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学研究证据的循证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男性,68岁,以“无明显诱因出现胸前区 疼痛1h,口服速效救心丸后疼痛缓解”为主诉入 院。患者半年前确诊为心梗入院,经治疗后好转 出院。1月前因偏头痛发作,自行购买布洛芬,口 服约二十天。 入院后心电图检查,发现ST-T段抬高,诊断“冠 心病心绞痛发作”。 经抗凝、降脂、扩冠治疗,症状缓解。
优点:前瞻性研究,暴露和疾病发生时间顺序清晰 ,因果论证强度较好。 缺点:设计严密,随访难度大,不适用于发病率低 的疾病病因研究
2、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是一种回顾性研究,选取患有某种疾病的患 者作为病例组,选取不患有该疾病但具有可 比性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性的调查和比 较两组人群过去暴露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 因素与疾病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 性研究。
3、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结果是否包括了全 部纳入的研究对象? 随访时间太短——易得到假阴性结果 随访时间太长——易失访、造成浪费 随访时间长短的确定与暴露因素导致疾病 发生的诱导期和疾病的潜伏期有关。
4、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研究中因果关 联的判断标准? (1)因果时相关系是否明确?
在确定因果关联的时间顺序上,前瞻性的实验
•方案论证强度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一、科学性评价
(一)病因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
临床病例报告等
实验性研究
描 述 性 研 究
提出病因线索 形成病因假设
假设检验
病因推断
横断面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
图8-1
疾病病因研究的基本过程
描述性研究——提供病因线索
主要包括:来自人群的横断面研究和来自临 床资料的病例报告等。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是 指在某一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对特定人群中 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的 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又称现况研究。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无法缺点暴露和疾病出现的时间顺序
分析性研究——检验病因假设
1、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指将某一 范围内研究对象按暴露特征的有无或暴露水 平的高低分为不同亚组,随访一段时间后, 观察不同组间结局事件的差异,从而判断暴 露因素与结局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 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案例】
该患者出现的无明显诱因心绞痛发作,是 否和近期布洛芬的服用有关?
病因学问题,如何回答?
第一节
基本概念
概 述
病因学研究证据评价的意义
病因概念的演变
鬼神、上帝、天意
人 水
迷信阶段
木 金
火 土


朴素唯物主义
活的传染物

生物学病因的萌芽
病原物
单病因学说
多病因学说
Lilienfeld的病因定义
优点:省时省力、可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研究、一果 多因的探讨。 缺点:容易受到各类偏倚的影响。
实验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是一 种可以施加干预措施,并可控制研究条件 的前瞻性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给予不同 干预因素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局,从而 判断干预措施对结局的影响。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 controlled trials,RCT):研究对象随机分组 人为控制干预措施 ——因果关系论证强度最强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真实性评价
1、研究的两组间除暴露因素不同,其他重要 特征在组间是否可比?
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组,均衡性最好
观察性研究 选择研究对象:限制、配比 资料分析阶段:分层、多因素分析等
2、研究的两组间对暴露因素的确定和临床结 局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是否采用了盲法?
在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过程中,应主要研 究证据中是否采用相同方法对不同暴露因素 组(或不同干预措施组)进行暴露和结局的 测量。
病因的概念
Lilienfeld:那些能使人群疾病发病 概率增高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病因, 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 病频率就会下降。 在研究尚未得到证实之前,病因又叫做 “危险因素”(risk factor)
Lilienfeld AM. (1920-1984)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流行病学教授
表8-1
研究方案 随机对照试验
病因研究方法论证强度比较
起始点 研究结果评价 结局事件 研究方向 论证强度 可行性 前瞻性 ++++ 难
干预措施
(暴露) (发病、死亡等)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暴露状态 疾病状态 结局事件 暴露 前瞻性 回顾性 +++ ++ 较难 易
描述性研究
暴露状态
疾病状态
现况
+/-

1

第一节 概 述
2
第二节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3
第三节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步骤
教学要求:
1.掌握如何进行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并 应用证据解决临床问题;
2.熟悉评价病因学研究证据科学性、结果 重要性的评价原则; 3.了解流行病学病因的概念和病因学研究 的基本过程及相应设计方案及其特点。
【案例】
研究和队列研究最佳;回顾性的病例对照研究
次之,横断面研究对因果效应时相顺序的确定
上论证强度最低。
(2)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当暴露因素在剂量、暴露时间、暴露频率等方 面可定量或分等级,随着暴露因素累积剂量的 增加,人群中发生某种疾病的频率或损伤程度 随之增加,则认为该因素与疾病间存在剂量反 应关系。
病因研究证据循证评价的意义
(一)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开展有效的 疾病诊断和治疗 (二)有助于疾病的预防
第二节 病因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1 研究的科学性 评价:
•研究方法
2 临床重要性 评价:
•关联强度指标 •关联的精确度 •NNH
3 证据的适用性 评价:
•人群特征差异 •患者期望和选择 •是否应终止暴露
wk.baidu.com

(二)病因学研究证据的真实性评价
1.研究的两组间除暴露因素不同,其他重要特征在组间是 否可比? 2. 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对于暴露因素的确定和临床结局的测量 方法是否一致(是否客观或采用了盲法)? 3. 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是否随访了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 4.研究结果是否符合病因的条件? (1)因果时相关系是否明确 (2)是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3)暴露因素的消长是否与不良反应的消长一致 (4)不同研究结果是否一致 (5)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是否符合生物学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