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瘅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节瘅
《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节选)
【篇解】
奇;奇特。
本篇讨论了瘖、息积、伏梁、厥逆、脾瘅、胆瘅、厥、胎病、肾风等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因所论述的均是异于一般的、奇特的疾病,故以“奇病论”名篇。
丹波元简:“此篇所载重身身瘖、息积、疹筋等,率皆奇特之病,故以‘奇病’名篇”。
【原文】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知?
歧伯曰:此五气[1]之溢也,名曰脾瘅[2]。夫无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3] 在脾,故令入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
热,甘者令人中满[4],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5]。治之以兰[6],除陈气[7]也。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8]。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知?
岐伯曰:病名曰胆瘅[9]。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10]。此人者,数谋虑不決,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
【释义】
黄帝说:有患口中发甜的,病名叫什麽?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五味的经气向上泛溢所致,病名叫脾瘅。五味入于口,藏于胃,其精气上输于脾,脾为胃输送食物的精华,因病津液停留在脾,致使脾气向上泛溢,就
会使人口中发甜,这是由于肥甘美味所引起的疾病。患这种病的人,必然经常吃
甘美而肥腻的食物,肥腻能使人生内热,甘味能使人中满,所以脾运失常,脾热
上溢,就会转成消渴病。本病可用兰草治疗,以排除蓄积郁热之气。
黄帝说:有病口中发苦的,应取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治疗仍然不愈,这是什麽病?是怎样得的呢?
岐伯说:病名叫胆瘅。肝为将军之官,主谋虑,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诸谋虑取决于胆,咽部为之外使。患者因屡次谋略而不能决断,情绪苦闷,遂使胆失却正常的功能,
胆汁循经上泛,所以口中发苦。治疗时应取胆募日月穴和背部的胆俞穴,这种治
法。
【校注】
[1] 五气:张介宾注:“五气,五味之所化也”。杨上善注:“五气,五谷之气。”即五谷
化生的精气。
[2] 脾瘅:病名。恣食肥甘,湿热蕴脾所致的以消渴、口甘、中满为特征的病症。
[3] 津液:此指水谷精气,与前“精气”互文。
[4]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食肥气滞而生内热,食甘气缓而生中满。
[5] 消渴:病名,以食多、饮多、尿多、消瘦为主要症状。
[6] 兰:兰草,如佩兰等具有芳香化湿、醒脾辟秽作用的药物。
[7] 陈气:陈就之积气,此指久积于脾胃的湿热邪气。
[8] 口苦,取阳陵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太素》无‘口苦,取阳陵穴’六字。详前后文势,疑此为误。”可从。
[9] 胆瘅:病名。胆气上溢所致的、以口苦为特征的病症。
[10] 咽为之使:胆足少阳之脉上挟咽,肝足厥阴之脉循咽喉。可见,咽是肝胆之脉交会之处,故言“咽为之使”。
【按语】
脾瘅和胆瘅的病机、主症及治疗及治疗。脾瘅系因恣食肥甘,化湿酿热,湿热困脾,导致谷气上泛而发生的、以口甜为主的症状的病症。关于脾瘅,《内经》其它篇章也有相似的论述,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曰:“消瘅……肥贵人,则高梁之疾也。”消瘅即本文脾瘅。脾瘅之发病不仅与饮食不当有关,还与先天体质因素有关,如《灵枢·五变》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治疗上当以除陈气为法则,宜取兰草治之。胆瘅系经常谋虑不決,肝失疏泄,胆郁化火,导致胆气上溢而发生口苦。治宜针刺胆之募俞为主。
瘅
“瘅”最初的含义主要有以下3种:
一、瘅,劳病也
《尔雅》:“瘅,劳也。”《说文》对“瘅”的解释为:“瘅,劳病也。”
二、瘅,黄病也。古代“瘅”与“疸”二字可互通。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王冰注:“脾之为病,善发黄瘅,故发瘅也。”
《黄帝内经太素》中亦言:“《灵枢》《甲乙经》瘅均作疸”。在某些情况下“瘅”的确可解释为“黄病”,如《山海经·西山经·翼望山》记载:“有兽焉……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此处“瘅”即为“黄病”。
三、瘅,谓热也
瘅最核心的病机是内热。王冰注《素问·奇病论》叙述脾瘅的文字时说:“瘅谓热也”。丹波元简《素问识》言:“经中只言瘅,俗称为疸。瘅者,单也,谓单阳而无阴也。简按瘅为单阳之义,在瘅疟则可,至脾瘅胆瘅消瘅,及瘅成为消中等,则不通焉。王注为热最为明确,盖瘅乃之从者。”
一、脾瘅
本篇言脾瘅之疾者,当转为消渴,而有治之之法也。五气者五脏之气也。肝主酸,心主苦,脾主甘,肺主辛,肾主咸。人有病口甘者,乃脾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脾瘅者,脾气之热也。正以无味入口,藏于胃,脾为胃行其精气津液,今津液在脾,脾热则口甘耳。此病必发于肥美,以此人必多食肥美也。盖肥者,阳气有余,令人内热;甘者,性缓不散,令人中满;多食肥美,故其气上溢,口为之甘。口甘日久则热气燥甚,转为消渴之证。治之者,以兰草除其陈郁之气,则辛能发散,病愈矣。按兰草,味辛气平,利水道,辟不详、胸中痰癖。
脾瘅,瘅,是热的意思。脾瘅为脾热之病,即由于过食甘美肥味,导致内热中满蓄积于脾,脾气上溢于口,从而出现口甘之症状,日久可转发为消渴病。
各医家注解
1、脾瘅首见于《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2、《圣济总录》设专篇论述脾瘅,在《内经》基础上,丰富了脾瘅的病机,提出新的治法方药。云:‘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也。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上溢故也。’”
《中焦热结》篇言:“仲景曰热在中焦,则为坚,故其气实,则闭塞不通,上下隔绝,热则身重目黄口甘,脾瘅之证生焉。”
《消渴统论》篇言:“消瘅者膏粱之疾也,肥美之过积为脾瘅,瘅病既成,乃为消中”。
3、刘完素《三消论》注释《素问·奇病论》时言:“先因脾热,故曰脾瘅。”同样把热作为脾瘅的主要病机;其《宣明论方》虽未阐述脾瘅,但多次把热、瘅和消渴联系起来。
张从正《儒门事亲》论述脾瘅也借鉴《内经》原文,另用人参白术散治疗“胃膈瘅热,烦满不欲食;或瘅成为消中,善食而瘦”
朱丹溪《脉因证治》中有:“脾热则甘”的论述,类似于脾瘅。
4、《温热轮》首次描述了脾瘅的舌相:“有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浓涎沫者,其口必甜,此为脾瘅,乃湿热气聚,与谷气相抟,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佩兰叶芳香辛散以逐之。”
《温热经纬》:“舌上白苔黏腻,吐出浊浓涎沫,口必甜味也,为脾瘅病,湿热气聚,与谷气相博,土有余也,盈满则上泛,当用省头草,芳香辛散以逐之则退。”“浊泛口甜者,更当视其舌本,如红赤者为热,浊;如色淡不红,由脾虚不能摄涎而上泛,当健脾以降浊也。”
5、《张氏医通·诸风门》把《内经》原文归入“杂门·消瘅”片和“七窍门·脾瘅”篇,在引用后还提出新治法:“平人口甘欲渴,或小便甜浊,俱属土中湿热,脾津上乘,久之必发痈疽,须断浓味气恼,服三黄汤加兰叶、白芍、生地。”“瘅成为消中,瘅者热也,热积胃中,善食而易饥,火之害也,宜白虎加人参。”
《临证指南医案》中邵新甫:“口甘一症。内经谓之脾瘅。此甘。非甘美之甘。瘅即热之谓也。人之饮食入胃。赖脾真以运之。命阳以腐之。譬犹造酒蒸酿者然。倘一有不和。肥甘之疾顿发。五液清华。失其本来之真味。则淫淫之甜味。上泛不已也。胸脘必痞。口舌必腻。不饥不食之由。从此至矣。”
《临证指南医案》中华岫云:“脾瘅症。经言因数食甘肥所致。盖甘性缓。肥性腻。使脾气遏郁。致有口甘内热中满之患。故云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陈气者。即甘肥酿成陈腐之气也。夫兰草即为佩兰。俗名为省头草。妇人插于髻中。以辟发中油秽之气。其形似马兰而高硕。其气香。其味辛。其性凉。亦与马兰相类。用以醒脾气。涤甘肥也。今二案中。虽未曾用。然用人参以助正气。余用苦辛寒以开气泄热。枳实以理气滞。亦祖兰草之意。即所谓除陈气也。此症久延。即化燥热。转为消渴。故前贤有膏粱无厌发痈疽。热燥所致。淡薄不堪生肿胀。寒湿而然之论。余于甘肥生内热一症。悟出治胃寒之一法。若贫人淡薄茹素。不因外邪。亦非冷冻饮料停滞。其本质有胃寒症者。人皆用良姜丁香荜茇吴萸干姜附子等以温之。不知辛热刚燥能散气。徒使胃中阳气。逼而外泄。故初用似效。继用则无功。莫若渐以甘肥投之。或稍佐咸温。或佐酸温。凝养胃阳。使胃脂胃气日浓。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也。又有肾阳胃阳兼虚者。曾见久服鹿角胶而愈。即此意也。未识高明者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