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老龄化对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及其对策

摘要

人口老龄化,在整个21世纪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构成了新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众所周知,我国人口老龄化迅速地、大规模地到来,尤其是高龄人口的迅速增长,是前所未有的。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还处于欠发达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重大战略性问题。

本文基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不同方面的影响,主要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现今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出发,研究了前者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文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进行了阐述与成因分析,提出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的概念,通过查阅资料与数据分析得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成因主要归结于出生率的下降与人均寿命的增长。

首先,以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为自变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响应量建立一个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次建立“最优社会保障基金水平”及“最优福利水平”的两个两期迭代模型。结合三个模型评价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现今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在分析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1)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越高,所需要的最优社会保障基金就越大,所产生的社会最优福利值就越小;在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较高的情况下,一个完全的现收现付制是不可以接受的。(2)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越高,要达到修正黄金律所需要的最优社保基金就越大。因而,在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较高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管理最优社会保障基金,可以有效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针对政府如何管理最优社会保障基金,我们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税与消费、储蓄”和“养老金发放水平与消费”的两个三期的OLG模型,并且分别对其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若提高养老保险税则可使储蓄率降低,并且使得个人消费也相应得到提高,有利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当前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2)若降低养老金发放水平,会导致个人福利、消费水平随之降低,因此该方法不可取。

最后,我们根据以上的模型建立、求解与分析,对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养老保险一元线性回归两期迭代模型效用函数OLG(世代交叠模型)模型数值模拟实证分析

一、问题重述

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人口结构表现出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给整个社会的多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请借助网络及文献等资源,从某个角度着手,分析老龄化的影响与对策。

二、问题分析

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迫在眉睫的民生问题出发,人口老龄化首先对社会保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人口老龄化迫切地要求我国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我国人口老龄化有着发展迅速和规模巨大的特点,家庭对老年人实施的照料程度很明显是有限的,需要依靠社会和政府机制来对此进行干预。从保障制度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在正式养老制度相对残缺的情况下发生的。从发达国家所走过的社会历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往往是出于政治或经济目的,在人口老龄化出现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当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的时候,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建立一个新的制度体系,而是改革或对旧的制度进行修正,例如替代率、退休年龄是高一点还是低一点的问题等等。而我国原有的正式养老保障制度是相对残缺的,主要表现在它的覆盖面低,养老金收入来源单一,而且风险分散单位太小等。所以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着与发达国家根本不同的一个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从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现今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出发,了解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成因,建立适当的模型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对我国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与冲击,再通过模型的求解与分析得出相应的对策。

需开展的工作如下所示:

任务一:查找有关数据及文献对当今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

任务二:试图建立合理的模型,以人口老龄化程度作为自变量,代表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果因素(如个人可支配资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等)为因变量,从而得到人口老龄化对当今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任务三:通过任务二,找出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因素,进而建立模型,希望通过改变各个因素,选择合理对策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当今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三、模型假设

1.假设题目所给数据来源权威并真实可靠。

2.假设中国人口增长速率稳定,在短时间内无较大事故或战争引发人口突变。

3.假设遗产对个人终生效用的影响可忽略。

4.假设中国的社会保险政策及社会保险税率在短时间内无较大幅度改变。

四、模型建立与求解

4.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4.1.1 人口老龄化的概念

人口老龄化[]1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因此,我们将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系数。

4.1.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而且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我国老龄化的速度会更快。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 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联合国预测,中国在21世纪上半叶将一直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0%;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二是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从1980年到1999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

三是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

四是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年型,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自治区预计要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相差约30年。

五是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的水平与之相差较远,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中国政府修订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障碍设计规范》等相关条例,方便老年人的居住与出行。社区卫生站、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学校、老年休闲广场等老年服务设施逐渐增加,服务老年人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