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实行研究和反思,强调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自主、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 老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高效课堂自主学习主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点、教学方式等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如何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棘手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的艺术是把课堂变成歌厅,让学生演员尽情发挥。
一、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过来
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化学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
没有欢心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作者认为化学课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造性,就必须创设恰当的情景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心“领”进课堂。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活”起来
中学生的个性特征,是由其身上比较稳定的,经常出现的那些心理特点构成的,它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个性特征的可变性使我们对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某些不良倾向能够实行教育疏导与矫正个性特征的稳定性使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能够因材施教。
针对个性特征实行教育,就是按青少年中学生的不同性格,气质,兴趣,水平情感,思维和行为方式等心理特征实行教育。
这样做,教育的针对性强。
中学生容易接受,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应按照各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性格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予以培养,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也认为教师能否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情感,动机,愿望实行了解,并用准确的方式强化和转变,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
所以,化学课能够通过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因势利导,在化学课中营造氛围让学生思维“活”过来。
三、发扬民主让学生“融”进去
民主课堂是对传统的“教师专制”课堂的否定。
构建民主课堂是促动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是发展良好师生关系的需要,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需要,是建设民主社会的需要。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领导者是构建民主课堂的关键。
构建
民主的课堂不但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民主素养,而且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领导策略和掌握领导艺术。
让学生主动“融”进化学课堂。
四、展开实验让学生“动”起来
当前中学化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动手水平和创新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水平。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水平和创新水平的重要方法。
化学课堂上针对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增强实验项目、改变实验模式、改革实验室等思路,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水平提供协助。
五、分组活动让学生“拼”起来
首先,对化学课实行分组教学。
考虑到将来要在各方面实行竞争的公平性,在各小组的男女比例、学习成绩差异,纪律表现优劣、性格的内外向,文艺体育特长、城乡学生、是否住校生、个子高矮等方面实行反复推敲,力求均衡,最终将班级划分为七个小组,以确保在今后各种况争评比的公平性。
班级分组管理的不是要表现在小组之间的团队意识很快得到了增强,提升学生竞争意识。
六、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起来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直接动力。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够更有效地接受信息。
所以,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只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设宽松的学习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例如,魔棒捉鬼实验,并配以音乐,让学生尽情地欣赏。
在这样如痴如醉的氛围中,”在这样的氛围中引入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了,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自主地学习、积极地探究,这样就比强迫学生去被动地学习所收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七、合作探究让学生“合”起来
小组互助探究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人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动中得以提升,团结就是力量。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化学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提升。
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丽. “五巧”构建高效课堂[J]. 知识经济, 2009, (13) .
[2] 刘爱杰. 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大力推动高效课堂的实现[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 (01)
[3] 陈莉萍. 抓住瞬间的精彩——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J]. 中国音乐教育, 2010, (07) .
[4] 周靖. 浅谈新型教学模式之“学案导学”[J].考试(高考族), 2009, (12)
[5] 程菊峰. 设计有效导入构建高效课堂[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9, (04) .
[6] 唐兢. 从基本环节做起实现高效数学课堂[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0, (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