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向我们时代的行动者致敬
任仲平
(一)也许你曾在列车上见过他,老式绿皮车厢里,一个年轻士兵像乘务员一样跑上跑下,扫地擦桌子扶老人上下车,让你在感受温暖的同时,也渴望把温暖传递给别人;
也许你是在报刊上走进他,他留下的日记里,一滴水的认知,螺丝钉的体会,向钉子学习的感悟,这些质朴的思考,也曾触动你探寻人生的意义;
也许你是在银幕上认识他,不断变幻的光影中,他对理想信念的坚持与践行,他对生活对人民的深情与挚爱,让你收获感动,也收获精神的成长;
也许你是在网络上找到他,数字化的海量资料中,一个形象渐渐生动,一种精神慢慢浮现,被还原了的他虽已不那么“高大完美”,却让你在变动的时代重新审示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雷锋,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自1963年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已经过了近50个年头。

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仅仅走过22年的生命,能够穿越50年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形塑着亿万中国人的心灵世界?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年轻士兵的传奇,历经一个国家波澜壮阔的岁月转换,写下新中国半个世纪的精神年轮?又是什么理由,会让我们今天的时代,依然需要他精神的光耀与弘扬,再次呼唤他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二)“我写下这两个字:雷锋,我是在写呵,我们阶级的,整个新一代的,姓名。

”正如诗人贺敬之所言,“雷锋”二字,并不仅指向一个人,而是整个时代精神的姓名。

在雷锋的年代,面对翻天覆地的变革,全社会都需要重新找到精神坐标,确立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的现实定位。

成立仅10余年的新中国,面临内外交困的“艰难时期”,三年饥荒、中苏论战、外界封锁……尤需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信念,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

正因此,承载着新社会价值观的雷锋,才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为年轻共和国提供心灵的动力。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雷锋日记》中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代表了一个崭新时代的道德向往,呈现出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作为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精神建设的成果,雷锋这个普通战士身上,熔铸了一个新型社会制度对思想道德的热切期望:集体主义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坐标。

今天的我们,也许很难理解“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宏大抱负,却不能不敬重“激情燃烧岁月”的真挚追求。

更何况,不管是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风云激荡的改革开放年代,如果把雷锋精神诞生以来的这半个世纪看做一个整体,我们会发现,具体的时代环境变了,但我们为之奋斗的共同理想和目标矢志不渝,我们肩负的崇高使命和责任一以贯之,我们面对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未有改变,对于社会主义中国而言,这始终是一个艰辛的探索时代、伟大的变革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依然需要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依然需要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而这一切,何尝不是雷锋精神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三)翻开共和国的日历,细细体味那些影响过时代和社会的一个个姓名,我们会发现:雷锋精神与其说是系于雷锋一人,不如说是共和国一代代建设者薪火相传的精神谱系。

如果说夏明翰、方志敏、刘胡兰这些战争烽火中挺立的英雄,为新中国绘就信仰的底色,如果说时传祥、向秀丽、王进喜这些建设年代里涌现的典型,为新中国构筑起精神的高地,
那么,雷锋正是这一底色上闪耀的夺目亮色、这片高地上飘扬的鲜艳旗帜。

而在雷锋之后,不同时代的“雷锋”,不断丰富着这幅精神画卷——
有人落水,他跳进湖中;隧道塌方,他舍己救人。

义务赡养孤寡老人,拒绝亲人给的走私手表,即便被称作“临时工”也兢兢业业,这是“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万家”,面对6000多户居民水电维修、房屋养护需求,一干20多年,笑着婉拒酬谢、耐心接受挑剔,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里弄中的“新时代雷锋”徐虎;
16年里捐出12万元,相当于全部收入的1/3;20年间献血6万毫升,是他身体血液的10多倍;开微博宣传雷锋精神,“粉丝”达到620多万,这是我们身边可感可触的“当代雷锋”郭明义……
有人曾断言“雷锋精神过时了”。

从雷锋的时代至今,新中国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时代场景发生的巨大变化,深刻地影响一个民族的道德取向和精神建构,但在不同历史时期,那些与雷锋具有同样精神内核的人们,依然把社会的价值呼唤、时代的道德理想,以全新的形式赋予“雷锋”,让雷锋精神从来就不是一种凝固僵化的道德教条,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标杆。

从雷锋精神时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50年来,雷锋从未离开,他一直就在时代前进的行列之中;50年来,雷锋精神从未停顿,它就在社会变革的意识深处。

每当社会出现不良风气时,人们就用“雷锋叔叔不在了”表达强烈的忧患;每当社会风气健康文明时,人们会用“雷锋叔叔又回来了”表示由衷的赞叹。

如同一个磁场,雷锋精神把那些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纳入其中,在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甚至吐故纳新中发扬光大。

正是在一代又一代“雷锋”传棒接力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抵达了一个又一个时代高点。

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我们时代的社会风尚,本身就证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象征。

(四)这是一种怎样的象征?
50年来,他曾被塑造成完美的无产阶级战士,也曾被还原为骑摩托车、戴瑞士表、穿皮夹克的时尚青年。

这样一个年轻战士,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伟业,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不曾堵过枪眼,不曾拦过惊马……但他真诚、善良、友爱,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以奉献社会为幸福。

他用短暂的一生,回答了植根于人生本质的永恒追问:“怎样做人、为谁活着”。

马克思说过: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雷锋所提出的人生命题,是他所处时代的“特殊剧情”,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普遍剧情”。

雷锋精神的价值,不仅在于他给出了“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当好螺丝钉”等人生答案,更在于他以“一辈子做好事”的行动与思考,提出的人生课题:
人生在世,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短暂生命旅程,如何创造出无限的价值?个体的生命意义,如何在时代发展的伟大历程中彰显?这是雷锋精神背后永恒的“雷锋命题”,也是今天我们重新走向雷锋时必须面对的“人生哲学”。

作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为我们计算出“自我与他人”的公约数。

抢着驾驶车体高大、操作困难的推土机,忘了病痛在路过的工地上推起运砖小车……雷锋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如果能让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融为一体,就会有最宝贵的归属感,也才能释放最强大的力量。

作为一个年轻的生命,他为我们澄清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

这是雷锋最深入人心的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
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生命有限,但生命的宽度、广度与深度,却可突破一己,雷锋用短暂的生命完成了从有限到永恒的旅程。

作为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为我们标定了“平凡与伟大”的坐标系。

可能只是帮助一个带孩子的乘客找到座位,可能只是给战友的父亲寄去20元钱,平凡之中蕴藏伟大,细微之处方显精神。

雷锋的一生揭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路径:伟大出于平凡,人皆可为圣贤。

自我与他人,有限与无限,平凡与伟大。

无论时空如何变化,这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这些人类所必须面对的人生命题没有变,对这些命题给出完美答案的追求没有变。

这就是为什么,半个世纪以来总有人一次次被雷锋打动,他的精神因此能超越时空、穿越时代;这就是为什么,21世纪的我们面对这个小个子战士的灿烂笑容,依然要经历精神的洗礼与心灵的拷问。

雷锋:一别五十载从未曾离开
十七届六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隆重地提到一个人名,那就是雷锋。

决议要求“学习雷锋常态化”。

2003年近20家媒体大型调查中,雷锋入选20世纪“十大文化偶像”。

“十大”之中,8人是鲁迅、梅兰芳等杰出文学家、艺术家,1个是科学家钱学森,还有1名普通士兵。

那就是雷锋。

伟人毛泽东一生中,曾只为三人题词:白求恩、刘胡兰、雷锋。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仅为一人题词。

那就是雷锋。

曾经的年代,工人有王进喜,农民有陈永贵,士兵有雷锋……而今,几乎所有人仍经常会提起,不少人仍经常在学习的,却仅剩一人。

那就是雷锋。

……
一切的一切,指向一个问号。

为什么总是“雷锋”?
这两个字魅力何在?
为什么是“雷锋”?
雷锋的仁爱直指人心最柔软处,被还原为“时髦青年”的他,又如此多维、可爱,而由他冠名的精神与时代同进。

雷锋出生在1940年,童年时失去父母兄弟,成为孤儿。

新中国成立后,雷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爱,顺利入小学,进少先队,当机要员,到钢铁厂,参军。

他的一生,得到了爱,更传递了爱。

因表现优异、“节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雷锋生前即是“名人”,1960年11月,《前进报》首次发布雷锋日记。

1962年8月10日,因公殉职5天前,他写下最后一篇日记:“今后,我要更加热爱人民和尊敬人民,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


雷锋的仁爱直指人心最软处。

有人梳理雷锋日记,发现有100多处提到“人民”。

雷锋“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他对自己抠门对别人大方,攒钱捐给灾区,送给有困难的战友,时常义务劳动,在火车上帮旅客端茶送水……雷锋带来的“温暖”,简单质朴,却抵达人心。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迅即温暖全国。

雷锋的形象有血有肉。

在几代人的口中,他一直是“雷锋叔叔”。

如同邻家大叔,可亲可近。

他并不“高大全”,甚至十分普通。

前年出版的《雷锋1940-1962》一书,披露了他“时髦青年”的一面。

他爱照相,曾在天安门前骑摩托留影,他爱美,穿皮茄克,留过“刘海”。

他爱生活,会采摘野花插在玻璃瓶里装点房间。

《雷锋全集》新近上市,披露雷锋是个“文青”,写过诗歌和小说,也有过朦胧的青春情感。

如此“贴地气”,不但丝毫无损他的形象,反倒赢得更多拥趸。

“平凡的仁者”雷锋,他的理想、奉献,他的干一行爱一行,他的所有品质,我们都能学到。

历史的启示总是穿越时空:抵达人心便是抵达久远。

雷锋所以恒久远,还因为“雷锋精神”与时俱进。

“雷锋”是什么?
不同的年代,“雷锋精神”有不同内涵,它们顺应并推动时代。

每一次学习雷锋之后,社会风气都有所好转。

50年来,雷锋带来的暖流,汇成了一条波澜壮阔的大河。

“雷锋”已远远超出了个人称谓。

“雷锋”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雷锋精神”。

上世纪60年代,向雷锋学习的活动席卷全国,“雷锋”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真善美的象征。

70年代,就像《学习雷锋好榜样》里唱的那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忠诚”和“爱憎分明”备受关注。

80年代,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的钉子精神,为时代推崇。

90年代,雷锋精神被解释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事业无私奉献”的奉献精神。

进入新世纪,雷锋精神也被“感动中国”的平凡人物赋予新的内涵。

“雷锋精神”在推动时代进步。

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雷锋纪念馆馆长何朝海介绍,党中央曾号召学习雷锋三次。

每一次学雷锋之后,总让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号召,到1965年掀起高潮,社会风气非常好。

第二次是在十三届六中全会上,从1990年到1993年又是学雷锋高潮,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去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三次发出号召。

时代造就了常谈常新的“雷锋文化”。

1963年,“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发出不久,《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歌问世,很快妇孺皆知。

与此同时,诗人贺敬之写出长诗《雷锋之歌》。

随时代更迭,越来越多的雷锋题材书籍、电影等出现。

进入新世纪,雷锋的故事仍然备受关注。

近年,经过加工,雷锋故事拍成了电视剧,其中“初恋”戏份成为宣传噱头。

此外,青年人中刮起“复古风”,雷锋头像走上文化衫、茶杯、书包。

“雷锋”在哪里?
过于匆匆的脚步,时常把灵魂落在后边。

在中外都出现“小悦悦事件”的时代,媒体开始了新的寻找雷锋之旅。

在脚步匆匆的时代,雷锋被解构、被符号化、被调侃。

与此同时,“信仰物化”、“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万象丛生。

钱权交往取代了温情,“钱热得烫手,心却冰凉”。

焦躁中,连学雷锋活动,一些地方也流于形式。

曾经,一个敬老院,“一天迎接十几拨学雷锋的”,但很快又寂寞如常。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


焦躁中,有时学雷锋甚至要安装摄像头。

突如其来的“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更将“良心的底线”话题逼到公共舆论空间的中心。

焦躁中,一些媒体为追求“轰动性”、“眼球效应”,大篇幅报道冷漠、阴暗,有时因偏听偏信,造成严重负面社会效应。

人最可贵的便是自省,媒体也是如此。

之后,媒体开始给予“寻找雷锋”更多版面、更长时间段。

寻找中,我们发现,其实有太多雷锋。

“小悦悦事件”中,拾荒的陈贤妹伸出援助之手。

“最美妈妈”吴菊萍,一刹那间,托起年幼生命。

东北汉子谢尚威,接住坠楼少年。

“最美
女孩”刁娜,为救受伤女孩而被汽车撞断了腿……在东北、在江浙、在中原,在祖国每片土地,都找到了“雷锋”。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坚守十年,每年都在找新的雷锋。

十年,它为时代树立了新的良心群像。

在大凉山深处跋涉20多年、创造邮路传奇的王顺友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

”雷锋是“感动中国”者心中的标杆。

因为找到“雷锋”,人心不再冰凉。

“雷锋”在身边!
借用罗丹谈美的话——生活从不缺少雷锋,缺少的是发现雷锋的眼睛。

多少时候,我们对雷锋视而不见。

雷锋会越来越多。

雷锋是个体。

“雷锋”这块金字招牌,被一代代“雷锋传人”擦亮。

有“一抓清”之称的售货员张秉贵、为抢救落入粪池的掏粪老农而献出24岁生命的大学生张华、骑着旧自行车常年奔波于6000多户居民中间的水电维修工徐虎、让乘客如沐春风的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不同的时代,这些最为普通的人,赋予“雷锋”新的内涵。

近年,“当代雷锋”鞍钢工人郭明义走进国人视野。

2012年2月20日13时27分,“鞍钢郭明义”微博粉丝有5858638个。

之所以一定要标明具体时间,因为每一分每一秒,他的粉丝都在增加。

据记者观察,15时27分,他的粉丝增长到5863854个。

两个小时增长5116个。

照此速度,每过一天,他的粉丝增长6万人。

微博上,他有近600万粉丝,在生活中,他有亿万拥趸。

郭明义魅力何在?一言以蔽之,就因为他是“当代雷锋”。

雷锋也是群像。

有时,他们冠着“雷锋”二字。

如,“邓州编外雷锋团”、“雷锋车队”、“学雷锋小组”等等。

有时,他们是“志愿者”、“义工”。

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中,数十万志愿者,奔赴救灾一线。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上,大学生们义务服务……
有时,你不知道他们是谁。

你只知道他们在“多背一公斤”,他们在义务支教,他们为远方孩子的午餐捐了不多却暖的钱款……
他们,就是雷锋。

正如郭明义的粉丝在增长,正如雷锋的原名雷正兴,新的时代,“学习雷锋好榜样”的人日渐增多,雷锋精神方兴未艾。

雷锋是一个人名,雷锋更为一个伟大精神冠名。

雷锋是一座塔名,雷锋更是一座永恒的精神灯塔。

再过50年,今日一些偶像或已湮灭,雷锋却一定还在。

(制图:潘笑天文:记者陈振凯)
李力言:用利益驱动学雷锋容易变味
以利益奖励为手段,总归难脱实用主义的色彩,这不仅与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本色有所龃龉,在实施中也存在变味、异化的风险。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这个在民间流传已久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对学雷锋活动“运动式”多、常态化难的批评。

“雷锋”如何真正“落户”,一直是困扰这一持续达半个世纪的社会活动的重要难题。

日前,从雷锋故乡湖南长沙传来消息,为使“学雷锋”常态化,当地决定成立专门指导机构,把“软指标”变为“硬任务”,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先进个人将在招考、住
房等方面优先照顾。

对一个文明社会来说,“好人吃香”应是一种主流导向。

从长沙这些举措的初衷看,无疑是为了褒扬善举、净化风气。

在道德领域问题丛生的今天,力挺当代雷锋,与深圳拟出台“好人法”一样,都是“为道德撑腰”的具体体现。

从政治、经济、个人发展等方面对今天的雷锋进行利益倾斜,总比令人寒心的“英雄流血又流泪”“扶老被讹”现象进步不少,给人以向善的力量。

然而,对于利益驱动、奖励带动的方式,还是应该审思慎用。

毕竟,以利益奖励为手段,总归难脱实用主义的色彩,这不仅与雷锋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公益本色有所龃龉,在实施中也存在变味、异化的风险。

“学雷锋”一旦与干部考核、政治升迁挂钩,在一些官员眼里,做好事由社会公益变成政治任务、政治利益,就难保不会出现突击完成、弄虚作假等问题;一旦与就业、住房等现实利益对接,在“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效应的背后,也不免让一些公众产生错觉,甚至用利益逻辑、市场价格去衡量好事值不值得做。

这并非在进行“有罪推定”,不仅有以往一些“评优评先”由手段变成目的的前车之鉴,更重要的是,实现“学雷锋”常态化,基础工程还在于精神内化、道德自觉,正如长沙市一位干部所言,让雷锋精神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走进百姓心灵,引领社会风尚。

换言之,“学雷锋”更需在人的精神层面下工夫,把雷锋精神转化成社会主流价值观,让人们打心眼里认同做好事、乐于做好事,使长沙志愿者们喊出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口号成为普遍社会自觉。

有了这样的“心灵认证”,雷锋“户口”才会有社会根基,利益驱动“学雷锋”才不会跑偏;而要达成这样的价值共识,显然不是仅凭利益动力就能迅速抵达的。

蒋方舟:雷锋难得的是利他主义
“最难得的是利他主义”
新京报:你认为雷锋精神是什么?
蒋方舟:就是“做好事,不留名”——两者缺一不可。

小时候写作文,写自己帮助人之后永远说:“就叫我红领巾吧。


新京报: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老一辈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蒋方舟:我有一个朋友,是70后。

有一天,他和他母亲说,雷锋在那个年代被拔高了,他母亲就哭了,拍案大骂,你到底要干什么。

那个朋友摧毁的不仅仅是父母对雷锋的理解,更是他们那一代的记忆。

我们现在不能带入那样的情景当中。

对我们而言,雷锋做了那么多好事儿,有点遥不可及。

新京报: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蒋方舟:他的本质精神我们还是要学习的,我始终觉得,不是每个人都要做道德标杆,而让每个人都有行为的空间感。

新京报:雷锋提倡的勤俭节约,在现在年轻一代看来有什么不同?
蒋方舟:现在不少年轻人都不缺吃,不缺穿,勤俭节约不是金钱的原因。

但你发现,我们会提倡环保。

现在做公益环保的人越来越多,慢慢意识到,未来资源稀缺,需要节约。

新京报:你觉得雷锋最需要年轻一代学习的是什么?
蒋方舟:他最难得的是提倡利他主义。

这是我们现在很需要的。

会有人说世界很寒冷,要带来些温暖,要呼吁道德重建。

你会发现,当道德触底的时候,人活着是不舒服的。

而获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满足后,利他是会传递的。

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

你取得再大成就,也不知道快乐的来源是什么,你在某种程度会枯竭。

帮助他人会给你活下去的理由。

“我很有螺丝钉精神”
新京报: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也在做利他的事情吗?
蒋方舟:我有几个70后的朋友,冬天在车里塞着棉被和大衣,去桥洞底下送给流浪的人。

还有一个朋友,看到一个年迈的老奶奶在卖菜,他每天都会绕远,去那里买菜。

这都是很小的事儿,帮助了别人,他们会感觉到快乐。

新京报:你觉得你自己和雷锋精神最大的契合在哪里?
蒋方舟:我自己觉得我还挺有螺丝钉精神的。

我特别清楚自己能力到哪一步,面对名利上的诱惑,不太愿意做。

比如办杂志,拍电影,写畅销书。

我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有些钱也不愿意去赚。

我花一两年写一部小说,可能别人用一两年时间就已经功成名就,在虚假繁荣的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我经常会说一句话,干一行,爱一行。

一个人可能做很小一件事儿,赚很少钱,但他觉得自己做得有意义,都会有很强的成就感,满分都是十分。

新京报:像雷锋一样的坚持和执着,是不是更需要强调?
蒋方舟:我发现年轻人的坚持,不浮躁,在职场上,还是很缺的。

许多人会觉得自己应该比别人过得更好,收入更多。

总是去看别人的生活,沉浸在对别人的羡慕之中。

总是会羡慕那些运气特别好,不劳而获的人,仿佛那些是成功的捷径。

这样是不正确的。

我们应该踏踏实实做一些事情,不计较所谓的得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