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蛋鸡提高蛋壳质量的营养措施
![蛋鸡提高蛋壳质量的营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86ff9a676eeaeaad0f33002.png)
蛋鸡提高蛋壳质量的营养措施
蛋壳质量直接决定着蛋的破损率,并影响蛋鸡生产效益。
影响蛋壳品质的营养性因素主要有日粮中钙、磷含量及其比例,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电解质平衡等几个方面。
要提高蛋壳质量,应采取以下营养控制措施:
保证钙的摄入量及钙在体内的存留时间考虑到钙的蛋鸡体内存留时间对蛋壳质量的影响,在日粮钙含量达到理论标准时,还必须保证钙质饲料的颗粒度(8~l2目为好),使之适宜于鸡吸收利用。
实验证明:采用含钙3.5%~4%的全粉料日粮,鸡食后钙在体内存留量仅为5O%。
由于蛋壳-般是黄昏时开始沉积,这样鸡在夜间根本得不到足够的钙质补充,这就是为什么长时间饲喂全粉料日粮时,蛋壳质量普遍较差的原因。
可采用下午3时以后补充占日粮l%~l.5%的钙粉粒加以克服。
控制有效磷含量及钙磷比例蛋鸡日粮中有效磷含量维持在O.4%左右,钙磷比例为4∶l至6∶l时,蛋壳质量较好。
而有效磷含量过高(O.45%以上),则会引起钙相对不足,出现高磷低钙现象。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d3是蛋鸡体内钙磷代谢所必需的物质,它能够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与转换,可在-定程度上克服钙磷比例不当。
-般每千克饲料中的添加量为2OOO~25OO国际单位。
日粮中维生素
d3不足、失效或存在其他干扰维生素d3代谢的物质,如黄曲霉毒素或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含量过高时,蛋壳质量均明显下降。
在高温条件下,维生素c能够增加甲状腺活动,促进钙的代谢,稳定
1。
蛋壳变硬的方法
![蛋壳变硬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0015e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4.png)
蛋壳变硬的方法一、蛋壳的结构蛋壳是由钙质和其他矿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
了解蛋壳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找到蛋壳变硬的方法。
二、影响蛋壳硬度的因素蛋壳的硬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料、环境、遗传等。
下面是一些影响蛋壳硬度的因素:1. 饲料饲料中的钙和磷是蛋壳的主要组成成分,因此饲料中的钙和磷含量对蛋壳的硬度起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供足够的钙和磷,帮助蛋壳变得更硬。
2. 环境蛋壳的硬度也受到环境的影响。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助于蛋壳的形成和硬化。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导致蛋壳的质量下降。
3. 遗传蛋壳的硬度还与鸡的遗传因素有关。
某些鸡种或品系具有较硬的蛋壳基因,因此通过选育可以获得更硬的蛋壳。
三、蛋壳变硬的方法根据以上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蛋壳变硬:1. 合理饲料配方饲料中的钙和磷含量要充足,可以通过添加矿物质或调整饲料配方来实现。
此外,饲料中的维生素D也对蛋壳的形成和硬化有促进作用。
2. 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蛋壳的硬度很重要。
鸡舍的温湿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蛋壳产生负面影响。
3. 培育硬壳鸡种选择具有较硬蛋壳基因的鸡种进行繁育,可以获得更硬的蛋壳。
这需要进行长期的选育工作,选择蛋壳质量好的个体进行交配。
4. 补充钙质在饲料中适量添加钙质补充剂,可以提供额外的钙质,有助于蛋壳的硬化。
但要注意补充的钙质量要适度,过量的钙质反而容易导致鸡体内钙磷代谢失调。
四、注意事项在帮助蛋壳变硬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均衡饲料配方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要均衡,不仅要注重钙和磷的摄入,还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充足供给,以确保鸡体的整体健康。
2. 控制环境条件保持鸡舍的适宜温湿度,注意通风换气,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蛋壳产生不利影响。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鸡蛋的蛋壳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蛋壳质量差的鸡蛋,可以进行分级处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蛋鸡蛋壳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蛋鸡蛋壳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53b540c850ad02de8041f9.png)
蛋壳 主要 由无机 物 ( 占整个 蛋壳 的 9 %~ 7 和有 约 5 9 %)
机 物 ( 占蛋 壳 的 3 5 组 成 . 约 %~ %) 无机 物 中 主要 是碳 酸 钙 ( 占 9 %) 约 5 和少量 的碳 酸镁 、 酸 钙 、 酸镁 ; 磷 磷 有机 物 中主
要 为 胶 原 蛋 白 和 黏 多 糖 , 其 中 约 有 1% 的 氮 、. 的 硫 。 6 35 %
1 蛋壳 的组成 与结构
皮质类 固醇和可 的松 等激素 水平 的增高 . 加 了矿物 质 由 增
肾脏 中 的排 出量 . 蛋壳颜 色变 浅 , 使 蛋壳变 薄 。
2 . 疾病 当前 引起 产蛋率 下降和蛋壳质量 变差 的疾病 .4 2
有输卵管炎 、 非典 型新城疫 、 传染性 支气管 炎 、 蛋综合征 、 减 禽流感 、 支原体病 等。 研究 表明 , 当蛋鸡感染输 卵管炎后 , 病 原体能使蛋壳 腺体合 成和分泌钙及 色素的机能 部分或 完全
文献 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4 5 9 (0 0 — 0 0 0 1 0 — 0 02 1 16 0 2 — 2 o
当前 . 随着 蛋鸡 产业 的蓬勃 发展 . 人们 对 鸡蛋 品质 的
降低 。高 湿度能 够加 重温度 对蛋 鸡造成 的不 良影 响 . 温度 较 高时 . 相对 湿度 的降低 能使 蛋壳 品质得 到改善 。 222 光 照 青 年 母鸡 的光 照 时 间及 强度 能 够 间接地 影 .. 响蛋壳 质量 。产蛋鸡 的最适 光照 为 l~ 6小时, . 照不 2l 天 光 足或不 规律 . 会对产蛋造 成不 良影 响。 照由 1 都 光 6小时/ 天 增加 到 1 9小 时, . 壳 蛋 的 发生 率 会 大 大提 高 : 天 破 光照 时 间过 短会抑 制性 激素 的分泌 , 而抑制 排 卵和产蛋 。 从 223 应激 .. 无论何 种应 激都 会 引起鸡 体 内的 肾上腺 素 、
改善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和蛋重的对策
![改善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和蛋重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f49da51f242336c1eb95e86.png)
改善种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和蛋重的对策一、基本情况蛋种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尤其是到36周龄以后,蛋壳质量呈下降趋势,55周龄以后可能导致薄壳蛋、沙皮蛋、畸形蛋比例增加,同时,产蛋后期由于产蛋率下降,使得蛋重变大,甚至超标,种蛋合格率下降,影响孵化质量。
虽然产蛋后期蛋鸡老化,种蛋质量稍微变差不可避免,但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种蛋蛋壳质量变差,蛋重超标,对于企业而言,将直接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能够改善由于外界因素导致种蛋出现的这些问题,那么带给养殖者们的将是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
二、影响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因素及对策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种和遗传、日龄、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和疾病等非营养性因素,还有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性因素。
在产蛋高峰期受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的侵害或者产蛋后期正在发病的鸡群,可能引起输卵管受损,导致产蛋后期输卵管合成蛋壳功能降低,钙质沉积不均和不全,蛋壳质量变差。
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或维生素不能满足鸡群需要时,可能引起同样的问题。
高温环境应激能引起鸡只分泌功能紊乱,造成输卵管机能障碍,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变差。
日龄因素导致蛋壳变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缓解由此带来的损失。
改善蛋壳质量的措施很多,经验证,在实际生产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改变饲喂方式:早上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二,中午十二点清空料槽3小时,下午喂全天料量的五分之三。
由于蛋壳大多在夜间形成,并且夜间鸡群不进食,如果不能采食足够多和足够大颗粒的钙质,就会动用骨骼中的钙,而下午提高喂料量,或者下午在料槽中额外撒一层大颗粒石粉,就可以满足产蛋高峰后期鸡群产蛋的需要,能够显著提高蛋壳质量。
三、影响产蛋后期蛋重的因素及对策在实际生产中,蛋鸡饲养后期采食量逐渐提高,产蛋率逐渐降低,导致蛋重偏大,不利于种蛋的孵化。
蛋重与开产体重成正相关关系,开产体重越大,蛋重就越大。
从营养角度分析,蛋重大小受到粗蛋白质、蛋氨酸和胱氨酸、能量、脂肪及亚油酸等摄入量的影响。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38daf0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8.png)
摘要:蛋壳质量是衡量鸡蛋的重要指标。
蛋壳质量问题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就鸡蛋蛋壳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品种、日龄、疾病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蛋壳;质量;鸡蛋;对策;影响因素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张精海(山东省邹平市黛溪街道畜牧兽医站山东滨州256200)收稿日期:2023-06-20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4.04.047家禽养殖业规模化发展过程中,蛋壳质量问题可造成每年10%~15%的经济损失。
蛋壳质量下降会导致种蛋孵化率降低。
销售过程中蛋壳颜色、比重、大小、完整性等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因此,研究鸡蛋蛋壳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鸡蛋的结构鸡蛋蛋壳从内到外共有5层结构,分别为内膜、外膜、乳头层、栅状层和蛋壳膜。
不同结构的主要构成元素不同。
例如,乳头层主要构成元素为锰元素;栅状层主要构成元素为镁元素和碳酸钙。
乳头层和栅状层共同决定鸡蛋蛋壳的厚度和硬度。
一个质量良好的蛋壳应衡量多个指标。
例如,厚度、强度、变形值等。
正常蛋壳厚度应维持在0.3mm 左右,蛋壳越厚,破损率越低。
蛋壳强度值在6~8磅左右,且强度越高,质量越好,破损率越低。
变形值通常情况下维持在15~16μm 。
2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2.1环境温度和光照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环境因素。
蛋鸡适宜生长温度在20~25℃左右,鸡舍内环境温度超过30℃时,蛋鸡表现为呼吸加快、采食量减少、产蛋率下降、蛋重减小、蛋壳变弱、表面粗糙、破蛋率增加。
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蛋鸡采食量增加、蛋重增大、蛋壳变薄、破蛋率增加。
另外,光照时间和强度也会影响蛋壳质量。
当光照强度增加时,蛋壳质量下降。
若蛋壳形成前光照强度和时间增加,会导致蛋壳表面暗纹数量增多。
因此,光照强度低利于蛋壳的形成。
除此之外,鸡舍内环境湿度大、饲养密度高、通风不良等也会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2.2日龄刚开产的蛋鸡产蛋量低,蛋壳小、薄,容易出现破蛋。
鸡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
![鸡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doc](https://img.taocdn.com/s3/m/30faf71bcaaedd3383c4d3f3.png)
鸡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概述:鸡蛋的蛋壳质量不好,颜色发白,有软壳蛋、焦壳蛋、黑斑点蛋、畸形蛋等,实质上是各种病引起的鸡输卵管炎症,导致上皮细胞分泌色素受阻,钙磷利用障碍而产生的。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疾病因素
褐壳蛋鸡如发生了新城疫(ND)、传支(IB)、传喉(IT)、流感(AI)、减蛋综合症(EDS-76)、大肠杆菌(E.Coli)、球虫病、细菌性肠炎、输卵管炎等疾病就会出现产白壳蛋的现象;
2、使用药物或疫苗不当
如使用磺胺类药物、抗球虫药球净(尼卡巴嗪)及大剂量的驱虫药丙硫咪(30mg/kg体重),长时间使用氯霉素等或使用传支H52中毒,新城疫I系中毒,传喉疫苗等方法不当,均会引起产白壳蛋的现象。
3、应激因素
1)气候突变;2)突然停电或惊群;3)冷热应激;4)噪音过大;5)突然改换饲料,无过渡期;6)免疫应激主要是在产蛋高峰期,使用了大剂量疫苗;7)环境应激(通风不良,环境条件差);8)光照程序或光照强度突然变化。
4、营养因素
饲料中缺钙或钙磷比例失调,磷含量过高。
另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如霉菌、化工原料等,亦能影响到蛋壳的颜色。
5、遗传因素
蛋鸡的品种是否纯正,有无严重的品种退化现象等。
解决办法:
①采取科学的免疫程序,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发生;
②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肠炎、输卵管炎;
③避免使用对产蛋有影响的药物;
④使用优质的饲料;
⑤选择合格的苗鸡;
⑥减少或避免各种应激的发生;
⑦发生后迅速查明原因,有针对性的治疗;
⑧V AD3粉加倍,加0.05%金霉素,多维素加倍,一起拌料7-10天。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433091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b.png)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与改善措施何萍1,杨福存2,詹涛3,李勇41.云南省通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通海 652799;2.云南省通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通海 652799;3.云南省通海县河西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通海 652701;4.云南省通海县畜禽改良站,云南通海 652799摘要蛋鸡蛋壳的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蛋鸡的品种、日龄、产蛋时间、饲粮营养、管理水平、药物和疾病等因素,都会对蛋鸡的健康发育情况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蛋鸡的产蛋性能和蛋壳质量下降,给蛋鸡养殖收益带来较大的损失。
为此,本文根据蛋壳的结构特点,对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善蛋壳质量的对策:提高蛋鸡的饲养管理水平、进行科学免疫、加强疾病防控、合理使用维生素或者鱼肝油等添加剂。
通过这些以期提高蛋壳质量、促进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为蛋鸡养殖的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鸡蛋;蛋壳质量;影响因素;对策;经济效益随着蛋鸡养殖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发展,自动化的养殖、运输、捡蛋和收蛋装备被大量投入到生产当中,虽然极大提高了蛋鸡养殖生产的效率,但是鸡蛋的破损率也出现大幅提高。
据统计显示,规模化的蛋鸡养殖场中鸡蛋的破损率达到3%~10%,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对鸡蛋的品质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增加致病微生物污染鸡蛋的几率。
而造成不同养殖场鸡蛋破损率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蛋壳质量,在实际生产当中,蛋壳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蛋壳变薄、蛋壳的颜色发生改变(如褪白)、畸形蛋、软壳蛋以及沙壳蛋等,每年我国能够产生145万t的残次蛋品,直接造成约60亿元的经济损失[1]。
影响鸡蛋蛋壳质量的因素较多,与蛋鸡养殖场的日常管理、饲料搭配、营养摄入水平、蛋鸡的品种、日龄以及疾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减小劣质蛋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养殖场应分析常见的蛋壳质量不好的原因,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加以改善。
1 鸡蛋壳的结构鸡蛋壳由内到外可以分为5层结构,分别为蛋壳内膜、外膜、乳头状锥形层、海绵层(或者栅状层)以及蛋壳腺。
鸡蛋壳薄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鸡蛋壳薄的原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0b12e8b307e87101f696dd.png)
鸡蛋壳薄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一、鸡蛋壳薄的原因导致蛋鸡蛋壳薄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常见的导致蛋鸡蛋壳薄的6个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遗传因素不同品种的鸡,蛋壳质量不同,如土种鸡蛋壳较厚,外来品种鸡蛋壳较薄,易破。
昕以,可用选种手段提高品种的蛋壳厚度,减少破蛋率。
2、产蛋时间一般鸡场上兰8时左右饲喂,白天血钙浓度高,蛋鸡在产蛋过程中钙的分泌量充足,所以一般下午产的蛋壳较厚。
而上午10时前产的蛋通常是在夜间形成的,夜间母鸡多处于休息状态,采食量很少,血钙浓度较低,所以上午产的蛋一般蛋壳较薄。
3、连续产蛋母鸡在较长时间内连续产蛋,易导致生理机能衰退,常使蛋壳变薄或产软壳蛋。
昕以,提高饲料质量,增加动物蛋白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促使蛋鸡尽快恢复生理机能,才能确保鸡群正常产蛋。
4、甲状腺机能失调鸡体内甲状腺机能失调,会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利用,从而产薄壳蛋或软壳蛋。
喂3~5天甲状腺素片能很快使蛋壳变硬。
5、换羽母鸡换羽期间生理变化较大,也会使蛋壳变薄,破蛋增加。
因此在换羽期要用整粒大麦供鸡自由采食3~5天,可加速人工换羽,很快恢复产蛋并提高蛋壳质量。
6、年龄影响一般较老的母鸡生的蛋较大,但蛋壳相应较薄。
因此,一般蛋鸡喂养2年为宜。
二、应对措施1.降低环境影响对蛋壳质量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温度、光照和鸡舍内氨的浓度。
春季气温升高,鸡的采食量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率降低,高温使鸡呼吸加快,排出二氧化碳增多,使血液中碳酸浓度下降,蛋壳变薄。
所以温度升高时应注意降温,同时要适当提高饲料中的含钙量。
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以提高血液中碳酸的浓度,也有利蛋壳质量的改善。
要及时清除鸡粪,加强鸡舍通风,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2.矿物质元素要适当机体内钙、磷的吸收总是协同的,适宜的含磷量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在育雏、育成期,钙磷比例在(1.5~2)∶1时,钙磷的吸收利用率最高。
所以必须补充无机磷酸盐或动物磷酸盐来保证磷的供应。
改善鸡蛋的蛋壳质量的主要措施
![改善鸡蛋的蛋壳质量的主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108978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6.png)
改善鸡蛋的蛋壳质量的主要措施鸡蛋蛋壳质量指蛋壳的强度、厚度、颜色和光滑度。
蛋壳质量影响鸡蛋的破损率,一般情况下从产出到消费,鸡蛋的破损率高达8%,好的鸡场可控制在3%以下。
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改善蛋壳质量。
一、增加光照
光照对蛋壳质量有影响。
长光照蛋壳质量较好,下午产的蛋蛋壳形成时间长,蛋壳质量较好。
二、减少钙、磷供应
即控制日粮中钙、磷比例和含量。
产蛋期钙、磷比例合适、其他营养配比合适的情况下,高钙日粮可提高蛋壳质量。
高磷对蛋壳不利。
三、控制饮水盐分
饲料中加入的食盐对蛋壳无不良影响,但是含盐量高的饮水引起蛋壳质量的下降。
每升水中含盐量0.25克,引起蛋壳缺陷的数量增
加2倍;每升水含盐0.6克,蛋壳缺陷数量增加3倍。
四、使用石灰石颗粒
一般石灰石颗粒大小要求3.35毫米,使用石粉在体内保持时间短,而大部分蛋壳在下午和晚上形成。
颗粒石灰石可延缓消化吸收时间,可形成较坚硬的蛋壳。
五、控制疾病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等影响蛋壳腺分泌,使蛋壳变脆、颜色变浅。
国外研究者关于营养对蛋壳质量影响的总结
![国外研究者关于营养对蛋壳质量影响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2b604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d.png)
国外研究者关于营养对蛋壳质量影响的总结营养是影响蛋壳质量的重要因素,蛋壳中平均含有机物4%、碳酸钙93%、碳酸镁1%、磷酸镁2.8%。
所以蛋壳主要营养成分是矿物质,并且维生素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利用有重要作用。
蛋壳中的钙、镁、锰、铜、锌和铁等微量元素的总量及其基质中的氨基酸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常量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均会导致蛋壳颜色变浅或强度不足,现总结如下:1 钙对蛋壳品质的影响(1)钙和磷是决定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切影响钙和磷的供给、消化吸收和代谢的因素都可影响蛋壳质量。
遗传、环境温度和母鸡年龄等,以及新城疫、支气管炎和减蛋综合症等疾病都可改变蛋壳质量,这些因素都不是饲料原因。
因此仅仅依靠提供高水平的钙、磷不一定能改善蛋壳质量。
(2)钙决定蛋壳厚度和强度。
一个58克的鸡蛋,蛋壳重约7克,其中碳酸钙约占94%,所以该蛋壳含碳酸钙6.58克,碳酸钙含钙35%左右,所以该蛋壳含钙2.3克。
加上维持需要,蛋内容物含钙等,成年母鸡每产一枚蛋需要食入4.0克钙,或每天采食3~4克钙。
饲喂低钙日粮(1.5%~2.0%)2天内蛋壳质量下降,蛋壳厚度和强度均降低,蛋壳变薄,产软壳蛋、砂壳蛋甚至无壳蛋且产蛋率下降,鸡啄食并吃掉蛋壳。
高钙日粮(含钙>4%)在短期内可改善蛋壳质量,但其适口性差,鸡采食量下降,干扰磷、锌、铁、猛等元素吸收,造成母鸡大量脱肛,还可因适口性差而降低采食量,影响产蛋性能,而且很可能导致鸡内脏型痛风病,影响蛋壳质量和产蛋率。
(3)日粮中蛋白质含量是否充分对产蛋鸡钙的吸收也十分重要,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可与钙形成可溶性钙盐,从而增进钙的吸收,一般产蛋鸡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6.0%。
(4)在夏季炎热时添加VC可抗热应激,提高蛋壳质量。
(5)饲料中添加钙过多,会导致蛋壳和壳上膜的钙沉积过多;钙的沉积过度又会使蛋壳的颜色变淡,色调变差。
2 磷对蛋壳品质的影响(1)蛋壳中含磷为0. 11%左右,约200毫克,主要决定蛋壳弹性和韧性。
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52a9cf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05.png)
面积的壳重等,其中厚度是最主要的,正常蛋壳厚度是0.3~0.4mm。
厚度弱小的变化对蛋壳破损程度有很大影响,例如壳厚0 .38~0.4mm 破损率可能低达2%~3%,而蛋壳厚度0 .3~0.27mm 破损率可能高达10%。
一、影响蛋壳质量因素(一)非营养因素1、品种和遗传普通而言,在同样环境与饲养条件下,遗传性能强的鸡较遗传性能差的鸡更能利用大量的钙,使蛋壳加厚,而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蛋壳强度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遗传力系数为0.2)。
不同禽类之间蛋壳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如银雉蛋的蛋壳强度比鸡蛋的蛋壳强度几乎大一倍。
同类禽的不同品种来航鸡蛋比褐壳鸡蛋的蛋壳强度小。
产蛋多的鸡其蛋壳强度比产蛋少的鸡小。
究其原因是不同品种的鸡对钙利用率不同,增加饲料中的钙不能改变品种间的相对差异。
2、日龄产蛋周龄是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为随着产蛋周龄的增长,蛋重增加,蛋体加大,而沉积在蛋壳上的钙基本是相对稳定的,机体对钙质会萃量保持不变,因此蛋壳的厚度就必然下降,蛋壳变薄、变脆。
特殊是接近产蛋结束时,蛋壳质量下降更加严重。
此外,在产蛋后期机体对饲料中钙的吸收利用和存留能力降低,相应导致用于蛋壳形成的钙量也随之降低,但蛋壳重并求相应增加,造成蛋壳变薄。
3、鸡群应激①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超过30℃~32℃,鸡便会浮现热应激,产生生理保护性反应,表现为呼吸加快、血液pH 值升高、二氧化碳浓度降低,钙严重丧失以致形成蛋壳所需要的碳酸钙流失不少,造成蛋壳质量下降,而且由于蛋鸡的采食量减少,摄入体内的钙质也相应减少,以致血液中的钙含量降低;加之高温还可促使鸡释放骨髓内的磷酸钙,使鸡体表现缺钙,而使蛋壳质量下降。
②光照实践证明,光照增强鸡产破损蛋的比例增加,如果光照时间缩短则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影响产蛋;如果光照时间延长(超过对小时则柳在子宫内时间缩短、钙质分泌不足,浮现薄壳或者软壳蛋。
普通光照时间以16~17 小时为宜,产蛋后期可再增加1-2 小时。
剖析蛋鸡400天后蛋壳质量开始下降的原因
![剖析蛋鸡400天后蛋壳质量开始下降的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52d48e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2.png)
剖析蛋鸡400天后蛋壳质量开始下降的原因蛋鸡400天后蛋壳质量开始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蛋鸡的身体逐渐老化,其产蛋能力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蛋鸡400天后,生物钟和生理机能会逐渐衰退,导致蛋壳生长和质量下降。
2.营养不良:蛋鸡在生产期间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支持蛋壳的生长。
如果饲料中缺乏必需的营养元素,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蛋鸡的蛋壳质量就会受到影响。
3.饮水不洁:饮水质量的下降也会影响蛋鸡的蛋壳质量。
不洁净的饮水可能含有细菌、病毒和化学物质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蛋鸡的身体健康,进而导致蛋壳质量下降。
4.疾病和感染:蛋鸡在生产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疾病和感染的影响,如鸡传染性贫血、鸡腹泻病毒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蛋鸡身体不适,进而造成蛋壳质量的下降。
5.环境因素:蛋鸡的环境条件也会对蛋壳质量产生影响。
如果蛋鸡的饲养环境湿度过高或温度过低,会导致蛋壳硬度下降。
此外,蛋鸡的活动空间和饲养密度也可能影响蛋壳质量。
针对以上可能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蛋壳质量:1.提供良好的营养饲料: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以满足蛋鸡的营养需求。
2.提供干净的饮水:饮水设施应经常清洗,确保饮水的卫生和质量。
3.控制环境条件:保持饲养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的环境。
4.加强疾病预防:加强蛋鸡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措施,减少蛋鸡受到疾病和感染的影响。
5.管理鸡舍密度:在饲养过程中,合理管理鸡舍的密度,确保蛋鸡有足够的空间活动,防止鸡群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总之,蛋鸡400天后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涉及老化、营养不良、饮水不洁、疾病和感染以及环境因素等。
通过提供良好的营养饲料、干净的饮水、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鸡舍密度等措施,可以改善蛋壳质量,提高蛋鸡的产蛋能力和质量。
营养因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
![营养因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29a054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8b.png)
营养因素对蛋壳质量的影响蛋壳质量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因蛋壳质量低劣造成的蛋损失约为6 %~8 %(Washburn,1982)。
因此研究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探索提高蛋壳质量的方法,对蛋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蛋壳的组成蛋壳从内到外由蛋壳膜、真壳和蛋白质透明薄膜3部分组成,含有93%的碳酸钙和4 %左右的有机物质。
蛋壳膜分内外两层,由交织在一起的纤维组成,此结构以蛋白质为核心,外面包裹着糖蛋白(Board等,1995)。
核心蛋白质是一种类角朊蛋白,富含胱氨酸、羟脯氨酸和羟基赖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约占70 %~75 %,并有少量的骨胶原(10 %)(Li-Chan,1995;Leach,1982)。
真壳又称钙化壳,由乳头或海绵层组成,含有大量的碳酸钙以及少量的镁磷酸盐和钾、钠离子。
2蛋壳的质量蛋壳质量与蛋壳的厚度、强度及比重密切相关,蛋壳厚度过薄可造成蛋的破损率增加,一般蛋壳厚度要求不低于0.330 mm;蛋壳比重与蛋壳厚度呈正相关,比重越大蛋壳越厚。
此外破蛋率与蛋的大小关系密切,蛋越大破蛋率相对越高。
3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3.1常量元素3.1.1钙饲料中钙的含量、品种、钙源的颗粒度和溶解度都影响着蛋壳质量。
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约占蛋壳重量的38 %~40 %,蛋壳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产蛋鸡饲料中钙的供应水平和吸收利用率,还与产蛋鸡髓骨钙动员机制和蛋壳腺转运机制是否完善密切相关。
成年母鸡每日维持需摄入0.17 g钙,产一枚蛋需钙2.0~2.2 g,而产蛋前半期钙的吸收率为55 %~60 %,故产一枚蛋需摄入3.9~4.0 g 钙。
Keshavarz(1995)报道,形成良好蛋壳所需钙为每只母鸡每天3.75 g~4.0 g。
研究表明,产蛋鸡日粮适宜钙水平为 3.2 %~3.5 %,在高温及产蛋率达75 %~85 %时为3.6 %~3.8 %,钙含量增至4.0 %可在短期内提高蛋壳强度,但含钙过高(>4.5 %)会使适口性下降,采食量降低,对产蛋产生不良影响,而且钙过量时蛋壳有白垩状沉积,蛋两端粗糙,蛋壳质量下降。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1d3b117a76e58fafab00331.png)
均 每 只 鸡 的年 损 失 在 3 ~ 元 以 上 , 加 上 软 蛋 和 不 产 蛋 鸡 . 5 5 再
等情况损 失会 更大 的 , 因此 , 了解 影响蛋壳 质量 的因素并采
1 . 维生素 A缺乏 , .4 8 蛋鸡 维生 素 A缺乏 使蛋 明显 变 小 ,蛋变粗 糙变 薄无 光泽 , 蛋黄只有 正常大小 的一样 ,
血 , 色由褐色 突然变成 白色 , 蛋 若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 产蛋
强度 , 在午夜光 照 0 — h 可使 采食量不 足的鸡补充 部分营 . 1, 5
物质水 , 以弥补 因采食量减少所致 的营养缺乏 。将每天首次
量会 突然下降 , 0 3 9菌在产道 _ l o _0. p西0 西 , 大量 _ 西 J I 、 _ 致使 H 养 同时提高 日料 中蛋 白质 、 维生素和矿 0o二 的病原/ . s∽N_输 卵管繁殖 , I 0 ∞ 有利于蛋壳的形成 , I ① 2 - . ① 值下 降 , 粘膜贫 血 , 供应 蛋壳膜 的血量不 足及 碳酸根 离子不 稳定 而使 粘膜分泌功能紊 乱 , 进农场 ,佳木斯 1西 ∞ 】 一 黑龙 江省前 转运矿物质 钙 、 镁及盐 的能力 5∞ 1
在 6 %一 0 0 7 %为 宜 。
1 药物 中毒 . 6
磺 胺类药物对蛋鸡 的毒性表现在 能迅速降
刘慧锋 , 马 福, 忠 万
低产蛋量 。其作用机理是磺胺类药物可与体 内碳酸酶结合 ,
降低其 活性 , 其分泌量减少 , 使 导致 蛋壳变 薄变软和 色素减
少。
17 应激 因素 .
发育不充分 , 保 留在体 内 且
改善蛋壳质量
![改善蛋壳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46a9c4a81eb91a37f0115cb5.png)
Lokesh Gupta , Avitech公司区域技术经理。
本文分三个系列第一部分:维持蛋壳质量第二部分: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第三部分:如何改善蛋壳质量蛋壳质量差是蛋生产者很大的隐性损失。
估计母鸡舍10 %以上的蛋都是没用的或者破的。
其中2-5%是一般的损失,由于蛋壳薄、破裂或者损坏到不适合收集的程度。
另外3- 8%是在收集过程种损失的,在传送带移动、清洁、打包和运输到最终使用者的过程中损失的。
因为前2-5 %损失是没有收集的蛋,大多数蛋生产者通常估计蛋的损失是由于蛋壳质量差在这个百分范围内,很有可能低估了。
以1.5卢比/蛋(印度货币单位)计算,每损失5%的蛋,那么10万个产蛋舍每年会损失270万卢比/年。
种鸡的经济损失会更大,因为这会减少孵化率和仔鸡成活率。
因此,必须努力改善蛋壳质量,减少蛋壳破损量。
蛋:受精蛋是非常复杂的生殖细胞,是一个小小的生命中心体, 胚胎的初期发育就在这里发生。
蛋黄由蛋白包裹,蛋白具有很高的含水量,弹性和抗震能力。
外面再由两层膜包裹,再由所谓的一层鸡蛋壳覆盖。
蛋壳给鸡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形状,可以帮助保存有价值的养分。
鸡蛋含有大约76 %的水分,12%的蛋白质,10 %的脂肪,剩下的是维生素,矿物质和碳水化合物。
鸡蛋是人类高生物价值的膳食蛋白质和高吸收率优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蛋壳:蛋的外层覆盖物,蛋壳占蛋重的10-11 %。
蛋壳平均重为5-6g时,蛋壳机械性能比较好,破裂强度(>30N )较高,大约300-350千分尺厚。
这种结构在保护鸡蛋免受微生物侵袭、物理环境因素和控制水分和气体交换上起关键作用。
蛋壳的钙内容物大约为1.7-2.5g。
一般蛋壳含有物质如下:碳酸钙:94-97%磷:0.3%镁:0.2%钠、钾、镁、铁和铜:微量有机物质:< 2%少量有机物大部分有基质蛋白(蛋白和富含硫酸分子多糖的混合物)和壳色素组成。
基质蛋白在决定蛋壳结构上很重要,而且它是碳酸钙沉积的基础。
影响鸡蛋壳质量八大因素
![影响鸡蛋壳质量八大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7adb5b85d0d233d4b14e6959.png)
磷的吸收都需要维生素D3,因而VD3不足影响钙、
磷吸收,造成钙、磷缺乏;磷过量也会影响钙的 吸收。 锰对蛋壳的强度也有影响,其量不足,使强 度降低。
天空中像一个大而红的热气球,有温暖的阳光水一样荡漾下来
疫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霉形体、 传染性喉气管炎等都会使蛋壳厚度降低,蛋壳质
量下降,破蛋率上升。
品种在同一品种中,褐壳蛋的破损率比白壳
蛋略低,粉壳蛋的破损率最低。
日龄随着鸡日龄的增加,蛋重也增加,但蛋
壳越来越薄,这是因为蛋壳的增长速度不如蛋内
容物快,因而蛋的破损率也增加了。 温度舍温高于 31℃~32℃时,蛋壳品质下降, 原因为:
天空中像一个大而红的热气球,有温暖的阳光水一样荡漾下来
(1)高温导致鸡采食量(钙)下降。(2)高温使 鸡呼吸量增大,排出大量 CO2,致使蛋壳主要原
料碳酸钙不足。
管理
1.集蛋问题:由于集蛋次数过少或集蛋时间 安排不合理,造成产下的蛋不能按时捡出而增加
破损率。
2.疫苗接种:在产蛋期间接种疫苗,由于鸡
天空中像一个大而红的热气球,有温暖的阳光水一样荡漾下来
群对疫苗产生反应,导致产蛋量下降,蛋壳质量 降低,破蛋率上升。 营养主要是钙、磷和维生素 D3 的影响:钙、
率增加。 设备蛋鸡笼底坡度从 7 度增至 11 度时,破
蛋率上升,但坡度太小时,蛋不易滚出,常被鸡
踩破造成破蛋率上升。
0c12f9c
广东卫视在线直播播
重庆卫视在线直播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影响蛋鸡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9ca81e10242a8956aece405.png)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黄晓辉蛋鸡养殖中把蛋壳质量归结为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颜色等方面。
在实际生产中,蛋壳质量的中心问题是蛋壳的破损和蛋壳颜色变浅的问题。
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和控制蛋壳质量,如蛋鸡的品种、日龄、环境、疾病、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
一、遗传因素:一般白壳蛋厚于褐壳蛋;而褐壳蛋的抗破碎性高,具有较好的蛋壳强度。
二、年龄:蛋壳强度低、破损率高在开产鸡与老龄蛋鸡中出现较多。
如果开产前没有足够的钙磷储备,会造成开产软壳蛋、破壳蛋多;但如果加钙过快,也会导致鸡拉稀。
因此,和美华建议蛋鸡在90-100日龄左右加2-3%的石粉,到开产时逐渐加到5%。
同时在开产时使用开产宝,这样能避免产软壳蛋。
随着鸡日龄的增长,蛋鸡对钙的吸收与贮存能力降低,用于生产蛋壳的钙随之减少,自然就降低了蛋壳质量,蛋壳颜色也会变差。
同时,随着鸡日龄增长蛋重增加,但蛋壳重量、蛋壳的色素却不相应增加,蛋壳因此而变薄、蛋壳颜色变差。
这个时候最好使用高含量维生素的饲料如和美华的“LC65”系列产品,同时定期使用多维类如“生肽素”,以提高蛋壳质量。
三、营养因素:1、钙、磷:最主要的是石粉要使用颗粒石粉,同时石粉中钙的含量要定期检测,以防止石粉含钙量不够导致蛋壳质量变差,石粉的保存也较为重要,应存放于室内,防止雨淋造成钙的流失。
磷在蛋壳中的含量极低,但磷水平过低则降低产蛋性能,适当的磷对提高蛋壳质量有利,使用植酸酶可以提高饲料中总磷的利用率。
参与机体钙、磷代谢的全过程,是钙磷元素吸收2、维生素:VD3与骨组织钙、磷代谢的调节因子,也是钙磷在蛋壳腺内分泌所必须的。
通常产蛋鸡饲料中含量应高于2000IU/kg,但在应激和病理状态下,添加量应适当提高。
如果使用HY-D,则可以降低D的使用量。
维生3素E、维生素C可间接地影响蛋壳颜色与蛋壳质量,因为这两种维生素都是重要的生物抗氧化剂,可维持机体组织细胞的完整性,增强抗病力和减少应激。
和美华的预混料具有维生素高、氨基酸高的特点,有助于更好的蛋壳质量,同时和美华的“生肽素”具有高含量的VC、VE与HY-D,定期使用,有助于改善蛋壳质量。
鸡蛋壳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鸡蛋壳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8572675551810a6f52486fc.png)
养殖与饲料2019年第10期鸡蛋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人们对鸡蛋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
如果蛋壳受到损坏,蛋清、蛋黄等内容物也会在保存以及包装和运输中受到损坏,直接影响着鸡蛋的营养和经济效益。
在售卖鸡蛋过程中,居民主要依据蛋壳质量的好坏以及颜色等判断品质,所以提高蛋壳质量现已成为养鸡业的重要任务,颇受养殖人员的重视。
因此,剖析影响蛋壳质量下降的因素,研究提高蛋壳质量的对策,对养鸡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1蛋壳质量的影响因素1.1营养因素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很多,主要涉及钙、磷、维生素、锌、镁等营养元素。
蛋壳的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因此钙对蛋壳的形成来说十分重要。
蛋鸡主要通过饲料来获取钙营养,饲料中钙的含量及蛋鸡对于钙的吸收等都会影响蛋壳质量。
如果食用过多,会影响饲料口感,引起蛋鸡食欲下降,同时蛋壳也会变得粗糙;如果食用不足,则会使蛋壳变软不坚硬,或者蛋壳容易破裂,因此,要提供给蛋鸡适量的钙。
磷也是蛋壳的组成部分,主要影响蛋壳的韧性。
饲料中的含磷量应不低于0.2%,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蛋壳有影响。
如果磷含量过高就会与钙结合,影响钙吸收,从而影响蛋壳质量。
如果磷含量过低,会影响蛋鸡的产蛋功能,使蛋壳变软,蛋的形状怪异。
维生素主要影响蛋壳的强度、稳定性。
维生素能调节钙磷的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维生素过量时,会导致机体吸收过多的钙元素,使蛋鸡指甲厚重、关节变大。
维生素不足则影响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使蛋壳变软,容易破损。
影响蛋壳质量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镁、锌。
镁过高则会导致蛋壳变薄,加快破损,镁不足会使蛋壳的强度、厚度降低。
锌含量过少则会影响蛋壳的形成。
1.2光照因素实践证明,光照的强度以及时间都会对蛋壳产生影响。
一般光照过强会使蛋壳的破损率增加。
光照时间过短会减少性激素的分泌,使产蛋机能下降,一般保证正常产蛋光照每天需在13h 以上方可。
光照时间过长则会加速蛋排出,由于蛋未完全成熟会出现蛋壳薄、软壳蛋等。
1.3温度因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蛋鸡产生应激反应,从而影响蛋壳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蛋壳能保护蛋的内容物不受损害,同时也可以减少蛋在保存、包装和运输中的破损。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鸡的迅猛发展,因蛋壳质量不佳而造成蛋鸡业的经济损失显得尤为突出。
蛋壳质量成为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越来越多地受到养鸡业的重视。
因此,对蛋壳质量降低的原因进行剖析,研究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探索提高蛋壳质量的方法,对蛋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影响蛋壳质量的营养因素及改善措施钙钙是蛋鸡营养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指标。
一般认为含钙30/6---40/u的日粮是适宜的。
试验证明母鸡对日粮中钙的存留率仅5{10/0 ,即摄入3.6g钙只能存留1.8g D蛋壳在子宫中进行钙化的时间长达20h之多,而一般饲养条件下母鸡仅有18h可在肠道中吸收钙,蛋壳的钙化又多半处于夜间。
因此,除供给产蛋母鸡足量的钙补,还应注意钙源的利用率及补钙时间。
生产中为使蛋壳完全钙化,产蛋的鸡饲料中应有 3.7%的钙,在产蛋末期应增至4%,应使用颗粒较大的碳酸钙,最好是不同粒度的混合使用。
补钙时间在下午3:00以后,可以增加钙离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蛋壳强度和厚度。
磷蛋壳中含磷较少,约20mg。
磷主要决定蛋壳的弹性和韧性。
蛋鸡普通日粮中的含磷量大约是饲料5一6合长启,且其中只有30%左右的磷被利用。
所以,对蛋鸡来说,计算日粮配方时,必须考虑有效磷的含量。
蛋鸡日粮中有效磷含量应维持在0.35%--OA%范围内。
生产中应注意产蛋鸡对磷的需要十分敏感,日粮中有效磷不足或过多超过0.45%)均会造成蛋壳质量不佳。
维生素维生素D3维生素D3是影响蛋壳厚度及蛋壳强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维生索D3具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
其基本功能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提高血清中的钙磷水平。
如果维生素D3缺乏会使蛋壳薄而脆。
但蛋鸡日粮中维生素几含量过高,会产生全身中毒现象。
在蛋鸡饲料中加入2000-2500IU/kg的维生素03.便可确保最高产蛋量及良好的蛋壳质量。
维生素C维生素C对蛋壳的稳定性有良好影响,高温下能增加甲状腺的活动,促进钙的代谢。
实践证明,通过补加维生素C不仅能改善蛋壳质量,而且能提高产蛋率。
在高温季节,补充维生素C50100mg/kg饲料,能减少蛋壳变薄现象。
矿物质锰家禽对锰的需要比哺乳动物要高。
这是由于家禽对锰的利用率较低,而且体内的沉积率较低。
在饲料中,一般均不考虑基础日粮中锰的含量,而必须另外添加锰源性物质以补充锰。
为维持较好的蛋壳质量,至少应添加锰50一70mglkg饲料。
镁镁对蛋壳强度的影响是间接的,因为蛋壳的无机成分包括了差不多等量的镁(0.90/0)及磷。
产蛋鸡日粮若缺少镁,血浆内镁及钙浓度亦相继减少,结果导致蛋壳变薄,产蛋量下降。
相反高镁(〕0.56%)影响鸡的采食量、产蛋量,导致蛋的破损率提高。
适宜的镁水平为或稍高。
一般产蛋鸡饲料配方内所包括各种成分的天然镁含量大致能满足其需要,因此,不需要特别添加镁。
锌蛋壳在体内钙化过程中需要磷酸醉酶,而锌是此酶的主要成分之一。
蛋鸡缺锌,碳酸配酶活性就降低,从而影响蛋壳形成,一般认为产蛋鸡必须摄取的锌才能保证蛋壳正常。
锰和锌在体内代谢关系密切,高锰抑制锌的吸收,从而影响蛋壳质量。
日粮中锌、锰的适宜水平为50mglkg和钠和氛日料中钠和氯过量或两者比例不适当,都会破坏机体酸碱平衡,钠离子适宜范围是0.14%一,抓离子适宜范围为0.2M--Q甲24%.日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碳酸氢钠代替普通盐是提高蛋壳质量的较好方法。
影响蛋壳质量的非营养因素及改善措施甲I热应激蛋鸡的产蛋适温为1320℃,蛋鸡经常处于22℃以上时就会引起产蛋减少、蛋壳变薄、而.且温度越高影响越大。
鸡在高温环境下会产生生理保护性反应:呼吸加快、血液pH值升高,血浆COz浓度下降、采食量下降、钙的进食量不足,刺激机体动用骨骼中的钙,导致低血磷症,进而阻碍产蛋鸡蛋壳分泌腺的碳酸钙的形成,引起蛋壳质量下降。
在鸡遭受热应激时,增加鸡呼吸空气中的C02浓度,或者在饲料中加0.1 0lw--0.15%碳酸氢钠和一1.0%的氯化按来调节鸡体液的酸碱平衡,可以改善和提高蛋壳质量。
另外,Vc能增加甲状腺的活动;促进钙的代谢和钙从骨骼中分泌出来,使血浆中的钙含量增加,从而提高蛋壳强度,改善蛋壳的构成。
饲料中添加量一般以50mglkg日粮为宜。
光照时间和强度光照时间短,就会产软蛋壳,所以必须保证产蛋鸡光照14h/d 以上,以获得丰富的介。
生产实践中,可实行非全天性的光照制度,如在产蛋高峰期和产蛋末期应用较长时间光照,可以明显提高蛋壳厚度、强度和蛋白比重。
这种光照制度由于使产蛋的间隔时间延长,从而延长了蛋壳快速沉积钙阶段的时间,蛋壳的钙化更接近于鸡肠道中钙离子主动吸收期。
光照强度以5一101x为宣,有利于蛋的形成和蛋壳的钙化。
年龄因素产蛋鸡随着年龄的增加,蛋重增重、蛋形加大。
而沉积于蛋壳上的钙一直是恒定的或仅是少量增加的,因此蛋壳变薄、蛋壳百分比和蛋壳强度下降。
如随着产蛋期的增加,逐渐降低蛋白质水平,同时均匀地提高钙水平,则可提高蛋壳质量。
遗传因素不同品种、品系之间的蛋壳质量存在一定的的差异。
高、低蛋壳强度的鸡对形成蛋壳的钙的利用率不同,增加饲料中的钙不能改变各品种间的相对差异。
育种场在对种鸡选择时,在其他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要偏重于选择腿短或者两腿间距小的种鸡,对畸形蛋比率高的种鸡要予以淘汰。
产蛋时间不论鸡的品种、年龄,在14:00一17:00时所产的蛋,其蛋壳品质较好,多数裂纹蛋产于早晨。
蛋鸡对钙的吸收受自身生理规律的影响,一般鸡在蛋产出后S二10h内不需要钙质,只是到了蛋壳形成时才需要大量吸收钙,而鸡木身对钙的存留能力又有限,多余的则很快排除体外。
所以,养鸡生产中应注意适时补钙。
疾病与药物影响蛋壳质量的疾病,主要是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瘟、减蛋综合症、大肠杆菌病等。
在发病期间,常见有畸形蛋、软蛋壳、薄皮蛋、皱纹蛋、浅色蛋等。
当病原体侵入子宫和输卵瞥时,输卵管戮膜发炎、水肿、充影响蛋壳质量的疾病,主要是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瘟、减蛋综合症、大肠杆菌病等。
在发病期间,常见有畸形蛋、软蛋壳、薄皮蛋、皱纹蛋、浅色蛋等。
当病原体侵入子宫和输卵瞥时,输卵管赘膜发炎、水肿、充血、出血,蛋壳膜变形坏死、严重时增生,有较多的淋巴细胞侵润,导致蛋壳形成受阻、钙质沉积不匀,出现沙皮蛋、薄皮蛋,同时蛋内品质也受影响。
另一方面,疾病可导致脑垂体分泌的功能下降,失去平衡,抑制了卵泡、输卵管、子宫的正常活动。
在药物方面,抗微生物药、碘胺类药、99虫剂基本不影响蛋壳质是。
金霉素、青霉素、土霉素还可以提高蛋壳的比重、减少破损蛋的比例。
但是使用磺胺类药物或注射疫苗,常常导致鸡产软蛋、薄壳蛋或畸形蛋。
这主要是蛋壳腺的碳酸脱氢酶活性受到抑制而引起的。
所以,某些药物使用不当或长期使用会影响蛋
壳质量,生产中应正确用药,产蛋鸡在治疗疾病时,宜用抗菌素替代磺胺类药物,各种疫苗应在开产前2个月左右按种完毕。
设备产蛋鸡舍设备状况影响蛋壳质量。
鸡笼结构、鸡笼排列方式、集蛋系统和盛蛋容器都对破蛋率有影响,笼底坡度过陡,蛋流动太快,冲击力大,容易被碰破。
笼底坡度过缓会延缓蛋的滚出,蛋往往被鸡踩破,笼底最适斜度为7-8℃。
实验表明,笼底铁丝直径为2mm左右时破蛋率最小,铁丝越粗破蛋率越高。
笼底网眼为的破蛋率高于网眼为2Sx50mm的破蛋率。
所以生产中选择适宜的产蛋鸡舍设备可明显降低破蛋率,减少经济损失。
参考:牧康网:中国兽药电子商务专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