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食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例
17
4.脂类的变化
冷却贮藏过程中,食品中所含的油脂会发生水
解,脂肪酸会氧化、聚合等复杂的变化,同时 使食品的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出现变色、酸 败、发粘等现象。这种变化进行得非常严重时, 就被人们称之为“油烧”。
18
5.淀粉老化
淀粉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这种作用叫 糊化作用。 在接近0℃的低温范围中,糊化了的-淀粉分子又自动 排列成序,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 迅速出现了淀粉的化,这就是淀粉的老化。
第三章
食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
1
一、食品低温贮藏保鲜原理
降低温度,控 制微生物繁殖。 微生物侵入
动物性食品
无生命活动
生化反应
反应热
腐败变质
适当降温, 控制呼吸作用。 有氧环境
有生命活动
植物性食品
呼吸作用
CO2+呼吸热
衰老死亡
2
食品低温贮藏的定义:
借助于人工制冷技术,降低食品的温度,并维持
低温水平或冻结状态,以阻止或延缓其腐败变质
9
(三)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
水分蒸发
冷害
后熟作用 移臭(串味) 肉的成熟 寒冷收缩
草莓的CO2伤害
脂肪的氧化
微生物的增殖
苹果的内部崩溃
苹果的虎皮病
10
1.水分蒸发
食品在冷却时,不仅食品的温度下降,而且食
品中所含汁液的浓度增加,表面水分蒸发,出 现干燥现象。
当食品中的水分减少后,不但造成重量损失
22
(一)冻藏食品物料的前处理
1、热烫处理(蔬菜),钝化酶 2、加糖处理(水果),减少冰晶形成,降低氧化 3、加盐处理(水产品和肉类),降低氧化
4、浓缩处理(液态食品),降低冻结点,减少大
冰晶形成
5、加抗氧化剂(水产品),减少氧化 6、冰衣处理,防干耗,减少氧化 7、包装,减少氧化、水分蒸发、微生物污染
速冻要求在30min或更短时间内将新鲜原料的中心
温度降至冻结点以下,使原料中 80%以上的水分尽 快冻结成冰晶。
速冻应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1~
-5℃)。
29
不同冻结速度下的冰晶状态
不同冻结速率冻结的鳕鱼肉中冰晶的情况 (a) 未冻结 (b)快速冻结 (c)缓慢冻结
30
(四)食品在冻藏过程中的变化
龟裂:产品表面产生网状细裂纹 控制措施:控制冻结温度和速度。
35
(四)冻结食品的解冻技术
解冻时食品的变化
食品软化;产生汁液流失;微生物的活动可能使食品腐败
变质;表面水分蒸发,使氧化加速。
解冻速度 方法
空气解冻、水或盐水解冻、接触解冻、低频电流加热解冻、 高频电流加热解冻、微波解冻、高压解冻。
种 类 香 蕉 西 瓜 黄 瓜 茄 子 界限温 度 (℃ ) 11.713.8 4.4 7.2 7.2 症状 果皮变黑 凹斑、风味异 常 凹斑、水浸状 斑点腐败 表皮变色、腐 败 种类 马铃 薯 番茄 (熟 ) 番茄 (生 ) 界限温 度 (℃ ) 4.4 7.2-10 12.313.9 症状 发甜、 褐变 软化、 腐烂 催熟果 颜色 不好、 腐烂
32
冻干害:食品在冷库中冷藏、冻结、速冻、过程
中,因食品中的水分蒸发或冰晶升华,造成食品 的重量减少,俗称“干耗”。
冻品、库温与蒸发管之间的温差→水蒸气压差→冻品表 面冰晶升华→形成细微空穴 重量损失
氧化劣变
控制措施
冻结烧 适当提高介质的湿度、适当的包装、减少温度波
动、披上冰衣。
33
化学变化
( 俗称干耗 ) ,而且使水果、蔬菜类食品失去新 鲜饱满的外观。
11
水果蔬菜的水分蒸发特性
水分蒸发特性 A型(蒸发量小) B型(蒸发量中 等) C型(蒸发量大) 水果蔬菜的种类 苹果、橘子、柿子、梨、西瓜、葡萄(欧洲 种)、马铃薯、洋葱 白桃、李子、无花果、番茄、甜瓜、莴苣、 萝卜 樱桃、杨梅、龙须菜、葡萄(美国种)、叶 菜类、蘑菇
15
寒冷收缩
寒冷收缩是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不良现象,寒 冷收缩会使肌肉变得老硬。成熟时也不能充分的 软化,加热后也是硬的。
牛羊肉已发生寒冷收缩,猪肉不会。
16
3.生化作用
水果、蔬菜在收获后仍是有生命的活体。为
了运输和贮存的便利,一般在收获时尚未完 全成熟,因此收获后还有个后熟过程。在冷 却贮藏过程中,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后 熟作用仍能继续进行,体内所含的成分也不 断发生变化。
老化的淀粉不易为淀粉酶作用,所以也不易被人消化
吸收。
淀粉老化作用最适温度是2~4℃。
19
6.微生物增殖
水果、蔬菜
肉类 鱼类 在冷却贮藏的温度下
20
五、食品的冻藏保鲜技术
冻藏食品
主食类
速冻果蔬类
调理食品类
水产、肉类
21
冻藏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再
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常用的贮藏温度为-12~-23℃,最适用温度为18℃。冻藏适用于长期贮藏。
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
渐恢复。
5
三、低温与呼吸作用
0-35℃时,温度低时,呼吸速度减弱 35-40℃时,温度高时,呼吸速度反而下降 低温是通过抑制呼吸酶的活性,从而使植物的呼
吸作用减弱的。
6
四、食品的冷藏保鲜技术
冷藏是将食品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 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冷藏温度一般为 -2 ~ 15℃,而4~8℃则为常用的冷藏温度。此冷藏 温度的冷库通常称为高温库。
36
汁液流失
解冻时,冻结食品内部冰结晶融化后,不能回复 到原细胞中被吸收,变成液汁流出来。
产生原因
冰晶危害,蛋白质变性。
危害
色香味形、营养成分损失。
控制措施
提高冻结温度,减少机械损伤
提高冻藏控温水平,解冻方法。
37
液氮喷淋冻结装置示意图 1-壳体 2-传送带 3-喷嘴 4-风扇
27
间接接触冻结法
用制冷剂冷却的金属板与食品紧密接触,使食品冻结的 方法。
1-冻结平板 2-支架
3-连接铰链
4-液压元件
5-液压缸
6-食品 间歇式平板冻结装置
7-限位块
28
(三)食品冻结与冻藏的工艺及控制
1、冻结速率的选择
速冻食品的质量高于缓冻食品。
重结晶的形成 冻干害 化学变化——氧化、营养损失、变色、变味。 汁液流失
31
重结晶的形成
温度回升 → 高浓度区域解冻 → 产生液态水 → 温度 降低→水分再结晶→细胞间隙中冰晶体长大。
防止措施
蒸汽压差的作用
采用深温冻结,提高冻结率,减少残留水分 提高控温水平,以降低冻藏室内温度波动的幅度 和频率。
的一种保藏方法。
• 分类
名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度范围
冷藏
-2~15℃
冻藏
-12~-30℃
微冻贮藏
-2 ~ -3 ℃
冷凉贮藏
0℃ ± 1 ℃
3
4
二、低温与微生物
最低生长温度:细菌为- 5~-10
℃ ;酵母为-
10~-12 ℃ ;霉菌为-15~-18 ℃ 。
防止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12℃。低温可起 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 一般认为,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
2.冷害与寒冷收缩
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
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 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 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冷害的各种 现象,最明显的症状是在表皮出现软化斑 点和心部变色,像鸭梨的黑心病,马铃薯 的发甜现象都是低温伤害。
14
水果蔬菜冷害的界限温度和症状
7
(一)冷藏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
1、植物性物料: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成熟度
适宜。
2、动物性物料:动物屠宰或捕获后的新鲜状态。
3、前处理:挑选、清洗、分级和包装等。
8
(二)冷却的方法及控制
强制空气冷却法:使用范围较广,但干耗较大。 真空冷却法: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品质高,保鲜期长, 损耗小,干净卫生,操作方便,但投入大,运行费用高, 品种有限,只适用于叶菜类。 水冷却法:比冷风冷却速度快,没干耗,但冷水若被污染会传 染,有浸渍式、喷水式和混合式。 冰冷却法:价格便宜,无害,易携带和贮藏,还能避免干耗。
氧化、营养成分的损失…
变色、变味。
控制措施
维生素C残存率(%)
100
-17.8℃
冻前灭酶 低温
75
50 -6.7℃ 25 0 -2.2℃ 0 100 -12.8℃
隔氧
200
300
400
贮藏天数(d)
34
变色:
由绿色变为灰绿色;褐变
控制措施
硫处理:冷冻果品 提高含酸量,降低pH值: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柠 檬酸0.5%) 添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0.03%
12
冷藏中食肉胴体的干耗
时间 12小时 牛(%) 2.0 小牛(%) 2.0 羊(%) 2.0 猪(%) 1.0
24小时
36小时 48小时 8天 14天
2.5
3.0 3.5 4.0 4.5
2.5
3.0 3.5 4.0 4.6
2.5
3.0 3.5 4.5 5.0
2.0
2.5 3.0 4.0 5.0
13
23
(二)食品的冻结方法
1、
间接冻结法
低温静止空气冻结 送风冻结 强风冻结 接触冻结
2、直接冻结法
浸液式冻结法
24
强风冻结法
利用高速流动的低温空气,促使食品快速散 热迅速冻结的方法。
鼓 风 速 冻 室
25
强风冻结法
原料入口
冻结品 出口 (-18℃ )
流化态冻结装置
26
浸液式冻结法
是用制冷剂直接喷淋于食品表面或用液态低温介质浸 渍食品,使之冻结的方法。
17
4.脂类的变化
冷却贮藏过程中,食品中所含的油脂会发生水
解,脂肪酸会氧化、聚合等复杂的变化,同时 使食品的风味变差,味道恶化,出现变色、酸 败、发粘等现象。这种变化进行得非常严重时, 就被人们称之为“油烧”。
18
5.淀粉老化
淀粉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糊状溶液,这种作用叫 糊化作用。 在接近0℃的低温范围中,糊化了的-淀粉分子又自动 排列成序,形成致密的高度晶化的不溶性淀粉分子, 迅速出现了淀粉的化,这就是淀粉的老化。
第三章
食品低温贮藏保鲜技术
1
一、食品低温贮藏保鲜原理
降低温度,控 制微生物繁殖。 微生物侵入
动物性食品
无生命活动
生化反应
反应热
腐败变质
适当降温, 控制呼吸作用。 有氧环境
有生命活动
植物性食品
呼吸作用
CO2+呼吸热
衰老死亡
2
食品低温贮藏的定义:
借助于人工制冷技术,降低食品的温度,并维持
低温水平或冻结状态,以阻止或延缓其腐败变质
9
(三)食品在冷藏过程中的变化
水分蒸发
冷害
后熟作用 移臭(串味) 肉的成熟 寒冷收缩
草莓的CO2伤害
脂肪的氧化
微生物的增殖
苹果的内部崩溃
苹果的虎皮病
10
1.水分蒸发
食品在冷却时,不仅食品的温度下降,而且食
品中所含汁液的浓度增加,表面水分蒸发,出 现干燥现象。
当食品中的水分减少后,不但造成重量损失
22
(一)冻藏食品物料的前处理
1、热烫处理(蔬菜),钝化酶 2、加糖处理(水果),减少冰晶形成,降低氧化 3、加盐处理(水产品和肉类),降低氧化
4、浓缩处理(液态食品),降低冻结点,减少大
冰晶形成
5、加抗氧化剂(水产品),减少氧化 6、冰衣处理,防干耗,减少氧化 7、包装,减少氧化、水分蒸发、微生物污染
速冻要求在30min或更短时间内将新鲜原料的中心
温度降至冻结点以下,使原料中 80%以上的水分尽 快冻结成冰晶。
速冻应以最快的速度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 1~
-5℃)。
29
不同冻结速度下的冰晶状态
不同冻结速率冻结的鳕鱼肉中冰晶的情况 (a) 未冻结 (b)快速冻结 (c)缓慢冻结
30
(四)食品在冻藏过程中的变化
龟裂:产品表面产生网状细裂纹 控制措施:控制冻结温度和速度。
35
(四)冻结食品的解冻技术
解冻时食品的变化
食品软化;产生汁液流失;微生物的活动可能使食品腐败
变质;表面水分蒸发,使氧化加速。
解冻速度 方法
空气解冻、水或盐水解冻、接触解冻、低频电流加热解冻、 高频电流加热解冻、微波解冻、高压解冻。
种 类 香 蕉 西 瓜 黄 瓜 茄 子 界限温 度 (℃ ) 11.713.8 4.4 7.2 7.2 症状 果皮变黑 凹斑、风味异 常 凹斑、水浸状 斑点腐败 表皮变色、腐 败 种类 马铃 薯 番茄 (熟 ) 番茄 (生 ) 界限温 度 (℃ ) 4.4 7.2-10 12.313.9 症状 发甜、 褐变 软化、 腐烂 催熟果 颜色 不好、 腐烂
32
冻干害:食品在冷库中冷藏、冻结、速冻、过程
中,因食品中的水分蒸发或冰晶升华,造成食品 的重量减少,俗称“干耗”。
冻品、库温与蒸发管之间的温差→水蒸气压差→冻品表 面冰晶升华→形成细微空穴 重量损失
氧化劣变
控制措施
冻结烧 适当提高介质的湿度、适当的包装、减少温度波
动、披上冰衣。
33
化学变化
( 俗称干耗 ) ,而且使水果、蔬菜类食品失去新 鲜饱满的外观。
11
水果蔬菜的水分蒸发特性
水分蒸发特性 A型(蒸发量小) B型(蒸发量中 等) C型(蒸发量大) 水果蔬菜的种类 苹果、橘子、柿子、梨、西瓜、葡萄(欧洲 种)、马铃薯、洋葱 白桃、李子、无花果、番茄、甜瓜、莴苣、 萝卜 樱桃、杨梅、龙须菜、葡萄(美国种)、叶 菜类、蘑菇
15
寒冷收缩
寒冷收缩是受温度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不良现象,寒 冷收缩会使肌肉变得老硬。成熟时也不能充分的 软化,加热后也是硬的。
牛羊肉已发生寒冷收缩,猪肉不会。
16
3.生化作用
水果、蔬菜在收获后仍是有生命的活体。为
了运输和贮存的便利,一般在收获时尚未完 全成熟,因此收获后还有个后熟过程。在冷 却贮藏过程中,水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后 熟作用仍能继续进行,体内所含的成分也不 断发生变化。
老化的淀粉不易为淀粉酶作用,所以也不易被人消化
吸收。
淀粉老化作用最适温度是2~4℃。
19
6.微生物增殖
水果、蔬菜
肉类 鱼类 在冷却贮藏的温度下
20
五、食品的冻藏保鲜技术
冻藏食品
主食类
速冻果蔬类
调理食品类
水产、肉类
21
冻藏是采用缓冻或速冻方法将食品冻结,而后再
在能保持食品冻结状态的温度下贮藏的保藏方法。 常用的贮藏温度为-12~-23℃,最适用温度为18℃。冻藏适用于长期贮藏。
杀死微生物,一旦温度升高,微生物的繁殖也逐
渐恢复。
5
三、低温与呼吸作用
0-35℃时,温度低时,呼吸速度减弱 35-40℃时,温度高时,呼吸速度反而下降 低温是通过抑制呼吸酶的活性,从而使植物的呼
吸作用减弱的。
6
四、食品的冷藏保鲜技术
冷藏是将食品温度降低到接近冰点而不冻结 的一种食品保藏方法。冷藏温度一般为 -2 ~ 15℃,而4~8℃则为常用的冷藏温度。此冷藏 温度的冷库通常称为高温库。
36
汁液流失
解冻时,冻结食品内部冰结晶融化后,不能回复 到原细胞中被吸收,变成液汁流出来。
产生原因
冰晶危害,蛋白质变性。
危害
色香味形、营养成分损失。
控制措施
提高冻结温度,减少机械损伤
提高冻藏控温水平,解冻方法。
37
液氮喷淋冻结装置示意图 1-壳体 2-传送带 3-喷嘴 4-风扇
27
间接接触冻结法
用制冷剂冷却的金属板与食品紧密接触,使食品冻结的 方法。
1-冻结平板 2-支架
3-连接铰链
4-液压元件
5-液压缸
6-食品 间歇式平板冻结装置
7-限位块
28
(三)食品冻结与冻藏的工艺及控制
1、冻结速率的选择
速冻食品的质量高于缓冻食品。
重结晶的形成 冻干害 化学变化——氧化、营养损失、变色、变味。 汁液流失
31
重结晶的形成
温度回升 → 高浓度区域解冻 → 产生液态水 → 温度 降低→水分再结晶→细胞间隙中冰晶体长大。
防止措施
蒸汽压差的作用
采用深温冻结,提高冻结率,减少残留水分 提高控温水平,以降低冻藏室内温度波动的幅度 和频率。
的一种保藏方法。
• 分类
名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度范围
冷藏
-2~15℃
冻藏
-12~-30℃
微冻贮藏
-2 ~ -3 ℃
冷凉贮藏
0℃ ± 1 ℃
3
4
二、低温与微生物
最低生长温度:细菌为- 5~-10
℃ ;酵母为-
10~-12 ℃ ;霉菌为-15~-18 ℃ 。
防止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12℃。低温可起 到抑制微生物生长和促使部分微生物死亡的作用。 一般认为,低温只是阻止微生物繁殖,不能彻底
2.冷害与寒冷收缩
在冷却贮藏时,有些水果、蔬菜的品温虽
然在冻结点以上,但当贮藏温度低于某一 温度界限时,果、蔬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 障碍,失去平衡,称为冷害。 冷害的各种 现象,最明显的症状是在表皮出现软化斑 点和心部变色,像鸭梨的黑心病,马铃薯 的发甜现象都是低温伤害。
14
水果蔬菜冷害的界限温度和症状
7
(一)冷藏食品物料的选择和前处理
1、植物性物料: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成熟度
适宜。
2、动物性物料:动物屠宰或捕获后的新鲜状态。
3、前处理:挑选、清洗、分级和包装等。
8
(二)冷却的方法及控制
强制空气冷却法:使用范围较广,但干耗较大。 真空冷却法:冷却速度快,冷却均匀,品质高,保鲜期长, 损耗小,干净卫生,操作方便,但投入大,运行费用高, 品种有限,只适用于叶菜类。 水冷却法:比冷风冷却速度快,没干耗,但冷水若被污染会传 染,有浸渍式、喷水式和混合式。 冰冷却法:价格便宜,无害,易携带和贮藏,还能避免干耗。
氧化、营养成分的损失…
变色、变味。
控制措施
维生素C残存率(%)
100
-17.8℃
冻前灭酶 低温
75
50 -6.7℃ 25 0 -2.2℃ 0 100 -12.8℃
隔氧
200
300
400
贮藏天数(d)
34
变色:
由绿色变为灰绿色;褐变
控制措施
硫处理:冷冻果品 提高含酸量,降低pH值: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柠 檬酸0.5%) 添加抗氧化剂:抗坏血酸0.03%
12
冷藏中食肉胴体的干耗
时间 12小时 牛(%) 2.0 小牛(%) 2.0 羊(%) 2.0 猪(%) 1.0
24小时
36小时 48小时 8天 14天
2.5
3.0 3.5 4.0 4.5
2.5
3.0 3.5 4.0 4.6
2.5
3.0 3.5 4.5 5.0
2.0
2.5 3.0 4.0 5.0
13
23
(二)食品的冻结方法
1、
间接冻结法
低温静止空气冻结 送风冻结 强风冻结 接触冻结
2、直接冻结法
浸液式冻结法
24
强风冻结法
利用高速流动的低温空气,促使食品快速散 热迅速冻结的方法。
鼓 风 速 冻 室
25
强风冻结法
原料入口
冻结品 出口 (-18℃ )
流化态冻结装置
26
浸液式冻结法
是用制冷剂直接喷淋于食品表面或用液态低温介质浸 渍食品,使之冻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