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七讲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合集下载

区域经济学精品课件 (6)

区域经济学精品课件 (6)

二、经济区类型 三、经济区划
等级扩散是集聚地区的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按照中 心地等级体系由上至下地进行扩散。从集聚地区开始的扩散 基本上是首先扩散到其它区域的大城市,然后由大城市扩散 到中等城市、小城市,并依托这些城市向广大乡村扩散。高 新技术的扩散一般采取这种方式。
随机扩散是集聚地区资源、要素、企业和经济部门 的一种无规律的扩散。产生随机扩散的原因,一是 地区之间信息不畅,集聚地区在进行扩散时,已知 的可选择范围有限;二是因某些社会因素(如长官 意志、亲友关系)和心理因素(如个人偏好),致 使扩散的地区选择偏离经济合理的原则。这种情况 在部分资源、要素和企业的扩散中比较常见。
四、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简单引力模式
• 根据距离衰减原理和牛顿万有引力方程形 式,可以构造出两个区域(点区域)之间
的简
• 单引力模式:
其中Iij 为i 地与j 地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引力),M Mi j分别 是i 地、j 地的质量,Dij 为i、j 两地之间的距离,k、b 是常数, 可根据实际情况,用回归的方
第二节 空间相互作用与空间扩散
• 一、空间相互作用
• (一)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1. 区域之间的互补性 2. 区域之间的可达性 3. 干扰机会
• (二)距离衰减原理
距离衰减原理认为,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 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乘反比,距离越大影响 强度越小。
导致衰减的原因是:运费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增, 运距越大,要付出的代价越高,接受到的作用 力越小;距离越大,便捷程度相对降低,需要 的其它费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降低,影响力 减小;距离增大,运输所耗费的时间越长,经 济效益下降。
• 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 期,区域性的经济中心产生,整个区域的空间结构 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 成。

《区域经济学》(第7、8、9、10章)马工程课件

《区域经济学》(第7、8、9、10章)马工程课件

(五)知识溢出效应的驱动机制
学习交流PPT
2
第二节 乡村经济与贫困
• 一、 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与产业化程度高、市场发达、规模经营为主的发达国家乡村经济相比,发展中国家乡村经济主要以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为主,其商品化、市场化的程度远不如城镇高,主要特征:(一)经济结构单一,农业技术进 步缓慢 ;(二)生产要素供给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 加要素投入 ;(三)乡村经济具 有显著的生存性和自然性特征 。
(三)用经济学的思维考察生态问题;要用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进区域可持续发 展; 用公平公正的方法维护区域的可持续性;统筹区域内外推进更高层面的可持续发 展 ;提高生态效率以推进绿色发展。
学习交流PPT
8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 一、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其机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期,经济规模较小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偏于 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农业和轻工业;随着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污 染排放规模等生态环境影响也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转向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重工业 和化学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是高投入、高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高产出的粗放型 方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低消耗、低排放的服务业等 产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了单位产值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生态环境质量方面 的需求也成为 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动力,且经济长期增长也逐步积累了治理生态环境的 财富能力。
• 二、 乡村土地和劳动力市场
(一)乡村土地市场的完善有利于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乡村土地市场特征: 地域性强;竞争不充分;供给 滞后;供给弹性较小;低效率性;政府管制较严。我国乡村土地制度基本特征:城 乡分异的土地制度,城 市市区土地属国家所有,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七讲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七讲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C1 tdL =C2 tdL+R ( ) 10
A Z

Z
B
如此可以发现:首先,当R=0时,式(10)与(1)一致,不存在限制因素。其 次当R的值越大,产销区划分界点就距B越靠近;当R增加到一定程度,假设 R=ik时B基地的供给量就会等于QB ,由此产销区划的合理分界点就得出了。最 后,当R> ik时B基地市场区的需求量就会小于QB,此时方程式(10)虽然仍然 成立,但就不是产量限制下最优的产销区划了,进而可以证明对上述合理区界 的任何变动都是不利的。假设,如下图分界点Z左侧Z1改由B供应,那么由于B产 能受限,其市场区中必有一点Z2改由A供应。上述总费用变动为式(11)所示。
C1 t i Li xt i0 C2
i 0 i0
i0 1
i i0 1
tL
i
n
i
(Li0 x)t i0
i i
(2)或
C1 t i Li -(Li0 x)t i0 C2
i 0
i i0 1
tL
n
(Li0 x)t i0 (3)
(2)市场份额最大—理论模式的一般解法(2)
C1 tdL
A
Z
U1

C2 tdL
Z
B
U2
( ) 15
作业:分析公式(15)的一般解法?
(3)集聚效益




集聚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 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定义为:“聚集因素是由于把生产 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销售方面带来 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因素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 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在特定时期,集聚可以共同享受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 共享通讯信息,共享能源交通,共享辅助企业,共同开发市 场,共享优越的生产要素,集中管理,分工协作,带来生产 上的便利,直接促成利润增加,导致企业巨大的外部收益, 产生集聚效应 集聚效应是指由于某些产业部门、某些企业向某个特定地域 集中所产生的使生产成本降低的效果 克鲁格曼认为,生产者集聚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这 些优势反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集聚现象。外部经济产生的纯 粹的溢出效应,使一个巨大的本地市场能够支持达到有效规 模的中间投入的发展,形成劳动市场的优势,产生规模报酬 的递增

北 京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北 京 大 学 博 士 研 究 生 培 养 方 案

北京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应用经济学
专业名称区域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202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3年4月3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专题研讨课等)
说明:(1)硕士阶段没有修过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必须补修;(2)学生需要从上述选修课中至少选修3门课程;(3)选修课包括表内所有选修课和其他院内外课程。

6
Discipline: Speciality:
*.N—necessary; C—choosen. **.S—Spring semester; A—Autumn semester
7
《高级区域经济学》课程内容提要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提要
《文献研读》课程内容提要
《区位理论》课程内容提要
《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课程内容提要
《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计算空间经济学》课程内容提要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题》课程内容提要
注:每门课程都须填写此表。

本表不够可加页。

《空间计量经济学导论》课程内容提要
四、前沿讲座课(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五、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六、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九、对新生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

大学经济地理学——区位空间系统课件

大学经济地理学——区位空间系统课件

4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概要
(一)理论前提 杜能对于其假想的“孤立国”,给定了以下六个假定 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唯一的 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 4.距城市4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 供给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29
3. 集聚的区位
廖什市场区位论
①主要贡献:用利润原则来说明区位选择。他认为大多数 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得最大利润的市场区域,区位选 择的最终目标是寻求最大利润地点。 ②基本内容:廖什在均质平原的农业地域内,居民偏好相 同,经济需求相同等假定条件下,采用了需求圆锥体作为 分析工具,把产品的需求量和价格的反比关系与市场区联 系起来。工业区位主要由产品的销售范围大小决定,工厂 宜设在能获得利润的地点,任何厂商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必 须以最大利润为原则,在竞争中降低运费,使得收入和费 用之差达到最大,而竞争的均衡点正是最佳工业区位。区 位空间达到均衡时,最佳是空间模型是正六边形。
26
劳动费指向的判断指标
指标1:劳动费指数
◆ 概念:每单位质量产品的平均劳动。 ◆ 标准: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 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指标2:劳动系数
◆ 概念:每单位区位质量的劳动费,
• 用它来表示劳动费的吸引力。
• 劳动系数=劳动费/区位质量
◆ 标准: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劳动系数 小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进一步也可以说劳动系数越高, 工业就会更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12
三、杜能圈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④ 新贸易理论 比较优势、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家间的产业
间贸易,形成产业间分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 场导致了国家间的产业内贸易,形成产业内分工。
⑤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学者波特钻石模型: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法律环境有关, 主要有六大因素包括产业的生产要素状况、产品的需 求状况、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企业的经营战略、结 构和竞争方式、发展机遇、政府行为。
争整合与互补。 (4)原则 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调,依据投
入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区际空间近邻。
(5)类型 ①行业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 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 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主要包括区域性的生产合作、 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与综合行 业合作。
区域垂直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 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 域分工。 ②水平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指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 或者生产具有差异性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3)分工机制因素 ①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 ②区域要素禀赋差异 ③区际要素流动 ④市场差异 ⑤区际贸易 ⑥企业组织结构 ⑦利益诱惑
(2)意义 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和优势叠加,整合、组
织经济活动,激发经济活力与潜能。 为区域经济分工提供保障,使区域经济专业化能
够得以持续发展。
(3)客观基础 ①区域合作是区域分工的一种必然结果,是与区域分
工相伴而产生的。经济链[价值链]的互补与依赖。 ②区域合作的产生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需要。竞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 区际经济关系 §2 区际经济分工 §3 区际经济差异 §3 区际经济协调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3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高教社2024马工程教学课件《区域经济学》(第3章)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发展模式
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1、区外需求: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理论认为,有些市场规模很大的经济体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
来实现经济发展,但有些市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无法依靠自身的内生力量
实现经济发展,这些经济体的发展与外部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 世纪30年代,霍伊特建立了解释城市发展的一个简单的模型-输出
电力、煤炭等)逐渐替代了旧的主导产业部门,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火
车头”;劳动力素质提高了,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继续
向区域集聚;新的管理方式、新的融资方式以及新的销售方式不断出现。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概念与发展阶段
5.高额消费阶段
经过成熟阶段的发展,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物质生活较为丰富,人
结论
➢ 开放经济实现经济恒定增长时的限定条件较少,因此相对于封闭的国家模型
更容易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 区域经济特征是由净输入资源刻画,净输入剩余使得区域经济快速增长。
➢ 如果不同区域的初始增长率不同,那么区域间差距会随时间逐渐扩大。
能保证该地区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当能够从区外输入资本和生产资料时,
这种区外输入是决定本地的经济增长率的关键因素,相对于那些实行闭关自
守的地区,区外输入使实现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更宽松,更容易实现长期的
经济增长。
哈罗德-多马模型与输出基础模型的不同点:
➢ 前者强调区外投资,后者强调区外需求
➢ 哈罗德-多马模型中,储蓄不再是有效需求的扣除项,而是生产性投资的
强调总体而忽略不同生产活动或不同专业化部门的区别;忽略了为本地区
服务的服务行业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5.基础部门的确定和选择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三讲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 (1)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三讲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 (1)

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 产的专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 往在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 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在该领域发展最好 的合作伙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 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 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 例。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 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 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 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 变性,追求个性。
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 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 过渡的阶段。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 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 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 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 中推广普及。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 的主要特征。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 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 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 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三是新兴产业和 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 天技术等等。
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 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 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 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 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 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 要力量。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 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 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 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 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 务等等。
最后,对产业结构高度进行时序比较发现,从1985 年开始,中国开始真正进入工业化时期。除了 1989—1991年期间出现短暂的波动以外,产业结构 高度一直稳步推进。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 进入加速提升阶段,中国经济也逐渐走入优化产业 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发展轨道。在此过程中, 第三产业的推动作用最大。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Seminar in Regional Economics32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一般规律。

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课程面向我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课,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

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第一讲导论教学目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概念。

教学时数:2教学参考书: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方伦:《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载《区域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3.林德全:《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实用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6年专辑。

4.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刘再兴等编:《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客观基础一、区域概念界定二、区域分异客观基础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二、中国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三、改革开放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主要问题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含义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第二讲经济活动区位教学目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区位含义;本章难点是区位决策。

第七讲空间扩散理论【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第七讲空间扩散理论【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概念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一个中间区域,是城乡的物 质流、信息流和人流交换最频繁的地域
一种行为交换环境,既有城市性行为,又有农 村性行为
特征
该区域是农村及城市高密度的混合区
劳动密集型工业、服务业及其他非农活动在该 地区快速成长
人口密度很高 城乡联系紧密
该区域包括大城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尤其使城镇发展、工业布局 与交通、能源、水源、通讯线路等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力量紧密结合为有机整体,使工、农、城镇的发展及布 局与区域性线状基础设施发展相融合,统一规划,协调 发展
有利于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便捷联系
有利于实现地区间、城市间的专业化与协作,形成 有机的地域经济网络
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 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生产力各要素,如劳动者、生产企业、基础设施等,与自然界许 多客观事物相类似,在空间中有相互吸引力而集聚;集聚于点上的产 业和人口向周围区域辐射其影响力
“点-轴”开发理论对区域开发和规划的要求
在全国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区间、 省区间及地市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予以重点发 展,对位于轴线上和轴线的直接吸引范围内的资源予以优先 开发
有利于区域开放式的发展
利于区域生产力要素的流通,生产力要素流动以交 通及通讯工具为载体,点轴上的点一般都是交通线的 交 汇点,它具有较高的交通的可达性,因而使区域开发优 选位置。它的发展,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
我国的点轴开发:
东南沿海、长江干流 “T”字形 东南沿海、长江干流、陇海-兰新 “∏”字形
东南沿海、长江干流、陇海-兰新、京广线 “开”字 形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注意力应愈来愈 多地放在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同时,发展轴线 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将以往不作为发展中心的点确定 为较低级别的发展中心,规定新的发展中心

(完整版)2014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第一、二节)

(完整版)2014孙久文《区域经济学》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结构(第一、二节)

4.第四阶段:区域空间一体化阶段。作为现代社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成 了相互依存的城市体系,交通发达,边缘地区消失,进入有组织的区域综 合体阶段。
弗里德曼区域空间演变模式
该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一定规则进行,其最终格局是全国 各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
二、空间一体化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独立的地方中心阶段。均质无序的区域中存有若干缺乏 等级结构的独立地方中心。前工业化社会特有的典型空间结构,它相 对稳定。
扩散的最典型的空间特点是距离衰减规律,即扩散的强度随着空间距离的增 加而衰减。
空间扩散的范围和强度随距离 的增加和时间的延续而减小是 空间扩散现象的基本特征和规 律。
一个完整的空间扩散过程由四 个典型的扩散阶段构成,即扩 散的起始阶段、近距离迅速扩 散阶段、远距离迅速扩散阶段 和扩散的饱和阶段。
(二)基本条件
第一,区域之间的互补性。 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
方面的供求关系。 第二,区域之间的可达性。
可达是区域之间进行商品、技术、资金、信息等传输的基本条件。可 达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被运输客体的可运输性、 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区域之间的交 通联系。 第三,干扰机会。
(三)空间集聚和扩散方式
(四)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首先,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扩散与集聚机制发生 作用的强度不一样。
其次,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的作用都存在一定的惯性。虽然集聚与扩 散机制作用有一定惯性,但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四、空间相互作用
(一)含义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不同地理事物空间中的相互联系,是区域之间所发 生的商品、人口和劳动力、资金、技术及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区域相互依赖理论
依赖理论
不少学者指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后者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
01
03
02
我们认为,后一观点是可取的。因为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并不完全是倒U字形的,而是表现出多样性。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它们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影响的组合也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存在多种可能性。完全有可能通过改变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控制,使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
每个区域都有比较优势产品
发达国家——产品优势有许多种,其中一种是最优势的;欠发达国家——大部分产品(全部)发展的劣势产品,但总有一种是有相对优势的
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
要素禀赋学说(P242) 每一个区域都存在区域经济发展要素优势;用优势要素组织生产(资本密集、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并参与国际商品交流 低价产品(生产)出口,获得高价回报;进口(本国区域高价生产产品)以低价购入,这样就会促进每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获得合作性利益 新贸易理论(P243) 竞争优势理论(P244)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第二节 区际联系 第三节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P235)
前提: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要素的差异性(北方—优越、南方—较差) 主要观点
极化效应
南北方的差异导致北方首先开发、发展起来,形成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样就会使南、北方之间产生经济联系

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

空间相互作用空间互动是指区域之间商品、人口和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的相互传递过程。

它对区域经济关系的建立和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空间互动可以使相关地区加强联系,互通有无,拓展发展空间,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空间相互作用会引起地区间对资源、要素和发展机会的竞争,并可能对一些地区造成损害。

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需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条件: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也就是说,在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方面,相关地区之间必须存在供求关系。

从根本上说,只有区域互补,才有必要建立经济联系。

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与互补性成正比。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即地区之间商品、资本、人口、技术、信息传递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可达性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是空间距离和传输时间。

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传输时间越长,经济联系就越不方便,为此的投入也会增加,所以通达性就差;反之,可达性好。

第二,传输对象的可传输性。

传播性与传播对象的经济距离密切相关。

由于经济支付能力、时间和心理的限制,各种商品、人口和技术的经济距离不同,即其传递性差异较大。

传输对象的可传输性越大,可访问性就越大。

第三,地区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壁垒。

如果存在经济保护壁垒、文化隔离、政治社会矛盾或地区间冲突,那么可达性就差。

另一方面,如果地区之间的关系很好,那么可达性就很好。

它是四个地区之间的交通纽带。

如果交通方便通畅,可达性好;否则,可访问性很差。

简而言之,区域之间的空间互动与可达性正相关。

3.干扰机会这意味着两个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其他区域的干扰。

因为区域之间的互补性是多向性的,即一个区域在某一方面可以同时与几个区域互补,但与哪个区域实现这种互补取决于它们互补性的强弱。

实力越大,互动的可能性和程度就越大。

还可以看出,由于干扰机会,两个互补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一定会发生。

总之,区域之间的空间互动首先要有互补性,可达性好,没有干扰机会或者干扰机会的影响小。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二讲集中、专业化与集群

北大区域经济学(张辉)第二讲集中、专业化与集群

1.077726 0.255673 0.648987 0.648223 0.846356 0.991139 0.197131 0.969702 0.671093 1.460124 1.893535 0.68522 4.803996 1.739955 # # 0.240971 1.092542 0.327793
Lij Li LQij = Lj L
说明该部门的产品除区内消费外, 当LQij >1说明该部门的产品除区内消费外,还可以向外输出,由此 说明该部门的产品除区内消费外 还可以向外输出, 可以认为j产业是 地区的专业化部门, 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 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可以认为 产业是 地区的专业化部门,LQij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 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当LQij≤1时,则认为 产业是 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时 则认为j产业是 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一)衡量专业化的传统指标
衡量地区专业化的传统指标大体分为贸易指标和生产指标两类。国家和地区的专 业化最终是通过贸易表达的,所以贸易指标是研究专业化的最理想的指标(胡兆 量等,1987)。由于统计指标的限制,国内地区之间往往缺乏贸易方面的统计, 一般多采用生产指标。从生产指标来看,主要有总值比重、人均产出等指标;从 贸易指标来看,常用的主要有区域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等指标。
(二)区位商与集中系数
在区域经济学中,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 区专业化部门。 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 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 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1、区位商计算公式是: 、区位商计算公式是:
1.149856 0.0772615 0.3355056 0.3814904 0.772437 0.8308299 0.1608424 0.6557605 0.8209655 1.4603201 1.898134 0.5531429 2.604183 # 0.4651494 # 1.2905739 2.4683791 0.0496558

7-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7-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化基础工作 基于MapInfo平台的数字化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图形数据和属 性数据的准备与预处理。 需要数字化的要素包括:省区行政界线、主要的河流及湖泊、 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等道路情况、城市点位和名称等。 属性数据包括:城市的综合规模值、城市的空间坐标、城市 间道路的长度等。 由于在分析的过程中,城市是一个“点”的概念,在江西省 底图中只有南昌市是呈片状显示,因而还需要利用MapInfo相 关操作,提取南昌市建成区的几何中心位置。
可达性指标
4.空间点的吸引范围模型
I ic = KM i M c / f (d ic )
I cj = KM c M j / f (d cj )
I ic = I cj
如果位置以C正好在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平衡点上,就出现:
M i / M j = f (d ic ) / f (d cj )
5.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比较
图二
图三
本文通过GIS相关技术,在MapInfo软件平台上,实现了城市 腹地范围划定和强度分析的可视化。在此基础上可结合相应的 数据,运用GIS的一系列分析工具(如SQL查询、叠置分析 等),实现更多的扩展功能,对探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城市 经济空间组织、城镇体系分析等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上海郊区城镇发展政策研究
一.数据的获得与预处理 1.1 指标的选择 本文以江西省11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从2003年《中国城市 统计年鉴》中选取以下10个指标来测度城市综合规模(反映的是 2002年江西省11个城市的基本情况): X1年末总人口(人口规模);X2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规模); X3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贸易规模);X4邮电业务总 量和X5交通货运总量(流通规模);X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X7 外商实际投资额(投资规模);X8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和X9城 乡居民储蓄年末余额(财政金融规模);X10年末实际铺装道路 面积(基础设施规模)。10个数据中,除X8和X9是全区数据外, 其余是市区数据。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18
三 、人口的集中与城市的形成
1、人口集中的原因 (1)最早,由于手工业发展以及城市建设需要人; (2)自然灾害及战争破产的农民; (3)近代,收入水平差异,向往城市生活; 2、各种经济活动和人口的集中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出
现,造就了城市。
.
19
四、城市的有序化进程
(一)企业组织的变化 1、一体化: (1)纵向一体化 (2)横向一体化 2 纵向分解:
图 2-11 经济规模
M
.
起始规模(S)。 这是一个盈亏平衡规模; 最小经济规模(MES),指 盈利水平可达到基准收 益率水平的规模; 最优规模M。 在区间[ S,M ]都是经 济规模。
28
5:影响企业最优规模的因素
(1) 技术经济因素——技术经济规模 企业最优技术经济规模指用当代最先进的设备
.
10
2、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1)利益驱动机制 (利润、效用、福利最大化) (2)市场调控机制 (由企业抉择) (3)宏观调控机制 (国家投资手段、财税、转移支付) (4)目标驱动机制 (建立国家、区域、企业发展目标体系)
.
11
三、公共设施的区位选择
1、费用最小化: 出行设施 2、福利最大化: 保险服务设施
技术联系 技术相互依赖、灌溉系统、通讯系统。
社会性联系 访问形式、亲戚关系、仪式、典礼和宗教活动、社会团体间相 互作用。
服务联系 能量流和网络、信贷和金融网络、教育、培训、医疗、职业、 商业和技术服务形式、交通运输服务系统。
政治、行政、组织结构关系、政府预算流、组织间相互依赖、权力-批准-监 组织联系 督模式、行政区间交易模式、非正式的政治决策链。
会知名度,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 ➢ 从融资角度,可给企业带来融资渠道拓宽、融资能力提高;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区域经济学》PPT课件
• 1、过度强化,不论经济上还是社会发展上,都会使核 心区付出更大的代价,因而必须把这种“自我强化” 控制在一定限度。
• 2、边缘区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 ,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或强化原有的较低能源的 小核心区,最终形成与原有高层级核心区相连接的“ 城市群体”
二、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结构模型
• 2.“借鸡生蛋”。 新增长中心完全有可能利用原增 长中心的资金和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保持较高的发展 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赶上原增长中心,改变现有的经 济实力的布局。
• 3.“创造性破坏”。新技术的逐渐改进和日臻完善, 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最终赶上并超越领先者。
(三)新增长点向新增长中心的转移
• 1.选择新增长点的条件(亚中心成长起来条件) • 第一,亚中心区必须要比原有的经济中心具有更强的比
传统城镇、工业卫星城与新城之间的关系
新城
卫星城
传统市镇
目的
疏解城市中心人口、吸 疏解中心城市工业和人 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农
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
口压力
村城镇化的承载地
区位
独立于中心城区,与中心 城区有永久性的绿地分

处于大城市远郊区
分布零散
功能
人口和就业岗位相对平
衡,具有居住、就业和购 物等城市功能
其作用也是有限度的。
城—区经济非均衡增长与空间结构
• 区域经济空间的运动,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区位选择 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在地域空间分化、组合 、聚集的动态过程;是社会经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 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经常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
地域空间的表现;也是它们之间的劳动力流、物质流 、资金流、能源流、信息流等传输的动态的过程。区
第五章 城市空间增长与中心—外围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1 tiLi C2 tiLi (4)
i0
i i0
i0
n
C1 tiLi C2 tiLi (5)
i0
i i0 1
x
21ti0(C2
C1
n i i0
tiLi
i01 i0
t i Li)
(6)
D1 = L1 + L2 + … + Li0-1 + x D2 = Li0 + Li0+1 + … + Ln - x
S=(C2
B Z1
tdL)(C1
Z1 A
tdL)+(C1
Z2 A
tdL)-(C2
B tdL)
Z2
(11)
(2)市场份额最大—基地产量有限制的产销区划方法
由于Z1点在交通线分界点A基地一侧,Z2点在交通线分界点B一侧,所以下面两 个不等式必将成立。
C1
Z1 A
tdL
C1
Z
A tdL =C2
B
tdL
Z
(1)
C1和C2分别代表A、B两生产基地的生产成本或出厂价格(元/吨);t代表单位 产品的运费率(元/吨公里);故t是距离的变数即t=f(L);Z为产销区界的合 理位置。
如果平衡一旦失去,那么产品不按等成本线来划分销售区,结果是某些消费单位 以高于其必须支付的费用来购入该种产品,使得两个生产基地该种产品的销售发 生不合理的增多或减少。
如果考虑供给不是无限的而是受限的,那么假设B基地总产量QB受限,那 么式(1)可调整为式(10),式中R为限制参数,显然R就是QB受限后, 总产量Q= QA +QB必须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区划最为合理。
C1
Z
A tdL =C2
B tdL+R
Z
(10)
如此可以发现:首先,当R=0时,式(10)与(1)一致,不存在限制因素。其 次当R的值越大,产销区划分界点就距B越靠近;当R增加到一定程度,假设 R=ik时B基地的供给量就会等于QB ,由此产销区划的合理分界点就得出了。最 后,当R> ik时B基地市场区的需求量就会小于QB,此时方程式(10)虽然仍然 成立,但就不是产量限制下最优的产销区划了,进而可以证明对上述合理区界 的任何变动都是不利的。假设,如下图分界点Z左侧Z1改由B供应,那么由于B产 能受限,其市场区中必有一点Z2改由A供应。上述总费用变动为式(11)所示。
第七讲 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1、区位选择的标准 (1)成本最低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
求运费的最低点。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料、 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 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其次 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 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 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时,企业可能会 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去寻求劳动费的最 低点。
(2)市场份额最大
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 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原则。这种市场区位的理论,由廖 什最早提出
企业区位因素:运输费、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 用等
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产 品的销售范围,生产者之 间存在竞争,竞争的结果 是在企业之间划分市场范 围
(2)市场份额最大—理论模式的一般解法(1)
在实践中如何计算Z这个未知点呢?由于实际中任何交通线各区段的运费率均为已 知的,这样就可以找出n个分点(以Si表示,i=1、2、3…n),把A、B之间交通线 分为n+1段,每段上的运费率ti是相同的。所求的分界点必然在其中某一段上,设 其在Si0点到Si0+1点之间段上。再以Li代表各段的长度,以x代表所求分界点Z到Si0 的距离。根据下图上式可写成
系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式(8)L2
L1
(L 2x)源自(L 2-x)=2x

x
L2 L1 2
(8)
最终
L1
L 2
C1 -C2 2t
所以x
L2
L1
=
C1 -C2 t
L1
L1
=
C1 -C2
2
2
2t

L2
L C1-C2 2 2t
式(9)即著名的哈努科
(9) 夫公式,其实际是式(1)
的特例。
(2)市场份额最大—基地产量有限制的产销区划方法
(1)成本最低
S增线r1加,周一离围圈中为,心运运点费费的的增距等加离费1每元用增,曲加S线一r2,周圈假围,设为劳离劳动中动费心费增点的加的等2距元费离用。每曲当 企业在X点布局时,运费为2元,劳动费为10元,是运 费的最低点,总支出为12元;当企业转移到y点时,运 费为5元,劳动费为4元,总支出为9元,是劳动费最低 点,比运费的最低点节约3元。此时,成本最低点是劳 动费最低点。
i01
n
C1 tiLi xti0 C2 tiLi (Li0 x)ti0 (2)或
i0
i i0 1
i0
n
C1 tiLi -(Li0 x)ti0 C2 tiLi (Li0 x)ti0 (3)
i0
i i0 1
(2)市场份额最大—理论模式的一般解法(2)
因为0≤x≤Li0,所以下面(4)和(5) i01 两个不等式必n成立:
当进行单一运输方式的交通网(铁路、公路或内河航道)的产销区划时,由于运费
率相同,式(1)就可简化为下面的式(7)。
C1 tL1 C2 tL2
(7)由式(7)得:L1
C2 -C1 t
L2

L2
C1 -C2 t
L1
设A、B两基地至合理分界点Z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且L1+L2=L,则它们同X的关
假设:消费者在空间上均匀分布; 产品需求是无限的而且非弹性; 生产费用在所有的区位均等; 产品运费率所有区位均等; 生产者按生产价格销售,运费由消费者支付;生产无限供给。
(2)市场份额最大—基本模式和含义
根据两相邻生产基地同一产品的生产和运销条件,将其生产成本和运费作综合对 比,这样就可根据生产和消费的地域合理结合,依据社会总劳动耗费最小(生产 成本和运费总支出最小)的原则,把两个基地的产销边界求出。
利用(4)和(5)可以 确定i0,这样就可以确 定分界点Z在哪个区段 上,然后可根据方程式 (2)或(3)求x,如 按式(2)则x为式 (6)。
从而得出该交通线分界 点Z到A、B两基地的距 离D1和D2。
将两个生产基地多通道 交通线上的分界点一一 求出后,即得产销区界。
(2)市场份额最大—理论模式的一般解法(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