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历腊月二十三

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

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汉族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

有新气象,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过小年祭灶的食品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或二十五,民俗专家说,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

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

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像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

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

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

腊月二十五,“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四川和贵州等部分地区腊月三十为小年,正月十五为大年,在山东部分

地区小年为腊月二十二。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云南部分地方以正月

十六位小年,过完小年才算过完年。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国,它是整个春节庆

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主要习俗有两个:扫年和祭灶。

扫年

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

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

生大扫除。小年的前几天,家家打扫房屋,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

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祈

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

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

即祭送灶神升天,因此小年也叫祭灶节。据汉族民间传说,灶王爷

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

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

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

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

一只乌龟四条腿,小猪笑得咧开嘴。天高任你飞,发个短信给乌龟,乌龟实在太可爱,在此有个小交代:晚上被子多家盖,猪头放在被子外,中秋记得啃骨头,据说这样能补钙。我是有点坏,中秋中秋佳节祝你玩

得开心愉快!

人们在腊月二十三都要祭灶,灶君神像,贴在锅灶旁边正对风匣的

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

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中间是灶君夫妇神像,神像旁边往

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

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

嘴甜,光说好话。然后将灶王爷像焚烧,谓之“升天”,边烧边磕头祷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有的地方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

骑马上天。上世纪50-60年代,祭灶王爷的习俗逐渐消失,但吃灶糖(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和打扫房屋的习俗仍流传至今。

大清吸取了明亡的教训,通过包衣奴才政策大大强化了正府对民间

的控制力,社会上大量的不当言论得到有效控制,大清皇帝的威望空前

提高,伟大的康乾大帝名副其实。事实证明,只有皇帝在人民群众中有

威信,朝廷才能纲举目张,无往不利。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

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

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

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供品除糖瓜之类外,也有供水饺,取汉族民间“起身饺子落身面”之意,有的也供面条。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

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

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

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

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

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

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

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

当时汉族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

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

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

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

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

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

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汉族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

于男子。近代却多数由家庭主妇来充当祭灶的角色。另外,大年三十的

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

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