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2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a22f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2.png)
生物科学与工业
酶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在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生物科学与健康
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免疫治疗等现代医疗技术的应用与前景。
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
生物降解、生物修复、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实例。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开发策略与可持续利用原则。
酶的特性、酶活力测定、固定化酶与固定化细胞的应用。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利用不同细胞、组织中DNA的提取与鉴定方法。
植物组织培的应用。
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
蛋白质的盐析、透析、凝胶过滤、电泳等分离纯化技术。
高中生物选修二:生物科学与社会
知识点
内容概述
生物科学与农业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知识点
内容概述
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
包括无菌技术、微生物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培养与观察等。
微生物的计数与鉴定
菌落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进行鉴定。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
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发酵食品的制作原理与过程。
酶的应用与探究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与伦理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威胁、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与争议。
生态工程
基本原理、设计思路、应用实例(如城市绿地生态工程、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知识点
内容概述
基因工程
原理、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目的基因的导入与检测。
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
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e407c5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3.png)
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1.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篇一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5、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6、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而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7、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
8、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初级消费者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生产者为第一等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二者仅相差一个等级。
2.高二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篇二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二、细胞核的结构:1、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高中生物选修一必会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必会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6b1313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6.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必会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1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 ;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①方法:比色法;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2酶的研究与应用1、果胶酶作用: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
2、果胶酶并不特指某一种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3、酶的活性可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d82ce6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2.png)
选修1专题一一、知识归纳1.几种常用发酵菌种的比较菌种/项目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异养需氧异养需氧异养厌氧繁殖方式适宜条件下出芽生殖二分裂生殖孢子生殖二分裂生殖生产应用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制作泡菜发酵条件前期需氧, 后期不需氧一直需氧一直需氧不需氧2.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中所用菌种及控制条件的比较制作内容/比较项目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所用菌种酵母菌醋酸菌主要是为霉乳酸菌控制条件O2的有无无氧有氧有氧无氧最适温度18℃~25℃30℃~35℃15℃~18℃常温时间控制10~12天7~8天腌制8天左右腌制10天左右其他条件封闭充气口适时充气控制盐酒用量控制盐水比例相关反应式3.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的比较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比较项目果酒和果醋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制作原理果酒: 无氧呼吸果醋: 有氧呼吸果醋:有氧呼吸多种微生物发酵泡菜制作: 乳酸菌无氧呼吸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 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亚硝酸盐检测: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实验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让豆腐上长也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操作提示材料选择与处理;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控制好发酵条件。
控制好材料的用量;防止杂菌污染。
泡菜坛的选择;腌制的条件;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
专题2 课题1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知识归纳4.微生物的纯化培养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和纯化微生物两个阶段, 纯化(分离)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微生物培养: 水、无机盐、碳源、氮源等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 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精华版)
![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f3dbcb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9f.png)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选修1基础知识点背诵(精华版)专题一《果酒和果醋和制作》一、果酒制作1.原理:菌种 ,属于 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 ,有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 ;无氧时,呼吸的反应式为:2.条件:繁殖最适温度 ,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 。
(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3.菌种来源: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 。
4.实验设计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酒 果醋5.根据教材P4操作提示设计实验步骤及装置。
充气口作用 ; 排气口作用 ;出料口作用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 ;制醋时,应将充气口 。
⎩⎨⎧。
:。
:菌菌种分离获得得纯净的酵母人工培养型酵母菌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自然发酵→→→→↓↓6.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可通过嗅觉和品尝初步鉴定,并用______________检验酒精存在。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二、果醋的制作:1.原理:菌种: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核生物,新陈代谢类为_________ 醋酸生成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条件:最适合温度为__________,需要充足的______________。
3.菌种来源:到________或_________购买。
4.设计实验流程及操作步骤:果酒制成以后,在发酵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______________0C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充气装置,可以将瓶盖打开,在瓶盖上纱布,以减少空气中尘土污染。
三、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发酵瓶要用 消毒。
(2)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 的空间。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2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2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99d030a32d7375a41780bb.png)
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二)果醋制作的原理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挑选葡萄→冲洗→→→↓↓果酒果醋(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1、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3、发酵瓶为什么要留有1/3的空间?4、装置的使用:在进行酒精发酵时应关闭口,在进行果醋发酵时,充气口应连续充气,输入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二)毛霉的生长:1.腐乳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自然条件下毛霉的菌种来自中的。
一、腐乳的制作过程1、前期发酵——让豆腐上长出毛霉(1)前期发酵的作用是什么?(2)前期发酵的温度为什么为15~18 ℃?2、后期发酵——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专题一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原理(1)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结合形成色染料。
(2)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2.测定方法:比色法3.测定步骤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3、制备样品处理液称取泡菜榨汁→加入蒸馏水、提取液、氢氧化钠过滤→加入氢氧化铝乳液问题2:提取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5、测定结果: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2)消毒:是指使用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微生物,(不包括和)常用的方法有:、、灭菌:是指使用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的微生物。
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方法有、、,此外,实验室里还用或进行消毒。
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倒平板四、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和。
五、菌种的保存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对菌种进行保藏。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66ef2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8.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总结一、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的技术。
-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包括目标基因的获取、载体的选择与构建、基因的导入、筛选与培养。
-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生产生物药物等。
2.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的定义:利用生物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和利用。
- 细胞培养技术:包括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
- 细胞融合技术:通过融合技术产生杂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等。
3. 酶工程- 酶的基本概念: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或RNA。
- 酶的分类与特性:根据反应类型分为氧化还原酶、转移酶等。
- 酶的应用:工业生产、洗涤剂制造、食品加工等。
4. 发酵技术与应用- 发酵技术的原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生产有用的产品。
- 发酵过程的控制:温度、pH、氧气供应等。
- 发酵产品:酒类、酱油、醋、抗生素等。
5. 生物多样性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律法规等。
二、生物选修二知识点总结1.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 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 人口与环境-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 可持续发展的策略:节能减排、绿色经济、循环利用等。
3. 能源与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 非可再生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
- 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循环经济、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
4. 环境污染与治理- 环境污染的类型: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内容总结归纳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内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ae1e6f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2f.png)
第一章: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1.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观察与描述,到现代的实验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2. 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3. 生物伦理与人类未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
我们需要在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关注生物伦理问题,确保人类的未来。
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主要由蛋白质、核酸、脂质和糖类等分子组成。
这些分子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3. 细胞的代谢: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能量和生物大分子,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在生物体内传递,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2.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通过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分子,发挥生物学功能。
3. 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等机制,生物种群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第四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 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目前有多种假说,如化学进化论、生命起源的热液喷口理论等。
2. 生命的进化:生物通过进化过程,逐渐适应环境变化,形成多样性的生物世界。
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进化过程中,智力、语言和工具使用等特征逐渐发展。
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等不同层次的结构。
高考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
![高考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6b6a2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32.png)
高考生物选修一二知识点高考生物是理科生的必修科目之一,在高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而对于学生来说,生物的选修一和选修二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下面将重点介绍高考生物选修一和选修二的知识点。
选修一:生物科学基础选修一主要涉及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其中,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和生态学是选修一的重中之重。
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活动和研究生命过程至关重要。
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而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新陈代谢和遗传信息的传递等。
在考试中,通常会涉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细胞器的功能等内容。
2.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传递规律和遗传变异的学科。
通常会学习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遗传变异的形成和遗传病的防治等内容。
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基因的突变、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与预防、遗传工程等知识点。
3.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态学不仅关注生物个体和群体的生存与繁殖,也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响应。
在选修一中,通常会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内容。
考试中也会涉及到生态平衡、生态适应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选修二:生物技术实践选修二主要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产物,通过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化学特性和遗传信息,进行生物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农业、医学、工业等各个领域。
1. DNA技术DNA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通常包括DNA的分离和纯化、DNA的克隆和重组、DNA测序和DNA指纹等内容。
在高考中,通常会考察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知识。
2.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是研究和应用细胞生物学知识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细胞培养和细胞基因工程等内容。
在考试中,通常会学习细胞培养技术和细胞治疗等相关知识。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7篇)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7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99971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dd.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2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
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
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2C2H5OH+4O2→CH3CO OH+6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
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6364e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d.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总结现在的高中生物并不像过去的生物那么简单,现在的生物学习难度加深,知识容量变大。
那么选修一的生物课本主要有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生物选修一重点知识总结1DNA和蛋白质技术1、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选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生物大分子。
2、DNA溶解性:①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②DNA不溶于酒精。
3、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因为酶有专一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对DNA没有影响。
DNA比较能耐高温。
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无影响。
4、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
5、提取DNA的材料一般用鸡血而不用猪血,因为哺乳动物(猪)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DNA。
6、破碎鸡血细胞时,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后收集滤液即可。
7、为了纯化提取的DNA,需要将滤液进一步处理。
在滤液中加入NaCL,使其浓度为2mol/L,过滤除去不溶的杂质,再加入蒸馏水,使NaCL浓度为0.14mol/L,析出DNA,过滤除去溶液中的杂质。
8、向溶解了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的酒精溶液,目的是提取含杂质更少的DNA。
9、PCR原理:DNA体外复制10、PCR的条件:①一定的缓冲溶液;②DNA模板;③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④四种脱氧核苷酸;⑤耐热的DNA聚合酶;⑥控制温度的仪器设备。
11、为什么要引物?因为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12、PCR三步骤:变性、复性和延伸。
在PCR循环之前,常要进行一次预变性,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
13、PCR的结果:特异地复制处于两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呈指数扩增。
高三生物选修一每章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一每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f6c1e7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1.png)
高三生物选修一每章知识点高三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其内容涉及许多重要的生物知识点。
本文将对每章的知识点进行概述和深入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本章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细胞器的功能,以及细胞的代谢。
第二章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生命活动是维持生物体正常运作的基础,包括新陈代谢、细胞分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
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生命活动的机制和调控方式,并探讨细胞死亡和再生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
第三章遗传与变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涉及到遗传物质的传递、基因的表达调控、遗传变异的原因和机制等。
本章将介绍遗传物质的结构、DNA复制和修复的过程,以及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的传递和表达。
第四章分子与细胞遗传学分子与细胞遗传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基因与细胞的关系以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本章将主要介绍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基因调控的机制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应用。
第五章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领域,涉及到对生物体的改造和利用。
本章将介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生物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医学领域的影响。
第六章免疫与免疫系统免疫是生物体对抗外界病原微生物侵袭的重要机制,免疫系统是保持生物体内稳态的重要系统之一。
本章将探讨免疫的机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协调作用,以及免疫系统的失调和免疫相关疾病的防治。
第七章稳态与生态环境稳态与生态环境是生物体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章将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和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改变。
通过对每章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学生可以全面掌握高三生物选修一的内容,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同时,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fe48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60.png)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选修一是生物学方面的选修课程,主要涉及细胞与遗传、生物技术、生态学和进化学四个模块。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包括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和相关实践应用。
第一部分:细胞与遗传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
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转运、代谢作用、生命活动等。
此外,细胞还可以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2.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使染色体进行复制并平均分布给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情况,只有一次DNA复制,但产生四个细胞,每个细胞含有原细胞的一半染色体数量。
3. 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DNA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储存分子,由核苷酸组成,包含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通过碱基之间的氢键相互结合形成。
4. 遗传物质的复制DNA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对DNA分子进行复制生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的过程。
这是细胞遗传的基础,保证了新生细胞与原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5. 遗传的分子基础基因是控制遗传性状的单位,是DNA分子上特定的DNA序列。
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进而控制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
6. 遗传的分子机制遗传物质的传递可以通过DNA的复制和遗传物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
这些过程中的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造成遗传变异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生物技术1. 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是利用生物材料和生物反应进行的技术操作。
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广泛涉及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2.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实现对特定性状的控制。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和基因表达等技术手段。
3. PCR技术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快速扩增DNA序列的技术。
它利用DNA聚合酶在复制过程中的特殊性质,使得DNA片段可以在特定温度下进行扩增。
生物学选修一+选修二知识点总结(1)
![生物学选修一+选修二知识点总结(1)](https://img.taocdn.com/s3/m/afd4ee4c8762caaedc33d422.png)
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 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前者占三分之二,后者占三分之一。
细胞外液是内环境。
汗液、泪液、唾液、尿液、消化液不是细胞内液也不是细胞外液,不是体液。
2.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多细胞生物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
少数细胞能够与外界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3.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还有其它如脑脊液。
4.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不是血液。
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血红蛋白在红细胞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5.大多数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免疫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激素、抗体、细胞因子在内环境中存在。
血红蛋白、载体、呼吸酶不在内环境中。
6.血浆与组织液是双向物质交换,组织液单向形成淋巴,淋巴单向汇入血浆。
血浆与组织液成分最相似,三者主要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淋巴中含量较少。
7.细胞外液类似海水的盐溶液,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钠离子在细胞外液浓度高,钾离子在细胞内液浓度高。
8.内环境三项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百分之90以上取决于钠离子和氯离子。
PH在7.35-7.45之间,主要的缓冲物质碳酸和碳酸氢钠,多余的碳酸氢钠由肾脏排出。
温度37摄氏度左右,一个人一昼夜体温波动不超过1摄氏度。
9.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密切相关。
消化系统的主要场所小肠,呼吸系统主要器官肺,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
代谢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肾脏,另外也可以通过皮肤排汗的方式。
10.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至少跨过9层膜。
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跨过11层膜。
二氧化碳从产生场所排出体外至少跨过9层膜。
红细胞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至少跨过6层膜,12层磷脂分子,6个磷脂双分子层。
高中生物选修1-3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小考必背!
![高中生物选修1-3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小考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9584940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9.png)
高中生物选修1-3重点知识点总结,大小考必背!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1. 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2.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和化学合成法。
3. 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3)原理:DNA双链复制(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1. 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2重点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2
专题一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⑴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⑵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再变为。
反应式为:。
(三)、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
挑选葡萄→冲洗→→→
↓↓
果
酒
果醋
(二)、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1、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2、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
3、发酵瓶为什么要留有1/3的空间?
4、装置的使用:在进行酒精发酵时应关闭口,在进行果醋发酵时,充气口应连续充气,输入
专题一课题2 腐乳的制作
(一)制作腐乳的实验流程:
3
(二)毛霉的生长:
1.腐乳制作时,温度应控制在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自然条件下毛霉的菌种来自
中的。
一、腐乳的制作过程
1、前期发酵——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1)前期发酵的作用是什么?
(2)前期发酵的温度为什么为15~18 ℃?
2、后期发酵——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专题一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原理
(1)在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发生反应后,与结合形成色染料。
(2)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测定方法:比色法
3.测定步骤
配制溶液→→制备样品处理液→
3、制备样品处理液
称取泡菜榨汁→加入蒸馏水、提取液、氢氧化钠过滤→加入氢氧化铝乳液问题2:提取剂、氢氧化钠、氢氧化铝乳液的作用?
5、测定结果: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4
5
、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2)消毒:是指使用 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 微生物,(不包括 和 )常用的方法有: 、 、 灭菌:是指使用 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 的微生物。
包括芽孢和孢子
常用的方法
有 、 、 ,
此外,实验室里还用 或 进行消毒。
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步骤:
→ → → →倒平板
四、纯化大肠杆菌
(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和 。
五、菌种的保存
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对菌种进行保藏。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 法;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 法。
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尿素只有被 分解成 之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土壤中的微生物之所以能分解尿素,是因为它们体内能合成 。
2.设置对照: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 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发酵
亚
硝
酸
盐含量10
如:空白对照组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杂菌污染。
设置完全培养基,用来观察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作用。
1.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合成的将尿素分解成,使培养基的增强,PH ,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培养细菌后,若PH升高,指示剂将,这样就可以初步鉴定该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1、如何鉴定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
2、如何鉴定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内容现象结论培养基有无杂
菌污染
选择培养基有
无筛选作用
样品的稀释操
作是否成功
2.你如何设置培养基将土壤中的分解尿素的细菌筛选出来?
如何分离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
如何分离自养微生物?
3.选择培养基总结
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
6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不加碳源的培养基:
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1.筛选方法:染色法。
2.筛选原理:
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形成,但并不和、发生这种反应。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为中心的。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三、实验操作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实验流程:
土壤取样→→梯度稀释→→。
2.选择培养的目的:增加,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