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
口谢重光
客家人的由来
提起客家人,有的人会想到神奇的土楼,有的人会想到众多的客名人,有的人则会想到客家人遍布五湖四海,人数达好几千万,难免感到有些神秘。
说客家人神秘,其实并不神秘。从外表上看,客家人与我们身边的各种人——福州人、闽南人、莆田人以及外省人,根本没有什么差别;而客家人内部,长相差别很大的也很多。比如我与我的一位老乡兼同事,我高大,他矮小;我须发正常,他卷发还有络腮胡子。这些现象,从血统和种族来解释,就讲不通,既不能解释客家人与别的族群的同,也不能解释客家人内部的异。
从族源上看,高大而须发正常,矮小而卷发多须,显然有着不同的种族来源,但这些都无碍于我们同属于客家,同属于汉族。翻开汉族五千多年的形成发展史,融汇不同种族、不同来源的事例数不胜数。黄帝和炎帝,本来就是不同种族,后来融合起来形成了华夏族,奠定了后来汉族的基础。唐朝的大诗人刘禹锡、元稹等人,论血统,都出身于少数民族,但他们受汉文化熏陶很深,汉化很彻底,都成了汉族的文化名人。
因此说,界定客家,虽然不能排除血缘的因素,但识别客家的根本标准在于文化,而不在于种族和血统。客家方言、客家风俗、客家
人的社会心理、客家人的自我认同。这些通常用来判别客家人的基本元素,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在历史上,许多人本不是客家人,但迁入客家聚居区,学会了客家方言,按客家风俗行事,子子孙孙完全认同客家,从而成为客家人,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相反地,一些客家人离开客家聚居区,住到闽南人或别的族群聚居区,久而久之成为闽南人或别的族群的人,其事例也很多。
风俗和社会心理,各族群间虽有差别,相似点也很多,不容易把握,而方言却很容易区分,所以客家人很重视方言,祖训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客家人互相认同,也用方言,无论天涯海角,乡音相通,一见如故。
客家由来与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
另一个互相认同的标志是宁化石壁。不少客家族谱记载,自己的祖上曾经在宁化石壁住过,或在南迁时曾经过宁化石壁,再分迂到各地,于是就有了宁化石壁是客家祖地的说法。十多年前,在宁化石壁建立了“客家祖地”大牌坊,还建起了客家总祠堂,祠堂里陈列着一百多个姓氏的族谱,竖立着一百多面各姓氏的旗帜。但客家人来自宁化石壁的说法,其实只是一个文化符号,犹如华北的汉人大都说其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来,福佬人大都说其祖先是从河南光州固始县迁来,广府人大都说其祖先是从广东南雄珠玑巷迁来一样,宁化石壁、洪洞大槐树、光州固始县、南雄珠玑巷,分别是这些民系的文化符号。换句话说,它们分别是上述各民系互相认同的文化标志。
事实上,客家的形成不可能出于一时一地,而是在赣闽粤交界的
广袤山区,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步酝酿形成、发展壮大的。这个赣闽粤交界区域包括赣南、闽西、粤东北,有几十个纯客家县市,境域毗连,人称客家大本营。其中又可分为赣南、闽西、粤东、粤北四个小区,它们在客家形成发展史上,作用和地位各不相同。
赣南是北方汉人南迁进入赣闽粤交界区域的第一站,客家的某些文化特征,在此逐渐酝酿成型,俗称客家摇篮。
闽西是客家形成时期的核心区域。这里地处武夷山东南侧,交通阻隔,环境闭塞,武夷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隔绝了中原和江准的战火,也阻隔了中原文化的强劲辐射,还为南迁难民提供了远离战乱、安居创业的社会心理保障。因此,唐宋以来一批批自中原和江淮南迁的人民,自越过武夷山进入闽西之后,就在当地扎根,生息繁衍,无复北向,与当地土著和进入此区的各少数民族共同开发山区,共同创造一种融汇南北、融汇蛮汉的新文化。伴随着汀江流域的开发,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大部分特征在此正式形成,客家人不同于周围地区的特殊语言和文化习俗,首次见于记载。南宋时任汀州教授的陈一新写道:
闽有八郡,汀临五岭,然风声气习颇类中州。(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三二“风俗形胜”引陈一新《跋赡学田碑》)
这是说,当时福建有八个二级行政区,其中汀州临近五岭,居民的风俗和方言与福建其他七郡不同,却与中原地区类似。可见这时汀州确已形成一个独特的人群,这个人群就是客家民系的滥觞。就此而言,汀州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客家祖地,汀江是客家母亲河。
粤东是明清以后客家发展的重心,其首府梅州有客都的美称。而粤北是客家向外扩展的第一个重镇。深圳则是客家从山区走向海洋的桥头堡,也是客家滨海文化的窗口。
总之,客家的中心区是动态发展的,以上各小区在客家形成发展史的不同阶段,分别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其地位在各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各不相同。
把赣南、闽西、粤东北的开发史串联起来,就是一部客家人的形成发展史。客家人就是这样来的,它的组成包括了南迁汉人,也包括了百越土著和其他少数民族,他们在长期的共同开发过程中互相同化,最终形成了客家。在了解这一历史进程之前,客家的确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揭开了这层面纱,它就不神秘了。
客家文化的中原情结与草根本色
(一)客家人的中原情结
客家虽有多种族源,但多种族源整合后,都自以为是中原移民后裔,有很浓厚的中原情结。
何以见得?看看客家人的祠堂和族谱就可以看出来。祠堂和族谱是各家族展示本族渊源的窗口,祠堂里的堂号、堂联是显示家族身份的标签。
“堂号”就是祠堂名号,是表明一个家族源流世系,区分族属、支派的标记。各姓祠堂一般都以本姓郡望为堂号。郡望是某一姓氏的发祥地,以郡为单位,表示历史上此一姓氏在这一个郡扎下了根,出了名人,取得了很高的荣誉,有了雄厚的社会资本。相同的姓氏往往
有很多不同的系统,各自的扎根地、发祥地本来是各不相同的,但客家各姓的堂号,却大都是相同的,例如:
李姓——陇西堂王姓——太原堂、琅邪堂
陈姓——颍川堂宝树堂黄姓——江夏堂汾阳堂
谢姓——东山堂郭姓——太原堂
张姓——清河堂郑姓——荣阳堂
赵姓——天水堂刘姓——彭城堂
上述各姓郡望,分别表示他们的家族出自中原的陇西(今甘肃一带)、太原(今山西)、琅邪(今山东)、颍川(今河南许昌)、陈郡(今河南开封一带)、江夏(今湖北武昌)、清河(今河北)、荣阳(今郑州荣阳)、天水(今甘肃)、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等地,这些地方都属于广义的中原范围。所以客家堂联的潜台词就是,客家各姓各家族都来自中原,是中原的世家大族,出身高贵,根子很正,反映出客家人以源出中原为荣,是崇尚中原正统观念的产物。
少数堂号用的不是本族的郡望,而是历史上名声显赫的祖先的典故,如谢姓的东山堂、郭姓的汾阳堂,分别用了谢安东山再起和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的典故,不但间接地道出了谢家郡望为陈郡,郭家郡望为太原,还很自豪地夸耀了本族的显赫祖先。
堂联亦称祠联,是写在祠堂大门上、楹柱上的对联。其内容多为反映祖先功业及表达绍继祖风、光耀门闾的愿望。例如:王姓:
两晋家声远,三槐世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