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章.ppt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社会知觉与归因: 1、社会知觉的含义
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社会群体乃至大型社会组 指人对社会对象(包括个体、 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它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 织)的知觉。在组织行为学中,它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基础。
2、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
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基础,社会知觉是知觉的一部分。 知觉是社会知觉的基础,社会知觉是知觉的一部分。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觉的表面上, 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不仅仅停留在知觉的表面上, 而会深化产生归因问题。 而会深化产生归因问题。
四、有关态度的几种理论 1、凯尔曼——态度变化阶段说 2、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 3、海德——平衡理论
五、态度改变与宣传
1、态度改变的形式 、 (1)一致性改变 (2)不一致性改变 2 、态度改变的意义: 态度改变的意义: 个体态度的形成是后天因素。它直接影响 员工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管理者的责任之一 就是要不断了解员工作的态度,采取措施, 强化人们积极的态度,改变人们消极的态度。
宣传过程
A. 宣传方式 有效运用口头的、文字的、形象化宣传; 单面与双面、正面与反面的宣传; 交替运用宣传中情绪与理智因素 宣传的真实感和恐惧感 B. 运用“自己人”和名片效应
接收者(被宣传者) 接收者(被宣传者)
3 利益的相关性 3 人格特征和心理因素 3 所在群体所持的态度与强烈程度
心若改变 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 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 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 你的人生跟著改变
5、态度与价值观 、
(1)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比较 稳定的、持久的社会信念和价值系统。 (2)价值观强烈影响职工的态度与行为,它是了解职工态 度与动机的基础。 当员工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时,则能发挥出更大 的作用。
Baidu Nhomakorabea
6、态度与职工的满意度 、
大量调查事实证明,态度影响职工的满意度,是 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职工满意度受下述 因素的影响: 心理挑战性工作 公平报酬 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融洽的同事关系 工作与人格性匹配
参与能增加人们对工作的了解,消除偏见,促进人与人 之间感情交流。感 情的转变在人的态度改变过程中起到关 键作用。
(3)运用群体的规范 )
规范、制度、规章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是态度改 变的有效方法。
(4) 角色易位 )
运用替换法,正反两个方面考虑和分析问题,有助于克 服偏见和态度的极端性。
(5) 宣传手段的正确运用 )
态度、 第三节 态度、价值观与管理
态度 与态 度的 构成
态度 的功 能
态度的 理论
态度改 变与宣 传
一、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指个体对社会事物所持有的心理倾向, 包括判断、评价和行为倾向。它是心理学中一个重 要的概念。
二、态度的构成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即: 1、 认知成分 指对态度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它 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 2、 情感成分 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 度形成的核心。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某些变化时, 而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一)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
刺激的强度: 刺激的对比性: 刺激的变化性: 刺激的新异性:
(二)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1)思维定势
(2)个体需要 (3)期望与动机 (4)个性特征 (5)知识、经验、文化
3、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 (1) 态度本身的特性,包括: A. 态度形成时间的长短,稳定性和持久性。 B. 态度的协调性 当个体认知因素和感情因素不 一致时,就能提供一个改变态度的良机。 C. 态度形成中感情因素及其极端程度 (2)个体的心理因素 如智力因素、气质因素、年 龄与性别特点、自我防范、心理的强弱等。
3、社会知觉中的归因问题
五、 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第一印象作用(首因效应) 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 由于人们在心理上存在认知上的惰性,所以在 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 对待他人的知觉方面,首次印象能给人留下深刻印 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象,产生心理定式作用。 2、 晕轮效应(以点概面) 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 人们往往用一些明显的品质和特点,去掩盖其 他品质和特征, 他品质和特征,以致影响对知觉对象本质的了解和 全面正确的评价,产生偏见性 偏见性。 全面正确的评价,产生偏见性。 1、
3 知觉影响人的行为,即人的行为是以知觉为基 础。 二、知觉的特点: 1、 知觉的选择性: 即当人们感知外部事物时,能优先把知觉对象 从背景中清晰的分离出来。如图:
2、知觉的整体性
是指人们可以根据经验,来按照事物的局部特征和个 别属性去感知事物的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
是指当人们知觉某一对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 加深理解,并做出解释。
思考题
1、什么是个性? 2、什么是气质?气质分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气质与管理有何关系? 3、什么是能力?能力的特征?能力的差异包括哪些? 4、什么是知觉?有什么特点?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什么是错觉? 产生错觉的原因有哪些? 5、什么是社会知觉?与知觉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社会知觉包括哪 些内容? 6、什么是归因?了解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的基本要点。 7、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有哪些?管理者如何正确对待人的社会知觉 的偏见。 8、什么是态度?构成态度的三种成分是什么? 9、什么是价值观? 10、哪些因素影响职工的满意度? 11、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正确运用宣传手段改变人的 态度?
第一节 知觉与管理
知觉的概念 知觉的特点 知觉的错觉 社会知觉与归因 社会知觉中的各种偏见
一、 关于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是个体心理学过 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通过知觉, 有助于对事物整体与全面的认识,知觉和感觉的关 系与区别是: 1 感觉 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 知觉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即对 客观事物赋于意义并做出解释。总之,感觉是知 觉的基础,是专一器官分析的结果。知觉是感觉 的深化,是几种器官综合分析产生的结果。
(3)与群体的关系
群体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既能起到维护和保护自 身利益的作用,又能为人的态度改变施加压力和影响。
(4)切身利益的影响
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能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人们态度 的改变。
4、 态度改变的基本方法 、 (1)改变客观事实 )
事实是人们认知因素形成的基础,也是态度改变的基础。
(2)参与和接触 )
人的忍耐力的大小取决于多种条件。但美国学者兰波特等 人大量试验证明:态度的确是个体忍耐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坚定的态度,有助于忍耐力的提高。
4、 态度与生产效率 、
态度端正、积极,会导致较高的生产效率。但是态度消极, 则有可能产生两种后果。即高生产率或低生产率。因为人的 工作行为,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工作不满意,但考虑自身的生存和社会规范、群体 约束等因素,也可能会产生高生产率。
八、自我意识 1、含义与结构 含义:自我意识即个体对自我的知觉以及意识 到自我存在的心理倾向。 物质自我 结构: 社会自我 精神自我
2、自我意识的表现 (1)自尊心——个体维护自我尊严的一种心理 倾向和情绪体验。 (2)自信心——个体对自我力量的充分估计。 (3)自我态度——个体对自身的一种自我评价, 即如何看待现实中的自我。
1、附加部分诱导错误
2、 失去参考标志 3、 当前知觉与经验矛盾产生推理错误 4、 个人知识、经验、态度、情绪等因素 个人知识、经验、态度、
知觉错觉是一种消极因素,但如果运用 知觉错觉是一种消极因素, 得当,也能产生积极效果, 得当,也能产生积极效果,可广泛运用于视 觉艺术(如放映电影,服装设计, 觉艺术(如放映电影,服装设计,甚至军事 领域)。 领域)。
5、
对比效应
人们的知觉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使知觉产生失真现象。 人们的知觉往往受到参照物的影响,使知觉产生失真现象。
六:各种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充分理解各种心理效应,掌握一般人的社会 认知规律。 2、力戒偏见,克服各种心理效应的负作用。
七、 知觉与管理:
1、 知觉对人员聘用的影响 人员聘用中, 人员聘用中,首因效应常常发挥重要影 被知觉者应当学会利用知觉偏见, 响。被知觉者应当学会利用知觉偏见,给管 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理者留下良好印象。 2、 知觉对人员绩效期望的影响 根据心理学中的皮革马利翁效应,管理 者对其下属期望值愈高, 者对其下属期望值愈高,而其成员的成果就 愈突出。由于可以说, 愈突出。由于可以说,组织的绩效在一定程 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知觉和期望值。
宣传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宣传效果的好坏在人 们态度改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整个宣传过程中, 信息发布者,传递过程,以及信息接收者需要有机 配合。 宣传者(信息传递者) 宣传者(信息传递者) 个性特征(品格、能力、仪表、风度、形象) 权威作用(是否是专家或名人) 组织与表达能力 与被宣传者之间的关系(心理距离大小)
3、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对自己所熟悉的人, 近因效应是指对自己所熟悉的人,最近或者说最后所得到的 印象最为深刻难忘,往往会改变人的看法。 印象最为深刻难忘,往往会改变人的看法。
4、
定型作用(社会刻板印象)
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即人们常常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按照自己所设定的知 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觉标准评估他人,对人群进行分类,形成固定形象。 定型作用,往往使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形成脸谱化, 定型作用,往往使人们对他人的认识形成脸谱化,妨碍人们 对事物特殊性的理解,而导致偏见。 对事物特殊性的理解,而导致偏见。
3、 意向成分 指个体对某一对象可能作出的行为的准备 状态。它是态度的重要外部表现。
三、态度的功能
1、态度与社会判断 、 态度注入了人们强烈的感情因素,从而形成一种参 照框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判断的客观性和准确 性。 2、态度与学习 、 积极,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则好,反之 亦然。
3、 态度与忍耐力 、
四、 知觉的错觉:
人们知觉并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 人们知觉并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知 觉的经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产生错觉。 觉的经验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即产生错觉。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 错觉 是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对外 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其原因是: 其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