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态旅游地中社区参与的认识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型发展道路探讨
![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型发展道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ea82a1659eef8c75fbfb3d0.png)
资源 为前提 ,以欣赏和研究 自然景观 、野
生生物及其相 关文化特征 为目标 ,以对公 众提供环境教 育 、普及 自然文化知识 为核 心 内容 的较高层次 的旅游 活动 。
的 保 障 生态旅 游 的 持 续 、快 速 、健 康 发
和 了解 、研 究 自 然景 观 、 野 生 生 物 及 相 关
文化特征 为旅游 目的 ,以不改变生态系统
生 旅 的 区 与 态 游 社 参 型
发 展道路探 讨
■ 周丽洁 副教授 熊礼明 ( 长沙 学院 长沙 4 00 1 0 3)
的有效循环及保护 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 环境为宗 旨,并使 当地 居民和旅游企业在
我 国学者卢云 亭 (1 9 在 《生态旅 9 6) 游与可持续 发展 》一文 中将其定 义为 :生
展 ,生态旅 游的发展 就应走 社 区参与
型 发 展 道 路 。 本 文 在 对 生 态 旅 游 的 涵 义 给 予 界定 基 础 上 阐 述 生 态 旅 游 社 区
在全球 引起了很大 的反 响。H te 认 为所 ez r
谓 “ 态 上 的 旅 游 ”应 具 备 四 个 内涵 :环 生
参 与 型发 展 道 路 的 积 极 意 义 ,然 后 分 析 社 区居 民对 旅 游 者 态 度 的 演 变过 程 及 其 原 因 ’最 后 探 讨 社 区参 与 生 态旅 游发 展 的 内容 。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社 区参与
一
是 “ 目的地 前往 自然地区去 了解环境 的 有
文化和 自然历史 ,它不会破 坏 自然 。而且 它会使 当地社 区从保护 自然 资源 中得到经
济 收益 ” 。
大理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如何开展
![大理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如何开展](https://img.taocdn.com/s3/m/a45142b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e.png)
大理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如何开展大理,这座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大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如环境污染、文化冲突、社区发展不平衡等。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当地社区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大理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应该如何开展呢?一、建立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机制首先,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机制。
这包括成立社区旅游发展委员会,由社区居民代表、政府官员、旅游企业代表等组成,共同商讨旅游发展规划、政策制定和项目实施等事宜。
通过这种方式,保障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同时,建立健全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社区居民能够从旅游发展中获得公平合理的经济收益。
例如,可以通过门票分成、旅游服务收入分配、旅游项目合作等方式,让社区居民直接受益于旅游发展。
二、加强社区旅游教育培训社区居民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效果。
因此,要加强社区旅游教育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服务意识和技能。
一方面,可以开展旅游知识普及讲座,让社区居民了解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服务的规范和标准等;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如导游培训、餐饮服务培训、民宿经营管理培训等,提高社区居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此外,还可以鼓励社区居民参加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培训,让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民族文化,为旅游发展增添文化内涵。
三、开发社区特色旅游产品大理的社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如传统手工艺品、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等。
要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开发具有社区特色的旅游产品。
例如,可以组织游客参观社区的传统手工作坊,让游客亲身体验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如火把节、三月街等,让游客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推出社区特色美食游,让游客品尝地道的大理美食。
在开发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注重社区居民的参与,让他们成为旅游产品的开发者和提供者,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和自我认同感。
生态旅游如何促进当地社区发展
![生态旅游如何促进当地社区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4b5ce57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04.png)
生态旅游如何促进当地社区发展在当今社会,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其中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态旅游不仅能够让游客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美景,还能为当地社区带来诸多发展机遇,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能够为当地社区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当游客涌入一个地区进行生态旅游时,他们在当地的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的消费,直接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收入。
例如,当地居民可以将自己的房屋改造成民宿,为游客提供住宿服务,从而获得经济回报。
同时,他们还可以开设特色餐馆,提供当地的美食,满足游客的味蕾需求。
此外,当地的交通服务,如出租车、包车等,也能因游客的需求而增加收入。
这些直接的经济收益,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经济实力。
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在旅游相关的各个领域,如导游、酒店服务、景区管理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当地居民可以通过培训和学习,获得这些工作岗位,从而实现就业。
相比传统的农业或工业劳动,旅游业的工作往往具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当地的失业率,还能吸引外出务工的人员返乡就业,促进家庭的团聚和社会的稳定。
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基础设施的改善。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政府和企业往往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方面。
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也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比如,原本崎岖不平的道路得到修缮,使得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水电供应的改善,让居民的生活更加舒适;通信设施的升级,让居民能够更好地与外界沟通和交流。
生态旅游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文化。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生态旅游,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感受其魅力。
当地居民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示传统手工艺品等方式,向游客展示自己的文化。
这不仅能够增强当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能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对旅游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
![对旅游社区参与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9f58439b90d6c85ec3ac6e8.png)
特点 : 具有一定范 围的社 区地域 ; 具有独特的社区文化 ; 具 有优美迷人的社区环境 ; 具有合理高效的社 区结构L 。旅 2 J 游社区是景区生态 环境 维护 的地域载体 , 同时也是被激励 主体生存 的空间 , 加之景 区生态环境 自身的外部性和资源 的公共性 , 因而旅游社区会对景区生态环境建设发生全方 位 的影响 , 将会 有 效 防止 在生 态 环境 建设 方 面 “ 府 失 政 灵” 和“ 市场失灵 ” 情境发生 。 旅游社区作 为资源拥有 者与使用者的双重角色 , 他们
、
旅游社 区的含 义
千万不要 忽视 了当地人在旅游环境保护 中的作用 , 不要以 为 当地人没有做出什么贡 献 J 。这 充分说 明旅游社 区参
与生态建设 是有价值 的。 1旅游社 区参 与生态 环境建设 有利 于景区生态 系统 . 安全和旅游业 的可 持续发展 。旅游社 区生态 环境建设是
一
旅游社区是在旅游地基 础上通过 旅游经济 内驱力 引
起人 口结 构 及 人 口特 征 等 变 化 的一 种 社 区 形 态 。 这 些 变
化包括显性变化和隐性变 化。显 性变 化主要指 的是 由人
口和生产要 素的集 聚和分散等 引致 的社 区形态的变化 , 隐
性变化包括居 民专职旅游化 、 区功能、 社 公共服务 、 社会心
作 者简 介 : 金 凤 ( 9 8一) , 学 硕 士 , 鸡 文理 学 院旅 游 管理 专 业 教 师 , 究 方 向 : 张 17 女 理 宝 研 区域 旅 游 规 划与 管 理 、 态旅 游 研 究 . 生 ①“ 政府失灵” 是指政府 由于对非公共物 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 曲、 市场秩 序紊乱 , 由于对公共 物品配 置的非 或 公开 、 非公平和j 公正行为 , E 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d8ae7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76.png)
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生态旅游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更注重对目的地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更强调与当地社区的互动和合作。
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社区参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参与在生态旅游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社区参与,实现生态旅游和社区共赢。
生态旅游的本质是保护自然,尊重当地文化,促进社区发展。
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是必不可少的。
社区参与可以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增强他们对环保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社区参与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社区参与也可以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为留住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加强社区参与不仅有助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符合当地社区的利益诉求。
1. 社区参与意识不足。
在一些地方,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和经济条件限制,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和参与度较低,缺乏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难以与生态旅游发展取得良好的互动和共赢。
2. 经济利益分配不均。
在一些生态旅游目的地,由于旅游收入的分配不公,当地居民从中获得的经济利益有限,难以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生态旅游的保护和发展中来,这也影响了他们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和参与度。
3. 缺乏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
在生态旅游发展中,缺乏有效的社区参与机制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当地居民在决策和管理中缺乏话语权,他们的诉求和需求难以得到重视,这也使得他们的参与意愿较低。
三、促进社区参与的对策和建议1. 增强社区参与意识。
政府和生态旅游企业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强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让他们意识到生态旅游对于当地环境和经济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来。
2. 公平合理分配利益。
政府和生态旅游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当地居民能够从生态旅游中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增强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分析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5b1c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9.png)
关于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分析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是指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将社区作为核心,充分发挥社区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通过社区层面的参与和管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社区参与、规划管理、宣传推广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社区参与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基础。
社区居民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服务提供者,应该参与到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和运营中。
社区可以通过组织居民参与旅游活动、开展生态保护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居民的旅游意识和参与度。
社区还可以通过设立旅游协会、成立居民议事会等形式,让居民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决策和管理中,增加其对生态旅游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规划管理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核心环节。
社区应该制定有关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明确生态旅游的发展目标、政策和师资培训等措施。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社区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特点,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旅游活动。
社区还应建立监管机制,加强对旅游经营者和游客的监管,确保旅游活动的质量和安全。
宣传推广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重要一环。
社区可以通过宣传活动、旅游节庆等形式,向外界宣传社区的生态环境、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到社区旅游。
社区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提升社区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产业发展是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关键环节。
社区应该鼓励和支持居民发展与生态旅游相关的产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居民收入。
可以发展农家乐、民宿、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将生态旅游与农业、手工业等传统产业相结合,形成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生态旅游如何兼顾环保与发展
![生态旅游如何兼顾环保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23128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3.png)
生态旅游如何兼顾环保与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生态旅游逐渐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旨在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生态环境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然而,要真正做到兼顾环保与发展并非易事,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首先,我们要明确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简单地走进自然,而是一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让游客深入了解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旅游活动。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更注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当地社区的参与以及游客的教育意义。
在规划和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科学合理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相关部门和开发者应该充分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生态承载能力以及文化特色。
以不破坏生态平衡为前提,合理设计旅游线路和景点布局。
比如,对于一些生态脆弱的区域,可以限制游客数量,或者采取预约制度,避免过多的人流对环境造成压力。
同时,要避免过度开发,不盲目建设大规模的旅游设施,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
加强对游客的管理和教育也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游客进入景区之前,通过宣传册、讲解等方式,向他们普及生态保护的知识和重要性,明确游客在景区内的行为规范。
比如,要求游客不随意乱丢垃圾,不破坏植被,不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等。
同时,景区可以设置一些提示牌和志愿者进行监督和引导,对于违反规定的游客进行及时的劝阻和教育。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社区的参与和支持。
当地居民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也是生态旅游的受益者。
因此,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旅游项目的开发、管理和服务中来。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从而提高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鼓励当地居民开办民宿、提供特色餐饮等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另外,要建立健全的生态旅游监管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监督和管理,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考核制度。
自己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自己对生态旅游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0783d3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7.png)
自己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生态旅游是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强调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以及提供深度的教育和文化体验。
它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注重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
1、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这意味着在开发和运营旅游活动时,必须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防止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这包括限制游客数量,防止环境污染,以及采取适当的垃圾处理和资源管理措施。
2、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项目时,必须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确保旅游活动与当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相协调。
3、当地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应当与当地社区紧密合作,让当地人从旅游活动中获益,同时也有机会参与到旅游规划和管理的决策中。
这不仅可以增强当地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和传统。
4、教育和文化体验
生态旅游应当提供深度的教育和文化体验,让游客有机会了解和欣赏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
这可以通过导游讲解、互动活动、工作坊等形式实现,帮助游客提高环保意识,了解当地文化和传统。
5、责任和道德行为
生态旅游强调对环境和社区的责任和道德行为。
游客和旅游业从业者都应当尊重当地的文化和环境,遵守当地的法律和规定,采取负责任的旅游行为。
同时,也应当倡导绿色旅游,鼓励游客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和住宿设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论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参与
![论生态旅游区的社区参与](https://img.taocdn.com/s3/m/8bce2278a417866fb84a8ef5.png)
训机构 , 开展对社区居民的教育与培训工作 ,提高居民的就业能力 ,如 景区导游 、 宾馆饭店服务员 、 旅游设施管理员 和维修员、苗圃种植人员 、 保安员等等 。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社 区参与程度 ,而且有利于促进生态 旅游 区的整体接待水平。
同时,旅游业在价格 、税 收、就业 、收支平衡等方面的经济影响 ,
2 . 当地居民参与程度受限 “ 生态旅游要求具有 高素质专业化的从业人员 ,而很多生态旅游区 尚未建立起生态旅游从业人员 的培训教育体 系,使当地居民因缺乏相应 的知识 而难 当重任。 ” 因此,当地居民人参与的主要形式只能停 留在出 售旅游纪念 品等阶段 , 市场管理的缺失反而 给游客留下不好 的印象。此 外 ,生态旅游很强调当地社 区对规划、经 营和管理的参与 ,而 目前在我 国大多数生态旅游区的规划 中,仍采用 的是传统的政府决策模式 ,在很 大程度上只 限于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参与 ,而非政府组织和当地居
以及旅 游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都表明旅游业对社 区产生 了许多 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并且在不同程度上作用于社区的整体发展 。而社区 参与旅游发展 ,会在减少旅游 给生态旅游区带来的消极影响 中起着不可 忽视的作用 :
( 一 )社区居民真正参与 到旅游开发中 ,通过他们 的服务 、生活、
在 我国,生态旅游区大都归属于国家林业部门 、建设部 门等行业管 理, 行政管辖权属地方政府 。 旅游 区管理机构和当地社 区融合程度不高 ,
社区参 与几乎被忽视 。总的来说社 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很低。 进入 2 1 世纪以来 , 生态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 成为旅游业发展 的趋势 , 但是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是 由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共同组成 , 社区作 为生态旅游区主要的人 文资源 ,其参与到旅游发展 中,是保证生 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 国一些生态旅游 区已经逐渐意识这个 问题 ,并且在实践中逐渐摸索一套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的社区参与的管理 模式 ,力求有效地解决社区参 与旅游发展决 策和利益分配问题 ,为生态 旅游 区可持续发展创造 良 好 的条件。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776a884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4.png)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引言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对当地社区的支持,通过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提供给游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机会。
然而,在实施生态旅游过程中,社区参与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参与方式以及社区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等诸多方面。
本文将就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展开讨论。
社区参与的意义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促进社区发展、保护环境以及提升旅游体验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区参与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
生态旅游涉及到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往往是存在于当地社区中的,因此社区的参与可以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社区可以通过提供各种旅游服务来增加收入,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教育和医疗水平等,从而促进社区的发展。
其次,社区参与可以保护环境。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社区作为生态旅游的基地和承载者,可以通过参与旅游规划、资源管理等方面,共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旅游活动,了解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并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
最后,社区参与可以提升旅游体验。
社区居民是当地文化和风貌的代表,他们了解当地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并可以通过参与旅游活动,与游客进行互动交流,为游客提供更加真实、丰富的旅游体验。
社区参与的问题与挑战然而,在实施生态旅游过程中,社区参与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参与意愿不足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不足是社区参与的一个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各种原因的影响,一些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和意愿较低,不愿意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旅游的益处不了解,或者担心旅游对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是社区参与的一个关键问题。
参与方式不合理目前,一些生态旅游项目的社区参与方式存在不合理的问题。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327aa8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97.png)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雨崩村社区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雨崩村,作为一个充满自然魅力和人文底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的目光。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保持社区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雨崩村社区旅游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深入探讨了雨崩村社区参与旅游的方式,包括政策制定、资源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并分析了这些参与方式对社区增权的具体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效果,包括增强社区凝聚力、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保护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等。
文章提出了促进雨崩村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其他类似社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雨崩村社区旅游发展现状雨崩村,位于中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云岭乡境内,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原始自然风光的藏族古村落。
近年来,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雨崩村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藏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社区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为雨崩村居民提供了更多参与旅游活动的机会。
在雨崩村社区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居民们的参与方式逐渐多样化。
一方面,他们通过提供家庭旅馆、餐馆、导游服务等直接参与旅游服务,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另一方面,雨崩村的居民还积极参与到旅游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中,如举办藏族文化表演、徒步探险等特色活动,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雨崩村还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
在社区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居民们努力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藏族文化和建筑风格,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仅增强了雨崩村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也为社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雨崩村社区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如何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区的和谐稳定,这些问题都需要雨崩村居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解决。
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探析
![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dd2c0aa6c30c2259019ec9.png)
杜区参与旅游规划、
旅游 项 目设 计 、旅 游 决 策 、旅游 基 础
多 的 是 旅 协助制订 面向当地居民的就业政策
游 规 划 过 区参 与
四个最 基本 的特点 。一 是生 态旅 程 中的社
王瑞红 :社区居民应参 与旅游发展决策 、参与旅游经 济活动包括参与旅游市场 调查 、旅游产品规划参与旅游 社区营销 、参 与旅游服务 、参与旅游 发展带来的利益分配 、 参与旅游资源和环境 的保护 、参与有关旅游知识的培训 蒋燕 :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和旅游利益分配。其中参
而无一害, 的生态旅游非常重视社 区的参与, 国外 北 美 、东南亚 、非洲等地区的许多国家都有着大量的 社 区参 与 旅游 发 展 的成 功 案例 , 别是 传 统 乡村 和 特 少数 民族 ( 著 民族) 区旅 游资 源 的成功 开 发大 多 土 地
得益 于社 区参 与 的开发理念 。
的旅游 发展模式 ,它 的独特之 处就在 于在生 态旅游
过生 态旅游 的发 展促进 对 当地传 统文化 历史遗 产 的 保 护 ;三 是生 态 旅 游 的发 展鼓 励 当地 居 民的参 与 , 并帮 助贫 困人 口脱 贫致 富 ;四是 生态旅 游发展有 利 于旅 游资源 的可持续 利用 。 3社 区参 与 是 实现 生 态旅 游 目标 的理 想途 径 。 . 环 境 保护 主 义 者认 为 , 态旅 游 是旅 游 资源 可 持续 生
2 1年 l 00 2月
经 济 论 坛
Ec n mi F r m o o c ou
De .2 1 c O O
Ge . 8 . 2 n 4 4 No 1
总 第 44期 8
第1 2期
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探析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ab33026c85ec3a87c2c5af.png)
生态旅游中的社区参与问题内容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生态旅游的产生、定义及政策保障,说明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到实现定义中的要求,把生态旅游变成现实都隐含了社区参与思想,社区参与和生态旅游有着内在的、客观的联系。
接着介绍了与生态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社区、社区发展、社区参与概念;最后深入阐述了生态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是指当地人(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的决策、规划和管理中,他们基于共同资源的相互依靠是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基础,他们共同形成的一体化决策是解决利益冲突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生态旅游社区社区发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产生、含义与政策保障生态旅游的产生生态旅游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965年,当时Hetzer意识到观光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乃呼吁各界重新思考文化、教育以及观光的內涵,并提倡一种“生态性旅游”(ecological tourism),Hetzer认为所谓“生态性旅游”具有四个內涵:环境影响最小化、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影响最小化、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
“ecotourism(生态旅游)”一词首次出现是在罗玛丽的一篇文章中。
生态旅游从总体上被认为是一种小规模的、由当地社区所控制的自然旅游形式,这种旅游形式能够补充当地的经济收入并与当地的文化景色融为一体。
可见,生态旅游是在传统旅游业的发展受到挑战时应运而生的,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形式。
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定位于游客与社区居民,而且其控制权属于当地社区。
生态旅游的含义生态旅游的意义涵盖以下几个主要项目:生态旅游是以资源为其发展的基础,强调生态旅游所利用之资源以自然资源为主,尤其是风景及野生动植物,另外,资源应包括当地历史文物及原住民文化。
特殊的游客动机或目的,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前往自然地区以了解自然及文化;另外,欣赏、参与、感受、学习、研究风景、植物、动物是为游客参与生态旅游活动主要的动机及目的。
可持续发展之概念,强调生态旅游必须以可持续的观念来加以管理;生态旅游强调游憩活动应减少对当地的冲击、减少消耗当地资源,藉此让当地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使得地方旅游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aca8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13.png)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既能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又能促进环境保护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自然保护区因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然而,生态旅游的发展在给自然保护区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生态旅游为自然保护区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它能够为保护区带来经济收益。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管理,生态旅游可以吸引大量游客,从而为保护区创造门票收入、住宿餐饮消费等直接经济利益。
这些资金可以用于保护区的日常管理、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以及科研监测等工作,为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其次,生态旅游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游客在亲身体验自然保护区的美丽和脆弱性后,往往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种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促进公众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再者,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保护区周边的居民可以通过参与旅游服务、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方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
同时,社区居民在受益于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中,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互动。
然而,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过度的游客流量可能会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游客的活动可能会破坏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例如,一些游客为了追求刺激,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践踏植被,惊扰野生动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直接的破坏。
此外,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也可能对保护区的生态造成破坏。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可能会在保护区内修建道路、宾馆、停车场等设施,这可能会导致土地占用、水土流失等问题。
而且,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活动也可能会产生噪音、粉尘等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管理不善也是生态旅游带来的一个问题。
雨崩村社区旅游_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雨崩村社区旅游_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7abca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8.png)
雨崩村社区旅游_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近年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许多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下,许多地方的社区却未能真正从中受益,甚至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让社区与旅游业实现良好互动与共享,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雨崩村积极探索社区参与式旅游的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雨崩村社区积极发展合作社的模式,鼓励村民成立旅游服务小组,并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村民们能够更好地组织起来,共同制定旅游服务的标准和规范,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
其次,雨崩村社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和民俗风情。
他们利用社区资源,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展示当地的传统工艺和技艺。
同时,他们也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其中,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技能,增强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吸引力。
通过这些活动,游客不仅能够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也能够了解和尊重当地的传统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好传统文化。
第三,雨崩村社区注重旅游与农业的有机结合。
他们利用社区空闲资源开展农家乐和农产品采摘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品味当地的农耕文化和农产品特色。
同时,他们也鼓励村民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式,提升自身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在旅游业中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还能够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传统农耕文化,实现旅游业与农业的共赢。
最后,雨崩村社区还积极与周边社区、景区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品牌。
通过合作共赢的理念,他们整合各方资源,优化旅游服务供给,提升整体效益。
同时,他们也通过联合营销和宣传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与。
雨崩村社区参与式旅游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社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b9642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f.png)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越来越关注。
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探索并尝试不同的发展模式。
本文将探讨几种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分析其优劣之处。
一、生态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模式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旅游发展方式。
该模式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同时通过开展生态教育、科学研究等活动,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生态旅游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
例如,一些国家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立旅游观光区,游客可以欣赏到独特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能够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认识。
然而,生态旅游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游客数量的增加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例如过度开发和过度开放可能破坏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
其次,生态旅游模式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和设施,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专业团队。
二、文化旅游模式文化旅游模式注重保护和传承目的地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旅游活动,游客可以了解并体验当地独特的文化风情,加深对目的地的认知和了解,同时也促进文化传播和交流。
文化旅游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推动目的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
例如,一些古城和文化遗址成为了热门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也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然而,文化旅游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文化旅游需要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要求目的地具备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专业的旅游人才。
其次,过度商业化的问题也可能破坏原本纯粹的文化体验。
三、社区参与模式社区参与模式是一种注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模式。
该模式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经营和管理,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发展。
社区参与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增加居民的收入。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手工艺品销售等方式参与旅游经济,从而改善生活条件。
然而,社区参与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的必要性及社区旅游的开发策略探讨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的必要性及社区旅游的开发策略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a16407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7.png)
2014年4月下半月刊旅游景区社区参与的必要性及社区旅游的开发策略探讨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态环境问题被人们所关注,社区参与作为景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方式日益深入人心。
笔者从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等方面来探讨社区参与景区发展的必要性,并为社区旅游的开发提出应对措施。
王旅游业一直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经济”“无烟工业”,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一个行业,它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群,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旅游业在促进旅游地经济、社会和文化保护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给旅游地社区带来了许多问题,如当地环境污染、旅游业收益分配不公平、社会文化破坏等,目的地社区被动承担了旅游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说明,一方面,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使得旅游地把优先权让给旅游,把国土、资源等让给外来的旅游投资者,另一方面,因旅游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旅游地部分人生活开始腐化,吃喝玩乐成风,形成了对旅游经济过度依赖等奇特的“新殖民主义”现象。
目的地社区居民是旅游社会影响的直接感受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受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到访游客的态度、对旅游开发行为的态度。
而社区居民、社区人文环境、社区友好氛围等都是旅游产品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目的地吸引力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社区居民的影响。
在对土耳其的调查中,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在十七项吸引力指标中位居第七,紧跟在历史悠久和远古废墟这两项指标之后。
在英属哥伦比亚的调查中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在十七项吸引力指标中也位居第七。
一、社区参与的定义有关社区参与的定义,至今也没有统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澳大利亚国家发展援助局(AIDAB)将其定义为,期望受益人参加发展项目的计划、实施和维护,它意味着发动人群对影响自身生活的一切进行管理及做出决策。
参与的目的包括2014年4月下半月刊旅游管理研究(一)维护和突出社区的旅游形象在社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科学地进行CI形象策划,同时研究CS顾客满意度战略,把二者有机结合,使旅游社区形象策划系统更加科学、完善,营造出各具特色、形象丰满的旅游社区体系。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与发展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9d9c4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e.png)
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与发展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各地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然而,仅仅依靠旅游业的发展,往往难以实现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
因此,社区参与成为了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参与与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
首先,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
社区居民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受益者和直接参与者,他们的参与对于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社区参与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居民参与旅游业的经营管理,也可以是参与旅游产品的设计和推广。
通过社区参与,旅游目的地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同时也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其次,社区参与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社区居民作为目的地的主要居民群体,他们对于目的地的发展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独特的见解。
通过社区参与,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提升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
此外,社区参与还可以促进目的地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社区居民对于当地环境的熟悉程度高于游客,他们更有动力和责任感去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因此,社区参与不仅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还能够保护和提升目的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然而,社区参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和能力存在差异。
有些社区居民可能对旅游业的发展持消极态度,或者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和能力。
其次,社区参与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和管理机制。
社区居民的参与需要有明确的渠道和机会,同时还需要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来协调和组织社区参与的活动。
最后,社区参与需要有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和企业应该积极推动社区参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在推动社区参与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措施。
首先,可以建立社区旅游合作组织,由社区居民和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管理和决策。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87c413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b.png)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研究——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引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旅游模式,在中国迅速崛起,并在许多地方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之一是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以及对社区的归属感。
本文以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为例,对这些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核心理念是让游客深入乡村,参与当地的农业、文化活动,体验真实的农村生活。
然而,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旅游活动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更好地配合和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同时,社区参与还可以促进旅游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区的经济增长和居民的福利改善。
浙江安吉乡村旅游地是一个典型的乡村旅游景区,吸引了大量游客。
研究发现,安吉的社区居民普遍积极参与乡村旅游活动,例如开办农家乐、提供导游服务等。
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是经济收入和社交交往,他们希望通过乡村旅游能够获得额外的收入,或与游客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
然而,社区参与的方式和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一部分居民参与较多,另一部分居民参与较少。
这种差异可能与居民个人的特点、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等因素有关。
二、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社区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影响感知是指居民对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影响的主观认知和评价。
正面的旅游影响感知能够促使社区居民更加支持和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反之则容易导致居民对旅游活动持消极态度。
研究表明,安吉的社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影响感知整体上是积极的。
他们普遍认为乡村旅游对社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推广和环境保护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也有一部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影响持保留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旅游地中社区参与的认识
专业(方向):饭店管理
姓名:
学号: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旅游的热情逐年递增,而其中生态旅游的到人们的广泛认同。
生态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是追求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要保证这一目标的有效性并最终实现,必须推行社区参与,开展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活动。
社区参与被认为是生态旅游内涵的一部分、生态旅游的特点之一和实现生态旅游目标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生态旅游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目录
第一章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 (1)
一、生态旅游的含义 (1)
二、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的含义 (1)
三、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关系 (1)
第二章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意义 (1)
第三章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2)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2)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2)
第四章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典型模式列举 (3)
第五章建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途径 (3)
第六章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4)
第一章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的含义
关于生态旅游的含义,一直备受争议。
我国学者卢云亭(1996)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将其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1】。
张建萍(2001)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2】。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将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负责任的自然旅行,在此过程中,需要保护当地的环境,并能促进当地居民的可持续福利。
二、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的含义
对于社区参与的含义Kuntala Lahiri - Dutt认为是“社区参与的定义是不明确的、含糊的,但却有着积极的意味, 它表示着公众成员、个体、群体和政府机构间的互动的过程, 这一过程为市民提供了表达自己声音和参与决策的途径”【3】。
三、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关系
邓冰、吴必虎认为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是当地社区确实拥有并管理生态旅游事业,为游客提供原真性服务,能保障大部分的利益收入保留在社区内部,以达到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促进地方社区发展的综合目标【4】。
其实质就是在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中,使社区能够实质控制并能够参与到管理与发展中,并且使大多数利益留在社区中。
第二章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游客充分感受当地的文化,增强对旅游地的印象。
三、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利于当地居民主动融入旅游中,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四、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的收益,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
五、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有利于保护当地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发展。
第三章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生态旅游在国内兴起,在各生态旅游区中,以居民个体经营为主的参与活动早已出现,坚持的是我们一直唱到的“区内旅游,区外住宿”的理念,生态旅游区周围的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活动的方式也以住宿、餐饮、当地特产买卖等为主,从中获利。
据调查,在河北省承德市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洼国家级草原生态自然保护区等周边社区,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已占居民总收入的40 %以上。
安徽省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保护区、科研机构和社区各自优势,立足本地资源,变资源消耗型为资源持续利用型,逐渐增加旅游产业相关联产品及服务项目的收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5】。
应该说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形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了许多问题。
二、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政府权力交叉,管理层级复杂,同一区域导致管理方式不统一。
例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一方面归属于武陵源区政府所辖,另一方面业务归口省林业厅,形成多头管理。
再如湖北漳河风景区周边社区涉及4 个县、市,7 个乡镇,37 个行政村,地理区域也不完整,周边与其他乡、村接壤,归属复杂,在管理上就有矛盾与遗漏【6】。
这就导致居民无法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中,只能分散经营自家经济。
2、保护与开发之间存在矛盾。
很多旅游资源一旦开发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如果不开发又很难实现其价值,也就不能给游客带来有价值的旅游体验。
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怎样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也是生态旅游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3、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的参与度较低。
基于社区参与的生态旅游,强调了社区拥有、社区参与、生态可持续性以及环境解说系统的原真性等,而这一切必须要有社区居民的参与,但是现在由于政府组织以及外来企业的参与,使得当地
居民参与权被剥夺。
4、社区居民从生态旅游中收益甚微,大多数利益都被外来企业挣得。
以张家界的天子山为例,天子山被承包给了外来的旅游开发公司,根据2002 年1 —7 月旅游区接待情况统计,门票收入2 916 万元,全年门票收入5 000 万,而武陵源区的财政收入1998 年是3 000 万,2000 年是5 000 万,2001年是6 500 万,区政府认为当地从农民到政府都没能从中拿到多少钱,而一条索道的收入几乎与一个区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当。
武陵源区的统计数据显示:1989 年到2000年,当地旅游年总收入增长了55 倍,而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却只增长到2 179 元,仅增长了5. 5 倍【7】。
5、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
社区居民大多数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自己在当地旅游中的地位角色等认识不清。
第四章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典型模式列举
一、“南非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中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中的洛克泰尔湾“分红利”之社区参与模式【8】。
二、“厦门岛东海岸区(黄厝村) 生态旅游资源经营管理新机制——生态旅游股份合作制”之社区参与模式【9】。
三、贵州平坝县“天龙屯堡文化”旅游经营之“政府+ 公司+ 旅行社+ 农民旅游协会”的社区参与模式【10】。
第五章建立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途径
一、增加居民参与规划决策的途径。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社区参与生态旅游这一活动,当地居民才最应该拥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增加居民对规划和决策的参与途径,使居民真正能够决定自己社区的规划与开发方式,行使主人翁的权利,才会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社区生态旅游做贡献。
二、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量和脆弱性,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深度调查当地居民的意见,因为他们才是对社区生态环境最了解的人。
三、组织当地居民形成规模较大的经营组织,增加竞争力,以抵挡外来企业的冲击,为自己挣得更大的经济收益。
四、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同时应当加大培训力度,提
高当地居民的技能。
第六章结束语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已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形式,如何更好的运作这一形式,运用怎样的模式,以及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是一个艰巨的课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但是,一切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共同目的。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 ],1996.
【2】张建萍.2006.
【3】 Kuntala Lahiri - Dutt. I Plan, You Participate: A Southern View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Urban Australa
[ J ].Corn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 2004.
【4】邓冰,吴必虎.2006.
【5】施建荣. 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与发展[J ] . 华东森林经济,2001 , (3) : 50 - 51.
【6】佟敏,黄清.社区参与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4,
06.
【7】张家界调查[N] . 南方周末, 2002,09(06).
【8】安妮. 斯潘斯里(Anna Spenceley) ,刘晓晔译. 南非两个自然旅游经营项目中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J ] . 产业与环境,2002 ,24 (3 -
4) :50 – 53.
【9】刘岩等. 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中社区参与激励机制探讨———以厦门岛东海岸区生态旅游开发为例[J ] . 农村生态环境,2002,18
(4):60-62.
【10】张波.旅游目的地“社区参与”的三种典型模式比较研究[J ].旅游学刊,200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