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PPT51页)

合集下载

【推荐】某公司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51

【推荐】某公司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51
【推荐】 某公司 馈线自 动化技 术方案5 1
目录
【推荐】 某公司 馈线自 动化技 术方案5 1
3.1主站集中型
主站集中型FA---建设方案
实施 条件
✓ 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建立光纤通信信道; ✓ 站内出线CB配置常规短路和零序保护; ✓ 关键分段点及联络点实现“三遥”。
电源1
CB1
FS1
LS1
目录
1.1馈线自动化定义
定义:指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在故障发生 后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迅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 障区域供电。(Feeder Automation,简称FA)
❖ 就地型线路自动化
1.重合器式馈线自动化 2.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 3.分界看门狗型 4.继电保护型
❖ 集中调控馈线自动化
K2
DTU
K1
K2
DTU
d
FS1 LS
主站
FS2 FS3 CB2
【推荐】 某公司 馈线自 动化技 术方案5 1
HK01
HK02
【推荐】 某公司 馈线自 动化技 术方案5 1
3.1主站集中型
特点分析
– 需要配置三遥型配电终端; – 故障处理过程依赖通信,需要采用光纤通信方式; – 能够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协作网配电自动化专委会委员 许继集团 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自动化产品线经理
2018年5月
1 馈线自动化的认识 2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3 典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4 馈线自动化建设原则
目录
1 馈线自动化的认识 2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3 典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4 馈线自动化建设原则
CB2
电源2
集中型成套设备 ➢ 主干线分段点开关,采
用“三遥”集中型成套 设备。

chapter62馈线自动化(FA).pptx

chapter62馈线自动化(FA).pptx
Terminal Unit) ③变电站内的远方终端(RTU)。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馈线自动化的实现方式
• 馈线自动化方案可分为就地控制和远方控制两种类型。 • 前一种依靠馈线上安装的重合器和分段器自身的功能来消
除瞬时性故障和隔离永久性故障,不需要和控制中心通信 即可完成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 • 后一种是由FTU采集到故障前后的各种信息并传送至控制 中心,由分析软件分析后确定故障区域和最佳供电恢复方 案,最后以遥控方式隔离故障区域,恢复正常区域供电。
。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上午10时2分49秒10:02:4920.12.23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2月上午10时2分20.12.2310:02December 23, 2020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10时2分49秒10:02:4923 December 2020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六、远方控制的馈线自动化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 0.12.2320.12.23Wednesday, December 23, 2020
• 典型的四次分段三次重合的操作顺序为
t2
合分
,其t中1、t 2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四、分段器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PPT学习教案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PPT学习教案

a
bc
de
A B C D EF
15s
联络开关
X时限均整定为7s,
c)
Y时限均整定为5s。
a
bc
de
A B C D EF
E也是采用电压-时
15s 7s
联络开关
d)
间型分段器,但设
闭锁
置在第二套功能,
a
bc
de
A B C D EF
其XL时限整定为45s, 15s 7s
7s e)
联络开关
Y时限整定为5s。
e
A 5s
B 7s
闭锁 C
c
g)
三、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2.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的故障区段隔离
A采用重合器,整定
为一慢二快,即第
a
bc
de
A B C D EF
一次重合时间为15s,
联络开关 a)
第二次重合时间为 5s。
a
bc
de
A B C D EF 联络开关
B、C和D采用电压-
b)
时间型分段器并且 设置在第一套功能,
a
b Dd
AB
Cc
即第一次
b) Ee
a
b Dd
重合时间
AB 15s
Cc
为15s,第
c) Ee
a
b Dd
二次重合 时间为5s。
AB
15s 7s
Cc
d)
第7页/共23页
B和D采用
7s
Ee
a
b Dd
AB
15s 7s
Cc
e)
7s
Ee
a
b Dd
A 15s

馈线自动化介绍.正式版PPT文档

馈线自动化介绍.正式版PPT文档

RTU1开始X-延时.
处理过程如下:
由值班人员依次断开各条线路,如果在断开某条线路后站内的零序电压检测装置停止报警,则表明该线路发生了单相接地故障。
变(电LO站CKFC状B态经即过使5S在延R时TU第的一失次电重时合1也,.能A被区F记恢C忆复B)供保电护, 跳闸,线路失电,PVS1-PVS3
因失压自动开断;
RTU
45s
7s
假设分段开关延时为7s,联络开关延时为45s,站内重合闸时间为5s。
1、瞬时性故障—保护跳闸— 一次重合—PVS逐级关合—重合成功; 2、永久性故障—保护跳闸(环网时联络开关计时)— 一次重合—PVS逐级关合— 合至故障点—再次跳闸—故障段被隔离—二次重合—PVS逐级关合,恢复电源侧正 常区段供电(—联络开关计时完毕并关合—完成负荷转供)
电源变压器 (SPS)组成。 此外,本套设备需要与站内线路保护和重合闸一起
配套使用。
馈线自动化设备组合示意
线路 SPS
PVS
RTU
真空自动配电开关
SPS
电源变压器
配电终端
馈线自动化原理
FCB1
PVS1
PVS2
PVS3
PVS4
PVS5 FCB2
A
B
5s
RTU
RTU
7s
7s
C
D
RTU 7s
E
F
5s
RTU
双电源联络电压-时限式故障隔离过程
FCB
PVS1
A
B
RTU
X延时
PVS2 RTU
PVS3
C
D
RTU
PVS4
PVS5
E
F
RTU
RTU

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

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

故障隔离技术
供电恢复技术
通过自动重合闸、分段开关等设备,实现 故障区域的自动隔离,避免故障扩大。
根据配电网拓扑结构和负荷情况,制定合 理的供电恢复策略,如网络重构、负荷转 移等,确保非故障区域的正常供电。
系统架构与功能模块
系统架构
包括主站层、通信层和终端层三层架 构,主站层负责数据处理和决策分析 ,通信层负责数据传输,终端层负责 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命令。
功能模块
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故障定位 与隔离模块、供电恢复模块、人机界 面模块等。各模块之间相互协作,实 现馈线自动化的各项功能。
04 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案例及效果分析
CHAPTER
应用案例介绍
案例一
某大型城市电网馈线自动 化改造
背景
为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用 电需求,提高电网供电可 靠性和运行效率。
供电可靠性。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馈线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 电力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优化 资源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
适应新能源接入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网运 行方式日趋复杂,馈线自动化技术 能够适应新能源的接入,保障电网 安全稳定运行。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
降低运维成本
馈线自动化技术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 部分,能够实现电网的实时监测、控制 和优化,提升电网的智能化水平。
关键技术研发
在故障检测、定位、隔离以及供电恢复等方面取得了一系 列关键技术突破,提高了馈线自动化的可靠性和效率。
实际应用效果
通过在实际配电网中的应用,验证了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 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显著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化技术研究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提升馈线自动化的智能化水平和 自适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主站集中全自动型 2.主站集中半自动型
1.2馈线自动化分类
CB FS
FS
LS
FTU FTU
FTU FTU
故障报告
故障 定位
故障前
运行方
故障
式恢复
故障处理
隔离
过程
故障区
段恢复 送电
故障 抢修
非故障 区段恢 复送电
1.3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派生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的衍生
电压时间型
传统电压时间型 电压时间改进型(选线选段)
目录
1.1馈线自动化定义
定义:指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在故障发生 后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迅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 障区域供电。(Feeder Automation,简称FA)
❖ 就地型线路自动化
1.重合器式馈线自动化 2.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 3.分界看门狗型 4.继电保护型
❖ 集中调控馈线自动化
1
2
3
4
5
模流指信物
式程标息资
优优考传调 化化核递配
装备和自动 化技术基础
技术 手段
1
2
3
4
设 配网抢 备 电架修 监 自优技 控 动化术

故障快速复电
2.1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目标
配网故障快速复电
要求 手段 平台
快速报告、快速诊断、快速定位、 快速隔离、快速修复、快速沟通。
配电自动化(馈线自动化)
CB
FS1
FS2
FS3
LS
电压时间型成套设备FS
➢ 线路分段点设置为“分段”模式,具 备“失压分闸”、“来电延时合闸” 以及 电压时间型逻辑的闭锁功能;
➢ 联络点设置为“L(联络)”模式,具 备单侧失电延时合闸、两侧有压闭锁 合闸、瞬时来电闭锁合闸等功能。
FS4
FS5
建设成效
不依赖于主站及通信,就地实现故障 的定位与隔离;
主站集中型FA——故障处理过程
发生 故障
(1)正常工作 (2)故障跳闸
主站系统根据终端上送 的故障告警信息,进行 故障定位
(3)故障信息 上送主站
a
b
c
CB1 K1
K2
DTU
K1
K2
DTU
d
FS1 LS
FS2 FS3 CB2
HK01
HK02
a
b
c
CB1 K1
K2
DTU
K1
K2
DTU
HK01
HK02
(5)再次跳闸
a
b
c
d
CB1 FS1 FS2 FS3 LS
FS4
(6)第二次重合, 513ssa 1735ss b
c
d
正常段供电
CB1 FS1 FS2 FS3 LS
FS4
(7)故障区后 端恢复供电
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PPT51页)
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
全国输配电技术协作网配电自动化专委会委员 许继集团 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自动化产品线经理
2018年5月
馈线自动化技术方案(PPT51页)
1 馈线自动化的认识 2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3 典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4 馈线自动化建设原则
目录
1 馈线自动化的认识 2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3 典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4 馈线自动化建设原则
设备自动化
9
2.1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减少变电站故障跳闸率

提高站内出线开关重合闸成功率
线

有效躲避瞬时性故障

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减少靠近电源侧的开关动作次数
避免某一用户故障波及主干线路及相邻用户
2.2 馈线自动化与故障快速复电

快速定位故障 快速隔离故障 躲避瞬时故障


不停电

防停电

单相接地故障采用“零序电压突变 法”,同步解决小电流系统接地故障 的精确选线选段。
3.2电压时间型
电压时间型FA---故障处理过程
短路 故障
若是瞬时性故障自 动躲避,恢复送电
若是永久性故障, 再次跳闸
故障隔离完毕 恢复正常区段供电
(1)正常工作
aCB1b来自cdFS1 FS2 FS3 LS
(2)故障跳闸
少停电
无闪隔离区段故障

拦截用户出门故障
知停电
快速报告故障
2.2 馈线自动化与故障快速复电
馈线自动化与故障快速复电
“自愈” 经常被误解,我们认为自愈包括: 事前:概率风险评估与预防性控制
1)结合负荷预测进行方式调整避免过负荷 2)结合在线检测(温度、局部放电)进行
相应控制避免酿成严重后果 3)。。。。。。 事中:馈线自动化 事后:配电自动化修正性控制(转供电)
故障快速报告 故障快速诊断 故障快速定位 故障快速隔离 故障快速复电
1 馈线自动化的认识 2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3 典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4 馈线自动化建设原则
目录
3.1主站集中型
主站集中型FA---建设方案
实施 条件
✓ 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建立光纤通信信道; ✓ 站内出线CB配置常规短路和零序保护; ✓ 关键分段点及联络点实现“三遥”。
a
b
c
CB1 K1
K2
DTU
K1
K2
DTU
d
FS1 LS
d
FS1 LS
FS2 FS3 CB2
主站
FS2 FS3 CB2
确定故障类型和区段,主 站遥控隔离故障和恢复非 故障区供电
(4)主站进行 故障定位并隔 离,恢复供电
HK01
HK02
a
b
c
CB1 K1
K2
DTU
K1
K2
DTU
d
FS1 LS
主站
FS2 FS3 CB2
a
CB1
b
c
d
FS1 FS2 FS3 LS
(3)第一次重合
513ssa
1735ss b 1735ssc
d
CB1 FS1 FS2 FS3 LS
FS4 FS5 CB2 FS4 FS5 CB2 FS4 FS5 CB2
(4)FS2开关关 合至故障点
a
CB1
b
c
d
FS1 FS2 FS3 LS
FS4 FS5 CB2
HK01
HK02
3.1主站集中型
特点分析
– 需要配置三遥型配电终端; – 故障处理过程依赖通信,需要采用光纤通信方式; – 能够快速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
3.2电压时间型
电压时间型FA---建设方案
实施 条件
✓ 站内出线CB配置常规保护,具备一次或二次重合闸; ✓ 自动化分段及联络点采用电压时间型智能成套设备。
电源1
CB1
FS1
LS1
CB2
电源2
集中型成套设备
➢ 主干线分段点开关,采 用“三遥”集中型成套 设备。
➢ “三遥”终端与主站建 立光纤或无线通信信道
KS1 D T U
重要用户 多故障用户
建设成效
主站系统综合判断,确 定故障类型和故障区段, 自动或手动隔离故障点, 恢复非故障区段的供电。
3.1主站集中型
就地型
电压电流型 智能分布型
基于负荷开关电压电流型 基于断路器的电压电流型 基于负荷开关的缓动型
基于断路器的速动型
用户分界型
用户分界负荷开关 用户分界断路器
1 馈线自动化的认识 2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3 典型馈线自动化方案 4 馈线自动化建设原则
目录
2.1 馈线自动化建设目标
管理 保障
人员和物资 快速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