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宗教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的宗教差异
【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由主导的文化意识形态即宗教决定,而宗教的差别主要又在于道德艺术精神和科学宗教精神两个方面,这种差异是相对而言的,本文拟从中西方文化的源头上进行考察,继而论述道德艺术精神和科学宗教精神这两种差异在中西方文学艺术领域的显现。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宗教差异;道德艺术精神;科学宗教精神
近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冲突实际上是两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从早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意欲向前与意欲折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家庭化的分辨,到当代的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有机自然主义与机械自然主义,人文路向与自然路向的区别,学者们已经给予了各种各样的解释。然而,要真正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须追朔考察中西文化中的宗教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指的是道德艺术精神与科学宗教精神①。
一、中西文化源头
春秋时期,朝聘,会盟和征战等外交,军事活动,无不与宗教活动密切联系,孔子修《春秋》时,从这些神秘的的氛围中超越,专从人事的角度去记载这些事情。“像这样把历史跟神话和宗教分开,是《春秋经》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它进步的地方。”②《春秋》如实记录自然现象具体发生的时间,这种谨慎的态度,符合孔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思想性格,事实上,《春秋》的思想旨意在于所谓“《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下》)孔子以一定的“名分”标准来衡量是非、褒贬人物,通过“微言大义”来表达“拨乱世,反诸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的心愿,以实现“大一统”(《公羊传·隐公元年》)的政治目的③。
但需要注意的是,孔子不讲天意,并不是表示他完全不相信天意或者天命,而是“不离开人事而单独地谈天道”④孔子以及后来的儒子们,将天道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融摄于儒家道德精神中,把礼义伦常具化为天理或天命,所谓“夫礼,先王承天之道,以治民之情。”(《礼记·礼运》引孔子语)《春秋》所蕴含的“名分”思想本身就体现了天道。这种融摄之所以能成为可能,是缘于中国原始宗教思想中,始终缺少神创造天地万物的神话传说,缺少神人相异的意识,缺少原罪的观念。儒家宗教信仰中的天命则在人,在人的本性,在仁。
在老庄的哲学中,“天”更多地表述为“道”与“天道”,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是客观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的意义。“道”就本性而言,是超越万物,却又寓存于万物之中。道家认为道无乎不在,平齐万物,观道于蝼蚁稊稗,这正是观照欣赏的艺术精神,庄子以天籁、天乐作为得道境界的象征,以一种纯粹观照欣赏的态度,使
对象空灵化,无味自然,进而返璞归真。
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文化中包含着的阿波罗精神和狄俄尼索斯精神,前者米列塔学派和德谟克利特为代表,形成自然哲学传统,后者以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代表形成数理哲学,充满着浓郁的宗教精神并促进了数学几何学的发达。这是西方文化科学宗教精神的根源。
柏拉图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认为理念世界是真实的世界,灵魂不朽,以神话说明造物主创造了世俗。希腊的宗教哲学思想,经圣保罗、辩神论者,以及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等人继承与传播与希伯来基督教合流,基督教于是成为西方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心。希腊自然哲学的观念被斯多葛派继承,以理性发现自然律的普遍性,将它运用于政治社会,于是建立起自然法的观念,成为罗马政治法律的基础。西方社会的近代化是科学思想和宗教精神共同激荡形成的结果。
近代科学的发展,来源于实用的动机和理论的动机。培根知识即权力为实用动机的代表,企图在人间建立天国,征服自然的欲望来自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理论的动机则是想要发现自然本身存在的数理秩序,如科学家开普勒,牛顿,笛卡尔等都是因这种动机研究科学。西方自毕达哥拉斯,柏拉图等人以来,都将数理看作是普遍永恒而超现实的法律和准则,发现自然的数理则意味着发现了神的纹路,科学的精神实质脱胎于宗教精神。
二、文学艺术上
西方文化艺术,以希腊神像神庙雕刻艺术为代表。中世纪的建筑,以教堂为中心,近代米开朗基罗的雕刻,大多以希腊犹太诸神和先知为题材。西方的油画,也多是宗教画,人物画则出现在近代,山水画则更晚。西方油画重视色彩光线的明暗交替,重视对于景物客观的观察与写实,有着浓厚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西方的音乐,以德国音乐为发达代表,充裕着对于宗教精神赞美诗般浓郁的企慕之情。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也是来源于希腊,都是人在宗教性的命运下感到的无法与命运抗衡的战栗,个人意志终归要屈服于超个人自觉的无可奈何的强大力量,悲剧的意义在于个人自觉与超个人自觉的紧张关系,这种意识,也是源于宗教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浸润。文学上,以诗歌小说为例,可分为两大潮流,一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另一潮流是浪漫主义,十八世纪海涅,诺瓦里,荷尔德林,少年歌德,华兹华斯,柯尔律治等浪漫主义者,无不表现出一种对于无限的,超越的,深藏万物的,生疏的,神秘的力量的震撼和感叹,这种精神内核来自于宗教的精神。而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者,比如福楼拜,左拉等人则对当前的现实实际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兴趣,对它们进行客观真实细密的刻画与描述,这种精神的来源于科学的传统。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带有宗教意味的艺术,如雕刻和建筑,都不发达⑤。以宫殿寺院为主的建筑艺术,表现的中心仍是封建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以山水景物为盛的中国绘画艺术,讲求物我相忘以通情,要求表达精神的媒介对象也应该是轻柔婉转的,正对应了中国人飘逸的艺术精神,沉重坚硬的雕刻建筑让人产生人、物疏离之感,难以受到人们青睐,故而纸笔书画在中国的地位要高于雕刻建筑艺术,(下转第96页)
(上接第94页)更富有中国文化艺术精神的特点。文学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缺乏系统的对于神、神话传说的记载,述异记、搜神记、山海经等描写神灵的作品以奇诡的文学想象见长,对于神的权力存在质疑甚至是讽刺,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即可见。在诗歌方面,中国古典诗词中缺少赞美天帝神灵的诗歌,最早的诗经描绘的是人们日常劳作和生活的情状,楚辞中九歌歌颂的神灵也非天神,而是具体的庶物山水之神,神因富有浓郁的人情味而缺乏超越性,到了汉唐时期,诗歌中的宗教情调就更少了,诗仙李白与魏晋文人的游仙诗,都着重表现隐逸放浪超脱的趣味和个人情怀,而没有对宗教神灵讴歌和崇拜。中国文学,重道德教化劝善惩恶,缺乏西方悲剧的精神,因为中国人不相信人的强烈意志与神力自然力存在冲突对立,所以,小说戏剧大都喜欢用大团圆的方式结尾,这种思想的根源还是在缺乏宗教的精神,用艺术的眼光来看自然,自然皆可空灵化,并不受制于某种自然数理的定律,以道德的眼光来看,天心在于人心,说超越外在的神意或者天命都是与人意违背,即使存在科学精神,如医学方面,但最终也被道德艺术精神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