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 年第# 期..总第# 期..
考子与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杨佩岑
内容提要老子与赫拉克利特的辫证法思想异曲同工, 各有千秋。本文就二者的辫证法思想
作一比较, 其目的在于说明老子的辫证法思想并不逊色于赫拉克利特。
公元前. 世纪, 在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 诞生了两位伟大的哲学家% 一位是中国古代道家
学派的创始人老子, 另一位是西方古代爱非斯学派的杰出代表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古代辩证法思
想的奠基人, 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是道家哲学的精华所在, 其深刻性和独创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空前的。
一、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遮性
老子系统地观察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 发现天地万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绝对静
止不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当他看到“社硬无常奉, 君臣无常位” 的社会现实时, 他说% “ 飘风不终朝, 骤雨不终
日。孰为此者& 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 而况于人乎&. .. 显然, 老子已深刻地认识到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不
存在永恒不变的攀物
。赫拉克利特在西方哲学史上以辫证法著称于后世、主要是由于他最早明确地提出运动
变化的思想,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 这种运动变化好似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 其中没有什
么固定不变的东西。他形象地指出 “我们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 , 他把事物的运动变化高度概括为一
个命题, 即 “ 一切皆流, 无物常住。” . 思格斯把赫拉克利特的这些观点称之为“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
的世界观。”# 由此可见,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都认识到世界万物是一个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 并把运动变化看
作一种普遍现象, 从而揭示了运动变化的普遍性。
二、关千运动变化的规律性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不仅认为世界万物是运动变化的, 而且认为这种运动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老子把事
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概括为“
道
” , 他说 “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 道“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
这就是说,
“
道”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是不依傍它物独立存在的和永不衰竭的。赫拉克利
特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概括为“逻各斯
” , 他认为“逻各斯”
是永恒地存在的, 世界万物都遵循“ 逻各斯” 而运
动变化。他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名言 “这个世界, 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 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 也不是
任何人所创造的& 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 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
作为世界本原的“火” , 其运动变化是有一定的“ 分寸
” 的, 也就是遵循一定的规律的, 整个
世界就是“活火’, 按照一定的规律升沉消长、周而复始的无限运动变化过程。列宁对赫拉克利特的这段话给予
高度的评价, 认为“ 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的说明” ( 。
从老子的) 道德经》中我们可以看到, “
道” 既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又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老子把世界的
本原和规律看成是一个东西, 他只注意到了二者的统一, 没有指出二者的区别, 这是不科学的。
但是, 老子创
造了“ 道” 这个抽象的本体概念, 这不仅否定了神创造世界的观念, 而且突破了用具体事物来说明世界本原的
局限, 这是老子高于前人的地方, 也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它反映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和人类认识
的深化。赫拉克利特与老子的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他把世界的本原和规律作了区分, 他认为“ 火” 是世界万物的
本原, “逻各斯
”
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这一点是正确的。然而赫拉克利特稍逊于老子的地方是他把世
界万物的本原, 归结为一种具体的感性物质, 而没有上升到高度抽象的本体高度, 这一点则是不科学的。
三、
关于对立面的相互依存
老子观察到宇宙万物都存在相互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提出了一系列对立的范畴, 并且还看到矛盾的对立
.+
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他说% “ 有互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 。,
这是说, 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独立存在, 它们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老子还说 “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 。老子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种对立的因索, 二者在看不见的
“ 气” 中得到统一, 因此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的。在这种辩证思想的指导下, 老子在) 道德经》中, 揭示了客观事物
中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的普遍现象, 比如 有无、刚柔、强弱、善恶、美丑、难易、吉凶、祸福、贵贱、进退、动静等
等。
赫拉克利特在辩证法上最突出的贡献, 是他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对立统一的思想
。
他列举了自
然界、社会生活和认识活动中的大量事例, 诸如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冷与热、善与恶、
好与坏、始与终等等,
来说明对立统一的普遍性。他说 “在我们身上的生和死、醒和梦、少和老始终是同一的” ( 。“
自然也追求对
立的东西, 它是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 而不是用相同的东西” . 。他认为对立面的统一犹如一张弓一样,
弓背的自然倾向是要张开来, 但是弓弦却把它绷紧住了& 因此一张弓挂在墙上
看起来没有运动, 好像是一个绝
对静止的东西, 但事实上却是紧与张这两种对立的力量所造成的矛盾统一。
赫拉克利特认为矛盾的对立面既
是相反相成的, 又是相互依存的, 没有矛盾的这一面也就没有矛盾的另一面, 正如“如果没有不义, 人们也就不
知道正义的名字
” . , 正是由于这个道理, 所以“ 疾病使健康成为偷快, 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 饿使饱成为愉快,
疲劳使安息成为愉快” . · 由此可见, 赫拉克利特已经清楚地认识到, 矛盾双方不仅是相耳对立帅, 而且还是
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互为存在前提、相互规定的。正是在此基础上, 他进一步概括出“ 相乒者相成” 、“ 对立造
成和谐
”
的光辉命题。..
一
四、
关于对立面的相互转化
/ 0
一
老子不仅认识到矛盾对立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而且认识到对立着的双方是相互转化的。他说 “ 天下难
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 。他还说 “ 曲则全, 枉则直, 洼则盈, 敝则新, 少则得, 多则惑” . 。正因
为老子看到了事物无不向着它的对立面发生转化这一事实, 所以他把这一具有普遍性的运动变化规律概括
为“ 反者道之动” 。老子确实窥测到了事物固有的辩证本性, 诸如“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 ,
“ 将欲歇之, 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 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 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 必固与之” . 等用兵之道都贯注了
同样的辩证精神。至于“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1 、“正复为奇, 善复为妖” . 的僻证思想则在民间流
传久远, 至今不衰
。赫拉克利特也同样看到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转化, 他说 “冷的变热, 热的变冷, 湿的变干,
干的变湿”( 。“一切转化为火, 火又转化为一切, 有如黄金换成货物, 货物又换成黄金” 2 。..
尤为重要的是赫
拉克利特把火转化为万物, 万物又转化为火, 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列宁指出 “ 在赫拉克利特看来, 世界的
基本规律是‘ 向对立面转化的规律’ 。”。
赫拉克利特认为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矛盾斗争, 正是矛盾斗争推动着事脚的运动变
化, 从而才组成了这个无限丰富的大千世界。而老子看到了对立面之间的转化并不是随意的, 而是一个由小
到大、由低至高、由弱而强的渐进变化发展过程, 他说 “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 。这就是说, 事物向着它的相反的方面转化并不是突然的, 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 需要有一个量
的积累的过程。由此可见, 老子已经意识到了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
。这一点是老字高于赫拉克利特的
地方。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
我们可以看到老子与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有许多共同之处, 也有一些相异之点, 他们
的辩证法虽然缺乏科学的依据, 并带有一定的直观性、朴素性和猜测性, 但是早在.3 . 多年前, 他们就提出了
如此深刻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是非常可贵和难得的。如果说赫拉克利特是西方古代哲学辩证法的奠基人,
那么老子则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大师, 他的辩证观不仅显示了当时中国辩证法思想的巨大发展.. , 而且在中国
哲学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至今仍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放射着璀灿的光辉。,史实雄辩地证
明, 在辩证法思想方面, 中国古代的老子并不逊色于西方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