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41100010
【英文译名】Modern Information Retrial and Utilization
【适用专业】所有全日制本科专业
【学 分 数】1
【总学时数】16(理论8学时,实践8学时)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是《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系列课程的初阶课程。
是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素质课程,是一门科学方法课。
通过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信息技能的实际操作演练,旨在激发学生信息需求,培养学生基础信息表达能力,初步掌握信息查询与利用的一般知识、方法与技能,引导学生运用相关信息资源体系、检索工具和方法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基础信息问题,从而普及强化学生基本信息素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总体上要求学生能:(1)树立正确的信息观、财富观、学习观和道德观,重点理解知识产权和信息道德在现代信息环境中的内涵与作用;(2)理解并掌握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信息检索方法、信息检索策略、信息检索结果的识别);(3)掌握各类中文检索工具的基本检索功能与操作方法;(4)通过信息检索步骤的学习理解并掌握各环节运用的基本方法;(5)初步提高基于资源的学习与运用信息的能力以达到能分析、解决基础的学习与生活问题。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修课程要求,后继课程等)
本课程是面向全校低年级全日制本科学生开设的信息素质教育初阶课程,其后续课为中阶课程两门(分别为面向理、工、农科专业学生的《科技信息检索技术与利用》和面向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人文信息检索技术与利用》)和面向全日制本科各专业创新型、研究型班级、全日制研究生开设的《现代信息利用》。
高阶课程《现代信息利用》。
四、课程内容(重点及必须掌握内容、章节加*号或另作说明;文字多请另加纸)
第一部分 信息观(理论1学时,实践1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和体会现代大学生信息素养体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观念;培养基本的知识产权观念和信息道德。
(二)、课程内容
—1—
第一章 信息观与信息资源
1.1 终身学习与信息素养
1.1.1 信息素养的概念
1.1.2 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
1.2 信息资源观与道德观
1.3 信息与知识
1.4 知识产权和信息道德
1.4.1 知识产权
1.4.2 信息道德规范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信息与知识的联系;终身学习与信息素养的关系;知识产权与信息道德。
2、难点:使用信息如何做到合理合法。
第二部分 信息知识(理论2学时,实践1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文献信息源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文献信息源的外部特征、内容特征在检索中的关系。
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常用的检索技术。
理解不同类型信息检索工具的特点。
(二)、课程内容:
第二章 信息查询基础知识
2.1信息源与文献信息源
2.1.1信息源、文献信息源的定义
2.1.2信息源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
2.1.3不同信息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2.2 信息检索
2.2.1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
2.2.2信息检索途径
2.2.3信息检索工具分类以及特征
2.2.4常用信息检索技术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文献信息源的分类;文献信息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特征;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布尔逻辑检索;字段检索
2、难点: 中图分类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特点和区别;外部
—2—
特征和内容特征在检索中如何结合;对于不同的检索需求如何选择信息源
第三部分 信息方法(理论1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信息查询与利用一般的步骤与方法,包括分析课题、选择查询方法、选择检索工具、构造检索式、优化查询过程、判断分析结果及获取结果等七步;具体学习提取检索词和构造检索式的方法,处理检索结果信息和获取原文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十四章 信息查询方法与利用方法
14.1.分析课题需求 提取检索词
14.1.1 5W提问法
14.2.明确查询需求 确定查询方法
14.2.1 常规法
14.3.依据查询目标 选择检索工具
14.4.确定查询途径 构造检索式
14.4.1 检索技术的选用
14.4.2 检索字段的限定
14.5.评估查询效果 优化查询过程
(1)影响检索结果的因素
(2)扩检的方法
(3)缩检的方法
14.6.判断分析结果 整理分类信息
(1)检索结果的判断分析方法
(2)检索结果的分类
14.7.获取结果原文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分析课题需求;提取检索词;优化查询过程
2、难点:检索字段和检索词如何匹配;从课题中提取检索词,构建检索表达式;如何通过扩检缩检优化查询过程;
第四部分 信息工具(理论4学时,实践4学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常用的中文数据库的操作特点和检索方法,了解不同的数据工具提供的特色功能和服务。
将信息方法和信息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对信息
—3—
工具的实践中,掌握基本的信息检索结果获取的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三 ~ 十三章 信息工具的检索与使用
第4章 电子图书与馆藏书目系统的检索与利用(1学时)
4.1 超星数字图书馆检索与利用
4.2 读秀检索与利用
4.3 Apabi数字图书馆检索与利用
4.4 OPAC馆藏书目系统检索与利用
第3章和第6章 事实型数据库与中文报纸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1学时)
3.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检索和利用
3.2 KUKE数字音乐图书馆检索和利用
6.1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检索和利用
第5章 中文期刊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1学时)
5.1 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与利用
5.2 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与利用
第13章 网络科技信息的查询与利用 (1学时)
13.1 常用综合搜索引擎的初级搜索技巧
13.2 垂直搜索引擎
13.3 元搜索引擎
13.4 搜索引擎的特色信息服务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在不同特点的信息工具中运用信息知识和信息方法;掌握重要的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掌握CNKI和维普的期刊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的事实信息数据库使用方法;掌握常用中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2、难点:根据不同特点的数据库灵活运用检索原理和检索技术;中文期刊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Google、Baidu提供的关键词限定功能;选择恰当的垂直搜索引擎提高效率;馆藏书目系统与图书馆
第五部分 现代信息的综合利用(初阶)(实践2学时)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根据一个主题,利用不同的文献信息源获得不同的检索结果,并且对检索结果进行组织管理。
要求学生利用检索的文献进行一定程度的整理,学会写作检索报告。
—4—
(二)、课程内容:
第十四章 信息查询与利用方法
1.检索结果的组织管理
2.检索报告的写作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检索结果的组织管理与应用;检索报告的书写
2.难点、整理不同类型的文献;从文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有条理地书写综合检索报告
五、实践的内容与方法
(一)、实践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学会对本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各种特种文献及西文数据库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掌握西文数据库的基本检索功能、搜索引擎的高级与特殊功能以及使用原则与技巧(注意检索词的提取、检索词与字段的匹配关系、字段选择技巧等),掌握各种检索技术与技巧。
在此基础上,学会对文献信息的处理与分析评价及利用,使学生完整体会从课题选题、信息获取到信息分析与论文撰写的全过程,帮助学生不仅能 “快速、全面、准确”地检索信息,而且能合理、充分地选择利用信息,最终达到加强和锻炼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实践内容体系和实践类型
实践内容体系:
实践一:如何利用图书馆
实践二:概念转变学习训练与讨论
实践三:事实数据库与报纸数据库的初阶利用
实践四:电子图书与馆藏书目系统的初阶利用
实践五:中文期刊数据库的初阶利用
实践六:搜索引擎的初阶利用
实践七:基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式学习
实践类型:综合
(三)、实践项目内容安排
实践一:如何利用图书馆(实践1学时)
1、实践目的:认识图书馆在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地位,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和图书馆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
2、实践要求:通过参观和交流讨论,熟悉了解图书馆的功能分布,了解流通、期刊、阅览、技
—5—
术、资源建设咨询等这些部门的基本功能和运作流程,能快速合理的寻找和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
(1)参观图书馆,通过参观交流了解各个部门的基本运作流程,了解相应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
(2)通过参观和交流,了解本馆提供的的信息服务,包括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参考咨询;着重了解获得各信息服务的程序与方法;(演示与观摩)
(3)讨论,通过发言深入了解图书馆对于大学生学习的的意义,图书馆在提供信息资源方面的重要地位。
4、实践作业:
撰写有关图书馆与信息资源服务的短文(500字),练习可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xxkc/)中选择。
实践二:概念转变学习训练与讨论(实践1学时)
1、实践目的:重新塑造学生的信息观和学习方法观
2、实践要求:通过概念转变学习让学生理解学习的方向和核心概念,理解大学学习和中学学习的差异,理解知识获取途径的意义。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
(1)提出问题让学生来回答,展示结果使其触发认知冲突
(2)使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类比,让学生对学习方式进行讨论并且进行总结
(3)让学生自拟检索题目,并且写出提纲
4、实践作业:
提出自拟题目,并且撰写提纲练习可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xxkc/)中选择。
实践三:事实数据库与报纸数据库的初阶利用(实践1学时)
1、实践目的:熟悉常用的事实数据库和报纸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运用检索结果书写实践报告。
2、实践要求:了解事实类型数据工具与报纸数据的类型与功能特点;了解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事实数据库和报纸数据库;掌握图书馆提供的常用的事实数据库与报纸数据库的初级检索方法;掌握从事实数据库和报纸数据库中获取检索结果的方法。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
(1)通过实物观看,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事实工具的特征,包括字词典、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手册、图录、表谱等。
(2)通过上机实践熟悉国研网、KUKE音乐数字图书馆的特点,检索途径、检索技巧与应用方法。
—6—
(3)通过上机实践熟悉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的特点,检索途径、检索技巧与应用方法。
4、实践作业:
根据自拟的题目,在国研网、KUKE音乐数字图书馆、中国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的信息,并且书写检索报告。
练习可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xxkc/)中选择。
实践四: 电子图书与馆藏书目系统的初阶利用(实践1学时)
1、实践目的:熟悉常用的电子图书和馆藏书目系统的检索与利用,运用检索结果书写实践报告。
2、实践要求:了解电子图书的类型与功能特点;了解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电子图书和馆藏书目系统;掌握图书馆提供的常用的电子图书与馆藏书目系统的初级检索方法;掌握从获取检索结果的方法。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
(1)通过上机实践熟悉超星数字图书馆、Apabi电子图书的特点,检索途径、检索技巧与应用方法。
(2)通过上机实践熟悉读秀知识库的特点,检索途径、检索技巧与应用方法。
(3)通过上机实践熟悉馆藏书目系统的特点,检索途径、检索技巧与应用方法。
4、实践作业:
根据自拟的题目,在超星数字图书馆、Apabi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和馆藏书目系统中检索相关的信息,并且书写检索报告。
练习可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xxkc/)中选择。
实践五: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初阶利用(实践1学时)
1、实践目的:熟悉常用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运用检索结果书写实践报告。
2、实践要求:了解电子期刊的类型与功能特点;了解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中文期刊数据库;掌握图书馆提供的常用的中文期刊数据库的初级检索方法;掌握从中文期刊数据库中获取检索结果的方法。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
(1)通过上机实践熟悉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点,检索途径、检索技巧与应用方法。
(2)通过上机实践熟悉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特点,检索途径、检索技巧与应用方法。
4、实践作业:
根据自拟的题目,在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的信息,并且书写检索报告。
练习可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
—7—
(/xxkc/)中选择。
实践六:搜索引擎的初阶利用(实践1学时)
1、实践目的:熟悉常用的综合性搜索引擎的检索与利用,了解其常用的特色服务,运用检索结果书写实践报告。
2、实践要求:了解搜索引擎的搜索原理;了解元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的特点及其代表的使用方法;掌握GOOGLE、BAIDU等常用中文搜索引擎的初高级检索方法;掌握获取检索结果的方法。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
(1)通过上机实践掌握Google、Baidu的初高级检索功能和一些特色功能。
(2)通过上机实践掌握提高检索效率的方法。
4、实践作业:
根据自拟的题目,使用Google的基本检索功能和Google Scholar检索相关的信息,并且书写检索报告。
练习可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xxkc/)中选择。
实践七:基于信息资源的整合式学习(实践2学时)
1、实践目的:综合利用信息资料进行信息整合。
2、实践要求:利用信息检索知识对自拟(选)课题进行检索,利用相关信息管理工具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与处理,最后独立撰写一份百科词条式的报告。
3、实践内容与实践方法:
(1)了解如何筛选信息,如何书写词条报告。
(2)以自选题目为核心,分组讨论并且构建于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源体系。
4、实践作业:
根据自拟题目和大纲,对以往的检索结果进行组织整理,书写词条报告。
练习可从课程网站的题库中的上机操作题(/xxkc/)中选择。
六、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写明名称、编著者、出版社、出版时间)
1、教材
(1).赵静. 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
2、参考书
(1).李瞳.信息检索与利用[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8
(2).沈固朝.信息检索(多媒体)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立清,信息检索教程(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信息资源管理系列
—8—
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黄如花.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徐庆宁.信息检索与利用[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七、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小计
(学时)
信息观与信息素质 1 1 2
信息查询基础知识 2 1 3 第14章信息查询方法 1 0 1
第5-13章现代信息查询工具 4 4 8 第14章信息的管理利用0 2 2
合计8 8 16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