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史记_神话研究
一.中国文学先秦文学1神话传说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主要保存在
一.中国文学先秦文学1.神话传说: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主要保存在《庄子》、《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古籍中。
著名的神话传说有女娲补天和女娲造人,后羿射日,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
2.《诗经》:《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篇,大致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作品,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各地土风歌谣,“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所配的歌词,“颂”是为宗庙祭祀音乐所配的歌词。
风有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区的歌谣;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对《诗经》有很高的评价,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历来将《诗经》艺术表现手法归结为赋、比、兴三种.3.历史散文:《尚书》即上古之书,“五经”之一,称“书经”,是记言的古史,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一般认为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鲁国的编年史,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14年(公元前722一前481)。
记载极为简略,是一部提纲式的史书,但它体现了孔子尊王攘夷、正名定分、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之后有相关的著作补充它、说明它,所谓“春秋三传”,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作者通常被认为是左丘明。
《国语》是一部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及诸侯各国之事,重在记言,一般认为《国语》的作者也是左丘明;《战国策》是杂记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之事,上接春秋,下奎秦并六国。
记载的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议论,它是由西汉的刘向整理编订而成。
4.诸子散文:《论语》,记载孔子的言行,为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是孔子思想真实而可信的记录,《论语》是语录体,它反映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论语》的特点是多格言警句;《墨子》,作者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脱解神话的比较研究——基于《三国史记》与《三国遗事》的史料分析
48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19期总第822期No.19,2020Total of 8221研究意义神话传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上和古代历史的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历史文学创作和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是研究人类早期社会的原始宗教、风俗习惯、婚姻家庭制度等的重要文献资料。
《三国史记》②《三国遗事》③都属于记载朝鲜半岛历史或神话故事传说的重要典籍,但在体例、内容、历史观等方面却各有特点,因此本文通过比较的方式,以脱解神话为例,通过简单的内容比较,以期进一步了解史实。
2《三国史记》《三国遗事》作者概况与成书原因《三国史记》作者金富轼(1075-1151),字立之,号雷川,谥号文烈,是高丽王朝(918—1392)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1]。
他进士及第走上仕途后历任户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等职。
他曾奉命出使宋朝,在宋徽宗政和六年(高丽睿宗十一年)出使宋朝的时候,从宋朝得到了一部《资治通鉴》[2],这对他后来编撰《三国史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145年,金富轼在高丽仁宗授意下,组织人员采用纪传体以汉文编撰的方式撰写了《三国史记》,全书共50卷,可以说是朝鲜现存的最古老的史书。
他在编撰的过程中主要以已失传的《旧三国史记》和《花郎世记》为依据,同时也参考中国《魏书》等历史典籍。
《三国遗事》的作者一然(1206—1289),俗姓金,名见明,字晦然,是高丽时代著名的僧人。
高丽元宗二年,其以大禅师的身份进入开京的禅月寺做主持,后又为云门寺主持。
有学者认为他就是在这期间编写了《三国遗事》[3],此书是朝鲜半岛继《三国史记》之后第二早的史书。
从书名的“遗事”两字就可看出一然收集《三国史记》遗漏之事加以记载然,他的编写侧重于佛教,而其中也包含许多神异的民间传说。
与金富轼所著的《三国史记》相比,一然虽具有很高的僧界荣誉,却不具备金富轼那样的史学素养,虽然没有材料证明一然编写《三国遗事》的主要原因,但有学者认为“与金富轼平定‘妙清之乱’有着微妙的关联[4]。
共工怒触不周山原文及翻译
共工怒触不周山原文及翻译出处:《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领袖,炎帝的后裔。
触:碰、撞。
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载:“大荒之隅,存有山而相左,谓之不周。
”昔者:从前。
而:表中思宗。
颛顼(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为:搞。
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挂地的绳子断了。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
维,绳子。
绝,断。
倾:弯曲。
西北: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北。
安远:移动。
焉:兼词,与“于是”或“于此“相当,文中译为“这,这里”。
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
连天,积水。
尘埃:尘土,这里指泥沙。
故:所以。
归:汇集。
绝:割断。
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愤怒地撞击不周山,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着大地的绳索断了。
(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泥沙都朝东南方向流去。
共工,炎帝裔。
据《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共工人面蛇身朱发。
”据说共工为水神。
《左传·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颛顼,黄帝之裔(《山海经·海内经》)。
故此战实为黄炎战争之继续)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管子·揆度》:“共工之王,水处什工与颛顼之战。
《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此战又或误为共工与高辛(《淮南子·原道》),神农(《雕玉集·壮力》),祝融(《史记·迁调三皇本纪》),女娲(《路史·太吴纪》)争夺战。
司马迁的主要成就
司马迁的主要成就史学家著名人物马迁(145-86B.C.)自身就是一位智者,他的精神和作品几千年来仍博得无量景仰,他的主要成就如下:一、历史学著作1、《史记》最著名的成就当属撰写的《史记》:马迁所作的《史记》,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最重要的元史,它记录了近2000年的历史,内容涉及历史、军事、地理前沿、财经、文化习俗等各方面内容,甚至连记载一些神话传说,是旧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2、《续史》马迁另有一部重要影响著作即《续史》,续史三卷,记载从建安四年(公元前106年)到建安十八年(公元前92年)的历史。
《续史》的内容,主要是马迁根据古籍中的记载,并参照实际情况将事实依次罗列,比《史记》更具体,更透彻。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早期尧舜到夏周时期贵族、商人权势之构成及分立、财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祭祀、礼仪等社会宗教历史现象,为人们了解古代社会文化及政治历史提供了有价值参考。
二、法学专著1、《汉书章句》马迁还曾撰写过一部名叫《汉书章句》的法学史,其中他分析了商鞅写的《五律》,并一一阐述了中国的财税制度和各项禁令的来龙去脉,历史上的演变,以及立法的检讨和整顿。
它为当时的府衙籍贯及上设及财吏官学考证和监察系统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和参考借鉴。
2、《漢書傳註》“漢書傳註”是马迁在道初年代,为完善食财社时期“两书纲要”而撰写的一部历史及法学著作,也是马迁撰写后人颇有推崇的一部作品。
马迁在此书中通过查阅古籍,对早期政治思想、法律、史料依据以及制度框架等,作了全面的梳理和分析。
在此书的条理和编排上他力求全面,既史语古文,又讲具体事实,既宽泛广博,又得体精炼,是古代史学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
从《史记》中的上古神话看先秦文化从巫到史的演变
第33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7月 Vol. 33 No. 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1 ──────────收稿日期:2010-07-27作者简介:张耀元(1980-),女,陕西延川人,硕士,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大学语文。
-37-从《史记》中的上古神话看先秦文化从巫到史的演变张耀元1,张 华2(1.空军工程大学 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1;2.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史记》一书运用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但这与司马迁重“实录”的精神并不矛盾,这些神话传说体现了先秦文化从巫文化到史官文化的演变轨迹,最终完成了从巫文化的感性精神到史官文化理性精神的重要转变,上古神话传说历史化过程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勾勒出了上古历史的完美画卷,在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史记;上古神话传说;先秦文化;巫文化;史官文化 中图分类号: I 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15(2011)04-0037-03The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Wu to Shi from the Old Myths of Shi JiZHANG Yao-yuan 1, ZHANG Hua 2(1. School of Science, Air Force Engineering University, Xi’ an 710051, China; 2. College of Literature,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ofArts, Xi’An 710062, China)Abstract: Shi Ji has plenty of old myths. But it is not contradictory with Si Maqian’s spirit of “chronic of the reign of monarch”. The myths show the historic process of pre-Qin culture from Wu to Shi which finally realizes the important transformation from perceptual spirit to rational spirit. The ancient myths and legends reproduce the process of history. And they draw a perfect picture of ancient history. They have a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Key words: Shi Ji; ancient myths and legends; pre-Qin culture; Wu culture; historiographer culture神话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型。
史记中关于神话的描写
史记中关于神话的描写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
在《史记》中,虽然主要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题,但也涉及了一些神话传说的记载。
1.关于神话的起源:《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神话传说中的五帝,他们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统治者,每位五帝都有一些与神话相关的事迹和传说。
2.关于龙的传说: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记载了鲁国国君周公旦的传说,他在鲁国建立了周朝,并被尊奉为神灵。
据传说,周公旦的母亲曾梦见一条龙进入她的怀中,因此有了周公旦的出生。
3.关于神仙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了秦始皇嬴政追求长生不老的故事。
他派遣人去海外寻找仙草和神仙之地,试图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4.关于神话中的神灵: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汉武帝封禅的仪式,封禅是一种祭拜神明的仪式,以祈求国家的安宁和国君的长寿。
这一章节中描述了神灵的降临和祭祀的过程。
5.关于神话中的神兽:在《史记·楚汉相争本纪》中记载了汉朝刘邦在战争中利用神兽青囊神算取得胜利的故事。
据说青囊神算是一种具有预知能力的神兽,能够帮助刘邦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
总之,虽然《史记》主要关注于历史的真实事件和人物,但它也包含了一些与神话和传说相关的记载,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神话的信仰和敬畏。
从《史记》的洪水神话看司马迁的天命观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从《史记》的洪水神话看司马迁的天命观张师军 长春理工大学王磊平 长春理工大学摘 要:洪水神话是指以洪水为背景或主题的神话故事,是原始先民通过想象对洪水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的解释。
我国的洪水神话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主要以治水为主题,反映了原始先民主动抗争、改造自然的精神。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载了有关鲧禹治水的神话,与其他古籍所载的洪水神话相比有所变化。
在洪水神话的取舍之中,隐含着司马迁复杂的天命观。
《史记》中的洪水神话,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司马迁的天命观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史记》;洪水神话;司马迁;天命观作者简介:张师军(1991-),女,北京人,长春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62-02在《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中,赵霈霖曾指出,“洪水神话是指人类诞生不久,遇到重大的洪水灾难,人类如何躲避和战胜洪水的神话。
不受洪水侵害,人类才得以生存和延续,所以洪水神话往往具有救世的意义。
作为对于人类幼年时期所经历的重大灾难的朦胧回忆的洪水神话,具有真实的背景和根据,并且是各民族神话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中国的洪水神话主要是指鲧、禹治水的神话。
”[1]司马迁在被誉为“实录”的《史记》中,也有关于洪水神话的相关记载,本文试图从《史记》的洪水神话来分析探究司马迁的天命观。
一、《史记》中有关洪水神话的记载《史记》中关于洪水神话的记载主要集中在《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中,其中《夏本纪》最为详细,从中可以看出洪水神话演变的痕迹。
这里主要以鲧、禹治水为例。
关于治水背景,《夏本纪》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2]在尧为帝王时发生了规模宏大的洪水灾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存与生活。
尧在这里是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召集大臣们商议由谁来治理水患,已不带有神话色彩。
研究《史记》中的历史真实与虚构
他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收集资料,力求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和人物的真实
面貌。
02
传达历史教训
司马迁希望通过虚构元素传达历史教训和启示。他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
成败得失、道德品质和智慧才能等方面,提醒读者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03
提高作品艺术性
虚构元素的运用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
研究目的
• 探究《史记》中历史真实与虚构的成分和比例 。
• 分析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如何处理真实与 虚构的关系。
研究目的和方法
• 评估《史记》作为历史文献的可信度和价值。
研究目的和方法
• 文本分析
通过对《史记》原文的深入解读和分 析,挖掘其中的历史信息和虚构元素 。
• 比较研究
将《史记》中的记载与其他古代文献 、出土文物等进行比较,验证其真实 性。
CHAPTER 03
历史真实:基于史料的考证
史料来源与选择标准
官方档案与文献
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大量参考了官方档案和文献, 如《尚书》、《春秋》等,这些史料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 可信度。
私人著述与民间传说
除了官方史料外,司马迁还广泛搜集了私人著述和民间传 说,这些史料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但也为历 史事件和人物提供了多维度的描述。
实地调查与采访
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还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和采 访工作,通过亲身走访和询问当事人或知情者,获取第一 手资料,增加了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历史事件与人物真实性探讨
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对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进行了严 格的考证和甄别。他通过对比不同史料之间的记载,以及运 用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进行了 深入的探讨。
中国创世神话研究的文献评述
中国创世神话研究的文献评述摘要:一、引言1.中国创世神话研究的背景2.文献评述的意义和目的二、中国创世神话的主要内容1.神话的起源与发展2.主要神话人物与故事三、文献评述综述1.古代文献中的创世神话记载2.近现代学者对创世神话的研究成果四、创世神话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文化意义1.神话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2.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五、中国创世神话的传承与演变1.地域性与民族性的表现2.神话在民间信仰与习俗中的体现六、中外创世神话的比较与启示1.中外神话的共性与差异2.对中国创世神话研究的启示七、当代创世神话的创新与转化1.当代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创世神话元素2.神话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八、结论1.文献评述的总结2.中国创世神话研究的发展趋势正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创世神话占据了重要地位。
从最早的《山海经》到后来的《史记》、《纲鉴》等,创世神话贯穿了中国古代文献的始终。
随着近现代学者对神话学的研究,创世神话逐渐从单一的文献研究转向了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涉及历史、文化、宗教、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古代文献中的创世神话记载丰富多样,既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也有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的故事。
这些神话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人类起源、社会秩序等方面的探索。
近现代学者在研究创世神话时,注重挖掘神话的文学价值、历史文化意义以及社会功能。
如闻一多、茅盾、袁珂等学者,通过对神话的系统整理与深入研究,使创世神话的魅力得以重现。
创世神话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从《诗经》到《红楼梦》,众多作品都融入了创世神话的元素。
神话为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使之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创世神话对后世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
诸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以及道教、佛教等宗教信仰,皆源于创世神话。
在地域性与民族性的表现上,中国创世神话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各民族根据自己的传统信仰和习俗,传承和发展了各自的创世神话。
如汉族的盘古神话、瑶族的密洛陀神话等,都是中国创世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史记》对始祖神话材料的处理看司马迁的历史观
作者: 张筠
作者机构: 康定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四川康定626001
出版物刊名: 中华文化论坛
页码: 80-84页
主题词: 《史记》;始祖神话;历史本质的真实;实录精神
摘要:《史记》于始祖神话材料的运用涉及了神话与历史关系的三种形态,即神话的历史化,如黄帝;神话化的历史,如简狄、姜嫄、女修等;历史的神话化,如刘邦等.司马迁于刘邦神化材料的处理表现了清醒的历史批判意识;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描写则是司马迁通观思想的深刻体现;而殷、周、秦始祖感生神话的激情演绎,则是司马迁以历史感悟式的直觉把握,对始祖感生神话所显示的历史纵深处的真实性予以揭示.这乃是司马迁"实录精神"的更深层次的表征,其中不仅包含历史事实层面的真实,更包含历史本质的真实.。
张强先生在《史记》及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的理论驾驭能力和概括能力为学术界奉献的另一 部专著‘ 司马迁学术思想探源 “ ( 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成为司马迁及‘ 史记“ 研究领域又一部引人 注目的著作, 学界对该著在司马迁及 ‘ 史记 “ 学术 思想研究方面的贡献有较高的评价㊂① 该书专设 汉初世风与司马迁的天人思想 司马迁与史官 司马迁德 文化及历史研究 治思想的基本构成 司马迁与西汉政治
㊃ 86㊃
杜春龙:张强先生在‘ 史记“ 及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第 30 卷
史发微㊁宗教神话对司马迁浪漫气质形成的作用等 问题㊂ 他关注到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士 阶层的崛起,在重整和梳理历史文化秩序方面, 通 过检讨殷周以来的史官文化成果,将神话传说从宗 教神学的体系中提升出来的历史功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出: 士 阶层强烈的古史意识对殷周以来史官文化的投入 迎来了史官文化的一个新的时代㊂
于文史研究, 他治学勤谨, 孜孜不倦, 数十年如一 日,笔耕不辍㊂ 先生学术视野宏瞻,知识渊博,学术 研究涉及文史哲等诸多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 其发 表的学术论文,有 15 篇以上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 中国古代㊁ 近代文学研究, 历史学, 中国哲学, 宗 兼容并包的治学特点㊂ 张强先生深思敏悟,见解深 刻㊂ 凡研究所及, 往往能独辟蹊径, 会通文献资料 意蕴,借助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发掘学术新意, 创 造性地引入新方法, 使用新材料, 提出新观点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张强先生致力于先秦两汉文学 文献㊁经学及思想文化研究, 一度专注于司马迁及 从比例上看,仅论文而言,其研究成果中有 60 余篇 与司马迁及 ‘ 史记 “ 研究相关, 接近其学术论文的 半壁之多㊂ 此外,张强先生的研究还涵盖了明清小 说研究㊁ 辞赋研究㊁ 文艺学研究㊁ 地方文献整理㊁ 运 ‘ 史记“ 研究领域,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㊂ 教) 等全文转载, 学术研究呈现文史哲相互融合㊁
神话研究的现实意义
神话研究的现实意义神话是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们想象的产物,是人们把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付之文字的表现,神话的产生是人们内心需要的结果。
不论是开天神话、斗争神话还是爱情神话,都是源自于人们内心的思索与追求,将之依托神话故事表现出来。
对中国古代神话的研究具有以下现实意义:一、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精神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燧人取火、仓颉造字等神话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
这种伟大的创造精神,不仅是物质文明之母,更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支撑着中华民族闯过一个又一个险滩和漩涡,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和灾难,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列子》中提到的机械人今天我们的机器人也已经实现了,尽管这些神话只是当时人们的幻想,但现在看来这些幻想都是合情合理而且有其科学性的,昨天古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把她们变成现实,今天我们的幻想明天我们的后世子孙也会把她们变成现实。
由此可见,神话并不等同于封建迷信,相反有其启发后世的功能。
二、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奋斗精神神农尝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精神。
正是这种伟大的奋斗精神,激励中国人民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胜数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后世文学创造有重要的借鉴作用,许多文学作品都取材于古代神话。
即使历史中也有神话的影子,《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神话与历史有很多重叠现象,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关于神话的篇章。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依靠伟大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也必将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三、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团结精神对炎黄始祖地位的共同认同、龙图腾的形成与流传,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
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从来没有断流过,中华民族始终以团结统一的形象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特别是每当遭遇强敌,面临生死存亡时,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总会表现出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携手前行的可贵品质。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传承与变迁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传承与变迁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哲学思考。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些神话故事经历了传承与变迁,不断演变并适应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
本文将从传承与变迁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重要性和影响。
一、神话故事的传承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传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最早的神话故事可以追溯到《山海经》、《古文观止》等古代文献中。
这些古代文献中记载的神话故事以神仙、妖魔和各种神奇的生物为主要内容,通过讲述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向人们传递善恶、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神话故事在古代被广泛传诵,通过传统的口头方式代代相传。
随着文字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进步,神话故事被记载于经史子集中,成为文人学者研究和传承的对象。
例如,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记载了许多神话故事,为后世研究与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神话故事的变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神话故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在神话故事的传承过程中,人们根据时代的需求和文化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演绎。
这种变迁使得神话故事不再是简单的传统故事,而是成为表现社会现象和心理思考的工具。
一方面,神话故事在民间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演绎。
例如,在曲艺形式中,常常能听到许多与神话有关的内容。
戏曲、传统音乐等也常以神话故事为题材进行演绎,使得古代神话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成为了文化的瑰宝。
另一方面,神话故事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也十分广泛。
许多文学作品都以古代神话为基础,如《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通过对神话故事的改编和演绎,使得古代神话在当代文学作品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神话故事的影响古代神话故事的传承和变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神话故事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忠实记录。
从古代神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与自然界的关系,这为我们深入了解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史记中关于神话的描写
史记中关于神话的描写《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神话传说的描写。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史记》中的神话描写: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传说中的历代帝王、神奇怪异的传说。
1.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史记》中记载了黄帝时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情况,描绘了一个神秘而繁荣的时代。
黄帝被尊为华夏民族的祖先,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之一。
据记载,黄帝时代实行的是一种神秘的政治制度,被称为“黄帝内政”。
这种政治制度强调君主的神秘性和权威性,君主被视为拥有神力的人,可以统治万民。
同时,黄帝时代也存在着一些文化和社会风俗,如祭天、祭祖、占卜等,这些风俗信仰一直延续到后代,黄帝时代的特色在于其政治制度的神秘性和文化底蕴的深厚性。
黄帝被赋予了极大的神力,成为华夏民族的崇拜对象,这种崇拜也在文化方面得到了体现。
黄帝时代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也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2.传说中的历代帝王《史记》中记载了许多历代帝王的事迹,这些帝王在政治统治、文化成就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色。
据记载,夏朝的开国君主夏禹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君主,他治水有功,深受百姓爱戴。
商朝的成汤则是一位有远见的君主,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周朝的周文王则致力于礼乐文化的发展,提倡“礼乐治国”,这种治国方式也被后人称颂。
这些帝王的事迹体现了他们在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方面的不同特色和成就,同时也为后代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3.神奇怪异的传说《史记》中还记载了许多神奇怪异的传说,这些传说包括神仙、妖怪、魔法、幻术等方面,为故事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据记载,神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重要角色之一,他们被认为是拥有神力和智慧的人,可以长生不老、飞翔于天空。
而妖怪则是神仙的反对者,被认为是具有危害性的超自然存在。
魔法和幻术则是神仙和妖怪所拥有的神秘能力之一,这些能力被认为是超自然的存在,可以改变事物的本质和形态。
对《史记》殷、周、秦起源神话的考量
渭南师范学院学Biblioteka Ju n lo en nT a h r ie i o ra fW ia e c esUnv r t s y
S p .2 1 e t 01
第2 6卷 第 9期
Vo . 6 No 9 12 .
【 马迁与《 司 史记》 究 】 研
对《 史记 》 、 、 殷 周 秦起源神话 的考量
内涵 , 而对 当时社会 文化 进 行考察 研 究 。 从
一
“ 周后稷 , 名弃 。其母 有邰 氏女 , 日姜原 。姜原为 帝 喾原 妃 。 姜 原 出野 , 巨人 迹 , 忻 然 说 , 践 见 心 欲 之 , 之而 身 动 如 孕者 。居 期 而 生 子 …… ”】“ 践 _l周 J
的始祖 是后 稷 , 叫弃 。他 的母 亲是有 邰 氏部 族 的 名 女儿 , 叫姜 嫣 。姜螈 是帝 喾 的正妃 。姜螈 外 出到郊 (
孙” “ 澡” 事变成 了“ 布” 时, ,洗 之 织 之 同样 的 “ 玄
神与巫 、 与火 的时代 。通过神话 , 血 我们可 以跨越
千年 去 感 受 原 始先 民 的生 活 。所 以说 , 神话 , 是 既
鸟 陨卵 ” 同样 的 “ 之 而 孕 ” 诞 下 不 平 凡 之 子 大 , 吞 , 业 。反观《 秦本纪》 之前的《 周本纪》 则更为诡异。 ,
野 , 见一 个 巨人脚 印 , 看 心里欣 然 爱慕 便 去踩它 , 一
踩 就 觉得 身子 震动 像怀 了身 孕 , 十个 月 生下 一个 满
、
《 记》 史 中三个异 曲同工的神话故事
儿子。这篇神话较前二者略有不 同, 讲的是姜螈履 神 人 足迹 而诞 下帝 弃 。这 三则 故 事 分 别 是 殷 , , 秦
《史记》神话历史叙事研究的开题报告
《史记》神话历史叙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因其全面系统地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
在全书中,神话时代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又贯穿着整个史书的笔墨之间,因此对《史记》中神话历史叙事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统、历史思想和文化精神,以及《史记》这一重要著作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选题意义1.加深对古代神话传统的了解《史记》中关于神话历史的叙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史记》中神话历史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神话传统的内容、形式和特点,提高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2.揭示史书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史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史书,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真实面貌,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中的神话历史叙事,不仅突显了作者的历史观和文化意识,还体现出丰富的文学魅力。
通过对《史记》神话历史叙事的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史书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3.为今后深入研究《史记》奠定基础《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通过对《史记》中神话历史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探究古代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还能为今后更深入地研究《史记》以及相关历史文献奠定基础。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分析和历史研究方法,对《史记》中的神话历史叙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其中,文献分析将重点关注《史记》中神话历史的叙述方式、叙事结构和文学风格等方面,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索《史记》中神话历史的内在规律和文化特征。
历史研究则需结合古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谨慎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地位,对历史事实进行全面深入的阐释和评价。
四、预期成果本文将组织严密、文献齐备,对《史记》中的神话历史叙事进行全面深入的阐述和分析,揭示其历史和文学的价值。
预期成果如下:1.对《史记》神话叙事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进行综合论述;2.梳理出《史记》中神话历史的叙述方式、叙事结构和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内在规律和特征;3.探究神话历史与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宗教等方面的关系;4.进一步完善古代历史研究方法,为今后深入研究《史记》以及相关历史文献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史记中关于神话的描写
史记中关于神话的描写每个古老的人类文明都有着自己的神话体系,它源自于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幻想,是人类的信仰和智慧的结晶。
我们中国的神话体系有很多个版本,也有很多的神话人物和故事。
传说天地之初是一片混沌,如同一个鸡蛋,这个“鸡蛋”中唯一的生命体,拿着一把斧子不停地挥砍,不知砍了多少岁月,终于把“鸡蛋”砍成两半,于是他手撑着天,脚踏着地,用自己的身体撑开了天和地,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生活的这个空间。
而这个撑开天地的生命体,就是我们的创世神盘古。
当天和地稳定下来之后,盘古也已经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他终于倒下了,他的身躯变成了河流山川,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他的精气和精血化为一批先天生灵。
这些先天生灵相互之间也会经常发生矛盾,其中就有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两人不和经常打架,有一次撞到了由盘古脊柱变成的撑天柱子不周山上,导致天柱被折断,天空出现一个大洞,洪水从洞中倾泻而出。
后来,是女娟收集了五色石,炼化之后把天空的洞补上了。
女娟又用剩下的融化了的五色石捏成泥人,创造出了最早的人类。
在道家的神话体系中,创世神是创始元灵,他收了四个徒弟,其中就有造人的女娟和造仙的鸿钧。
鸿钧老祖的三个徒弟就是道家的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再往下一级,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紫薇大帝、天皇大帝、太乙真人、南极仙翁。
后来,是女娟收集了五色石,炼化之后把天空的洞补上了。
女娟又用剩下的融化了的五色石捏成泥人,创造出了最早的人类。
在道家的神话体系中,创世神是创始元灵,他收了四个徒弟,其中就有造人的女娟和造仙的鸿钧。
鸿钧老祖的三个徒弟就是道家的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再往下一级,就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紫薇大帝、天皇大帝、太乙真人、南极仙翁。
中国神话系统的版本和人物有很多,但是无论哪种版本,哪些人物,都是人们对无法理解的未知领域的幻想,通过对各种神话人物的信仰和膜拜,来减轻对未知现象的恐惧,增加信心,也是人们重要的精神食粮。
【史记】嫘祖蚕神嫘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
【关键字】史记嫘祖-蚕神嫘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蚕神嫘祖。
蚕神嫘祖。
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
而娶于西陵之女。
是为嫘祖。
乃黄帝正妃。
也就是说。
当海内外中华儿女无一例外地称黄帝是自家始祖的时候。
也就应该明白华人无一例外的是嫘祖的子孙。
嫘祖是中华儿女的伟大母亲。
中文名,蚕神嫘祖。
神话体系,《史记·五帝本纪》。
象征,嫘祖是中华儿女的伟大母亲。
配偶,黄帝。
地区,中国。
各种说法。
关于嫘祖是哪里人这一点。
一直没有定论。
由于史料的匮乏。
人们至今还无法确知嫘祖到底是哪里人;加之历史本身的原因。
造成全国各处同名的地方很多。
这就使处于历史迷雾中的我们更加难以分辨真伪了。
但是。
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那就是:嫘祖发明并且传播了养蚕缫丝。
被后世尊为“蚕祖”。
被民间称为“蚕神娘娘”;她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去寒躲暑的物资文明。
其“创造。
发明。
奉献。
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更是照耀千秋万代的。
所以说。
弘扬嫘祖文化。
应该是今天的我们和今天的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也是全国许多地方都争相表白嫘祖是自己同乡的原因所在。
各地争抢嫘祖的故乡这一现象是无可厚非的。
也是有理有据的。
先从地域上看。
据著名史学家顾吉刚主编出版的《传说中的中国地图》所示。
古西陵就是当今以宜昌为中心的西陵山脉。
西陵峡也因此而得名。
而我县的苟家垭镇就处于西陵山北部。
属古西陵范围。
既然嫘祖是西陵之女。
那么。
嫘祖就有可能出生在苟家垭。
再从丝绸文明发展的源流看。
苟家垭桑蚕历史可谓非常悠久。
苟家垭蚕丝声名卓著。
史称“垭丝”。
历来为皇室贡品。
《湖北通史》上说。
宋代以来。
苟家垭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鄂西和川东的蚕丝均以“垭丝”命名。
从而走出大三峡。
以至远销英。
法。
印度。
中东等地。
由此可见。
苟家垭的蚕丝在丝绸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毫无疑问。
“垭丝“的产生及其中心地位的形成是大大早于文字记载的。
完全是能够追溯到远古黄帝时代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史记》 神话的特征 由于司马迁按照 “雅驯” 的原则 严格挑选材料,神话的历史化成为了 《史记》神话的最突出的特点。寓神话 于史,神话带有历史化的色彩成了《史 记》 神话最显著的特色。 司马迁用一些神话描写来阐述民 族的开拓、发展和融合,这也是历史 神话化的一种表现。“讙兜进言共工, 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 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 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 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 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 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 迁三苗于三 危,以变西戎; 殛鲧于羽山,以变东
在神话材料的界定上,《史记》中 关于神话历史化;神话仙话后显示出 神话色彩单薄的记述;无其他古籍能 相参照的有神话色彩的神话材料;只 有简单几笔带过纯系书法手段但是有 研究价值的神话叙述;以及在对卜筮、 星占、望气、灾异、梦兆、相术等迷 信手段的叙述中有神话色彩及研究价 值的“神异性材料” ——即严格说来 不能算是神话传说的材料,这些都纳 入本文所要研究的范围。在对这些材 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司马迁对待 不同时期的神话、神异性材料时的态
9
学教育 2010.09
文学评论
迁用一段文字记叙了战争的始末。“轩 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而诸侯咸尊 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7]
3、感生神话 (1) 商始祖的感生神话 《史记》中最早的感生神话是玄鸟 生商。《史记·殷本纪》曰:“殷契,母 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 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 因孕生契。”[8] (2) 周始祖的感生神话 《史记·周本纪》 中记载:“周后 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初欲弃之,因名曰弃。”[9] 最早可 考的文献资料也是《诗经》。 二、司马迁天命神异思想的复杂性 (一)司马迁思想上的二元论色彩 司马迁对神话资料的选取和处理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他的思想,在对 待神话的态度上他有着浓重的二元论 色彩,但基本倾向是朴素唯物主义的。 神话资料和《史记》 中其他的人物史 事一样,司马迁也在神话上倾注了自 己想要表达的思想,也可以从中窥探 出司马迁对于神话究竟持有一种什么 样的态度:司马迁记述神话,并不是 因为要探讨神话的本身如何,而是和 对待其他材料一样,通过经过自己取 舍整理的神话资料来抒发自己的 “一 家之言”。 (二)司马迁天命与非天命思想共 存在《史记》 神话中的体现 “天人关系”是西汉初年思想界最 根本的哲学问题。天人感应学说认为, 天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来主宰人间万物, 人间的帝王又是受天命来统治人民,因 此,一旦帝王有违背天意的事情,作 恶于万民,上天便会用各种天灾变异 或生物变异来向帝王和臣民发出警告。 所以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天人感应学说。 在这种背景和氛围中,不能说司马迁 对鬼神天命的记载完全是想起到教化 和讽喻作用,他的记载也有时代大背 景的影响。 司马迁对天的论述也有其局限性, 《史记》并没有摆脱神秘思想的影响。 司马迁又师事董仲舒,他接受了天命 论和天人感应说的思想影响是可以理 解的。《史记》中有不少神话材料反映 了司马迁的天命论。《史记·律书》:“昔 黄帝有逐鹿之战,以定火灾;颛顼有共 工之陈,以平水害;成汤有南巢之伐, 以殄夏乱。递兴递费,胜者用事,所受 于天也。”[10] 明确提出了天命观,可以 看出司马迁思想上存在着的矛盾与局 限,但其仍试图插入人事,注重道德 教化的作用。 同时,司马迁对上古史,明显自 觉抛弃了传说中的神话成分,表现了 他分离神人的思想。首先,神农以前
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4] 这里 的长桑君便具有神人的色彩。同样在 神人那里获得帮助的还有张良,《留侯 世家》中记载了张良得兵法的故事,张 良在下邳桥遇见老丈,获得 《太公兵 法》,别后十三年后,张良“从高帝过 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 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 伏腊,祠黄石。”[5] 充满了神异色彩。
司马迁精通天文、律例,但古代 的科学知识是与宗教迷信、神话传说 杂糅在一起的。对于天道性命的有无, 司马迁报着既怀疑,又相信的态度。 “纪异”,就是对天异灾变加以记载;而 “说不书”,即对感应的说法不作记载, 这一点在《史记》 中表现的看似混乱 实际上也有司马迁的巧妙安排。《律》 《历》《天官》 三书记载了一些天变以 及感应的资料,而在载人事的纪传中 并不加以发挥,尤其是七十列传,力 求实录人事的之际,合二为一”的神学氛围中,不 可避免受其影响,但是,从思想上和 历史著作的实践上,他有意识地把神 从已被神化了的上古史中清理出去,基 本否认了 “天” 对个人命运到国家兴 亡等人事的决定作用。司马迁的主要 思想倾向,不是讲天人交会,而是讲 天人相分。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 的 方法,就是在对天象的实际观测和对 人事的实际考察中,对天、人两个方 面都获得了唯物主义的见解,这才是 司马迁天人观的主流。这些都说明,司 马迁的思想仍旧是唯物的,他比较全 面地把人类史看成是人类自身的活动, 而不是实现神意的工具;人类史是人 类社会自身的发展过程,有其规律,并 不是上天的安排。这无论是对科学史 观的发展过程说还是对整个历史学说, 都具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关键词] 史记;神话;天命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似的中国 通史,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划时代的 伟大创新。汉至唐的文史理论家对《史 记》 评论的阐述中,首先都是从历史 学的角度对《史记》 予以肯定,然后 才是阐发它文章辞采的文学性。在这 一点上,古今没有分歧,符合历史的 实际。因此不容置疑的是,《史记》首 先是历史学。司马迁作为一个历史学 家,要面对纷纭复杂的人类社会现象 去作全面的解释,他对这些联系人鬼、 人神关系的作法所持有的态度,完全 从属于他的历史观的范畴。司马迁在 《史记》中引用神话以及对神话的改造 是有他的意图和思想在其中。在其所 处的时代背景下,司马迁是背负着历 史责任的,他并是迷信鬼神,他在探 寻治乱兴衰的具体叙述中其内心并不 相信天意鬼神能支配人事。
夷: 四辠而天下咸服。”[11] 四、结语 由于《史记》是部历史著作,《史
记》 中的神话和司马迁选用的其他材 料一样表达着作者的史学思想,很多 神话材料以历史化的形态呈现,不仅 表现在内容上的历史化,在叙述方式 和文字风格上也都有所改造。这些神 话材料没有专门的归类和呼应,而是 在需要的时候很自然的穿插融合,和 作者著作的整体风格融为一体。虽然 零散但是也体现了丰富性,并同样体 现了司马迁在文学上的成就和风采。
文学评论
2010.09
学教育
《史记》神话研究
李瑞仙
(咸宁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 《史记》 中涉及到的神话材料,对于呈现零星与不同特征的各个神话材料, 采取了一种不算很严格的筛选神话材料的方式,目的是能通过这些材料找出司马迁的态度和思想。在某些可 能隐藏神话材料的叙述中,通过考察,发现司马迁对神话做出怎样的改造。在对这些材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从司马迁对神话的处理和态度上探讨其思想中人事与天命的复杂关系,并对 《史记》 神话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概括。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 华书局,1959 年,第 173 页 [2]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 中华书局,1959 年,第 341 页 [3]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 华书局,1959 年,第 1394 页 [4]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北 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2785 页 [5] 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北 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2785 页 [6]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 华书局,1959 年,第 147 页 [7] 司马迁 《史记·律书》,北京:中 华书局,1959 年,第 3 页 [8] 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年, 第 152 页 [9] 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年, 第 148 页 [10] 司马迁《史记·律书》,北京:中 华书局,1959 年,第 1100 页 [11]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 中华书局,1959 年,第 28 页
5、褒姒的神话 《周本纪》借周太史伯阳之口说褒 姒是龙妖子,并对这一故事的来龙去 脉作了交待。“周太史阳读《史记》曰: ‘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 有二神 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 余, 褒之二君。’ ……弃女子出于褒, 是为褒姒。”[6] 6、梦境中的神话 以赵世家的四个梦为例。《赵世家》 一共写了四个梦,这些梦预言了赵国 每一个关键性历史转折过程,充满了 神话的意味。 (二) 经太史公改造过的神话 由于社会背景以及司马迁自身的 思想,司马迁对神话资料进行了取舍。 经过改造后的记述很多已经不能再称 之为神话,而显示出了神话历史化的 特征。还有一部分神话仍具有浓厚的 神话色彩,在其他古籍上能看到相关 记载,司马迁对其基本是是采取了引 用的方式,即使稍作变动,也只是限 于表述上,实质内容与之前流传的神 话内容并无本质的差异。 1、洪水神话 洪水神话在《史记》 中能够看到 流传演变的影子,主要集中在 《五帝 本纪》 和《夏本纪》 中,其中以《夏 本纪》 更为详细。 2、部族战争神话 在《史记》 中主要体现为黄帝和 炎帝的战争、黄帝和蚩尤的战争。 在《史记·五帝本纪》 中,司马
注释: ①【汉】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 书局,1959 年 ②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上 海辞书出版社,1985 年 ③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年 ④袁珂《中国神话史》,上海:上海文 艺出版社,1988 年 ⑤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 蜀书社,1996 年 ⑥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天津:天 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