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综合实验讲义(学生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4 传热综合实验(20171121版本)
7.4.1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加深对传热理论的理解,提高研究和解决传热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空气—水蒸气简单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3.通过对管程内部插有螺旋线圈的空气—水蒸气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掌握对流传热系数i α的测定方法,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4.学会并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传热管关联式4
.0Pr Re m A Nu =中的常数A 和m
的数值,强化管关联式4.000Pr Re
m A Nu =中A 0和m 0数值。
5.根据计算出的Nu 、Nu 0求出强化比Nu 0/Nu ,比较强化传热的效果,加深理解强化传热的基本理论和方式。
6.通过变换列管换热器换热面积实验测取数据计算总传热系数K ,加深对其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7.认识套管换热器(光滑、强化)、列管换热器的结构及操作方法,测定并比较不同换热器的性能。
7.4.2实验原理
在工业生产中,间壁换热是经常使用的换热方式。热流体借助于传热壁面,将热量传递给冷热体,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影响换热器传热速率的参数有传热面积、平均温度差和传热系数三要素。为了合理选用或设计换热器,应对其性能有充分的了解。除了查阅文献外,换热器性能实测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传热系数是度量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为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以强化传热过程,在生产实践中是经常遇到的问题。
冷热液体间的传热过程是由热流体对壁面的对流传热、间壁的热传导、以及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这三个传热子过程组成。如7.4-1所示。在忽略了换热
管内外两侧的污垢热阻后,以冷流体一侧传热面积为基准的传热系数计算式为:
o
o i m i
i A A A A K αλδα+
+=
11
(7.4-1) 式中:K ——以冷流体一侧传热面积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2
℃⋅m W ;
图7.4-1 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
i α——冷流体侧的对流传热(膜)系数,)/(2
℃⋅m W ; o α——热流体侧的对流传热(膜)系数,)/(2
℃⋅m W ;
λ——换热管材料的导热系数,)/(2℃⋅m W ;
i A ——冷流体侧的传热面积,2
m ;
δ——换热管的壁厚,m ;
m A ——换热管的对数平均面积,2
m ;
7.4.2.1 普通套管换热器传热(膜)系数测定及准数关联式的确定 (1)对流传热(膜)系数i α的测定:
对流传热(膜)系数i α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通过实验来测定。
m i i i t A Q ∆⨯⨯=α (7.4-2) i
m i
i A t Q ⨯∆=
α (7.4-3)
式中:i α—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2
℃⋅m W ;
i Q —管内传热量,W ;
i A —管内换热面积,2m ;
m t ∆—管壁面与主流体之间的平均温度差,℃。 平均温度差由下式确定:
)()(ln )()(21
21t t t t t t t t t W W W W m
-----=∆ (7.4-4)
式中:1t —冷流体的入口温度,℃;
2t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 W t —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较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W t 来表示,由于管外使用蒸汽,所以W t 近似等于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管内换热面积: L d A i π= (7.4-5)
式中:i d —传热管内管内径,m ;
L —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1.2,m 。 由热量衡算式: )(12t t c w Q
p -= (7.4-6)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3600
ρ
V w =
(7.4-7) 式中:V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 3/h ; p C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容,kJ/(kg·℃); ρ—冷流体的密度,kg /m 3。
p C 和i ρ可根据定性温度m t 查得,
2
2
1t t t m +=
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 1t ,2t ,m t ,i V 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圆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在5
4102.1~100.1Re ⨯⨯=i ,120~7.0Pr =i ,
管长与管内径之比为d l ≥60的情况下,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n m A Nu Pr Re = (7.4-8)
其中: λ
αd
Nu ⋅=
, (7.4-9) μ
ρ
⋅⋅=d u Re
(7.4-10)
λ
μ
⋅=p c Pr (7.4-11)
Nu ――努赛尔准数,描述对流传热系数的大小;
Re ——雷诺准数,表征流体流动状态;
Pr ——普朗特准数,表征流体物性的影响;
α——流体与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膜)系数,)/(2℃⋅m W ;
λ——流体的导热系数,)/(2℃⋅m W ;
p C ——流体的比热容,)/(℃⋅kg J ; u ——流体在管内流动的平均速度,s m /;
d ——换热管的内径,m ; μ——流体的粘度,s Pa ⋅;
ρ——流体的密度,3/m kg 。
流体的物性数据λ、p C 、μ、i ρ可根据定性温度m t 查得。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n=0.4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4.0Pr Re m A Nu = (7.4-12)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 与Nu ,然后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 和m 的值。 7.4.2.2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
强化传热技术,可以使初设计的传热面积减小,从而减小换热器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现有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达到强化传热的目的。同时换热器能够在较低温差下工作,减少了换热器工作阻力,以减少动力消耗,更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强化传热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装置采用了螺旋线圈的方式进行强化传热的。 螺旋线圈的结构图如图7.4-2所示,螺旋线圈由直径3mm 以下的钢丝按一定节距绕成。将金属螺旋线圈插入并固定在管内,即可构成一种强化传热管。在近壁区域,流体一面由于螺旋线圈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一面还周期性地受到线圈的螺旋金属丝的扰动,因而可以使传热强化。由于绕制线圈的金属丝直径很细,流体旋流强度也较弱,所以阻力较小,有利于节省能源。螺旋线圈是以线圈节距H 与管内径d 的比值以及管壁粗糙度(h d /2)为主要技术参数,且长径比是影响传热效果和阻力系数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总结了形式为n m A Nu Pr Re =的经验公式,其中A 和m 的值因强
化方式不同而不同。在本实验中,确定不同流量下的Re 与Nu ,用线性回归方法可确定强化管内传热的经验关联式4.000Pr Re
m A Nu =的o A 和o m 的值。
单纯研究强化手段的强化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
图7.4-2 螺旋线圈强化管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