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词复音词课件
通论四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ppt.Convertor

通論四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一、詞的分類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詞三、漢語中的單音詞四、古代漢語的複音詞五、同義詞一、詞的分類(一)從語音角度分:單音詞與複音詞(二)從語素角度分:單純詞與合成詞單純詞:聯綿詞、疊音詞、音譯詞合成詞: A.複合詞(聯合式、偏正式、動賓式、主謂式)B.加綴複詞(三)從詞義的角度分:單義詞與多義詞(四)從語法功能角度分:實詞與虛詞實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代詞虛詞:副詞、介詞、連詞、語氣詞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詞字和詞不是同一個概念。
詞是語言中可以獨立運用的最小語義單位,它以音為義的信號,音和義在約定俗成的原則下結合起來,便形成口語的詞。
而字是詞的記錄符號,它用字形來標詞,從詞那裏承受到音與義,因而形成一個形音義的結合體。
在現代漢語裏,字和詞一般是不會混淆的,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它是由三個詞構成的一個短語,而用七個字來書寫。
文言詞大多是單音節的,在一般情況下,一個漢字就記錄一個詞。
例如:“未嘗君之羹”這個句子用了5個字記錄,也就是由5個詞組成。
“朝令夕改”,四個詞構成一個短語,也就是由四個字記錄。
也就是說,在一般和多數情況下,字和詞在單位上是統一的。
古人往往字詞不分。
古代的注釋書和字書、韻書上所說的“字”,實際上指的就是詞。
★但是,即使在文言文中,字和詞還是有區別的,並不是一一對應的。
在不少情況下,字並不等同於詞。
具體表現為:★1.同一個字符記錄不同的詞(“異詞同字”)2.同一個詞用不同字符記錄(“異字同詞”)因為一般地容易把古漢語的字當作一個詞,所以對“異詞同字”、“異字同詞”的特殊性要特別強調。
如果沒有從認識上高度重視字和詞的的差別,就會导致不是“望文生義”(把假借義當本義,根據字形解說連綿詞),就是沒能深入辨別詞的不同義項(詞在具體語境中用的是其中的一個義項;古人注釋中,訓釋詞與被訓釋詞之間也是義項的對應)。
如,《燭之武退秦師》“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有“凋敝”、“破敗”、“毀壞”等義項,如果不辨別,簡單地以“凋敝、破敗”解釋,就會發生錯誤。
第6讲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3.意义近似的同义词称近义词。 • 祭——祀 往——逝 • 开——张 开—— 闢
(二)同义词的辨析
• 1.辨析同义词的方法 • 辨析同义词,可以从词义、用法、 色彩等几方面进行。
(1)从词义差异上辨析
• [府——库]都是藏财务的地方,但“府” 指收藏文书、财宝的库房。《说文》: “府,文书所藏也。”“库”是藏兵器、 战车的库房。《说文》:“库,兵车所 藏也。”二者用途有别。 • [模——范——型]都是指制造器物的模 型,但质地不同,用土做的叫型,用木 头做的叫模,用金属做的叫范(一说用 竹子做的叫范)。
B.加缀复词 从词义的 单义词 角度分 多义词
从语法功 实词 能角度分 虚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代词 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 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 最小意义单位,它以音为义的 信号,音和义在约定俗成的原 则下结合起来,便形成口语的 词。 • 字是词的记录符号,它用字 形来标识词,并从词那里承受 到音与义,因而形成一个形音 义的结合体。
第七讲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 • • •
一、词的分类 二、文言文中的字和词 三、汉语中的单音词 四、古代汉语中的复音词(单纯词、 复合词) • 五、同义词
• 一、词的分类
从语音角 单音词 度分 复音词 单纯词 词 的 分 类 从语素角 合成词 度分 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 A.复合词(联合式、偏正式、 动宾式、主谓式)
• 由多个音节构成的词,称为复 音词(或多音词)。 • “踯躅”、“良人”、“玄 黄”、“千里马”、“骐骥” 、 “社稷”、 “不穀” • 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 单纯词与复合词。
• • • •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

古代汉语讲义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第五章单音词和复音词一、古代汉语词的构成1.从语音的角度分:单音词、复音词2.从语素的角度分:单纯词——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合成词——复合词、加缀复词3.从词义的角度分:单义词、多义词4.从语法功能角度分: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虚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二、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据统计,《庄子·逍遥游》全文用单字1465个,复音词只占80多个;《离骚》用字2470个,复音词只有140多个。
《诗经》中单音词占总量的90.8%,《左传》中占89%,《史记》、《尔雅》中占80%。
三、古汉语的复音词古代汉语的复音词根据词的组合方式分为单纯词与复合词。
1.单纯词(1)叠音词(重言、叠字、重言形况字)概念:重叠两个相同音节,只有一个语素的词。
如:翩翩渺渺漠漠纷纷类型:拟声叠音词、仿物叠音词特点:音节重叠,意义灵活(2)连绵词(联绵词、联绵字、连语、链语)概念:由两个音节连缀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只含一个语素的词。
类型:双声:仿佛参差伶俐玲珑踊跃叠韵:彷徨徘徊逍遥窈窕婵娟混沌双声兼叠韵:缤纷优游辗转非双声叠韵:扶摇芙蓉铿锵淡泊翡翠特点:义不分训;字无定写。
2.合成词(复合词)(1)偏义复词概念: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有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的词。
原因:音节;修辞(2)同义复词(3)其它复合词①联合式A.名词+名词B.动词+动词C.形容词+形容词②偏正式:A.名词+名词B.形容词+名词C.动词+名词D.形容词+动词E.数词+名词③动宾式④重迭式第六章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基本词汇2.古今词义迥然不同抢:古是“碰”、“撞”之义,如《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战国策·魏策》“以头抢地耳”。
今是“抢劫”之义。
绸,古是“缠绕”之义,如《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以白地锦韬旗之杆。
单音词、复音词

《出师表》
偏义复词分为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和 意义相同、相关的偏义复词两类。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1,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战· 魏四》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刺客列传》 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史记· 文帝本纪》 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韩· 初见秦》 爪牙不足于供嗜欲,趋走不足于避利害。《汉书· 刑法志》
士》
3,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单音词、复音词--单音词连用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学记》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荀子· 解蔽》 5,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 言多而不辨。《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7,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字)
3,双声叠韵
联绵词的两个字在语音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代的联绵词大部分是双声词或叠韵词。
3.1 双声
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
《孟子· 万章上》
憔悴、参差、犹豫、仿佛、玄黄、缤纷、匍匐、踟躇、 蟋蟀、玲珑、倜傥、造次……
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字)
单音词变成复音词的方式
※
变化
第一,变换词语 第二,同义/反义合成 第三,加词头/词尾
古汉语的单音词是怎样变成现代汉语的复音词的?
第四,义位凸现
单音词、复音词
单音词变成复音词的方式
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意义不是组成他们的两个单音语素意义的简单拼合, 而是产生新的意义。 如:《左传》:“天下之恶一也。”旧说地在天之 下,故称大地为天下。古籍中经常以家、国、天下 连称,指的则是最高统治者所管辖的范围。此外还 有“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等。”
五、古汉语同义词的辨析
古代汉语里同义词很多。但绝大多数同义词的意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一、单音词、复音词概念
单音词: 复音词:
二、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中古时期,社会剧烈运动,新事物不断涌现,战争、
移民、民族融合、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交流 等各种因素,对汉语词汇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大 量新的词汇来承载纷繁复杂的新生概念。这就是汉 语词汇复音化形成的外在动因。(受多音节语言的 影响)
联绵字的特点:
1)从语音形式看,绝大多数联绵字的两个音节在语音上都是有联系的, 有双声:参差、犹豫、倜傥、仓猝; 有叠韵:即韵部相同,而不考虑韵头:望洋、逍遥、窈窕、绸缪、逶迤; 有双声兼叠韵的:辗转、缱绻、燕婉; 有既非双声又非叠韵的:权舆、跋扈、狼藉、滂沱。
2)从意义上看,表示联绵词的两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解释,实 际上只是记录音节的标音符号:马虎:办事不认真;萧瑟:景色凄凉或指 风吹树木的声音(萧,艾蒿;瑟,古代弦乐器);艾蒿:一种含有香味的 草本植物。琵琶,一种乐器;
A:同义复合词
由两个同义语素组成,它的意义与两个语素的意 义相同或相近。汉语大部分双音词都是经过临时 组合阶段的。开始由两个同义词多次地长期并列 使用,逐步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主要有以下三种 情况:
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两
第四节单音词复音词

• (2)灵活性 •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的用法相当灵活,这 和单音词义项多、引申情况复杂以及古 人表述特点、语境等原因密切相关。如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得众”,《左 传·僖公三十年》:“邻之厚,君之薄 也”,这两个“厚”既不指东西的厚薄, 也不指程度的深浅,而是指土地扩大, 势力增强。这就是根据特定的语境产生 的意义,它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语言环 境来分析、判断,寻求其合理的解释。
(2)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 《出师表》)异同,偏用“异”,而“同”陪 衬。 • (3)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 朱》)“寒暑”指寒冷,偏用“寒”义。 • 以上是由相反语素构成。 • (4)车马:大夫不得造车马。(《礼记·玉
藻》)
• (5)耳目: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李斯
《谏逐客书》)
• (3)能产性 • 单音词义项多,每一个义项都有可能与 其他相关的单音词组成复音词,故其构 词能力显得很强。如“中”,其义项多 达数十个,常见者如“中等、中间、里 面”等,仅由这几个义项与其他单音词 构成的复音词就有数十个之多,如中人、 中品、中才、中士、中足、中女、中户、 中正、中古、中庸、中年、中心、中介、 中央、中心、中流、夜中、居中、国中、 城中、梦中、胸中、洞中、心中、意中、 杯中、闺中、眼中,等等。
• (3)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颜氏家训·文章》) • (4)时俗如此,安能独违?(《颜氏家训·文 章》) • 例(1)中的“辛苦”与例(2)中的“苦辛”, 为等义词,这是变换两个语素的位置而形成的 等义词。例(3)中的“流俗”与例(4)中的 “时俗”,为等义词,这是更换其中的一个语 素而形成的等义词。等义词以这两类居多。
• (1)今齐地方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 地方 国策·齐策》) • (2)于是相如前进 前进缶。(《史记·廉 前进 颇蔺相如列传》) • (3)即使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即使 (褚少孙《西门约诒邺》) • 第一,可以从语音停顿的有无来区分。 古代汉语里两个连用在一起的单音词之 间有时可以有短暂的语音停顿。
《单音词复音词》PPT课件

单音词、复音词
单音词变成复音词的原因
原因 1,外因:翻译佛经 2,内因:语音简化
思考:韵律的因素--双音节音步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定义 有些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 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 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 词叫做“偏义复词” 。如: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偏义复词分为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和 意义相同、相关的偏义复词两类。
单音词、复音词--偏义复合词 1,意义相对、相反的偏义复词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战· 魏四》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 刺客列传》 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史记· 文帝本纪》 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若也。《韩· 初见秦》 爪牙不足于供嗜欲,趋走不足于避利害。《汉书· 刑法志》
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 卫灵公》 词素:考虑 思虑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2,从松散到凝固
A .可单用可连用 隘而不列、阻而鼓之、不以阻隘也 B .词序不定 恐吾至阻险而远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踰越险阻 《左传成公十三年》
《左· 僖三十二年》
3,从区别到融合 婚姻、恭敬
士》
3,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
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
单音词、复音词--单音词连用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学记》
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荀子·解蔽》 5,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6,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 言多而不辨。《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7,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第三节单音词复音词

• 如:(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
经·周南·关雎》)
• (2)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 在腰。(《兵车行》)
•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
经·周南·桃夭》)
2.联绵词 • 联绵词是由两个不同音节连缀在一起,
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表示一 个意义的词。
• 联绵词的特点: • (1)不可分割。
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 如:辗转、缤纷(缤,帮母,真部;纷,
並母,文部。)
• 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 如:扶摇、狼藉。
• 叠音词和联绵词都是单纯词,只有一个 语素,必须以整体来理解。
3.偏义复词
•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 的语素组合而成的,其中一个语素表示 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充当 一个音节的陪衬作用。
马。(《礼记·玉
藻》)
• (5)耳目:快耳目者,真秦声也。(李斯
《谏逐客书》)
•
以上由相关语素构成。
• 如:
• (1)休祲: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唐且不辱使命》)
• “休”是吉兆,“祲”是凶兆,偏用 “祲”义。
(2)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 《出师表》)异同,偏用“异”,而“同”陪 衬。
• (3)寒暑:无羽毛以御寒暑。(《列子·杨 朱》)“寒暑”指寒冷,偏用“寒”义。
第三节 单音词、复音词
• 一、单音词 • 单音词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 •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般来说,古
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单音词。
• 现代汉语中复音词为主,而复音词中双 音节词居多。
• 二、复音词 • 复音词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二、复音词
• 1.叠音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shu3⑦種類,等輩 ⑧部屬,家屬 ⑨歸屬,隸屬。 屬:zhu3、shu3;屬、囑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複音化
解決單音詞一詞多義現象的根本辦法
途逕:
附加式:前綴:打坐、打聽、取笑;
後綴:聽取
並列式:恭敬(同義)、存亡、作息 (反義)(並列式:保存大量古義。)
二、複音詞
(一)單純複音詞 (二)合成複音詞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一)單純複音詞
1、迭音詞 2、聯綿詞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1、迭音詞(重言詞、叠音)
摹擬聲音:關關、坎坎、潺潺 摹擬狀貌:夭夭、習習、灼灼、盈盈
(公府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2、聯綿詞
聯綿詞:兩個音節連綴在一起,共同表 示一個意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單音詞、複音詞
古漢語從音節上分析,單音節占優勢。
一、單音詞 二、複音詞 三、詞彙複音化簡史及過程 四、單音詞與複音詞的辨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一、單音詞
古人嘗試解決一詞多義現象:多音、多 形、多音結合多形
複音化--解決單音詞一詞多義現象的 根本辦法
一說:“首鼠”(又作“首施”)是联绵词, 与“踌躇”为同源词。明朱谋玮(wei3) 《骈雅·释训》:“首施、首鼠,迟疑也。”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刘大白《辞通·序》:“其实,首鼠两端和首 施两端,大约是汉魏六朝时代的一句成语。 首鼠和首施都是双声词语,由鼠转施,也是 双声相转。……踌躇古音在定纽,同于涛 涂,……涛涂以叠韵转变,就变为踌著,踌 著再以叠韵转变,就变为首鼠,首鼠再以叠 韵转变,就变为犹豫,或犹与或游豫,这都 是上下两字同变的。如果是下面一字单变, 便是首鼠变为首施或者游预变为游移。所以 首鼠、首施、游豫、游移都是踌躇的转变字, 它们的意义只是一前一却,只是迟疑。首鼠 两端或者首施两端都是踌躇两端或游豫两端, 或游移两端或前却两端或迟疑两端。”
1)兩個音節不可分割。 2)書寫形式多樣: 恍惚、恍忽、慌忽、怳忽 旁薄、旁礴、磅礴、旁魄 猶豫、優與、猶預、容與、游移、夷由、
夷猶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望洋、望羊(史記·孔子)、望陽(論 衡)、盳羊(秋水)、望佯(釋名)
匍匐、浦伏(史記·淮)、扶服(霍光) 躊躇、峙躇、踟跦、跢跦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近義構成 《墨子·非攻上》: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
其桃李。(園:種樹處;圃:種菜處) 反義構成 《戰國策·魏策四》: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
(休:吉兆;祲:妖氣) 《史記·刺客列傳》:多人不能無生得失。 《孔雀東南飛》: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雙聲疊韻:繽紛(幫滂;真文)、輾轉 (端元)、優游(影喻;幽)
非雙聲疊韻:扶搖、狼藉(履舄交錯, 杯盤狼籍。《史記·滑》)
外來:葡萄、苜蓿、浮屠、羅漢、
琵琶、月氏、袈裟、琉璃、天竺、烏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首鼠பைடு நூலகம்端、首施兩端
“首鼠两端”始见于《史记·灌夫传》:“武 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 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集 解引《汉书音义》:“首鼠,一前一却也。” 表示犹豫不决、动摇不定的样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二)合成複音詞
並列式 同義複詞:封疆、驚忙 變義複詞:春秋、社稷、國家 偏義複詞:得失、異同、作息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偏義複詞
偏義複詞:由兩個相近或相反的語素構 成,只用一個語素表示該複音詞的意義, 另一個語素爲陪襯。
窗戶。類義 動靜、忘記。反義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③集合,集會。《孟子·梁惠王下》:“乃屬 其耆老而告之。”
④附着,專注。《詩經·小雅·小弁》:“耳屬 于垣。”
⑤託付。《左傳·隱公三年》:“宋穆公疾, 召大司馬孔父(名嘉,又稱孔父嘉,孔子祖 先)而屬殤公(以立殤公爲囑托)焉。”此 義後寫作“囑”。
⑥ 副 詞 。 ( 1 ) 適 , 恰 好 。 《 左 傳 ·成 公 二 年》:“下臣不幸,屬當戎行。”(2)剛才。 《史記·留侯世家》:“天下屬安定,何故反 也?”
複代單:渡口――津、軍隊――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並列式:保存大量古義
假:借。如:假借(假以時日、久假 不歸、假公濟私)
题:额。如:题目(漢葬制:黃腸題 湊)
视、察、監:看。如:视察、监视、 監察。
覺:睡醒。如:覺醒(大夢初覺)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以音分擔詞義
多音:以音分擔詞義(“讀破”或“破 讀”):
食:
shi2公賜之食。食舍肉。(鄭伯克段于鄢)
si4食之,舍其半(晉靈公不君)
妻:qi1
qi4《論語·公治長》:子謂公冶長:可妻 也…以其兄之子妻之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以叔隗妻
趙衰,生盾。”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3)音韻上有一定的聯系(相同、相近: 上古音):
雙聲:仿佛(滂、並)、流離(來)、 參差(清)、躊躇(定)、蕭瑟(心)
滂、並、來、清、定、心:字母。聲母的代表字。
疊韻:蹉跎(歌)、倉皇(陽)、莽蒼 (陽)
歌、陽:韻目。韻的代表字。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以形分擔詞義
多形:以形分擔詞義(分化字或區別 字):減少個體詞形的負擔
再拜稽首,奉觴加璧以進。(鞌之戰) 奉捧
姜氏欲之,焉辟害?(鄭伯克段于鄢) 旦辟左右(鞌之戰)辟避
子爲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晉 靈公不君)反返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多音多形結合分擔詞義
屬: zhu3①連接《史記·魏公子列傳》:“平原君
使者冠蓋相屬於魏。”引申爲綴句成文。 《漢書·賈誼傳》:“年十八,以能誦詩書屬 文稱於郡中。” ②偑,繫。《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以 君之靈,得反(返)晉國,晉楚治兵,遇於 中原,其辟(避)君三舍(三十里爲一舍)。 若不獲命(退兵命令),其左執鞭弭mǐ(不 加裝飾的弓),右屬櫜gāo鞬jiàn(裝弓箭的 口袋),以與君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