研究 【摘要】钱塘江是举世闻名的强潮河口,涌潮最大高度可达3m左右,流速一般为6~8m/s,实测最大涌潮压力为70KPa,最大流速12m/s,基动力条件强劲,为保护沿线两岸标准海塘不受涌潮侵害,本文提出丁坝加固方法对海塘基础进行除险加固,避免海塘因基础受潮水冲刷掏空而破坏,形成了经济、有效的防护方案。 【关键词】海塘;除险加固;研究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钱塘江尖山围区西顺堤是海宁市尖山围区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海宁、嘉兴、桐乡、余杭等地区防洪潮的重要屏障,该段堤防与相邻尖山围垦一起组成海宁市防御洪潮侵袭的封闭线,共同抵御台风暴潮,保护区域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位于尖山围区西北侧,北起小尖山南至西顺堤排涝闸,长3.27km,1999年建成,设计标准为五十年一遇,围涂工程等级为III等,堤顶高程8.80m,挡浪墙顶高程为9.60m,堤顶路面宽度7.0m,石渣路面结构,迎水面为二级斜坡式砼护面,堤脚为砼大方脚,外有抛石潜坝护堤。2011年6月实施了西顺堤防洪保堤工程,对西顺堤促淤坝补抛块石3.5万m3,使其断面达到顶宽5.5米,顶高程6.7米。 1.2 流域概况 项目所在河流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在杭州湾湾口断面(上海市南汇县芦潮港至宁波镇海)注入东海。干流全长668km,流域面积5.56万km2。工程河段位于尖山河湾北侧,河段水位除受潮汐影响外,还受风暴潮、洪水和江道变化等因素影响,最高水位一般发生在台风暴潮期的高潮位。最低水位的变化比较复杂,主要受江道条件,特别是河床高程变化的影响。每当大洪水作用后,江道刷深,低水位下降;反之,当枯水年份时,河床淤高,低水位抬高。本工程河段不同重现期的高、低水位见下表。 工程地貌单元属钱塘江冲海积平原,其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上部主要为钱塘江新近冲淤相,中部为全新世海相沉积,下部为晚更新世海陆相沉积及中更新世陆相沉积。本区地震具有震级小、强度弱、频度低、震源浅等特点,属地震相对稳定区,其区域稳定性质较好,地震基本烈度6度。 2 工程存在问题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海坝、海堤、海塘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小专题之海坝、海堤、海塘典型例题一:(安徽省淮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荷兰人口1685万,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该国是典型的沿海低地国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1920年开始修建的长达30千米的须德海大坝,是荷兰近代最大的围海工程。近年来,荷兰已减慢围海速度,甚至推倒部分堤坝,让一片围海造地生成的300公顷“开拓地”被海水淹没。1996年荷兰在莱茵河河口修建挡潮闸,该闸由两个庞大的支臂组成,闸体平时停靠在河道两岸,需要时合龙以关闭河道。 (1)分析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原因。 (2)须德海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说明须德海大坝建设后坝内水域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 (3)分析莱茵河河口不修坝而修闸的原因。

参考答案: (1)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暴潮多发;围垦区地势低,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风浪减小,利于继续围垦 (2)变小。大坝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3)莱茵河航运繁忙,闸可打开以保正常通航;可减小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关闭闸门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典型例题二:(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荷兰位于欧洲西部,海岸线长1075千米(如下图所示),全国土地近四分之一低于海平面。为了生存和发展,荷兰人民长期与大海搏斗,利用沿海1800多千米长的海坝,围海造陆,共困垦7 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 材料二荷兰农业发达,最早是利用风车来碾磨谷物、粗盐、烟

叶、榨油等;现代农业更是实现了高度机械化,是世界主要蛋、乳出口国之一。荷兰享有"欧洲花园”的美称,花卉种植是其支柱性产此。荷兰把美丽送到世界各个角落,花卉出口占国际花卉市场的40%-50%。 (1)简要分析荷兰自然环境对莱茵河的影响。(8分) (2)荷兰人民是如何利用海坝进行围海造陆的?(8分) (3)木鞋、风车、郁金香、奶酪被称为荷兰“四宝”,从古至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重要影响。请你任选其一,分析其被称为“宝”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国土面积小,使其境内河段短(2分);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丰沛,使其境内支流多(2分);地处西欧平原,使其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2分);地势东高西低,使其自东向西流(2分)。 (2)荷兰西部海岸线漫长(2分),荷兰人民充分利用其众多狭长的海湾(2分),在海湾出口修筑海坝拦水(2分),再抽干围堰内的水,形成新的陆地(2分)。 (3)木鞋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2分);地处西欧平原,地势低洼,土地潮湿(2分),木鞋既能防潮,又经久耐用(2分);现今,木鞋已经成为特色产品和旅游纪念物(2分),是当地文化的象征,可供游客收藏(2分)。 风车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陆风长年不息

钱塘江河口围垦回淤过程预测探讨_宋立松

泥沙研究  1999年6月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第3期 钱塘江河口围垦回淤过程预测探讨 宋立松 (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 杭州 310016) 摘 要 在河口进行围垦,由于边界条件的改变和纳潮量的变化,一般都会引起河床的冲淤变化,对淤积过程的预测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困难的问题。本文根据定床潮流计算的结果,利用河床变形方程求得围垦后的初始淤积速率,利用最小能耗原理求得极限淤积平衡状态,而由灰色理论求得整个淤积过程,经动床物理模型的印证和实测资料的检验以及工程实施后的发展过程的验证,均表明本文提出的预测方法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预测精度。 关键词 河床变形 回淤过程预测 灰色模型 1 前言 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宽浅多变,根据若干年来河口治理实践,对钱塘江河口主要采用趁潮淤围涂、固定江道、以围代坝等治江与围涂相结合的措施来进行河口整治。围垦之后,由于边界条件的改变,导致了水沙运行环境的改变,涨落潮流特性随之变化,净输沙格局也相应变化。一般地,围垦后,槽蓄量减小,涨、落潮动力减小,潮流所挟带的沙量也随之减小,与之相适应,河床过水断面将减小,产生回淤现象,回淤的幅度和时间过程对围垦工程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困难的问题。由于泥沙问题的复杂性和不成熟性,采用泥沙数学模型进行长历时的计算受到诸多影响因素的制约,计算精度也就受到影响;采用物理模型代价又很大。因此,如何估算泥沙回淤过程是一个很有价值和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从半理论半经验的途径出发,在定床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河床变形方程、最小能耗原理、灰色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物理模型结论和实测资料分析结论相一致,并且与工程实施后的回淤过程相吻合。 2 回淤机理概述 河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非线性系统,它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系统内部的自组织、自我调整作用是其演变发展的内因,外部环境的改变则是其变化的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围垦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来水来沙条件和水沙运行环境,必将引起河床的自我调整。决定河床形态变化趋势和程度的自我调节机制是受河流体系能量分配和耗散原理的制约,能量分配的调整使体系内能量分配具有最大或然率。这要求体系在调整过程中力求使熵达到最大,因而使各个可能出现状态的或然率相等。根据最小能耗原理,当流域的来水来沙条件发生变化时,河流将主要通过调整能量耗散率V J来影响这种变化,而水流能量耗散率的沿程调整将由河宽B和水深H的沿程调整均等地承担,从而有 VJ=V·V2·n2 H43 =q 3n2 H133 =min(1) 由式(1)可知,为适应边界条件的变化,河流系统中反应最为敏感、最易调整的因子是水深H,其次是单宽流量q,再次是糙率n,而变化相对缓慢、滞后的是min,它与施加于系统的约束有关。在围垦后,边界条件发生改变,在河流系统的自我调整作用下,各水力要素均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条件,由(1)式易得 H2 H1=m( q2 q1 )913(2) 74

介绍钱塘江的导游词简介合集

介绍钱塘江的导游词简介合集 介绍钱塘江的导游词简介1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导游_x,今天由我带领大家观看钱塘江大潮。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钱塘江大潮是怎么形成的吧。 钱塘江的入海口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状,东边的湾口宽达一百多公里,而西边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窄到只有三公里。涨潮的时候,海潮从湾口处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边渐渐狭窄的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海宁市盐官镇的海塘大堤。因为风大浪高而观潮的游客又特别多,所以请大家一定注意安全。下车后,游客们请登上海塘大堤观看。现在潮水就要来了,看见了吗?远处水面上那条白线就是潮水,它的移动速度非常快,并且可以达到二丈多高,像一堵水墙一样。大家看,浪潮越来越近了,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请大家一定抓好栏杆加倍小心呀!哗啦,潮头终于过去了,大家也可以松口气了。 今天的观潮活动到此结束,祝游客朋友们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介绍钱塘江的导游词简介2 我住在彩虹城,我们家正好在钱塘江的南面,在阳台上望着钱塘

江,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由西往东注入杭州湾,流入东海。钱江涌潮为世界一大自然奇观,它是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加上杭州湾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海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观潮始于汉魏公元一世纪至六世纪,盛于唐宋公元七世纪至十三世纪,历经2000余年,已成为当地的习俗。 我们一家人晚饭后经常在沿着文涛路望钱塘江,真不愧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啊,果然是名不虚传的!江上经常有运沙船,如果站在那里,肯定是一望无际!有时,江上刮起小浪,我们这是非常的`凉爽。设想一下,要是钱塘江不会起浪,而且允许我们下水,我真想跳进江里去洗个澡! 每年的八月十八,都有许多人去观潮,他们当然知道钱塘江大潮的威力,每年都有人死亡,但他们好像禁不起诱惑,每年都坚持去观潮,所谓是“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期间,秋阳朗照,金风宜人,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争睹奇景。观赏钱塘秋潮,有三个最佳位置。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十分确切地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观景象。在第二个观潮佳点――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在第三个

钱塘江河口治理回顾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990414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 1999年 第19卷 第4期 Volume19 No.4 1999 钱塘江河口治理回顾 潘存鸿 符宁平 摘要 以涌潮闻名的钱塘江河口,动力强劲,破坏力极大.回顾钱塘江河口历代治理情况,重点记述1949年以来治理工作的进展,论述60年代提出的钱塘江河口治理规划的指导思想,即缩窄江道,减少进潮量,增大山潮水比值的整治原则.总结整治规划实施过程中治江围涂经验,特别是“以围代坝”和丁坝坝头保护等工程措施.分析钱塘江河口大规模治江围涂后对钱塘江河口潮汐、洪水位、河床以及杭州湾北岸深槽的影响. 关键词 河口整治;钱塘江;治理规划;涌潮;治江围涂 Review of Regulation of Qiantang Estuary Pan Cunhong,et al (Zhejiang Institute of Estuary and Coast,Hangzhou 310016) Abstract The Qiantang Estuary with violent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s well known for its tidal bore.The regulation of the estuary in the past,especially the progress 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are reviewed.The principles of the regulation and planning of the Qiantang Estuary formulated in 1960s are expounded,i.e.,to narrow the river to reduce the tidal prism,and to increase the ratio of the river flow to tidal discharge.The experience of estuary regulation/reclamation is summarized,especially the engineering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groin head and to use polder dykes as sea defense works.Finally,the effect is analyzed of the large-scale constraction/reclamation in the estuary on the tides,flooding high water level, estuary bed and the northern deep waterway in the Hangzhou Bay. Key words Qiantang Estuary;regulation planning;tidal bore;estuary regulation/reclamation 1 自然特征 钱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约5万km2,河口是典型的强潮河口,杭州湾湾顶澉浦站的最大潮差达8.93 m[1].由于杭州湾的平面收缩(湾口南汇嘴至镇海断面宽100 km,向内约110 km至尖山,低水河宽收缩为10 km),以及从乍浦以上的河床急剧抬升,潮波剧烈变形,在尖山稍下形成涌潮.经常出现的高流速达5~7 m/s,实测到的压力为68.6 kPa,对两岸堤塘及其它各类建筑物破坏力极大. file:///E|/qk/slsdkjjz/slsd99/slsd9904/990414.htm(第 1/7 页)2010-3-23 7:12:38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关于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钱塘潮指发生在浙江省钱塘江流域,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的潮汐现象。 钱塘潮简介 钱塘潮(Qiantang Tide)——最壮观的海潮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处:山东青州涌潮、广陵涛和钱塘潮。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钱江潮成因 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月球、太阳或其他天体对地球上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和对地心单位质量物体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绕地-月(日)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说明图 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钱塘江河口冲刷槽的形成及其演变

钱塘江河口河槽在物质移运下发生显着的变形,其在地貌形态变化方而具体表现为沙坎、冲刷槽和河口边滩的演变。沙故问题已有详文论述。本文着重对冲刷揩和河 (一)冲刷槽释义、基本特点及其意义. 在河口河槽中,潮流冲刷出的深槽在整个河槽剖面上呈现明显的刁;连续现象。这在宽浅的河口河槽中尤为明显,和一般的河流河槽断面很不相同。它和河谷地貌中“谷中谷”的现象相似,可以视为“河槽中的河槽”,所以在地貌形态中是河槽地貌中次一级的地貌单元。 这种现象不但出现于大河河口的河槽中,而在铰小的河口河槽中也每可见及。这种挡中刷槽的现象,称之为冲刷槽。由涨潮流冲刷为主的称为涨潮冲刷槽,由落潮流冲刷为主的称为落潮冲刷槽。在性质上,它们是不相同的。这种现象久已为人所熟知。“涨潮作用凶猛断续,它的冲刷坑既深而且短小;落潮的冲刷作用铰为和缓,它的槽线是连续的”(密舍尔)o 当然这是指某一种河口涨落潮作用的差别现象,但是它们的形态特征的主要差异是;涨潮冲刷槽的尖端闭合线指向河流上游,落潮冲刷槽的闭合线指向下游c冲刷槽的所在是水流流束所在。冲刷槽的分歧合格是动力轴分歧合流的具体表现。冲刷福分歧以后谁大淮小、谁深谁浅是分歧了的水流谁强谁弱的具体表征。因此,对那些水文测验不足、动力条件不明的河口,冲刷槽的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二)钱塘江河口冲剧槽的基本情况. 强有力的涨潮流有着明显的冲刷槽。钱塘江河口潮流强劲,所以它的冲刷槽也异常明显。钱塘江河口的涨潮冲刷槽在口外海滨便己开始了。进入杭州湾的东南来潮和东北来湖在金山、激浦一带福分以铰小角度相交,加强了冲刷能力,同时受到山体的影响,产生了回流,从面沿着金山到激浦一线,贴近北岸,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冲刷槽和深湛的冲刷坑,从这里曾移出数十亿立方米的物质。 进出激浦以上的涨潮冲刷槽大多以嫩浦长墒山前巨大的冲刷坑作为主要策源地,向着尖山浅滩逆河而上,发生分歧,与此间时,在汲浦断面上,顺着曹娥江滩地前线还有另一股涨潮流束,冲出一文较之前考深度为小的冲刷槽。这文偏南的流束,可能是顺杭州湾南岸而来的。但在强溯季节,从汲浦分出的南槽,向南压来,便代替了这支偏南流柬冲出的槽线。通常的情况是,凤凰山断面上常常有二股或三股以上的冲刷挡指向上游,三槽之中以激浦分出的南槽宽度最大,深度最深。到大尖山断面,惋南的两股常常合而为一,向西北偏西逆河而上,偏北的一股则趋向西北惋北,向塔山流去。它们之间常常有几个深度不大、距离不长,在一条基线上平行上溯的冲刷槽,充分反映捅潮登滩时强烈刷滩的现象(图2.89)。 应子指出,从激浦至大尖山河段的深槽线的位置是决定于涨潮流线的。大尖山以上,涨潮冲刷槽大多不能成为河槽断面中的深槽线,它们受到河槽乎面外形的控制,向着七里庙一海宁方向汇合。过了海宁,涨潮冲剧挡又趋于分歧,一股贴场面西,冲到老盐仓浅滩之中。 在美女山以上,涨潮冲刷挡沿茄山湾面上。由于潮势愈上愈弱,便涨潮冲剧槽在河槽中的影响逐渐衰退,所以在卫丰滩以上,使很难看到明显的涨潮冲刷槽了。 ;在大尖山以上,落潮冲刷槽一直作为河口河槽的主槽线,它的性质和涨翔冲刷槽截然不同。如上所述,涨潮冲刷槽的分歧现象不见于落潮冲刷槽,而落潮冲刷槽形成连续不断的、

钱塘江北岸海塘的文化价值

钱塘江北岸海塘的文化价值 钱塘江北岸海塘是世界上修筑最早,工程最大的海塘之一,对于 人类社会来说,它既是物质的棗一块块整齐的条石,手挽着手, 肩并着肩,昂首挺胸地屹立在钱塘江北岸,默默无言地经受着千 千万万次江潮的冲击,又是精神的棗海塘身上的斑斑伤痕,记载 着钱塘江北岸(海宁)劳动人民抗御潮患的英勇斗争历史,凝聚 着海宁人民与潮患奋斗的智慧结晶,传承着海宁人民抗御潮患的 文化遗产。因此,钱塘江北岸的海塘极富文化价值。 一、海塘是海宁人民抗御潮患的历史缩影 钱塘江北岸海塘所以极富文化价值,因为它是“潮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具体表现在于它是海宁人民抗御潮患的历史缩影。历史是连续的,是不容割裂的,而历史每每包容着时代精神。海塘作为海宁人民抗御潮患的历史缩影,它包容着海宁各个时代的人们与江潮不屈不挠作斗争的精神。海塘是有形的,人们肉眼可以看得到的,而海宁人民与江潮的精神是无形的,人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只能够体会。正是这有形的海塘与无形的精神相融合,才构成了文化,具有了价值。因此,今天我们赞美海塘,不仅仅是因为它雄伟壮观,坚固不摧,它用自己的身躯捍卫着杭嘉湖平原几千万亩良田和数百万劳动人民的甜蜜生活,而更重要的是在钱塘江北岸60公里海塘的分分寸寸中都凝结渗透着海宁人民的心血汗水和奋斗精神。 “唐开元元年,重筑盐官捍海塘堤”。 “宋宣和四年,海溢。十一月,降铁符十道以镇之。” “嘉定十二年,盐官海决。下浙西诸司条具筑捺之策。十五年,命浙西提举刘于盐官县治南北各筑士塘捍咸潮。 “元泰定四年,兴修盐官州咸塘。四月,命都水少监张仲仁治海,下石囤本柜。” “明洪武十四年六月,筑浙西海塘成。” “永乐九年,发军民修筑海塘。” “清康熙三年八月初三日飓风三日夜,海啸冲溃海塘二千三百八余尺。总督赵延臣,巡按朱昌祚疏清发帑修筑。委兵巡道熊光裕督修,至次年九月塘成,并尖山石堤五十余丈。” “乾隆元年八月,石塘等工告竣。计仁宁两邑治塘土墩共长一万三千九百九丈,修坦水共长八千四百九丈八尺,择修砌石塘共长一千十二丈三尺五寸…“乾隆四十八年七月,老盐仓旧有柴塘四千二百余丈全部添建石塘告竣,其砌筑坚整。” 乾隆年间,海宁石塘的联贯工程已告完成。

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海塘竣工验收鉴定书

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竣工验收 鉴 定 书 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 二○○八年十月

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 竣工验收鉴定书 前 言 2008年10月9日~10月10日,浙江省水利厅在杭州主持召开了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会议成立了竣工验收委员会,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利厅、省财政厅、有关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工程质量监督、运行管理等有关单位代表共人组成(名单附后)。项目法人、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8年8月13日,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组对工程进行了技术预验收,形成了《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 验收委员会成员察看了工程现场,观看了工程声像资料,认真听取了建设管理、质量监督、工程运行管理、竣工技术预验收等相关工作报告,审阅了工程资料,经充分讨论,形成《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竣工验收鉴定书》。 一、工程设计和完成情况 (一)工程名称及位置 工程名称: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 工程位置: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包括海宁段、海盐段、杭州段。海宁段位于海宁市秧田庙至平塘头;海盐段位于海盐县秦山至兰田庙和南台头至五团;杭州段位于杭州城区白塔岭至三堡京杭大运河

船闸。 (二)工程主要任务和作用 钱塘江北岸海塘是直接保护杭嘉湖平原和江苏省苏州、上海市松江南缘地区的防洪(潮)安全屏障。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是北岸海塘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该段海塘加固使其达到防御百年一遇洪潮高水位加12级台风入侵时的当地风速和最不利塘前冲刷的能力。 (三)工程设计主要内容 1、工程立项、设计批复文件 1995年3月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负责编制了工程项目建议书, 1996年9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农经【1996】1743号”文予以批复。 1996年3月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997年12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农经【1997】2385号”文予以批复。 1997年4月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勘测设计院编制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1998年3月,浙江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以《关于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海塘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设计文件批复【1998】19号)予以批复。 1998年3月《国家计委关于批准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工程1998年开工建设的通知》(计投资【1998】474号)批准工程正式开工。 2000年8月,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关于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海盐段初步设计修改的批复》(设计文件批复【2000】19号)对设计修改予以批复。 2004年1月,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关于钱塘江海塘北岸险段标准塘工程海宁段丁坝部分修改初步设计的批复》(浙计设计【2004】1号)对设计修改予以批复。

百年前修建钱塘江海塘方法揭秘

百年前修建钱塘江海塘方法揭秘 浙大历史系副主任徐立望说,李辅燿不仅在晚清长期担任浙江地方官员并主持钱塘江海塘工程修建,更于1908年出任新组建的浙江海塘工程总局局长这一机构是现在钱塘江管理局的前身,因此李辅燿也被视为钱塘江管理局的第一任局长。 本次影印出版的《李辅燿日记》共计10册,包括了62本李辅燿日记,生动反映了从1875年到1916年间,晚清和民国的政治环境、官员生活和社会风貌,尤其与浙江息息相关,是研究近代中国和浙江的珍贵史料。 明清以来,因为钱塘江海塘的稳固与否关系到江南富庶地区的安危,整修海塘一直是重要的全国性工程。专家介绍,李辅燿1877年应浙江奏请、受朝廷委派,赴浙主持钱塘江海塘工程。他迎难而上,亲力亲为,以专业精神和高度责任感整治海塘。李辅燿吸取前人经验,采用先进技术,在石块上钻孔并灌入铁水,使石塘更加严密结实。经过4年多的努力,将通塘新旧石工联络一气,被时人称为圣朝第一大工程。工程结束后,李辅燿用图解的方式编撰了《石塘图说》一书,对工程的全过程绘图解说,对清末钱塘江海塘工程做了全面总结。1896年和1908年,李辅燿又两度接手钱塘江海塘整治工作。 李辅燿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参与整修海塘的经历。徐立望说,在一本日记中夹附了汇总的工程款收支账单,款数极为详细。日记中还抄录了他给朝廷御史写的长信,揭露了因为历年维护经费的递减,导致海塘呈现年久失修,不时有溃堤的险象发生,而民众对于负责工程的官员已极度失望,由此李辅燿提出官督绅办的治理思路。历史学家正在进一步发掘整理这一史料蕴藏的丰富信息。 李辅燿工诗、书、画、印,与浙江文化人士交往深厚,是西泠印社的早期赞助社员。影印本《李辅燿日记》同时具备了优秀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 这套日记被李家后人珍藏,除散佚一本外,其余均得以保全。李辅燿的孙子、76岁的李崧峻今天代表李家后人正式将日记及其他一些来往信稿、杂记、书札、诗词手迹等文物无偿捐献给浙大。据介绍,文物将由浙江大学档案馆妥善保存,浙大相关学科正组织力量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