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古诗词+日积月累)带拼音带译文带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重点知识(古诗词+日积月累)带拼音带译文带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891f12604a1b0717ed5dd53.png)
注释: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课文 9】【古诗三首】
mù jiāng yín
暮江吟
táng bái jū yì
唐 ·白 居 易
yí dào cán yáng pū shuǐ zhōng
身处在庐山之中。
xuě méi
雪梅
sòng lú yuè
宋 ·卢 钺
méi xuě zhēng chūn wèi kěn jiàng
梅 雪 争 春 未 肯 降,
sāo rén gé bǐ fèi píng zhāng
骚 人 阁 笔 费 评 章。
méi xū xùn xuě sān fēn bái
梅 须 逊 雪 三 分 白,
【语文天地一】【日积月累】
lù chái
鹿柴
táng wáng wéi
唐· 王 维
kōng shān bú jiàn rén
空 山 不 见 人,
dàn wén rén yǔ xiǎng
但 闻 人 语 响。
fǎn jǐng rù shēn lín
返 景 入 深 林,
fù zhào qīng tái shàng
嫦 娥 应 悔 偷 灵 药,
bì hǎi qīng tiān yè yè xīn
碧 海 青 天 夜 夜 心。
注释: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汇编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ee6e8fc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7.png)
四年级上册
1. 浪淘沙(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2. 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4.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 雪梅(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6. 嫦娥(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7. 出塞 (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 凉州词 (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9.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 无题(当代) 周恩来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11. 别董大(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杂诗•人生无根蒂
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1。
2020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20首古诗词带译文
![2020年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20首古诗词带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7f513f0e45c3b3566ec8b50.png)
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2、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昨夜雨点疏落风势猛烈,沉沉地睡了一觉也消不了残留的醉意。
试着问那卷帘的侍女,却回答说海棠花依旧鲜嫩。
知不知道啊?知不知道啊?应该是叶儿茂盛花儿凋零。
3、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译文: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谁会不认识你?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做一个人上之人,就要做一个杰出之人!即使是已经死了,也要成为魔鬼中的霸者,领导群魔!我(指李清照)直到今天还在想念当初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宁肯自刎于乌江!这是何等的气概啊!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译文: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6、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园主人该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为什么客人轻敲柴门久久地不开。
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闭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7、绝句南宋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lí)扶我过桥东。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 凉州词 夏日绝句)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d44e75b4daa58da1114a54.png)
凉 州 词王
翰
凉州词是什么意思呢?
凉州词就是古代凉州这个地方 唱歌的歌词。
作者简介
王翰:字子羽,晋阳(今山 西太原)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 人,《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边 塞诗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他恃 才不羁,性情豪放,以豪放之 情写军中生活。
出塞
秦:秦朝
【唐】王昌龄 汉:汉朝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关:边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使:只 要,要是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未还:没有回家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不教:不让
胡马:外族 入侵的骑兵
度:越过
诗句意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能不能把“不肯”换成“不愿” “不想”“不能”?
不能,“ 不 肯 ” 一 词 , 写 出 了 项羽以死相报,无愧于八尺男儿之 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之托,无愧于 “人杰鬼雄”之名。
获取更多资源请关注微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众号:小学名师联盟
4.同学们,楚汉战争以项羽的失败而告终。 “至今思项羽”,宋朝的李清照为什么要去 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的失败的英雄呢?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 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 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 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两句,尤其铿锵有力。
课堂小结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南宋)的(李清照),采用了 (借古讽今)表现手法,诗人用了( 三 )个典故。赞颂了 ( 项羽的宁死不屈 ),讽刺了(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 表达了诗人( 抗击侵略、收复故土的爱国情怀 )。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古诗和文言文全部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古诗和文言文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9cb4de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0.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古诗和文言文全部》一、概述古诗和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语文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在四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教材中,古诗和文言文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的古诗和文言文,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汉语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使他们更好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二、古诗1.《静夜思》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盈。
自酌一杯天地醉,无言独醉古今情。
《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表现了作者在深夜时对自然和人生的沉思。
通过诗人对山月、水风的描绘,展现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静谧与深沉。
在学习这首古诗时,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导读,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诗意和特色,领略古代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篇,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象,带有深刻的生活感悟。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学生能够领略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体验,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为孩子们的情感世界添加丰富的内容。
3.《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通过描绘高楼的壮丽景象,表达了我国古代诗人豪迈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学生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培养远大的志向和豪迈的气魄。
三、文言文大风来了,风吹干净了小镇的兔子尘。
萧萧风声中,松枝哗哗。
风过处,一切都崭新,无尘土,无稠浊。
当骑在风上,心中就会像空中的彩云,那么轻而无负担。
风从远方来,不经过某个地点,我要往远方去。
《大风歌》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大自然风力的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无束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言文,可以感受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崇尚,了解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特色。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优秀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bc09e36c85ec3a86c2c579.png)
这首诗向我们勾画了夕阳西下的傍晚江上美 景,同时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边迷人的 景色,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美好迷人的景色里,让 我们再一次闭上眼睛回味诗中美丽的意境。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 多才多艺。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同为豪放派词人。主要作品有《念奴娇·赤 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赞美奇景 富有哲理
《题西林壁》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 丽景色,同时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看事 物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从各个角度来分 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启 迪我们:只有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多角度地看 待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
卢钺 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历史
可爱。 农历已进入深秋季
节,点出了观赏江
景的季节是深秋。
珍珠。
诗人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露水、月亮。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
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 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第一步:读课文
朗读视频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认识本课生字。 3.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
第二步:学字词
mù
sè yuán xiánɡ
暮 瑟缘 降
sāo
xùn
shū
骚 逊输
瑟
射
靶
子
暮
缘降读下面Fra bibliotek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67c3a2dd3383c4bb4cd214.png)
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 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 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 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 用一生去守侯。
• 查找几首送别诗。 • 背诵、能默写这首诗。 • 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写事抒情的文章。
只有那──
孤帆远影; 孤帆远影 孤帆远影
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
只有把他的那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正因为 元二此去是 茫茫的大漠 与戈壁,长 途跋涉,此 地一别,生 死难料,所 以王维送元 二使安西, 除了留恋还 多了一些什 么?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 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 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 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 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 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 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 酒吧; 向西走出了阳关,就 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 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附近的襄阳,便立刻前往拜 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赶忙来到堂 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 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 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 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 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 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 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诗诞生 了 …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ec70ba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1.png)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归纳1.主题中心:《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七言绝句。
通过描写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时江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美景,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题写在庐山西林寺墙上的七言绝句。
诗人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美丽景色,告诉人们的道理是:当人没有跳出局部从整体观察时,就很难认清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雪梅》是宋代诗人卢钺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说理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梅雪争春,突出了雪花洁白、梅花馨香。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要取长补短。
2.课文重点:《暮江吟》(1)诗意: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青绿的,一半是鲜红的。
九月初三这个夜晚是多么可爱啊,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
(1)这首诗前两句写傍晚时江边的景色,后两句写夜晚时江边的景色。
(2)诗中写夕阳落照江水的诗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写新月初升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
(3)本诗描写了四种景物:残阳、江水、露、月,作者形象地描写了江边美丽的月色,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4)本诗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这句诗中将露珠比作珍珠,新月比作弯弓。
《题西林壁》(1)诗意: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
(2)一诗中,诗人从正、侧、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看庐山的样子各不相同,庐山有自己不拘一格的美。
(3)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4)《题西林壁》一诗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知识全解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知识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56c669c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6.png)
《古诗三首》知识全解字词点击重点生字mù sè yuán xiáng sāo xùn shū暮瑟缘降骚逊输词语解释暮江吟残阳:夕阳,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展开,铺展。
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瑟瑟:碧绿的颜色。
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似:好像。
真珠:这里指珍珠。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缘:因为雪梅降:服输。
骚人:诗人。
阁:同“搁”,放下。
费评章:费心思评判。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须:虽,虽然。
逊:差,不如。
输:此处有“少”的意思。
一段香:一片香。
节奏划分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艺术特色暮江吟一道余晖铺在江面上,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
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
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巧的弓。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
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起来读更显妙境。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题西林壁这首诗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这一年,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https://img.taocdn.com/s3/m/6d886e7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7.png)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带译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带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b97e25581b6bd97f19ea85.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1-6年级古诗大全【小学一年级】上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下册: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学二年级】上册: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下册: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小学三年级】上册: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
②挑:捉。
③促织:俗称蟋蟀。
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人有重阳登高、佩带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指华山以东。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译文:独自个漂泊在外作他乡之客,每逢到佳节时倍加思念亲人。
今天在这远远的地方,我料想兄弟们在那些登高之处,一定都插戴着茱萸呢,可是,其中却少了我一个人!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天门山从中间断开,长江畅通奔流,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397fde8aba1aa8114531d934.png)
------2019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背诵,积累1古诗:【唐】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
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半呈现出殷红。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的弓。
【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译文:从侧面看庐山岭连绵起伏,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呈现不同的样子。
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宋】卢钺(号梅坡)雪梅·其一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雪梅》是组诗,共二首,这是第一首。
整组诗着重说明梅、雪、诗人三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最美丽的春色。
1 è),自号“梅坡”。
Lúyu卢钺(áxi ng):服输。
2 降(3骚人:指诗人。
因为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写过辉煌的诗篇《离骚》。
4阁:同“搁”,放下。
5评章:评议。
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须:本来是。
6逊:差一些。
7却:这里指“应该是”,与上句的“须”对称。
8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早春最美的景致,谁也不肯服输,优秀的诗人也难以作出评判。
不过(梅花馨香喜人,雪花是一梅花本来比雪花的晶莹洁白差三分,雪花跟梅花比也应该是输了一股清香说句公道话,点香味都没有的)。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出征不见回还。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唐】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场上,也请你不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集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集](https://img.taocdn.com/s3/m/d6255ec6ad51f01dc281f166.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注解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注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ad3b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e2.png)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文注解第一单元◆第4页浪淘沙(其七)刘禹锡〔唐代〕八月涛¹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chù)山回。
须臾(yú)2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注释】1.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2.须臾:短的时间,片刻。
【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
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第14页“日积月累”鹿柴(zhài)1王维〔唐代〕空山不见人,但2闻人语响。
返(fān)景3入深林,复4照青苔(tái)上。
【注释】1.鹿柴(zhài):王维在辋(wǎng)川别业的胜景之一。
柴:通“寨”,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2.但:只。
3.返景:日光。
意思是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4.复:又。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第二单元◆第32页“日积月累”●好问则裕(yù),自用则小。
——《尚书》【译文】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
●博学之,审问之,慎(shèn)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
——《礼记》【译文】博学,学习要广泛涉猎;审问,有针对性地提问请教;慎思,学会周全地思考;明辨,形成清晰的判断力;笃行,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王充【译文】再聪明的人,不学,他不会有成就,不问,他永远不会知道。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shú)能无惑(huò)?【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第三单元第34页“古诗三首”暮(mù)江吟1白居易〔唐代〕一道残阳¹铺水中,半江瑟(sè)瑟²半江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语文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