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总论重点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二)2024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二)2024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二)引言概述: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传播、预防与控制的学科,对于保护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了传染病学的重点内容,以便进一步加强对传染病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一、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或病原体传播。

例如,流感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2. 飞沫传播:通过近距离的飞沫传播病原体。

例如,麻疹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3. 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含有病原体的个体或物体传播。

例如,腹泻通过接触污染的手传播。

4. 血液传播:通过血液中的病原体传播。

例如,乙型肝炎通过血液传播。

5. 垂直传播: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病原体从孕妇传给胎儿或婴幼儿。

例如,艾滋病通过垂直传播。

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1. 疫苗接种: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

例如,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的传播。

2. 卫生措施:保持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病患等。

3.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4. 隔离措施:对患有传染病的个体进行隔离,阻断传播链。

例如,对麻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5. 教育宣传: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并推广预防措施。

三、传染病的防控策略1. 监测与预警: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信息并发出预警。

2. 检测与诊断:发展快速、准确的传染病检测与诊断技术,提高传染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水平。

3. 疫情调查:对传染病疫情进行调查与分析,确定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

4. 药物研发:加强传染病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能力。

5.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的挑战。

四、常见传染病1.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等。

2.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胸痛等。

3. 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传染病,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

《传染病学》第九版 第一章 总论

《传染病学》第九版 第一章 总论

第一章总论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朊粒(prion)、病毒(virus)、衣原体(chlamydia)、立克次体(rickettsia)、支原体(mycoplasma)、细菌(bacteria)、真菌(fungus)、螺旋体(spiro-chete)和寄生虫(parasite),如原虫(protozoa)、蠕虫(helminth)、医学昆虫(medical insect)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内外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重点研究各种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做到防治结合。

传染病学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其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包括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流行病学、病理学、药理学和诊断学等。

掌握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对学好传染病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传染病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而且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甚至改写过人类历史。

人类在与传染病较量过程中,取得了许多重大战果,19世纪以来,病原微生物的不断发现及其分子生物学的兴起,推动了生命科学乃至整个医学的发展;疫苗的研究诞生了感染免疫学,奠定了免疫学的理论基础,已用来研究各种疾病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手段;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成就;“Koch法则”明确了传染病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建立了病原学理论,已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许多疾病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

正是由于上述辉煌战果,加上社会文明的推进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逐渐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占了上风。

20世纪70年代西方医学界一度认为,传染病正在消亡。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重点

传染病学考试复习重点

传染病第一章总论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真菌等)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照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有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感染时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①清除病原体②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③显性感染④病原携带状态(可排除病原体)⑤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感染过程中的病原体的作用:①侵袭力②毒力,包括毒素(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和霍乱弧菌。

内毒素→伤寒杆菌、菌痢杆菌)③数量④变异性体液免疫(B细胞):(1)IgM最先出现,近期感染标志;(2)IgA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上的抗体;(3)IgE主要作用于入侵的原虫和蠕虫传染性病的发生机制中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①直接损伤②毒素作用③免疫机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①发热②代谢变化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某些病后免疫力很巩固的传染病,如麻疹、水痘、乙型脑炎等,经过一次流行之后,需待几年当易感者比例再次上升至一定水平时才会发生另一次流行,这种现象称为传染病的周期性)。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①病原体②传染性③流行病学特征(散发性发病→当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仍处于常年水平时。

流行→某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近年来的一般水平时。

大流行→某传染病的流行范围甚广,超出国界或洲界时。

暴发流行→传染病病例发病时间的分布高度集中于一个短时间之内者)④感染后免疫临床特点: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

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感染,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多呈慢性感染,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

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传染病学是一门研究各种传染病在人体中发生、发展、传播、诊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学科。

感染与免疫一.感染是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共生状态:微生物、寄生虫与人宿主之间达到相互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状态。

菌群失调症:由于宿主、外环境的影响,导致机体某一部位的中各种细菌岀现数量和质量变化,原来在数量和毒力上处于劣势的细菌或耐药菌株居于优势地位,在临床上发生菌群失调症或称菌群交替症。

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位置而到达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害则产生机会性感染。

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的相互制约等因素,维持着良好的生存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成为致病菌,称这类细菌为机会性致病菌,也称条件致病菌。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

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

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

重叠感染:人体于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别的病原体感染。

医院获得性感染/医院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继发性感染: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名解/问答)1. 病原体被清除(正〉邪):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2. 隐性感染(正〉邪):又称亚临床感染。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岀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大多数病原体感染都以隐性感染为主。

3. 显性感染(正<邪):又称临床感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总论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因素:病原体、人体、外环境感染后表现: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感染病原体后不出现临床表现,但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最常见显性感染――最易识别病原携带状态――重要的传染源潜伏性感染:人体与病原体处于相持状态,不出现临床症状,不排出病原体。

二、病原体的作用发病的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1、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屏障,吞噬作用,体液因子2、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反应四、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患性五、传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2、临床特征分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后遗症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

3、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六、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分类: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1、甲肝(H**):属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2、乙肝(HBV):属嗜肝DNA病毒3、丙肝(HCV):单链RNA病毒4、丁肝(HDV):缺陷的单链RNA病毒5、戊肝(HEV):属杯状病毒二、流行性1、甲、戊型传播途径:粪-口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

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3周内有传染性。

以发病前后各1周的传染性最强。

2、乙、丙、丁型:传播途径:输血;母婴;密切接触;性接触传染源:急、慢性患者及病毒携带者三、发病机制及病理1、发病机制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

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2、病理(1)急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气球样变。

(2)慢性肝炎:炎症、坏死及纤维化(3)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肝体积明显缩小,边缘薄质软,包膜皱缩亚急性重型肝炎:肝质稍硬,表面和切面见再生结节。

慢性重型肝炎:大块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传染病重点总结

传染病重点总结

传染病重点总结第一篇:传染病重点总结传染病(20分)第一节传染病总论(2-3分)1.传染病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T隐性感染(最常见):特点:机体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组织损伤。

显性感染(最不常见):发生率最低。

病原携带者:可以将病原体排出,是重要传染源。

潜伏性感染:病原体一般不排出,结核疟疾疱疹常见。

2.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非特异免疫:天然屏障、吞噬���用、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3.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传播途径:1)空气、飞沫或尘埃等从呼吸道传播:如非典,流感等2)水食物等从消化道传播(经过粪口传播):霍乱、菌痢、甲肝,戊肝等。

3)与传染源直接接触面受感染的接触传染:炭疸、钩端螺旋体病等 4)通过节肢动物叮咬吸血(媒介昆虫)传播:如乙脑、疟疾等 5)输血注射乙肝、艾滋病 6)母婴传播:艾滋痰。

4.管理传染源1)里类:鼠疫,霍乱。

城镇2h,农村在6小时之内上报;2)乙类:城镇6h,农村12h之内上报。

乙类韭典、炭疽热、禽流感、脊髓灰质炎按甲类处理乙类传染病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疸、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24h上报。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第二节常见疾病一、病毒性肝炎(3分)生化指标黄疸:TBIL(总胆红素)>17.1umol/L;ALT>40u/L、AST>35U/L异常。

传染性疾病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染性疾病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染性疾病重点知识点总结一、传染病的种类传染病可分为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真菌性传染病和寄生虫传染病四大类。

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痢疾等;病毒性传染病包括流感、艾滋病等;真菌性传染病包括念珠菌病、白喉等;寄生虫传染病包括疟疾、血吸虫病等。

二、传染病的症状不同的传染病具有不同的症状,但一般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呼吸困难、腹泻、呕吐、腹痛等。

病毒性传染病常常伴有皮疹、咽部充血、咽痛等。

细菌性传染病常常伴有化脓性分泌物、脓肿等。

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水传播和粪口传播等。

空气传播主要是指病原体通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传播,主要包括肺结核、麻疹等。

飞沫传播是指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把病原体传播到他人,主要包括流感、麻疹等。

接触传播是指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病病原体,主要包括沙门氏菌病、腮腺炎等。

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水传播,主要包括霍乱、痢疾等。

粪口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手指等受污染物传播,主要包括痢疾、传染性肝炎等。

四、传染病的预防预防是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种疫苗,及时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加强锻炼,避免接触病原体。

五、传染病的控制传染病的控制主要包括隔离患者,消毒环境,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监测和报告,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对于已经发生的传染病,要尽快隔离患者,对患者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加强监测和报告,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对于保护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了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传播途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传染疾病知识点总结

传染疾病知识点总结

传染疾病知识点总结一、传染病的定义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并引起感染的疾病,它们具有传染性和接触传播性,可在人群中快速传播。

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感冒、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二、传染病的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包括握手、接吻、性接触等。

2. 飞沫传播:病原体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喷射到空气中,再被他人吸入,如流感、麻疹、肺结核等。

3. 空气传播: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飘尘传播,如霍乱、结核病等。

4. 食物、水传播:病原体通过食物或水传播,如霍乱、副伤寒、痢疾等。

5. 载体传播:病原体通过动物、昆虫等传播,如蚊子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等。

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 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患者等。

2. 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饮食卫生、垃圾分类处理等。

3.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如麻疹疫苗、流感疫苗等。

4. 防控措施:对发病地区实施隔离、消毒等措施,遏制疫情扩散。

四、常见传染病知识点1.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全身疲乏等。

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2. 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全身皮疹和高热,严重时可引起并发症。

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主要手段。

3.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黏膜传染病,其特征是皮疹、瘙痒和发热。

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水痘。

4. 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犯全身各器官,其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盗汗等。

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

5.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通过血液、母婴传播,严重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手段。

6.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通过血液、性接触传播,严重时可导致免疫系统衰竭。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总论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是指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症,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损伤的情况。

感染过程的表现包括清除病原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包括侵袭力、毒力、数量、变异性。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者。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再燃是指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形。

复发是指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第二章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

病毒性肝炎按病原学分类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包括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分别涉及体力、消化道和黄染。

HBV 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定量方法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

前C区变异可能与重型肝炎发生有关。

我国主要基因型为B和C型,基因分型对预后判断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一定意义,而基因耐药变异位点检测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14.脊髓灰质炎是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

感染后大多无症状,但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症状和肢体疼痛。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迟缓性神经麻痹,导致瘫痪后遗症。

该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因此被俗称为“小儿麻痹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参考(2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参考(2篇)

2024年传染病重点总结参考____年传染病重点总结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频发,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____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年份,不仅因为COVID-19大流行的结束,也因为人们对传染病的关注和预防意识进一步增强。

本文将重点总结____年传染病的发展态势、控制措施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进展,为未来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一、传染病发展态势____年,全球范围内传染病的发展态势与之前的年份相比有所改善。

COVID-19大流行逐渐得到控制,疫苗的普及和全球合作下的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一些传染病,如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仍然存在,但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稳定。

然而,新的传染病威胁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的变异或新的病毒株可能引发局部的传播暴发,需要及时的应对和采取措施防止扩散。

此外,一些经常性的传染病暴发事件,如麻疹和流感等,仍然存在挑战,需要持续加强防控工作。

二、传染病防控措施____年,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防控措施的总结:1. 疫苗普及:全球范围内的疫苗生产和供应能力得到提升,疫苗的普及促使全球范围内的疾病控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大了对疫苗研发和生产的支持力度,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有效和充足供应。

2. 早期发现和监测:加强全球传染病监测网络,提升早期发现的能力。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够实时监测和预警传染病的爆发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药物研发和治疗:加强传染病药物研发与临床实践,提高对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通过使用新的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等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4.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合作程度进一步加大。

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等,在疫情爆发和传染病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信息共享、资源调配和技术支持等方式,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传染病相关知识总结

传染病相关知识总结

传染病相关知识总结
一、传染病概述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等)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它们通过直接接触、空气、水、食物等方式传播。

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是全球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二、常见传染病类型
1.病毒感染:如流感、麻疹、水痘、艾滋病等。

2.细菌感染:如肺炎、伤寒、霍乱等。

3.真菌感染:如足菌病、曲菌病等。

4.原虫感染:如疟疾等。

5.蠕虫感染:如血吸虫病、钩虫病等。

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传播:如皮肤接触、性接触等。

2.空气传播:如流感、麻疹等。

3.食物和水传播:如霍乱、伤寒等。

4.昆虫传播:如疟疾、登革热等。

四、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2.个人卫生: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等。

3.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的场所,定期清洁和消毒环境。

4.饮食卫生:饮用清洁水,避免食用不洁食品。

5.避免接触患者:避免与患有传染病的人接触,如有必要,应采取防护措施。

五、传染病的控制和治疗
1.控制传染源: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防止疫情扩散。

2.切断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消毒、杀虫等措施,阻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口罩、避免拥挤场所等。

4.治疗患者:根据不同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支持治疗等。

5.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大全1. 传染病的定义及特点传染病指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繁殖引起感染的疾病。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可预防性、可控制性以及可治疗性等特点。

2. 病原体的分类和特征病原体可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和原生动物等五类,每类病原体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且在传播途径、病理过程和防控方法方面也有所差异。

3.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直接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和生物媒介传播等多种方式。

了解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存在差异,如易感人群比例、感染病例发生率、传播速度等。

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有助于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5. 传染病的免疫与预防通过免疫接种和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很多传染病,如霍乱、百日咳、流感等。

免疫和预防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6. 传染病的病例诊断及实验室检测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以准确判断某人是否感染了某种传染病。

常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测等。

7. 传染病的治疗与控制传染病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等药物治疗;对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采取隔离、检疫、消毒等防控措施。

8. 传染病的疫苗研发与生产传染病的疫苗研发与生产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疫苗的研发过程包括病原体分离、培养、灭活或变弱、制备和质控等环节。

9. 传染病的常见疾病与防控措施常见的传染病包括肺结核、艾滋病、疟疾、登革热、手足口病等。

对于每种疾病,了解其病因、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0. 传染病与公共卫生传染病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疫情的爆发可能给社会、经济和健康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提高公众健康素养等都是促进公共卫生的重要任务。

传染病知识点

传染病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一、传染病:病原微生物(朊毒体、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原虫、蠕虫、医学昆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性)的疾病。

二、感染: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感染过程的表现:清除病原体;显性感染;隐性感染(主要);病原携带状态;潜伏性感染。

①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如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结核杆菌等,以隐性感染为主。

②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诱导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如汉坦病毒、麻疹病毒、水痘病毒和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等,以显性感染为主。

③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

④潜伏性感染: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除体外,常见的潜伏性感染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

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

三、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侵袭力;毒力:毒素和毒力因子;数量;变异性四、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损伤;毒素作用;免疫机制五、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①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②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六、传染病的特征1、基本特征: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感染后免疫。

2、临床特点①病程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病原体侵入至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都有一个范围(最短、最长)、其长短一般与病原体的感染量成反比;前驱期: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的时期、通常是非特异性,传染病共有,持续1~3天、急者可无。

传染病知识点重点内容总结

传染病知识点重点内容总结

传染病知识点重点内容总结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其传播过程涉及到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重要因素。

精通传染病知识是重要的,能援助我们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个人和大众的健康。

以下是传染病知识的重点内容总结。

一、传染源:1. 人类:人与人之间是最常见的传染源,包括患病者、隐匿感染者和带菌者等。

2. 动物:某些传染病的传播源可以是某些动物,如狂犬病的病原体常来源于犬类、禽流感的病原体来源于禽类等。

3. 环境:环境中的土壤、水源和空气中可能存在某些病原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存在于水源中。

二、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等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如流感病毒、肺结核杆菌等。

2. 食物和水源传播:通过食物或水源中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如霍乱的弧菌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海鲜感染。

3. 接触传播:通过与感染者或者带菌者直接接触或者间接接触污染物品,如腹泻病毒通过接触粪便污染的物品传播。

4. 虫媒传播:通过媒介昆虫传播的传染病,如疟疾通过感染的蚊子传播。

三、易感人群:1. 年龄易感人群:婴幼儿和老年人的免疫力较弱,容易感染病毒,如水痘和流行性感冒。

2. 免疫系统受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等容易感染传染病。

3.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降低人体的反抗力,易感染传染病。

四、预防和控制措施:1. 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接触脏物,尤其是粪便、呕吐物等。

2. 预防接种:依据国家的免疫程序,准时接种疫苗,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 公共卫生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消毒,使用口罩等。

4. 饮食卫生:确保食物煮熟煮透,保持饮食清洁和新颖。

综上所述,传染病知识的进修对于个人和大众健康至关重要。

了解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重点内容,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预防接种和公共卫生措施,我们可以保卫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共同建设一个健康的社会综上所述,传染病是由感染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其传播途径有多种,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虫媒传播等。

传染病要点总结大全

传染病要点总结大全

传染病要点总结大全1. 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引起的可以通过接触、飞沫、血液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疾病。

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呼吸道病原体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 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人与人的直接接触传播,如握手、接触体液等。

- 血液传播:病原体通过血液传播,如血液交换、注射传播等。

- 昆虫传播: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传播,如蚊子传播疟疾、蜱传播布鲁氏菌病等。

3. 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使用纸巾等措施。

- 注重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消毒等。

- 接种疫苗:按照相关程序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 健康饮食:均衡饮食,增强身体素质。

4. 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流感:接种流感疫苗、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惯、避免接触患者。

- 肺结核: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接触者筛查。

- 腹泻病:饮食卫生、个人卫生,保持清洁环境。

- 甲型H1N1流感:接种疫苗、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 手足口病: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保持环境清洁。

- 结核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密切接触者筛查。

5. 传染病的报告和处理- 发现病例:及时报告相关的卫生部门。

- 隔离措施:对患者进行隔离,以阻断传播途径。

- 溯源调查:了解病例的传播途径和接触史,寻找可能的传染源。

6. 全球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机制-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全球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协调国内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 地方卫生部门:负责本地区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7. 传染病的突发事件应对- 应急预案:建立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措施。

- 紧急响应:按照预案,迅速启动紧急响应机制,采取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加强宣传等措施。

8. 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和信息发布- 监测系统: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对疫情进行实时监测。

(完整word版)传染病重点笔记

(完整word版)传染病重点笔记

第一章总论1、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2、感染性疾病: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疾病。

3、感染的概念:病原体和人体之间互相作用、互相斗争的过程。

4、传染的概念:来自宿主体外病原体引起的感染,主要指病原体通过一定方式从一个宿主体到另一个宿主体的感染。

5、构成感染和传染的三个必备条件/因素:病原体、人体、环境。

6、感染过程的表现(感染谱):5种不同的结局——清理病原体>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潜伏感染(频率/比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潜伏性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于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

如,单纯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疟原虫和结核杆菌等感染。

8、隐性感染:仅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无任何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9、病原体携带状态:可以停留在入侵部或入侵部较远的脏器继续生长繁殖,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疾病症状,但能携带并排除病原体,成为传染病流行的传染源。

区别:隐性—感染了却没得病,体内没有病毒但有抗体;携带—感染没有症状,体内有病毒并持续存在且可以传染10、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1)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2)毒力:由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组成3)数量:伤寒需要10万菌体;细菌性痢疾仅需10个菌体4)变异性:可因环境、药物或遗传因素而变异11、感染过程中变异应答的作用:非特异性、特异性免疫12、非特异性免疫⒈天然屏障:外部屏障(皮肤,黏膜及分泌物),内部屏障(血-脑,胎盘)⒉细胞吞噬作用⒊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各种细胞因子13、特异性免疫:对抗原特异性识别而产生的免疫。

细胞免疫(T细胞与抗原再相遇);体液免疫(B细胞受刺激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相应抗体,即免疫球蛋白)14、传染病流行发生的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

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传染病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总论一、感染过程传染过程的三个因素是病原体、人体和外环境。

感染后可能表现为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或潜伏性感染。

二、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发病的两个因素。

三、感染过程的免疫应答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中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免疫反应。

四、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患性。

五、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包括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以及感染后免疫。

临床特征分期包括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与再燃以及后遗症。

六、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可分为甲类2种、乙类25种和丙类10种。

第二单元病毒性肝炎一、病原学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肝、乙肝、丙肝、丁肝和戊肝,其病原体分别为属于小RNA病毒秤嗜肝病毒、嗜肝DNA 病毒、单链RNA病毒、缺陷的单链RNA病毒和杯状病毒。

二、流行性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和亚临床感染者。

乙肝、丙肝和丁肝则通过输血、母婴、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传染源包括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甲肝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和肝组织炎症反应,乙肝以细胞免疫为主。

病理方面,急性肝炎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和气球样变,慢性肝炎则表现为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重型病毒性肝炎则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

四、病原学检查HBV现症感染者传染性强的指标是XXX。

冠状病毒,为RNA病毒。

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接触传播。

三、病理:1、肺部病变是主要表现,病毒直接侵袭肺泡和肺间质。

2、炎症反应引起肺泡渗出液和纤维素样渗出物沉积,导致肺泡腔和间质纤维化。

四、临床表现:特征:发热、咳嗽、呼吸困难。

分期:1、轻型: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

2、普通型: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影像学改变等症状。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一)2024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一)2024

传染病学总结重点(一)引言概述:传染病学是研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预防和控制的学科。

本文将总结传染病学中的重点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传染病学知识。

正文内容:一、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1. 传染病的基本定义及其特征2. 传染病的分类方法和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分类3. 常见传染病的病原体种类和传播途径4. 人群易感性与传染病的关系5. 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二、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1. 流行病学调查的定义和目的2. 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和方法3. 流行病学调查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4. 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设计和选择样本的原则5. 流行病学调查的质量控制与结果解读三、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1.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的基本原则2.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及其应用3.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评价和监测4.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因素5.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中的疫苗和药物研发与应用四、传染病的全球流行趋势1. 全球传染病的特点和趋势2. 全球传染病的主要流行病学特征3. 全球传染病的危害和挑战4. 全球传染病的监测与预警体系5. 全球传染病控制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五、传染病学的新发展和未来趋势1. 传染病学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方法2. 传染病学的跨学科合作与研究3. 传染病学在公共卫生和医学领域的应用4. 传染病防控技术的发展和创新5. 未来传染病学研究的重点和挑战总结:传染病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涉及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调查、预防和控制、全球流行趋势以及新发展和未来趋势等方面。

熟悉传染病学的重点内容有助于提高对传染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染病的定义和概念·传染病(communicable diseases)是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能迅速传播,甚至造成大规模的流行。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是由病原体感染人体产生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都具有病原体,但二者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

感染性疾病不一定都有传染性,其中有传染性的,可以迅速传播造成流行的称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范围·甲类传染病:(1)鼠疫、(2)霍乱。

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城镇要求发现后2小时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

·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和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按甲类传染病的要求上报。

·乙类传染病是严格管理的传染病:(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4)艾滋病(5)病毒性肝炎(6)脊髓灰质炎(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麻疹(9)流行性出血热(10)狂犬病(11)流行性乙型脑炎(12)登革热(13)炭疽(14)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15)肺结核(16)伤寒和副伤寒(17)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8)百日咳(19)白喉(20)新生儿破伤风(21)猩红热(22)布鲁氏菌病(23)淋病(24)梅毒(25)钩端螺旋体病(26)血吸虫病(原为丙类)(27)疟疾。

城镇要求发现后6小时上报,农村不超过12小时。

·丙类传染病是监测管理传染病:(28)流行性感冒(29)流行性腮腺炎(30)风疹(3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麻风病(33)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原乙)(34)黑热病(原乙)(35)包虫病(36)丝虫病,(37)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要求发现后24小时上报。

第一节感染与免疫一、感染的概念·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和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侵犯对方的共生状态,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寄生部位而达到其不习惯寄生的部位,而引起宿主的损伤,成为机会性感染。

二、感染过程的各种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机体的免疫力,外界的干预。

(一)病原体被清除:见总论1(二)隐性感染:见总论2(三)显形感染:见总论3(四)病原携带状态:见总论4(五)潜伏性感染:见总论5上述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数量最多,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数量最少,但最易识别。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一)侵袭力(invasiveness) 是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扩散的能力。

Eg:菌毛,定植因子,黏附作用。

(二)毒力(virulence)包括内、外毒素和其他毒力因子(三)数量(quantity) 病原体引起传染必须有一定数量(四)变异性(variability)病原体可因环境或遗传等因素而产生变异。

四、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的作用(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是机体对侵入体内病原体的一种清除机制,无抗原识别或二次免疫应答参与。

1.天然屏障:外部屏障(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内部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等)2.吞噬作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都具有非特异性吞噬功能。

3.体液因子:补体,溶菌酶,纤连蛋白和各种细胞因子能直接或通过免疫调节作用而清除病原体。

(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是指免疫系统对抗原特异性识别后产生的免疫。

1、细胞免疫致敏T细胞与相应抗原再次相遇时,通过细胞毒性和淋巴因子来杀伤病原体及其所寄生的细胞。

2、体液免疫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既转化为浆细胞并产生能与相应抗原结合的抗体,抗体主要作用于细胞外的微生物。

·在化学结构上,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类:IgG、IgA、IgM、IgD和IgE,各具不同功能。

见总论6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一、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一)入侵门户:病原体入侵门户恰当,才能定植、生长、繁殖及引起病变。

(二)机体内定位:各种病原体的机体内定位不同,各种传染病都有其各自的规律性。

病原体的组织亲和性与机体内定位密切相关。

(三)排除途径: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病原体排除的途径,是病人、病原携带者、和隐性感染者有传染性的重要因素。

二、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在传染病中导致组织损伤发生的方式有下列三种。

(一)直接损伤病原体籍其机械运动及所分泌的酶可直接破坏组织。

(二)毒素作用内、外毒素,其他毒力因子(三)免疫机制有些传染病能抑制细胞免疫(麻疹)或直接破坏T细胞(AIDS),更多的病原体通过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其中以III型(免疫复合物)反应(见于流行性出血热)及1V型(细胞介导)反应(见于结核及血吸虫病)为最常见。

三、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一)发热:发热是传染病常见的症状之一。

外源性致热源进入机体,激活单核-巨嗜细胞,内皮细胞,B 淋巴细胞等,使后者释放内源性致热源(IL-1,TNF,IL-6,干扰素等),刺激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释放PGE2。

后者的产生使体温调定点从新调定,机体产热超过散热而引起体温上升。

(二)代谢改变:主要为进食量下降,能量吸收减少、消耗增加,蛋白、糖原和脂肪分解增多,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内分泌改变。

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一)传染源1、患者2、隐性感染者:流脑、脊髓灰质炎3、病原携带者:细菌性痢疾、伤寒4、受感染的动物:狂犬、鼠疫(二)传播条件1、空气、飞沫、尘埃2、水、食物、苍蝇3、手、用具、玩具4、吸血节肢动物(蚊子、人虱、鼠蚤、白蛉、恙虫)5、血液、体液、血制品、器械6、土壤(虫卵、芽孢)7、垂直传播(三)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者称为该传染病的易感者。

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的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

易感者的比例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水平时,如果有传染源和合适的传播途径,则传染病的流行很容易发生。

二、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一)自然因素(二)社会因素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一、基本特征(一)有病原体(pathogen)每一个传染病都有一个特别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二)有传染性(infectivity)每个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三)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 feature)1. 流行性(根据发病人数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散发--指某传染病在某地的发病率处于常年水平。

暴发--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短时期内突然有大量病例发生。

流行--指其发病率水平显著高于近年来一般水平。

大流行--流行范围超过国界、洲界。

2. 季节性3. 地方性(四)有感染后免疫性(postinfection immunity)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无论表现如何,都能针对病原体及其毒素产生特异性免疫。

病毒性疾病--持续的时间较长,病愈后可获得稳固的免疫力。

细菌感染--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大都不持久。

各种寄生虫感染--获得的感染后免疫更弱、更短,不具保护力,因此寄生虫可多次侵入机体,引起重复感染如血吸虫病等,导致更多、更复杂的慢性疾病二、临床特点(一)病程发展的阶段性1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自病原体侵入人体起,到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体感染的量成反比。

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定范围,因而有助于诊断。

为确定传染病的检疫期、留验接触者的时间提供依据。

(SARS接触者隔离3周、流行期来自疫区人员医学观察2周。

)2 .前驱期(prodromal period)从起病到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前驱期。

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

一般持续1~3天。

起病急者,可无前驱期。

3.症状明显期(period of apparent manifestation)在这一期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都充分表现出来,病情由轻到重,达到高峰又叫极期。

随人体免疫力增强,病情逐渐好转。

4.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随着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病原体被清除,体内病理生理过程逐渐停止,受损伤的组织得以修复,功能逐渐复原,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有些传染病在此期间,病原体尚未被完全清除,许多患者尚有传染性,血清中抗体效价逐渐上升达最高水平。

5.复发与再燃:再燃--当进入缓解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完全降至正常,由于潜伏在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初发的症状和体征再度出现。

复发--当进入恢复期,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再度繁殖,初发症状再现。

6.后遗症(sequela)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的功能长期不能恢复正常称后遗症。

(二)常见的症状和体征1.发热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在感染性发热中,急性传染病占重要位置。

常见的热型有(1)稽留热(2)弛张热(3)间歇热(4)回归热(5)不规则热2.发疹分皮疹和粘膜疹时间:水痘、风疹多发生于第1病日,猩红热多发生于第2病日,天花为第3日,麻疹为第4日,斑疹伤寒为第5日,伤寒为第6日(水仙花莫悲伤)形态:①斑丘疹②出血性疹③疱疹及脓疱疹④荨麻疹分布:如水痘多在躯干部,天花多在面部和四肢。

顺序:猩红热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向下扩及全躯干,而后向四肢扩散,呈离心性发展。

3、毒血症状4.单核-巨嗜细胞系统反应(三)临床类型1. 按病情轻重分型一般临床表现典型者称为普通型或中型,较普通型轻或重者称为轻型或重型。

有的疾病尚有极重型、爆发型、中毒型等。

2. 按病程分型根据病程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

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一.临床资料:详尽的病史和仔细的体格检查。

二.流行病学资料:由于某些传染病在发病年龄、职业、季节及地方性方面有高度的选择性,考虑诊断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有关流行病学资料。

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一)一般实验室检查(二)病原学检查(三)分子生物学检测(四)免疫学检查(五)其他检查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一、一般治疗二、病原学治疗三、对症治疗四、免疫调节治疗五、康复治疗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一、管理传染源二、切断传播途径三、保护易感人群(一)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二)提高特异性免疫力:1. 自动免疫2. 被动免疫(三)个体防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