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说课稿 2012.10.16

朱延芳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在第一章、第二章中介绍了大量的生物种类,为“物种的多样性”的提出提供了感性认识。生物分类中提到“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本节提出“物种”概念是对前面知识的延伸和解释,使学生知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算是“物种”。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知道生物物种的定义;②了解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体现;③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意识到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3. 教学重点:

①物种的概念;②物种多样性的表现

教学难点:

① 怎样确定生物的种;②知道为什么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主要条件。

二、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归纳法、讨论法、列数字法、举例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ppt、森林、海洋、湖泊、热带雨林、加拉帕戈斯群岛的视频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影片:播放生物多样性的视频。

教师:请你说出视频中出现的你比较熟悉的几种生物名称。(组织教学、活跃气氛,从广泛举例中感悟到物种真得很多,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生机的世界里)

提问:你知道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

学生:(随意地预测)

教师:其实不仅我们不知道,科学家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有500万种,有的说有1000万种,更有的说有一亿种之多,已经确定名称约有200多万种。总之,自然界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生物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今天我们就来感受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具体的数字为证,使学生接受物种的多样性的事实)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过渡:生物的物种多种多样,那生物的种又是怎么来划分的呢?

(1)确定生物的种

看一看,想一想:出示白猫和黑猫的图片,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生物?

(说明:颜色不是确定种的依据)

看一看,想一想:出示大狗和小狗的图片,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生物?

(说明:大小不是确定种的依据)

看一看,想一想:出示猫和狗的图片,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生物?

(不是)

讨论:怎样确定物种呢?

一般学生能回答出:同种生物是很相像的。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猫和狗能交配吗?

结论:外形相像,能够相互交配并繁殖后代的生物称为同种生物。

(问题链的组合,降低了思考的难度,使学生明确颜色和大小不是确定物种的依据,然后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同种的条件)

出示马,驴和骡的照片,知道他们叫什么吗?谁能介绍一下骡?

(一般指公驴和母马杂交后所生的种间杂种。体型较大,像马,叫声似驴,耳长,鬃毛和尾毛则介于马和驴之间,俗称“马骡”。蹄小、四肢筋腱强韧。不仅耐粗饲料、耐劳,抗病力及适应性强,而且挽力大并能持久。故适于拉车和驮物。)

(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享受成功的喜悦。没说全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

思考:马、驴交配能生成骡,马和驴是同种生物吗?为什么?

阅读:教材

幼骡能正常生长,并发育成成年骡,但骡不能繁殖后代,因此,骡不是一个种,马和驴也不是同一种而是两个种。

经过以上分析,你能归纳出物种的概念吗?

物种的概念:生物性状相像,能够相互交配并能繁殖有生殖能力后代的生物群体。

那么,你能说一说生物要称得上是同种,得具备哪些条件呢?

(提出马和驴是不是同种生物的思考?可以考察学生会不会依据刚学到的两点去判断,对后代也必须具有生殖能力的条件对学生来说太难了,因为他根本没有相关的经验,所以通过自学阅读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物种的概念已经水到渠成,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个条件的强调,再次明确了物种概念的内涵)

过渡:地球上的生物多种多样,这些物种的产生需要经过千万年进化才能形成。物种与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使生物物种都是唯一的,一旦消失就再也不能找到,就好像在6500万年前存在的恐龙,并不能用鸵鸟或者其他的物种来代替,这也正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2)物种多样性

Ø 教师指出物种和物种间差异的多样性叫做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播放视频,之后分组讨论并进行归纳:森林、海洋、池塘物种的多样性

教师指出即便是一滴池塘水,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也会看到许多微小的水生动植物在运动。提出: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物种多样性。并剖析它的两层含义:一是同一自然环境下,生物物种很多;不同自然环境下,往往有不同的生物物种。

教师: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自然环境是热带雨林、珊瑚礁和热带湖泊。

展示全世界热带雨林分布图

教师:它的面积只占全球面积的7% ,但它的生物物种却占全世界的一半以上。

学生讨论:热带雨林地区物种丰富的原因?

(1)在地质时期,热带比温带气候稳定。

(2)暖热和高湿度为许多不适宜温带的物种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

(3)有害生物的压力极大,难以形成竞争力强的优势物种。

(4)能接受更多的太阳能。

(5)生物物种之间异型杂交率(与同种其他个体远系繁殖)高,因而会产生高水平的遗传变异性、局部适应性,有利于新物种的形成。

介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再通过观看视频,讨论得出在不同自然环境下存在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并对它的含义进行了收入挖掘。借助图片及学生的日常知识讨论热带雨林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物种。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

过渡:出示加拉帕戈斯群岛分布图和岛上的各种雀鸟

提问:为什么在赤道附近,自然环境都相近的条件下会产生如此多不同的雀鸟呢?

提示学生观察加拉帕戈斯群岛分布特点,得出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多样性

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同地理位置的物种多样性?

阅读教材并回答:由于山脉、河流、海洋的分隔,使地球上的某些区域处于隔离状态。这中隔离状态的环境,使生物在外形、行为等方面发生显著变化,因而形成新的物种。

介绍澳大利亚东海岸附近海洋中的大堡礁,并出示图片。为什么这里的物种如此丰富?

追问:新物种形成的条件是?——地理位置的隔离

介绍地理成种过程的四个步骤

指出这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