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复习(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历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复习
2001年上海市数学中考
27.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D<BC,且AD=5,AB=DC =2.
(1)如图8,P为AD上的一点,满足∠BPC=∠A.
图8
①求证;△ABP∽△DPC
②求AP的长.
(2)如果点P在AD边上移动(点P与点A、D不重合),且满足∠BPE=∠A,PE交直线BC于点E,同时交直线DC于点Q,那么
①当点Q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设AP=x,CQ=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②当CE=1时,写出AP的长(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7.(1)①证明:
∵ ∠ABP =180°-∠A -∠APB ,∠DPC =180°-∠BPC -∠APB ,∠BPC =∠A ,∴ ∠ABP =∠DPC .∵ 在梯形ABCD 中,AD ∥BC ,AB =
CD ,∴ ∠A =∠D .∴ △ABP ∽△DPC .
②解:设AP =x ,则DP =5-x ,由△ABP ∽△DPC ,得DC
PD AP
AB =,
即2
52x x
-=,解得x 1=1,x 2=4,则AP 的长为1或4.
(2)①解:类似(1)①,易得△ABP ∽△DPQ ,∴ DQ
AP
PD
AB
=
.即
y x
x +=
-252,得22
5212-+-=x x y ,1<x <4. ②AP =2或AP =3-5.
(题27是一道涉及动量与变量的考题,其中(1)可看作(2)的特例,故(2)的推断与证明均可借鉴(1)的思路.这是一种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模仿即借鉴、套用,创造即灵活变化,这是中学生学数学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世上的万事万物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质的区别,模仿的关键是发现联系,创造的关键是发现区别,并找到应付新问题的途径.)
上海市2002年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
27.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与射线DC相交于点Q.
图5图6图7
探究: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
(1)当点Q在边CD上时,线段PQ与线段PB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结论;
(2)当点Q在边CD上时,设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y,求y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点P在线段AC上滑动时,△PCQ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P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Q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
(图5、图6、图7的形状大小相同,图5供操作、实验用,图6和图7备用)
五、(本大题只有1题,满分12分,(1)、(2)、(3)题均为4分)
27.
图1 图2 图3
(1)解:PQ=PB……………………(1分)证明如下:过点P作MN∥BC,分别交AB于点M,交CD于点N,那么四边形AMND和四边形BCNM都是矩形,△AMP和△CNP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
∴NP=NC=MB.……………………(1分)∵∠BPQ=90°,∴∠QPN+∠BPM=90°.
而∠BPM+∠PBM=90°,∴∠QPN=∠PBM.……………………(1分)
又∵ ∠QNP =∠PMB =90°,∴ △QNP ≌△
PMB . ……………………(1分)
∴ PQ =PB . (2)解法一
由(1)△QNP ≌△PMB .得NQ =MP .
∵ AP =x ,∴ AM =MP =NQ =DN =
x 2
2
,BM =PN =CN =1-x 2
2
, ∴ CQ =CD -DQ =1-2·
x 2
2
=1-x 2. 得S
△PBC

2
1BC ·BM =21×1×(1-
x 22)=2
1-4
2
x . ………………(1分) S △PCQ =21CQ ·PN =21×(1-x 2)(1-x 22)=21-x 423+2
1x 2
(1分)
S 四边形PBCQ =S △PBC +S △PCQ =2
1x 2
-x 2+1.
即 y =
2
1
x
2

x
2+1(0≤x <
2
2). ……………………(1分,1分)
解法二
作PT ⊥BC ,T 为垂足(如图2),那么四边形PTCN 为正方形. ∴ PT =CB =PN .
又∠PNQ =∠PTB =90°,PB =PQ ,∴△PBT ≌△PQN . S 四边形PBCQ =S △四边形PBT +S 四边形PTCQ =S 四边形PTCQ +S △PQN =S 正方形PTCN …(2
分)
=CN 2
=(1-x 22)2=2
1x 2
-x 2+1 ∴ y =
2
1x
2

x
2+1(0≤x <
2
2). ……………………(1分)(3)△PCQ 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
①当点P 与点A 重合,点Q 与点D 重合,这时PQ =QC ,△PCQ 是等腰三角形,


x =
0 ……………………(1分)
②当点Q 在边DC 的延长线上,且CP =CQ 时,△PCQ 是等腰三角形(如图3)
……………………(1分)
解法一 此时,QN =PM =
x 2
2
,CP =2-x ,CN =
22CP =1-
x 2
2
. ∴ CQ =QN -CN =
x 22-(1-x 2
2)=x 2-1. 当
2
-x =
x
2-1时,得x =
1. ……………………(1分)
解法二 此时∠CPQ =2
1
∠PCN =°,∠APB =90°-°=°, ∠ABP =180°-(45°+°)=°,得∠APB =∠ABP ,

AP =AB =1,∴ x =
1. ……………………(1分)
上海市2003年初中毕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
2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1,弧AC是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的圆的一段弧。

点E是边AD上的任意一点(点E与点A、D不重合),过E作弧AC所在圆的切线,交边DC于点F,G为切点:(1)当∠DEF=45º时,求证:点G为线段EF的中点;
(2)设AE=x,FC=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将△DEF沿直线EF翻折后得△D
1EF,如图,当EF=
6
5时,讨
论△AD
1D与△ED
1
F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加以证明;如果不相似,
只要求写出结论,不要求写出理由。

200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
27、(2004•上海)数学课上,老师提出: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A点的坐标为(1,0),点B在x轴上,且在点A的右侧,AB=OA,过点A和B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于点C和D,直线OC交BD于点M,直线CD交y轴于点H,记点C、D的的横坐标分别为x C、x D,点H的纵坐标为y H.
同学发现两个结论:
①S△CMD:S梯形ABMC=2:3 ②数值相等关系:x C•x D=﹣y H
(1)请你验证结论①和结论②成立;
(2)请你研究:如果上述框中的条件“A的坐标(1,0)”改为“A 的坐标(t,0)(t>0)”,其他条件不变,结论①是否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进一步研究:如果上述框中的条件“A的坐标(1,0)”改为“A的坐标(t,0)(t>0)”,又将条件“y=x2”改为“y=ax2(a>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x C、x D与y H有怎样的数值关系(写出结果并说明理由)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1)可先根据AB=OA得出B点的坐标,然后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和A,B的坐标得出C,D两点的坐标,再依据C点的坐标求出直线OC的解析式.进而可求出M点的坐标,然后根据C、D两点的坐标求出直线CD的解析式进而求出D点的坐标,然后可根据这些点的坐标进行求解即可;
(2)(3)的解法同(1)完全一样.
解答:解:(1)由已知可得点B的坐标为(2,0),点C坐标为(1,1),点D的坐标为(2,4),
由点C坐标为(1,1)易得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为y=x,
故点M的坐标为(2,2),
所以S△CMD=1,S梯形ABMC=
所以S△CMD:S梯形ABMC=2:3,
即结论①成立.
设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所以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3x﹣2.
由上述可得,点H的坐标为(0,﹣2),y H=﹣2
因为x C•x D=2,
所以x C•x D=﹣y H,
即结论②成立;
(2)(1)的结论仍然成立.
理由:当A的坐标(t,0)(t>0)时,点B的坐标为(2t,0),点C坐标为(t,t2),点D的坐标为(2t,4t2),
由点C坐标为(t,t2)易得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为y=tx,
故点M的坐标为(2t,2t2),
所以S△CMD=t3,S梯形ABMC=t3.
所以S△CMD:S梯形ABMC=2:3,
即结论①成立.
设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所以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3tx﹣2t2;
由上述可得,点H的坐标为(0,﹣2t2),y H=﹣2t2
因为x C•x D=2t2,
所以x C•x D=﹣y H,
即结论②成立;
(3)由题意,当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a>0),且点A坐标为(t,0)(t>0)时,点C坐标为(t,at2),点D坐标为(2t,4at2),设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
则:,
解得
所以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3atx﹣2at2,则点H的坐标为(0,﹣2at2),y H=﹣2at2.
因为x C•x D=2t2,
所以x C•x D=﹣y H.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图形面积的求法、函数图象的交点等知识点.
200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1、(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为4分)
在△ABC中,∠ABC=90°,AB=4,BC=3,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以点O为圆心作半圆,与边AB相切于点D,交线段OC于点E,作EP ⊥ED,交射线AB于点P,交射线CB于点F。

(1)如图8,求证:△ADE∽△AEP;
(2)设OA=x,A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BF=1时,求线段AP的长.
图9(备用图)
图8
C
C
25.1909090AP D ODA PED OD OE ODE OED
ODE OED EDA PEA A A ADE AEP
∴∠=∠=︒=∴∠=∠∴︒+∠=︒+∠∴∠=∠∠=∠∴∆∆()证明:连结OD
切半圆于,又,,又
22334
,555846416584525555
(0)
OD CB OA AC OD OD x OE AD x x ADE AEP x
AP AE y xy x y x
AE AD x x x =
=⇒===∆∆∴=⇒=⇒=⇒=>()同理可得:
(3)5
(4
6
,905
12661255
E C x AP AB DO BE H DHE DJE
HD x PBE PDH PFB PHD PB PB AP x x >>∆≅∆∴=∠=∠=︒∴∆∆∴
=⇒=⇒=由题意可知存在三种情况
但当在点左侧时BF显然大于4所以不合舍去当时如图)
延长,交于易证
5
4
,1261255
422
x P B DO PE H DHE EJD PBF PDH
BP BP x x AP <∆≅∆∆∆∴
=⇒=∴=-=当时点在点的右侧
延长交于点同理可得
J
200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7分,第(3)小题满分3分)
已知点P在线段AB上,点O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以点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点C是圆O上的一点。

(1)如图9,如果AP=2PB,PB=BO。

求证:△CAO∽△BCO;
(2)如果AP=m(m是常数,且m〉1),BP=1,OP是OA、OB的比例中项。

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求AC:BC的值(结果用
含m的式子表示);
(3)在(2)的条件下,讨论以BC为半径的圆B和以CA为半径的圆C的位置关系,并写出相应m的取值范围。

25.(1)证明:2AP PB PB BO PO ==+=,2AO PO ∴=.
2AO PO
PO BO

==. ·················
(2
分)
PO CO =,
··················· (1
分)
AO CO
CO BO

=
.COA BOC =∠∠,CAO BCO ∴△∽△. ··· (1
分)
(2)解:设OP x =,则1OB x =-,OA x m =+,OP 是OA ,OB
的比例中项,
()()21x x x m ∴=-+, ················ (1
分)
得1m x m =
-,即1
m
OP m =-. ············ (1
分)
图9A
1
1
OB m ∴=
-. ·················· (1
分)
OP 是OA ,OB 的比例中项,即OA OP
OP OB
=
, OP OC =,OA OC
OC OB

=
. ············· (1
分)
设圆O 与线段A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当点C 与点P ,点Q 不重合时,
AOC COB =∠∠,CAO BCO ∴△∽△. ········ (1
分)
AC OC
BC OB

=
. ·················· (1
分)
AC OC OP m BC OB OB ∴
===;当点C 与点P 或点Q 重合时,可得AC
m BC
=,
∴当点C 在圆O 上运动时,:AC BC m =; ······· (1
分)
(3)解:由(2)得,AC BC >,且()()11AC BC m BC m -=->,
()1AC BC m BC +=+,圆B 和圆C 的圆心距d BC =,
显然()1BC m BC <+,∴圆B 和圆C 的位置关系只可能相交、内切或内含.
当圆B 与圆C 相交时,()()11m BC BC m BC -<<+,得02m <<, 1m >,12m ∴<<; ···············
(1
分)
当圆B 与圆C 内切时,()1m BC BC -=,得2m =; ··· (1
分)
当圆B 与圆C 内含时,()1BC m BC <-,得2m >. (1分)
200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3)小题满分各5分)
已知:60MAN =∠,点B 在射线AM 上,4AB =(如图10).P 为直线
AN 上一动点,以BP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PQ (点B P Q ,,按顺时针排
列),O 是BPQ △的外心.
(1)当点P 在射线AN 上运动时,求证:点O 在MAN ∠的平分线上; (2)当点P 在射线AN 上运动(点P 与点A 不重合)时,AO 与BP 交
于点C ,设AP x =,AC AO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若点D 在射线AN 上,2AD =,圆I 为ABD △的内切圆.当BPQ △的边BP 或BQ 与圆I 相切时,请直接写出点A 与点O 的距离.
25.(1)证明:如图4,连结OB OP ,, O 是等边三角形BPQ 的外心,OB OP ∴=,
········· 1分 圆心角3601203BOP ∠==. 当OB 不垂直于AM 时,作OH AM ⊥,OT AN ⊥,垂足分别为H T ,. 由360HOT A AHO ATO ∠+∠+∠+∠=,且60A ∠=,
90AHO ATO ∠=∠=,120HOT ∴∠=.
BOH POT ∴∠=∠.
···················· 1分 Rt Rt BOH POT ∴△≌△. ·················
1分
OH OT ∴=.∴点O 在MAN ∠的平分线上.
·········· 1分 当OB AM ⊥时,36090APO A BOP OBA ∠=-∠-∠-∠=.
即OP AN ⊥,∴点O 在MAN ∠的平分线上.
综上所述,当点P 在射线AN 上运动时,点O 在MAN ∠的平分线上.
(2)解:如图5, AO 平分MAN ∠,且60MAN ∠=,
30BAO PAO ∴∠=∠=. ··················
1分 由(1)知,OB OP =,120BOP ∠=,
30CBO ∴∠=,CBO PAC ∴∠=∠.
BCO PCA ∠=∠,AOB APC ∴∠=∠. ············
1分 ABO ACP ∴△∽△.
AB AO AC AP
∴=.AC AO AB AP ∴=.4y x ∴=. ·········· 1分
定义域为:0x >. ··················· 1分
(3)解:①如图6,当BP 与圆I
相切时,AO = ···· 2分 ②如图7,当BP 与圆I
相切时,AO =;········· 1分 ③如图8,当BQ 与圆I 相切时,0AO =. ·········· 2分
2008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4分,第(3)小题满分5分)
已知24AB AD ==,,90DAB ∠=,AD BC ∥(如图13).E 是射线BC

M
的动点(点E 与点B 不重合),M 是线段DE 的中点.
(1)设BE x =,ABM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如果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 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BE 的长;
(3)联结BD ,交线段AM 于点N ,如果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求线段BE 的长.
25.解:(1)取AB 中点H ,联结MH , M 为DE 的中点,MH BE ∴∥,1()2
MH BE AD =+. ···· (1分) 又AB BE ⊥,MH AB ∴⊥. ·············· (1分) 12ABM S AB MH ∴=△,得12(0)2
y x x =+>; ······ (2分)(1分)
(2)由已知得DE =. ··········· (1分) 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 为直径的圆外切,
11
22MH AB DE ∴=+,即11(4)222x ⎡+=⎣
. ··· (2分) 解得4
3x =,即线段BE 的长为43; ··········· (1分)
(3)由已知,以A N D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 △相似,
又易证得DAM EBM ∠=∠. ·············· (1分) 由此可知,另一对对应角相等有两种情况:①ADN BEM ∠=∠;②
ADB BME ∠=∠.
①当ADN BEM ∠=∠时,AD BE ∥,ADN DBE ∴∠=∠.DBE BEM ∴∠=∠.
DB DE ∴=,易得2BE AD =.得8BE =;
········· (2分) ②当ADB BME ∠=∠时,AD BE ∥,ADB DBE ∴∠=∠.
DBE BME ∴∠=∠.又BED MEB ∠=∠,BED MEB ∴△∽△.
DE BE
BE EM ∴
=,即2BE EM DE =,得2x = 解得12x =,210x =-(舍去).即线段BE 的长为2. ··· (2分) 综上所述,所求线段BE 的长为8或2.
2009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5分,
第(3)小题满分5分)
已知9023ABC AB BC AD BC P ∠===°,,,∥,为线段BD 上的动点,点Q
在射线AB 上,且满足PQ AD PC AB
=(如图8所示). (1)当2AD =,且点Q 与点B 重合时(如图9所示),求线段PC 的长;
(2)在图8中,联结AP .当32
AD =,且点Q 在线段AB 上时,设点B Q
、之间的距离为x ,APQ
PBC S y S =△△,其中APQ S △表示APQ △的面积,PBC S △表示PBC △的面积,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
(3)当AD AB <,且点Q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10所示),

QPC ∠的大小.
(2009年上海25题解析) 解:(1)AD=2,且Q 点与B 点重合,根
据题意,∠PBC=∠PDA ,因为∠A=90。

PQ/PC=AD/AB=1,所以:△PQ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3,所以:PC=3 /2,
(2)如图:添加辅助线,根据题意,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分别表示成S1,S2,高分别是H,h,
则:S1=(2-x)H/2=(2*3/2)/2-(x*H/2)-(3/2)*(2-h)/2
S2=3*h/2 因为两S1/S2=y,消去H,h,得:
Y=-(1/4)*x+(1/2),
定义域:当点P运动到与D点重合时,X的取值就是最大值,当PC 垂直BD时,这时X=0,连接DC,作QD垂直DC,由已知条件得:B、Q、D、C四点共圆,则由圆周角定理可以推知:三角形QDC相似于三角形ABD
QD/DC=AD/AB=3/4,令QD=3t,DC=4t,则:QC=5t,由勾股定理得:
直角三角形AQD中:(3/2)^2+(2-x)^2=(3t)^2
直角三角形QBC中:3^2+x^2=(5t)^2
整理得:64x^2-400x+301=0 (8x-7)(8x-43)=0
得 x1=7/8 x2=(43/8)>2(舍去) 所以函数:
Y=-(1/4)*x+1/2的定义域为[0,7/8]
(3)因为:PQ/PC=AD/AB,假设PQ不垂直PC,则可以作一条直线PQ′
垂直于PC,与AB交于Q′点,
则:B,Q′,P,C四点共圆,由圆周角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PQ′/PC=AD/AB,
又由于PQ/PC=AD/AB 所以,点Q′与点Q重合,所以角∠QPC=90。

201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25.如图9,在Rt△ABC中,∠ACB=90°.半径为1的圆A 与边AB相交于点D,与边AC相交于点E,连结DE并延长,与线段BC的延长线交于点P.
(1)当∠B=30°时,连结AP,若△AEP与△BDP相似,求CE
的长;
(2)若CE=2,BD=BC ,求∠BPD 的正切值;
(3)若1tan 3BPD ∠=,设CE=x ,△ABC 的周长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图9 图10(备用) 图11(备用)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2011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卷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3)小题满分各5分)
在Rt △ABC 中,∠ACB =90°,BC =30,AB =50.点P 是AB 边上任意一点,直线PE ⊥AB ,与边AC 或BC 相交于E .点M 在线段AP 上,点N 在线段BP 上,EM =EN ,12sin 13
EMP ∠=.
(1)如图1,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求CM 的长;
(2)如图2,当点E 在边AC 上时,点E 不与点A 、C 重合,设
AP =x ,BN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若△AME ∽△ENB (△AME 的顶点A 、M 、E 分别与△ENB 的顶点E 、N 、B 对应),求AP 的长.
图 1 图 2
备用图
25. (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3)小题满分各5分)
[解] (1) 由AE =40,BC =30,AB =50,CP =24,又
sin EMP =13
12
CM =26。

(2) 在Rt △AEP 與Rt △ABC 中,∵ EAP =BAC ,∴ Rt △AEP ~ Rt △ABC ,
∴ AC
BC AP
EP =,即40
30=x
EP ,∴ EP =4
3x ,
又sin EMP =
13
12tg EMP =
5
12=
MP EP 5
12=MP
x 43
,∴
MP =
16
5x =PN ,
BN =AB AP PN =50x
16
5x =50
16
21
x (0<x <32)。

(3) 當E 在線段AC 上時,由(2)知,1213
=
EP
EM
,即12
134
3=x EM ,EM =16
13x =EN ,
又AM =AP MP =x
16
5x =16
11x ,
由題設△AME ~ △ENB ,∴ NB
ME
EN
AM
=
,x x 16131611=x
x 16
21501613-,解得x =22=AP 。

當E 在線段BC 上時,由題設△AME ~ △ENB ,∴
AEM =EBN 。







AEC =EAB EBN =EAB AEM =EMP ,
∴ Rt △ACE ~ Rt △EPM ,
PM
EP
CE AC =,即x x
CE 16
54340
=,
CE =3
50…。

設AP =z ,∴ PB =50z , 由Rt △BEP ~ Rt △BAC ,
BC
BA
PB BE =,即
z
BE -50=30
50,
BE =3
5(50z ),
∴CE =BC BE =303
5
(50z )…。


,,解350=30
3
5
(50z ),得z =42=A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